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爵爺竟然讓我寫捷報?”正在一邊兒安撫將士,一邊兒組織人馬準備修補城牆的王侃聞言先是一愣,旋即朝楊勳再施一禮,恭敬道:“爵爺之仁義,王侃服了。還請這位大人回稟爵爺,卑職這就去
寫捷報,待爵爺親覽之後,便送到後方。”
回到營房之後,王侃自然將自己所見所聞,手書成冊。
其中內容不敢有稍稍懈怠,唯一與實情不同的是,其中己方殺傷占據總殺敵數的四分之一。
人家敬我,我自然不知道好歹。
雖然朱振說與己方三分之一的首級,但王侃卻不敢全要。
隻是待王侃寫完捷報,準備呈朱振親覽的時候,卻被祝平安一把搶了過去。
“此處應該寫明爵爺臨陣決斷之明吧?還有此處應該寫爵爺親臨軍陣,身先士卒吧?怎麽你這捷報,一丁點兒爵爺的威風都沒有寫出來呢?”
王侃大囧,立刻收回捷報,慌慌張張的回去重新寫捷報。
心裏暗道,自己怎麽那麽無知,爵爺讓自己寫捷報,無非就是保證捷報的“真實性”,以及讓自己做做宣傳嗎?
不然這般戰績說出去誰會信呢?
反正若不是親眼所見,自己無論如何也難以相信三千人的步兵竟然滅了三千騎兵的戰績。
朱平安見王侃回去之後,入朱振營帳,告饒道:“還請爵爺莫要怪在下自作主張。”
這一次朱振並未嘲諷祝平安,反而是頷首微笑表示感謝。
自己率領三千軍山兒郎鏖戰沙場,不求重利,若是連點兒名聲都不求了,那人也著實過於無欲無求了。
烽火連三月,捷報抵萬金。
幾匹駿馬朝著朱元璋的駐地衝去,背上插著的八百裏加急的護背旗,讓駐地的兵馬根本無人敢阻攔。
途徑正在修整中的大營,馬背上軍事立刻呼喊道,“大捷。”轅門處持矛而立的軍士立刻讓開道路,搬開鹿角,看著衝鋒的騎士,忍不住說道:“怎麽回事兒?不是剛說前線拿下衡南縣後,主力立刻撤退,隻留下部分隊伍堅守嗎?怎
麽這麽快就有捷報了?”
要知道大量的部隊在進攻了一次衡南縣之後,就放棄了主動進攻計劃,等待主力部隊或者名將來指揮了。
大家著實搞不懂,單憑衡南縣那點兒人如何能夠打下大捷來。
“大捷?”
從前線退下來的指揮官管軍總管楊興正在積蓄力量,準備等到朱元璋大軍來了之後,就先與吳國公剪掉揚州的屏蔽,拿下衡陽,然後進一步吃掉揚州。
結果有八百裏加急經過大聲呼喊了一頓。
“捷報!我軍衡南縣一戰殺敵三千餘!”
“大捷!衡南縣一戰殲滅李伯升主力騎兵三千餘!”幾名騎兵在行轅內呼喊了幾嗓子之後,就翻身下馬,對管事的軍官說道:“衡南縣一戰,軍山大營與王侃前後夾擊,滅李伯升主力騎兵三千人,卑職乃是爵爺報捷的家將李
進,懇請大人幫忙換幾匹駿馬。”
那管事一邊兒吩咐人去牽馬,一邊兒看著這年輕的家將,一臉不信道:“真的假的?還三千騎兵,莫不是殲滅了三千的乞活營的賊寇吧?”
李進昂首自信道:“此地何來乞活營?莫非貴軍連匪冦都不能盡數剿滅嗎?”
那管事訕訕一笑,卻不敢得罪軍山的兵馬,要知道現在軍中不少補給,例如香煙和繃帶,那可是軍山運輸來的,得罪不起。
換了戰馬後,李進一個呼哨,帶著數名親兵策馬就走。
接到這個消息之後,行轅的兵馬立刻歡呼起來。隻有楊興聽到這個消息後,若有所思,“既然軍山的戰鬥力如此之高,是不是可以與自己配合,與李伯升再次掰掰手腕呢?上一次從衡南縣撤退,自己心裏可是憋著一口氣
呢。”
李進沿途送信,但凡遇到城池軍營,必然會呼喚一陣。
那些當初將朱振拒之門外的軍隊主官,紛紛跳腳大罵邵榮。
“你這個老東西,真的是害死人了!”
