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常安眼望來人,也不動身,坐在位上,微笑道:“這早晚,季先生忽然走來人家家中,所為何事?她家中見無男子,天又晚了,先生這時候過來,隻怕多有不便罷?”季秋陽走上前來,也不需人相讓,自己就在一旁椅上坐了,望著他淺笑道:“公子既然知曉這段道理,怎麽還大喇喇的坐在人家裏吃酒呢?還叫你府裏下人,把林府的兩盞燈籠擱在人家門前,生恐這左鄰右舍不知也怎的?”林常安見被他識破機關,不覺微赧,好在他是皮臉慣了的,便當麵說道:“我送傅姑娘回來,傅家太太愛惜賜飯,我自當領受。倒是先生,不因不由走了過來,卻算什麽?”
季秋陽微笑道:“卻才那丫頭說的,公子竟是沒聽見麽?是傅家大姑娘,怕你一人在這裏吃酒寂寞,特特請我過來相陪的。”說畢,又壓低了話音道:“你這樣登門入室,絲毫不顧忌她的名節?我知你心裏作何想法,然而你如此行事,令尊令堂可知道麽?他們可答允了?若是你糟蹋了她的名聲,卻不能娶她過門,她心中豈不恨你?反倒弄巧成拙。你既還肯認我是先生,我卻不曾教過你這樣不合禮法的事情。”林常安聽他言及利弊,心中倒也懊惱,麵上卻不肯相讓,就說道:“我在這兒固然不合禮法,然而先生漏夜前來,隻怕也不合規矩罷?為著傅姑娘的名聲著想,咱們還是一道去了罷?”季秋陽笑道:“林公子這等通情達理,自然是好了。我本是為公子而來,公子既要走,那我便同公子一道去罷。”
林常安見他拿話擠兌了自己,也不好再強留,隻得起來吩咐家人拿了衣裳,又叫小玉進去與陳杏娘做辭。
陳杏娘在裏間聽得消息,心裏好不埋怨,然而看事已如此,倒不好強留的,隻得親自出來相送,向林常安說道:“招待不周,還望公子不要見怪。也多謝林小姐請我家姑娘賞花,得空時也常來賞光走走。倘或令府上嫌棄,我就不敢說話了。”她嘴裏說著話,兩眼隻盯著林常安,瞧也不瞧季秋陽一眼。
林常安笑著虛應了幾句,便戴了冠,同季秋陽一道出去。陳杏娘因天晚了,不好出去,隻送到二門上就回去了。
二人走至垂花門外,丫頭小玉忽然追了出來,望著他們呼道:“先生且慢走。”二人聽聞,立時停住。林常安見是傅月明的貼身丫鬟,隻道是來尋自己的,得意非常,忙開口笑問道:“可是你家姑娘同我有話說?”小玉走上前來,卻不睬他,隻望著季秋陽說道:“姑娘有句話要我捎與先生,請先生明兒一早過來,姑娘有話要說。”季秋陽微微一笑,說道:“我記下了,回去上覆你家姑娘,今兒勞累了,叫她早些歇下。”小玉聽了,一笑就去了。
林常安眼看這般情形,心裏便已知曉這二人過從甚密,很有些不清不楚,心中生妒。見小玉已走遠,左近又並沒什麽人,便望著季秋陽說道:“先生當真好手段,來與人做西賓,竟還勾搭上了自己的女學生。昔日在我家時,我還當先生是個至誠君子呢。”季秋陽淺笑道:“那日咱們便說好了,憑她花落誰家,咱們隻各憑本事。林公子唆使令妹邀她去賞桂,我可有攔在裏頭?”林常安輕哼了一聲,徑自向外去了。走到門前,卻見兩個家人在大門上候著,那燈籠卻已熄了。便問道:“怎麽把燈籠給滅了?”家人回道:“方才傅家有人出來說話,說是大姑娘的言語,叫把燈籠給熄了。”林常安聽了,不置可否,隻呼喝著叫小廝牽馬過來,騎上走了。
待行出一射之地,他忽然想到:別是他們借故將我支開,又去私會了。便叫過一個機靈下人,耳語了幾句。那人點頭去了,半日方回,說道:“公子才出來,先生也跟著出門了,現已回至後街上的寓所,小的親眼瞧見的。”林常安聽了,方才安心回府不提。
