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羅旭的話,榮老許久沒有說話,似是腦中也在想著這個問題。
這些年,眾信集團的投資除了基建、物業和進出口貿易這幾大項,也在大力投資地產項目。
再加上上海的眾信廣場和置業,其實對地產行業榮家並不陌生。
但羅旭的理念……榮老真的需要考慮。
其一,他以前並不認為國內各地的房價都有暴漲的趨勢,第二他也的確沒有想過囤積地皮等待開發其實就是一種長遠投資。
當然,這個等待周期不會太長,畢竟政府那邊也會經常催著加快進度,這不是簡單純粹的商業行為,其實也是一種民生工程,住宅……最終是要給老百姓住的。
看著榮老半天沒說話,羅旭也不好意思再繼續說什麽,不過這都十分多鍾了,等得倒也真是無聊。
他拿起煙盒晃了晃:“榮老,我……再抽一根?”
榮老一愣,旋即點點頭:“啊?哦哦,抽,抽你的!”
羅旭倒是意外,這老爺子立場還挺好改變的啊。
旋即點了根煙又抽了起來,榮老倒也不注意,繼續想著。
畢竟年歲大了,雖然思維一點不遜色於年輕人,但考慮問題的方式卻十分謹慎。
他腦中幾乎把眾信旗下的地產項目和上海的置業全部結合起來,來評估未來地產行業的走勢。
不過有兩點他真的不太敢確定,一是未來房價是否一路上漲,畢竟現在已經有太多老百姓買不起房了。
二便是這種綜合性置業有沒有搞頭,消費水平是國內的大問題,消費場所遠不及住宅的收益穩妥。
在這兩個點不確定的前提下,榮老自然不會考慮放手投資。
“羅旭,未來的房價你能看到多少?”榮老問道。
如果換做以前,榮老絕不會和一個後生仔討論這樣的問題,原因很簡單,對方沒有任何經驗,憑的都是淺淡的目光來不負責任地做評價,這樣的對話榮老根本就覺得沒有意義。
但羅旭顯然不同,今天一麵,羅旭讓榮老對年輕人的評價大為改觀,當然,也隻限羅旭。
羅旭吐出一口煙,道:“榮老,一線城市的話,高點可破每平十萬,如果交通便利,周圍再有非常不錯的小學,那就更不可限量了。”
榮老一愣,破十萬?而且……更不可限量?
這句話真是打破了他的眼界了。
他從沒有看到這麽高的點,不過是一個地產行業,怎麽可能高上天?
現在的價格已經足夠地產商們爆賺了,如果再高……他甚至不敢想象。
看著榮老愣愣的樣子,羅旭繼續說道:“一線城市周邊郊區,房價破兩三萬也是輕而易舉的,二三線城市也會朝著一萬線衝,部分地點也可高至二到四萬。”
榮老深吸了一口氣,強製擠出了一絲還算輕鬆的笑容:“羅旭啊,根據呢?我不會相信沒有根據的話。”
“榮老,其實我相信您還有另一個疑問!”羅旭笑道。
“嗯?小子,你覺得你真的能看懂我?”榮老看著羅旭,目光中帶著一些自然流露出來的壓製,這也是多年居於高位的習慣。
“我肯定不能,但您卻的確也在懷疑未來內地的綜合性置業是否有前景,因為在您眼裏,內地的消費購買力比不得港城,或者說不可能都像燕京、上海一樣。”
聽到這句話,榮老真的愣住了。
他是自己肚子裏的蛔蟲嗎?可兩人不過是第一次見麵,就算是蛔蟲,進到肚子裏也需要一段時間吧?
看著榮老的樣子,羅旭暗暗點了點頭,顯然自己猜對了。
“榮老,這一點我認為您無需擔心,現在內地經濟正在飛速發展,千億企業一個接著一個立起來,再加上一係列惠民政策,我敢打包票,未來內地市場遠要比港城繁華多少倍!”
這句話震驚了榮老。
他曾這麽設想過,因為本身他也經常參加全國性會議,對於大陸的發展是有信心的,但他並不認為很快就可以達到。
“你舉個例子。”
羅旭一笑:“其實現在內地不少小商戶都發了財,他們靠什麽?賣一些東西,包括服裝、飾品或者餐飲,小生意能發財這才說明人均消費水平的提高,對吧?
