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水跟著她爹李棣在在外兩個多月,這兩個月來,因為是靜養,所以除了老太爺李鼎派來問候的長隨,並沒有任何人去拜訪過。秋水一開始還以為舅舅,眼前的小帥哥,甚至於理親王,會想法子來見上一麵的,誰知,都沒有。
因而,這位小表哥,她也有連個月未曾見過了。兩個月的時間,不算長,可也不算短,特別是擱在白玉京這種小少年身上,就生出點兒往昔的味道來了。往昔的笑臉,如今還是那個樣子,隻是神情中卻有了點兒硬朗的味道,原本就不矮的個子,有生生拔高了一截,加上原本就修長的身姿,穿著件素色雲錦,楞有種飄逸的感覺。
李秋水眨眨眼睛,小屁孩這三個字,再也按不上這小表哥身上了。
兩人真就是好好的說著話,有白府這兩月的事情,有白端自己的瑣事,大多是白玉京說,李秋水聽。聽著聽著,李秋水捂嘴樂了,這位小表哥,在自己麵前,越來越有話嘮的趨向。
白玉京也像是覺察到了什麽,借著喝茶掩住了熱熱的臉。也不知怎麽搞的,自己原是個謹言慎行的,可不知道什麽時候起,在這個妹妹麵前,就忍不住話多,不再是那種說三分藏半句讓人自己揣摩的作派了,就想把一些身邊的事情告訴妹妹,哪怕是一句詩詞的感悟,一個傳聞的猜測,都想跟這個妹妹分享。而且,他知道妹妹聰明,能明白他說的是什麽。明白他自己是個什麽人,而妹妹這種明白,就更讓自己忍不住,在妹妹跟前顯露自己的本性。
白玉京放下喝幹的杯子。秋水忙端起茶壺,又斟了個八分,然後放下茶壺。支著個下巴,眨巴著眼睛看著白玉京,等著他繼續說。這讓原本有些停住話頭的白玉京,又開始了。
從白玉京口內,秋水又聽了一遍理親王情深的事情。不過,白玉京講得跟六姑娘說的優些不同,當然秋水明白表哥說的更全麵客觀一點兒。這事情是發生在六月裏的。她跟爹娘才去西山沒多久。不過,白玉京說著說著,又說了個新故事。隻是,才說個頭,白玉京臉上就有些尷尬。這事還隻是內議。並未公布。白玉京尷尬的倒不是因為他從爹爹處聽來的內議之事泄露了,而是這事情,不該在姑娘跟前說。雖然,這件事本身,是跟姑娘息息相關的。
內府大臣上折,敬請聖上行采選之事。
秋水倒是沒有覺得有什麽,哪個皇帝不選美人充盈後宮?這有什麽稀奇的?隻是表哥不說了,她也沒再追問,橫豎這事情。跟自己沒關係,自己才十一歲,小著呢。
白玉京見妹妹沒有追著問,不由悄悄地鬆了口氣,忙又隨便起了個話頭把話題給扯開了。
白玉京是用了飯才走的。李白氏讓明仁送的。
李白氏本就疼愛這娘家侄子,才親近了卻忽又兩月未曾見到了。今兒個上門了。不吃飯怎麽肯放人?一邊給白府送消息,一邊就忙著張羅。這話原本是送給白二奶奶白朱氏的,沒想到白二爺正巧也在。白璧自有他的心思,忙讓人回知道了,甚至還不著調的說,就是留著住上一年半載的也無妨,還問要不要給收拾衣裳書本子什麽的?白朱氏深知自己相公的無端,就像沒聽見這話,笑著賞了,又捎話給姑爺姑奶奶說是費心了,才打發了送信的人。至於白二奶奶回頭有沒有跟白二爺算賬,就不得而知了。
這頓飯吃得是其樂融融,白玉京也是親近姑母,對於飯桌上的幾道江南風味兒更是讚不絕口。聽得李白氏是樂顛顛的,奶娘忙在邊上說,那幾道是李白氏親自指點小廚房的人特意做的。白玉京更是讚歎,一回頭,就見秋水衝著他刮著臉頰,暗示他沒羞沒臊呢。白玉京倒是放開了,偷偷衝著她眯了眯眼,一轉頭,又讓人給添了半碗香米飯。
隔日,給長輩們請完安,各房散去。秋水才要上車,就被三姑娘李汀給留住了。
李汀去歲才髫年,可現在卻跟秋水一般高矮。這位三姑娘是個鵝蛋臉,眉宇間雖有三爺李格的影子,卻更像李崔氏。秋水聽六姑娘說過,據說那位三嬸曾可惜過。
這會兒,這位三姑娘拉著秋水的手道:“大姐姐,回府幾日,可有歇好了?我前兩日就像去看你了,可就怕你才回來,耐不住。昨兒個原本已經快到你們園子了,又看見靖遠伯附上的表哥來了,就沒好意思打擾。不知今日下晌,我去你那兒坐坐,討杯茶喝,妥不妥當?”
