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看來,倒也變了不少,改了就好,過去事,不必再提。”劉熙歎了一口氣,道:“關於山中兵卒,都是一封信惹的禍。”
“遼東來信,過程不算隱秘,府中知曉者不少,不管父皇是否有心複國,這封信都是一把刀,父皇總要留些自保手段,侄兒如今,依舊裝作不知即可。”
“若未用上就事發,府中賬本都有記載糧草來源去向,你自小體弱,不理政事也很正常,推出本侯保全公府就是,為收天下民心,偽帝也不至趕盡殺絕。”
“二叔將兵卒交予我就好,以後糧草供給,我自來安排,這點擔當,我還是有的。”劉康總算相通了,劉協是擔心遼東來信的事被發現,這才在山中留了後手。
“侄兒,你擔不起,我來做這事,事發隻我一門之罪,你來做,三族連坐,全族老少皆避不過,交於你也不過徒增風險罷了。”
劉熙搖頭,道:“交於不交,結果都是一樣的,他們不會出山,他們平日雖隻聽我命令行事,但若你和父皇其他血脈某一天逃入山中,他們依舊會感念父皇恩德,定會護得周全。”
“山寨險要,又常備有二十萬石精糧,安守一年不難。”
“若我不想久留山陽呢?”劉康直言,這個二叔既然已在山中養兵五年,應是可信的,倒也不必隱瞞。
“你這又是開荒,又是辦學的...原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二叔都被迷惑了,計謀不錯。”
“算不得計謀,皆是順手推之。”劉康搖頭道,心中有謀的人,為何什麽都往陰謀去想呢。
“自謙了,你想離開,準備了些什麽?”劉熙詢問。
“這個二叔就不用管了,隻要我還在山陽,各位叔父離開沒人會在意。山中的那些兵卒,你們可帶著離去,我最多再待兩年,也會離開。”劉康自不會說出自己如今的底牌,相信是一回事,和盤托出又是另一回事。
劉熙苦笑了一下,道:“離開,有何處可去?天下哪有我等容身之所。”
劉康道:“東吳商船在河水多有往來,隻要給些錢財,自可沿江而下直入大海,之後可去倭島。”
“倭島如今是女人主事,政權不過鬆散聯盟,你們帶上山中一千箭兵,再帶些工匠,應能在倭島站穩腳跟。”
劉康知曉,劉協的後人,嗯,應該是他的孫兒劉阿知吧,似乎有記載是去了倭國,最後還成了大族。
早去晚去,都差不多,嫡庶有別,在嫡孫還在的情況下,他們去哪兒,根本沒人會在意。也或是因此,劉熙才能將十萬石糧食搞到深山吧。
劉熙微微搖頭,道:“父皇在時也說過海外之地,似乎是朝中之人所給的消息。然如今倭島在遼東箭矢之下發抖,時與遼東獻禮告饒。”
“遼東公孫淵,不是甘於寂寞之輩,父皇後裔,無論是誰落入他手,他都會用之得些名分。”
“這一點二叔不必擔憂,你們離開的同時,我會回信公孫淵,願意與他合作,如今康公紙之名開始傳遍天下,接下來,我的名聲隻會越來越顯。”
“他若還有點智商,就該知曉何人價值更大,如此,他不會在意你們。”
劉康自然知道如今外界流傳,有各種謠言流傳,最多的一種,反是有康這麽一個人,改良紙張有功,魏帝以公候待之,並以康公紙為名。
這些,他自然知道是誰的手筆,但也無所謂,顯名就不錯,隻要到時澄清,這名也就變回來了。
“你...你也收到遼東來信了吧,北麵複國,若公孫淵是真心忠於漢家天下,吾輩子孫,自當搏一搏,然此人反複無常,在孫吳與曹魏之間不斷搖擺,如此反複之人,談何忠誠。”
“公孫淵之言,不過一騙局而已,天下人皆知偽帝乃父皇禪讓,你去了也是籠中鳥、階下囚,他不過就是想借得名分,好叫偽帝沒了緣由征討罷了。”
劉康道:“叔父,我自知曉此人毫無忠誠可言,我還知今東吳為了報複他去年反叛,已經聯絡高句麗襲擊遼東。”
“若蜀國五丈原之戰失利,魏國休養生息糧秣充足後,也將會向遼東用兵,遼東不過十餘萬戶,人口不過三十餘萬,戰爭潛力極底,斷然難以持久相抗。”