…………
滁州大營。
這裏是軍山和應天物資的重要集結地,同時又是各地大軍的集結地,邵榮作為地方名義上的最高長官,一時間風頭無雙。
可是此刻,邵榮卻如何也傲氣不起來。
因為朱元璋來了。
誰都沒有想到,朱元璋第一站選擇地點竟然是滁州。
邵榮的左右暗中數次與邵榮商議是否在軍中殺掉朱元璋,邵榮也屢次動心,但是看到朱元璋隨軍的數千錦衣衛之後,立刻打消了這個念頭。大軍之中猝不及防,雖然可以讓不少人跟著動手,但是要知道朱元璋在紅巾軍之中威望頗高,一旦不能短時間消滅朱元璋,援軍便會從應天直接撲過來,而自己的士兵是
否跟自己一條道走到黑,邵榮也不敢瞎估計。
不過隨著前線的形勢越發的緊張,邵榮心裏清楚朱元璋早晚是要走的。
隻要他前線打了大敗仗,威望跌落,邵榮就準備幹一番大的。
一想到前途的光明,邵榮心情就不錯,呼喚手下弄來些許小酒。
“大捷,軍山大營衡南縣一戰,殲敵三千。”
啪!
酒碗摔裂,邵榮的臉色青紫,一時間沒有了興致。
軍中之前紛紛看好邵榮的軍將皆私下討論,“這小平章大人坐不住了。”
------
趁著自己西征,張士誠襲擊自己後背,讓朱元璋損失慘重,揚州本來是作為陷阱的地方丟了不說,揚州區域大量淪陷,搞得朱元璋內心火氣很大。
從應天出發,各地巡視部隊,檢查倉儲,其餘時間全都與身邊的謀士和將領們討論戰局,琢磨著怎麽給張士誠一個刻骨銘心的教訓。
劉基等人又是扔烏龜殼,又是掐手指裝瘋賣傻一頓,說朱元璋這兩年就能在江南登基稱帝。
將士們瞪大了眼睛,幸福感滿滿,心裏琢磨著朱元璋當了皇帝,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弄個國公侯爺當當。
而朱元璋心裏雖然美的不行,想著自己是不是也要先自立為王,但是嘴裏還是出言訓斥劉基,讓他不要妄自忖度天意,自己起兵隻是吊民伐罪,替天行道。
用涼水洗了把臉,這才將吳王這個想法拋在腦後的朱元璋,有些疲憊的躺在椅子上。
而朱標則聽了一肚子的軍事計劃,正在做整理工作。
今天邵榮提出不應該將全部兵力囤積向東線,導致西線的搖搖欲墜。
可是對於接下來的戰事該怎麽打,他卻一點兒建議都沒有。
如果朱振這家夥在這裏,他會怎麽說呢?這小子打仗可是把好手。
“大捷!”
外麵忽然傳來一陣喧嘩。
朱元璋的眸子忽然睜開,露出一道鋒芒,“快去看看。”
何文輝立刻走出大帳去查看情況。
朱標皺著眉頭說道:“是不是前線作假?不是說楊興已經退下來了嗎?難道他還有本事再次打回去不成?”
要知道朱元璋治軍極其嚴格,即便是今年最困難的時候,也沒有人敢假傳軍功,讓朱元璋愉快愉快。
所以不僅朱標疑惑,連朱元璋都有些惱火,因為在他的布局裏,短時間內不會再有大規模的衝突。
李伯升忙著圍困耿炳文、藍玉也不會抽出太多的兵力再次放肆。
他們放棄衡南縣就是最好的證明。
而楊興也是自己手底下的老人了,他不會不顧自己的命令,再次大規模的出擊。
還說說今年年頭不好,手底下人想要造反?
