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
很抱歉又斷更了。腳沒好,逞強去找工作,又來往醫院之間。結果把腳又抻到了。如今腳腫在家,老實了……
三章合一,含4月15、16日補更。
****************************
單從價錢上,自然是臨近鎮西的要便宜些。
但張四娘有著自己的打算,指了指縣城近處那個房子,讓鄭連傑再詳細說說。
鄭連傑暗暗咂舌,這丫頭竟看中了這處房子。
價錢上比鎮西的那處貴了不止三倍。
半年不見,竟有這樣的能力。
這處房子離縣城不過一裏路。說是個村子,又不似村子。是個類似小鎮的建築群,村外是大片的田地。房子的位置是在村西。一處三進的宅院,原家主去了京城聽說不回來了。這才要賣的。
“……還帶了五畝良田。這宅子主人家經管得好,在後院兒還有一處極大的花園,有假山、廊橋,花鳥。”鄭連傑把他眼中的妙處一一道來,末了,沉吟道,“好是好,價錢也貴,白銀一百二十兩,少一文錢也不賣。”
確實不便宜。
見張四娘沒言語,鄭連傑忙推薦道:“其實,我瞧著這鎮西的也不錯,獨門獨院兒,與鎮上不過一牆之隔,才十五兩銀子。裏麵的家俱也有八成新……”
“有空兒去看看城東的那個。”張四娘端起茶水淡淡道。
啊,要看城東的。這是真要買了。
鄭連傑張了張嘴想說些什麽,又閉上。人家買不買的,關自己什麽事呢,管他便宜還是貴,重要的是有人買了。他也有了銀子賺。
“好!”鄭連傑痛快地應下。
兩人商議下看房子的日子,鄭連傑高高興興地先走了。
“嗬嗬,姑娘好本事啊。”胡老伯坐了下來。
看來方才他已經聽到了,張四娘站起來施了一禮,複又坐下。笑道:“老伯過獎了,不過是運氣好了些。”
張四娘如今再與這位老漢說起話來,多了幾分小心。
她可沒有忘記,當初王大山出事,就是這位老伯出力幫忙尋人的。順子叔說,這老伯可是什麽人都認識的……張四娘不是小孩子,順子叔當時欲言又止的表情,她自然能體會得出他話中之意。
胡老漢佝僂著身子,看起來與尋常的老人並沒有什麽不同。隻是,此時。他的眼睛帶著幾分探尋與犀利。“聽說。姑娘在這鎮上買了一處鋪麵?那位置不錯嘛。”
“老伯真是消息靈通啊。買這鎮子左不過五、六天的日子,您老就已經知道了。”張四娘淺淺一笑。
心中不由暗訥,這鋪子還未翻修,當日買下時。也不過是牙儈與周正在場,這才幾日,消息竟已傳到他的耳朵裏。知道有人買鋪子不稀奇,稀奇的是她這個一直沒露麵的東家,如今看來已不是什麽秘密了。
如此看來,買那鋪麵倒是占了一個巧字。
為什麽說巧?因為她剛露出風兒說要買鋪子,不消一日便有了。不僅有了,而且這位置也是巧,正處在知味居與得月樓的正中。街的對麵。
胡老漢笑而不語,怔時,張四娘的心猛地一跳。
這鋪子原先是鐵匠鋪子。地段兒好,鋪子裏極為寬敞,鐵匠鋪子的生意也算不錯……
怎麽她剛一說想尋個鋪子。就立刻就有了,還有這麽好的一處……
原先她說是運氣好,可這運氣也……太好了些吧。
“老伯……”張四娘再開口時,情緒稍稍有了變化,帶著微微的顫兒。
“四娘,好日子還在後頭。好好把這鋪子支撐起來,也不枉那鋪子的主人拱手相讓啊。”胡老伯笑著點了點頭,不等她說什麽,起身招呼客人去了。