“你既知這些,又為何還想去遼東,此乃取死之道,入了遼東,公孫淵為正名分,必會推你為帝,不管你是否願意,都是再次複國,公孫淵敗,你也難活。”劉熙想不通了,既知如此,為何還去飛蛾撲火。
“叔父,我雖不喜公孫淵,但他卻不能敗亡,公孫家經營遼東已曆三代,猶如孫家擁有江東,孫策崛起之路就在眼前。如今中原未定,若魏國平定遼東,必會大肆殺戮公孫屬臣,遷移遼東人口,避免再無任何勢力可在遼東割據,以此保後方穩定,放眼中原。”
劉康歎了一口氣,道:“然遼東乃邊關要塞,失了大量人口,uu看書 .uukansh 中原兵精糧足還好,若勢弱,邊關必將不得安寧。中原三國紛爭,魏國雖有一統天下的實力,但統一之後也必是積弱不堪,沒有上百年休養,難以恢複元氣。”
“中原的紛爭,我如今無法幹涉,但神州浩土,容不得外族踐踏,遼東不能弱,所以,遼東哪怕是刀山火海,我也必須去,是成是敗,我也不枉來此世走一遭。”
劉康所言,皆是曆史上發生過的事情,司馬懿圍困襄平,其內糧食斷絕,人相食。司馬懿入襄平,高舉屠刀,男子年十五已上者皆殺之。
公孫下屬公卿皆伏誅,戮其將軍等二千餘人。後又遷徙遼東人口四萬餘富戶入中原。僅此一遭,遼東空虛,數十年難以恢複。也為後續的幽暗曆史五胡亂華埋下了隱患。
公孫淵自非易與之輩,劉康也知進入遼東的危險,不說公孫淵,魏國也將全力功伐,但他還是想試一試。
“侄兒所見,乃華夏之天下,我不如也。”劉熙呆住,歎服道。
曹魏平定遼東,還真有可能滅了所有與公孫家有關的人,孫策曾經不也隻率數十騎離開袁術。
然而,一個個父輩的老部下爭相投靠,很快聚攏數千甲兵。公孫家經營遼東多年,誰也不知是否會再出一個孫策。
“誰來承襲漢鼎,我並不在意,能守好就行,但這些人,我並不看好啊。”
“若是我能出仕,我也願輔一國成天下歸一,哪怕是魏國也可。”
劉康歎了一口氣,道:“天下百姓飽受戰亂之苦已經太久,然而我在山陽,永遠都是階下之囚,影響不了天下大勢,所以,必須盡力一搏。”
“遼東來信,過程不算隱秘,府中知曉者不少,不管父皇是否有心複國,這封信都是一把刀,父皇總要留些自保手段,侄兒如今,依舊裝作不知即可。”
“若未用上就事發,府中賬本都有記載糧草來源去向,你自小體弱,不理政事也很正常,推出本侯保全公府就是,為收天下民心,偽帝也不至趕盡殺絕。”
“二叔將兵卒交予我就好,以後糧草供給,我自來安排,這點擔當,我還是有的。”劉康總算相通了,劉協是擔心遼東來信的事被發現,這才在山中留了後手。
“侄兒,你擔不起,我來做這事,事發隻我一門之罪,你來做,三族連坐,全族老少皆避不過,交於你也不過徒增風險罷了。”
劉熙搖頭,道:“交於不交,結果都是一樣的,他們不會出山,他們平日雖隻聽我命令行事,但若你和父皇其他血脈某一天逃入山中,他們依舊會感念父皇恩德,定會護得周全。”
“山寨險要,又常備有二十萬石精糧,安守一年不難。”
“若我不想久留山陽呢?”劉康直言,這個二叔既然已在山中養兵五年,應是可信的,倒也不必隱瞞。
“你這又是開荒,又是辦學的...原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二叔都被迷惑了,計謀不錯。”
“算不得計謀,皆是順手推之。”劉康搖頭道,心中有謀的人,為何什麽都往陰謀去想呢。
“自謙了,你想離開,準備了些什麽?”劉熙詢問。
“這個二叔就不用管了,隻要我還在山陽,各位叔父離開沒人會在意。山中的那些兵卒,你們可帶著離去,我最多再待兩年,也會離開。”劉康自不會說出自己如今的底牌,相信是一回事,和盤托出又是另一回事。
劉熙苦笑了一下,道:“離開,有何處可去?天下哪有我等容身之所。”
劉康道:“東吳商船在河水多有往來,隻要給些錢財,自可沿江而下直入大海,之後可去倭島。”