朱元璋搖搖頭,準備看看誰胡說八道,到時候自己饒不了他。
很快何文輝領著一行人走了進來,躬身道:“義父,有報捷的將士到了。”
作為朱元璋的義子,何文輝緊守本分,不驕不躁,其他義子都外放做大事去了,他卻可以安守本心,一心一意的做朱元璋的戍衛工作,可謂勞苦功高。
當李進進入大帳之後,一股沉重的壓力撲麵而來,讓這個驕傲的小家夥也不得不低下高傲的頭顱,甚至連抬頭看朱元璋一眼他都不敢。
朱標看著李進呆呆的模樣,有些想笑,卻看到了君山大營獨特的肩章,然後就問道:“你可是盱眙縣男的部下?”
李進見不遠處那尊貴的少年問起,立刻記起朱振的交代,瞬間將腰板挺直,昂首道:“軍山大營信使李進見過國公,見過世子。”
何文輝幹咳一聲道:“見到國公還不下跪,成何體統。”
朱元璋卻瞪了何文輝一眼,笑著說道:“小家夥,你不用緊張,跟我說說,捷報何來?”
朱元璋出身行伍,對於這種年輕精神的軍士非常喜歡,再加上他此時不卑不亢的神色,讓朱元璋不由得想起了那個許久未見的少年,心裏自然更多了幾分歡喜。
“國公,十天前,李伯升帳下三千精騎,夜襲衡南縣,縣男親軍軍山大營救援,一戰全殲敵軍。
“全殲?”朱元璋一愣,旋即想到是朱振的隊伍,便有些信了。再看李進,見著少年精氣神十足,眼神靈動,一看就是個好苗子,接過何文輝遞過來的捷報,也不堪,反而是放到一邊兒,問道:“你叫李進?今年多大年紀?這一戰可立
下什麽功勳啊!”
朱元璋對待底層軍士一向很是寬和,這樣這士兵回去之後,肯定會向自己的袍澤宣揚,這種不需要花費便可以收買人心的手段,朱元璋用的很是熟稔。
這也是邵榮雖然代表著很多紅巾軍老人,卻不敢貿然躁動的原因。
因為朱元璋在軍隊裏的威望,確實不是他能比的。
“國公,小的今年十五,此戰不僅手刃敵人五人,還俘虜了……”話到嘴邊兒,李進忽然意識到什麽,閉上了嘴巴。
寫捷報,待爵爺親覽之後,便送到後方。”
回到營房之後,王侃自然將自己所見所聞,手書成冊。
其中內容不敢有稍稍懈怠,唯一與實情不同的是,其中己方殺傷占據總殺敵數的四分之一。
人家敬我,我自然不知道好歹。
雖然朱振說與己方三分之一的首級,但王侃卻不敢全要。
隻是待王侃寫完捷報,準備呈朱振親覽的時候,卻被祝平安一把搶了過去。
“此處應該寫明爵爺臨陣決斷之明吧?還有此處應該寫爵爺親臨軍陣,身先士卒吧?怎麽你這捷報,一丁點兒爵爺的威風都沒有寫出來呢?”
王侃大囧,立刻收回捷報,慌慌張張的回去重新寫捷報。
心裏暗道,自己怎麽那麽無知,爵爺讓自己寫捷報,無非就是保證捷報的“真實性”,以及讓自己做做宣傳嗎?
不然這般戰績說出去誰會信呢?
反正若不是親眼所見,自己無論如何也難以相信三千人的步兵竟然滅了三千騎兵的戰績。
朱平安見王侃回去之後,入朱振營帳,告饒道:“還請爵爺莫要怪在下自作主張。”
這一次朱振並未嘲諷祝平安,反而是頷首微笑表示感謝。
自己率領三千軍山兒郎鏖戰沙場,不求重利,若是連點兒名聲都不求了,那人也著實過於無欲無求了。
烽火連三月,捷報抵萬金。
幾匹駿馬朝著朱元璋的駐地衝去,背上插著的八百裏加急的護背旗,讓駐地的兵馬根本無人敢阻攔。
途徑正在修整中的大營,馬背上軍事立刻呼喊道,“大捷。”轅門處持矛而立的軍士立刻讓開道路,搬開鹿角,看著衝鋒的騎士,忍不住說道:“怎麽回事兒?不是剛說前線拿下衡南縣後,主力立刻撤退,隻留下部分隊伍堅守嗎?怎
麽這麽快就有捷報了?”
