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若是答應對方,這就是等於給安南國在炕頭邊兒上,養一頭吃人的猛虎,他們現在中原動蕩,或許拿不出過多的精力,但中原早晚有一天,會統一,到時候說不得連皮
肉都會給一口吞下。
況且,中原大戰,諸侯之間紛爭不止,眼前這位伯爺,作為吳國公身邊兒的重要角色,肯定會想盡辦法,源源不斷的抽取安南的國力來支援應天。
我們安南會付出巨大的代價,可又能獲得什麽呢?
陳德輝並不是迂腐之人,他看的非常透徹,答應對方,是徹徹底底的亡國之道。
可是他卻不能怪自己兒子的自作主張,畢竟若是沒有這群漢人的援助,現在他陳德輝,以及國人,恐怕連煩惱的機會都沒有,安南國應該就被滅掉了。
貪婪的羅斜國的做法比漢人更加的野蠻,他們的統治會讓國人更加痛苦。
至於自己以及自己的後代,恐怕連個做傀儡的機會都沒有。
但人就是那麽複雜的東西,在活命之前,你給他口吃食,他便感覺是世上最幸福的事情。
等到他吃飽了,他又覺得自己是否該穿一件暖和的衣服。
人的欲望在推著人往前走,有時候是好的,有的時候是壞的,但更多的時候是好壞參雜,分不清楚的。
該如何處置?
實力不濟,如今時局妥妥的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陳德輝心裏火燎,心生一計,口吐白沫,兩眼一翻,昏死過去。
陳有年大駭,連忙大呼著撲過去,大聲招呼醫官前來救治。
朱振卻是暗暗罵娘!
尼瑪!
老東西太無恥了吧?
真以為老子不敢將你這個破城殺光燒光搶光是吧?
真要是耍無賴,老子就給你來個“三光”!
王宮亂成一團。
無數宮女、醫官出出進進,各個神情焦灼慌亂不堪。
陳德輝執掌安南國幾十年,不說有多大的成就,最起碼的善待子民做得還是不錯的。城內城外無數百姓都在為這位老國王祈禱,希望他能夠逢凶化吉,挨過這次難關,似乎是感受到子民的期盼,也或者是神佛不想他這麽快的升天,整整昏迷了一日之後,陳德輝終於醒轉過來。恢複神智之後,第一件事就是趕走了所有的侍女和醫官以及
親眷族人,隻留下陳有年一個人侍奉榻前。
“那朱振現在何處?”
剛剛喝過藥,陳德輝身骨酸軟力氣全無,但精神看上還挺不錯。
“兒臣將他安置在城中的別院,等父王病症痊愈,再與他商談協議之事。”
陳有年神情亦是憔悴。
既要擔憂父王的身體,又要麵臨朱振的恐嚇,更要安撫國中的大臣,陳有年一天一夜未合眼,下巴的胡茬子蹭蹭的往外冒,看上去一夜之間放佛年老了十歲。
“唉……”
陳德輝喟然一歎,慢慢合上眼睛,虛弱的說道:“還有什麽可商議的?
莫要看朱振外表儒雅謙和,實際上卻是個實實在在色厲內荏的小人,這人跟中原的君子完全不是一會兒。
為父空活幾十載,也為見過如此厚顏無恥的中原人,他就是擺明了來趁火打劫的。
剛剛遭受了羅斜人的進攻,全國軍隊損失超過半數,餘者亦是士氣大跌,一旦漢軍當真發起進攻,如何抵抗?
