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員方麵派艦隊訪問淡馬錫的消息很快就傳遞出去,馬六甲城的葡萄牙總督佛裏奧更為疑慮了,在東亞,大員勢力可不能得罪啊,那幫家夥擁有海量的船隊,而且還擁有恐怖的戰力,最麻煩的是他們還很有錢,別說自己單打獨鬥了,就是西方人全捆一塊,也不是人家的對手啊。
這個鄭芝龍如果有社團撐腰就不太好辦了,佛裏奧也沒有什麽主意,便書信一封發到澳門,請澳門那邊的同僚通過外交途徑打探一下大員的真實想法。
這樣一來,馬六甲這邊葡萄牙人的攻略行動隻能暫緩,而柔佛素丹國就更加迷糊了,本來戰爭動員都開始了,但是葡萄牙人好像突然不積極,而且淡馬錫那邊也傳來不利的消息,對方又入列了四艘大型車帆船,還有更龐大的船隻過來助陣,準備了一桌子菜,卻來了兩桌客人,這沒法往下進行了啊。
柔佛人對大員的勢力不是很敏感,因為柔佛不跟大員打交道,雙方沒有生意來往,但是那船可是實實在在的,當時痛打自己的巡邏船的戰況仍然曆曆在目,己方還沒咋地就被俘虜一艘主力船,船上的貴公子被擄去好幾個呢,現在那幾位貴公子家長逮著機會就在素丹跟前哭訴,弄得素丹他老人家很是煩惱。
柔佛地處熱帶,植被茂盛,陸上交通甚是不便,往淡馬錫的陸路全部被河流、沼澤和雨林所阻擋,進攻的運輸線隻能走水路,要是海戰打不贏可就要麻爪了。
一時間,戰爭的威脅竟然偃旗息鼓,海峽裏竟然出現了詭異的平靜,而鄭芝龍利用這段難得的平靜時間快速增強自己的武裝力量,同時繼續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而鄭芝虎則繼續維護往天竺的航線,加大賺錢事業。
社團的艦隊並沒有在淡馬錫呆多長時間,等社團在淡馬錫的辦事處設置完畢,高橋他們安定了以後,就離開淡馬錫回大員了,跟民間金融機構簽訂的移民運輸協議可不能等太久。
社團的移民事業越做越大,最近關於移民事業方麵的金融操作也五花八門。
目前社團控製區注冊有移民業務的有五家公司,時間最長資格最老的是團結移民公司,然後是大員航運、北美開發、海西和北美航運公司,當然,在明朝內地,還有無數的運輸公司和鏢局都從事移民的轉運工作。
從一開始,凡是涉及移民的都是資金使用大戶,社團和各大銀行在此投入了海量的資金,就是為了保證移民的需求。
最開始,籌措資金的主要手段就是各國有銀行出麵發行移民債券,那個債券剛開始並不好賣,銀行不得不給出高額的債券利息,並且把債券打折賣給社團內的各個企業,然後各個企業強行攤派也好,打折賣出也好,最後反正是賣出去了,但是數量並不是特別多。
不過隨著社團經濟的擴張,這些移民債券的追捧者也越來越多,因為債券的收益要比存銀行吃利息要高得多,並且移民貸款的還款率一直比較優良,債券的收益基本上穩如磐石,所以債券這一塊的銷售形勢也越來越好。
其中債券賣的最好的竟然是日本,現在日本各藩的大名和下屬的各個貴人,極為追捧這個移民債券,北海鈔行的債券由長崎的錢莊代為銷售,基本上放出去多少,連個泡都不冒就沒有了。
個別有錢的豪商甚至願意溢價去收購別人平價購買的債券,在日本的長崎、大員的淡江還有明朝內地的揚州,甚至出現了以倒賣債券為主的金融交易市場。
但是,北海鈔行主導發行的移民債券,那是量出為入的,移民貸款放出去多少,才發行多少債券,而最近的一次大銷售還是崇禎二年的年底,因為黃台吉進攻明朝京師地區帶來了一波移民潮,北海鈔行為了大量籌措移民貸款所需要的資金,以八五折,並且高出以前債券收益率百分之三十的好條件發行了一大筆。
為了買到那一批債券,金融市場都瘋了,好多人舍不得出售原來手裏持有的債券,竟然想出辦法,用以前的移民債券做抵押,從各錢莊貸出款來,再購買新的債券,主動的給自己加杠杆。
