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鳳凰山,走了不遠,就是寧海州的地界,曲文魁打聽著找到了大清的兵營,發現果如老伯所說,清兵就駐紮在附近,顯然是防著英國人。曲文魁仍不放心,到周邊打聽了一下當地百姓,眾人說得也都同看山老伯差不多。
曲文魁帶著滿腹的狐疑上路了,一路上曉行夜宿,又用了三天的時間走到了登州府。
登州同威海一樣,都是海防重地,威海甲午陷落後,登州海防地位更加顯要,不僅海防城牆高大堅固,就連城內民房建得也比威海闊綽些;街道寬寬敞敞,更是比威海氣派多了。
曲文魁進入登州城時已是日上三竿,街上人來車往不斷。曲文魁顧不上看景兒,打聽著道兒往登州府衙方向走去。走了不遠,遠遠地聽見鳴鑼開道的聲;等走近了,看見鳴囉的人後麵旗牌林立,上書“肅靜、回避、五品、正堂”等字樣。曲文魁知道,這是知府趙大人要出行了。
曲文魁急了,想攔轎喊冤,剛一靠近,身上已經挨了衙役好幾板子,登時倒在了地上。
等曲文魁爬起來,知府的儀仗已經走遠了。曲文魁急急忙忙趕到了知府衙門,看見衙役,施過了禮,問道:“這位公差大哥,我有冤屈在身,請問該找誰申冤?”
衙役看了一眼曲文魁,說道:“老爺已經出遠門了,一時半會兒回不來,你等著以後再來吧。”
曲文魁問:“公差大哥,能不能告訴小民府台大人什麽時候能回來?”
衙役看著曲文魁不語。曲文魁想起了沒有打點,從懷裏掏了一個銀元,遞給衙役。衙役收了銀元,故作神秘地讓曲文魁附耳上來,說:“老爺此行本是保密的,不得告與外人知曉。看你年紀不大,也不像壞人,我就破例告訴你吧。老爺這趟是到威海衛去拜見新上任的英國長官,一去一回估計怎麽也得靠近一個月吧,具體需要多少日子就不好說了。”
曲文魁想著與其在這兒等,不如一路跟著,或許路上能找到申冤的機會,就謝過了衙役,轉頭追趕趙大人去了。
話說知府趙大人在衙役的拱衛下,一路曉行夜宿,直接往威海衛方向走去。沿路各地方官迎來送往,嚴密護衛,忙得不亦樂乎。四日後,到達寧海州地界。
寧海州知州傅大人已早早地在邊界等候,看到知府儀仗到來,傅知州跑步上前行禮。這時,路邊已擺上了遮陽傘,傘下放置了熱茶、糕點、水果,趙知府在傅知州的引領下,來到傘下休息。
忽然之間,不遠處湧來一群百姓,傅知州嗬斥道:“何人膽敢在此喧鬧!”
衙役跑了過來,單腿跪地答話:“回大人話,寧海百姓聞聽知府大人路過此處,感念知府大人的德政,要求拜見大人,當麵敬獻牌匾。”
傅知州朗聲說道:“你去回複百姓,知府大人愛民如子,一貫如此,我寧海百姓感謝大人,在心裏記住就是了,送牌匾就不必了。”
衙役轉身回複去了,一會兒過來再稟:“大人,百姓皆言知府大人恩重如山,情同再造。要求無論如何當麵致謝。”
傅知州猶豫地看著趙知府,有些無奈,“趙大人,您看這如何是好?”
趙知府聽到了前麵的對話,已是春風滿麵,看傅知州為難,遂善解人意地說道:“我雖不是寧海父母官,卻有守護寧海百姓之責,百姓既想見我,本官哪有不見之理,讓他們過來吧。”
衙役應聲而去。一會兒功夫,一群衣著光鮮的人走上前來。隻見一個人在前麵領著,後麵的人抬著一塊牌匾跟著,牌匾上寫著“恩同再造”。
眾人上前一起給知府跪下磕頭,施過禮,領頭的人高聲說道:“小民能當麵感謝知府老爺,此生無憾矣。”
趙知府滿臉堆笑地站立起來,“大家不必多禮,起來說話。”
眾人站了起來,領頭的說道:“傅大人自到任以來,寧海百姓生活一日強似一日,四海升平,百姓安樂,就連洋人亦畏懼寧海威嚴而不敢褻瀆。百姓感謝傅大人,傅大人卻說全仰仗知府趙大人禦下有方,施政有策,才使得寧海有今日之富強。我等聽聞大人經過這裏,遂鬥膽獻上這塊匾,以表達我等心聲。”
趙知府雙手抱拳,轉身向傅知州施禮,“傅兄過譽了,寧海有今日,全靠傅兄奔波操勞。”
傅知州趕緊還禮,“大人如此抬舉,讓屬下情何以堪。”
說完,揚揚手,來的百姓退下了。傅知州悄悄拿出了一個盒子,遞給趙知府,“屬下一點心意,還望大人笑納。”
趙知府眉開眼笑地收下了。
一日後,趙知府領著寧海州知州一行人到達威海衛租借地邊界,文登縣縣令陳大人和威海衛巡檢司巡檢秦大人已列隊等候。人員會合後,一行人浩浩蕩蕩進了威海衛。儀仗所到之處,百姓紛紛出來觀看,品頭論足,興奮不已。
在愛德華港區(注1),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在路中間跪下了。衙役舉起板子剛想打過去,秦巡檢上前擋住了。隊伍停了下來,趙知府在轎裏厲聲問道:“怎麽回事?”