有了那鋪麵,竟是因了他的原故。這一點,是張四娘萬萬沒有想到的。
轉眼到了八月十五。
忙碌了多日的宋氏,被張四娘強行拉回家裏過節。
盡管宋氏一再堅持,可明天就是新嫁娘了,哪有繼續做活的道理。
前幾天去鎮上的時候,張四娘從糕餅鋪子裏訂購了一批月餅,今天一早便送到了。除卻給關係甚篤的鄰居,親家、還有隔岸的大郎家外,剩下按份兒分發給作坊與雞場的雇工,又給他們放了半天的假,各自回家過節。
送走了走來往過節禮的鄉鄰,又送走了順子後。一家三口終於坐在小院兒裏賞月,吃月餅。
與去年在張家過中秋不一樣的是,宋家都是女人。沒有本姓家長更沒有主事兒的男人,自然不用像張家那般大肆祭拜。
宋王氏母女兩人挨得很近,說著明天送嫁的事情。
依張四娘的意思,宋氏的再嫁也要辦得風光,要比那新嫁娘還要熱鬧。可宋氏卻執意不肯,宋王氏也是站到宋氏一邊兒。
畢竟是合離了的,婚事辦得再怎麽風光,終究是差了一層。
宋氏露怯不想張揚,連放鞭炮的環節都免去了。隻準備了嫁衣,以及收拾好的送嫁的嫁妝五擔。
“……公爹也是這個意思。那頭隻擺一桌席麵兒。顧家的親戚也不多……”宋氏輕聲說。
順子姓顧,一早就沒了娘。順子爹把順子拉扯大,上頭本有一個大了兩歲的姐姐。沒過周歲時便夭折了。
張四娘顧自喝著茶水,聽宋王氏道,“玉兒,你別多想。娘就擔心你想不開。你也知道自己是個啥身份的人。咱不求那些麵上的光鮮,咱隻圖日子過得好。啥也比不上順子對你的好不是?”
宋氏何嚐不知這個道理,隻是心裏難免會悶悶的發堵。若打頭上開始,身邊的那個良人便是順子,該有多好……這可世上偏沒有那麽多的假設在裏麵。[.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
命運,牽動的每個人的生活。未知的,不可預見的,而我們唯一能做到的是認真的過好每一天。
“喜宴訂在什麽時候?”張四娘問道。
宋王氏道是在末時初。
因是二嫁,所以喜宴要比新嫁娘要晚一些,順子叔來迎親的時候是在午時。
既不放鞭炮,又不能有太多迎親送親的人。
娘仨兒吃了月餅洗漱過後。各自歇下不提。待第二天一早,桂花娘倆過來幫忙灑掃院子,打打下手。臨近晌午時,裏長一家,江家嬸子還有一些走得近的鄉鄰都過來了。
順子今天看起來格外精神,看著蓋著紅蓋頭的宋玉,眼晴亮晶晶的。
宋王氏受了順子與宋氏的跪拜,接著,張四娘跪在兩個新人麵前奉茶,改口喚“爹、娘”。笑嘻嘻地從順子裏手裏接過紅包。
送嫁時。作為自家娘親是不能送女兒到婆家的。
宋王氏含淚送宋氏上了驢車。張四娘親自伴其左右。
顧家的院子裝扮一新,自家的親屬站滿了院子。
“娘,馬上就到了。”張四娘張望了一眼,低聲說道。
宋氏的雙手絞得更緊了。順子聞言,大手輕握了下她的,隨即又放開。
不知哪個點燃了鞭炮,一時,寂靜的村街上熱鬧起來。
順子爹臉色變得極為難看,眼睛瞪得圓圓的,想跑到大門前看看哪個兔崽子這麽沒規矩。同族的兄弟笑著拉住勸他算了,大喜的日子放放鞭炮也不為過。
倒是張四娘眼尖的看到王大山那一閃而逃的身影,不由得微微一笑。
鞭炮聲中。宋氏進了顧家的門。
拜堂,嗑頭,敬茶,送入洞房。
程序並不繁縟。張四娘在新房裏陪了宋氏一會兒,便出來了。
