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議論之間,陳海平儼然感覺天地就在指掌之間,自己距離龍登九五,登基稱帝也不遠了。


    屆時反對自己的全都要被自己踩踏在腳下。


    而曾經看不起的自己的海東青郡主,自然也是自己胯下被自己蹂躪的玩物。


    想到這裏,陳海平看了一眼遠道而來支援自己的謀士,見這位墩胖的文士,一臉恭順的看著自己,心裏更是美的不行。


    一定是我的王霸之氣感染了他,他剛入我大營,便傾心折服。


    心裏還在暗暗思忖,得虧朱振敗了海東青一道,讓這位郡主殿下對他念念不忘,留下自己讓自己對抗朱振。


    又是送金銀財寶,鎧甲糧食,又是送謀士的。


    不然自己哪裏有機會發展到今天的樣子。


    今日之事過後,世家大族的力量被嚴重削弱,他們便不得不依賴於自己,而屆時自己肯定成為江南之中首屈一指的力量。


    到時候不論是北方的大都,還是南方的起義軍,都要看自己臉色行事。


    南方起義軍敢違逆自己,自己便可以借助大都的力量去打擊他們,而大都不給自己好處,自己則任憑起義軍折騰。


    到時候大都肯定支撐不住,要給自己利益。


    而就在陳海平洋洋得意之時,大營轅門外的忽然傳來陣陣馬蹄聲,大帳內的名士隔著軍帳都能看到洶洶烈火,仿佛一條咆哮的火龍一般,出現在營盤之外。


    遠遠的還能聽見朱文正如如猛虎下山一般的示威。


    還來不及多想,周圍已經燃起熊熊烈火,甚至已經看到了朱文正的兵馬出現在視野之中。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公子還請速速入後方歇息。”陳家的元老,滿頭白發,一聲都獻給了陳家。


    如今陳家的勢頭正盛,正是他們這老一輩願意看見的。他自然擔心陳海平出現任何危險請,第一個反應過來,上前拉住陳海平的手,語氣格外尊敬,“公子,營中還有足夠的兵馬,各地散落的兵將也會即刻救援,朱文正大軍正


    在與張公子交鋒,此處兵馬必不會多,頂多方把火罷了。他們斷然不敢衝入大營。”


    陳海平起先格外怯弱,準備逃竄。


    但疏忽間,忽然想起了那一日與朱振在姑蘇交鋒的場景,自己那一日便是狼狽逃竄,那自己今日依然要逃嗎?


    那自己的顏麵還在,如何繼續做這個盟主。此時陳海平忽然憤慨的推開了陳家元老的手,然後昂然說道:“吾既然欲謀取天下大事,豈能隻求獨活,而棄軍士安危於不顧。當日在姑蘇,吾被朱振攆的四處跑,那是因


    為事發突然,手下無兵無將。如今陳家擁兵十餘萬,儼然已經是天下豪傑,豈能一退再退?屆時天下英雄如何看我?陳家又如何再有作為?”


    一旁的圓潤書生默不作聲,眼角帶著幾絲嘲諷。


    對於陳海平欲謀江山之事,他早就知曉,可是卻一不提醒,二不點破,隻是當個笑話而已。


    擴廓帖木兒如此雄才大略的人物,手下精兵強將不知道凡幾,卻也自知逆天而為,終究難以阻天下大勢,你陳家什麽東西,也配謀取天下?


    就憑你們這些陳家人嗎?


    沒有民心,沒有天下英雄的認可,憑借你那點土地和人口也配謀取天下嗎?


    “陳霸昊何在?”陳海平既然提起勇氣,便繼續指揮若定起來。“你速速集結兵馬,順著營寨外牆去西麵迎戰朱文正,隻要纏住對方片刻,文醜他們折返,便可大勝!”


    陳霸昊乃是陳家直係子孫,曾經考中過進士,又習練武藝多年,是陳家難得的文武全才,便是陳家老主陳遇春也對其敬佩有家。


    而陳霸昊也不負眾望,年紀輕輕便為陳家立下赫赫戰功。


    在陳家年輕子弟之中,被譽為繼陳海平之外的第三號人物。而其人接到命令,倒也毫不推辭:“公子敢立定不避,某又何敢擅退失節?今日勢必死戰,讓朱文正見識下,我陳家的好兒郎。也讓朱家人看看,他們憑什麽與我們陳家爭


    天下!”


    陳海平大喜過望,便學著傳聞中朱元璋的姿態,親自拔出佩刀遞給對方,以示信任。


    而陳霸昊接過刀來,便也兀自不言,直接轉身讓人打起旗幟,便雄赳赳氣昂昂,翻身上馬,一邊收攏士卒一邊往西麵迎戰去了。


    自陳海平以下,到周邊諸位智謀之士,紛紛撚須感慨其人姿態。


    但是,未及陳霸昊驅散些許湧到附近的朱元璋軍,卻見到火光中數百鐵騎自西麵迎麵閃出,一邊放火一邊殺戮,正與陳霸昊撞了個正當麵。


    而其中為首一人,魚鱗甲雁翅兜鍪,黑氅黃驃馬,手持一杆長矛,馬上斜掛著一副弓箭,當先殺來,正是威震泗州的名將朱文正。


    之前朱振名揚姑蘇的時候,朱文正就心裏感覺憋屈。


    要知道在姑蘇攪動風雲,改變天下局勢的,可不僅僅是他朱振一人,他朱文正也曾默默付出。


    而誰曾想到,最後天下人認識的,隻有朱振,而沒有他朱文正。


    這讓朱文正心裏一直憋著一股火。


    靠陰謀詭計算什麽英雄漢?


