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習慣了京師的生活以後,在翰林院任職所帶來的榮耀感,也讓王懿仁漸漸喜歡上了自己的差事。
盡管家裏可能還是有些緊巴,妻子在京師買房子的願望也遙遙無期,但一家人總算是能過上京師一般人家的日子了。
一家人能吃飽喝足,每月還能喝幾次酒吃幾次肉,關鍵還受人尊重,對王懿仁來說,這日子還有啥不滿足的。
待兒子年長一些,過幾年就讓他下科場試一試,憑著他老爹庶吉士的出身,保不齊還能教出一個進士出來。
想到這裏,王懿仁又幹了一杯陳釀。
“你們說咱這天子是不是真的是天神下凡,之前閹黨搞得烏七八糟的局麵,這才不到兩年多的功夫,便被天子玉宇澄清。”
說話的是那年歲最小又常與王懿仁玩笑的官員,字正名,大號周讓,二甲第十七名,如今被分在了督察院觀政。
周讓周正名出身官宦之家,祖父做到過一任巡撫,其父也是舉人,而周正二十出頭就中了二甲進士,還被分在同樣清貴的督察院任職,自是春風得意。
而且周讓人長得也精神,古人選官一要試其才,二要觀其行,三要品其貌,在古代做官,有一副好麵相同樣吃香。
一如今科狀元劉若宰,其貌甚是不揚,在天啟五年的殿試中被親自主持殿試的朱由校直接罷黜。
一般來說,會試通過之後,其後的殿試是隻排名次、不黜落人的,除非殿試考卷中犯了忌諱。
而劉若宰雖然考卷中沒有犯忌諱,但卻碰上了一個顏控的皇帝。
朱由校見有一考生甚是貌陋,也不知犯了他那根筋了,於是便讓會試前五、本有希望一舉奪魁的劉若宰連個賜同進士也沒撈著。
這件事對劉若宰的打擊非常之大,但好在劉若宰自小時候就因為相貌的原因受過諸多不公正的待遇,心理素質鍛煉的非常不錯。
於是,他還是重拾了信心,決定再參加三年後的科考。
這三年間,劉若宰沒有回鄉,就在京郊租了一個小房子,結交士子,日日苦讀。
不過據說,蝸居京師的劉若宰為了創點外快,閑暇時間偶得了一本奇書,觀後甚覺不錯,便以狀元之才重新編訂了一下,並取了一個文雅的名字《金瓶梅》。
經過劉若宰編纂,這本書便在京師流傳了開來,朱由檢也看過,但因為裏麵內容有些晦色,作者名諱蘭陵笑笑生也不可考了。
而且劉若宰也從不承認是自己重新編纂了這本書,士大夫重清譽,這本書的作者便成了曆史之謎。
不過一心撲在科舉上的劉若宰在三年之後卷土重來,終於在崇禎元年的殿試上,高中榜首,點了狀元。
劉若宰文思敏捷,能出口成章,極其擅長書畫,尤其是楷書、行書、草書都是當世一絕,本就有狀元之才,要不是因為碰上了朱由校這樣一個顏控,早就打馬瓊林了。
對這一次科考的內容,劉若宰並不太擔心,唯一擔心的是新登基的少年天子會不會同樣嫌棄自己的相貌。
所在在殿試時,劉若宰刻意的不敢抬頭,生怕被皇帝注意到。
好在朱由檢比較懶,殿試開考後,皇帝便借口出恭離開了,並沒有在皇極殿前逗留,這讓劉若宰長舒了一口氣。
殿試結束,考卷上收,然後糊名謄抄判閱,最後名次送到了朱由檢的案頭。
朱由檢對此也沒有多做更改,不過身為主考官的施鳳來和張瑞圖見到頭甲頭名是劉若宰後,猶豫再三,還是給皇帝奏報了天啟五年,先帝罷黜劉若宰的事。
朱由檢當時聽了以後,對他那個便宜哥哥甚感好笑,竟然覺得人家其貌不揚難當科場魁首就直接黜落了。
當然作為皇帝來說,確實有這個權利,但是你要是真嫌人家其貌不揚,可以把名次往後排排,實在不喜歡,三甲同進士也可以,哪怕排在孫山之前也行啊,但直接黜落可就太過分了。
但嬉笑之餘,朱由檢也新生好奇,不知這位被黜落的狀元到底是多麽的其貌不揚。
