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櫃說道:"這位客官,陛下被逆賊宇文化及殺害一事已經鬧得滿城風雨,李淵就要來打大興城了,這你都不知道!?"
"我當然知道,但與洛陽有何關係?"裴仁基不解道。
"當然有,大興城與洛陽比鄰,要是大興城被李淵拿下,那洛陽也難以自保,更何況近來從江都傳來消息,說宇文化及已經帶著十多萬大軍從江都返回,進駐大興城與洛陽,故此街上才百姓稀少,士兵巡邏,我看洛陽早晚也會變成亂戰之地,你也快點離開吧。"掌櫃邊說邊搖頭歎息。
裴仁基心情頗為複雜,回房叮囑家人不要隨意外出,等過完今晚明日就出發前去東郡。
自從李淵造反,楊廣就派遣王世充前往洛陽駐守,本意是希望王世充能夠調動洛陽兵馬,與大興城將士共同對抗李淵。
就在王世充回來後不久楊廣就被殺了,這個消息讓他有點措手不及,他臨走前楊廣還活得好好的,在江都過著醉生夢死的日子,他剛走沒多久楊廣就死在宇文化及手上。
在他印象中宇文化及是個膽小怕事之人,官職沒有多高,遠不如其父宇文述有本事,根本沒有能力造反,更別說殺楊廣了,但往往不可能發生的事卻發生了,真是造化弄人。
大隋本已是日落西山,如今楊廣一死,更是危在旦夕,朝上群龍無首,需要另**君。
宇文化及在江都立楊浩為新帝,然而大興城與洛陽群臣並不認可,他們都知道這不過是宇文化及為了控製朝政弄的手段,他們必須重新挑選合適的人登基繼位,以應對天下巨變。
晚上戌時,太府卿元文都,武衛將軍皇甫無逸,右司郎中盧楚,左曉衛將軍段達,郭文懿,趙長文和王世充一起相約商議立帝之事。
大廳之內,燭火敞亮,七人齊聚一堂,他們七個已是洛陽最有權勢的人,衛玄本該一起來,然他年紀年事已高,已經七十六歲,有心而無餘力,近來已很少參與政事,所以就沒有叫他。
"都人齊了,在座各位都是大隋忠臣,如今大隋正處於生死存亡之際,北有李淵造反,南有宇文化及弑帝,其餘各地還有殺不完的起義軍,大隋江山搖搖欲墜,我等身為隋臣,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應當為國家分憂,國不可一日無君,家不可一日無主,當下最重要之事便是**君,不知諸位有何看法?"
元文都對眾人說道,他身居太府卿一職,性格耿直,頗有才幹,楊廣即位後曆任司農少卿、司隸大夫、禦史大夫等官職,深受信任。
"元太府卿說得不錯,宇文化及已經在江都立了楊浩為帝,我們必須立帝抗衡他,否則天下百姓都會誤以為楊浩才是正統。"眾人附和道,讚同元文所說。
"既是如此,那就立楊昭之子楊侗為帝,楊昭生前曾被陛下封為太子,可惜早死,如今洛陽除了楊侗之外,就隻有楊侑了,以長幼之分,楊侗為楊昭次子,楊侑為三子,理應立楊侗為帝。"元文都本想立楊昭長子楊倓為帝,可惜楊倓跟著楊廣去了江都,和楊廣死在一起,如今隻能退而求其次,立次子楊侗為帝。
楊侗今年不過十三歲,年紀尚小,讓他執政非常不合適,但楊廣幾個兄弟都被他所殺,他的兒子大多都被宇文化及殺害,剩下的長孫也死在宇文化及手上,除了年紀幼小的楊侗,已經沒有更加合適的人選。
自古以來,年紀幼小的繼承人登基繼位,基本上都不會有好下場,因為無法執掌朝政,大權容易落入權臣手上,楊侗在亂世之時繼位,注定不會有好結果。
大家商議一番後沒有太大異議,他們沒有更合適的人選,隻能選擇楊侗。
確認讓楊侗繼位後,元文都又說道:"李淵兵出太原攻打大興城,前些日已經派遣大將宋老生前往霍邑鎮守,抵擋李淵大軍,想來也能拖延一些時日,我們要盡快讓楊侗繼位,穩定軍心。"
