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裏搜索“三國之酒徒書海閣小說網()”查找最新章節!


    話歸逐鹿城。


    張郃軍與幽州大軍在此城鏖戰三日,城雖未破,但鮮卑、烏丸異族怠戰情緒濃鬱,時常推脫登樓,亦與漢卒在城中械鬥。


    伐戰之事乃將帥之命,雖說關乎大局,但落在個人身上情緒不同,朗朗口號再鼓舞人心,命卻隻有一條,飛矢可殺,刀劍可亡。


    及四日,張郃舉兵再攻逐鹿,張南守軍顯現頹勢,程銀、侯選幾次領兵攻占城樓,但最終還是被焦觸勉強打退,雙方就在這四日間損失了近萬甲士。


    與此同時,牽招領兩萬烏丸突騎從涿郡殺入上穀郡,重新奪取雊瞀城,消息也同步傳入張郃耳中。


    張郃大驚,生怕後路被斷,放棄了將要攻下的涿鹿城,退回潘縣修整駐守。


    三月初,文醜領四萬大軍入涿鹿,牽招也在次日趕至,小小的涿鹿城一時間屯了十二萬餘大軍。


    三月初七,文醜領大軍兵壓潘縣,攻守雙方瞬作逆轉。


    城下袁字旗高飄,陣前踏馬一將,身高七尺五六,手持一長戟,纓槍眉,山羊胡,姿態宏偉。


    牽招,字子經,安平郡觀津人氏,早年師從樂隱,與劉備有刎頸之交,後樂隱被何苗征辟入朝,牽招亦隨之,而後洛陽亂起,何苗、樂隱被殺,牽招送樂隱屍棺回鄉。繼而牽招受袁紹征辟為州牧從事,兼領烏丸突騎。


    “城上的可是儁乂將軍?”牽招經年學文,兼修武藝,是少見的全才,言談舉止也不失戰場禮節。


    “正是某家。”張郃一臉平靜的望著遍布官道數十裏的大軍。


    “張將軍為何要興兵犯我主之地?”牽招朗聲再問。


    “哼!幽州何時成了袁冀州之土,幽州牧本是我朝太尉,太尉思幽州之民疾苦,特請陛下讓我等來安撫州郡,此間有袁冀州何事?”張郃引出劉虞,站定大義之名。


    “張將軍此言差矣,伯安先生離幽數載,隻有州牧之名,沒有牧方之實,此間全是我主經營,幽州百姓若是坐等伯安先生,豈不是全要餓死?”牽子經也不急躁,據實以辯。


    “哈哈哈,閣下好一張利嘴,此間各有道理,難做爭辯,閣下盡管攻城,莫話閑言。”張郃不願與牽招再做口舌之辯,這種懂義識禮之人最愛挑他人破綻。


    “也罷,將軍可敢與招校將。”牽招能出列叫陣,那對自己的武藝就十分自信。


    “好!何人去擒這廝?”張郃回身點將,他自然是不能出城應戰,張郃身為一軍統帥,肩負十萬將士性命,哪怕技癢,也得忍著。


    “將軍,末將願往!”楊秋單膝跪地道。


    “好!言愁萬般小心,切不可深追敵陣。”張郃在逐鹿折了一員大將,此刻亦提醒楊秋。


    “是,將軍。”


    繼,楊秋打馬出城,與牽招會於沙場。


    “來將通名!”牽招甩戟作問。


    “涼州楊言愁。”楊秋在涼將中屬於上等悍勇,可與趙昂、趙衢等人並列,隻可惜他有一層叛國降將的身份,注定他在雍漢很難有單獨領兵的權力。


    “駕!”


    楊秋話音剛落,牽招雙目一沉,甩韁直衝楊秋。


    楊秋同步動作,亦提高了馬速。


    騎將校力,馬匹乃是重中之重,衝鋒力道遠遠大於單手起勢。


    “鏘!”


    雙兵相接,錯出火花,算作一合。


    楊秋二抬搶,直刺牽招麵門,牽招豎戟蕩開槍尖,順勢砸向楊秋頭頂。


    楊秋雙手倒換槍杆,抬槍格擋,雙兵架力於半空。


    牽招見一擊不得,拉戟後撤,月牙戟卡在了槍杆上,雙者抵力拉扯。


    “嘿!”


    楊秋猛然抬槍,震開戟刃,二刺牽招胸膛。


    牽招急忙側身躲閃,槍尖劃過胸甲,未見血色。


    “啪!”


    牽招左手擒住槍杆,由於雙方身位過近,牽招隻得掄戟砸向楊秋右肩。


    “起!”


    楊秋難作防守,索性全力壓在槍杆上。


    “崩!崩!”


    兩聲擊肉悶響,牽招的戟杆打在楊秋右臂,楊秋以槍杆猛擊牽招左腋下。


    “嘶!”