老人家泣不成聲,高聲說道:“大人,小民姓劉名翰軒,乃大清秀才,威海衛劉公島人。小民盼大人前來已盼了八年了!”
趙知府從轎子裏走了出來,伸手示意,“老人家,起來說話。”
秀才站了起來,駝著背,緩慢說道:“大人,從光緒二十年日本鬼子占領威海到光緒二十四年英國鬼子占領威海,威海被洋人占了八年了。這八年,小民們受夠了洋人的欺負,天天盼著大清回來管我們。您是這八年咱大清到威海的最大的官了,uu看書ww.uukansu 我們百姓聽說知府老爺來了,一起商量寫了個字幅,送給知府老爺。”
老人招招手,兩個年輕人舉著兩幅字到了路中間。隻見一個條幅上寫著“歸去來兮”,一個條幅上寫著“威加海內”。
老人抱拳躬身,“小民見了大人,就想問大人一句,咱大清什麽時候能不怕洋人?什麽時候能把威海收回來?各位官爺能不能上奏朝廷,陳情民意,趕快把威海收回來?”
陳縣令上前嗬斥道:“爾等真乃愚民!威海租予洋人,乃大清國策,皇上欽定,利國利民。欽定譬如父母與人諾,子弟何敢違抗?愚民阻撓,譬如螳臂當車。再敢如此放肆,定懲不饒。”
老人麵無懼色,冷冷地看著陳知縣,“陳大人,小民是英國治下百姓,請問大人如何懲罰小民?”
陳知縣沒有料到老人如此回話,登時瞠目結舌:“這、這......”便沒有了下文。
秦巡檢走上前來,打破了尷尬,“老人家,您送的條幅,本官先替知府趙大人收下了。您的請求趙大人有合適的機會也定當向朝廷轉達!”
秀才一邊嘴裏嘟囔著“收下就好,收下就好”,一邊惆悵遠去。
衙役驅逐了圍觀人群,趙知府一行繼續前行。
曲文魁一直沒有找到告狀的機會,隻得耐心地在後麵遠遠地跟著。
在威海衛行政長官署前,趙知府一行官員下了轎子。
注1:愛德華港區:英國人為租界起的地名。指威海城外海港以及周邊一帶的英國租界,相當於現在的市區一部分。
曲文魁帶著滿腹的狐疑上路了,一路上曉行夜宿,又用了三天的時間走到了登州府。
登州同威海一樣,都是海防重地,威海甲午陷落後,登州海防地位更加顯要,不僅海防城牆高大堅固,就連城內民房建得也比威海闊綽些;街道寬寬敞敞,更是比威海氣派多了。
曲文魁進入登州城時已是日上三竿,街上人來車往不斷。曲文魁顧不上看景兒,打聽著道兒往登州府衙方向走去。走了不遠,遠遠地聽見鳴鑼開道的聲;等走近了,看見鳴囉的人後麵旗牌林立,上書“肅靜、回避、五品、正堂”等字樣。曲文魁知道,這是知府趙大人要出行了。
曲文魁急了,想攔轎喊冤,剛一靠近,身上已經挨了衙役好幾板子,登時倒在了地上。
等曲文魁爬起來,知府的儀仗已經走遠了。曲文魁急急忙忙趕到了知府衙門,看見衙役,施過了禮,問道:“這位公差大哥,我有冤屈在身,請問該找誰申冤?”
衙役看了一眼曲文魁,說道:“老爺已經出遠門了,一時半會兒回不來,你等著以後再來吧。”
曲文魁問:“公差大哥,能不能告訴小民府台大人什麽時候能回來?”
衙役看著曲文魁不語。曲文魁想起了沒有打點,從懷裏掏了一個銀元,遞給衙役。衙役收了銀元,故作神秘地讓曲文魁附耳上來,說:“老爺此行本是保密的,不得告與外人知曉。看你年紀不大,也不像壞人,我就破例告訴你吧。老爺這趟是到威海衛去拜見新上任的英國長官,一去一回估計怎麽也得靠近一個月吧,具體需要多少日子就不好說了。”
曲文魁想著與其在這兒等,不如一路跟著,或許路上能找到申冤的機會,就謝過了衙役,轉頭追趕趙大人去了。
話說知府趙大人在衙役的拱衛下,一路曉行夜宿,直接往威海衛方向走去。沿路各地方官迎來送往,嚴密護衛,忙得不亦樂乎。四日後,到達寧海州地界。
寧海州知州傅大人已早早地在邊界等候,看到知府儀仗到來,傅知州跑步上前行禮。這時,路邊已擺上了遮陽傘,傘下放置了熱茶、糕點、水果,趙知府在傅知州的引領下,來到傘下休息。
忽然之間,不遠處湧來一群百姓,傅知州嗬斥道:“何人膽敢在此喧鬧!”