天子好奇,便命高起潛去請劉若宰廷前奏對。
劉若宰此時在城外蝸居,正忐忑不安的等待殿試的消息,忽見天使上門,一顆心頓時跌落了穀底。
殿試還未張榜,天子就要見自己,估計天啟五年的科場之事應是被新皇得知了。而張榜之前見自己,應該是要確認自己的相貌了。
劉若宰自覺沒了希望,一路昏昏沉沉的就隨著太監進了皇城。
天子事務繁忙,心裏七上八下的劉若宰在偏殿等候,直到黃昏時分,皇極門都快要落鎖了,才得天子召見。
不過劉若宰卻等的開心,黃昏天暗,天子要是看不清自己的相貌豈不是更好。
來到乾清宮後,劉若宰發現並不是天子一人,兩位主考皆在,心裏更加忐忑,叩拜之後便不敢再抬頭,u看書.ukashu 生怕犯了天顏,把到手的進士再給弄丟了。
不過朱由檢卻沒想讓他蒙混過關,殿內昏暗,朱由檢不僅命人掌燈,而且親自捧了一支燭台下了禦階。
並親手將劉若宰扶了起來,拿著燭台湊近了他的臉,看了半珦後爆發出一陣笑聲。
“朕聞言,建文二年殿試,王艮王敬止策論第一,本應點為狀元,然其相貌不張,頗為建文帝不喜,便被黜落成了榜眼,而原來的榜眼胡廣便成了狀元。”
劉若宰聽到天子提建文帝和王艮的事,原本跌落穀底的一顆心瞬間又提到了嗓子眼上。
朱由檢察覺到了劉若宰的表情變化,頓了頓又道。
“據常理,王艮當有怨念,而胡廣當感激不盡。”
殿內都是飽學之士,成祖靖難時應天府的王艮、解縉和胡廣的典故自然耳熟能詳,慣會看顏色的施鳳來不待朱由檢接著說下去,便上前替天子講完了這個典故。
“兩年之後,成祖靖難攻入應天府,王艮、解縉和胡廣在老鄉吳傅家裏聚會,時胡廣、解縉皆慷慨陳詞,大有舍生取義之態,獨王艮不語。”
“次日,成祖破了皇城,王艮引鴆自盡,而胡廣、解縉卻附了成祖。”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
盡管家裏可能還是有些緊巴,妻子在京師買房子的願望也遙遙無期,但一家人總算是能過上京師一般人家的日子了。
一家人能吃飽喝足,每月還能喝幾次酒吃幾次肉,關鍵還受人尊重,對王懿仁來說,這日子還有啥不滿足的。
待兒子年長一些,過幾年就讓他下科場試一試,憑著他老爹庶吉士的出身,保不齊還能教出一個進士出來。
想到這裏,王懿仁又幹了一杯陳釀。
“你們說咱這天子是不是真的是天神下凡,之前閹黨搞得烏七八糟的局麵,這才不到兩年多的功夫,便被天子玉宇澄清。”
說話的是那年歲最小又常與王懿仁玩笑的官員,字正名,大號周讓,二甲第十七名,如今被分在了督察院觀政。
周讓周正名出身官宦之家,祖父做到過一任巡撫,其父也是舉人,而周正二十出頭就中了二甲進士,還被分在同樣清貴的督察院任職,自是春風得意。
而且周讓人長得也精神,古人選官一要試其才,二要觀其行,三要品其貌,在古代做官,有一副好麵相同樣吃香。
一如今科狀元劉若宰,其貌甚是不揚,在天啟五年的殿試中被親自主持殿試的朱由校直接罷黜。
一般來說,會試通過之後,其後的殿試是隻排名次、不黜落人的,除非殿試考卷中犯了忌諱。
而劉若宰雖然考卷中沒有犯忌諱,但卻碰上了一個顏控的皇帝。
朱由校見有一考生甚是貌陋,也不知犯了他那根筋了,於是便讓會試前五、本有希望一舉奪魁的劉若宰連個賜同進士也沒撈著。
這件事對劉若宰的打擊非常之大,但好在劉若宰自小時候就因為相貌的原因受過諸多不公正的待遇,心理素質鍛煉的非常不錯。
於是,他還是重拾了信心,決定再參加三年後的科考。
這三年間,劉若宰沒有回鄉,就在京郊租了一個小房子,結交士子,日日苦讀。