秋水腹誹了一句,難道姐是開茶莊的,一個兩個都來喝茶,嘴上卻還是快快的應了,哪有什麽不妥當的?知道這位三姑娘是特意挑這時候,當著眾人說的。隻是這種小心思,有什麽打緊的。
沒兩日就是中秋了,府裏的事情自然是忙的。隻是小張氏像是忘了以前那個半年的說法,並沒有讓李白氏一起來幫忙。李白氏也落得悠閑,倒是跟奶娘在自己園子裏的小廚房裏搗鼓,準備做些吳縣的酥皮月餅賞玩,並分贈各處。
這酥皮月餅跟京中的月餅有些相似,隻是更小巧些,講究個一口巧,千層酥,每層薄如蟬翼,最見打酥皮的功夫,餡料也以偏甜偏素為主,不像京裏的大葷大膩。最後外皮還要蓋上各種紅印,有五瓣梅花的,六瓣桃花的,秋水甚至還磨著李棣刻了個千瓣菊絲的。
其實秋水還想弄點兒廣式月餅,前世她最愛的就是奶椰的了。隻是椰絲這玩意兒不好找,在木瀆時不知家裏底細,不想太折騰錢財尋摸,現在倒是能折騰了,可想起正月裏的冰燈,秋水又歇了這個心思。
隻是,秋水並不知道,她的口福還真是不淺呢。
中秋那天是要吃團圓飯的。這一頓,並不在錦上花濃那兒,而是在一處叫作爽園的花園裏露天擺放。秋高氣爽,這爽園裏,栽著各色菊花,如今早已吐豔,想來是這花園名字的由來。
天氣正好,賞花,賞月,合家歡。
各房說笑著一起過去,李秋水跟著。隻見園子內已經收拾好了,中間擺了幾張碩大的圓桌。桌子上,今晚要賞玩的月餅已經擺在了正中間。李秋水看著那一盤盤的月餅,眼睛猛地一眯。
二姑娘正在秋水邊上,一轉頭,就見秋水眯著眼看著桌上的月餅,就輕輕拉了拉秋水的衣袖道:“大姐姐,你猜猜,今年的月餅有幾種餡料?”說著,偷偷的往那月餅上指了指,意在指點秋水,中間放的是月餅。
李秋水當然知道這是月餅,隻是誰來告訴自己,這種冰皮月餅,怎麽現在就有了?
