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午後,盧象升在城頭看見這麽一幕:一幫建奴漢軍躲在壕溝裏麵賣力的鏟土,也不知道是什麽意思?
“不好,建奴要通過壕溝逃跑,”盧象坤一眼看出了建奴的意圖。
“能不能讓回回炮精準的砸中建奴的壕溝?”盧象升也有點著急,他還想把建奴多留幾天,省得他們到處瞎逛,增加宣大防線其他地區的壓力。
盧象升和盧象坤兩人顧不得派傳令兵,親自從城牆跑下來到軍營,把自己的意見告訴宋成玉。
宋成玉聽罷,發出一聲苦笑,指著一台回回炮的軸說道,“督師請看,就這樣的臨時製作工藝,是不可能做到精準砸擊的。”
盧象升看向那個軸,隻是一根鐵棍外麵套著一個鐵筒,鐵筒外套著一個木方,木方兩端連著炮梢和吊籃,整個杆臂在上下運動的時候還左右晃動,造成拋射出去的磚塊包毫無準頭可言,隻能大概的砸在某一個方位而已。
看到這樣的武器裝備,盧象升也搖了搖頭,“回回炮也是大家日夜趕工粗粗製作的,能做到壓製敵人就不錯了,我們還妄圖精準砸進壕溝,這就是我們異想天開呐。”
眾人聽罷,也都沉默不語,宋成玉見狀,隻是命令回回炮手們拚命的用絞盤壓下炮梢,然後裝彈,一陣一陣的繼續施放,執行炮擊任務。
磚頭瓦塊在半空漫無目的的砸下來,給後金陣地裏麵挖壕溝的漢軍們帶來極大的壓力,誰也不知道哪一塊不長眼的磚頭會砸到自己的頭上,這工作效率就讓人堪憂了。
多爾袞也沒什麽好辦法,在那種場合,派出八旗監工都不好使,因為八旗監工也要防著天上亂飛的石塊。
多爾袞最後隻得祭出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策略,拿出足夠的錢財出來獎賞挖壕溝的漢軍,才勉勉強強保證了工程的緩慢進行。
宋成玉的回回炮隊日夜輪班施放,就是為了多拖住敵軍的撤離,這樣連續的煎熬下,後金軍隊的士氣大受影響。
又過了一天,盧象升也隻能在城頭無奈的望著建奴繼續挖壕溝,盧象坤從城牆下焦急的跑上來,手裏拿著一封書信,不過他的裝束讓周圍的人覺得有點異樣。
“大哥,”盧象坤一改以往的正式稱呼,麵帶悲呦的喊道。
“九弟,你這是?”盧象升聞言轉過身來,看見盧象坤帽子上係著一根白色的麻布帶,一怔。
“九弟,難道是?”盧象升悲從中來,聲音中帶著哽咽問道。
“大哥,您要節哀,大伯於二十日前仙逝了,”盧象坤舉起手中的書信,悲痛的說道。
“孩兒不孝啊!”盧象升癱倒在地,淚水止不住湧出眼眶。
盧象升此時的情緒非常的不穩定,因為他和他父親感情很深,作為家族中他這一代第一個進士,盧象升是吃過不少苦頭的,能堅持考上進士,他父親對他的影響非常之大,盧象升也非常敬重其父。
更為稱道的是,盧象升的父親對盧象升事業上的支持也很大,盧象升組織的精幹軍事力量需要大量的財力,靠他自己的薪俸和其他灰色收入是很難支撐的,盧老爺子作為盧氏的族長,拿出了一部分家族財產給予支持,讓盧象升得以維持到現在。
如今他父親去世,這意味著來自家族的支持可能會打一個折扣。
另外還有一點,他父親去世,意味著他要向朝廷申請回家給父親守孝,也稱“丁憂”,這樣他不得不離開政治舞台,但眼前這個局勢,讓他非常憂心。
還有一點,一旦他回家丁憂,他所建立的這支精幹的武裝力量將成為無源之水,接下來很可能星散,這可是他多年的心血啊,而且自己培養出來的人員,因為不是朝廷經製之師,未來很可能是各回各家。
眾多原因,加上盧象升對其父親的思念,還有因未能在其父臨終前床前盡孝的愧疚,讓其情緒崩潰,嚎啕大哭。
跟隨盧象升的眾人聽到這個消息也是心事重重,氣氛當然非常沉悶,和盧象坤一起攙扶著盧象升回營中休息,連對麵建奴挖壕溝都顧不上觀看了。
在眾人的勸慰下,回到營中休息片刻的盧象升慢慢恢複了平靜,他讓眾人散去,獨獨留下自己的從弟和首席幕僚盧象坤。