衙役跑了過來,單腿跪地答話:“回大人話,寧海百姓聞聽知府大人路過此處,感念知府大人的德政,要求拜見大人,當麵敬獻牌匾。”
傅知州朗聲說道:“你去回複百姓,知府大人愛民如子,一貫如此,我寧海百姓感謝大人,在心裏記住就是了,送牌匾就不必了。”
衙役轉身回複去了,一會兒過來再稟:“大人,百姓皆言知府大人恩重如山,情同再造。要求無論如何當麵致謝。”
傅知州猶豫地看著趙知府,有些無奈,“趙大人,您看這如何是好?”
趙知府聽到了前麵的對話,已是春風滿麵,看傅知州為難,遂善解人意地說道:“我雖不是寧海父母官,卻有守護寧海百姓之責,百姓既想見我,本官哪有不見之理,讓他們過來吧。”
衙役應聲而去。一會兒功夫,一群衣著光鮮的人走上前來。隻見一個人在前麵領著,後麵的人抬著一塊牌匾跟著,牌匾上寫著“恩同再造”。
眾人上前一起給知府跪下磕頭,施過禮,領頭的人高聲說道:“小民能當麵感謝知府老爺,此生無憾矣。”
趙知府滿臉堆笑地站立起來,“大家不必多禮,起來說話。”
眾人站了起來,領頭的說道:“傅大人自到任以來,寧海百姓生活一日強似一日,四海升平,百姓安樂,就連洋人亦畏懼寧海威嚴而不敢褻瀆。百姓感謝傅大人,傅大人卻說全仰仗知府趙大人禦下有方,施政有策,才使得寧海有今日之富強。我等聽聞大人經過這裏,遂鬥膽獻上這塊匾,以表達我等心聲。”
趙知府雙手抱拳,轉身向傅知州施禮,“傅兄過譽了,寧海有今日,全靠傅兄奔波操勞。”
傅知州趕緊還禮,“大人如此抬舉,讓屬下情何以堪。”
說完,揚揚手,來的百姓退下了。傅知州悄悄拿出了一個盒子,遞給趙知府,“屬下一點心意,還望大人笑納。”
趙知府眉開眼笑地收下了。
一日後,趙知府領著寧海州知州一行人到達威海衛租借地邊界,文登縣縣令陳大人和威海衛巡檢司巡檢秦大人已列隊等候。人員會合後,一行人浩浩蕩蕩進了威海衛。儀仗所到之處,百姓紛紛出來觀看,品頭論足,興奮不已。
在愛德華港區(注1),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在路中間跪下了。衙役舉起板子剛想打過去,秦巡檢上前擋住了。隊伍停了下來,趙知府在轎裏厲聲問道:“怎麽回事?”
老人家泣不成聲,高聲說道:“大人,小民姓劉名翰軒,乃大清秀才,威海衛劉公島人。小民盼大人前來已盼了八年了!”
趙知府從轎子裏走了出來,伸手示意,“老人家,起來說話。”
秀才站了起來,駝著背,緩慢說道:“大人,從光緒二十年日本鬼子占領威海到光緒二十四年英國鬼子占領威海,威海被洋人占了八年了。這八年,小民們受夠了洋人的欺負,天天盼著大清回來管我們。您是這八年咱大清到威海的最大的官了,uu看書ww.uukansu 我們百姓聽說知府老爺來了,一起商量寫了個字幅,送給知府老爺。”
老人招招手,兩個年輕人舉著兩幅字到了路中間。隻見一個條幅上寫著“歸去來兮”,一個條幅上寫著“威加海內”。
老人抱拳躬身,“小民見了大人,就想問大人一句,咱大清什麽時候能不怕洋人?什麽時候能把威海收回來?各位官爺能不能上奏朝廷,陳情民意,趕快把威海收回來?”
陳縣令上前嗬斥道:“爾等真乃愚民!威海租予洋人,乃大清國策,皇上欽定,利國利民。欽定譬如父母與人諾,子弟何敢違抗?愚民阻撓,譬如螳臂當車。再敢如此放肆,定懲不饒。”
老人麵無懼色,冷冷地看著陳知縣,“陳大人,小民是英國治下百姓,請問大人如何懲罰小民?”
陳知縣沒有料到老人如此回話,登時瞠目結舌:“這、這......”便沒有了下文。
秦巡檢走上前來,打破了尷尬,“老人家,您送的條幅,本官先替知府趙大人收下了。您的請求趙大人有合適的機會也定當向朝廷轉達!”
秀才一邊嘴裏嘟囔著“收下就好,收下就好”,一邊惆悵遠去。
衙役驅逐了圍觀人群,趙知府一行繼續前行。
曲文魁一直沒有找到告狀的機會,隻得耐心地在後麵遠遠地跟著。
在威海衛行政長官署前,趙知府一行官員下了轎子。
注1:愛德華港區:英國人為租界起的地名。指威海城外海港以及周邊一帶的英國租界,相當於現在的市區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