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準備足夠的‘丹藥’,文啟東不但動用了自己存儲的藥材,還拿出五百兩的備用銀子去采購藥材


    一些在蒲州張家時沒有動用的精密儀器,也不藏著掖著拿出來用了


    於是,專門用來製藥的小院,半個月的時間裏,都飄滿了藥香


    為了讓自己煉製的丹藥顯得高大上,文啟東指導工匠,燒製出了五彩琉璃瓶,一巴掌大小的葫蘆形琉璃瓶,在陽光下看時,色彩煙動流轉、光彩奪目


    不說瓶裏的藥了,單單裝藥的瓶子,都可稱得上是‘寶貝’,拿到市麵上,也能值個幾兩銀子


    當然,想要生意長久,還得靠產品的質量,你的包裝再好,裏麵的藥吃了沒效果,也隻能糊弄別人一次兩次,最終生意會黃。


    文啟東當然不會生產偽劣產品,擁有物質分析的能力,對藥材藥性已經研究透徹的情況下,文啟東製作的《鳳山觀養生丸》,無毒無副作用,服用後,能提高身體肌能,培元養氣,絕對功效顯著


    養生丸分為男女兩種,主藥材都是一樣的,隻是在作用上,稍稍改變了一點


    女人服用的,在養生的同時,對肌膚改善也有一定的效果


    男人服用的,側重於培元養氣,更注重生理肌能的提升


    養生丸雖分男女,但要是誤服了,也沒有什麽問題,副作用不過是女人的欲望強了一些,男人的肌膚變細膩了一些


    賣這種‘養生丸’,文啟東可是受過‘專業’培訓的,那是行家裏手啊!


    對於賣藥的宣傳、銷售、和售後服務,文啟東專門挑了兩個頭腦靈活有眼色的觀徒,突擊培訓了幾天,把自己銷售‘保健品’的專業知識向兩人傾囊相授。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是八月初了,秋收就要開始了


    為了在秋收後籌集到足夠的銀子,好用來儲備糧食,文啟東決定在八月初六舉辦開觀典禮


    還有幾天的時間,為了辦好一個成功的開觀典禮,道觀內外,山穀裏的村民,都在文啟東的指揮下忙碌起來


    通過送請柬反饋的信息,文啟東和何知客兩人估算了一下,確定會來的官紳富人之家有十幾家,可能會來的還有幾家


    每家連仆人一起算,平均六人左右,到時來山穀的人數不會超過一百五十人


    這樣看起來,山穀的接待壓力不是很大,物資的準備,目前來看是充足的


    為了這次開觀典禮,文啟東還專門聘請了一名‘資深’道家人士


    葛明真今年五十六了,這個年紀在這時期,已經算是高壽了,到哪都能稱一聲老夫,和年齡比起來,葛明真更被人稱道的,是他信奉道教的資曆


    自稱是葛洪葛天師後人的葛明真,從小就受家庭影響,信奉道教,成年後,好多名山大觀都留下了他‘到此一遊’的足跡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在龍虎山天師府待過三年,雖沒有成為天師府的在編人員,可也算有了過硬的資曆了,稱得上是道家的老居士了


    過了五十歲後,葛老居士才消停了下來,回歸老家懷慶府,不再一年有大半年的時間到處浪,還美其名耶‘訪道’了


    由於也是官紳後人家庭出身,作為一名道家的老居士,葛明真在當地還是有一點小名氣的


    對於道教的禮節,文啟東與何成文兩人都是一知半解的小白,為了在開觀典禮上不出錯,三請三邀,並且出場費給到了二百兩銀子,才把葛老居士請了過來,擔任道觀開光典禮的‘總導演’


    葛明真到了山穀道觀後,一看道觀的環境和規模,當場就改口了


    不是把臨時主持的活給推了,不想幹了,而是酬銀不要了,另提了一個要求,他要長居道觀,隻要答應他長居道觀,他免費義務做道觀的外客知事


    文啟東想了想,道觀也確實需要一個‘專業人士’,要不然,好多事情都要抓瞎


    現在有了一個免費的‘行業精英’來加盟,人家還不要報酬白幹,那還猶豫啥,鼓掌歡迎啊!


    人性啊!,從做事態度就能看出來,給別人幹和給自己幹的積極性就是不一樣


    本來隻是拿錢辦事,應付差事的葛老居士,被文啟東當著一眾道觀人的麵,宣布他為道觀外事管事後,幹活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是大大提高


    有了專業的葛老居士接手,立即發現,文啟東以前的安排,好多都不合時宜,有些布置還會鬧笑話


    文啟東一看這情況,得了,自己還是退居二線吧!,在明朝搞接待活動,不是自己的專業範圍


    於是,文啟東把道觀的開觀典禮事物,一股腦都交給了葛知事,讓何知客從旁協助,自己隱居後院專心煉丹


    道觀開觀那一天,山穀內紅旗招展鞭炮齊鳴鑼鼓喧天的景象……是沒有滴


    從山口到道觀,寬敞結實平整的水泥大道兩旁,隔個幾十米插上了一杆旗幡,明黃色的長條旗幡,上麵畫滿了符篆


    上百麵的明黃符篆旗,往道路兩旁一插,道家慶典的氣氛就顯現出來了


    至於鞭炮齊鳴、鑼鼓喧天……,道家觀宇乃神靈靜修之地,你搞一出民間驅趕年獸的鬧勁出來幹啥,準備把神靈也驅趕走嗎?