“九弟,我們也商量一下吧,接下來會有很多的事情,”盧象升說道,“首先是要上疏朝廷,辭去職務回家給父親守孝,我並不是戀棧不去,主要是你們參軍團和天雄炮隊的歸宿不知如何安排。”
“大哥,如果說我們個人方麵倒是不難,這一支隊伍還是有戰力的,就算您回家守孝,軍中會爭著要人的,個人就職不成問題,隻是可惜了這一支團隊,肯定要散了,您多年的心血也就付之東流呐。”盧象坤說道。
一說到此處,盧象升又悲歎起來,唏噓不已。
稍微冷場之後,盧象升走到書桌前,開始提筆撰寫給朝廷的上疏,請求回家丁憂。
盧象坤隻得在一旁默默的替自己的兄長磨墨。
“此次我去意已決,我相信皇上也會批準的,要不你組織一下,看大家的意思,願意去別處的人,我來安排其去處,如果還是願意留下的人,不如都去宜興,但是根據我們的能力,也就能留下三成的人員。”盧象升停下筆來說道。
“去宜興的話,這一支隊伍也就廢了,那裏是江南升平之地,實在不是用武之地呃。”盧象坤回答道。
這哥倆實在是沒有頭緒,坐在那裏一籌莫展。。。
在多爾袞的軟硬兼施之下,撤離壕溝的拓寬工程終於在五日後全部完成,期間就算有壕溝掩護,也有二十餘漢軍被回回炮投射過來的磚塊砸死砸傷,讓施工的人員怨聲載道。
不過壕溝拓寬以後,前線炮兵的炮車可以無阻礙的在壕溝中潛行了,這樣的撤退是不能在晚上進行的,因為晚上看不見天上飛舞的磚塊,白天的心理壓力還小一些。
壕溝通暢後,前線的七門火炮如釋重負,很快就通過壕溝撤回到城頭紅夷大炮的射程之外,多爾袞又多休整了一天,第七天便幹脆利落的撤走了,隻留下滿地的狼藉。
盧象升的丁憂上疏已經呈報上去了,他在城頭看著建奴大軍撤離,心裏還是憂慮,這支軍隊不知道又會從哪裏進攻呐。
既然建奴撤離,關於戰事的總結,還有給朝廷的呈報也要一一安排,按照一般的文官辦事程序,這次戰鬥當然要大吹特吹了,以一千多人的營兵擋住五六千的八旗,無論如何都是了不得的大勝啊,何況還有六個建奴白甲兵的首級還有俘獲的甲胄和旗號等,這可是實實在在的軍功啊。
不過盧象升沒有那麽高調,一切都實事求是,把戰鬥的過程寫的非常詳細,文字也非常的樸實,在文書裏麵甚至對建奴在火炮運用上的高超水平進行了評價,認為這是對朝廷很大的威脅。
己方也有亮點,對天雄炮隊精湛的炮術,盧象升也不吝其詞,對宋成玉的回回炮反擊,盧象升更是強烈稱道,甚至在最後,他請求朝廷給予自己的參軍團和天雄炮隊一個正式的編製。
同時,他對撤離的建奴軍隊也表示擔憂,認為其戰力未失,很有可能在宣大防線的其他地方再次挑起戰事,uu看書 ww.ukanhu.cm 己方須嚴陣以待雲雲。
待戰事總結和呈報文書做完,盧象升一邊在張家口堡等待朝廷回音,一邊命令宣大一線嚴格警戒邊防,防止建奴從另一處突破。
盧象升的請丁憂上疏先到的內閣,時任內閣首輔溫體仁表示同意,這種請求丁憂的上疏要沒有特殊情況,那時必須批準的,盡孝可是大事。
此時的崇禎十一年可不是曆史上的崇禎十一年,曆史上的崇禎十一年可謂是處處烽煙,建奴連續破關,向盧象升這樣的能員,那是必須要為國家效力的,尤其是存亡之秋的形勢下,當年奪情的一共三位,其中就有盧象升。
而盧象升上陣打戰,都是內罩麻衣外罩鐵甲,穿著孝上去的,但如今的崇禎十一年可沒有那麽嚴重,農民軍都快銷聲匿跡了,洪承疇一個人就把他們打得落花流水,建奴也不敢大舉入侵,來的這支軍隊雖然強悍,但是也突破不了宣大防線。
所以,內閣和崇禎皇帝達成了共識,隻待戰事完結,便批準盧象升解職回家丁憂。
後來陸續有消息傳來,建奴終於撤離,盧象升的戰報和總結也遞送到朝廷,內閣草擬了獎賞方案,連同盧象升的文書呈送崇禎皇帝朱批。
崇禎皇帝可是一個勤政的好皇帝,他不象天啟皇帝似的,依靠魏忠賢讀奏折,甚至幹脆全部讓魏忠賢處理,他可是親力親為的。
崇禎皇帝計劃專門拿出一刻鍾的時間來閱覽盧象升的奏折,不過一看之下,一刻鍾可遠遠不夠,費了一個時辰還多。