    我朱文正領兵作戰,萬千軍中取上將首級,才是真的英雄!


    今日這一戰,便是我朱文正真正正正的揚名之時。


    早就見過朱文正的畫冊,從戰場上也曾遠遠的見過,如今如此近距離見到朱文正,號稱陳家第三號人物的陳霸昊先是一驚。便趕緊勒馬,然後準備遙遙搭話。但朱文正見到對麵之人,倒是不驚反喜,其人根本理會對方言語,隻是從容掛矛在黃驃馬的另一側,然後取下弓矢,遙遙一箭,便把兀


    自立身成為活靶子的陳霸昊給射翻在地。


    箭矢正中麵門,箭頭全沒,儼然是死的不能再死了!


    可憐這位被陳家寄予厚望的年輕人,不及施展才能,卻深夜中箭,一命嗚呼,讓人惋惜……百餘步外,陳海平眼見著這麽親近熟悉之人就這麽幹脆利索的沒了,也是一時駭然,而不等他做出什麽反應,忽然間,對麵火光中,有人搶先驚喜大喊:“大都督且看,那


    人便是陳海平,我曾在爵爺身邊見過此人的!”


    剛剛收弓換矛,正準備殺散陳霸昊屍體後這一團人馬的朱文正聞言不由一驚,而他抬頭望去,又如何不認得陳海平?也是不由驚喜,然後複又望著陳海平收矛取弓。


    可憐陳海平片刻前還準備要‘為天下事’,這一刻卻又登時驚的七魂散了六魄,以至於渾身發冷,寒毛倒立。


    “這廝莫非是魔王轉世?”


    “我命休矣!”


    陳海平陷入了無邊的恐懼之中。兩千餘鐵騎繞著陳家大營一邊肆意放火,一邊橫衝直撞盡量殺傷,而朱文正本人更是親自帶著百餘騎直突到大營轅門西麵百餘步外,先殺陳霸昊,然後複又彎弓搭箭,直


    指陳海平,驚得陳海平魂飛魄散,卻反而來不及多做應對。話說,元末天下大亂,朱文正隨母親四處流浪,若是沒有一身精壯的體魄,如何能活到現在。成年,又隨母親投奔朱元璋,大大小小親隨朱元璋參與了上百戰,可以說經


    驗豐富到了極致。


    而朱文正能夠活到現在,本身武藝和弓馬,也非常人能比。


    他之所以時至今日,隻有個大都督的名頭,而不能統帥應天的大軍,就是因為朱文正的脾性未定,朱元璋擔心將大事交給他出問題。


    所以更多的時候是在磨練他。


    可是當做朱文正真的狠下心來的時候,爆發出來的強大的能量是何等的懾人。


    更不用說,這一箭下去,其功勞足以抵得上殺傷十萬兵!


    朱文正自然傾盡全力。


    弓弦甚至發出了咯吱咯吱的聲音。


    可見朱文正多麽想一箭將朱文正射個透心涼。


    於是乎,其人憑著本能以精鋼箭頭瞄準陳海平,然後便奮力一扯弓弦,居然是要將對方這個泗州盟主射殺於當場。


    然而,一箭射出,居然歪歪扭扭,在距離陳海平十餘步外便力盡落地!


    左右親衛,還有對麵袁軍上下紛紛驚愕,但朱文正本人卻是剛一出手便知要壞……甚至就在身邊的何文輝也是瞬間醒悟,然後不由仰天而歎。


    原來自從軍山研究出火銃來,朱文正便很少去碰弓箭,因為不論是朱振,還是鄧愈這般能人,都認為火銃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朱文正自然不甘落後,所以每日裏基本上都要打爛一把火銃。


    但是這弓箭久而久之,就失去了保養。而朱文正手裏的弓又是朱元璋賜下的寶弓,別人又不敢去給碰觸。


    所以再剛才射出一箭之後,弓弦便有些鬆了。


    這第二箭,正好報廢,讓陳海平活了一命。


    算起來,還是技術革新,救了陳海平一命。


    回到眼前,這一箭之後,自然已經有陳家重甲武士持盾護住了陳海平。而朱文正見狀,卻又如何願意放棄如此大功?


    其人當即扔下壞掉的弓箭,複又提矛向前,直取陳海平。


    寒冬臘月,陳海平早在那一箭時就已經驚出一身冷汗,以至於渾身濕透,繼而綿軟無力,根本無法動作。不過,其人如此舉止,卻讓周圍諸多謀士軍官以為他還要繼續在此指揮……敬佩之餘,倒是讓一些明白人怒氣勃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明初當王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渤海郡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渤海郡公並收藏回到明初當王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