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誌第二帝國近似瘋狂的建造主力艦,受到刺激的不僅僅是英國皇家海軍,還有英國國會議員。


    受英德海軍軍備協議影響,在一九零七年,英國國會隻批準了建造一艘主力艦,即“海王”號。結果到一九零七年底,得知德意誌第二帝國以法俄威脅為由,單方麵破壞了英德海軍協議,把造艦規模提高了百分之五十,英國國會議員惱羞成怒,僅在一九零八年的預算中就批準了八艘主力艦。


    隻是,在建造何種主力艦的問題上,英國皇家海軍內部存在嚴重分歧。


    保守派堅持以戰列艦為主,即在建造四艘“白羊座”級的基礎上,把四艘“喬治五世”級的建造工作提前。可是以費希爾為代表的改革派則認為,沒有必要建造太多的戰列艦,應該增加戰列巡洋艦的建造數量,至少應該在八艘主力艦的份額中,分出四分之一來建造戰列巡洋艦。


    最終,費希爾的主張得到了支持。


    問題是,戰列巡洋艦的建造費用遠高於戰列艦,僅動力係統一項就比戰列艦高了百分之一百五十。


    結果就是,國會撥款不足以在建造六艘戰列艦的基礎上建造兩艘戰列巡洋艦。


    費希爾再厲害,也繞不過經費這一關。


    事實上,搞到這個時候,英國也已精疲力盡,根本沒有足夠的財力使皇家海軍維持“兩強標準”。


    要知道,海軍實力僅次於英國的是德意誌第二帝國與美國,而這兩個新興工業國家都處於上升階段,經濟實力均超過了英國,財政收入也比英國理想得多。雖然英國不用在陸軍建設上花太多的力氣,而德意誌第二帝國首先得保證一支強大的陸軍,然後才是把多餘的財力用來建設海軍,但是英國的經濟狀況,根本不可能維持一支規模超過德美之和的世界第一艦隊。


    沒有錢,就別想建造戰艦。


    所幸的是,英國有廣闊的海外殖民地,還有幾個較為發達的自治領地,比如澳大利亞與新西蘭。


    搞到最後,英國佬終於找到了解決之道。


    一九零八年,在澳大利亞與新西蘭提出自願捐贈之後,英國皇家海軍敲定了最後的造艦規劃。


    按照計劃,英國皇家海軍將追加建造兩艘“海王”級的改進型,即兩艘“巨人”級戰列艦,並且啟動“白羊座”級戰列艦的建造工作,費希爾要求得到的戰略巡洋艦中,第一艘由英國財政撥款,後兩艘則分別由澳大利亞與新西蘭出資,這就是後來的三艘“不倦”級戰列巡洋艦。


    也就是說,英國皇家海軍總共追加建造了九艘主力艦,而不是最初訂下的八艘。


    雖然增加了一艘建造量,但是在澳大利亞與新西蘭出資的情況下,英國財政撥款總量並沒增加多少。


    可以說,英國在海軍問題上絕不含糊。


    隻是,這僅僅是個開始。


    隨著德意誌第二帝國把造艦計劃整體提前兩年,以達到在一九一三年之前把建造的主力艦增加百分之五十的目的,英國皇家海軍立即采取了針鋒相對的行動,在落實了“白羊座”級與“不倦”級的建造工作之後,立即啟動了“喬治五世”級戰列艦與“獅”級戰列巡洋艦的設計與建造工作。


    到這一步,英德海軍協議已經毫無意義了。


    麵對德意誌第二帝國海軍不斷增強的威脅,英國皇家海軍提出了新的標準,即主力艦的規模要始終保持在對手的兩倍之上。


    在英國佬看來,這是維持英國霸權地位的最低標準。


    要知道,英國海軍除了保護本土之外,還要保護廣闊的海外殖民地,甚至得在地中海牽製意大利與奧匈帝國的艦隊。如此一來,就算英國艦隊的規模是德意誌第二帝國的兩倍,也無法在北海上獲得如此的優勢。按照費希爾的估計,在這個標準下,英國皇家海軍在北海的兵力優勢隻有一點五倍。


    可以說,這已經是最低標準了。


    如果低於這個標準,德意誌第二帝國海軍就有把握奪取北海製海權,把英國皇家海軍趕出北海。


    對英國來說,這是不可接受的結果。


    問題是,英國有這樣的財力嗎?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正是馮承乾希望看到的結果。


    到一九一零年,德意誌第二帝國的軍費支出占到了財政總支出的百分之三十,其中海軍軍費隻占軍費總支出的百分之二十。雖然德意誌第二帝國沒有像印度那樣的殖民地,但是帝國的經濟狀況還算良好。同期,英國的軍費支出占到了財政總支出的百分之三十六,其中海軍軍費占軍費總支出的百分之八十。就算英德兩國的財政收入相當,英國皇家海軍花掉的錢都是帝國海軍的四點五倍,而皇家海軍的規模還不到帝國海軍的二點五倍。可見,英國皇家海軍的效費比並不高。


    照此情況發展下去,在一九一五年之後,英國政府隨時都有可能破產。


    德意誌第二帝國呢?


