夜晚的南書房,挺大的房間裏麵隻是在靠近書桌的位置點著一支蠟燭,書桌上放著一個景泰藍的茶杯,茶杯還呼呼的冒著熱氣。


    一個穿著青布長衫的瘦弱男子坐在書桌前麵,正就著燭光閱覽一篇奏折,而跟前書桌的一角,還摞著好幾疊一尺多高的奏折。


    這個瘦弱男子就是當今大明朝的九五之尊:崇禎皇帝,而書桌上的奏折,則是他今天必須完成的工作。


    按理說到現在為止,書桌上的奏折不能剩下這麽多了,原因是崇禎皇帝反複閱覽了宣大總督盧象升的奏折。


    盧象升的長篇文章讓崇禎皇帝看得十分過癮,好象自己親臨戰場一般,看到建奴炮擊張家口堡的時候,他也捏一把汗,當看到天雄炮隊冷炮打擊建奴炮壘時,他不禁拍案叫絕,尤其是最後,讀到宋成玉督造的回回炮拋射漫天的磚頭瓦塊,象雨點般落在建奴炮軍陣地,轟打得建奴軍士抬不起頭來時,他甚至從座位上站起來,酣暢淋漓的長笑一聲。


    “哈哈哈。。。盧建鬥真是一位能戰的帥才啊,小小的一個守城戰鬥,竟然智計百出,差一點就把建奴炮軍扣住不讓走了,讓朕看奏折都看得熱血沸騰。”崇禎皇帝給一旁侍候的小太監下令,“讓王承恩過來,朕要和他說話。”


    小太監連忙接旨,一溜煙的去宣王承恩了。


    實際王承恩已經侍候崇禎皇帝一下午了,剛抽個空去吃一口飯,誰知皇帝又要找他。


    不一會兒,飯都沒吃好的王承恩一溜煙的跑來見駕,崇禎的心情非常好,“大伴,這是盧建鬥的奏折,你這個司禮監掌印也看一看吧。”說著就把盧象升的奏折給王承恩遞送過去。


    王承恩連忙謝恩,接過奏折認真的看了起來,崇禎皇帝卻在一旁說話了,“盧建鬥是一個老實人啊,他的奏折跟別人的不一樣,說的都是實話,從遼西傳來的戰報和文書,滿篇的宏言大論,吹捧文章,按照他們的說法,建奴所有的人都該死了好幾回了。”


    “而盧建鬥的奏折,隻有樸實無華的戰鬥,沒有一點吹捧自己的言詞,好的、壞的都說了一通,這樣的能員,放他回去丁憂,朕還有點舍不得呢。”


    “皇上要是實在舍不得,那就下旨奪情就是了,以前還是有慣例的,”王承恩一目十行瀏覽完奏折,討好的說道。


    崇禎皇帝讓他看奏折,他也不可能真的仔細瀏覽,他得時時察言觀色,為皇帝解憂。


    “大伴,那是不行的,如果朕這樣下旨,就是把他盧建鬥架在火上烤啊,這父喪丁憂可是人倫大事,此例輕易不能開。”崇禎皇帝苦笑著說道。


    “陛下,天色已晚,您也要注意休息,”王承恩岔開話題。


    “大伴,你看完盧建鬥的奏折有何想法?”崇禎皇帝忽然問道。


    “盧督師能率部抵擋數倍於己的敵軍,一則是倚城而戰,二則嘛,就是盧督師親自訓練的這一千多人戰力頗佳,其麾下多能人誌士,尤其這個天雄炮隊,隻是這個天雄炮隊不屬於任何將軍屬下,幾乎是盧督師的私人幕僚,這個嘛。。。”王承恩小心的說道。


    “是啊,這個不符國朝製度,本朝素來是文官製將,將製兵,也是其人數太少,且不披甲胄,故而未曾追究,但是此種模式,卻能助盧建鬥處處勝利,接下來朝廷也要思慮一番吧。”崇禎皇帝說道。


    “皇上,您的想法是?”王承恩不敢枉評國家大事。


    “朕認為,建奴如今已熟知火器戰法,在張家口堡之戰中,其運用火炮的能力很為人稱道,而且他們成長很快,在長途奔襲之時,還能帶上十餘門火炮,國朝當十分警惕啊。”


    “大伴你看,”崇禎皇帝要回折子,指著文章末尾說道,“盧建鬥辭職之心已決,唯一就是擔心其麾下幕僚的前程,想給那些人申請一個編製,朕覺得,在五軍都督府之下,設立一個參軍室,把他們安置進去,將來讓他們來訓練京營的軍兵如何?”崇禎皇帝問道。


    “皇上,此來軍國大事,還涉及統領京營的勳貴,陛下還是得和閣老們和勳貴們商議一番吧?”王承恩小心翼翼的提醒道。


    崇禎皇帝聞言,緩緩的搖了搖頭,怔了一下,又緩緩的點了點頭,然後再沒有提起此話題,坐在桌子跟前接著看另一封奏折,而王承恩則懂事的站在皇帝的身邊,手搭著拂塵,宛如老僧入定一般。