而用於做抵押的移民債券,那都是優良的金融資產,各錢莊要的利息都不高,所以,加了杠杆後還能搶到那一批債券的人還是頗有賺頭。
債券畢竟是收益在發行的時候就已經固定了,這個產品的金融風險還是很低的,購買債券雖然收益不是很高,但勝在穩定,對一些配置金融資產的商家來說是一個很好的產品。
但是以下方麵就有點投機的意思了:隨著嘉華國的成立,各項法律法規逐漸完善,很多的民間金融機構開始介入移民貸款,他們通過和移民麵對麵簽協議,並且采取移民定向發送、和各運輸公司談成本談條件,給移民找船上的工作或者先中轉到某地先打一段時間的工等各種方式,盡量壓低移民的成本,給出比北海鈔行優惠的貸款利率,還有國有企業不能提供的貼心服務的條件,吸引移民過來簽署,有的甚至黑箱操作,給予一線移民工作人員一定的費用,優先簽訂移民貸款協議。
這種方式當然不能讓北海鈔行為首國有銀行滿意了,這可是從他們的盆裏搶飯吃啊,最後利用自己的能量竟然讓議會派出了監察組對這種行為進行整頓。
不過監察組最終也就整頓了一下黑箱操作行為,然後出台了一些保護移民工作環境的政策,規範了各種流程,設立了第三方賬戶進行監管,從法律上還肯定了民間金融機構介入移民貸款的正當性。
民間機構搶了移民貸款的份額,北海鈔行等國有銀行發行移民債券就更少了,最近債券市場都有點蕭條,不過民間機構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來源問題,他們可沒有國有銀行的信用,也沒有嘉華國企的背書,想弄到充足的資金還是有些困難的。
於是,這些民間金融機構就想到讓下家接盤,他們通過短期操作變現,而最好的接盤俠就是以北海鈔行為首的國有銀行,他們不缺資金,手握發行債券的能力,而且還有前期大量的移民還款,所以這兩撥人可以說一拍即合。
於是,原來整體的移民貸款和還款過程被硬生生切割成兩塊甚至是三塊,國有銀行因為效率低下等原因,隻在移民送到目的地以後,按照合理的市場價格購買民間金融公司的移民貸款協議,而不用自己親自下場,去控製移民過程中的各項成本,這樣算下來,比以前的大包幹所花的費用還要少。
而內地的金啟錢莊本著資金安全的原則,隻在淡江、揚州、大沽幾個據點交割移民,這就給了民間金融機構獲利的機會。
不過最近又有聰明人想招了,從內地的據點交割移民到把移民送到遙遠的大洋彼岸,中間有三個月以上的時間差,但是國有銀行收購移民貸款協議是按照到岸的“市場價”來的,這中間就有變動因素了,跟船隻的航行順暢程度、本土對移民需要的程度還有發送移民的數量以及高階人才的數量都有關係。
另外這三個月時間的資金占用成本也是要考慮的,uu看書 .uukanu 所以聰明的民間金融機構便把移民協議幹脆包裝成“遲約”放到金融債券市場給賣掉了,換取資金迅速回籠並轉嫁風險,這個就是原時空“期貨”的雛形吧。
現在,已經有其他產品的“遲約”在金融債券市場萌芽了,因為兩邊的距離遙遠,貨物的運輸時間長,“遲約”這種金融產品出現是遲早的事情,象對岸發過來的棉紗,麵粉,毛皮,西岸發過去的馬匹等大牲畜,鐵錠等等貨物,貿易商為了規避風險,紛紛包裝成遲約在金融債券市場上市。
更有一些金融機構,給這種遲約還加杠杆,讓買家能夠用一份的錢買到十份的遲約,這個投機的成分就大了。
而象長崎錢莊和內地的金啟基金,紛紛開發這種轉嫁風險的“遲約”,他們隻是賺取傭金,跟開賭場的人一樣,不管賭徒輸贏,該抽水就得抽水啊。
社團這邊還想著規範一下這個金融市場的秩序,降低“韭菜”們被套路的風險,好放水養魚,但是,西岸社委也就能管到大員金融債券市場,其他的管不著,而管嚴了淡江鎮這邊的商會還不幹,說資金都流到揚州去了,淡江以後一片蕭條怎麽辦?所以最後也不了了之。
社高官劉星林也沒有什麽辦法,後麵有他老婆顏思雨在推波助瀾呢,沒辦法,人家是自帶家產,而且還年輕漂亮,更是商業奇才,而且顏思雨老撒嬌說自己有七八個孩子要養活。一個五十多歲的老家夥能設定的底線也就是不做違法亂紀的事情,不過再這樣下去,自己的一世英名還不定保不保得住啊。
