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七年冬,大明對金國的拆遷行動,隨著凱旋儀式上的“萬勝”之聲,成功落下帷幕。


    此役,明軍共出動六萬餘兵力,分四路大軍,從鐵山、寧錦、薊鎮等地出擊。


    曆時半月,攻破並毀掉金國鐵山、義州、寬甸、遼陽、廣寧和科爾沁蒙古伊克唐葛裏克坡等城。


    作戰期間,明軍共殺傷滿蒙一萬餘人,自身傷亡五千餘人,解救漢人五萬餘人。


    經此一役,明軍一掃薩爾滸之戰以來的節節敗退的局麵,有力震懾了女真人的狼子野心,更加堅定了大明軍民對抗韃虜的信心。


    另外,在成功幫虎墩兔解了白城之圍後,明蒙聯軍橫掃科爾沁的行動,也給草原之上騎牆的蒙古各部敲響了警鍾,對朱由檢後續的對金戰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此次對滿蒙地區作戰行動的成功,朱由檢在朝堂之上樹立了絕對的權威,這為其之後的將要進行了一係列改革奠定了基礎。


    三日之後,京城宣武門外,阿濟格被淩遲處死,其餘被俘的大小金國將官也盡皆被施以腰斬,砍頭等刑罰。


    而李永芳作為金國第一特務頭子,嘴裏還有很多錦衣衛情報處需要的信息,所以不再此次處決的行列。


    當然,進了錦衣衛情報處,他的下場也好不到哪去。


    除此之外,此次沒有被處決的還有碩托,為了以後能成功誘降貪生怕死的女真貴族,所以在朱由檢的安排下,碩托便被樹成了一個標杆。


    此次戰役,雖然戰果累累,但不同於滿蒙對大明以劫掠為目的的軍事行動。


    此次明軍的行動從經濟學上講,卻是一場徹徹底底的賠本買賣。


    於是,乾清宮中的禦前會議上,畢自嚴眉頭緊鎖的向朱由檢與內閣及各部尚書匯報著今年的財政計劃。


    大明的財政政策是朱元璋製定的,曆時二百餘年,中間經過幾次改革,但總體來說中央和地方兩條線的框架沒有改變。


    明初,百廢待興,社會經濟活動不發達,賦稅主要以實物為主。


    為了減少征繳過程中的損耗,朱元璋便規定除了中央需要的賦稅,各地征繳的賦稅本著就近的原則,直接運往需要的地方。


    總結起來一句話就是:除了中央的,餘下的都是地方的。


    當然,盡管中央不要實物,但是各地賦稅的征繳與分配,中央還是要查問和幹預分配的。


    此項政策在明初時,由於中央用錢的地方少,地方用錢的方麵多,所以大量的賦稅不經過中央,便直接快速的流向了對口的地方。


    公正的講,這項財政政策對於提高財稅使用效率,減少財稅損耗,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但隨著明朝中央政府攤子鋪得越來越大,天災兵禍越來越頻繁,加上吏治的腐爛。


    於是,這項少量賦稅中央流轉、大量賦稅地方流轉的財政製度,很快便到了崩潰的邊緣。


    用兵、賑災,明朝後期主要的花錢大戶,卻經常因為中央政府沒錢,而功虧於潰。


    而且在原本的曆史上,明朝也確實因為用兵和賑災的不利而導致亡國。


    而在地方,由於缺少中央政府的直接監督,大量的賦稅不僅被地方截留,而且真正用到實處的卻連三成也不到。


    於是這奇葩的財政政策,給明朝造成了一種非常奇怪的現象。


    中央沒錢,地方亦沒錢,而看似賦稅不重,但百姓還是被逼的造了反。


    而原本曆史上的大明,也成了二十四史中唯一一個被農民起義滅亡的朝代。


    畢自嚴囉裏囉嗦的說了一大堆,從陝北旱災到淮河桃花汛,從開春祭祀到黃河大堤,從九邊用兵到東南海寇。


    接近一個時辰的時間,說的也沒個重點,朱由檢有些昏昏欲睡。


    眼看著快到吃飯的點了,朱由檢卻沒有給這些大臣準備午膳的打算。


    自從得知宮裏的禦膳房整日更新菜品後,重臣們經常將半個時辰能聊完的事,硬生生拖到飯點。


    但今日畢自嚴雲裏霧裏繞了一堆,目的卻不是為了混個飯轍的。


    畢自嚴今日長篇大論一番,其一是想向朱由檢敲竹杠的,此次對滿蒙用兵,軍餉、犒賞、撫恤,前前後後花了近一百萬兩銀子,這對戶部是一個沉重打擊。


    其二則是要順帶著勸勸朱由檢以後沒事不要大動幹戈。


    ‘你受得了,戶部受不了啊。’