傅月明在屋內打聽得林常安已去,正自慶幸計謀奏效,上房裏冬梅便過來請,說太太相招。
傅月明倒也料到母親必有話說,便整了整衣裳,帶了桃紅往上房去了。
走至上房,隻見陳杏娘已然摘了冠,盤膝坐在炕上,那新買來的小丫頭寶珠手裏捧著一隻蓋碗茶盅立在一邊。傅月明走上前來,笑道:“母親這會兒召喚女兒,可是有什麽要緊的話說?”陳杏娘見她過來,便叫冬梅放了一張凳子在炕邊,令她坐下說話。
傅月明依言坐了,陳杏娘便絮絮叨叨問起她今日出城賞花的經過緣由,並這林公子怎生同她相識,又為何送她回來等語。傅月明見母親喜氣盈腮,笑堆滿麵的情態,便知母親那趨炎附勢的老病發了,當下隻揀了幾處不要緊的略微說了說,又道:“女兒自到了林家的繡坊,便隻同林家小姐在一處。落後,她留我說話,鄭三娘子等不得先走了。我沒法回來,於是林姑娘便讓她哥哥送我回來了。這也是情理之內,倒沒什麽稀奇。”陳杏娘隻是不信,說道:“若是如此,他們家隨意打發個仆人送就是了,何必定要林公子來送?可見他是有些意思的。卻才我問他,他家中還並沒與他定下親事,聽他口裏的話,也很是活動。”說著,她喜孜孜道:“月兒,沒想到你的緣分竟在這兒呢。”
傅月明聽了這話,心裏不禁焦躁起來,張口說道:“母親還是休要打這主意,林家是什麽樣的人家,咱家又是什麽人家?哪裏匹配的上呢?人家隻是送我回來,哪裏有別的什麽意思?母親別想歪了,倒弄出些笑話來,讓外頭那起貧嘴薄舌的歪派糟踐。”
陳杏娘臉上登時沉了下來,說道:“我就不愛聽這話,咱們這樣的人家怎麽了?雖是商戶,也沒玷了他們家。林家雖世代為官,宦囊你我都清楚,那是極有限的。待你出閣的時候,家裏替你厚厚的備上一份嫁妝,還怕誰看不起你麽?今兒我瞧那林公子就很好,說話做事絲毫不拿大的。人家尚不嫌棄,你怎麽倒自輕自賤起來?”
傅月明耳聞此言十分昏聵,又看母親韶刀的不堪,待要勸說,又情知無用,便就閉口不言。陳杏娘絮叨了半日,忽又埋怨起來:“我好端端的請林公子吃酒,你怎麽把那季先生給喊來了,倒叫他不知說了些什麽,把人給攆了去。這人也好沒眼色,不過是個受雇於人的教書先生,倒恁的做起主來了!”
傅月明聽她排揎起季秋陽,便說道:“這事我還說母親呢,好不好的,請他吃什麽酒?父親又不在家,招是招非的,林府的燈籠在咱們家門口放著好看?他是咱們家什麽人,倒要母親相陪吃酒,未免叫人看喬了。”陳杏娘卻怒將起來,向她說道:“我是有春秋的人了,同他個毛孩子一桌坐坐又怎樣呢?橫豎隻在咱們家門裏,誰敢笑話也怎的?你這孩子素日裏懂事,怎麽今兒這等不聽話起來?我與老爺統共就你這麽個丫頭,不靠著你還能靠著誰去?你找個好婆家,我們臉上也光彩些。你要是招了個靠不著的人,我們兩口子往哪裏曬牙渣骨去呢!”數落一頓,便覺口幹舌燥,向寶珠捧著的茶盤上取了茶碗,吃了兩口,壓平了心中怒火,說道:“也罷,今兒天色晚了,我先不同你說了,你回去歇著罷,也好生想個明白!”
傅月明見狀,隻得起來,道了個萬福,就去了。
陳杏娘兀自在屋裏氣惱不休,冬梅送了傅月明出去,回來見太太麵帶惱色,上來陪笑道:“太太今兒怎麽這樣大的火氣,倒同姑娘也吵起嘴來了。不說別的,就是看著太太病著這些日子裏,姑娘端湯熬藥,又照管家事,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也該寬容她些。”陳杏娘便向她說道:“若不是,我也不惱。隻是你瞧她今日說的話,這麽大的人了,心裏還沒個算計!那林公子擺明了有那意思。她不說上趕著這條路,倒把人往外推,不知成日家心裏都在想些什麽!”