這個鄭芝龍如果有社團撐腰就不太好辦了,佛裏奧也沒有什麽主意,便書信一封發到澳門,請澳門那邊的同僚通過外交途徑打探一下大員的真實想法。
這樣一來,馬六甲這邊葡萄牙人的攻略行動隻能暫緩,而柔佛素丹國就更加迷糊了,本來戰爭動員都開始了,但是葡萄牙人好像突然不積極,而且淡馬錫那邊也傳來不利的消息,對方又入列了四艘大型車帆船,還有更龐大的船隻過來助陣,準備了一桌子菜,卻來了兩桌客人,這沒法往下進行了啊。
柔佛人對大員的勢力不是很敏感,因為柔佛不跟大員打交道,雙方沒有生意來往,但是那船可是實實在在的,當時痛打自己的巡邏船的戰況仍然曆曆在目,己方還沒咋地就被俘虜一艘主力船,船上的貴公子被擄去好幾個呢,現在那幾位貴公子家長逮著機會就在素丹跟前哭訴,弄得素丹他老人家很是煩惱。
柔佛地處熱帶,植被茂盛,陸上交通甚是不便,往淡馬錫的陸路全部被河流、沼澤和雨林所阻擋,進攻的運輸線隻能走水路,要是海戰打不贏可就要麻爪了。
一時間,戰爭的威脅竟然偃旗息鼓,海峽裏竟然出現了詭異的平靜,而鄭芝龍利用這段難得的平靜時間快速增強自己的武裝力量,同時繼續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而鄭芝虎則繼續維護往天竺的航線,加大賺錢事業。
社團的艦隊並沒有在淡馬錫呆多長時間,等社團在淡馬錫的辦事處設置完畢,高橋他們安定了以後,就離開淡馬錫回大員了,跟民間金融機構簽訂的移民運輸協議可不能等太久。
社團的移民事業越做越大,最近關於移民事業方麵的金融操作也五花八門。
目前社團控製區注冊有移民業務的有五家公司,時間最長資格最老的是團結移民公司,然後是大員航運、北美開發、海西和北美航運公司,當然,在明朝內地,還有無數的運輸公司和鏢局都從事移民的轉運工作。
從一開始,凡是涉及移民的都是資金使用大戶,社團和各大銀行在此投入了海量的資金,就是為了保證移民的需求。
最開始,籌措資金的主要手段就是各國有銀行出麵發行移民債券,那個債券剛開始並不好賣,銀行不得不給出高額的債券利息,並且把債券打折賣給社團內的各個企業,然後各個企業強行攤派也好,打折賣出也好,最後反正是賣出去了,但是數量並不是特別多。
不過隨著社團經濟的擴張,這些移民債券的追捧者也越來越多,因為債券的收益要比存銀行吃利息要高得多,並且移民貸款的還款率一直比較優良,債券的收益基本上穩如磐石,所以債券這一塊的銷售形勢也越來越好。
其中債券賣的最好的竟然是日本,現在日本各藩的大名和下屬的各個貴人,極為追捧這個移民債券,北海鈔行的債券由長崎的錢莊代為銷售,基本上放出去多少,連個泡都不冒就沒有了。
個別有錢的豪商甚至願意溢價去收購別人平價購買的債券,在日本的長崎、大員的淡江還有明朝內地的揚州,甚至出現了以倒賣債券為主的金融交易市場。
但是,北海鈔行主導發行的移民債券,那是量出為入的,移民貸款放出去多少,才發行多少債券,而最近的一次大銷售還是崇禎二年的年底,因為黃台吉進攻明朝京師地區帶來了一波移民潮,北海鈔行為了大量籌措移民貸款所需要的資金,以八五折,並且高出以前債券收益率百分之三十的好條件發行了一大筆。
為了買到那一批債券,金融市場都瘋了,好多人舍不得出售原來手裏持有的債券,竟然想出辦法,用以前的移民債券做抵押,從各錢莊貸出款來,再購買新的債券,主動的給自己加杠杆。
而用於做抵押的移民債券,那都是優良的金融資產,各錢莊要的利息都不高,所以,加了杠杆後還能搶到那一批債券的人還是頗有賺頭。
債券畢竟是收益在發行的時候就已經固定了,這個產品的金融風險還是很低的,購買債券雖然收益不是很高,但勝在穩定,對一些配置金融資產的商家來說是一個很好的產品。