其實港城的消費力不低,但這種消費力更多的是指為數不多的有錢人,可內地不一樣,麵積大、人口多,就算一萬個人裏挑出一個有錢的,這個量就已經大過港城了。”
榮老緩緩點頭:“還有呢?你繼續!”
“還有,國內電子商務的發展已經在世界前列,國人已經開始接受網上購物,甚至已經有的企業為此打造了自己的專屬物流;而且……”
說到這裏,羅旭停了一下,憨笑道:“晚輩不才,也有自己的互聯網公司,開發了一款叫做唯訊的軟件,現在已經讓很多人使用電子數字支付,唯訊支付和巴裏公司的支付通支付,已經讓紙幣的使用率開始下降,光是這一點發展,就夠國際上追一追的了,榮老,時代變了,國家已經走在時代的前沿了,這個市場……您真的看不見嗎?”
榮老倒吸了一口氣,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麽。
因為他發現……這個年輕人說的話自己很多都不能馬上懂,就比如數字支付,那是什麽?
是我老了嗎?還是港城的發展真的已經落後於內地了?
想到這,u看書 .uukasu榮老看了看茶幾上的煙:“給我一根行不行?”
“戒了就別抽了。”羅旭道。
榮老皺起眉,直接拿了一根:“刺激刺激思路,沒事的。”
一老一少在屋裏又不知抽了多少根煙,也沒人知道他們聊得什麽,反正羅旭出來的時候,煙盒裏還剩四根……
而榮民捷馬上被老爺子叫去談話。
談話的內容是……榮家要和硬剛集團合作,共同打造兩大板塊的地產項目。
榮家負責出人脈和工程,硬剛集團則主要出創意性建議,同時進行項目監理。
最後,榮老同意了榮安娜和羅旭進行合作,理由是……雖然他不知道這兩個年輕人搞什麽玩意兒,但隻要是和羅旭合作,就不要限製,哪怕做不成,安娜也一定可以學習到新的東西,積累經驗!
這些年,眾信集團的投資除了基建、物業和進出口貿易這幾大項,也在大力投資地產項目。
再加上上海的眾信廣場和置業,其實對地產行業榮家並不陌生。
但羅旭的理念……榮老真的需要考慮。
其一,他以前並不認為國內各地的房價都有暴漲的趨勢,第二他也的確沒有想過囤積地皮等待開發其實就是一種長遠投資。
當然,這個等待周期不會太長,畢竟政府那邊也會經常催著加快進度,這不是簡單純粹的商業行為,其實也是一種民生工程,住宅……最終是要給老百姓住的。
看著榮老半天沒說話,羅旭也不好意思再繼續說什麽,不過這都十分多鍾了,等得倒也真是無聊。
他拿起煙盒晃了晃:“榮老,我……再抽一根?”
榮老一愣,旋即點點頭:“啊?哦哦,抽,抽你的!”
羅旭倒是意外,這老爺子立場還挺好改變的啊。
旋即點了根煙又抽了起來,榮老倒也不注意,繼續想著。
畢竟年歲大了,雖然思維一點不遜色於年輕人,但考慮問題的方式卻十分謹慎。
他腦中幾乎把眾信旗下的地產項目和上海的置業全部結合起來,來評估未來地產行業的走勢。
不過有兩點他真的不太敢確定,一是未來房價是否一路上漲,畢竟現在已經有太多老百姓買不起房了。
二便是這種綜合性置業有沒有搞頭,消費水平是國內的大問題,消費場所遠不及住宅的收益穩妥。
在這兩個點不確定的前提下,榮老自然不會考慮放手投資。
“羅旭,未來的房價你能看到多少?”榮老問道。
如果換做以前,榮老絕不會和一個後生仔討論這樣的問題,原因很簡單,對方沒有任何經驗,憑的都是淺淡的目光來不負責任地做評價,這樣的對話榮老根本就覺得沒有意義。
但羅旭顯然不同,今天一麵,羅旭讓榮老對年輕人的評價大為改觀,當然,也隻限羅旭。
羅旭吐出一口煙,道:“榮老,一線城市的話,高點可破每平十萬,如果交通便利,周圍再有非常不錯的小學,那就更不可限量了。”
榮老一愣,破十萬?而且……更不可限量?