要知道大量的部隊在進攻了一次衡南縣之後,就放棄了主動進攻計劃,等待主力部隊或者名將來指揮了。
大家著實搞不懂,單憑衡南縣那點兒人如何能夠打下大捷來。
“大捷?”
從前線退下來的指揮官管軍總管楊興正在積蓄力量,準備等到朱元璋大軍來了之後,就先與吳國公剪掉揚州的屏蔽,拿下衡陽,然後進一步吃掉揚州。
結果有八百裏加急經過大聲呼喊了一頓。
“捷報!我軍衡南縣一戰殺敵三千餘!”
“大捷!衡南縣一戰殲滅李伯升主力騎兵三千餘!”幾名騎兵在行轅內呼喊了幾嗓子之後,就翻身下馬,對管事的軍官說道:“衡南縣一戰,軍山大營與王侃前後夾擊,滅李伯升主力騎兵三千人,卑職乃是爵爺報捷的家將李
進,懇請大人幫忙換幾匹駿馬。”
那管事一邊兒吩咐人去牽馬,一邊兒看著這年輕的家將,一臉不信道:“真的假的?還三千騎兵,莫不是殲滅了三千的乞活營的賊寇吧?”
李進昂首自信道:“此地何來乞活營?莫非貴軍連匪冦都不能盡數剿滅嗎?”
那管事訕訕一笑,卻不敢得罪軍山的兵馬,要知道現在軍中不少補給,例如香煙和繃帶,那可是軍山運輸來的,得罪不起。
換了戰馬後,李進一個呼哨,帶著數名親兵策馬就走。
接到這個消息之後,行轅的兵馬立刻歡呼起來。隻有楊興聽到這個消息後,若有所思,“既然軍山的戰鬥力如此之高,是不是可以與自己配合,與李伯升再次掰掰手腕呢?上一次從衡南縣撤退,自己心裏可是憋著一口氣
呢。”
李進沿途送信,但凡遇到城池軍營,必然會呼喚一陣。
那些當初將朱振拒之門外的軍隊主官,紛紛跳腳大罵邵榮。
“你這個老東西,真的是害死人了!”
…………
滁州大營。
這裏是軍山和應天物資的重要集結地,同時又是各地大軍的集結地,邵榮作為地方名義上的最高長官,一時間風頭無雙。
可是此刻,邵榮卻如何也傲氣不起來。
因為朱元璋來了。
誰都沒有想到,朱元璋第一站選擇地點竟然是滁州。
邵榮的左右暗中數次與邵榮商議是否在軍中殺掉朱元璋,邵榮也屢次動心,但是看到朱元璋隨軍的數千錦衣衛之後,立刻打消了這個念頭。大軍之中猝不及防,雖然可以讓不少人跟著動手,但是要知道朱元璋在紅巾軍之中威望頗高,一旦不能短時間消滅朱元璋,援軍便會從應天直接撲過來,而自己的士兵是
否跟自己一條道走到黑,邵榮也不敢瞎估計。
不過隨著前線的形勢越發的緊張,邵榮心裏清楚朱元璋早晚是要走的。
隻要他前線打了大敗仗,威望跌落,邵榮就準備幹一番大的。
一想到前途的光明,邵榮心情就不錯,呼喚手下弄來些許小酒。
“大捷,軍山大營衡南縣一戰,殲敵三千。”
啪!