“不好,建奴要通過壕溝逃跑,”盧象坤一眼看出了建奴的意圖。
“能不能讓回回炮精準的砸中建奴的壕溝?”盧象升也有點著急,他還想把建奴多留幾天,省得他們到處瞎逛,增加宣大防線其他地區的壓力。
盧象升和盧象坤兩人顧不得派傳令兵,親自從城牆跑下來到軍營,把自己的意見告訴宋成玉。
宋成玉聽罷,發出一聲苦笑,指著一台回回炮的軸說道,“督師請看,就這樣的臨時製作工藝,是不可能做到精準砸擊的。”
盧象升看向那個軸,隻是一根鐵棍外麵套著一個鐵筒,鐵筒外套著一個木方,木方兩端連著炮梢和吊籃,整個杆臂在上下運動的時候還左右晃動,造成拋射出去的磚塊包毫無準頭可言,隻能大概的砸在某一個方位而已。
看到這樣的武器裝備,盧象升也搖了搖頭,“回回炮也是大家日夜趕工粗粗製作的,能做到壓製敵人就不錯了,我們還妄圖精準砸進壕溝,這就是我們異想天開呐。”
眾人聽罷,也都沉默不語,宋成玉見狀,隻是命令回回炮手們拚命的用絞盤壓下炮梢,然後裝彈,一陣一陣的繼續施放,執行炮擊任務。
磚頭瓦塊在半空漫無目的的砸下來,給後金陣地裏麵挖壕溝的漢軍們帶來極大的壓力,誰也不知道哪一塊不長眼的磚頭會砸到自己的頭上,這工作效率就讓人堪憂了。
多爾袞也沒什麽好辦法,在那種場合,派出八旗監工都不好使,因為八旗監工也要防著天上亂飛的石塊。
多爾袞最後隻得祭出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策略,拿出足夠的錢財出來獎賞挖壕溝的漢軍,才勉勉強強保證了工程的緩慢進行。
宋成玉的回回炮隊日夜輪班施放,就是為了多拖住敵軍的撤離,這樣連續的煎熬下,後金軍隊的士氣大受影響。
又過了一天,盧象升也隻能在城頭無奈的望著建奴繼續挖壕溝,盧象坤從城牆下焦急的跑上來,手裏拿著一封書信,不過他的裝束讓周圍的人覺得有點異樣。
“大哥,”盧象坤一改以往的正式稱呼,麵帶悲呦的喊道。
“九弟,你這是?”盧象升聞言轉過身來,看見盧象坤帽子上係著一根白色的麻布帶,一怔。
“九弟,難道是?”盧象升悲從中來,聲音中帶著哽咽問道。
“大哥,您要節哀,大伯於二十日前仙逝了,”盧象坤舉起手中的書信,悲痛的說道。
“孩兒不孝啊!”盧象升癱倒在地,淚水止不住湧出眼眶。
盧象升此時的情緒非常的不穩定,因為他和他父親感情很深,作為家族中他這一代第一個進士,盧象升是吃過不少苦頭的,能堅持考上進士,他父親對他的影響非常之大,盧象升也非常敬重其父。
更為稱道的是,盧象升的父親對盧象升事業上的支持也很大,盧象升組織的精幹軍事力量需要大量的財力,靠他自己的薪俸和其他灰色收入是很難支撐的,盧老爺子作為盧氏的族長,拿出了一部分家族財產給予支持,讓盧象升得以維持到現在。
如今他父親去世,這意味著來自家族的支持可能會打一個折扣。
另外還有一點,他父親去世,意味著他要向朝廷申請回家給父親守孝,也稱“丁憂”,這樣他不得不離開政治舞台,但眼前這個局勢,讓他非常憂心。
還有一點,一旦他回家丁憂,他所建立的這支精幹的武裝力量將成為無源之水,接下來很可能星散,這可是他多年的心血啊,而且自己培養出來的人員,因為不是朝廷經製之師,未來很可能是各回各家。
眾多原因,加上盧象升對其父親的思念,還有因未能在其父臨終前床前盡孝的愧疚,讓其情緒崩潰,嚎啕大哭。
跟隨盧象升的眾人聽到這個消息也是心事重重,氣氛當然非常沉悶,和盧象坤一起攙扶著盧象升回營中休息,連對麵建奴挖壕溝都顧不上觀看了。
在眾人的勸慰下,回到營中休息片刻的盧象升慢慢恢複了平靜,他讓眾人散去,獨獨留下自己的從弟和首席幕僚盧象坤。
“九弟,我們也商量一下吧,接下來會有很多的事情,”盧象升說道,“首先是要上疏朝廷,辭去職務回家給父親守孝,我並不是戀棧不去,主要是你們參軍團和天雄炮隊的歸宿不知如何安排。”