    而且這不是畢自嚴一個人的意思,這是李國普、薛鳳祥、劉宗周、郭允厚等幾個朝廷重臣的一致呼聲。


    另外,勸諫也隻是引子,大臣們的根本目的是借機聊聊朱由檢親征的事,重點打擊朱由檢要拔高武人地位的舉動。


    自那場凱旋儀式上,朱由檢發表那篇熱情洋溢的講話之後,以五軍都督府為根據地的勳貴與武將們迅速勾結起來,頻頻動作,英國公張維賢家的大門都快被人踏破了。


    土木堡之變以後,被嚴重打壓的武人勳貴集團似有複辟之意。


    於是,整個文官集團對此高度警惕,紛紛表示不能忍受,最近光彈劾武人的奏疏,朱由檢都收了一籮筐。


    聽著畢自嚴的不知所雲,再看看眾位大臣一臉凝重的表情,結合最近的彈章,朱由檢心裏便猜了個七七八八。


    大明的財政政策有著很大的問題,朱由檢也確實考慮過財政改革的問題,但卻不是現在。


    當然,畢自嚴看似說了一大堆財政的問題,目的也不是想引起朱由檢的重視,繼而進行改革。


    若真是要改革財政,肯定是小範圍三五人先通個氣,拿出個差不多的章程來,然後再傾聽眾臣的意見。


    像這樣貿然拋出改革之計,八成會還未開始,便已經被批的體無完膚。


    而至於文武相爭之事,朱由檢自然也不會給這些文官們提供話引子。


    “老畢,有事說事,別扯那些遠的近的,有的沒的,你說是不是戶部又沒銀子了。”


    於是,朱由檢硬生生的打斷畢自嚴的鋪墊,直截了當的轉移了話題。


    畢自嚴聞言一臉懵逼,心道:‘這話不該我說嗎?陛下你咋不按套路出牌呢。’


    畢自嚴尤自驚訝之中,朱由檢又來了一句。


    “說吧,多少銀子?”


    畢自嚴讓朱由檢問的有些懵,張口便道:“回陛下,一百萬兩銀子。uu看書 ww.uukanshu ”


    “嗯,朕知道了,老規矩,一百萬兩白銀,十年期,打欠條,午後送到戶部。”


    麵對眾臣麵麵相覷的表情,朱由檢隨後又吐出倆字。


    “散會!”


    留下一群徒自驚訝的大臣,朱由檢揮袖而去。


    看著朱由檢瀟灑的離去,半響李國普才追著黃立極問道。


    “元輔,難道我等就這麽看著武人再一次興起,土木堡之變和武宗薨沒的事也才一百年前而已,我等難道要做大明的罪人嗎?”


    其實對於文武之爭的事,朱由檢提前跟黃立極通過氣。


    ‘現在正是九邊用人之際,誰要是敢挑起文武之爭,那就等著好看吧。’


    對於朱由檢的意思,黃立極也與韓爌、施鳳來、張瑞圖孫承宗等商議過。


    韓爌和孫承宗皆是識大體之人,自然知道朱由檢的用意。


    而施鳳來和張瑞圖兩個亦不是能為了文官大義,甘願犧牲自己政治前途之人,對此皆表示默然。


    但對於李國普這個夯貨,黃立極一臉無奈,無論談了多少次。


    李國普都是梗著脖子一臉正氣表示,決不能讓英宗武宗朝的慘劇再次上演。


    於是李國普跟六部九卿的幾個老頑固一拍即合,便有了之前的那一幕。


    看了看李國普那張看似正派實則愚昧的老臉,黃立極一甩袖子,率先出了乾清宮。


    隨後韓爌、孫承宗、施鳳來、張瑞圖、袁可立、徐光啟等人亦隨黃立極而去。


    大殿中隻剩下以李國普為首的頑固派猶自歎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有艘萬噸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瓶鹽汽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瓶鹽汽水並收藏崇禎有艘萬噸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