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考量了之後,朱由檢便把賞賜的最低限額設在了二十兩,差不多是京城的底層官員們四五個月的收入,而賞賜的最高限則定在了五十兩。
朱由檢一開始也想將各級官吏的賞賜統一定為四五個月的月俸,就給他那個時代的年終獎一樣,後來讓高起潛等人測算了一下,發現需要花費的銀子太多了。
而上百兩的銀子對於那些高級別的官員也不定能撬開他們的眼皮子,多花錢買不來好,還不如不花。
朱由檢之前學過經濟學,知道什麽叫邊際效用遞減,所以對各級官吏,最終就定下了幾個賞賜的標準以示區別就可以了。
閣老們每人五十兩,尚書一級的每人四十兩,然後侍郎等官員依次類推,最低級的官吏也能得到二十兩。
而這些賞賜對於高級別的官員可能不算什麽,但對於這些年輕的小官來說,已經可以讓他們過一個非常體麵的新年了。
以前的曆代明皇在正旦大朝會的時候,也會對參加的官員進行賞賜,不過大多是以米麵肉的形式,看著挺多,其實不值什麽錢。
要是趕上皇帝內帑空虛,也就一塊酢肉了事。
而朱由檢將賞賜貨幣化,其實還有一層意思,就是想先給京官們漲工資,形式便類似後世的年終獎,並以皇帝的名義賞賜,順便收攏人心。
托朱元璋的福,明朝官吏的工資太低了,以至於如海瑞般的清官,家裏人口一多,連肉都吃不起。
海瑞有操守,寧肯缺著自家人的肚子不絕不貪占,但絕大部分的官員可沒有這樣的覺悟,紛紛以各種名目來斂財。
明初還好,太祖成祖皆是在戰場上拚殺出來的皇帝,對於貪官汙吏殺伐果斷絕不手軟,但成祖之後的曆代明皇對貪汙之事也就睜隻眼閉隻眼了。
導致到了嘉靖、萬曆、天啟朝,不貪墨的正印官基本是絕跡了,而明朝的吏治也是到了崩潰的邊緣。
朱由檢有心澄清吏治,但前提是先給官員們漲工資,不教而誅,名不正則言不順,在製度讓各級官吏過上對應的體麵生活,則是澄清吏治的先決條件。
不過朱由檢對官員們大方,但羊毛出在羊身上,正旦大朝會後給各國使節的賞賜則減少不少。
往年,給各藩屬國的賞賜都以金銀財帛為主,多的時候能占了正旦大朝會花費的一半以上。
但今年,朱由檢給各國使節的賞賜則以實物為主,而且朱由檢還創造了一個新詞,紀念品。
比如,專門為兩國友誼燒製的青花瓷器皿、江南的刺繡以及絲綢等等,寓意深遠,但就是不怎麽值錢。
為此內閣的諸位閣老們沒少以各種理由來勸諫朱由檢,比如大國氣魄、天家顏麵、震懾萬邦等等,但卻被朱由檢一一給駁回了。
為了再次表明自己的態度,朱由檢直言再讓他們回去好好讀讀賜給他們的那本書《戰爭與和平》。
“大國的臉麵是靠國富民強、兵強馬壯掙來的,不是靠著四處撒銀子換來的虛榮。”
而且朱由檢還直言:“百姓辛勞,稅賦皆是民脂民膏,以後朝廷對各藩屬國花出去的每一兩銀子,必須換來同等價值的利益,要不如何對得起在地裏辛勤勞作的百姓。”
麵對朱由檢的義正言辭,閣老們也是被揶揄得說不出話來,一個個憋得老臉通紅,卻找不出半點理由來反駁。
一肚子聖人學說、滿嘴仁義道德的閣老們,麵對一個以實用主義為上的少年天子,所有的說教都瞬間變得蒼白無力。
最後閣老們也隻得放棄,遂天子心意了,隻期望各個藩屬國不會就此看輕了大明,而作出什麽悖逆之事來。
日子一天天臨近,各個衙門也陸續的封印,除了值守的人員,其他的官吏也都放假了。
明初,朱元璋是個勞模,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從不休息,而且朱元璋不僅自己不休息,也不讓大明的各級官吏休息。