"恐怕讓元太府卿失望了,今日從我軍中斥候傳來消息,說李淵已經攻破霍邑,宋老生兵敗深死,如今大軍正向河東而來,很快將與屈突通的兵馬交鋒,就是不知道屈突通能守多久。"王世充將今晚剛獲知的情報告訴眾人。
其餘數人聞言,皆是臉色驚變,沒想到李淵大軍這麽厲害,這才幾天就打敗了宋老生,要知道宋老生手上可是有兩萬精兵,怎能如此不濟。
"王將軍,你的情報可真?"元文都有些懷疑道。
"軍機大事,豈敢亂報。"王世充白了他一眼。
"嘶,這李淵如此厲害,要是真的被他打到大興城,我等該如何是好,大興城淪陷洛陽也會被波及,王將軍,你是陛下派來的軍中大將,不知你有幾分把握能夠擊敗他?"元文都對王世充這個突然派回來的外將有些不喜歡。
"如果隻對李淵,我能應付自如,但如今天下局勢,敵人何止李淵一人,不知你們是否聽說過東郡翟讓,他帶領的瓦崗軍在得知陛下死後,已經蠢蠢欲動,東郡距離洛陽極近,我看他很有可能比李淵先到一步,洛陽不出數月,必遭他攻打。"
王世充倒是不怎麽在意李淵,因為李淵要先攻下大興城才能來洛陽,但是東郡翟讓就在東北方,距離洛陽隻有不到二十天的路程,翟讓真要帶瓦崗軍攻洛陽,不用一個月就能兵臨城下,再加上宇文化及也要從江都北上,他們麵對敵人可不隻李淵一個。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段達也點頭道:"東郡瓦崗軍我也有所耳聞,聽說數年前陛下就曾派遣大將裴行儼出兵攻打,欲要收回東郡,但最終被瓦崗軍擊退,裴行儼也被抓住,如今還是生死不知。"
大家聽到如此,都陷入了沉默之中,現在形勢對他們十分不利,想要擊敗這麽多敵人,必須克服重重困難。
"我當然知道,但與洛陽有何關係?"裴仁基不解道。
"當然有,大興城與洛陽比鄰,要是大興城被李淵拿下,那洛陽也難以自保,更何況近來從江都傳來消息,說宇文化及已經帶著十多萬大軍從江都返回,進駐大興城與洛陽,故此街上才百姓稀少,士兵巡邏,我看洛陽早晚也會變成亂戰之地,你也快點離開吧。"掌櫃邊說邊搖頭歎息。
裴仁基心情頗為複雜,回房叮囑家人不要隨意外出,等過完今晚明日就出發前去東郡。
自從李淵造反,楊廣就派遣王世充前往洛陽駐守,本意是希望王世充能夠調動洛陽兵馬,與大興城將士共同對抗李淵。
就在王世充回來後不久楊廣就被殺了,這個消息讓他有點措手不及,他臨走前楊廣還活得好好的,在江都過著醉生夢死的日子,他剛走沒多久楊廣就死在宇文化及手上。
在他印象中宇文化及是個膽小怕事之人,官職沒有多高,遠不如其父宇文述有本事,根本沒有能力造反,更別說殺楊廣了,但往往不可能發生的事卻發生了,真是造化弄人。
大隋本已是日落西山,如今楊廣一死,更是危在旦夕,朝上群龍無首,需要另**君。
宇文化及在江都立楊浩為新帝,然而大興城與洛陽群臣並不認可,他們都知道這不過是宇文化及為了控製朝政弄的手段,他們必須重新挑選合適的人登基繼位,以應對天下巨變。
晚上戌時,太府卿元文都,武衛將軍皇甫無逸,右司郎中盧楚,左曉衛將軍段達,郭文懿,趙長文和王世充一起相約商議立帝之事。
大廳之內,燭火敞亮,七人齊聚一堂,他們七個已是洛陽最有權勢的人,衛玄本該一起來,然他年紀年事已高,已經七十六歲,有心而無餘力,近來已很少參與政事,所以就沒有叫他。
"都人齊了,在座各位都是大隋忠臣,如今大隋正處於生死存亡之際,北有李淵造反,南有宇文化及弑帝,其餘各地還有殺不完的起義軍,大隋江山搖搖欲墜,我等身為隋臣,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應當為國家分憂,國不可一日無君,家不可一日無主,當下最重要之事便是**君,不知諸位有何看法?"
