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最後的一個月時候,曹操終究還是選擇撤兵了,此時此刻已經來到建安十三年的年末,曹操在荊州的糧草即將告罄,畢竟他這邊自己三萬兵馬,還有曹仁曹洪的三四萬兵馬,雖然加起來還能夠和劉琮繼續打。


    可是要知道,樊城這邊還有文聘的大軍,文聘堅守了半年,糧草依舊還是充足,畢竟劉琮給他留了足夠的糧草,撤退到南郡的時候,又大量進行轉移,僅僅靠著一季征收而來的根本不夠。


    如果繼續在這裏打下去,就必然要重新從北地運轉過來如此一來,北方恐怕不堪重負,更何況現如今的局麵已經相當不利,在荀攸和程昱的建議之下,曹操隻得和劉琮商議退兵之事。


    如果說能夠堂堂正正的正麵決戰,毫無疑問,劉琮加上文聘那邊的,雙方的兵馬數量將近持平,可是劉琮這個時候就是不主動攻打,就在原地駐守著,曹操回不回去坐鎮許昌?


    不回去,後方恐怕要生變,大量兵馬走不走?


    這都是讓曹操十分頭疼的事情,宜城的瘟疫事情,劉琮也是探聽到了,這個時候便是嚴密的將其封鎖,裏外不得近,這個事情,任何人都是回天乏術,隻能是將城內的軍民封鎖,以避免擴張,之後的劉琮便是在宜城以外,按兵不動。


    曹操不是沒有想過和劉琮決一死戰,可是這邊剛剛集結起兵馬,劉琮便是有後撤的跡象,荊州這邊的兵馬,拖字訣!


    曹操亦是不敢深入敵後,最後隻能是商量撤兵的事情,劉琮的條件很簡單,曹軍盡數撤出戰前之地,曹操則是要求劉琮不得參與江夏郡之戰,劉琮應允,但不承認將此寫入停戰盟約當中。


    畢竟他們和江東還有攻守盟約,自己隻能默認這個做法,與此同時,劉琮讓曹操不得將原來轄區之中的百姓遷走,這種事情曹操沒少幹,曆史上和劉備的漢中之戰便是,劉備雖然奪取了漢中,但是曹操將漢中的百姓基本遷走完了,劉備得到了地理優勢,但是卻無從供養漢中的軍隊,最後不管是常駐漢中,還是北伐,都要從蜀地運糧。


    曹操對此也隻能是表示同意,畢竟他這個時候退兵的時候帶上百姓,恐怕就真的走不了了。


    這場談判,一直持續了十幾天,可曹操撤退的時候,也僅僅隻是用了十幾天,便是撤退到了漢水以北,對於江夏郡,曹操還沒有放棄希望,畢竟這裏是他再一次南征的希望所在,從豫州還能夠派遣兵馬糧草對江夏郡進行寫下來的戰事,汝南,弋陽一帶皆可以對江夏郡進行策應和援兵調度。


    而此時的曹操立刻對戰略進行調整,準備將於禁調派到了合肥,以防備孫權,徐晃留守江夏,曹仁駐守宛城,夏侯淵鎮守長安,負責防備西涼,大抵上的策略已經定下。


    這一兩年,曹操的主要精力也要放在休養生息和恢複元氣上麵。


    公元209年,建安十四年的開始,劉琮再一次出現在了樊城城下,隨著城門緩緩的打開,堅守了許久的樊城,終於得見曙光。


    劉琮重新坐鎮回了襄陽,指得一提的是,先前投降派的官員都已經隨同曹操去了北方,也生的讓劉琮殺得滿城人頭滾滾,隻是他們下麵的士族群體卻依舊沒有遷徙。


    將來或許士族會選派新的代言人逐漸再次登上官場的台麵,是以,劉琮也逐步開始想辦法推行一些打破士族壟斷官場的方法,很簡單,提拔寒門士子,而首先要解決的是寒門士子讀書的問題。


    為什麽士族能夠把控朝堂,就是因為他們的子弟能夠擁有好的教育,有書讀,且因為察舉製的原因,導致了惡性循環。


    開春之後,荊州的戰事漸漸的平息了下來,而江東那邊,還在江夏郡陷入苦戰,劉琮開始不斷的進行襄陽郡,以及新野以南的南陽郡的重建事宜,一部分逃亡而走的百姓,開始在張允所在的長水軍的幫助下,回到了故土。