冬梅聽了,想了一回,上來低聲道:“太太,有句話,我不知當不當講。”陳杏娘睨了她一眼,說道:“你在我身邊幾年了?向來有話便說的,怎麽今日吞吞吐吐起來?”冬梅便道:“近來我聽咱們家裏那些家下人的議論,都說姑娘同那位先生走得很近。我隻當姑娘請他來幫忙料理家事,又是太太首肯的,就來往密切些也不算什麽。豈料,那日我到後小廳裏拿東西,就見姑娘的丫頭小玉攔在門上,不讓進去。我心裏倒是好生奇怪,問她怎麽個緣故。她支支吾吾說不出來,過了一會兒,就見姑娘同著季先生一道自裏頭出來,說也有笑也有,那神態瞧著分外的親密。我心裏吃了一驚,想來告訴太太,又不敢說的。”
陳杏娘聽聞,心裏吃了一驚,連忙說道:“你可看的真切了?果然是他二人麽?”冬梅點頭道:“我瞧得真真的,不會有錯。”陳杏娘暗自咬牙道:“我瞧那季秋陽是個耿直之人,故此放心。誰知他倒是個肚裏奸猾之人,竟然幹出這等勾當來!上門教書,竟然勾引拐帶良家女子,當真是無可饒恕!”嘴裏這般說著,心裏倒著實憂慮起來,唯恐傅月明已同季秋陽做出什麽越禮之事,貞潔不保。登時就要起身往後頭去,好驗個明白。冬梅連忙攔著道:“太太做什麽去?天已晚了,再要弄的沸反盈天的,人原先不知道,倒弄的他們知道了,也難為了姑娘的名聲。”
陳杏娘聽此言在理,便坐下不語。冬梅又瞧著她的臉色,上來試著說道:“如今也不是什麽難事,太太肯聽我一句言語麽?”陳杏娘便道:“你有話但說不妨,我素來把你當女兒看顧的。”冬梅便笑道:“姑娘也這麽大了,又請個這樣青年的先生在家裏教書,難保不弄出些事來。我以為,待老爺回來,尋個由頭,把這先生辭了去罷。待他離了咱家門上,姑娘心裏自然也就沒那些想頭了。”陳杏娘皺眉細思了一陣,說道:“隻是這先生原是為仁哥兒請的,又是你太爺親自保薦的,就這樣開了去,這親戚情分上不好處的。”
冬梅笑道:“這有何難?隻要太太與老爺說一句,在外頭尋個地方,叫表少爺出去讀書也就是了。這是兩全其美的事,老太爺也挑不出什麽來。”陳杏娘想了想,方才點頭道:“你這主意不錯,然而還是現下就把他們分開的好些。”說畢,便叫她出去傳了幾句話,看看時候已晚,就叫寶珠打水洗漱,脫衣歇下了。一宿晚景題過。
翌日起來,傅月明打扮整齊,走到上房同陳杏娘問安。陳杏娘臉上淡淡的,一字兒也不提昨日之事,叫她坐了說話。少頃,冬梅將二人的早飯拿來,就在屋裏放桌吃了。
正在吃時,外頭人進來說道:“季先生來了。”傅月明才待開口,陳杏娘便已說道:“去對他說,今日我身上不快,不便見客,叫他回去罷。老爺回來之前,也不必再來了。”傅月明忽聞母親這般說來,不禁吃了一驚。來人聽了話,就轉身去了。她眼看母親麵色沉沉,不知出了什麽變故,心裏惴惴不安,又不敢當麵詢問。
少頃,吃過了飯,陳杏娘便向她說道:“你心裏是不是奇怪,我為什麽不讓他進來了?”傅月明麵上陪笑道:“母親自有母親的道理,女兒不敢胡亂猜疑。”陳杏娘便歎道:“月兒,你逐漸大了,許多事情須得避忌了。再這麽混鬧下去,還不知要生出多少閑話來。若是弄壞了名聲,你日後要怎麽出閣?”傅月明聽她這話甚奇,心裏便忖度著不知是誰在母親跟前遞了話,又不敢問,隻陪笑道:“母親這話好生奇怪,早先請先生這意思,也是外祖提起的。父親母親一道點了頭的,怎麽這還不到半年的功夫,母親就說起這話來了?”
