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多少合適啊?”皇帝一時迷糊住了,下意識地問。


    “縣官一年以三百石為宜,大縣可以至五百石。此外,大縣要設縣丞、主薄、縣尉、都是二百石的長吏,每縣,按中央六部,可以設曹治事,年俸百五十石,各曹之下,再設佐吏、書佐、循行、等輔吏,年俸數十石到百石以下。每縣根據鄉裏人戶數來置官設吏,每十戶供養一個小吏,二十戶供養一個輔吏,五十戶供養一個長吏,而縣官一年的俸祿,不過百戶的賦稅就夠了。”


    明朝的俸祿製度也很混亂,主要是,皇帝有時候善財難舍,喜歡耍無賴。


    按國初的製度,是以糧食和布匹來算工資的。一品官每月支米八十七石,一年是一千零四十四石,這個工資標準,用後世顧炎武的話翻成白話來說就是:從來他娘的沒見過這麽低的工資標準啊!


    事實上,確實低了。


    漢朝的丞相和禦史大夫是萬石,就算是一個郡太守,也就是明朝的知府,年俸也是標準的不折不扣的兩千石。


    除了工資,還有帶薪水的長假,而且漢朝郡太守還有自己的少府,郡內山川水澤所出,就是太守除了工資外合法的收入。當然,這個收入太守一般會用來貼補郡中用度,用來作私人的賞賜,激勵屬官什麽的。也有少數直接落袋,人家也不能說什麽。


    到了離明朝不遠的宋朝,那更是士大夫的樂園,工資高,福利好,允許公開狎妓嫖娼,明朝的官員和宋的士大夫相比,真的差太遠了。


    所以明亡後,書生殉國的少,而宋之亡,最少還有十萬人滔海而死,宋之待大臣,確實是中國諸朝中做的好的過份的一個。


    至於大明的地方官,實在就是太苦了一些。一個七品縣官,說起來是一縣之主,年俸標準是九十石大米,如果是稻子打成精米來實額發放,實際上這個工資是普通人的年收入三倍左右……但實際上朱皇帝連這個標準也沒有達到,洪武年間,皇帝亂發寶鈔,朱元璋以為寫上名字的紙就算錢了,皇權至大,反正以殺人來推行就是,但經濟規律不是權力可以左右的,寶鈔在洪武年間就連年貶值,到正統年間,一萬貫寶鈔也就抵一千文銅錢的價值。


    到了海瑞當縣官的嘉靖年間,寶鈔連一千文錢也換不到,但海瑞的記錄裏,他的工資實領是年俸十二石米,二十七兩銀子,還再加上三百六十貫寶鈔。


    可想而知,海瑞領到那擦屁股也嫌硬的寶鈔的時候會是一種什麽樣的心情。


    一家十幾口人,十二石米加野菜勉強夠吃,二十來兩銀子要負責全家老小的吃穿用度,再加上看病,買書等額外的支出,當然,鹽、茶這一類的支出也是必不可免的。


    海瑞這個真正隻憑工資過日子的主,日子過的有多難,那就可想而知了。老母過生日買兩斤肉,成為全國俱知的豪氣舉動……不得不說,朱元璋定的工資標準實在是太低太低了!


    而且,就算這麽低的工資標準,曆代皇帝還經常搞事,有時候用棉花抵糧食,有時候用香料,蘇木,文官們好歹在名義上還能領齊,現在武官和小兵們已經根本不可能實額發放俸祿了。


    京師武官算是好的,十石的月俸能領到三四石,外省武官,幾個月領一兩石的都有。


    在大明能成為士紳階層的一份子,本來就付出了更多的艱辛,一個舉人的出現,往往是一個家族幾代努力的結果,結果是當了官還得挨餓,成了精英過的還不如一個馬夫……官員們如果不化身為狼,那才是一件值得奇怪的事!


    “這個,似乎太高了吧?”皇帝的態度是根本不必奇怪的。他就是經常拖欠武官工資,惡意欠薪,甚至根本不給薪水的老板,除了勳戚和太監,能從他手裏弄到好處的還真不多。皇帝對太監很大方,正統年到現在,一賞幾萬引的鹽引是常有的事,賞給上好的田地也是經常的賞賜,在正統到天順年間,太監們對鹽茶引製度的破壞是驚人的,皇帝對家奴的大方直接造成了土地兼並和鹽茶引的敗壞,而他對下頭官員卻從來沒有這種好心,拖欠是經常的,不發是可能的,用點香料蘇木什麽的抵工資,要麽就是破布發兩匹當銀子,皇帝幹這種不要臉的事也是經常有的,這會兒指望皇帝能高高興興的給下頭的文武官員們漲工資……這根本也是不要想的事。


