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還在想什麽?關乎我陳家大局,公子還為了一己榮譽,而逞英雄嗎?”


    “公子速速入營,又豈非是與朱元璋、朱振決戰之時,要存有用之身啊!”


    見陳家人忽然沒有了先前的好奇,一窩蜂的勸陳海平退卻,圓潤的書生心中鄙視萬分,此時陳海平若是退了,三軍才會因此動搖。


    不過自己畢竟是派來支援陳家的謀士,若是說了不為陳家思考的話,或者讓陳家以為自己別有想法,反而對自己不利。


    於是與陳家人一道苦苦哀求陳海平退去。


    陳海平自然嘴上不允,但是身體異常誠實,在眾甲士的攙扶下,退入大營後方。


    “全軍列陣攔截!隻要稍作支撐,大軍集結,此戰便能複勝!”


    留在營門外的陳家資曆最長者當仁不讓,立即呼喊調度,而陳霸昊既然身死,陳海平身旁的侍衛統領,陳子旗也立刻率領甲兵上前,試圖阻攔正在大殺四方的朱文正。話說陳海平出身江南陳家,又是泗州聯盟的盟主,在加上其有大都和海東青的支持,手下財帛無數,鎧甲豐盛,所以何止是四地的名門之子來投,便是無數的地方豪強大


    戶,逞能遊俠兒,也紛紛前來投軍。


    得益於此,陳海平的親兵隊戰鬥力著實不差。故此,眼見著朱文正隻率百騎突陣,射殺陳霸昊,逼退陳海平,陳子旗往下,這批被精選出來的中軍甲士卻也不懼,反而紛紛奮勇上前,準備在陳海平身前好好顯出自己


    的本事。


    然而,朱文正和他部屬又如何會懼?


    此時的朱文正真的如天神下凡,佛擋殺佛,神擋殺神。


    手中的長矛,每一次揮舞,必會取走一人性命。


    朱文正心中愈發清晰的感受到,自己蘊藏在血液之中的英勇。


    其實,自己的心思很有可能是錯誤的。自己根本不是做一個統兵元帥的料子,自己應該做的是統帥精銳不足,做最鋒利的長矛。


    刺透一切敢於阻擋應天的敵人。


    其實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要走的路,自己又何必追求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


    自己出身朱家,是朱家自己人,就算是不能做統兵元帥,憑借著東征西討的功勞,將來的地位還能低了?


    此時的朱文正完成自己內心的精華。


    心裏再也沒有絲毫的怒氣和怨言。


    徹徹底底的沉下心思去廝殺,去砍殺任何一個擋在自己麵前的敵人。


    一時間,兩軍長兵短刃,戰馬鐵胄,就在轅門處殺做一團。


    戰團處斷肢橫飛,紅白噴湧,喊殺哀嚎,火光亮刃,種種戰陣慘烈,不一而足……


    陳海平和周圍勉力退回來的諸位名士智者,何曾見過這種景象?也是紛紛失語,個個無言,而且難免麵色慘白,驚慌失措。


    不過,雖然朱文正攻勢強橫,又有騎兵縱橫戰場如風,可陳家大營中畢竟兵力充足,僅僅以寨門處的戰場而言,因為陳海平本人的緣故,自然有一波又一波的援軍湧出。


    朱文正騎在黃驃馬上,長矛駿馬,連殺十數名不自量力的披甲武士,然而好不容易擊潰了一層阻截,卻又見到一隊武士自營中湧出。而且這隊武士雖然裝備不比陳海平親衛,卻行止有度,而且最前麵幾十名武士紛紛舉著木製大盾,等來到轅門內,卻又不急著上前,反而舉盾伏身,就在轅門處架起一條


    密集的盾陣。


    更要命的是,這隊武士身後居然是數十長矛手與數十弩手,此時正行止有度,快而不亂,紛紛趕來。朱文正如何不明白這是遇到了善於對付騎兵的真正行家?等到長矛架在盾牆之上,弩手立在長矛手的縫隙之後,除非是全副馬鎧的重騎,否則便是精銳如徐達的套杆營的


    那種騎兵也難過此門!而其人再一回頭,卻又看到身後大堤後方的大河河麵上火光煌煌……毫無疑問,這必然是那萬餘大軍察覺到了身後異樣,然後領兵將領素質出色,當機立斷,放棄攻打碼頭


    ,轉而舉火回身,試圖救援!


    此情此狀,朱文正仰頭一歎,便連番勒馬後退轉身。


    何文輝等人還以為自家將軍已經放棄,就也紛紛準備抽身歸隊。


    而就在這時,那連退數十步的朱文正卻忽然再度轉向轅門,然後猛地一夾馬腹,催動起胯下黃驃馬疾趨轅門,臨到那隊大盾武士前,更是奮力一提韁繩!


    而他身邊貼身不離的親兵衛隊,也幾乎同一時間飛馬而起。


    火光中,十幾騎奮力一躍,竟然載著宛如天神下凡的朱文正與一眾鐵馬騎士越過尚未架矛立弩的盾牆,飛身弛入轅門之後。


    朱文正平安落地,一聲大吼,身邊的鐵甲親衛默不作聲,隻是緊隨其後,形成一支鋒利的長矛陣型,趁著轅門內的陳軍目瞪口呆之際,連殺數人,居然再度直取陳海平!


