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晚搜羅著箱籠,準備再找出些零碎綢緞,誰知道剩下的不是顏色不好就是幅麵太小,翻了半天也沒有合適的,想起文蓮經常收集零碎布頭,於是趁著雙蕊沒回來,趕緊去了趟文蓮那裏。
文蓮房裏卻坐著另一個人,沈曆在自貢的通房丫頭小玉。小玉雖然是明公正道開了臉收了房的,但是由於沈曆和姚淑宜都不十分喜愛她,所以一直沒有抬姨娘,丫頭不是丫頭,主子不是主子,翠晚她們碰見時都覺得有些難稱呼。好在小玉素來文弱溫順,平時總默默做事,從不多話,所以雖然按姨娘的份例領著月銀,卻也沒有另開屋,依舊在姚淑宜房裏做著大丫頭的活,隻是手底下添了一個十來歲的使喚丫頭銀桃罷了。
翠晚見了她,不免寒暄幾句,小玉聽說她是來找鞋麵子的,笑說:“我那裏還有些顏色布匹,你要是不嫌棄,就給你吧。”
翠晚忙道了謝,跟著到小玉屋裏,打開箱子,先有一陣濃鬱的香氣撲出來,隻見裏裏放著許多布頭,其中不少還是整幅的綢緞,另一角堆著一些汗巾、香囊、手帕、包頭,種類十分齊全。
小玉輕聲說:“大部分都是太太賞的,我針線上不行,白放著可惜了,你都拿去做用吧,還要什麽再來找我。”
翠晚被香味熏得有些頭暈,忙答應了,小玉察覺她的表情,微笑著說:“我愛熏香,屋子裏總是薰了又薰,老爺也說味道太濃,聞不慣。”
鞋麵抱回去後,晴雪抱怨了一晚上,直說這堆鞋麵薰了太多香,味道濃的讓人受不了。翠晚想到小玉衣履間也是這股味道,大概是她聞習慣了不覺得吧,便也沒放在心上。
轉眼已到了臘月二十四祭灶的日子。剛交黃昏,姚淑宜便領著女兒們燒過黃昏紙,一家人跟定沈曆,齊齊來到大廚房內,惠香媳婦領著幾個上灶的丫頭婆子,早已洗淨手臉,恭恭敬敬等在那裏。
揚州的習俗,女人不能祭灶。因此一進門,沈曆便令姚淑宜和女兒們先回避,自己帶著沈應嘉親自在灶王爺嘴上抹了蜜,跟著點起兩隻手臂粗的紅蠟燭,又在香爐裏插了香,沈應嘉懷裏抱著準備好的紅公雞,與沈曆一前一後跪在灶王爺的畫像跟前,嘴裏念念有詞:“騎紅馬,上九天,好話多說,多說好話。”沈曆拿起桌上備好的燒酒,猛地朝公雞頭上澆去,公雞受驚,撲棱棱搖了幾下腦袋,小圓眼睛裏露出驚恐的光芒。沈曆大喜,笑說:“嘉兒,你看公雞頭擺的多有勁,今年肯定還要紅火!”
兩人將糖瓜、糖餅、粉團、江米團子、關東糖、寸金糖、腳骨糖、黑白膠切都擺在灶台前,又放好清水和黃豆,以備灶王爺的坐騎食用,這才重新點香,撤下灶王爺的畫像,連公雞一起拿到院子當中,殺雞燒紙,一把火燒了個幹淨,望著輕飄飄飛起丈把高的紙灰,沈曆眉開眼笑,沈應嘉湊趣說:“今年紙灰飛的這麽高,看來灶王爺很喜歡咱家的供品,上天後肯定替咱們說好話!”
父子倆全部弄完,這才回到內院,姚淑宜早已端正好一桌酒肴,娘兒們正站在門外等著沈曆父子。沈曆放眼望去,但見太太端莊,女兒美麗,兒子挺拔,心中不由得樂開了花。
一家人圍著圓桌團團坐下,姚淑宜領著女兒們挨個給沈曆敬了酒,沈曆興致上來,看看姚淑宜,笑著說:“太太,今兒高興,自家人也該熱鬧熱鬧,不然就讓文秀、文蓮兩個來唱個曲?”