    忙過了春耕之後,一派欣欣向榮的場景,總算是恢複了一點兒人氣,至於宜城那邊爆發的事情,也是在死去了很多人的情況之下,平息了下來。


    江東這邊攻打江夏實在十分乏力,便是一再催促劉琮出兵,劉琮無奈之下,便是委婉的拒絕,理由有兩個,第一,之前的大戰,損傷很大,沒有多的兵力支持江東,第二,五溪蠻夷作亂,他們要迅速的出兵平定。


    江東那邊自然是知道劉琮的心思,周瑜魯肅等人也是聰明人,不過荊州這邊打的苦也是事實,說起來,劉琮這邊除了文聘一部之外,打得隻剩下三萬完好無缺之軍。


    其他的士卒陣亡得固然有,有一些,卻是因為受傷,多多少少不能上陣了,好在大多數人幹點基本的農活兒還可以,沒有徹底的喪失勞動能力,這批不能上陣的人,劉琮也是隻能是將他們從軍中放出來。


    但是安置的事情,也是由馬謖,馬良兩兄弟在仔細的跟進,所有的不能上陣的士卒,一定要分發一筆財資,並且分發土地,一定要落實到位,官府終身在春耕時期,提供糧種和耕牛。


    當然,糧種要在收成之後歸還,耕牛也隻是借用給他們,總而言之,荊州兵馬打得慘烈是事實,為了讓江東這邊心氣兒順一些,劉琮也立刻著手讓諸葛亮,趙雲,馬良率領龍驤軍進駐武陵郡公安,準備平定五溪蠻夷之事。


    正好這場戰事各部都被打得很殘,需要繼續的征召新兵,繼續訓練,一些優秀的退伍老兵自然而然的也被送去了公安,傳授戰場上的一些事情,聘請成為講師或者教官,新軍當中也新開了一門文化課,不求他們能懂多少兵法,起碼會認字,劉琮的掃盲班策略走了一波!


    諸葛亮過去之後,也在推行這個事情,總而言之,諸葛亮過去之後,一方麵在等待時機,一方麵也在主管新軍整訓的事情。


    而此時的劉琮卻是在,劉琮仰頭看著房梁,心中開始思考著生錢的策略,開酒樓?搞旅遊?


    不行,劉琮搖了搖頭,以服務性為主的第三產業在這個時候幾乎已經走不通的了啊,到得現在,最好的變數走實業路線,不過類似什麽大煉鋼鐵,開啟工業時代的事情也是太過於異想天開了些。


    還是不行,畢竟整個社會發展還沒有到達那一步,不管是從教育,還是從百姓的思想都是跟不上的,更何況前期的投入實在是太大,即便是窮自己半生之力,恐怕也難有成就。


    整個時代的基礎隻有這個樣子,畢竟是農耕社會,能發明出霹靂車等一些其他東西,已經是十分難得,到底應該做些什麽事情呢,劉琮陷入了沉思當中,不知道過了多久,劉琮也想出了一些東西,便是準備先記錄下來,鋪好竹簡,再次讓人點燃兩根燭火,讓室內更加明亮一些,劉琮不由得有些尷尬的看著麵前的竹簡,頗有一種不好下手的感覺。


    這個時代雖然說也有紙張,但是屬於稀缺珍貴之物,書寫的工具還是以竹簡和布帛為主,劉琮眼前一亮,有了,便是從這紙張著手罷。


    劉琮的房間之中,掌著燈火,對於造紙的流程,但畢竟是四大發明,入過曆史課本的,當初的課本上麵,圖文並茂,劉琮雖然說不甚詳解,但總歸還是能知道一個大概,第一步便是將嫩竹,破漁網,麻布等物放在水中浸泡,利用天然微生物進行自然分解。


    隨後用石灰蒸煮,石灰任何時候都是易得之物,根本上是不計成本的,做完這些之後將石灰蒸煮之後的竹子,麻布,漁網等物搗成泥狀。


    這樣一來,造紙的原料基本上就形成了,接下來便是蕩料入簾,壓覆成紙,焙幹即成,一些簡單的步驟還是要寫的。


    這些事情看起來簡單,可也是在東漢蔡倫帶領集皇室之力探索出來的,這個時代的人們思想很開闊,這也是古時候的人們能夠不斷的格物創新,一些成就即便是現代人也望塵莫及,甚至達不到的水準。