不過據說,蝸居京師的劉若宰為了創點外快,閑暇時間偶得了一本奇書,觀後甚覺不錯,便以狀元之才重新編訂了一下,並取了一個文雅的名字《金瓶梅》。
經過劉若宰編纂,這本書便在京師流傳了開來,朱由檢也看過,但因為裏麵內容有些晦色,作者名諱蘭陵笑笑生也不可考了。
而且劉若宰也從不承認是自己重新編纂了這本書,士大夫重清譽,這本書的作者便成了曆史之謎。
不過一心撲在科舉上的劉若宰在三年之後卷土重來,終於在崇禎元年的殿試上,高中榜首,點了狀元。
劉若宰文思敏捷,能出口成章,極其擅長書畫,尤其是楷書、行書、草書都是當世一絕,本就有狀元之才,要不是因為碰上了朱由校這樣一個顏控,早就打馬瓊林了。
對這一次科考的內容,劉若宰並不太擔心,唯一擔心的是新登基的少年天子會不會同樣嫌棄自己的相貌。
所在在殿試時,劉若宰刻意的不敢抬頭,生怕被皇帝注意到。
好在朱由檢比較懶,殿試開考後,皇帝便借口出恭離開了,並沒有在皇極殿前逗留,這讓劉若宰長舒了一口氣。
殿試結束,考卷上收,然後糊名謄抄判閱,最後名次送到了朱由檢的案頭。
朱由檢對此也沒有多做更改,不過身為主考官的施鳳來和張瑞圖見到頭甲頭名是劉若宰後,猶豫再三,還是給皇帝奏報了天啟五年,先帝罷黜劉若宰的事。
朱由檢當時聽了以後,對他那個便宜哥哥甚感好笑,竟然覺得人家其貌不揚難當科場魁首就直接黜落了。
當然作為皇帝來說,確實有這個權利,但是你要是真嫌人家其貌不揚,可以把名次往後排排,實在不喜歡,三甲同進士也可以,哪怕排在孫山之前也行啊,但直接黜落可就太過分了。
但嬉笑之餘,朱由檢也新生好奇,不知這位被黜落的狀元到底是多麽的其貌不揚。
天子好奇,便命高起潛去請劉若宰廷前奏對。
劉若宰此時在城外蝸居,正忐忑不安的等待殿試的消息,忽見天使上門,一顆心頓時跌落了穀底。
殿試還未張榜,天子就要見自己,估計天啟五年的科場之事應是被新皇得知了。而張榜之前見自己,應該是要確認自己的相貌了。
劉若宰自覺沒了希望,一路昏昏沉沉的就隨著太監進了皇城。
天子事務繁忙,心裏七上八下的劉若宰在偏殿等候,直到黃昏時分,皇極門都快要落鎖了,才得天子召見。
不過劉若宰卻等的開心,黃昏天暗,天子要是看不清自己的相貌豈不是更好。
來到乾清宮後,劉若宰發現並不是天子一人,兩位主考皆在,心裏更加忐忑,叩拜之後便不敢再抬頭,u看書.ukashu 生怕犯了天顏,把到手的進士再給弄丟了。
不過朱由檢卻沒想讓他蒙混過關,殿內昏暗,朱由檢不僅命人掌燈,而且親自捧了一支燭台下了禦階。
並親手將劉若宰扶了起來,拿著燭台湊近了他的臉,看了半珦後爆發出一陣笑聲。
“朕聞言,建文二年殿試,王艮王敬止策論第一,本應點為狀元,然其相貌不張,頗為建文帝不喜,便被黜落成了榜眼,而原來的榜眼胡廣便成了狀元。”
劉若宰聽到天子提建文帝和王艮的事,原本跌落穀底的一顆心瞬間又提到了嗓子眼上。
朱由檢察覺到了劉若宰的表情變化,頓了頓又道。
“據常理,王艮當有怨念,而胡廣當感激不盡。”
殿內都是飽學之士,成祖靖難時應天府的王艮、解縉和胡廣的典故自然耳熟能詳,慣會看顏色的施鳳來不待朱由檢接著說下去,便上前替天子講完了這個典故。
“兩年之後,成祖靖難攻入應天府,王艮、解縉和胡廣在老鄉吳傅家裏聚會,時胡廣、解縉皆慷慨陳詞,大有舍生取義之態,獨王艮不語。”
“次日,成祖破了皇城,王艮引鴆自盡,而胡廣、解縉卻附了成祖。”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