文秀是李姨娘房裏的大丫頭,生的白皙清秀,又是一把好嗓子,沈曆喜歡熱鬧,先前在家時曾經讓文蓮、文秀、文桔還有周姨娘的文花一起學唱南曲小調,又請了一個老樂戶教幾個女子彈琵琶、月琴,學了一年有餘,文秀聰明伶俐,唱的十分好,又兼她認得幾個字,會看唱本,越發覺得比其他三個都出息,所以在沈家的大小丫頭中,頭一個要數文秀最得沈曆青眼。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姚淑宜舊家出身,最是看重地位尊卑,沈曆要丫頭們學唱曲時她已經很不情願,覺得唱曲之類是下三流的人才學的,又怕丫頭們看了唱本歪了心思,將來帶壞了兒女。隻是當初拗不過沈曆,隻得學了,如今聽見要在一家老小麵前唱曲,更是覺得別扭,勉強笑道:“老爺,一家子團聚,歡歡喜喜說說話卻不好嗎?再說那些曲子也聽了許多遍,沒什麽有趣的。”
沈曆不以為然,到:“一年也就臘月、正月有些空閑,一家子坐在一起正好圖個樂,又何苦自己拘泥,白不得樂。太太,依我說你也放寬心懷,聽她們唱唱曲彈彈琵琶,卻不是輕快些?”說著吩咐文桔去叫文秀過來。
不多時文秀果然抱著琵琶來了,沈曆又叫文蓮拿了月琴,兩個對坐在席前,一人賞了一攢盒酒菜吃了,跟著撥弦弄索,鶯聲嚦嚦地唱了起來。
沈曆虛虛靠在椅背上,隻覺心曠神怡,不由得微微閉了眼睛。姚淑宜心中雖然不滿,聽了幾句也覺甚是好聽,漸漸也不說什麽。沈應嘉和雙瑤姊妹在川裏時,沈曆常叫了唱曲的來家裏彈唱,所以並不覺得稀罕,玉娘一向諸事小心,並未露出特別歡喜的神色,秋娘還小,看見熱鬧自然高興嬉笑,唯有雙蕊興奮異常,一直在心裏盤算著得了機會就央求母親,要屋裏的丫頭跟著學學。
正在熱鬧的關頭,忽然聽見門外一陣鑼鼓聲,萬福匆匆走進來回報說,有一起送灶神的花子來到了門上,吵嚷著要進門表演。沈曆一時興起,也不與姚淑宜商量,直接就叫將酒席擺到外院卷棚內,又讓家裏人都在倒座裏呆著,從窗戶眼裏看花子送灶神。
姚淑宜心中不快,索性不管。沈曆便叫雙瑤:“你娘騰不出手,你去招呼吧。”雙瑤見桌上席麵已經半殘,於是命令下人找來一張小小的方桌放在卷棚內,桌上隻是一色泥金碟子盛著各樣幹鮮果子,正中大盤內擺著秋天時醉下的大肥螃蟹,專供沈曆和沈應嘉下酒。
女孩子們聽說要看熱鬧,自然高興,擠在倒座裏嘰嘰喳喳說個沒完。雙瑤也依樣擺了席麵,上了一壺金華酒,又命惠香媳婦燒了一個暖鍋,配好各色葷素小菜,一家人圍爐坐著,隻等著看戲涮鍋。
姚淑宜瞟了雙瑤一眼,道:“老爺說的話,你真聽的緊。”
雙瑤隻是笑著不吭聲,姚淑宜不多時自己也笑了,說:“罷了,一年隻一次,由著你們爺倆鬧吧!”