一年之中,就規定了三天假期,分別是春節、冬至和老朱自己的生日。
不過這樣的休假製度太過於苛刻,而且可行性極差,不僅官吏們受不了,朱元璋之後的皇帝也受不了。
於是就在太祖三天假的基礎上不斷的增加假期,直到深受士大夫愛戴的弘治皇帝出現,才將明朝官員的休沐製度最終確定了下來。
到了崇禎時期,明朝官員一個月有固定的三天假期,並規定每旬休一天。
除此之外,傳統節日如清明、端午和中秋也有相應的假期,而春節和元宵節的假期最長,從臘月二十左右衙門封印開始,差不多有一個月的長假。
當然還有每年的九月十八,老朱的生辰,也是有一天假期的。
所以統算起來,自弘治以後,明朝官員的假期其實也不算少了。u看書.uush.co
過了臘八節後,隨著朝廷各個衙門都放了假,朱由檢也鬆快了不少,議定了大朝會的方案之後,朱由檢又讓周皇後和懿安皇後商量一下宮人的賞賜。
而他自己則去了一趟西山,那是他的基本盤,年底的犒賞含糊不得。
盡管大部分新軍將士還在貴州沒回來,但剩下的軍士以及鋼鐵、軍械、紡織、肥皂、玻璃、糖廠的工人,過年也是要發個紅包的。
但這些事就不用朱由檢自己操心了,隻要動動嘴皮子自然有曹化淳配合畢懋康、宋應星等人去安排這些事。
大大小小的事情處理完畢,除夕之夜也就來了。
因為今年給宮人發的賞賜不少,宮裏麵都是一派喜慶祥和之色。
除夕當日,祭祀完家廟之後,朱由檢便命人在乾清宮裏布下了家宴,將宮裏所有還在世的妃嬪都請了過來,並在乾清宮前的廣場上放了煙花,好好的熱鬧了一番。
當然朱由檢示好這些老宮妃也不隻是為了熱鬧,這些先帝的宮妃有不少是各地藩王的親生母親。
朱由檢還指望藩王們繼續往西山各個工廠投資呢,所以看在投資人的份上,他們的母親也必須得看顧好。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
朱由檢一開始也想將各級官吏的賞賜統一定為四五個月的月俸,就給他那個時代的年終獎一樣,後來讓高起潛等人測算了一下,發現需要花費的銀子太多了。
而上百兩的銀子對於那些高級別的官員也不定能撬開他們的眼皮子,多花錢買不來好,還不如不花。
朱由檢之前學過經濟學,知道什麽叫邊際效用遞減,所以對各級官吏,最終就定下了幾個賞賜的標準以示區別就可以了。
閣老們每人五十兩,尚書一級的每人四十兩,然後侍郎等官員依次類推,最低級的官吏也能得到二十兩。
而這些賞賜對於高級別的官員可能不算什麽,但對於這些年輕的小官來說,已經可以讓他們過一個非常體麵的新年了。
以前的曆代明皇在正旦大朝會的時候,也會對參加的官員進行賞賜,不過大多是以米麵肉的形式,看著挺多,其實不值什麽錢。
要是趕上皇帝內帑空虛,也就一塊酢肉了事。
而朱由檢將賞賜貨幣化,其實還有一層意思,就是想先給京官們漲工資,形式便類似後世的年終獎,並以皇帝的名義賞賜,順便收攏人心。
托朱元璋的福,明朝官吏的工資太低了,以至於如海瑞般的清官,家裏人口一多,連肉都吃不起。
海瑞有操守,寧肯缺著自家人的肚子不絕不貪占,但絕大部分的官員可沒有這樣的覺悟,紛紛以各種名目來斂財。
明初還好,太祖成祖皆是在戰場上拚殺出來的皇帝,對於貪官汙吏殺伐果斷絕不手軟,但成祖之後的曆代明皇對貪汙之事也就睜隻眼閉隻眼了。
導致到了嘉靖、萬曆、天啟朝,不貪墨的正印官基本是絕跡了,而明朝的吏治也是到了崩潰的邊緣。
朱由檢有心澄清吏治,但前提是先給官員們漲工資,不教而誅,名不正則言不順,在製度讓各級官吏過上對應的體麵生活,則是澄清吏治的先決條件。