酒碗摔裂,邵榮的臉色青紫,一時間沒有了興致。
軍中之前紛紛看好邵榮的軍將皆私下討論,“這小平章大人坐不住了。”
------
趁著自己西征,張士誠襲擊自己後背,讓朱元璋損失慘重,揚州本來是作為陷阱的地方丟了不說,揚州區域大量淪陷,搞得朱元璋內心火氣很大。
從應天出發,各地巡視部隊,檢查倉儲,其餘時間全都與身邊的謀士和將領們討論戰局,琢磨著怎麽給張士誠一個刻骨銘心的教訓。
劉基等人又是扔烏龜殼,又是掐手指裝瘋賣傻一頓,說朱元璋這兩年就能在江南登基稱帝。
將士們瞪大了眼睛,幸福感滿滿,心裏琢磨著朱元璋當了皇帝,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弄個國公侯爺當當。
而朱元璋心裏雖然美的不行,想著自己是不是也要先自立為王,但是嘴裏還是出言訓斥劉基,讓他不要妄自忖度天意,自己起兵隻是吊民伐罪,替天行道。
用涼水洗了把臉,這才將吳王這個想法拋在腦後的朱元璋,有些疲憊的躺在椅子上。
而朱標則聽了一肚子的軍事計劃,正在做整理工作。
今天邵榮提出不應該將全部兵力囤積向東線,導致西線的搖搖欲墜。
可是對於接下來的戰事該怎麽打,他卻一點兒建議都沒有。
如果朱振這家夥在這裏,他會怎麽說呢?這小子打仗可是把好手。
“大捷!”
外麵忽然傳來一陣喧嘩。
朱元璋的眸子忽然睜開,露出一道鋒芒,“快去看看。”
何文輝立刻走出大帳去查看情況。
朱標皺著眉頭說道:“是不是前線作假?不是說楊興已經退下來了嗎?難道他還有本事再次打回去不成?”
要知道朱元璋治軍極其嚴格,即便是今年最困難的時候,也沒有人敢假傳軍功,讓朱元璋愉快愉快。
所以不僅朱標疑惑,連朱元璋都有些惱火,因為在他的布局裏,短時間內不會再有大規模的衝突。
李伯升忙著圍困耿炳文、藍玉也不會抽出太多的兵力再次放肆。
他們放棄衡南縣就是最好的證明。
而楊興也是自己手底下的老人了,他不會不顧自己的命令,再次大規模的出擊。
還說說今年年頭不好,手底下人想要造反?
朱元璋搖搖頭,準備看看誰胡說八道,到時候自己饒不了他。
很快何文輝領著一行人走了進來,躬身道:“義父,有報捷的將士到了。”
作為朱元璋的義子,何文輝緊守本分,不驕不躁,其他義子都外放做大事去了,他卻可以安守本心,一心一意的做朱元璋的戍衛工作,可謂勞苦功高。
當李進進入大帳之後,一股沉重的壓力撲麵而來,讓這個驕傲的小家夥也不得不低下高傲的頭顱,甚至連抬頭看朱元璋一眼他都不敢。
朱標看著李進呆呆的模樣,有些想笑,卻看到了君山大營獨特的肩章,然後就問道:“你可是盱眙縣男的部下?”
李進見不遠處那尊貴的少年問起,立刻記起朱振的交代,瞬間將腰板挺直,昂首道:“軍山大營信使李進見過國公,見過世子。”
何文輝幹咳一聲道:“見到國公還不下跪,成何體統。”
朱元璋卻瞪了何文輝一眼,笑著說道:“小家夥,你不用緊張,跟我說說,捷報何來?”
朱元璋出身行伍,對於這種年輕精神的軍士非常喜歡,再加上他此時不卑不亢的神色,讓朱元璋不由得想起了那個許久未見的少年,心裏自然更多了幾分歡喜。
“國公,十天前,李伯升帳下三千精騎,夜襲衡南縣,縣男親軍軍山大營救援,一戰全殲敵軍。
“全殲?”朱元璋一愣,旋即想到是朱振的隊伍,便有些信了。再看李進,見著少年精氣神十足,眼神靈動,一看就是個好苗子,接過何文輝遞過來的捷報,也不堪,反而是放到一邊兒,問道:“你叫李進?今年多大年紀?這一戰可立
下什麽功勳啊!”
朱元璋對待底層軍士一向很是寬和,這樣這士兵回去之後,肯定會向自己的袍澤宣揚,這種不需要花費便可以收買人心的手段,朱元璋用的很是熟稔。
這也是邵榮雖然代表著很多紅巾軍老人,卻不敢貿然躁動的原因。
因為朱元璋在軍隊裏的威望,確實不是他能比的。
“國公,小的今年十五,此戰不僅手刃敵人五人,還俘虜了……”話到嘴邊兒,李進忽然意識到什麽,閉上了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