“鏘鏘鏘”幾聲鑼響,一個鼻子上抹了白的花子開始吊場,說了幾句笑話,引得女人們都笑了,跟著一個花子扮成老頭,另一個扮成毛頭小夥,演了一出市場上吵架的戲碼,姚淑宜正看得熱鬧,忽然文蓮走近,悄悄說了句話,姚淑宜一下變了臉色,怒道:“怎麽,老爺讓她們都來?”(未完待續)
文蓮房裏卻坐著另一個人,沈曆在自貢的通房丫頭小玉。小玉雖然是明公正道開了臉收了房的,但是由於沈曆和姚淑宜都不十分喜愛她,所以一直沒有抬姨娘,丫頭不是丫頭,主子不是主子,翠晚她們碰見時都覺得有些難稱呼。好在小玉素來文弱溫順,平時總默默做事,從不多話,所以雖然按姨娘的份例領著月銀,卻也沒有另開屋,依舊在姚淑宜房裏做著大丫頭的活,隻是手底下添了一個十來歲的使喚丫頭銀桃罷了。
翠晚見了她,不免寒暄幾句,小玉聽說她是來找鞋麵子的,笑說:“我那裏還有些顏色布匹,你要是不嫌棄,就給你吧。”
翠晚忙道了謝,跟著到小玉屋裏,打開箱子,先有一陣濃鬱的香氣撲出來,隻見裏裏放著許多布頭,其中不少還是整幅的綢緞,另一角堆著一些汗巾、香囊、手帕、包頭,種類十分齊全。
小玉輕聲說:“大部分都是太太賞的,我針線上不行,白放著可惜了,你都拿去做用吧,還要什麽再來找我。”
翠晚被香味熏得有些頭暈,忙答應了,小玉察覺她的表情,微笑著說:“我愛熏香,屋子裏總是薰了又薰,老爺也說味道太濃,聞不慣。”
鞋麵抱回去後,晴雪抱怨了一晚上,直說這堆鞋麵薰了太多香,味道濃的讓人受不了。翠晚想到小玉衣履間也是這股味道,大概是她聞習慣了不覺得吧,便也沒放在心上。
轉眼已到了臘月二十四祭灶的日子。剛交黃昏,姚淑宜便領著女兒們燒過黃昏紙,一家人跟定沈曆,齊齊來到大廚房內,惠香媳婦領著幾個上灶的丫頭婆子,早已洗淨手臉,恭恭敬敬等在那裏。
揚州的習俗,女人不能祭灶。因此一進門,沈曆便令姚淑宜和女兒們先回避,自己帶著沈應嘉親自在灶王爺嘴上抹了蜜,跟著點起兩隻手臂粗的紅蠟燭,又在香爐裏插了香,沈應嘉懷裏抱著準備好的紅公雞,與沈曆一前一後跪在灶王爺的畫像跟前,嘴裏念念有詞:“騎紅馬,上九天,好話多說,多說好話。”沈曆拿起桌上備好的燒酒,猛地朝公雞頭上澆去,公雞受驚,撲棱棱搖了幾下腦袋,小圓眼睛裏露出驚恐的光芒。沈曆大喜,笑說:“嘉兒,你看公雞頭擺的多有勁,今年肯定還要紅火!”
兩人將糖瓜、糖餅、粉團、江米團子、關東糖、寸金糖、腳骨糖、黑白膠切都擺在灶台前,又放好清水和黃豆,以備灶王爺的坐騎食用,這才重新點香,撤下灶王爺的畫像,連公雞一起拿到院子當中,殺雞燒紙,一把火燒了個幹淨,望著輕飄飄飛起丈把高的紙灰,沈曆眉開眼笑,沈應嘉湊趣說:“今年紙灰飛的這麽高,看來灶王爺很喜歡咱家的供品,上天後肯定替咱們說好話!”
父子倆全部弄完,這才回到內院,姚淑宜早已端正好一桌酒肴,娘兒們正站在門外等著沈曆父子。沈曆放眼望去,但見太太端莊,女兒美麗,兒子挺拔,心中不由得樂開了花。
一家人圍著圓桌團團坐下,姚淑宜領著女兒們挨個給沈曆敬了酒,沈曆興致上來,看看姚淑宜,笑著說:“太太,今兒高興,自家人也該熱鬧熱鬧,不然就讓文秀、文蓮兩個來唱個曲?”