但是以下方麵就有點投機的意思了:隨著嘉華國的成立,各項法律法規逐漸完善,很多的民間金融機構開始介入移民貸款,他們通過和移民麵對麵簽協議,並且采取移民定向發送、和各運輸公司談成本談條件,給移民找船上的工作或者先中轉到某地先打一段時間的工等各種方式,盡量壓低移民的成本,給出比北海鈔行優惠的貸款利率,還有國有企業不能提供的貼心服務的條件,吸引移民過來簽署,有的甚至黑箱操作,給予一線移民工作人員一定的費用,優先簽訂移民貸款協議。
這種方式當然不能讓北海鈔行為首國有銀行滿意了,這可是從他們的盆裏搶飯吃啊,最後利用自己的能量竟然讓議會派出了監察組對這種行為進行整頓。
不過監察組最終也就整頓了一下黑箱操作行為,然後出台了一些保護移民工作環境的政策,規範了各種流程,設立了第三方賬戶進行監管,從法律上還肯定了民間金融機構介入移民貸款的正當性。
民間機構搶了移民貸款的份額,北海鈔行等國有銀行發行移民債券就更少了,最近債券市場都有點蕭條,不過民間機構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來源問題,他們可沒有國有銀行的信用,也沒有嘉華國企的背書,想弄到充足的資金還是有些困難的。
於是,這些民間金融機構就想到讓下家接盤,他們通過短期操作變現,而最好的接盤俠就是以北海鈔行為首的國有銀行,他們不缺資金,手握發行債券的能力,而且還有前期大量的移民還款,所以這兩撥人可以說一拍即合。
於是,原來整體的移民貸款和還款過程被硬生生切割成兩塊甚至是三塊,國有銀行因為效率低下等原因,隻在移民送到目的地以後,按照合理的市場價格購買民間金融公司的移民貸款協議,而不用自己親自下場,去控製移民過程中的各項成本,這樣算下來,比以前的大包幹所花的費用還要少。
而內地的金啟錢莊本著資金安全的原則,隻在淡江、揚州、大沽幾個據點交割移民,這就給了民間金融機構獲利的機會。
不過最近又有聰明人想招了,從內地的據點交割移民到把移民送到遙遠的大洋彼岸,中間有三個月以上的時間差,但是國有銀行收購移民貸款協議是按照到岸的“市場價”來的,這中間就有變動因素了,跟船隻的航行順暢程度、本土對移民需要的程度還有發送移民的數量以及高階人才的數量都有關係。
另外這三個月時間的資金占用成本也是要考慮的,uu看書 .uukanu 所以聰明的民間金融機構便把移民協議幹脆包裝成“遲約”放到金融債券市場給賣掉了,換取資金迅速回籠並轉嫁風險,這個就是原時空“期貨”的雛形吧。
現在,已經有其他產品的“遲約”在金融債券市場萌芽了,因為兩邊的距離遙遠,貨物的運輸時間長,“遲約”這種金融產品出現是遲早的事情,象對岸發過來的棉紗,麵粉,毛皮,西岸發過去的馬匹等大牲畜,鐵錠等等貨物,貿易商為了規避風險,紛紛包裝成遲約在金融債券市場上市。
更有一些金融機構,給這種遲約還加杠杆,讓買家能夠用一份的錢買到十份的遲約,這個投機的成分就大了。
而象長崎錢莊和內地的金啟基金,紛紛開發這種轉嫁風險的“遲約”,他們隻是賺取傭金,跟開賭場的人一樣,不管賭徒輸贏,該抽水就得抽水啊。
社團這邊還想著規範一下這個金融市場的秩序,降低“韭菜”們被套路的風險,好放水養魚,但是,西岸社委也就能管到大員金融債券市場,其他的管不著,而管嚴了淡江鎮這邊的商會還不幹,說資金都流到揚州去了,淡江以後一片蕭條怎麽辦?所以最後也不了了之。
社高官劉星林也沒有什麽辦法,後麵有他老婆顏思雨在推波助瀾呢,沒辦法,人家是自帶家產,而且還年輕漂亮,更是商業奇才,而且顏思雨老撒嬌說自己有七八個孩子要養活。一個五十多歲的老家夥能設定的底線也就是不做違法亂紀的事情,不過再這樣下去,自己的一世英名還不定保不保得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