元文都對眾人說道,他身居太府卿一職,性格耿直,頗有才幹,楊廣即位後曆任司農少卿、司隸大夫、禦史大夫等官職,深受信任。
"元太府卿說得不錯,宇文化及已經在江都立了楊浩為帝,我們必須立帝抗衡他,否則天下百姓都會誤以為楊浩才是正統。"眾人附和道,讚同元文所說。
"既是如此,那就立楊昭之子楊侗為帝,楊昭生前曾被陛下封為太子,可惜早死,如今洛陽除了楊侗之外,就隻有楊侑了,以長幼之分,楊侗為楊昭次子,楊侑為三子,理應立楊侗為帝。"元文都本想立楊昭長子楊倓為帝,可惜楊倓跟著楊廣去了江都,和楊廣死在一起,如今隻能退而求其次,立次子楊侗為帝。
楊侗今年不過十三歲,年紀尚小,讓他執政非常不合適,但楊廣幾個兄弟都被他所殺,他的兒子大多都被宇文化及殺害,剩下的長孫也死在宇文化及手上,除了年紀幼小的楊侗,已經沒有更加合適的人選。
自古以來,年紀幼小的繼承人登基繼位,基本上都不會有好下場,因為無法執掌朝政,大權容易落入權臣手上,楊侗在亂世之時繼位,注定不會有好結果。
大家商議一番後沒有太大異議,他們沒有更合適的人選,隻能選擇楊侗。
確認讓楊侗繼位後,元文都又說道:"李淵兵出太原攻打大興城,前些日已經派遣大將宋老生前往霍邑鎮守,抵擋李淵大軍,想來也能拖延一些時日,我們要盡快讓楊侗繼位,穩定軍心。"
"恐怕讓元太府卿失望了,今日從我軍中斥候傳來消息,說李淵已經攻破霍邑,宋老生兵敗深死,如今大軍正向河東而來,很快將與屈突通的兵馬交鋒,就是不知道屈突通能守多久。"王世充將今晚剛獲知的情報告訴眾人。
其餘數人聞言,皆是臉色驚變,沒想到李淵大軍這麽厲害,這才幾天就打敗了宋老生,要知道宋老生手上可是有兩萬精兵,怎能如此不濟。
"王將軍,你的情報可真?"元文都有些懷疑道。
"軍機大事,豈敢亂報。"王世充白了他一眼。
"嘶,這李淵如此厲害,要是真的被他打到大興城,我等該如何是好,大興城淪陷洛陽也會被波及,王將軍,你是陛下派來的軍中大將,不知你有幾分把握能夠擊敗他?"元文都對王世充這個突然派回來的外將有些不喜歡。
"如果隻對李淵,我能應付自如,但如今天下局勢,敵人何止李淵一人,不知你們是否聽說過東郡翟讓,他帶領的瓦崗軍在得知陛下死後,已經蠢蠢欲動,東郡距離洛陽極近,我看他很有可能比李淵先到一步,洛陽不出數月,必遭他攻打。"
王世充倒是不怎麽在意李淵,因為李淵要先攻下大興城才能來洛陽,但是東郡翟讓就在東北方,距離洛陽隻有不到二十天的路程,翟讓真要帶瓦崗軍攻洛陽,不用一個月就能兵臨城下,再加上宇文化及也要從江都北上,他們麵對敵人可不隻李淵一個。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段達也點頭道:"東郡瓦崗軍我也有所耳聞,聽說數年前陛下就曾派遣大將裴行儼出兵攻打,欲要收回東郡,但最終被瓦崗軍擊退,裴行儼也被抓住,如今還是生死不知。"
大家聽到如此,都陷入了沉默之中,現在形勢對他們十分不利,想要擊敗這麽多敵人,必須克服重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