陳杏娘沉聲道:“此一時彼一時,怎能一概而論呢?那時候你病才好,我為著讓你高興些,就沒想那許多。如今看來,卻是我疏忽了。既然今日想起,亡羊補牢,猶未晚也,還是早些斷了這條門路的好。”傅月明無話可辨,隻得又問道:“那仁哥兒的學業怎麽辦?母親不怕削了外祖的顏麵?”陳杏娘說道:“這個不消你操心,我已想過了,待老爺回來,在外頭尋上一處館,再招幾個生童,就讓仁哥兒在那兒入了學罷。左右這季先生也是講學為業的,在哪裏處館不是處?”
傅月明聽她件件想到,便知定然是有人打點了,一時也沒什麽主意,隻在心裏想個不住。
恰逢此時,外頭人又來報道:“林家打發人送來許多禮物,人見在門外。”陳杏娘乍聞此言,喜不自禁,連忙問道:“隻有林家下人?可還有旁人麽?”那人道:“隻兩個下人,並沒旁人。還有一封信,來人叫小的送進來。”說畢,便雙手送上。
陳杏娘趕忙接過,打開閱覽一番,便向著傅月明笑道:“是林公子送你的禮,說看你喜歡他家的桂花,特特選了幾株上好的苗子,連夜叫人移栽在盆裏,送來的。還有些他們坊裏繡的物件兒。”傅月明不置可否,半日才說道:“無功不受祿,咱們怎好平白收人家的禮?母親還是打發回去罷。”陳杏娘哪裏肯依,說道:“人家的好意,怎好不收呢?”說著,便叫人將東西收了進來,因知林家的人都是看慣富貴的,生恐怠慢了讓人恥笑,便叫冬梅自上房奩裏拿了二兩銀子並一方手帕打發來人。
一時,家中小廝便將那些禮品都抬進了上房。陳杏娘看旁的倒也罷了,隻那些繡品裏竟有一座三扇的百花爭豔錦緞繡屏,針工精致,繡樣華美,倒是罕見。她也算見多了綾羅綢緞的人,卻倒頭回見著這樣精致的東西,不覺讚歎有加,笑容滿麵,又向傅月明道:“我說的不錯罷?這林公子待你,還是上心的很呢。”
傅月明心中不快,麵上隻敷衍了幾句,便推身上不快,起來要回屋去。陳杏娘說道:“你喜歡桂花,這又是人家特特送來的,不好辜負人家的心意。待會兒我叫幾個小廝,把這些盆花替你抬到你樓下廊上去,一早一晚的看看也好。”
傅月明笑道:“母親喜歡,自留著就是,我是不要他家的東西。”說畢,徑自使氣去了。
季秋陽微笑道:“卻才那丫頭說的,公子竟是沒聽見麽?是傅家大姑娘,怕你一人在這裏吃酒寂寞,特特請我過來相陪的。”說畢,又壓低了話音道:“你這樣登門入室,絲毫不顧忌她的名節?我知你心裏作何想法,然而你如此行事,令尊令堂可知道麽?他們可答允了?若是你糟蹋了她的名聲,卻不能娶她過門,她心中豈不恨你?反倒弄巧成拙。你既還肯認我是先生,我卻不曾教過你這樣不合禮法的事情。”林常安聽他言及利弊,心中倒也懊惱,麵上卻不肯相讓,就說道:“我在這兒固然不合禮法,然而先生漏夜前來,隻怕也不合規矩罷?為著傅姑娘的名聲著想,咱們還是一道去了罷?”季秋陽笑道:“林公子這等通情達理,自然是好了。我本是為公子而來,公子既要走,那我便同公子一道去罷。”
林常安見他拿話擠兌了自己,也不好再強留,隻得起來吩咐家人拿了衣裳,又叫小玉進去與陳杏娘做辭。
陳杏娘在裏間聽得消息,心裏好不埋怨,然而看事已如此,倒不好強留的,隻得親自出來相送,向林常安說道:“招待不周,還望公子不要見怪。也多謝林小姐請我家姑娘賞花,得空時也常來賞光走走。倘或令府上嫌棄,我就不敢說話了。”她嘴裏說著話,兩眼隻盯著林常安,瞧也不瞧季秋陽一眼。
林常安笑著虛應了幾句,便戴了冠,同季秋陽一道出去。陳杏娘因天晚了,不好出去,隻送到二門上就回去了。