更別說朱振那數千虎賁此刻就在城內,隻要惹惱了他,說不定不管不顧就大開殺戒,城中的王族重臣怕是就得被屠戮一空,家國傾覆啊……”
許是這番話說的有點多,陳德輝急喘幾下,麵上浮現潮紅,額頭滲出虛汗,精神愈發萎靡。陳有年跪在榻前,趕緊說道:“父王切勿擔憂,身體要緊。其實就算漢軍在峴港駐軍又能如何?他們占不了我們安南國,若是可能,現在也不會有安南國的存在了。不過是強占一個荒蕪貧瘠的港口而已,說是建設,沒有個十幾二十年如何能建成一座繁榮的港口?以兒臣看來,朱振此舉不過是想要用一個開疆拓土的由頭,來向大宋朝廷邀功
罷了。”
他心裏真就不認為峴港給了朱振,又讓朱振在此駐軍有什麽大不了的。
漢人朝廷對於安南國是沒有什麽野心的,畢竟太遠,又算不上富庶。幾百年前安南國就是漢人的領地,最終不還是將大軍遠遠的撤走。朱振背景深厚,自己本身便是大宋的一省平章,領土相當於一個安南,嶽父是應天的國公,大宋內地裏真正的主宰。隻要有一個“開疆拓土”的名義,想必定然能夠使其爵
升一級,或者得到更多的好處……陳德輝虛弱的搖頭,無奈道:“你呀……看的還是不夠遠。以淮安的武力,隻要在峴港屯駐超過五千兵卒,就足以使得安南國受其控製,若敢反抗,轉眼就是家破人亡的結
局。這樣吧,你去和朱振談談,若是不超過三千之數,咱們就答應他的條件,否則,那就魚死網破、玉石俱焚!咳咳咳……”心情激蕩之下,陳德輝一陣猛烈的咳嗽,居然嘔出一口血來,嚇得陳有年魂飛魄散,趕緊將醫官統統叫進來救治。一頓手忙腳亂,總算是將陳德輝的病情安穩下來,可老
國王大抵是勞神太多,再一次昏迷過去。
“三千?開什麽玩笑呢,三千人能守得住諾大的峴港?”
聽聞陳有年的條件,朱振還未說話,劉青山當即就怒了。站起身,魁梧的身材全副甲胄,居高臨下的瞪著陳有年,一副一言不合就要動手的架勢。陳有年心虛,他這小身板兒在劉青山麵前完全不夠看,隻得仰起頭苦笑道:“非是在下不肯讓漢軍多駐紮一些部隊,實在是國內千瘡百孔,沒有充足的糧食來供應更多人。
”劉青山大怒:“當初求我家伯爺幫你們安南國打仗的時候你可不是這麽說的,怎地,現在羅斜人退了,你們就想自食其言反口不認賬?信不信就算隻憑著我們這幾千人馬,
也足以蕩平安南國,將爾等背信棄義之輩斬盡殺絕?”
陳有年一張黑臉漲成了豬肝色!
威脅!
赤裸裸的威脅!
一國之儲君被人如此威脅,怎能不火冒三丈?
更何況還是在自己的地頭!
可陳有年也隻能自己生悶氣,卻一句話也不看反駁。劉青山說的沒錯,以漢軍在擊潰羅斜象兵之時所表現出來的強橫戰力,覆滅安南國還真不是什麽難事。更何況這件事本就是他陳有年有“背信棄義”之嫌,底氣又弱了三分
,哪裏敢跟劉青山硬杠?
隻得看向朱振,貌似漢軍之中也隻有這一位講理的……
“伯爺,您看……要不從別的地方找補一下?駐軍數量,是父王親口提出的,在下著實為難,還望伯爺理解。”
陳有年當真是為難。他不認為約束漢軍的駐軍數量有何用處,峴港距離河內城不足五十裏,哪怕隻有兩千全副武裝的漢軍裝備上那種點燃之後能發出雷鳴嘶吼山崩地裂的鐵疙瘩,也足以強攻
河內而大獲全勝。
可是他老爹堅持不許漢軍的駐軍數量超過三千,他能如何?
若是放在平時或許還會跟老爹爭執一番,但現在老爹都僅剩下半條命,再起爭執,搞不好就把老爹給氣死了……
朱振差點笑出聲來。
這位未來的安南國國王,大氣是真的大氣,氣魄也有,隻是不大會談生意。你就這麽把自己的底線暴露出來,換了誰也得獅子大開口啊?想了想,朱振故作為難道:“非是本伯為難範兄,隻是若駐軍數量太少,如何能保證本國商人的安全和利益?更別說一旦有外地入侵安南國,這點軍隊也不能替安南國消災
解難啊!”