順子在外間坐酒席。這一桌自然坐的都是顧家的人。
前來賀喜的鄉鄰因新娘是二嫁都是不能在婆家留席的。
既是婆家不能留席,娘家總要招待。於是,人一散便都往宋家去了。
當初說好,張四娘與宋王氏一起過的。送嫁後也要回去,張四娘進來告辭。
“爺、爹,我回去了。”張四娘施了一禮。
順子滿麵紅光,忙道:“好,快回去吧。你姥娘那邊也正忙著。”
大喜的日子,順子爹今天穿得也是格外光鮮,那綢麵的長袍是宋氏特意給他做的,一年四季八套衣褲鞋襪,從裏到外,一樣也沒少。
“咳,等等。”順子爹放下酒杯,看了眼桌上的親友。
大多都是與他同輩或長輩。
“爺,您有事?”張四娘駐足。
順子爹又將目光看向張四娘,這小姑娘是個什麽樣的人物,他很清楚。
都說她是聚財童子,嘴巴厲害。
從前,她隻是一個不相幹的外人,他管不了。現在,既然她娘嫁進了顧家。自然她也是顧家的孩子,他是她的長輩。長輩有言,哪有不聽之理。
桃紅的衣裙襯得她那張平凡普通的臉龐,竟有了幾分嬌豔之色。
“嗯,是這樣。今天顧家的長輩們都在,你娘入了咱們顧家的門,你的姓氏也應改為顧姓。你回去後也跟你姥娘說說,往後……哦,對了,五哥,這孩子在顧家排行幾?”
順子爹捋著胡須問道。
一個老者沉吟了一會兒,掐指算道:“應該是行七。”
“嗯,從今天起,你就叫顧七娘。”順子爹一錘定音,給她改了名字。
“爹,這個不急。”這事兒,順子還沒有與張四娘提起過。
張四娘這個孩子是極有主見的,這事兒連商量也沒與她商量一下,就給人家改了姓名。怕為不妥。
“嗬嗬,爹,沒關係。”張四娘笑道,“爺說這話在理兒。我娘入了你顧家的門,自然要喚顧宋氏,我是娘的孩子,也該姓顧的。”
順子爹麵色好看了些,點頭。
“可是……”張四娘又道,“追其根底,我並非我娘的親生女兒,這事兒眾人皆知。當年,是張家老夫人將我從瓜地撿回來了,是張家人撫養了我八年。可謂,養恩大於生恩。這份恩情,我張四娘沒齒難忘。”
“你說這話是什麽意思?”順子爹的臉馬上就沉了下去。
“爺,您老別急。我的意思很簡單。不管是張四娘,還是顧七娘,我都是爹娘的女兒,是您的孫女兒。我自會盡孝道,維護這個家。為人子女,不就應該這樣嘛?”張四娘淺淺一笑,“所以,您老又何必糾結一個姓氏上麵。”
“放肆!”順子爹狠狠地一拍桌子,柱著手杖站了起來,“你娘進了顧家的門。你自然是姓顧的。你以為這顧家的祠堂是任誰想進就進的?要不是你爹求我。我才不管你是誰!哼。真是給臉不要臉,不識抬舉!”
順子爹開始口不擇言。這門親事,是頂頂兒讓他心煩的。
“爹!你這是幹什麽?”順子放下酒杯也站了起來,“今兒是我大喜的日子。你何必和一個孩子計較這些。”
“對,對。老六,你坐下。別嚇著孩子!”一旁的親族紛紛站起身來相勸。
他們都理解順子爹,這門親事對順子來說是虧了。什麽樣的黃花大姑娘找不到,偏找個合離拖帶個孩子的。若不是這宋家的日子過起來,成了村裏的首富。他們也不會答應順子娶宋氏,更不會有張四娘入祠堂的事情。
這本來是對宋家人的恩賜,沒想到這個黃毛丫頭壓根兒沒放在眼裏。
順子爹依言坐下,也知今天是他獨苗兒的喜日子。可他心裏實在咽不下這口氣。(.mianhuatang.info好看的小說)
甕聲甕氣地說道:“我再問你一遍,你這名字改還是不改?”
