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長安、皇宮,入夜已有一個時辰!


    一座宮殿內,一張長桌前,李世民正屈膝跪坐在桌案前,就著昏黃的燭火批閱著奏折。


    大唐初定,百姓艱難,去年肅清朝堂,還不待安穩些,頡利可汗就率軍直逼距離長安隻有四十裏的渭水,屈辱的簽下渭水之盟。


    今年,總算安定點,卻也是百廢待興。


    他兢兢業業、如履薄冰,生怕有一絲錯誤,再次讓剛剛平定下來的天下,再次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甚至為了減少消耗,點燈都隻敢點一盞。


    “陛下,該歇息了。”


    一個侍候在李世民身邊的太監提醒道。


    李世民揉了揉酸澀的眼睛,說:“無礙!”


    燭火太暗,閱讀奏折耗盡了目力。


    “陛下,添幾盞燈吧。”


    李世民輕輕搖了搖頭,感歎說:“我尚且有燈,天下黎民有多少連燈都點不起!”


    “陛下仁德。”


    殿內再次安靜了下來。


    大治之世也隻有像李世民這樣,坐擁天下卻還嚴以律己、兢兢業業、心懷仁德的明君才可以開創的!


    這也是萬舍哪怕被流放三千裏,也不造反的原因。


    若隻是為了坐擁天下、盡享全力、富貴,那這天下,也做不長久。


    若是為了百姓安康成就大治之世,萬舍自認為有許多辦法讓百姓富足,可他不認為自己能管理好整個天下。


    人不是機器,有各種各樣性格、思維,必須把每一個人放到該放的位置上,以不同的態度對待每一個人,才能讓人兢兢業業的做事,不至於當麵一套、背後一套的敷衍了事。


    若沒有下麵的人配合,就算皇帝有滔天之能,也無法實現長治久安!


    一根蠟燭已經燃盡,太監連忙拿來一盞,將其替換下去。


    李世民沉浸在奏折之中,絲毫沒有察覺。


    “砰、咣當!”


    一聲巨響,打破了殿內的平靜。


    李世民手一抖,披紅的毛筆掉在了奏折之上。


    “保護陛下!”


    屋內太監、宮女一窩蜂的擠到李世民周圍。


    “砰!”


    “捉拿刺客!”


    殿門被侍衛粗暴的撞開。


    片刻之間,殿內燭火盡數被點燃,燈火通明!


    眾人定眼一看,長桌前麵多了一塊木板。


    一侍衛在殿內裏裏外外、仔仔細細檢查一遍後,說:“啟稟陛下,未發現危險。”


    李世民緊蹙著眉頭,思索片刻說:“檢查房梁之上有無痕跡!”


    “是!”


    侍衛領命。幾人火速搭起人梯,頃刻之間已經上到房梁之上,又遞上一盞燭火。


    一侍衛細細檢查一番後,說:“陛下,灰塵薄厚均勻,無任何痕跡。”


    李世民點了點頭,說:“下來吧。”


    侍衛領命,火速下來。


    李世民說:“無需驚慌,此事不可外傳!”


    眾侍衛領命,退出殿外。


    殿內,李世民看著突如其來的木板,心緒不寧。房梁之上沒有任何痕跡,這木板如何在內外守衛森嚴的情況下,掉到自己的麵前?


    莫非是鬼神所為?


    隨即又啞然失笑,與其信鬼神之說,不如信此乃居心叵測之人所為。


    心裏不禁感歎:多事之秋啊,此事傳出去,不知又要生出多少風言風語!


    走到木板前,蹲下身來……


    “陛下,當心危險!”


    一太監提示道。


    李世民平靜道:“若丟下這塊木板的人,真想至朕於死地,恐怕此時朕已經身首異處了。”


    李世民伸手摸了摸木板,又伸手搬了一下——表麵濕潤、分量極大,這是一塊剛從樹上劈下來的木板。


    “把木板反過來。”


    一太監立馬動手,可使出吃奶的勁也隻是將木板抬起了一角,還差點砸住自己。


    一小太監眼頭歡,立馬上前搭了把手,這才把木板翻了過來。


    四行巴掌大的字映入眼簾。


    字體歪三扭四、忽大忽小、不是多一筆就是少一筆,甚至將一個字分成了三瓣來寫。


    細細辨別了一番,才勉強認了出來。


    暗梅幽聞花,臥枝傷恨底。


    遙聞臥似水,易透達春綠。


    岸似綠,岸似透綠,岸似透黛綠。


    我是妳爸爸——壹年前被妳流放三千裏的十歲男孩。


    李世民細細品讀了一番。


    詩以梅花的香氣開頭,讓人未見春色,先聞其芬芳,說罷嗅覺,又在視覺上說梅花很多,將樹枝都壓彎了。


    由近到遠地接著寫,遠處岸邊的景色,結尾處不拘一格的連續用三個形容綠色的詞,更能說明春天的綠色是生機盎然的,與普通的綠色不同。


    詩是好詩,可以這種方式送達他的麵前,實可謂膽大包天,又或是有人想向他展示超凡的武藝!


    而且下麵的落款處,爸爸二字是何意?


    不過,看到落款處的最後幾個字,他算是明白了,這是報複他呢!


    但是,如果報複他,為何會寫一首描寫春色的詩呢?


    怪哉!


    怪哉!


    不過,臥榻之側,uu看書 uukanhu.co 豈容他人鼾睡!


    此人不除,他必將寢食難安!


    李世民也被這種報複方式激起了怒火,他是戎馬半生、屢次險死還生,豈會怕這種小伎倆!


    奇不奇怪暫且不說,先調差清楚這個落款之人再說!


    “派人到大理寺調查,一年前可有一位十歲孩童被流放三千裏!”


    “是,陛下!”


    一太監領命而去。


    “傳旨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程咬金、秦瓊火速入宮!”


    “是,陛下!”


    又一太監領命而去。


    ……


    約麽一刻鍾之後,五位大臣火速前來。


    “參見聖上。”陛下的稱呼隻內臣使用,外臣稱呼聖上。


    五名大臣皆是跟隨李世民一路打過來的能人異士,深知聖上深夜傳召,必是大事,不敢有絲毫耽擱,一路跑來,還喘著粗氣。


    五人看著眉頭緊鎖、怒氣外漏的李世民,心中揣測不安,就連最跳脫的程咬金,也不敢出任何幺蛾子。


    最終,還是最受李世民寵幸的大舅哥長孫無忌先出聲。


    “聖上,深夜召臣等前來,有何要事?”


    李世民指了指桌案前的木板說:“這是剛才憑空掉到朕麵前的,你們看看。”


    長孫無忌看著淩亂一片的字跡狠狠皺了一下眉頭,仔細辨別了一番,讀道:“暗梅幽聞花,臥枝傷恨低……”


    讀完,還連連點頭,稱讚道:“這片詩文打破以往的格式,繪聲繪色的描述了春色!好詩、好詩啊!”


    一旁的程咬金,瞬間瞪大了眼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之開局流放三千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玉驚天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玉驚天柱並收藏大唐之開局流放三千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