二人走至垂花門外,丫頭小玉忽然追了出來,望著他們呼道:“先生且慢走。”二人聽聞,立時停住。林常安見是傅月明的貼身丫鬟,隻道是來尋自己的,得意非常,忙開口笑問道:“可是你家姑娘同我有話說?”小玉走上前來,卻不睬他,隻望著季秋陽說道:“姑娘有句話要我捎與先生,請先生明兒一早過來,姑娘有話要說。”季秋陽微微一笑,說道:“我記下了,回去上覆你家姑娘,今兒勞累了,叫她早些歇下。”小玉聽了,一笑就去了。
林常安眼看這般情形,心裏便已知曉這二人過從甚密,很有些不清不楚,心中生妒。見小玉已走遠,左近又並沒什麽人,便望著季秋陽說道:“先生當真好手段,來與人做西賓,竟還勾搭上了自己的女學生。昔日在我家時,我還當先生是個至誠君子呢。”季秋陽淺笑道:“那日咱們便說好了,憑她花落誰家,咱們隻各憑本事。林公子唆使令妹邀她去賞桂,我可有攔在裏頭?”林常安輕哼了一聲,徑自向外去了。走到門前,卻見兩個家人在大門上候著,那燈籠卻已熄了。便問道:“怎麽把燈籠給滅了?”家人回道:“方才傅家有人出來說話,說是大姑娘的言語,叫把燈籠給熄了。”林常安聽了,不置可否,隻呼喝著叫小廝牽馬過來,騎上走了。
待行出一射之地,他忽然想到:別是他們借故將我支開,又去私會了。便叫過一個機靈下人,耳語了幾句。那人點頭去了,半日方回,說道:“公子才出來,先生也跟著出門了,現已回至後街上的寓所,小的親眼瞧見的。”林常安聽了,方才安心回府不提。
傅月明在屋內打聽得林常安已去,正自慶幸計謀奏效,上房裏冬梅便過來請,說太太相招。
傅月明倒也料到母親必有話說,便整了整衣裳,帶了桃紅往上房去了。
走至上房,隻見陳杏娘已然摘了冠,盤膝坐在炕上,那新買來的小丫頭寶珠手裏捧著一隻蓋碗茶盅立在一邊。傅月明走上前來,笑道:“母親這會兒召喚女兒,可是有什麽要緊的話說?”陳杏娘見她過來,便叫冬梅放了一張凳子在炕邊,令她坐下說話。
傅月明依言坐了,陳杏娘便絮絮叨叨問起她今日出城賞花的經過緣由,並這林公子怎生同她相識,又為何送她回來等語。傅月明見母親喜氣盈腮,笑堆滿麵的情態,便知母親那趨炎附勢的老病發了,當下隻揀了幾處不要緊的略微說了說,又道:“女兒自到了林家的繡坊,便隻同林家小姐在一處。落後,她留我說話,鄭三娘子等不得先走了。我沒法回來,於是林姑娘便讓她哥哥送我回來了。這也是情理之內,倒沒什麽稀奇。”陳杏娘隻是不信,說道:“若是如此,他們家隨意打發個仆人送就是了,何必定要林公子來送?可見他是有些意思的。卻才我問他,他家中還並沒與他定下親事,聽他口裏的話,也很是活動。”說著,她喜孜孜道:“月兒,沒想到你的緣分竟在這兒呢。”
傅月明聽了這話,心裏不禁焦躁起來,張口說道:“母親還是休要打這主意,林家是什麽樣的人家,咱家又是什麽人家?哪裏匹配的上呢?人家隻是送我回來,哪裏有別的什麽意思?母親別想歪了,倒弄出些笑話來,讓外頭那起貧嘴薄舌的歪派糟踐。”
陳杏娘臉上登時沉了下來,說道:“我就不愛聽這話,咱們這樣的人家怎麽了?雖是商戶,也沒玷了他們家。林家雖世代為官,宦囊你我都清楚,那是極有限的。待你出閣的時候,家裏替你厚厚的備上一份嫁妝,還怕誰看不起你麽?今兒我瞧那林公子就很好,說話做事絲毫不拿大的。人家尚不嫌棄,你怎麽倒自輕自賤起來?”
傅月明耳聞此言十分昏聵,又看母親韶刀的不堪,待要勸說,又情知無用,便就閉口不言。陳杏娘絮叨了半日,忽又埋怨起來:“我好端端的請林公子吃酒,你怎麽把那季先生給喊來了,倒叫他不知說了些什麽,把人給攆了去。這人也好沒眼色,不過是個受雇於人的教書先生,倒恁的做起主來了!”