“四娘。”順子走到她麵前,帶著幾分乞求,低聲道,“你先應下。往後再說別的。”
張四娘輕輕地搖頭,哪有今天應下明天反悔的事兒。這讓人在背後怎麽講她張四娘的行事。這事兒,可大可小。既然顧家的人都在,何必再轉個彎兒為自己引出更多的囉嗦事兒。
“爹,我主意已定。如果爺因此不認我這個孫女兒,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隻盼著你們能善待我娘,別的,我都不放在心上。”張四娘執拗道。
順子歎氣聲未落,那邊順子爹已是摔了飯碗,“好!既然話說得這麽明白,咱們顧家也留不下你這尊大佛。你走吧!”
“爹!”順子無力的喊道。
“好,那我就告退了。”張四娘衝眾人一笑,風清雲淡,盈盈然退了出去。
宋家的席麵擺了三桌,雞鴨魚肉俱全,十分實惠。坐席麵兒的人無一不誇讚宋家的大方,有好事兒的,又說了顧家的一些不是。
被宋王氏喝止,岔過別的話頭。
劉成兩口子沒來,賀禮昨天就托人送到了。是一對赤金的鐲子,和一些尺頭。這禮送的讓人挑不出什麽,既不顯得貴重也不寒酸。能選這兩樣的禮送過來,非劉成莫屬了。
到了晚間,祖孫兩人倒在炕上閑聊,說起顧家要給張四娘改姓更名的話頭。
“……姥娘能明白你的心意。”宋王氏歎了口氣,“可你顧家爺爺說得也不錯,能開祠堂讓你這樣一個外姓人進族譜,實屬不易。”
還有一句話,宋王氏沒有說出口。張四娘並不是宋氏的孩子,這樣一個連個根基都沒有孩子,能進張家族譜,又被顧家所接受。這已經是天大的福氣了。
可這種話,宋王氏說不出口。自打這孩子跟著宋氏回到西山村,經過這大半年的接觸,她才真正了解到張四娘的脾氣性格。別的不說,卻是個極要強的孩子。
所以,這話,她不能說!
宋王氏出於種種原因不說,可張四娘哪裏會不明白宋王氏的言外之意呢。
怎奈她的主意已定,加之顧家爺爺放下的狠話,意下之絕。也容不得她回頭。
她無聲地一笑,沒有說話。
她本就是一個飄忽不定的靈魂,她的根兒本就不在這裏。進不進宗祠,記入誰的名下,她都無所謂。可張老爺子對她的拳拳心意,即便之後發生了那麽多的不愉快。那孺慕之情也不是旁人所能替代的。
所以,這些對她來說,是有所謂的。
夜靜,人寐。
太子河的流水聲,嘩啦啦地從很遠的地方傳遍方圓百裏的山野之地。閉上眼睛,那泓涓湧的河水,也仿佛流入她的四肢百骸。
三天後,宋氏與順子回門。
等待他們的是一輛青篷馬車。
“呀。這是咱家的?”宋氏緊跑了幾步,想去看看那馬車。
腳下一絆,若不是順子眼疾手快的攙扶,必是要出羞跌倒的。
“怎麽這麽不小心。”順子慌張看了看宋氏,見她無事,方放下心來,眼中滿是寵溺。
宋氏偎在他的懷裏,嗔了他一眼,羞紅了臉。
咳咳!
這大清早的,咋還沒蜜完呢?!
張四娘大聲咳了咳。驚得兩人臉紅心跳地迅速分開。
“爹。你來駕車吧。我在得月樓訂了一桌席麵。給你和娘慶賀慶賀。”張四娘扶著宋氏上了馬車。
宋王氏堅持在留在家裏守著,作坊,地裏,雞場……這三個地兒。她一樣也不放心不下。
隻道晚上等他們回來,再聚聚便好。
掀起車簾,宋氏看著順子健碩的背影,怔了一瞬,仿佛是心有靈犀般,順子回頭對她一笑,宋氏紅著臉放下簾子,低頭擺弄著手指。
張四娘將這一幕看在眼中,嘴角上揚。
兩人過得好與不好。單看這柔情蜜意的交匯,哪裏還有不懂。
宋氏還不到三十歲,本就生得漂亮,且又明事理,勤快能幹。是個男人都會喜歡。她對順子的心意也始終沒有變過,這也不枉順子等她多年。
可謂苦盡甘來。
“娘,明年我就能有個弟弟了吧?”張四娘親熱地挽住她的胳膊。
宋氏的臉更紅了,咬著唇搖了搖頭,“……你這孩子,我的身子是個怎樣的,你又不是不知道。”
她的眼睛暗了暗,“顧家,隻你爹這麽一個獨苗苗。我,唉!”
