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位內閣輔臣中,韓爌是最得朱由檢信任的,朱由檢之於韓爌不僅僅是君臣關係,更是韓家的救命恩人。
若不是朱由檢在韓爌一家頻臨絕境之時伸出援手,一朝簡拔,韓爌全家現在估計已經滅門了。
所以韓爌對於朱由檢也不僅僅是臣子對君王的忠誠,更是肝腦塗地,死而無憾。
而且韓爌在社會的最底層生活多年,對於朱由檢的一些施政手段理解的更加深入,執行的也更徹底,從陝西懲治貪官時就能看出來。
受閹黨迫害的那幾年,之前的老友無一敢施以援手,所以韓爌對於封建士大夫階層的虛偽和剝削的本質看的更清。
韓爌起複之後,不僅和之前的友人沒了來往,就是與如今內閣的同僚,在工作之外也幾乎沒有走動,這點朱由檢了解的很清楚。
而且韓爌此舉也絕不是做做樣子,京城的錦衣衛很稱職,京城百官家裏的情況,朱由檢知道的是一清二楚。
也因為如此,朱由檢也願意與韓爌多交流,每當朱由檢想出台一些政策的時候,都會先聽取韓爌的意見。
此時朱由檢提了吏治的事,韓爌便明白朱由檢應該是想對吏治下手了。
“陛下的意思是?”
朱由檢也沒有隱瞞的意思,直接就將自己對如今大明糜爛不堪的吏治說了一通。
對此,韓爌當然是知之甚詳,對天子想要澄清吏治的想法他當然是讚成的,但卻又不免擔心。
“陛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大明吏治糜爛日久,想要澄清也非一朝一夕之功,臣希望陛下能徐徐圖之,以免打草驚蛇。”
韓爌的話說的夠委婉了,但朱由檢卻是聽明白了。
大明的吏治就像一個數百年房子的梁柱,外麵看著還行,但裏麵已經被蟲子蛀的盡是窟窿了。
若是大刀闊斧的改梁換柱,房子沒準就塌了。
對韓爌的看法,朱由檢也是讚同的,所以的他澄清吏治的手段在去年和前年都沒有拿出來,即使是現在,朱由檢也是在和韓爌商量。
最後,至於能不能施行,還得和內閣的諸位進一步的考量,或許會先找個地方試點。
吏治在任何時候,都關係著一個國家的長治久安,吏治不清,輕則政令不通,重則民怨沸騰,對這一點,無論是朱由檢還是內閣的諸位,都看的很清楚。
但現在的問題是,大明的吏治已經爛到根子裏了,小修小補於事無補,大刀闊斧卻投鼠忌器,著實令人頭疼。
“韓卿所言甚是,朕也是如此想的,所以朕想從胥吏身上下手。”
“陛下是說要懲治小吏?”
對於朱由檢的思路,韓爌一向覺得難以捉摸,剛說刷新吏治的事,怎麽又轉到懲治小吏身上了。
因為摸不清朱由檢的具體想法,韓爌也隻能等天子的進一步解釋。
“大明兩京十三省,百府千縣,進士舉人出身,且吏部登記在冊的官員不下兩萬,但韓卿有沒有想過,大明有多少胥吏?”
朱由檢一問,確實是將韓爌問住了,在內閣這個層麵上,胥吏之事好像就從來沒有人關注過。
見韓爌竟然被問住了,朱由檢不覺得得意一笑,隨後道。
“去歲,朕命各地錦衣衛粗略的查訪了一下,年前的時候,駱思恭那邊給朕報了一個數。”
說到這裏,朱由檢停了一下,看了看韓爌,伸出兩個手指說道。
“二十萬不止,而且這還是在衙門領取俸米的,數量更多但卻沒有俸祿的衙前役和幫閑沒算,要是全算上,超過一百萬應該不成問題。”
韓爌雖然知道一個縣衙除了正印官左貳官等在吏部登記造冊的外,還有一些拿俸米的小吏,數量並不少。
但此時聽朱由檢猛然說二十萬不止,對如此龐大的吏員群體韓爌也是感到很驚訝,而且這還沒有算上那些衙門裏的幫閑。
但驚訝之餘,韓爌還是很快就想到了朱由檢的意思。
“陛下的意思是要約束這二十萬的胥吏?”
