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在白石鎮進行了工作交接,趙鑫則帶著墨爾根回去美心鎮,這次他們沒有走黃石翻山馱馬路線,而是和墨爾根一起走雷白鐵路沿線。經過一年多的初期建設,鐵路沿線的簡易馬路和小道已經建成,從這裏走雖然距離要遠一些,但是路上全是補給點,正好視察一下鐵路建設工作。


    從白石鎮往西還有二百公裏水路,隻是這段水路不能整程通行大船,趙鑫一行乘坐小艇沿河往上遊前進,也可以從河穀邊上的馬道走路前往。


    這個馬道有點象蜀道中的棧道,很多陡峭的地方,都是在崖壁上打眼,然後插入焦油泡過的木料,然後底下再用木斜杠進行三角固定,一節一節的在崖壁上開出一條人馬通行的道路出來。


    這條道路主要是為鐵路運送必要的物資用的,真正的鐵路線,在崖壁的上麵一點,支撐全是水桶粗的鋼骨水泥樁柱,或者把崖壁炸出一個缺口,鐵路可不能有大角度的急拐彎,那樣可跑不起來的。


    趙鑫行走的這一段水流湍急,衛隊客串纖夫拉著小艇沿馬道行進,而趙鑫和墨爾根隻能行走著往前,一路上都是施工的和運輸物資的隊伍,每個人都忙忙碌碌。


    “這個把工程分包給民間建築隊的做法有意思,工人們根本不用管,你看積極性很高嘛。”趙鑫邊走還邊點評。


    墨爾根從旁邊附和著,“那是肯定的,都有工期限製和質量監理,超期完成有獎勵,延期就要扣績效,大家都一個勁的往前趕,都關乎自己的經濟利益啊。


    “其實這次工程,考驗最大的還是工程指揮部的統籌能力,關於工程進度的控製,還有安全規程的執行,都是必須謹慎又謹慎的,咱們還是缺乏經驗。”趙鑫教導著墨爾根。


    墨爾根連忙點頭稱是。


    這時,前麵一個關口給攔住了,原來前麵一個崖壁正在進行炸石點炮施工,一裏之內都是危險地帶,帶著紅袖箍的安全人員把行人和馱馬都擋住了,等著炮響了以後才能通過。


    趙鑫一行隻能默默的等著,不一會兒,隻聽見前麵傳來了三聲炮響,然後安全員則看著前麵的指揮員,等待他發出綠色旗幟的解除訊號。


    不過綠色旗幟遲遲沒有揚起,五分鍾後揚起了一麵黃色旗幟,安全員則罵了一句粗話,“糟糕,tm的又出現了啞炮,大家稍安勿躁,正在排除。”


    等待的人們也沒有辦法,隻能繼續等著,趙鑫也沒有著急,隻是悠閑的看著前方的施工工地。


    “當初咱們在討論鐵路軌距的時候可能有點太超前,沒有想到翻山鐵路如此的費事,如果軌距改成一米,那這條鐵路投資額能夠節省好多,光省下的土石方就能少不少的錢。”趙鑫有點懊悔道。


    “可是以後要是擴建是不是會更費事呢,”墨爾根安慰道,“這是一次到位還是分批到位的問題,在大山溝修路肯定不易,但沒事就改造可能更讓人吐槽。”


    趙鑫聽完,默默的點點頭,現在已經確定下來了,想改也改不了的,這個軌距的設定也是集體討論決定,當時確實沒想到省錢的問題。


    施工工地終於發來綠色旗幟的信號,說明啞炮的隱患排除了,安全員放開了攔截行人的橫杆,眾人又開始往前行進。


    當趙鑫走過炸石現場時,發現這段路基已經成型,剛才是把路基上方的隱患岩石炸掉,以免施工時它掉下來。


    晚上,趙鑫一行就在第六建築隊的隊部宿營的,這個隊的隊長是趙鑫在大員時認識的老熟人了,見到老領導的隊長非常激動,給趙鑫做了一頓高熱量的晚餐,趙鑫還高興的喝了一點小酒,兩人相談甚歡。


    “老張啊,我主要關心安全問題,咱們這一塊工作做得如何啊?”趙鑫閑聊道。


    “報告領導,”老張還是老做派,一絲不苟,“我們六隊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程來執行,事故率一直控製在標準範圍內,不過在小兩年的施工過程中,也有五人死亡、十六人重傷,前後發生了上百起安全方麵的事故,痛心疾首啊。”


    “噢?”趙鑫停下了筷子,望著張隊長問道,“都有哪些方麵的原因呢?”