傅月明聽她排揎起季秋陽,便說道:“這事我還說母親呢,好不好的,請他吃什麽酒?父親又不在家,招是招非的,林府的燈籠在咱們家門口放著好看?他是咱們家什麽人,倒要母親相陪吃酒,未免叫人看喬了。”陳杏娘卻怒將起來,向她說道:“我是有春秋的人了,同他個毛孩子一桌坐坐又怎樣呢?橫豎隻在咱們家門裏,誰敢笑話也怎的?你這孩子素日裏懂事,怎麽今兒這等不聽話起來?我與老爺統共就你這麽個丫頭,不靠著你還能靠著誰去?你找個好婆家,我們臉上也光彩些。你要是招了個靠不著的人,我們兩口子往哪裏曬牙渣骨去呢!”數落一頓,便覺口幹舌燥,向寶珠捧著的茶盤上取了茶碗,吃了兩口,壓平了心中怒火,說道:“也罷,今兒天色晚了,我先不同你說了,你回去歇著罷,也好生想個明白!”
傅月明見狀,隻得起來,道了個萬福,就去了。
陳杏娘兀自在屋裏氣惱不休,冬梅送了傅月明出去,回來見太太麵帶惱色,上來陪笑道:“太太今兒怎麽這樣大的火氣,倒同姑娘也吵起嘴來了。不說別的,就是看著太太病著這些日子裏,姑娘端湯熬藥,又照管家事,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也該寬容她些。”陳杏娘便向她說道:“若不是,我也不惱。隻是你瞧她今日說的話,這麽大的人了,心裏還沒個算計!那林公子擺明了有那意思。她不說上趕著這條路,倒把人往外推,不知成日家心裏都在想些什麽!”
冬梅聽了,想了一回,上來低聲道:“太太,有句話,我不知當不當講。”陳杏娘睨了她一眼,說道:“你在我身邊幾年了?向來有話便說的,怎麽今日吞吞吐吐起來?”冬梅便道:“近來我聽咱們家裏那些家下人的議論,都說姑娘同那位先生走得很近。我隻當姑娘請他來幫忙料理家事,又是太太首肯的,就來往密切些也不算什麽。豈料,那日我到後小廳裏拿東西,就見姑娘的丫頭小玉攔在門上,不讓進去。我心裏倒是好生奇怪,問她怎麽個緣故。她支支吾吾說不出來,過了一會兒,就見姑娘同著季先生一道自裏頭出來,說也有笑也有,那神態瞧著分外的親密。我心裏吃了一驚,想來告訴太太,又不敢說的。”
陳杏娘聽聞,心裏吃了一驚,連忙說道:“你可看的真切了?果然是他二人麽?”冬梅點頭道:“我瞧得真真的,不會有錯。”陳杏娘暗自咬牙道:“我瞧那季秋陽是個耿直之人,故此放心。誰知他倒是個肚裏奸猾之人,竟然幹出這等勾當來!上門教書,竟然勾引拐帶良家女子,當真是無可饒恕!”嘴裏這般說著,心裏倒著實憂慮起來,唯恐傅月明已同季秋陽做出什麽越禮之事,貞潔不保。登時就要起身往後頭去,好驗個明白。冬梅連忙攔著道:“太太做什麽去?天已晚了,再要弄的沸反盈天的,人原先不知道,倒弄的他們知道了,也難為了姑娘的名聲。”
陳杏娘聽此言在理,便坐下不語。冬梅又瞧著她的臉色,上來試著說道:“如今也不是什麽難事,太太肯聽我一句言語麽?”陳杏娘便道:“你有話但說不妨,我素來把你當女兒看顧的。”冬梅便笑道:“姑娘也這麽大了,又請個這樣青年的先生在家裏教書,難保不弄出些事來。我以為,待老爺回來,尋個由頭,把這先生辭了去罷。待他離了咱家門上,姑娘心裏自然也就沒那些想頭了。”陳杏娘皺眉細思了一陣,說道:“隻是這先生原是為仁哥兒請的,又是你太爺親自保薦的,就這樣開了去,這親戚情分上不好處的。”
冬梅笑道:“這有何難?隻要太太與老爺說一句,在外頭尋個地方,叫表少爺出去讀書也就是了。這是兩全其美的事,老太爺也挑不出什麽來。”陳杏娘想了想,方才點頭道:“你這主意不錯,然而還是現下就把他們分開的好些。”說畢,便叫她出去傳了幾句話,看看時候已晚,就叫寶珠打水洗漱,脫衣歇下了。一宿晚景題過。