陳有年苦笑不已,抱拳懇求道:“伯爺,父王現如今的狀況您也知曉,在下委實不敢為你父王的命令。您多多擔待,從別處找補一些,在下無有不從。”感覺架勢已經擺足,朱振便說道:“即使如此,本伯若是一意孤行,未免施了朋友情分。這樣吧,本伯就隨意提兩點,第一,將金蘭如同峴港一樣賣給淮安,價錢隨你開,本伯打算將那裏建成往來阿拉伯的一處中轉港口。第二,金蘭以東海上的一些小島啊、島礁啊,安南國承認皆是大宋之領土。本伯總得給朝廷一個交代吧?駐軍人數就這
麽點兒,總得從別處找補找補,這麽點地方說起來也沒多少,你我都不在乎,可是到底有個交代不是?若是範兄同意,咱們就定下了。”
陳有年當機立斷:“一切聽從伯爺吩咐。”
距離國都幾十裏的峴港都賣了,還差一個金蘭?金蘭所處地域最是貧瘠,人口也少,安南國根本沒那個精力去經營南方的土地,更別說是沿海的港口了。
安南國別的沒有,就是優良的港口多……
至於金蘭以東海麵上的島礁?陳有年想了又想,也沒想起來有什麽島嶼的名字。既然自己一點印象都沒有,想必就是一些針尖大的島礁,大抵是大宋海商或者水師航行的時候意外發現的停靠點。大海
之上,漢軍水師的戰鬥力比之陸地還要剽悍十倍,想占領哪裏就占領哪裏,人家拿出來放在明麵上說,那就是給自己麵子。
陳有年更確定了朱振東一榔頭西一錘子的圈地,隻不過是為了向大宋朝廷表功……
唯有朱振自己忍不住心神蕩漾。
安南鬼子,一千年後看你特麽還敢不敢叫囂南海是你的地盤?至少從法理上來說,從今而後,南沙和西沙就是我們的領土了!老子一千五百年前就把整個南海的地契弄到手裏!
肉都會給一口吞下。
況且,中原大戰,諸侯之間紛爭不止,眼前這位伯爺,作為吳國公身邊兒的重要角色,肯定會想盡辦法,源源不斷的抽取安南的國力來支援應天。
我們安南會付出巨大的代價,可又能獲得什麽呢?
陳德輝並不是迂腐之人,他看的非常透徹,答應對方,是徹徹底底的亡國之道。
可是他卻不能怪自己兒子的自作主張,畢竟若是沒有這群漢人的援助,現在他陳德輝,以及國人,恐怕連煩惱的機會都沒有,安南國應該就被滅掉了。
貪婪的羅斜國的做法比漢人更加的野蠻,他們的統治會讓國人更加痛苦。
至於自己以及自己的後代,恐怕連個做傀儡的機會都沒有。
但人就是那麽複雜的東西,在活命之前,你給他口吃食,他便感覺是世上最幸福的事情。
等到他吃飽了,他又覺得自己是否該穿一件暖和的衣服。
人的欲望在推著人往前走,有時候是好的,有的時候是壞的,但更多的時候是好壞參雜,分不清楚的。
該如何處置?
實力不濟,如今時局妥妥的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陳德輝心裏火燎,心生一計,口吐白沫,兩眼一翻,昏死過去。
陳有年大駭,連忙大呼著撲過去,大聲招呼醫官前來救治。
朱振卻是暗暗罵娘!
尼瑪!
老東西太無恥了吧?
真以為老子不敢將你這個破城殺光燒光搶光是吧?
真要是耍無賴,老子就給你來個“三光”!