“娘,我姑夫不是說了嘛。你的身子無事,一定能生。爹對你那麽好,不管怎樣,你都放寬心才好。”張四娘勸慰道,對她的這個娘很心疼。
算起來,張四娘未穿越之前的年紀也與宋氏的年紀差不了幾歲。
“你又知道!”宋氏點了她的額頭一下,“你還沒說這馬車啥時候買的呢?”
張四娘也樂得轉了這個話題。
這馬車是宋氏出嫁前在鎮上定好了的,車廂是現做的,因塗漆還未幹,就遲了一日送了過來。
“……我不是已經買了鋪麵了嘛。往後,與鎮上之間的來往單靠咱家的驢車肯定不行。”
驢車去一趟鎮上就得要兩個時辰,而馬車就能省一半的走程。
宋氏想到在張家時,徒步去鎮上趕集的時候,可都是要天不亮就動身的。
現在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從徒步到驢車,再到馬車。
要不是因著這個孩子,這日子還不知道會怎麽過下去。再不會有她的今天——與喜歡的人相守在一起。
宋氏在感歎的同時,對張四娘也心存著深深的感激之情。
至於說出嫁那天,張四娘與公爹之間發生的不快。當天晚上順子已經對她說了。她也知順子這麽做,也是為了張四娘好。孩子的是極有主意的。她若不願意,誰也勉強不來。但兩人商量後,都決定將這事放下不提。
馬車進了鎮東口時,劈裏啪啦的鞭炮聲不絕於耳。
馬車沿著細碎的紅屑停在了得月樓前。
周正帶著陳掌事迎候在酒樓門前,兩廂見了禮,上了二樓。
同樣紅毯鋪地,一處包間裏也被布置得極為喜慶。
席麵上菜式很是精致。看得出來,周正是用了心的。
張四娘舉杯,先敬了爹娘,一句‘有情人終成眷屬’。讓兩個新人的手,緊緊地牽在一起。
酒入口,卻是甜甜的。
竟被換成了糖水。
對上周正的目光,隻覺如午後的陽光般溫暖,心頭一熱,將糖水一飲而盡。抓起桌上的酒壺自斟了一杯,站起身來敬酒,“能讓周大哥如此費心盡力,我感懷於心。借此,飲了這一杯!”
說著,便將酒杯再次送到唇邊。
宋氏哪裏肯再讓她飲酒,小小年紀飲酒是極傷身的。
正要勸,周正已將那酒杯搶了過去。一飲而盡。
“四娘心意已知,這酒就不必飲了。”
可,她也想嚐下這酒的滋味啊!
張四娘眨巴眨巴眼睛,看著他,希望他能縱容一次。
卻看到那充盈著太多情感的眼睛,灼灼著燃燒著她。
耳畔又響起某人那三年之約。
那顆柔軟的心再次被狠狠撞擊了下。
席麵撤下後,周正陪著爹娘說話的功夫。
張四娘悄悄地溜了出去,熟門熟路地摸進後廚,在快刀劉詫異的注目下,到底是嚐了那酒的滋味。綿軟清冽。很好喝。接連飲了三杯。被快刀劉很不客氣地“請”了出去。
桂花香氣滿園。張四娘微吐了口氣,淡淡地酒香漫於鼻尖。
今兒個,她是真的高興。
這回門宴,是她的一番心意。在村子裏。宋氏得不到新嫁娘的待遇,她隻能在鎮上給她。
桂花香氣縈繞,此時能用心來體會它的卻隻有張四娘一人。
月亮門一牆之隔,傳來低低地說話聲。
是桂子、圓子。
桂子低頭數了一遍錢袋,歎氣,“小屯鎮裏男人多女人少,若找個女人偶爾睡一次的話,花點錢就能在妓館裏辦到。但要娶個媳婦天天睡的話,卻是很難。”
話音剛落。後腦被圓子狠拍了一巴掌,罵道:“你個兔崽子,比我還小上一歲呢。我都不去找那此醃瓚貨你還有這心思惦念!說出去,沒的丟人現眼。”
桂子呆呆地看著圓子,一張臉皺得跟菊花似的。片刻,從嘴裏嘟噥一句:“就你能耐。有本事,把你心心念念的鈴鐺娶回來啊?!沒錢瞎嚷嚷啥啊。”
說起那鈴鐺,張四娘也識得。那是鎮上屠夫金家的姑娘,是個能說會道的人物,長得不算頂頂漂亮,可一雙會說話的大眼睛,瞟啊瞟的,總歸是勾住了不少的少年郎。這其中就有圓子一個。
圓子自從三年前跟著快刀劉去金家買豬肉後,就念著鈴鐺不忘。
算起來,圓子今年也十七了,是該娶媳婦了。
張四娘嘴角微微上翹,兀自開口問道:“這麽糾結啊。我隻問你們喜歡偶爾去睡呢,還是等到存夠了錢,天天睡?”