翌日起來,傅月明打扮整齊,走到上房同陳杏娘問安。陳杏娘臉上淡淡的,一字兒也不提昨日之事,叫她坐了說話。少頃,冬梅將二人的早飯拿來,就在屋裏放桌吃了。
正在吃時,外頭人進來說道:“季先生來了。”傅月明才待開口,陳杏娘便已說道:“去對他說,今日我身上不快,不便見客,叫他回去罷。老爺回來之前,也不必再來了。”傅月明忽聞母親這般說來,不禁吃了一驚。來人聽了話,就轉身去了。她眼看母親麵色沉沉,不知出了什麽變故,心裏惴惴不安,又不敢當麵詢問。
少頃,吃過了飯,陳杏娘便向她說道:“你心裏是不是奇怪,我為什麽不讓他進來了?”傅月明麵上陪笑道:“母親自有母親的道理,女兒不敢胡亂猜疑。”陳杏娘便歎道:“月兒,你逐漸大了,許多事情須得避忌了。再這麽混鬧下去,還不知要生出多少閑話來。若是弄壞了名聲,你日後要怎麽出閣?”傅月明聽她這話甚奇,心裏便忖度著不知是誰在母親跟前遞了話,又不敢問,隻陪笑道:“母親這話好生奇怪,早先請先生這意思,也是外祖提起的。父親母親一道點了頭的,怎麽這還不到半年的功夫,母親就說起這話來了?”
陳杏娘沉聲道:“此一時彼一時,怎能一概而論呢?那時候你病才好,我為著讓你高興些,就沒想那許多。如今看來,卻是我疏忽了。既然今日想起,亡羊補牢,猶未晚也,還是早些斷了這條門路的好。”傅月明無話可辨,隻得又問道:“那仁哥兒的學業怎麽辦?母親不怕削了外祖的顏麵?”陳杏娘說道:“這個不消你操心,我已想過了,待老爺回來,在外頭尋上一處館,再招幾個生童,就讓仁哥兒在那兒入了學罷。左右這季先生也是講學為業的,在哪裏處館不是處?”
傅月明聽她件件想到,便知定然是有人打點了,一時也沒什麽主意,隻在心裏想個不住。
恰逢此時,外頭人又來報道:“林家打發人送來許多禮物,人見在門外。”陳杏娘乍聞此言,喜不自禁,連忙問道:“隻有林家下人?可還有旁人麽?”那人道:“隻兩個下人,並沒旁人。還有一封信,來人叫小的送進來。”說畢,便雙手送上。
陳杏娘趕忙接過,打開閱覽一番,便向著傅月明笑道:“是林公子送你的禮,說看你喜歡他家的桂花,特特選了幾株上好的苗子,連夜叫人移栽在盆裏,送來的。還有些他們坊裏繡的物件兒。”傅月明不置可否,半日才說道:“無功不受祿,咱們怎好平白收人家的禮?母親還是打發回去罷。”陳杏娘哪裏肯依,說道:“人家的好意,怎好不收呢?”說著,便叫人將東西收了進來,因知林家的人都是看慣富貴的,生恐怠慢了讓人恥笑,便叫冬梅自上房奩裏拿了二兩銀子並一方手帕打發來人。
一時,家中小廝便將那些禮品都抬進了上房。陳杏娘看旁的倒也罷了,隻那些繡品裏竟有一座三扇的百花爭豔錦緞繡屏,針工精致,繡樣華美,倒是罕見。她也算見多了綾羅綢緞的人,卻倒頭回見著這樣精致的東西,不覺讚歎有加,笑容滿麵,又向傅月明道:“我說的不錯罷?這林公子待你,還是上心的很呢。”
傅月明心中不快,麵上隻敷衍了幾句,便推身上不快,起來要回屋去。陳杏娘說道:“你喜歡桂花,這又是人家特特送來的,不好辜負人家的心意。待會兒我叫幾個小廝,把這些盆花替你抬到你樓下廊上去,一早一晚的看看也好。”
傅月明笑道:“母親喜歡,自留著就是,我是不要他家的東西。”說畢,徑自使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