    陳家兵士瞬間大亂。


    這長矛陣型一旦形成,鋒利無比。


    朱文正身邊的猛士,護衛在左右兩側。


    任何出現的抵擋,根本不是一合之敵。


    有勇武之士身穿三層重甲想要抵擋,卻被朱文正與身邊的兩位騎士合力直接用長矛刺透喉嚨,直接挑落馬下。


    而剛剛喘了口氣的陳海平,麵對如此神勇之舉,也是再度驚嚇失魂!


    “這便是朱元璋帳下的朱文正嗎?”


    “身側有如此猛虎,如何被陳家逼得逼退不得的?”


    “早知此子如此強悍,陳家如何敢將軍隊調動到軍山?勢必要先除掉他啊!”


    其實何止是陳海平,整個轅門內的陳軍亂做一團,有人直接驚嚇潰散,有人倉皇失神,有人呼喊亂叫,有人手足發涼。不過,相比較於其餘幾乎被朱文正驚嚇到無能為的甲士、兵馬,陳軍中那隊盾、矛、弩並行的部隊卻顯示出了極高的紀律性……雖然一開始也有些被朱文正這近乎神人一般


    的舉止弄得驚嚇過度,但驚嚇之餘卻依舊保持了足夠的行動力。


    實際上,這支兵馬的為首將領乃是第一個反應過來的陳軍軍官,隨著其人那明顯涼州口音的指揮,這隊兵馬也即刻撤盾撤矛轉向過來應對朱文正!


    然而,朱文正之所以躍馬入營,並非是肆意猖獗之舉。首先他手下的騎兵那是趙德勝和自己以及朱振三個人製定的訓練計劃,本身就是精銳中的精銳。


    而起自己帶領的這些,更是砸了無數資源。


    不論是戰陣之術,還是武藝,軍陣都是上上之選。


    故此朱文正很是放心,根本不理會身後兵馬,而是不管不顧奮力向前,連殺連砍……儼然是眼中隻有一個被嚇呆的陳海平。


    “狗賊吃箭!”


    關鍵時刻,又是那個遼東口音起到了效果。


    朱文正本能勒馬降速,側身躲避……卻發現根本沒有什麽箭矢,儼然是那將倉促之下惡意詐他。


    而鋒利的長矛陣型,也因為朱文正的忽然停止,而停歇。


    不過,這一聲喊,卻是提醒了陳家軍中謀士,他們看見朱文正無弓在手,便幹脆再次駕著已經失神的陳海平,撒腿向後方逃去。


    一片混亂之中,因為駐馬躲箭而錯失良機的朱文正瞥看到陳海平後背,心中焦急,卻又偏偏早早扔了弓箭……但機不可失。


    朱文正一聲令下,十幾餘騎士紛紛從後背解下火銃,這是一種可以連續射擊三發的新式火銃。


    唯獨朱文正的騎兵少量裝備,號稱三眼神銃。


    按照朱振所言,此種火銃再戰場上,可以在與敵方騎軍交鋒之前,連續射出三枚彈丸,導致地方騎軍軍陣大亂,彼時衝鋒可以大勝之。


    可朱文正卻反其道而行之,留在了最後的關鍵時刻。


    火銃冒起煙火,砰砰作響,而陳海平率先被朱文正一銃打中倒下,肩膀儼然已經被打碎。


    而護衛在他身邊的其他人則死傷無數,尤其是陳家的元老更是因為用後背抵擋,保護陳海平被打成了碎肉。


    然而,就在朱文正準備繼續進攻之時,隨著黃驃馬一聲嘶叫,這位大都督險些被掀翻在地……等回頭看去,卻借著火光見到黃驃馬臀之上赫然插著一支箭矢,鮮血直流,不遠處更有一名將領手持空空如也的長弓,在那裏兀自喘著粗氣,竟然還是之前那名遼東口音


    的軍官。


    而身邊的騎士紛紛掛號三眼神銃,開始用長槍撥打雕翎。朱文正心中大恨,但其人情知最後機會已失,便也不再留戀,轉而打馬出營……好在為了援護陳海平盾陣已撤,轅門外又有何文輝等將奮力血戰殺回接應,再加上黃驃馬隻


    是傷了馬臀,反而讓他們輕易衝出了轅門。


    不過,待其人衝出轅門數十步,卻忍不住複又折身回來,抬矛恨恨相問:“射馬者可敢留下姓名?”


    “遼東完哲是也!”


    而朱文正既然知道姓名,卻也懶得多想,隻是放聲大笑,然後忽然就在轅門外奮力擲射了火銃中剩餘的彈丸。


    完哲大驚失色,匆忙俯身躲避!


    但卻見朱文正嚴重蔑視一笑,手中火銃再動,明顯射的是是轅門處正在愣神的秦軍將領陳子旗。


    陳子旗痛呼一聲落地,腹中已經出現了一個窟窿,肚子中腸子流了一地。


    朱文正見狀愈發大笑,直接在無數陳軍驚惶之中空手催馬飛馳,率眾而去了。而一直到此人消失在西麵火光之後,一片狼藉的陳軍轅門處,這才齊齊鬆了口氣。


    不得不說,陳子旗的慘叫呼救為陳軍恢複清醒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幸虧有個沒有失態的完哲與他本部那支紀律極佳的私兵在此維護秩序,救火救人。“此人莫非鬼神之勇?”渾身血汙的圓潤書生逃到奄奄一息陳海平跟前,而其人回首望著一片狼藉的戰場,也是忍不住第一個仰天而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明初當王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渤海郡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渤海郡公並收藏回到明初當王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