朱由檢看了看窗外,卻沒有正麵回答韓爌的問題,而是隨口說道。
“馮猶龍前兩年出了一本書,朕最近讀了,覺得裏麵有兩句話說的不錯,叫任你官清似水,也難逃吏滑如油。”
馮猶龍大號名為馮夢龍,是當今有名的戲曲大家,最近出的那本《警世恒言》,韓爌也略有耳聞,不過政務繁忙,卻沒有仔細看過,不過天子的意思他還是明白的。
見韓爌微微點頭,朱由檢便接著說了下去。
“一縣之地,十數萬民眾,進士舉人出身的正印官和左貳官不超十人,十個人管理十數萬民眾,所依靠的就隻有這些胥吏了。”
“所以對於百姓而言,科道出身的官員難以通達,無論是服役繳稅,還是官司糾紛,日常接觸的就是這些小吏,官員再清廉,也難以保證這些小吏不伸手。”
“所以,陛下的意思是出奇兵,從小吏開始懲治吏治?”
韓爌繼續之前的問題。u看書ww.uukanshu
“非也,朕是要給他們漲俸祿。”
見韓爌更疑惑了,朱由檢笑了笑又道。
“前期錦衣衛訪查,除了江南等地較為富裕的縣,大明絕大部分的縣衙每月隻能支付半兩銀子的粟米,這點銀子一個人吃穿夠用,但養活全家卻難。”
“小吏也是人,家裏等米下鍋,不搜刮百姓,他就隻能看著家人餓肚子,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飯都吃不飽,朕豈敢奢望他們清正廉潔。”
韓爌聽到這裏,點了點頭,但卻又覺得哪裏不對。
“陛下此舉,確為仁政,但臣以為即使給足了粟米,可也難保小吏不貪墨官產搜刮百姓,難道陛下的意思是教後而誅。”
朱由檢聞言,點了點頭,又道。
“就是如此,朝廷發放的俸祿不足,小吏想要養家糊口,隻能把手伸向百姓,朕要是不補足俸祿而去強求胥吏清正,便是強人所難。”
“所以朕要給胥吏補足俸祿,然後再把刀子磨快,懸於其首。”
聽到這裏,韓爌微微抬頭,便在少年天子的眼睛裏看到了殺機。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
若不是朱由檢在韓爌一家頻臨絕境之時伸出援手,一朝簡拔,韓爌全家現在估計已經滅門了。
所以韓爌對於朱由檢也不僅僅是臣子對君王的忠誠,更是肝腦塗地,死而無憾。
而且韓爌在社會的最底層生活多年,對於朱由檢的一些施政手段理解的更加深入,執行的也更徹底,從陝西懲治貪官時就能看出來。
受閹黨迫害的那幾年,之前的老友無一敢施以援手,所以韓爌對於封建士大夫階層的虛偽和剝削的本質看的更清。
韓爌起複之後,不僅和之前的友人沒了來往,就是與如今內閣的同僚,在工作之外也幾乎沒有走動,這點朱由檢了解的很清楚。
而且韓爌此舉也絕不是做做樣子,京城的錦衣衛很稱職,京城百官家裏的情況,朱由檢知道的是一清二楚。
也因為如此,朱由檢也願意與韓爌多交流,每當朱由檢想出台一些政策的時候,都會先聽取韓爌的意見。
此時朱由檢提了吏治的事,韓爌便明白朱由檢應該是想對吏治下手了。
“陛下的意思是?”
朱由檢也沒有隱瞞的意思,直接就將自己對如今大明糜爛不堪的吏治說了一通。
對此,韓爌當然是知之甚詳,對天子想要澄清吏治的想法他當然是讚成的,但卻又不免擔心。
“陛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大明吏治糜爛日久,想要澄清也非一朝一夕之功,臣希望陛下能徐徐圖之,以免打草驚蛇。”
韓爌的話說的夠委婉了,但朱由檢卻是聽明白了。
大明的吏治就像一個數百年房子的梁柱,外麵看著還行,但裏麵已經被蟲子蛀的盡是窟窿了。
若是大刀闊斧的改梁換柱,房子沒準就塌了。
對韓爌的看法,朱由檢也是讚同的,所以的他澄清吏治的手段在去年和前年都沒有拿出來,即使是現在,朱由檢也是在和韓爌商量。
最後,至於能不能施行,還得和內閣的諸位進一步的考量,或許會先找個地方試點。
吏治在任何時候,都關係著一個國家的長治久安,吏治不清,輕則政令不通,重則民怨沸騰,對這一點,無論是朱由檢還是內閣的諸位,都看的很清楚。
但現在的問題是,大明的吏治已經爛到根子裏了,小修小補於事無補,大刀闊斧卻投鼠忌器,著實令人頭疼。
“韓卿所言甚是,朕也是如此想的,所以朕想從胥吏身上下手。”
“陛下是說要懲治小吏?”