    楊秋隻覺右臂全麻,鮮血順袖口流出,而牽招也不好過,疼的呲牙咧嘴。


    繼,二者各單臂持兵又戰了三五回合,楊秋因是右臂受傷,略顯吃虧,隻能賣個破綻,逃向城門。


    牽招不敢深追,亦回軍列,文醜見狀目色略顯不喜,即喚牽招下去醫治,自領兵馬開始攻城……


    話表上黨郡。


    時張郃抽調一萬積射營士北去雁門,華雄手下隻剩不到兩萬人。


    三月中,麴義、高覽領兵入潞縣,輕取潞城,舉大軍壓向壺關,華雄聞之,集結全營赴壺關,同時向太原虎賁營求助。


    此日,壺關城。


    壺關,又稱壺口關,山有兩峰對開,形似壺口,中夾一關城,占天險之要,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時見城下,袁軍布滿山道,地狹難以拉開陣仗,前鋒列隻千餘人爾。


    為首立一白馬將軍,身高八尺有餘,國字臉,濃眉大口,典型的涼人長相。


    麴義,字公善,武威姑臧人氏,出生涼州豪族,後因羌亂逃入中原,初為韓馥部將,後叛而降袁,敗南匈奴,在界橋以八百大戟士殺散公孫瓚兩萬步騎,陣斬嚴綱,是袁紹伐易京的主將,其人精通羌胡戰法,武藝絕然,但性格傲慢,居功自大,常被袁紹警告之。


    “將軍,壺關地狹,軍陣難列,且我軍多日行軍已疲,不如修整圖謀計策,再作攻伐如何?”高子奐打馬上前,小聲歸勸。


    “華雄?哼!定叫他授首關樓。”麴義輕蔑一笑。


    麴義在袁軍中的地位高於顏良文醜,僅次於淳於瓊,打敗公孫瓚後日益驕橫,哪家名將都不放在眼中。


    高覽微微搖頭,退回軍陣,麴義則悠悠打馬入沙場,掃視關上將領甲士:“哪個是雍漢宿將華子健啊?”


    “正是本將,你是何人?”華雄手持大刀,立於迎風飄揚的漢旗之下。


    “本將麹公善,久聞華雄將軍擅使刀,可敢與本將一戰?”麴義語氣盡顯輕慢,多有挑釁之意。


    “有何不敢!且等本將出城斬了你這廝。”華雄今歲五十有四,已過全勝之期,但脾氣仍如當年火爆。


    “將軍不可,您是一軍主帥,怎能出戰?”城牆一側走出一文士,抬手勸諫華雄。


    常林,字伯槐,河內溫縣人氏,少時孝悌,為人好學,河內太守王匡起兵時,避禍上黨,隱於山林耕種,而後高幹舉其出仕,常林不允,直至雍漢大軍克複並州,常林才接受了王允的舉薦出仕為官,時任上黨郡丞。


    “伯槐無需再勸,區區麹義,隻一刀爾。”華雄也是個傲慢人兒,他與麴義相撞,可謂針尖對麥芒。


    “這……唉!”常林看著華雄背影無奈歎息,有些人天生隻能為將,做不得帥呀。


    “踏踏踏!”


    一刻左右,城門響起馬蹄聲,華雄顯於沙場。


    “子健將軍,來的好!”


    麴義策馬衝向華雄,手中大刀高抬,雙臂握杆響,壓滿了千鈞力道。


    華雄卻不急於對衝,雙目一收觀察麴義起刀之勢。


    大刀不比槍矛靈活,乃是馬背重器,決勝全在一刻間,若是能找到合適破綻,配以雷霆一擊,多數人都會喪命於一合。


    “踏踏踏!”


    二將相距不過十丈,華雄仍未動馬,似乎要在原地接住麹義這馬衝一擊。


    麹義此刻也越發心驚,敵將不動,氣勢如山,難不成有獨到手段,亦或根本沒把自己放在眼裏,想到此處,麴義心態上首先輸了一合。


    “刃!”


    就在雙馬相距不到三丈時,華雄突然雙目一張,手中大刀斜撩向上,直取麴義左腹。


    “擋!”


    這的確是麴義的破綻,華雄一如既往的刁鑽,但出刀速度很明顯沒有當年快了,被麹義用刀杆擋住。


    華雄微微一驚,反彈之力震的手麻,心歎麴義力強。


    麴義則頓時鬆了一口氣,心罵華雄力衰逞強,隨即抬手一刀劈向華雄肩頭。


    華雄橫刀格擋,雙臂愈發顫抖,竟有種架不住的感覺。


    “刃刃!”


    麹義連追兩刀,刀鋒已經壓在了華雄肩頭,隻需些許力道便可深入皮肉,斬斷筋骨。


    “華雄!”