這句話真是打破了他的眼界了。
他從沒有看到這麽高的點,不過是一個地產行業,怎麽可能高上天?
現在的價格已經足夠地產商們爆賺了,如果再高……他甚至不敢想象。
看著榮老愣愣的樣子,羅旭繼續說道:“一線城市周邊郊區,房價破兩三萬也是輕而易舉的,二三線城市也會朝著一萬線衝,部分地點也可高至二到四萬。”
榮老深吸了一口氣,強製擠出了一絲還算輕鬆的笑容:“羅旭啊,根據呢?我不會相信沒有根據的話。”
“榮老,其實我相信您還有另一個疑問!”羅旭笑道。
“嗯?小子,你覺得你真的能看懂我?”榮老看著羅旭,目光中帶著一些自然流露出來的壓製,這也是多年居於高位的習慣。
“我肯定不能,但您卻的確也在懷疑未來內地的綜合性置業是否有前景,因為在您眼裏,內地的消費購買力比不得港城,或者說不可能都像燕京、上海一樣。”
聽到這句話,榮老真的愣住了。
他是自己肚子裏的蛔蟲嗎?可兩人不過是第一次見麵,就算是蛔蟲,進到肚子裏也需要一段時間吧?
看著榮老的樣子,羅旭暗暗點了點頭,顯然自己猜對了。
“榮老,這一點我認為您無需擔心,現在內地經濟正在飛速發展,千億企業一個接著一個立起來,再加上一係列惠民政策,我敢打包票,未來內地市場遠要比港城繁華多少倍!”
這句話震驚了榮老。
他曾這麽設想過,因為本身他也經常參加全國性會議,對於大陸的發展是有信心的,但他並不認為很快就可以達到。
“你舉個例子。”
羅旭一笑:“其實現在內地不少小商戶都發了財,他們靠什麽?賣一些東西,包括服裝、飾品或者餐飲,小生意能發財這才說明人均消費水平的提高,對吧?
其實港城的消費力不低,但這種消費力更多的是指為數不多的有錢人,可內地不一樣,麵積大、人口多,就算一萬個人裏挑出一個有錢的,這個量就已經大過港城了。”
榮老緩緩點頭:“還有呢?你繼續!”
“還有,國內電子商務的發展已經在世界前列,國人已經開始接受網上購物,甚至已經有的企業為此打造了自己的專屬物流;而且……”
說到這裏,羅旭停了一下,憨笑道:“晚輩不才,也有自己的互聯網公司,開發了一款叫做唯訊的軟件,現在已經讓很多人使用電子數字支付,唯訊支付和巴裏公司的支付通支付,已經讓紙幣的使用率開始下降,光是這一點發展,就夠國際上追一追的了,榮老,時代變了,國家已經走在時代的前沿了,這個市場……您真的看不見嗎?”
榮老倒吸了一口氣,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麽。
因為他發現……這個年輕人說的話自己很多都不能馬上懂,就比如數字支付,那是什麽?
是我老了嗎?還是港城的發展真的已經落後於內地了?
想到這,u看書 .uukasu榮老看了看茶幾上的煙:“給我一根行不行?”
“戒了就別抽了。”羅旭道。
榮老皺起眉,直接拿了一根:“刺激刺激思路,沒事的。”
一老一少在屋裏又不知抽了多少根煙,也沒人知道他們聊得什麽,反正羅旭出來的時候,煙盒裏還剩四根……
而榮民捷馬上被老爺子叫去談話。
談話的內容是……榮家要和硬剛集團合作,共同打造兩大板塊的地產項目。
榮家負責出人脈和工程,硬剛集團則主要出創意性建議,同時進行項目監理。
最後,榮老同意了榮安娜和羅旭進行合作,理由是……雖然他不知道這兩個年輕人搞什麽玩意兒,但隻要是和羅旭合作,就不要限製,哪怕做不成,安娜也一定可以學習到新的東西,積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