“大哥,如果說我們個人方麵倒是不難,這一支隊伍還是有戰力的,就算您回家守孝,軍中會爭著要人的,個人就職不成問題,隻是可惜了這一支團隊,肯定要散了,您多年的心血也就付之東流呐。”盧象坤說道。
一說到此處,盧象升又悲歎起來,唏噓不已。
稍微冷場之後,盧象升走到書桌前,開始提筆撰寫給朝廷的上疏,請求回家丁憂。
盧象坤隻得在一旁默默的替自己的兄長磨墨。
“此次我去意已決,我相信皇上也會批準的,要不你組織一下,看大家的意思,願意去別處的人,我來安排其去處,如果還是願意留下的人,不如都去宜興,但是根據我們的能力,也就能留下三成的人員。”盧象升停下筆來說道。
“去宜興的話,這一支隊伍也就廢了,那裏是江南升平之地,實在不是用武之地呃。”盧象坤回答道。
這哥倆實在是沒有頭緒,坐在那裏一籌莫展。。。
在多爾袞的軟硬兼施之下,撤離壕溝的拓寬工程終於在五日後全部完成,期間就算有壕溝掩護,也有二十餘漢軍被回回炮投射過來的磚塊砸死砸傷,讓施工的人員怨聲載道。
不過壕溝拓寬以後,前線炮兵的炮車可以無阻礙的在壕溝中潛行了,這樣的撤退是不能在晚上進行的,因為晚上看不見天上飛舞的磚塊,白天的心理壓力還小一些。
壕溝通暢後,前線的七門火炮如釋重負,很快就通過壕溝撤回到城頭紅夷大炮的射程之外,多爾袞又多休整了一天,第七天便幹脆利落的撤走了,隻留下滿地的狼藉。
盧象升的丁憂上疏已經呈報上去了,他在城頭看著建奴大軍撤離,心裏還是憂慮,這支軍隊不知道又會從哪裏進攻呐。
既然建奴撤離,關於戰事的總結,還有給朝廷的呈報也要一一安排,按照一般的文官辦事程序,這次戰鬥當然要大吹特吹了,以一千多人的營兵擋住五六千的八旗,無論如何都是了不得的大勝啊,何況還有六個建奴白甲兵的首級還有俘獲的甲胄和旗號等,這可是實實在在的軍功啊。
不過盧象升沒有那麽高調,一切都實事求是,把戰鬥的過程寫的非常詳細,文字也非常的樸實,在文書裏麵甚至對建奴在火炮運用上的高超水平進行了評價,認為這是對朝廷很大的威脅。
己方也有亮點,對天雄炮隊精湛的炮術,盧象升也不吝其詞,對宋成玉的回回炮反擊,盧象升更是強烈稱道,甚至在最後,他請求朝廷給予自己的參軍團和天雄炮隊一個正式的編製。
同時,他對撤離的建奴軍隊也表示擔憂,認為其戰力未失,很有可能在宣大防線的其他地方再次挑起戰事,uu看書 ww.ukanhu.cm 己方須嚴陣以待雲雲。
待戰事總結和呈報文書做完,盧象升一邊在張家口堡等待朝廷回音,一邊命令宣大一線嚴格警戒邊防,防止建奴從另一處突破。
盧象升的請丁憂上疏先到的內閣,時任內閣首輔溫體仁表示同意,這種請求丁憂的上疏要沒有特殊情況,那時必須批準的,盡孝可是大事。
此時的崇禎十一年可不是曆史上的崇禎十一年,曆史上的崇禎十一年可謂是處處烽煙,建奴連續破關,向盧象升這樣的能員,那是必須要為國家效力的,尤其是存亡之秋的形勢下,當年奪情的一共三位,其中就有盧象升。
而盧象升上陣打戰,都是內罩麻衣外罩鐵甲,穿著孝上去的,但如今的崇禎十一年可沒有那麽嚴重,農民軍都快銷聲匿跡了,洪承疇一個人就把他們打得落花流水,建奴也不敢大舉入侵,來的這支軍隊雖然強悍,但是也突破不了宣大防線。
所以,內閣和崇禎皇帝達成了共識,隻待戰事完結,便批準盧象升解職回家丁憂。
後來陸續有消息傳來,建奴終於撤離,盧象升的戰報和總結也遞送到朝廷,內閣草擬了獎賞方案,連同盧象升的文書呈送崇禎皇帝朱批。
崇禎皇帝可是一個勤政的好皇帝,他不象天啟皇帝似的,依靠魏忠賢讀奏折,甚至幹脆全部讓魏忠賢處理,他可是親力親為的。
崇禎皇帝計劃專門拿出一刻鍾的時間來閱覽盧象升的奏折,不過一看之下,一刻鍾可遠遠不夠,費了一個時辰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