對於朱由檢的思路,韓爌一向覺得難以捉摸,剛說刷新吏治的事,怎麽又轉到懲治小吏身上了。
因為摸不清朱由檢的具體想法,韓爌也隻能等天子的進一步解釋。
“大明兩京十三省,百府千縣,進士舉人出身,且吏部登記在冊的官員不下兩萬,但韓卿有沒有想過,大明有多少胥吏?”
朱由檢一問,確實是將韓爌問住了,在內閣這個層麵上,胥吏之事好像就從來沒有人關注過。
見韓爌竟然被問住了,朱由檢不覺得得意一笑,隨後道。
“去歲,朕命各地錦衣衛粗略的查訪了一下,年前的時候,駱思恭那邊給朕報了一個數。”
說到這裏,朱由檢停了一下,看了看韓爌,伸出兩個手指說道。
“二十萬不止,而且這還是在衙門領取俸米的,數量更多但卻沒有俸祿的衙前役和幫閑沒算,要是全算上,超過一百萬應該不成問題。”
韓爌雖然知道一個縣衙除了正印官左貳官等在吏部登記造冊的外,還有一些拿俸米的小吏,數量並不少。
但此時聽朱由檢猛然說二十萬不止,對如此龐大的吏員群體韓爌也是感到很驚訝,而且這還沒有算上那些衙門裏的幫閑。
但驚訝之餘,韓爌還是很快就想到了朱由檢的意思。
“陛下的意思是要約束這二十萬的胥吏?”
朱由檢看了看窗外,卻沒有正麵回答韓爌的問題,而是隨口說道。
“馮猶龍前兩年出了一本書,朕最近讀了,覺得裏麵有兩句話說的不錯,叫任你官清似水,也難逃吏滑如油。”
馮猶龍大號名為馮夢龍,是當今有名的戲曲大家,最近出的那本《警世恒言》,韓爌也略有耳聞,不過政務繁忙,卻沒有仔細看過,不過天子的意思他還是明白的。
見韓爌微微點頭,朱由檢便接著說了下去。
“一縣之地,十數萬民眾,進士舉人出身的正印官和左貳官不超十人,十個人管理十數萬民眾,所依靠的就隻有這些胥吏了。”
“所以對於百姓而言,科道出身的官員難以通達,無論是服役繳稅,還是官司糾紛,日常接觸的就是這些小吏,官員再清廉,也難以保證這些小吏不伸手。”
“所以,陛下的意思是出奇兵,從小吏開始懲治吏治?”
韓爌繼續之前的問題。u看書ww.uukanshu
“非也,朕是要給他們漲俸祿。”
見韓爌更疑惑了,朱由檢笑了笑又道。
“前期錦衣衛訪查,除了江南等地較為富裕的縣,大明絕大部分的縣衙每月隻能支付半兩銀子的粟米,這點銀子一個人吃穿夠用,但養活全家卻難。”
“小吏也是人,家裏等米下鍋,不搜刮百姓,他就隻能看著家人餓肚子,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飯都吃不飽,朕豈敢奢望他們清正廉潔。”
韓爌聽到這裏,點了點頭,但卻又覺得哪裏不對。
“陛下此舉,確為仁政,但臣以為即使給足了粟米,可也難保小吏不貪墨官產搜刮百姓,難道陛下的意思是教後而誅。”
朱由檢聞言,點了點頭,又道。
“就是如此,朝廷發放的俸祿不足,小吏想要養家糊口,隻能把手伸向百姓,朕要是不補足俸祿而去強求胥吏清正,便是強人所難。”
“所以朕要給胥吏補足俸祿,然後再把刀子磨快,懸於其首。”
聽到這裏,韓爌微微抬頭,便在少年天子的眼睛裏看到了殺機。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