再仔細看看,才發現,雖讓跟冰皮月餅很像,但沒有嗖嗖冒冷氣的感覺,想來這餡料,並不是冰淇淋的,也對,這裏的條件不允許嘛。隻是這些月餅皮,確實是那種澄粉做的,有些晶瑩透明感,隱約還能見到裏麵的餡料。月餅的外形也不是隻有圓形的一種,有梅花狀,有千瓣蓮,等等等等,最下頭那隻則如盤子般大。
秋水隻是盯著細細分辨,就聽見邊上一記哼笑,“大姐姐,怎麽啦?你不曾見過?也對,這是前兩年,祖母才做出來的。一些與咱們家交好的,看著喜歡,才問祖母討了方子去。這兩年,也就在一些勳貴家中才得見。外麵那些糕餅鋪子倒是探知些消息,隻是還沒那個福分學會這製作之法。”
“五妹妹,”三姑娘輕輕喝了一聲,才有轉頭笑著對秋水道:“大姐姐才回京,不知道也是常理。要說,這製作之法也不是很難。得空兒,讓奶奶教你。又或者,大姐姐你拜我為師,我來教你做。”三姑娘拉著秋水開著玩笑。
五姑娘雖然挺衝的,好像對秋水也有些敵意,可那一通子話已經讓秋水明白了底細。這會兒,秋水早就已經還魂了,看著三姑娘在解圍,也輕聲笑起來,“好呀,不過,不知道我是不是該給三妹妹敬杯徒弟茶。”
三姑娘笑著連連點頭,“使得使得!”
小姑娘們的動靜,已經驚動了幾位奶奶,李崔氏忙過來問了一句,才笑著啐了女兒一下,“給你根竿兒,你還順著往上爬了?”又來著秋水道:“咱們別理她,你祖母忙著呢,你上我那兒去,我教你。”
“娘,”三姑娘在邊上假裝抱怨著,“順著竿兒往上爬的,那是猴子!”
“撲哧”眾人都笑了,李崔氏邊笑還邊說著,“正是,你才知道啊。”
說笑中,秋水並沒有漏過李孔氏看著五姑娘那微微無奈的歎氣。
這冰皮月餅現在還不算秋水的好口福,因為現在還吃不得,要等開了席菜過三巡撤了大菜後才能賞玩的。
等開了席,一道道的菜流水般的送上來,每上一道,就有丫鬟唱個名兒,等秋水聽見“玉笛誰家聽落梅”,已經沒有多大驚訝了。姐的下限,已經被無限刷新了。(未完待續)
因而,這位小表哥,她也有連個月未曾見過了。兩個月的時間,不算長,可也不算短,特別是擱在白玉京這種小少年身上,就生出點兒往昔的味道來了。往昔的笑臉,如今還是那個樣子,隻是神情中卻有了點兒硬朗的味道,原本就不矮的個子,有生生拔高了一截,加上原本就修長的身姿,穿著件素色雲錦,楞有種飄逸的感覺。
李秋水眨眨眼睛,小屁孩這三個字,再也按不上這小表哥身上了。
兩人真就是好好的說著話,有白府這兩月的事情,有白端自己的瑣事,大多是白玉京說,李秋水聽。聽著聽著,李秋水捂嘴樂了,這位小表哥,在自己麵前,越來越有話嘮的趨向。