不過朱由檢對官員們大方,但羊毛出在羊身上,正旦大朝會後給各國使節的賞賜則減少不少。
往年,給各藩屬國的賞賜都以金銀財帛為主,多的時候能占了正旦大朝會花費的一半以上。
但今年,朱由檢給各國使節的賞賜則以實物為主,而且朱由檢還創造了一個新詞,紀念品。
比如,專門為兩國友誼燒製的青花瓷器皿、江南的刺繡以及絲綢等等,寓意深遠,但就是不怎麽值錢。
為此內閣的諸位閣老們沒少以各種理由來勸諫朱由檢,比如大國氣魄、天家顏麵、震懾萬邦等等,但卻被朱由檢一一給駁回了。
為了再次表明自己的態度,朱由檢直言再讓他們回去好好讀讀賜給他們的那本書《戰爭與和平》。
“大國的臉麵是靠國富民強、兵強馬壯掙來的,不是靠著四處撒銀子換來的虛榮。”
而且朱由檢還直言:“百姓辛勞,稅賦皆是民脂民膏,以後朝廷對各藩屬國花出去的每一兩銀子,必須換來同等價值的利益,要不如何對得起在地裏辛勤勞作的百姓。”
麵對朱由檢的義正言辭,閣老們也是被揶揄得說不出話來,一個個憋得老臉通紅,卻找不出半點理由來反駁。
一肚子聖人學說、滿嘴仁義道德的閣老們,麵對一個以實用主義為上的少年天子,所有的說教都瞬間變得蒼白無力。
最後閣老們也隻得放棄,遂天子心意了,隻期望各個藩屬國不會就此看輕了大明,而作出什麽悖逆之事來。
日子一天天臨近,各個衙門也陸續的封印,除了值守的人員,其他的官吏也都放假了。
明初,朱元璋是個勞模,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從不休息,而且朱元璋不僅自己不休息,也不讓大明的各級官吏休息。
一年之中,就規定了三天假期,分別是春節、冬至和老朱自己的生日。
不過這樣的休假製度太過於苛刻,而且可行性極差,不僅官吏們受不了,朱元璋之後的皇帝也受不了。
於是就在太祖三天假的基礎上不斷的增加假期,直到深受士大夫愛戴的弘治皇帝出現,才將明朝官員的休沐製度最終確定了下來。
到了崇禎時期,明朝官員一個月有固定的三天假期,並規定每旬休一天。
除此之外,傳統節日如清明、端午和中秋也有相應的假期,而春節和元宵節的假期最長,從臘月二十左右衙門封印開始,差不多有一個月的長假。
當然還有每年的九月十八,老朱的生辰,也是有一天假期的。
所以統算起來,自弘治以後,明朝官員的假期其實也不算少了。u看書.uush.co
過了臘八節後,隨著朝廷各個衙門都放了假,朱由檢也鬆快了不少,議定了大朝會的方案之後,朱由檢又讓周皇後和懿安皇後商量一下宮人的賞賜。
而他自己則去了一趟西山,那是他的基本盤,年底的犒賞含糊不得。
盡管大部分新軍將士還在貴州沒回來,但剩下的軍士以及鋼鐵、軍械、紡織、肥皂、玻璃、糖廠的工人,過年也是要發個紅包的。
但這些事就不用朱由檢自己操心了,隻要動動嘴皮子自然有曹化淳配合畢懋康、宋應星等人去安排這些事。
大大小小的事情處理完畢,除夕之夜也就來了。
因為今年給宮人發的賞賜不少,宮裏麵都是一派喜慶祥和之色。
除夕當日,祭祀完家廟之後,朱由檢便命人在乾清宮裏布下了家宴,將宮裏所有還在世的妃嬪都請了過來,並在乾清宮前的廣場上放了煙花,好好的熱鬧了一番。
當然朱由檢示好這些老宮妃也不隻是為了熱鬧,這些先帝的宮妃有不少是各地藩王的親生母親。
朱由檢還指望藩王們繼續往西山各個工廠投資呢,所以看在投資人的份上,他們的母親也必須得看顧好。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