王宮亂成一團。
無數宮女、醫官出出進進,各個神情焦灼慌亂不堪。
陳德輝執掌安南國幾十年,不說有多大的成就,最起碼的善待子民做得還是不錯的。城內城外無數百姓都在為這位老國王祈禱,希望他能夠逢凶化吉,挨過這次難關,似乎是感受到子民的期盼,也或者是神佛不想他這麽快的升天,整整昏迷了一日之後,陳德輝終於醒轉過來。恢複神智之後,第一件事就是趕走了所有的侍女和醫官以及
親眷族人,隻留下陳有年一個人侍奉榻前。
“那朱振現在何處?”
剛剛喝過藥,陳德輝身骨酸軟力氣全無,但精神看上還挺不錯。
“兒臣將他安置在城中的別院,等父王病症痊愈,再與他商談協議之事。”
陳有年神情亦是憔悴。
既要擔憂父王的身體,又要麵臨朱振的恐嚇,更要安撫國中的大臣,陳有年一天一夜未合眼,下巴的胡茬子蹭蹭的往外冒,看上去一夜之間放佛年老了十歲。
“唉……”
陳德輝喟然一歎,慢慢合上眼睛,虛弱的說道:“還有什麽可商議的?
莫要看朱振外表儒雅謙和,實際上卻是個實實在在色厲內荏的小人,這人跟中原的君子完全不是一會兒。
為父空活幾十載,也為見過如此厚顏無恥的中原人,他就是擺明了來趁火打劫的。
剛剛遭受了羅斜人的進攻,全國軍隊損失超過半數,餘者亦是士氣大跌,一旦漢軍當真發起進攻,如何抵抗?
更別說朱振那數千虎賁此刻就在城內,隻要惹惱了他,說不定不管不顧就大開殺戒,城中的王族重臣怕是就得被屠戮一空,家國傾覆啊……”
許是這番話說的有點多,陳德輝急喘幾下,麵上浮現潮紅,額頭滲出虛汗,精神愈發萎靡。陳有年跪在榻前,趕緊說道:“父王切勿擔憂,身體要緊。其實就算漢軍在峴港駐軍又能如何?他們占不了我們安南國,若是可能,現在也不會有安南國的存在了。不過是強占一個荒蕪貧瘠的港口而已,說是建設,沒有個十幾二十年如何能建成一座繁榮的港口?以兒臣看來,朱振此舉不過是想要用一個開疆拓土的由頭,來向大宋朝廷邀功
罷了。”
他心裏真就不認為峴港給了朱振,又讓朱振在此駐軍有什麽大不了的。
漢人朝廷對於安南國是沒有什麽野心的,畢竟太遠,又算不上富庶。幾百年前安南國就是漢人的領地,最終不還是將大軍遠遠的撤走。朱振背景深厚,自己本身便是大宋的一省平章,領土相當於一個安南,嶽父是應天的國公,大宋內地裏真正的主宰。隻要有一個“開疆拓土”的名義,想必定然能夠使其爵
升一級,或者得到更多的好處……陳德輝虛弱的搖頭,無奈道:“你呀……看的還是不夠遠。以淮安的武力,隻要在峴港屯駐超過五千兵卒,就足以使得安南國受其控製,若敢反抗,轉眼就是家破人亡的結
局。這樣吧,你去和朱振談談,若是不超過三千之數,咱們就答應他的條件,否則,那就魚死網破、玉石俱焚!咳咳咳……”心情激蕩之下,陳德輝一陣猛烈的咳嗽,居然嘔出一口血來,嚇得陳有年魂飛魄散,趕緊將醫官統統叫進來救治。一頓手忙腳亂,總算是將陳德輝的病情安穩下來,可老
國王大抵是勞神太多,再一次昏迷過去。
“三千?開什麽玩笑呢,三千人能守得住諾大的峴港?”
聽聞陳有年的條件,朱振還未說話,劉青山當即就怒了。站起身,魁梧的身材全副甲胄,居高臨下的瞪著陳有年,一副一言不合就要動手的架勢。陳有年心虛,他這小身板兒在劉青山麵前完全不夠看,隻得仰起頭苦笑道:“非是在下不肯讓漢軍多駐紮一些部隊,實在是國內千瘡百孔,沒有充足的糧食來供應更多人。
”劉青山大怒:“當初求我家伯爺幫你們安南國打仗的時候你可不是這麽說的,怎地,現在羅斜人退了,你們就想自食其言反口不認賬?信不信就算隻憑著我們這幾千人馬,
也足以蕩平安南國,將爾等背信棄義之輩斬盡殺絕?”