    事實上,皇家的態度就是每個官員都和他們讀的書上寫的一樣,奉公守法,恪守儒家經典上的道德規範,工資菲薄,但仍然竭誠效力……事實上,皇帝拿官員們當豬頭,官員們也拿皇帝當傻子,除了洪武皇帝用剝皮的辦法來阻止官員貪汙,除此之外,有明近三百年,官員的腐敗和貪汙就根本沒有停止過。


    “皇上,俸祿不給足,恐怕官員貪風難免。”


    “朕要你錦衣衛做什麽!”提起這個,皇帝自然是很有主見的樣子,對著張佳木道:“以告奸之法,盡捕貪官便是。該殺的殺,該關的關,該流的流,朕絕不會手軟。”


    “臣亦相信皇上不會手軟。”張佳木笑道:“不過,臣恐數年之後,皇上會無官可用的。”


    “這怎麽會!”


    皇帝搖頭,笑道:“洪武年間可沒有弄到無官可用。”


    “太祖高皇帝限定讀書生必須出來效力,否則必殺無疑,有人不願出仕的,自斷手指,高皇帝殺了他全家……”張佳木冷然道:“不知道皇上是不是有這個狠心。”


    “這……”


    “按洪武年的規矩,這一次臣抓的數百文武官員,全部該處斬的罪。請皇上下旨,臣現在就回去殺人。”


    “這似乎太過了些……”皇帝眼神開始躲躲閃閃。他自然沒有朱元璋的那份狠心,眼前錦衣衛獄中的這麽多官兒,有不少都是能力傑出,而且素有聲望的好官,全數殺了,皇帝連想也不敢想後果會怎麽樣。


    殺人是門學問,就算是皇帝也不是能隨心所欲的殺人的。如果說什麽事能叫一個君王畏懼,那麽就是所謂的天命,還有後世的史書之譏。


    曆史上殺人多的帝王,鼎鼎大名的當然就是秦始皇和漢武,這兩人殺人自是極多,但同時也有雄才大略之評。而後來的諸如石虎之輩,說是帝王,但在史書上的評價比豬狗還不如。任何一個皇帝,當然都不願在史書上有太過不堪的記錄和評價。


    象朱元璋,一生雄才大略,治國理民都有一手,在他的治下,天下生民算是各安其位,井井有條。


    但他的治政,也不光是一個殺字。如果是這樣,和石虎之流也沒有區別了。他的政治執行能力,還有構架政權的能力極強,而處理政務的能力,更是叫後人瞠乎其後。也隻有他,才能把整個文官集團治的服服帖帖,根本就翻不起浪來。


    可惜,人亡政息,雖然朱元璋留下了一部大誥,讓他的後世子孫師之以法,萬世不移。按老朱的理想,隻要按他的大誥來辦事,大明江山就穩如泰山了。


    但他沒想到一點:每個人的能力高低是有不同的。


    就精力來說,一個大明太祖能抵五個成祖,再抵十個宣宗,二十個英宗,一百個憲宗,一千個世宗,一萬個神宗……


    就能力來說,也是差不多。


    就眼前這位君王來說,除了一點仁德,一點類似普通人的善良,幾乎就沒有什麽優點可言了。他又吝惜正經發放的俸祿,不願破財,又不喜歡官員貪汙,在不給官員假期的同時,希望所有的官員能當牛做馬。在自己享樂的同時,希望所有的文武官員都是不知疲憊恪守道德的君子。


    這也太扯了一些。


    “高皇帝養一個知縣,用的是五戶人家,朕養一個知縣,卻要用百戶人家,如此擅改祖宗成法,恐怕會弄的天下洶洶。”


    “但官員貪汙,攤派,都是不小的損失。”


    張佳木的數據,事先已經報給皇帝,不然的話,說起給官員加薪的話,根本就是談都不必談。而事實上,張佳木要做的不止是加薪這麽簡單,事實上,他要把大明的官員俸祿發放係統重新爬梳一遍,用一種全新的辦法來做這件事。


    用他的話說,這樣的做法,就算不能盡絕貪汙和攤派,但也差不多會少個八九成。而對官員清廉度的培養,和整個官風民氣的上揚,都有莫大的好處。


    “錦衣衛先好好查辦一批,要把這股風刹住!”皇帝很是憤怒,想到底下不是成千上百,而是過萬的官員都在挖他的牆角……對這種事不憤怒的帝王,怕也是沒有幾個。


    一想到要給官員普遍的提工資,地方和中央的收入肯定要銳減,就算是按張佳木的說法,這麽做其實是減輕地方的負擔,但皇帝也實在是善財難舍……一想到內庫要減少收入,皇帝就是心如刀絞,疼的著實厲害。(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錦衣為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淡墨青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淡墨青衫並收藏錦衣為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