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單從這兩個方麵來看,朱由檢便是一代英主了。


    繼位之初便親率大軍偷了東擄一把,隨後又借著虎蹲兔遏製了金國向蒙古的擴張。


    而且據東江鎮的奏報,這一年的時間東江也沒閑著,盡管沒給東擄造成大規模的殺傷,也沒有收回失地,但卻讓東擄難受至極。


    然後就是兵不血刃的平了陝西民亂,兩個月的時間又定了貴州土司叛亂。


    光看軍事方麵的功績,除了明初的太祖成祖,朱由檢可抵過明朝曆代帝王了。


    而觀此時的祭祀,凜冽寒風中鄭重行禮的天子便是最好的說明。


    戎祀之事,朱由檢已經算的上一個合格的帝王了。


    執行完祭祀太廟的一通儀式,朱由檢出了大殿,乘輦又往社稷壇去祭告天地。


    折騰了一個多時辰,一眾老臣已經是快要撐不住了,一個個眼睛紅紅,吸溜著鼻涕,似是要感染風寒的前兆。


    但見朱由檢,依然麵色紅暈,似是不懼嚴寒,一開始老臣們還在讚歎,但時間一長,老臣們的臉色卻變了一些。


    自古帝王好丹藥,就是士大夫中也有喜服丹藥之人,比如張居正。


    所以對於天子這種超於常人的表現,老臣們則多了一份擔憂。


    從社稷壇上下來,天子返回後宮更換服飾,一眾老臣也到了六科值房中休息。


    待會兒還有大朝會,得天子恩賜,重臣們也隻有不多的時間來屋裏暖暖身子。


    不過重臣們卻沒有感念天子仁德,而是一個個板著臉,似是有什麽不快。


    “元輔,天子今日之氣色你可見了?”


    見眾人都不說話,李國普率先打開了話題。


    “元治,汝之言,吾明矣,但陛下素來聰慧,豈會做那等損身折壽之舉。”


    對於朱由檢,黃立極還是了解的,陛下年少,且隻有皇後一人,還用不到那種補陽之術。


    而且黃立極多在宮中行走,也沒有聽說有人給天子進獻丹藥。


    況且黃立極還親口聽朱由檢恥笑過秦始皇尋長生不老仙方之舉,當時還引用了曹植的兩句詩。


    虛無求列仙,鬆子久吾欺,變故在斯須,百年誰能持?


    小小年紀,就能看透生死,應該不是喜食丹藥之人。


    “吾聞陛下每日跑步鍛煉,當是身體康健,汝等莫捕風捉影。”


    須臾之間,黃立極便給這事定下了調子,免得有人出去亂說話,汙了天子的名聲。


    畢竟明朝不是魏晉,喜食丹藥可不是什麽好名聲。


    黃立極話音剛落,韓爌便站了出來。


    “此事尚無定論,汝等當謹守臣子本分,汙了天子名聲,誰也保不了。”


    隨後,孫承宗、施鳳來也站了出來,將此事就此壓了下去。


    眾人一時無語,在內閣值房裏沒有多坐,兩個小太監便跑來通知閣老和重臣們出去參加大朝會了。


    眾臣整理了一下衣冠,然後便走出了溫暖的文華殿。


    此時,京城的百官都已經齊聚午門外,重臣和在京的功勳們也一起匯到了隊列之中。


    隨著一旁的禮部官員高聲唱和:進,隨後鴻臚寺的官員便指揮一旁的禮樂隊伍奏起了聲樂。


    朝臣們在禮官的帶領下,分文武兩班,文左武右從午門的左右掖門而入。


    一路步行至金水橋,然後過皇極門,來到皇極殿前的廣場上站定。


    一眾金吾衛手持金瓜羅蓋分散在廣場的四周,而不同品級、不同衙門的官員則在禮部官員的引導下來到提前劃定好的地方站定。


    參加正旦大朝會的文武官員不下一千,好在皇極殿前的廣場夠大,裝下萬人也不成問題。


    因為皇極殿中空間有限,除了內閣、六部九卿以及皇親國戚和功勳之臣,絕大部分的官員都隻能全程站在廣場上完成這次大朝會,甚至包括之後的賜宴。


    所以以往的時候,如果皇帝過於摳門,賞賜不豐,大部分的官員的都是對正旦大朝會持保留意見的。


    待眾人都在規定的位置站好,負責各個區域的禮部官員則層層上報,最後匯總到負責此次儀式的禮部總管那裏。


    見眾人都站定,太監便去後宮請皇帝出門了,此時鴻臚寺的官員便指揮教坊司的樂隊奏聖安之曲,恭迎皇帝出宮。


    而這時候,便沒有官員再敢交頭接耳,全都肅穆站立,等待皇帝升殿。


    聖安之曲響了大約一刻鍾的時間,便停了下來,接著換成了萬歲樂朝天子之曲。


    正旦大朝會,天子全程居於皇極殿中,一言一行,殿外的官員都看不見,所有的規矩禮儀全靠禮樂來提醒。


    而萬歲樂朝天子之曲便是群臣跪拜的信號,說明天子已經到了皇極殿,群臣需要行三拜九叩大禮山呼萬歲了。


    一通儀式下來,朱由檢便在皇極殿的禦座上坐定,準備至新年賀詞了。


    按慣例,皇帝這時候都會講一些國泰民安、百官辛苦的場麵話,u看書.uuknshu.co 隨後群臣回禮,恭頌皇帝聖明。


    不過今歲的正旦大朝會,朱由檢決定把場麵話變一變。


    坐定之後,朱由檢便招過了黃立極,將準備好的詔書遞到了他的手上,讓他照著念。


    因為事先已經溝通過了,黃立極不敢怠慢,上前接過詔書便出了皇極殿。


    在群臣的矚目之下,黃立極來到皇極殿前臨時搭建的一個高台上,然後展開詔書,宣讀了起來。


    對於之前正旦大朝會上沒有出現的環節,殿外的群臣也是麵麵相覷,往常皇帝褒獎百官的環節沒有出現,但卻見內閣首輔出了殿外。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


    按照詔書上的內容,黃立極隨後將崇禎元年的一些大事給殿前的群臣一一作了匯報。


    年初進攻東擄援救虎墩兔,其後虎墩兔稱臣,平定陝西民變,懲處陝西路的貪官。


    南方糧食豐收,北方繼續幹旱,朝廷賑災幾何。


    全國刑獄幾何,有多少人被斬首等等


    隨後天津開海,朝廷平定貴州叛亂。


    隨著黃立極的宣讀,崇禎元年的主要大事盡皆呈現在百官麵前。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有艘萬噸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瓶鹽汽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瓶鹽汽水並收藏崇禎有艘萬噸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