“倭島如今是女人主事,政權不過鬆散聯盟,你們帶上山中一千箭兵,再帶些工匠,應能在倭島站穩腳跟。”
劉康知曉,劉協的後人,嗯,應該是他的孫兒劉阿知吧,似乎有記載是去了倭國,最後還成了大族。
早去晚去,都差不多,嫡庶有別,在嫡孫還在的情況下,他們去哪兒,根本沒人會在意。也或是因此,劉熙才能將十萬石糧食搞到深山吧。
劉熙微微搖頭,道:“父皇在時也說過海外之地,似乎是朝中之人所給的消息。然如今倭島在遼東箭矢之下發抖,時與遼東獻禮告饒。”
“遼東公孫淵,不是甘於寂寞之輩,父皇後裔,無論是誰落入他手,他都會用之得些名分。”
“這一點二叔不必擔憂,你們離開的同時,我會回信公孫淵,願意與他合作,如今康公紙之名開始傳遍天下,接下來,我的名聲隻會越來越顯。”
“他若還有點智商,就該知曉何人價值更大,如此,他不會在意你們。”
劉康自然知道如今外界流傳,有各種謠言流傳,最多的一種,反是有康這麽一個人,改良紙張有功,魏帝以公候待之,並以康公紙為名。
這些,他自然知道是誰的手筆,但也無所謂,顯名就不錯,隻要到時澄清,這名也就變回來了。
“你...你也收到遼東來信了吧,北麵複國,若公孫淵是真心忠於漢家天下,吾輩子孫,自當搏一搏,然此人反複無常,在孫吳與曹魏之間不斷搖擺,如此反複之人,談何忠誠。”
“公孫淵之言,不過一騙局而已,天下人皆知偽帝乃父皇禪讓,你去了也是籠中鳥、階下囚,他不過就是想借得名分,好叫偽帝沒了緣由征討罷了。”
劉康道:“叔父,我自知曉此人毫無忠誠可言,我還知今東吳為了報複他去年反叛,已經聯絡高句麗襲擊遼東。”
“若蜀國五丈原之戰失利,魏國休養生息糧秣充足後,也將會向遼東用兵,遼東不過十餘萬戶,人口不過三十餘萬,戰爭潛力極底,斷然難以持久相抗。”
“你既知這些,又為何還想去遼東,此乃取死之道,入了遼東,公孫淵為正名分,必會推你為帝,不管你是否願意,都是再次複國,公孫淵敗,你也難活。”劉熙想不通了,既知如此,為何還去飛蛾撲火。
“叔父,我雖不喜公孫淵,但他卻不能敗亡,公孫家經營遼東已曆三代,猶如孫家擁有江東,孫策崛起之路就在眼前。如今中原未定,若魏國平定遼東,必會大肆殺戮公孫屬臣,遷移遼東人口,避免再無任何勢力可在遼東割據,以此保後方穩定,放眼中原。”
劉康歎了一口氣,道:“然遼東乃邊關要塞,失了大量人口,uu看書 .uukansh 中原兵精糧足還好,若勢弱,邊關必將不得安寧。中原三國紛爭,魏國雖有一統天下的實力,但統一之後也必是積弱不堪,沒有上百年休養,難以恢複元氣。”
“中原的紛爭,我如今無法幹涉,但神州浩土,容不得外族踐踏,遼東不能弱,所以,遼東哪怕是刀山火海,我也必須去,是成是敗,我也不枉來此世走一遭。”
劉康所言,皆是曆史上發生過的事情,司馬懿圍困襄平,其內糧食斷絕,人相食。司馬懿入襄平,高舉屠刀,男子年十五已上者皆殺之。
公孫下屬公卿皆伏誅,戮其將軍等二千餘人。後又遷徙遼東人口四萬餘富戶入中原。僅此一遭,遼東空虛,數十年難以恢複。也為後續的幽暗曆史五胡亂華埋下了隱患。
公孫淵自非易與之輩,劉康也知進入遼東的危險,不說公孫淵,魏國也將全力功伐,但他還是想試一試。
“侄兒所見,乃華夏之天下,我不如也。”劉熙呆住,歎服道。
曹魏平定遼東,還真有可能滅了所有與公孫家有關的人,孫策曾經不也隻率數十騎離開袁術。
然而,一個個父輩的老部下爭相投靠,很快聚攏數千甲兵。公孫家經營遼東多年,誰也不知是否會再出一個孫策。
“誰來承襲漢鼎,我並不在意,能守好就行,但這些人,我並不看好啊。”
“若是我能出仕,我也願輔一國成天下歸一,哪怕是魏國也可。”
劉康歎了一口氣,道:“天下百姓飽受戰亂之苦已經太久,然而我在山陽,永遠都是階下之囚,影響不了天下大勢,所以,必須盡力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