白玉京也像是覺察到了什麽,借著喝茶掩住了熱熱的臉。也不知怎麽搞的,自己原是個謹言慎行的,可不知道什麽時候起,在這個妹妹麵前,就忍不住話多,不再是那種說三分藏半句讓人自己揣摩的作派了,就想把一些身邊的事情告訴妹妹,哪怕是一句詩詞的感悟,一個傳聞的猜測,都想跟這個妹妹分享。而且,他知道妹妹聰明,能明白他說的是什麽。明白他自己是個什麽人,而妹妹這種明白,就更讓自己忍不住,在妹妹跟前顯露自己的本性。
白玉京放下喝幹的杯子。秋水忙端起茶壺,又斟了個八分,然後放下茶壺。支著個下巴,眨巴著眼睛看著白玉京,等著他繼續說。這讓原本有些停住話頭的白玉京,又開始了。
從白玉京口內,秋水又聽了一遍理親王情深的事情。不過,白玉京講得跟六姑娘說的優些不同,當然秋水明白表哥說的更全麵客觀一點兒。這事情是發生在六月裏的。她跟爹娘才去西山沒多久。不過,白玉京說著說著,又說了個新故事。隻是,才說個頭,白玉京臉上就有些尷尬。這事還隻是內議。並未公布。白玉京尷尬的倒不是因為他從爹爹處聽來的內議之事泄露了,而是這事情,不該在姑娘跟前說。雖然,這件事本身,是跟姑娘息息相關的。
內府大臣上折,敬請聖上行采選之事。
秋水倒是沒有覺得有什麽,哪個皇帝不選美人充盈後宮?這有什麽稀奇的?隻是表哥不說了,她也沒再追問,橫豎這事情。跟自己沒關係,自己才十一歲,小著呢。
白玉京見妹妹沒有追著問,不由悄悄地鬆了口氣,忙又隨便起了個話頭把話題給扯開了。
白玉京是用了飯才走的。李白氏讓明仁送的。
李白氏本就疼愛這娘家侄子,才親近了卻忽又兩月未曾見到了。今兒個上門了。不吃飯怎麽肯放人?一邊給白府送消息,一邊就忙著張羅。這話原本是送給白二奶奶白朱氏的,沒想到白二爺正巧也在。白璧自有他的心思,忙讓人回知道了,甚至還不著調的說,就是留著住上一年半載的也無妨,還問要不要給收拾衣裳書本子什麽的?白朱氏深知自己相公的無端,就像沒聽見這話,笑著賞了,又捎話給姑爺姑奶奶說是費心了,才打發了送信的人。至於白二奶奶回頭有沒有跟白二爺算賬,就不得而知了。
這頓飯吃得是其樂融融,白玉京也是親近姑母,對於飯桌上的幾道江南風味兒更是讚不絕口。聽得李白氏是樂顛顛的,奶娘忙在邊上說,那幾道是李白氏親自指點小廚房的人特意做的。白玉京更是讚歎,一回頭,就見秋水衝著他刮著臉頰,暗示他沒羞沒臊呢。白玉京倒是放開了,偷偷衝著她眯了眯眼,一轉頭,又讓人給添了半碗香米飯。
隔日,給長輩們請完安,各房散去。秋水才要上車,就被三姑娘李汀給留住了。
李汀去歲才髫年,可現在卻跟秋水一般高矮。這位三姑娘是個鵝蛋臉,眉宇間雖有三爺李格的影子,卻更像李崔氏。秋水聽六姑娘說過,據說那位三嬸曾可惜過。
這會兒,這位三姑娘拉著秋水的手道:“大姐姐,回府幾日,可有歇好了?我前兩日就像去看你了,可就怕你才回來,耐不住。昨兒個原本已經快到你們園子了,又看見靖遠伯附上的表哥來了,就沒好意思打擾。不知今日下晌,我去你那兒坐坐,討杯茶喝,妥不妥當?”