蹲在地上的兩人聽到問話,心頭一驚,急於起身,卻又慣力過大,額頭相撞,咚地一聲響,各自跌坐在地。
“哎呀呀,不帶這麽嚇人的。”桂子靈活,一骨碌爬起來,從月亮門處探出半個腦袋。
“你們倒會躲輕閑,這都什麽時候了,還不快去前麵招呼著。”張四娘走了過去,笑問道。
圓子接口道:“人逢喜事精神爽。你這小丫頭是不是高興得過頭了,啥也不管不顧了。”
張四娘用目光詢問。
“得月樓的生意做得好,人手早已不夠用了。掌櫃的半個月前又招了四個夥計。今天是我和桂子沐休,躲什麽輕閑嘛。”
哦,這樣也好。勞逸結合,效率更高。
周正是真把她的話聽進去了。
“你不在樓上陪著,跑下做什麽?”桂子很快聞到她身上的一股淡淡的酒味,“喲,看不出來,喝上酒了啊!”
張四娘聞了聞身上,確實有點酒味,又不好這麽上樓去,索性過了月亮門往台階上一坐,散散酒氣。
桂子、圓子兩人分坐兩邊,“怎麽?真看上鈴鐺了?人家樂意不啊?”
桂子詭笑,“兩人早就看對眼兒了。可圓子手裏沒錢,怎麽娶媳婦。”
圓子瞪了他一眼,“別聽他胡咧咧,四娘還是個小姑娘,你怎麽什麽話都說。沒個臉皮的東西!”
兩人欲吵,被她攔住,“圓子說得對,錢雖少,但得存著,娶個正經的媳婦。倒是你,兜裏沒幾個錢好意思說去妓館找姑娘。即使有錢,人家能天天陪著你說話,給你洗衣做飯,陪你睡覺?怎麽想這都不劃算,你就歇了那個心思吧。傳出去,更沒姑娘肯嫁你了。”
張四娘話音一落,半天沒有人說話。
震驚!
這話本就不該從一個姑娘家的嘴裏說出來的,可她說了,不但說了,說得還很理直氣壯的。就像說今天午飯吃了什麽似的,那般滿不在乎。
虧得他們方才還想捂蓋住這個話題。
張四娘見兩人誰也不再接口說話。突然也想到了這一層。
幹咳了一聲,又問起酒樓的生意。
三個人有一搭無一搭的閑聊著。
周正聞聲尋人過來的時候,正看到三人聊得熱鬧。
秋風拂過桂花櫻櫻紛落,日光下淡金色光芒流轉,香氣襲人,而那少女微側著頭抿唇含笑,眼中點點晶亮,耀人眼目。
隻看得見微微揚起的細而秀的眉,精致,泛著淡淡的黛色。和密密低垂的長睫。睫毛明明那麽濃密。卻令人覺得纖弱,怕那淡黃的金色繽紛,觸破了這份靜謐的美好。
桂子眼尖,喚了一聲“掌櫃的”立時起身與圓子告退。
“哪有你這樣作女兒的。拋下雙親自已到後院尋自在了。”周正含笑踏足而至。
張四娘被他說得靦腆地一笑,“都是我的錯。不過,今日真的多謝周大哥!”