    “主要是初期發生的比較多,自然客觀原因占了百分之六十,自身的安全意識薄弱導致的占了百分之四十,自然因素包括氣候突變,或者山洪,山體滑坡,冬季的冰雪影響等等,自身因素就是上層和操作員對安全規程的認識不夠,很多安全措施缺失或不到位導致的,歸根結底,還是經驗不足啊。”老張分析道。


    “你說這些安全事故多發生於前期,最近應該改善了是吧?”趙鑫繼續問。


    “是的,去年開始積累了大量的經驗,總部有下大力氣整頓,現在都搞安全考核一票否決製,大家都小心翼翼的,今年就好多了,沒有安全等於零,這可不是說著玩的。”老張苦笑著說道。


    “人是最寶貴的,你們這支隊伍將來還大有用處呢,安全管理是最大的戰鬥力啊。”趙鑫指示著說道。


    老張連忙讚同老領導的意見,然後繼續勸酒,趕緊岔開話題聊些另外的輕鬆東西。


    當晚,老張非得讓趙鑫住自己的隊長宿舍,趙鑫沒有同意,還是和衛隊住在一起,他們自己帶著被褥,上哪裏宿營都很方便。


    第二天,一行人繼續踏上了往西去的道路。


    水路終於到了盡頭,從白石鎮開始,鐵路路基一直是上行的爬坡路,最高點是山穀盡頭的雷石山口,海拔已經達到一千四百餘米。


    看著那長長的登山鐵路路基,趙鑫不禁感慨,但也不能對不是穿越者的墨爾根敘說,心想,要是有後世的盾構機就好了,從這裏打上十幾公裏的隧道,直接穿山而過,那就太爽了,哪象現在這樣,先苦逼的爬上山,到頂後再爬下去,路程延長了十幾倍。


    趙鑫在山根的驛站租賃了一些馱馬,把行李裝上馬匹,然後給自己的小腿上打上了綁腿,再削了一根拐杖,一副要長征的意思。


    這座山是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分水嶺,東麵的水通過美河流向大西洋,西麵的進入葛江流入太平洋,要不說意義重大,隻要打通這個嶺,大西洋和太平洋就聯係在一起了。


    趙鑫看著這座大山感慨了一下,就招呼了墨爾根和眾衛兵,開始爬山了。


    馱馬翻山的起點在山根,而此地鐵路的路基已經在山腰以上了,馱馬要不停的走“z”形路才能上到雷石山口,走起來比較苦逼。


    當天從清晨出發,傍晚時分才到達雷石山口,當晚就在山口的驛站宿營,第二天清晨又開始下山。


    就這樣邊走邊看,等過了西坡,下到可以通航的水道時,竟然發現這一段到雷灣鎮已經在鋪軌了。


    趙鑫非常驚異這裏建造的速度,不過墨爾根不以為然,“雷灣鎮到這裏全是水道,物資、人員供應豐沛,速度進展快一點也是應有之舉,不過這一節先通車也是好事啊,大量的物資可以運送到西坡跟前,能大大加強物資的供應。”


    趙鑫琢磨琢磨,覺得也對,雷灣鎮背靠社團,進展快一些也是正常。


    等到了雷灣鎮時,趙鑫見到了鐵路公司董事長丁俊懷,uu看書 .uukans丁俊懷對堂堂大執委竟然靠兩條腿走完雷白鐵路沿線非常佩服,連連稱讚不已。


    “丁董事長,你的成績不錯啊,這一路走來,我可是深深了解了「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這句話了,你們能進展成這樣,真是不容易啊。”趙鑫也稱讚丁俊懷。


    “得益於社團和廣大股東們的支持,沒有這個可不行滴!”丁俊懷用拇指搓著食指和中指比劃道,意思是還是得有鈔票哈。


    “我也盼著早點修好這個鐵路,要不這個來回多麽不方便,從美河口回到這裏,竟然要花三個月的時間,實在是太慢了。”趙鑫吐槽道。


    “快了,三二年鐵定通車,再等三年吧,反正美河口給掐住了,咱們接下來慢慢搞,不著急了。”丁俊懷側麵又稱讚了趙鑫一下。


    趙鑫從丁俊懷這邊了解了大概的進度,沿途又考察了安全方麵和工程質量方麵,覺得很滿意,加上還得回去向執委會匯報,所以在雷灣鎮休息了一天,第二天就乘船西下。


    有水路就是方便,尤其是有蒸汽船的水路,趙鑫舒舒服服的在船上睡了幾天,就回到了美心鎮,見到老婆孩子,敘離別之情自是不提。


    趙鑫這一次可是辛苦,從去年的九月份離開家,一猛子下去,在美河那邊呆了小一年,一直到六月份才回到家裏,陳秀珠差點要打尋人啟事了。


    林紀元和一幹執委也按捺不住,找趙鑫打探那邊的開拓情形,之前雖然有書麵報告,但哪有見到真人詳實,美河流域的一切,關係著嘉華國的未來,大夥關心也是正常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選之國1620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圍爐夜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圍爐夜譚並收藏天選之國1620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