    第二天,司禮監就把有皇帝批紅的奏折轉發回內閣,同意了內閣的論功行賞意見,並且勉勵盧象升一番,讓他站好最後一班崗,等建奴完全退走,就可以讓他丁憂回家了。


    不過要求他在回家之前,必須來皇帝麵前陛辭,不過這個事是多此一舉,因為如此高位的封疆大吏回家丁憂,肯定要來皇帝跟前陛辭的,皇帝陛下也必須給予一定的慰問,說些節哀、保重身體的話語。


    司禮監的小太監還帶來了崇禎皇帝欲召見首輔閣老溫體仁的消息,和曆史上不同,崇禎皇帝和內閣之間還是可以稱得上君臣相得,尤其是溫體仁,其行為非常老成,而且能夠揣摩皇上的心思,崇禎皇帝對他還是比較滿意的,要不他也當不了這麽長時間的首輔啊。


    要是在萬曆時代,閣臣想要見到皇帝陛下那是非常不容易的,萬曆皇帝非常的不勤政,天啟皇帝也是,經常躲在後宮做木匠活,但是當今的崇禎皇帝就非常勤政,跟閣臣之間的互動也非常多,辦事的效率非常高。


    溫體仁在小太監的引領之下進入皇帝陛下的書房,和皇帝陛下見禮後,崇禎皇帝體恤老臣,便讓小太監拿過來一個錦墩,給溫體仁賜座。


    溫體仁小心翼翼的在錦墩上坐下半個屁股,崇禎皇帝就走了過來,開口跟溫體仁說話,溫體仁又慌忙站了起來,垂首聽皇帝陛下講話。


    崇禎皇帝就把自己的想法跟溫體仁提出來,溫體仁一聽,便覺得為難,因為在五軍都督府增加編製,那是勳貴們的地盤,現在大明朝基本上是文官督師,難道皇上想重新讓五軍都督府插手軍務?


    “陛下,五軍都督府現在大概是一個榮譽機構,要是增加一個參軍室也無妨,不過起不了多大作用啊?”溫體仁試探著問道。


    “朕也是看到盧建鬥的參軍幕僚,還有其組建的天雄炮隊,人員非常精幹,盧建鬥能夠以千餘精銳抵擋數倍於己的建奴軍馬,跟其幕僚團有很大的關係,朕就有這個想法,成立一個參軍室,一旦有戰事,便可出戰輔佐方麵主帥,讓方麵主帥能更好的指揮麾下的將領?”崇禎解釋道。


    看來皇帝陛下對某些督師的文官不甚滿意啊,溫體仁心想,也是,朝廷現在稍微知兵的督師文官,除了洪承疇、盧象升、孫傳庭之外,真還沒有幾個像回事的,如果有這麽一個參軍團隊跟隨,文官領軍的能力應該會加強。


    “陛下,老臣覺得陛下這個想法非常高明,有參軍室輔佐,督師文官對麾下將領的指揮如臂使指,而且能夠查漏補缺,減少失誤。”溫體仁讚成道。


    “能得首輔認可,此事可成啊!”崇禎皇帝高興的說道。


    “皇上,這五軍都督府之下設置參軍室,u看書 w.uukanshu這是受各大都督節製?這五軍都督都是虛職啊,都是給各總兵、將軍們加的榮銜而已。”溫體仁問道。


    “那首輔的意見該是?”崇禎皇帝反問道。


    “老臣之意,既然五軍都督是榮銜,那都不能節製參軍室,陛下可委任一名參軍長節製。”溫體仁建議道。


    “呃。。。首輔此議甚善,”崇禎皇帝予以肯定。


    “皇上,那這參軍室都啟用那些人選呢?”溫體仁問道。


    “盧建鬥因父喪丁憂,其在奏折上奏請安置其軍中幕僚,朕看到那些人卻有真本事,於是便生起愛才之心,想用這個參軍室安置那些人選,至於以後如何選拔,朕還沒有頭緒。”崇禎皇帝說道。


    “哦,原來如此,這些人確實是出類拔萃的人才,而且好像其幕僚大部分都是有諸生功名的,投筆從戎,此精神可歌可歎也。”溫體仁附和道。


    “此事可為成例,可招募有功名之人,於軍中曆練,然後拔其優異者入參軍室,皇上以為如何?”溫體仁問道。


    “隻恐諸生不願從軍,”崇禎擔憂道。


    “參軍如為文官編製,當可招攬人才也。”溫體仁想到一個辦法。


    “呃。。。那就先如此辦理,首輔可預先安排。”崇禎和溫體仁就此事達成一致的意見。


    接下來溫體仁肯定回去指示其門生上疏,推動此事,不過在崇禎皇帝召見溫體仁的第二天,發生了一個巨大變故,一個不好的消息傳了過來:多爾袞的軍隊突然攻占了密雲衛北部的牆子嶺,並且火速圍困了密雲衛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選之國1620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圍爐夜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圍爐夜譚並收藏天選之國1620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