    麹義咬牙切齒的大喊了一聲,隨即刀刃向左側斜,劃過華雄的刀杆。


    “噗!”


    刀浸血,頭顱飛向半空,老將華雄命殞壺關口,殘軀直挺挺的栽倒在沙場中,至死還是那葵園峽前以一敵千的悍勇之將。


    “哈哈哈!華雄不過爾爾,不過爾爾!”麴義身上又添了一份傲人的戰績,陣斬涼州名宿華子健。


    華雄一死,壺關守卒頓時驚恐,積射營卒不同其他軍甲,這是一支十足的雜牌軍旅,其中有匈奴獨孤部、鮮卑王庭部以及不到五千人的原高幹軍,此番反應實屬正常。


    “主將已死,爾等還不速速開關投降,否則等本將攻上城樓,定要屠殺三軍!”麹義見城樓敵軍已亂,開口威脅道。


    “將軍,我等於是高使君舊部,我等願……”


    “噗!”


    正當一漢卒開口求饒之際,背後一劍削了他的頭顱,帶血頭顱跌落城下,城上瞬時安靜了下來。


    “本將看哪個敢想降,今使君雖死,但諸將仍在,亦可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今日爾等若降,父母妻兒皆背叛軍之名,世代受人奴仆,永為下賤!”


    玄甲小將以紅袍拭去劍刃之血,大步走至漢旗下,單膝跪於常林身前:“望郡丞速速下令,抵禦敵軍。”


    “文舒所言極是,眾卒聽令,自此刻起以壺關校尉王昶為將,誓死抵禦敵軍。”常林高聲呼喊道。


    “是,郡丞!”大部異族兵又拉開了長弓,王昶方才那番話就是說給他們聽的,本為外族,若再三心二意,真以為雍漢大都督不會殺胡人嗎?


    “末將領命。”


    王昶,字文舒,太原晉陽人氏,出身太原王氏,代郡太守王澤之子,少有才名,精通六藝,善騎射,時任壺關校尉。


    “全軍挽弓!”不及弱冠的王昶卻也有其從兄王淩的風采。


    麴義無奈,隻得折馬回陣,命令全軍攻城……


    話回南陽。


    時曹操領兵出魯陽,攻占堵陽城,張遼得知後立即命趙雲領兵入博望縣駐守。


    三月末,曹操與趙雲對峙於博望坡。


    伏牛山麓,白河畔,見曹軍數十裏連營。


    主帳中,曹操左手持卷,右手敲案,神情頗顯為難。


    “明公,蔡瑁以兵寡之由拒絕出兵,意在坐山觀虎鬥,看來劉表還想奪回南陽。”荀攸拱手說道。


    “荊州水師,枯木敗草,不堪一戰,有之無之,又有何妨?”郭嘉輕搖壺中酒,幫曹操下定攻打的決心。


    “嗯,奉孝之言甚合孤意,不管劉表出兵與否,這宛城之戰孤不得不打!”


    其實曹操更應該主領陳留兵馬,去司隸攻打洛陽諸城,但當年的宛城之敗讓曹操如梗在喉,至今他還時常夢見曹昂站在烈火旁對他微笑,一句話:父親快走,孩兒隨後就來,每次都讓曹操從夢中驚起,uu看書.uukanshu.cm左右抓撓,亦想挽留,但最終卻是無聲落淚。


    “明公,嘉好像記得趙雲在這博望坡使過火計,你說他這次會不會又引我軍入那林穀,再放一把大火?”郭嘉言語中略帶諷刺,聽的曹仁、王忠、樂進眾人麵紅耳赤。


    “奉孝之意是?”


    上次趙雲之所以得逞,是因為曹仁眾人不敢賭曹操的安危,隻得強硬出兵解救,這才中計。


    “此次雖無明公假營,趙雲也可裝作佯敗呀。”郭嘉將可能發生的情況言明在先,讓眾人堤防趙雲使詐。


    “奉孝言之有理,爾等都聽著,不可因一時大意魯莽,誤中趙雲圈套,若有人膽敢再犯,孤便軍法從事。”曹操一臉嚴肅的對眾將說道。


    “是,明公。”


    翌日,趙雲果真領兵馬前來叫陣,與樂進戰不十合,便敗下陣來,領軍逃往林穀地帶,且同時火燒了自己的前營,以示頹敗之象。


    樂進一看心中大喜,又想領兵去追趙雲部,卻被曹仁攔了下來,二者即率兵折返軍寨,得了曹操大加讚譽。


    趙雲第一次誘敵之計以失敗告終。


    三國之酒徒最新章節地址:https://


    三國之酒徒全文閱讀地址:https://


    三國之酒徒txt下載地址:https://


    三國之酒徒手機閱讀:https://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366章齊頭並進)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三國之酒徒》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酒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光棍琉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光棍琉璃並收藏三國之酒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