陳有年一張黑臉漲成了豬肝色!
威脅!
赤裸裸的威脅!
一國之儲君被人如此威脅,怎能不火冒三丈?
更何況還是在自己的地頭!
可陳有年也隻能自己生悶氣,卻一句話也不看反駁。劉青山說的沒錯,以漢軍在擊潰羅斜象兵之時所表現出來的強橫戰力,覆滅安南國還真不是什麽難事。更何況這件事本就是他陳有年有“背信棄義”之嫌,底氣又弱了三分
,哪裏敢跟劉青山硬杠?
隻得看向朱振,貌似漢軍之中也隻有這一位講理的……
“伯爺,您看……要不從別的地方找補一下?駐軍數量,是父王親口提出的,在下著實為難,還望伯爺理解。”
陳有年當真是為難。他不認為約束漢軍的駐軍數量有何用處,峴港距離河內城不足五十裏,哪怕隻有兩千全副武裝的漢軍裝備上那種點燃之後能發出雷鳴嘶吼山崩地裂的鐵疙瘩,也足以強攻
河內而大獲全勝。
可是他老爹堅持不許漢軍的駐軍數量超過三千,他能如何?
若是放在平時或許還會跟老爹爭執一番,但現在老爹都僅剩下半條命,再起爭執,搞不好就把老爹給氣死了……
朱振差點笑出聲來。
這位未來的安南國國王,大氣是真的大氣,氣魄也有,隻是不大會談生意。你就這麽把自己的底線暴露出來,換了誰也得獅子大開口啊?想了想,朱振故作為難道:“非是本伯為難範兄,隻是若駐軍數量太少,如何能保證本國商人的安全和利益?更別說一旦有外地入侵安南國,這點軍隊也不能替安南國消災
解難啊!”
陳有年苦笑不已,抱拳懇求道:“伯爺,父王現如今的狀況您也知曉,在下委實不敢為你父王的命令。您多多擔待,從別處找補一些,在下無有不從。”感覺架勢已經擺足,朱振便說道:“即使如此,本伯若是一意孤行,未免施了朋友情分。這樣吧,本伯就隨意提兩點,第一,將金蘭如同峴港一樣賣給淮安,價錢隨你開,本伯打算將那裏建成往來阿拉伯的一處中轉港口。第二,金蘭以東海上的一些小島啊、島礁啊,安南國承認皆是大宋之領土。本伯總得給朝廷一個交代吧?駐軍人數就這
麽點兒,總得從別處找補找補,這麽點地方說起來也沒多少,你我都不在乎,可是到底有個交代不是?若是範兄同意,咱們就定下了。”
陳有年當機立斷:“一切聽從伯爺吩咐。”
距離國都幾十裏的峴港都賣了,還差一個金蘭?金蘭所處地域最是貧瘠,人口也少,安南國根本沒那個精力去經營南方的土地,更別說是沿海的港口了。
安南國別的沒有,就是優良的港口多……
至於金蘭以東海麵上的島礁?陳有年想了又想,也沒想起來有什麽島嶼的名字。既然自己一點印象都沒有,想必就是一些針尖大的島礁,大抵是大宋海商或者水師航行的時候意外發現的停靠點。大海
之上,漢軍水師的戰鬥力比之陸地還要剽悍十倍,想占領哪裏就占領哪裏,人家拿出來放在明麵上說,那就是給自己麵子。
陳有年更確定了朱振東一榔頭西一錘子的圈地,隻不過是為了向大宋朝廷表功……
唯有朱振自己忍不住心神蕩漾。
安南鬼子,一千年後看你特麽還敢不敢叫囂南海是你的地盤?至少從法理上來說,從今而後,南沙和西沙就是我們的領土了!老子一千五百年前就把整個南海的地契弄到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