文秀是李姨娘房裏的大丫頭,生的白皙清秀,又是一把好嗓子,沈曆喜歡熱鬧,先前在家時曾經讓文蓮、文秀、文桔還有周姨娘的文花一起學唱南曲小調,又請了一個老樂戶教幾個女子彈琵琶、月琴,學了一年有餘,文秀聰明伶俐,唱的十分好,又兼她認得幾個字,會看唱本,越發覺得比其他三個都出息,所以在沈家的大小丫頭中,頭一個要數文秀最得沈曆青眼。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姚淑宜舊家出身,最是看重地位尊卑,沈曆要丫頭們學唱曲時她已經很不情願,覺得唱曲之類是下三流的人才學的,又怕丫頭們看了唱本歪了心思,將來帶壞了兒女。隻是當初拗不過沈曆,隻得學了,如今聽見要在一家老小麵前唱曲,更是覺得別扭,勉強笑道:“老爺,一家子團聚,歡歡喜喜說說話卻不好嗎?再說那些曲子也聽了許多遍,沒什麽有趣的。”
沈曆不以為然,到:“一年也就臘月、正月有些空閑,一家子坐在一起正好圖個樂,又何苦自己拘泥,白不得樂。太太,依我說你也放寬心懷,聽她們唱唱曲彈彈琵琶,卻不是輕快些?”說著吩咐文桔去叫文秀過來。
不多時文秀果然抱著琵琶來了,沈曆又叫文蓮拿了月琴,兩個對坐在席前,一人賞了一攢盒酒菜吃了,跟著撥弦弄索,鶯聲嚦嚦地唱了起來。
沈曆虛虛靠在椅背上,隻覺心曠神怡,不由得微微閉了眼睛。姚淑宜心中雖然不滿,聽了幾句也覺甚是好聽,漸漸也不說什麽。沈應嘉和雙瑤姊妹在川裏時,沈曆常叫了唱曲的來家裏彈唱,所以並不覺得稀罕,玉娘一向諸事小心,並未露出特別歡喜的神色,秋娘還小,看見熱鬧自然高興嬉笑,唯有雙蕊興奮異常,一直在心裏盤算著得了機會就央求母親,要屋裏的丫頭跟著學學。
正在熱鬧的關頭,忽然聽見門外一陣鑼鼓聲,萬福匆匆走進來回報說,有一起送灶神的花子來到了門上,吵嚷著要進門表演。沈曆一時興起,也不與姚淑宜商量,直接就叫將酒席擺到外院卷棚內,又讓家裏人都在倒座裏呆著,從窗戶眼裏看花子送灶神。
姚淑宜心中不快,索性不管。沈曆便叫雙瑤:“你娘騰不出手,你去招呼吧。”雙瑤見桌上席麵已經半殘,於是命令下人找來一張小小的方桌放在卷棚內,桌上隻是一色泥金碟子盛著各樣幹鮮果子,正中大盤內擺著秋天時醉下的大肥螃蟹,專供沈曆和沈應嘉下酒。
女孩子們聽說要看熱鬧,自然高興,擠在倒座裏嘰嘰喳喳說個沒完。雙瑤也依樣擺了席麵,上了一壺金華酒,又命惠香媳婦燒了一個暖鍋,配好各色葷素小菜,一家人圍爐坐著,隻等著看戲涮鍋。
姚淑宜瞟了雙瑤一眼,道:“老爺說的話,你真聽的緊。”
雙瑤隻是笑著不吭聲,姚淑宜不多時自己也笑了,說:“罷了,一年隻一次,由著你們爺倆鬧吧!”
“鏘鏘鏘”幾聲鑼響,一個鼻子上抹了白的花子開始吊場,說了幾句笑話,引得女人們都笑了,跟著一個花子扮成老頭,另一個扮成毛頭小夥,演了一出市場上吵架的戲碼,姚淑宜正看得熱鬧,忽然文蓮走近,悄悄說了句話,姚淑宜一下變了臉色,怒道:“怎麽,老爺讓她們都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