    就首相比洛提交的報告,至少要到一九二零年,帝國財政才會出現困難,因此帝國仍然有財力支持海軍軍備競賽。


    由此可見,真要繼續比拚建造戰艦,最先倒下的肯定不是德意誌第二帝國。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顯然,英國肯定會設法避免財政破產,而最好的辦法就是在破產之前發動一場足以抵消所有債務的戰爭。


    隻是,這場戰爭會在什麽時候爆發,馮承乾就不大清楚了。


    雖然在他的主導下,德意誌第二帝國的造艦行動整體提前了兩年,但是英國皇家海軍的造艦行動並沒有發生太大變化。由此導致了兩個結果,一是英國的財政並沒有因為大規模建造戰艦而提前惡化,二是英德的艦隊規模將在一九一四年、而不是一九一六年達到平衡,而這兩個結果所產生的影響又恰好相反。


    說得簡單一些,第一個影響可以讓英國當局適當延緩發動戰爭的時機,特別是對英國的政治家來說,隻要財政還能支持,那麽繼續進行海軍軍備競賽是削弱德意誌第二帝國的有效辦法之一。原因很簡單,德意誌第二帝國在大規模擴充海軍的同時,將不可避免的削減陸軍開支。德意誌第二帝國不是英國,不可能靠海軍打天下。帝國海軍的根基,正是強大的帝國陸軍。第二個影響,則會迫使英國當局提前發動戰爭,特別是對英國海軍將領來說,如果優勢當然無寸,就算財政沒有破產,英國皇家海軍也不可能在真刀實槍的戰鬥中,擊敗更加強大的德意誌第二帝國海軍。也許德意誌第二帝國會因此在歐陸失去優勢,但是在海洋上戰敗的英國也將失去世界霸主的寶座。說得簡單一些,就算打敗了德意誌第二帝國,也會有其他列強取代英國。


    在這兩個因素的影響下,局勢就變得非常難以預測了。


    事實上,這也正是一九一零年前後,英德關係的直接寫照。


    雖然發展迅速,但是德意誌第二帝國還沒有強大到可以挑戰、並且戰勝以英國為首的傳統強國的地步。同樣的,就算英國已經起了戒心,把德意誌第二帝國當成威脅最大的潛在對手,卻沒有足夠的把握在確保自身利益不受嚴重損害的情況下戰勝、並且徹底消除德意誌第二帝國構成的威脅。


    那麽,帝國需要主動一點嗎?


    馮承乾非常清楚,如果讓英法俄主動發起戰爭,帝國戰敗的可能性將非常大。可是帝國主動發起戰爭,至少在一九一零年,也幾乎沒有勝算。根據馮承乾掌握的情況,就算再過兩三年,打贏的把握也不大。


    關鍵不在帝國海軍,而是在帝國陸軍。


    到一九一零年底,施利芬已經製訂出了詳細的“攻法方案”,與馮承乾熟知的“施利芬計劃”基本上如出一轍,隻是在細節上存在一些差別,比如提高了對東線的重視程度,計劃用一個半集團軍、而不是一個集團軍守住東線,然後把兵力集中到西線,借道荷蘭,再經比利時攻入法國,以大回旋的方式攻擊法軍側翼,繞過法德邊境線上的防線,最終目的是在開戰兩個月之內攻占巴黎。為此,德軍要在西線集結一百八十個師,分成八個集團軍,其中六個主力集團軍全部執行大回旋攻擊任務,隻有兩個實力較弱的集團軍守衛邊境線,特別是阿爾薩斯與洛林兩地。


    問題是,當時德軍擁有的,也僅僅隻是這份總體作戰計劃。


    要想順利實施該計劃,還有很多事要做,比如把常備軍擴充到八十個師、建立一支擁有一百二十個師的預備隊,完善現有的預備役與戰爭動員製度,在帝國全境、特別是西部地區擴充鐵路網的運輸能力,在戰區附近建立物資儲備基地,在外交上聯合奧匈帝國與意大利等潛在盟國等等。


    可惜的是,到一九一零年,這些準備工作沒有一樣到位。


    當時,算得上是比較到位的,就隻有馮承乾提出的國家戰略儲備機製了。到一九一零年底,僅有海軍部負責囤積的物資就完成了規定量的百分之八十,其中石油已經達到了馮承乾規定的百分之百。


    顯然,拖後腿的是帝國陸軍。


    到了一九一一年,一場在馮承乾預料之中的危機,把帝國推到了戰爭的邊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閃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閃爍並收藏帝國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