    要不是請來了葛知事,文啟東就打算道觀開業那天,從穀口到道觀,一溜的鞭炮放下來,那顯得多熱鬧


    多虧請來了‘專業人士’,要不就鬧笑話了


    文啟東不光想放鞭炮,也想到了紅旗招展,一聽道觀要遍插紅旗,葛知事被嚇了一頭冷汗,堅決製止


    開什麽玩笑,紅旗那玩意,是皇家慶典才用的東西,你一個小道觀就紅旗招展,你這道觀想幹什麽


    明朝是火德,最尊崇的顏色是紅色,沒看金鑾殿上,皇帝是黑服鑲嵌金紅衣邊,大臣都是紅袍嗎


    其實,中國從商周到秦漢再到明朝,皇帝的正裝都是以黑為主色調,輔色調是金紅紫


    沒看書中說嘛:滿堂朱紫貴,盡是讀書人


    這也說明了古代,清朝以前,紅色是尊貴色


    在明朝,士兵是穿著紅色袍服的,平民你要是穿紅色的衣服,隻要沒人計較,也沒什麽


    但你要想遍插紅旗,那恐怕就有禍事發生,可以追究你違製


    至於黃色,特別是明黃色,清朝以前,都是死人入土下葬時穿的壽衣


    也隻有到了清朝,說自己是水德的愛新覺羅家族,不知是咋想的,把明黃色當成皇家獨享專屬色


    電視劇上常演這樣的情節:清朝的皇帝一高興,賜愛卿黃馬褂一件……


    賜人黃色的馬褂,這要擱在其它朝代,別人不和你拚命,也會暗地裏罵娘,轉頭就會把黃馬褂扔你家院子裏


    就是現代,死了人,你看從花圈到門對子,第一年都是用黃色


    有人說了,現代那些寺廟和道觀裏的和尚道士,慶典時也是穿的黃色的衣服


    和尚咱說不清是咋回事,咱隻說道士的黃袍


    道士穿黃袍時,一般都是做法事時穿,道士做法事幹啥,誦經超度和捉鬼呀!


    前麵說了,古代死人下葬是穿黃色的,那鬼出現時衣服也是黃色的,道士做法事,是要超度鬼的


    穿上黃色的衣服,就等於說:死鬼,來吧,咱們是一夥的,來來來,跟著我走,帶你到地府去轉轉……


    這個道士穿黃袍超度鬼和捉鬼,你看香港的鬼片,林正英扮演道士時,做法事穿的衣服都是黃色


    要說傳統漢文化的傳承,不要黑和噴,港台南韓日本這些地區,有一些老的漢文化傳承中的東西,這些地方確實保留的要原汁原味一些


    這也和傳承沒有斷絕有關係,傳承沒有斷,人家就‘專業’一些


    就如葛知事,對道家的業務,絕對是純正的專業科班級別的,比起文啟東這個假道士,在道教業務的熟悉程度上,絕對能甩文啟東八條街


    專業的事,就是要交給專業的人來幹,要是這次開觀典禮搞得好,文啟東準備以後道觀前院的事,都交給葛老居士來幹,自己專做山穀的幕後穀主


    開觀典禮的當天,天氣很好,本是三伏天氣,氣溫也沒有超過三十度,偶爾有陣風吹過,居然還能讓人感受到一絲涼爽


    時間到了中午午時,該來的賓客都來了,負責清點人數的道士匯報,一共來了十八家,總人數是九十六人


    比預期的要少一些,但也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沒有把道觀的麵子掉到地上


    人員的接待安排,都是由葛知事負責,道觀內有足夠的房間,也有足夠大的回廊空地


    不說道觀大門前近五百平的廣場,就是道觀內三重大殿前,也都留有近三百平的殿前小廣場,大殿旁邊附屬的幾個小院,每個小院中也有五六十平的空地


    這還不算道觀後麵坡頂,專屬於文啟東的小院禁地,和一些封閉的塔樓建築


    可以說,就單輪建築規模和房屋數量來說,方園幾百裏內,文啟東的道觀絕對能排第一


    占地麵積排不了第一,是因為地方不夠大,建道觀的小山坡總共麵積才一萬多平,也就是二十多畝地,上麵已經建滿了道觀大小建築


    雖然道觀的占地麵積不大,但建築布局合理,觀內不論是大殿還是偏房,連回廊亭台,都是青磚碧瓦、石柱石台,讓一眾來賓對道觀的豪奢讚歎不已


    文啟東建道觀的時候,雖沒有禁止外人參觀,但那些官紳富人也沒有刻意前來打探


    一間建在山溝裏的道觀,有啥好打聽的,要不是文啟東動用的人手太多,鬧得動靜較大,更不會有多少閑著沒事去關注


    要知道,在古代,廟宇道觀是遍布鄉野的東西,要不然,為何趕考書生,行鏢的車隊,錯過客棧的行路人,都是借宿荒山野廟,破舊道觀


    這就說明古代鄉野之間那些三間兩間規模的寺觀太多,這些寺廟道觀,絕大部分都是自建的野廟野觀


    當建這些‘不在編’寺觀的和尚道士死了後,沒有了傳承人來打理,很多就荒廢了


    廢棄的寺觀房屋,就成了孤魂野鬼的存生之所,錯過客棧的行路人遮風避雨之地


    <a href="http://m.xiaoshuting.la" id="wzsy">xiaoshuting.la</a>


    所以,聽到哪哪又再建寺觀,隻要不是知名大和尚或有道全真主持修建的,沒人會去特別關注,隻以為又是哪個神婆神漢想要收集‘香火’的行為


    對文啟東關注,一個是動靜大,另一個是傳的神乎其神的‘掌心雷’,會法術的道士,雖不知名,卻值得關注了


    會法術的道士,道觀建成了,那就給個麵子,去捧捧場,認識認識會法術的道長,混個麵熟……


    這種行為,是‘成功’人士的日常,朋友多了路好走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明末開始生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午正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午正月並收藏從明末開始生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