秋水腹誹了一句,難道姐是開茶莊的,一個兩個都來喝茶,嘴上卻還是快快的應了,哪有什麽不妥當的?知道這位三姑娘是特意挑這時候,當著眾人說的。隻是這種小心思,有什麽打緊的。
沒兩日就是中秋了,府裏的事情自然是忙的。隻是小張氏像是忘了以前那個半年的說法,並沒有讓李白氏一起來幫忙。李白氏也落得悠閑,倒是跟奶娘在自己園子裏的小廚房裏搗鼓,準備做些吳縣的酥皮月餅賞玩,並分贈各處。
這酥皮月餅跟京中的月餅有些相似,隻是更小巧些,講究個一口巧,千層酥,每層薄如蟬翼,最見打酥皮的功夫,餡料也以偏甜偏素為主,不像京裏的大葷大膩。最後外皮還要蓋上各種紅印,有五瓣梅花的,六瓣桃花的,秋水甚至還磨著李棣刻了個千瓣菊絲的。
其實秋水還想弄點兒廣式月餅,前世她最愛的就是奶椰的了。隻是椰絲這玩意兒不好找,在木瀆時不知家裏底細,不想太折騰錢財尋摸,現在倒是能折騰了,可想起正月裏的冰燈,秋水又歇了這個心思。
隻是,秋水並不知道,她的口福還真是不淺呢。
中秋那天是要吃團圓飯的。這一頓,並不在錦上花濃那兒,而是在一處叫作爽園的花園裏露天擺放。秋高氣爽,這爽園裏,栽著各色菊花,如今早已吐豔,想來是這花園名字的由來。
天氣正好,賞花,賞月,合家歡。
各房說笑著一起過去,李秋水跟著。隻見園子內已經收拾好了,中間擺了幾張碩大的圓桌。桌子上,今晚要賞玩的月餅已經擺在了正中間。李秋水看著那一盤盤的月餅,眼睛猛地一眯。
二姑娘正在秋水邊上,一轉頭,就見秋水眯著眼看著桌上的月餅,就輕輕拉了拉秋水的衣袖道:“大姐姐,你猜猜,今年的月餅有幾種餡料?”說著,偷偷的往那月餅上指了指,意在指點秋水,中間放的是月餅。
李秋水當然知道這是月餅,隻是誰來告訴自己,這種冰皮月餅,怎麽現在就有了?
再仔細看看,才發現,雖讓跟冰皮月餅很像,但沒有嗖嗖冒冷氣的感覺,想來這餡料,並不是冰淇淋的,也對,這裏的條件不允許嘛。隻是這些月餅皮,確實是那種澄粉做的,有些晶瑩透明感,隱約還能見到裏麵的餡料。月餅的外形也不是隻有圓形的一種,有梅花狀,有千瓣蓮,等等等等,最下頭那隻則如盤子般大。
秋水隻是盯著細細分辨,就聽見邊上一記哼笑,“大姐姐,怎麽啦?你不曾見過?也對,這是前兩年,祖母才做出來的。一些與咱們家交好的,看著喜歡,才問祖母討了方子去。這兩年,也就在一些勳貴家中才得見。外麵那些糕餅鋪子倒是探知些消息,隻是還沒那個福分學會這製作之法。”
“五妹妹,”三姑娘輕輕喝了一聲,才有轉頭笑著對秋水道:“大姐姐才回京,不知道也是常理。要說,這製作之法也不是很難。得空兒,讓奶奶教你。又或者,大姐姐你拜我為師,我來教你做。”三姑娘拉著秋水開著玩笑。
五姑娘雖然挺衝的,好像對秋水也有些敵意,可那一通子話已經讓秋水明白了底細。這會兒,秋水早就已經還魂了,看著三姑娘在解圍,也輕聲笑起來,“好呀,不過,不知道我是不是該給三妹妹敬杯徒弟茶。”
三姑娘笑著連連點頭,“使得使得!”
小姑娘們的動靜,已經驚動了幾位奶奶,李崔氏忙過來問了一句,才笑著啐了女兒一下,“給你根竿兒,你還順著往上爬了?”又來著秋水道:“咱們別理她,你祖母忙著呢,你上我那兒去,我教你。”
“娘,”三姑娘在邊上假裝抱怨著,“順著竿兒往上爬的,那是猴子!”
“撲哧”眾人都笑了,李崔氏邊笑還邊說著,“正是,你才知道啊。”
說笑中,秋水並沒有漏過李孔氏看著五姑娘那微微無奈的歎氣。
這冰皮月餅現在還不算秋水的好口福,因為現在還吃不得,要等開了席菜過三巡撤了大菜後才能賞玩的。
等開了席,一道道的菜流水般的送上來,每上一道,就有丫鬟唱個名兒,等秋水聽見“玉笛誰家聽落梅”,已經沒有多大驚訝了。姐的下限,已經被無限刷新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