    但是這麽多的工序,一直沒有得到鋪開,就是因為需要這麽多道的工序,不知道做過多少遍的熟手才能夠搞懂全套流程,劉琮便是寫下一些有關於流水線生產的章程和條款,這個時候對於流水線生產還沒有認知,關於這些問題劉琮已經想過了許多遍,因此說出來,倒也並不算費力。


    由於工序的複雜程度不一,所以要想教授一個匠人全套的生產流程,自然是需要一段很長的時日,而流水線生產則是不一樣,它的作用便是將一套生產工藝進行分解為各個步驟。


    這樣一來,每一位匠人隻需要掌握一道流程便是了,重複進行一道工序,自然效率就會加快許多,也能夠提高產量。


    不過劉琮這個時候自然是也是心中沒有底,要知道古代和現代畢竟有差異性,這一套方法如果照搬,也不知道會不會有所變化。


    而且流水線生產還有一個好處,那便是將各個作坊分割開來,可以從最大程度之上將技術保密下來,在現代社會,就有些類似於工廠的各個車間了。


    流水線生產,所引伸開來的東西還有很多,諸如一些管理方麵的哲學,劉琮知道自己這些想法注定要讓得旁人震驚的,不過大概也能用一些胡亂的想到的解釋敷衍過去,因此便一齊寫了上去。


    帶到天亮的時候,劉琮頂著重重的黑眼圈,這是昨晚沒有休息好的原因,急忙招來了李嚴和徐庶,李嚴之前是南郡太守,收複襄陽之後,劉琮將其調到了襄陽,任命為襄陽太守並兼任襄陽縣令,襄陽雖然現在已經開了倒車,需要重建,但畢竟地理位置重要,依舊是治所,這一點是江陵不可替代的。


    將李嚴調過來是因為他在南郡有屯田安民等治理經驗,由李嚴這等有能力的人過來,也是能夠促進襄陽郡的發展,且襄陽縣令和襄陽太守這個位置,曾經是又蔡瑁和諸葛亮擔任的,蔡瑁之前在荊州的位置不用多說,而襄陽縣令是諸葛亮的位置。


    現如今的諸葛亮是什麽官位,荊州別駕,僅次於劉琮的二把手,這也就表明了劉琮對李嚴的重視,將來的劉琮若是升到了荊州牧的位置,恐怕李嚴還會被提拔起來。


    而徐庶,則是軍師,之所以讓他過來是因為他是現如今除了諸葛亮以外,劉琮的謀士當中最厲害的角色,劉琮自然要悉以谘之,而且徐庶最近這段時間唄馬良和馬謖兩兄弟因為安置退下去的傷兵的事情煩得不可開交。


    劉琮自然是也想了想道:“正方,uu看書 ww..co元直,昨夜我想出了一些法子,興許能夠使我們擺脫眼前困厄,你們二人,一個致力於重建,差的是錢糧,一個被安置的事情搞得焦頭爛額,也是差錢糧,而且有時候不知道如何安置。”


    李嚴和徐庶眼睛一亮,李嚴當下便是道:“主公有何主意?”


    劉琮將背上的竹簡放在桌案之前,“具體之法,我已經記錄在此!”徐庶和李嚴急忙上前一觀。


    兩人仔仔細細的往竹簡之上看去,隻是片刻便是陷入了沉思,興許是從其中得到了一些啟發,興許是還在咀嚼消耗其中的東西,亦或者是在思考劉琮的方法可不可行。


    “這些都是我閑來無事的一些想法而已,並未有得到過真正的證實,不過總歸覺得這樣的法子,或許對我們才是長久之計,我們麵臨的情況不僅僅是要節流,也不僅僅是投入水利,鼓勵農桑,更是要開源,說難聽一些,就是掙錢。”


    劉琮將這份東西拿出來之後,兩人的態度變得有些不一樣了,僅僅隻是看了幾行字,兩人便是認真起來,隨後神色變得凝重,待到看完,沉默許久默默地看著,領會著,思考著,無人說話,氣氛顯得有些異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漢室再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都門明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都門明月並收藏三國之漢室再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