“都說不用謝了,怎麽越發見外了。”周正探手摘下落在她發間的小小花瓣。
她下意識地閃躲,尷尬地笑笑,“正好爹娘都在,我等會兒帶他們去鋪子瞧瞧。算日子也該動工裝修了。”
周正的眼中閃過一抹失望,很快又笑道,“嗯。你爹是木匠,無論樣式手藝都不錯。有他幫著監工,老黃那批人做得應該不會與你的想法有偏差。”
老黃這人做活沒的挑,腦子轉得快,但沒有順子活絡。新點子也幾乎為零。是個指一個地方打一槍的主兒。好在人幹活還實在,認真。他與四娘的脾氣也相投。
張四娘不想與他獨處,率先邁開步子,周正跟上,兩人並肩相談,進了酒樓。不大一會兒,一家三口辭別周正往鋪子裏去。
這鋪子臨著鎮上最繁華的大街上,地理位置相當不錯。用現代人的眼光還看,足有七、八十坪的大小。
原是鐵匠鋪子,騰空東西打掃後,鋪子裏仍舊很髒。
在順子問及她的想法時,張四娘道:“要鋪地板,臨街的這麵牆加出四扇窗。桌椅設計要簡潔,上麵要鋪台布。”
“能擺下十張桌子。”順子估摸著。
“不是十張,而是要擺下二十五至三十張桌子。”張四娘搖頭,她是完全按照現代快餐店的模式來做的。
“四娘,這地方咋能擺下三十張桌子?”宋氏不可思議。
順子眯著眼睛,瞧了這間鋪子,除去後廚櫃台外,剩下的麵積隻能考慮把桌子做得小些,勉強能擺得下,還要考慮中間留出過道的地方。
“爹,你看看。是不是應該有這個可能的。回去我能把圖紙給你瞧瞧,這幾天,我把圖紙畫完了。明天我約了黃大叔過來。到時,我們一起再核計下。”
“行,你既然能畫得出來。我就能想辦法幫你做出來。”順子很自信,再加上老黃這個匠人在,他更有自信把這鋪子弄成孩子滿意的模樣。
鎖上鋪子出後來,宋氏掛念起人員的問題。
總不能讓張四娘一個東家唱空城計吧。
夥計好請,周正會幫忙物色。就是這個後廚的人還沒遇到合適的。張四娘也在為這個發愁。好在鋪子裝修需要一段時間,還有時間找人。
母女兩人說著話,突然見前麵的順子不動了。
望過去,張玉鳳挎著籃筐與他們走了個頂頭碰。
宋氏咬了下唇,垂下頭。
張玉鳳的目光則緊緊地粘在了順子的身上。
“爹,娘方才吃了酒,身上不大舒坦,你過來扶下。”張四娘忙將順子喊了過來。
順子一聽宋氏不舒服,大驚,轉身將宋氏摟進懷裏,緊張的詢問。
宋氏哪裏不知這是張四娘的借口,倒也樂得順子這般嗬護她。沒有戳破四娘的謊話。
“小姑母,還真是巧呢。”張四娘一派天真的跑到張玉鳳跟前,“你出來買菜?”
張玉鳳的眼中隻有順子,見那個男人一臉緊張的將那個女人擁進懷裏,心如刀絞。
半天不見她應聲,張四娘眸光輕閃,笑道:“你和姑夫送的賀禮,我爹娘可喜歡著呢……在得月樓訂的回門宴,娘方才吃了不少酒。瞧爹緊張的樣子,把我娘當寶貝一樣疼著呢……唉,倒沒我這當女兒的什麽事了……”
張四娘邊說,邊察言觀色地看著張玉鳳。
張玉鳳的嘴角狠狠地抽搐了一下,頭一扭,轉身就走。
“曖,小姑母,你咋走了呢?”張四娘眼含笑意揚聲問道,“改天你和姑夫再過來補喝喜酒哦!”
張玉鳳直覺得四娘的話,像針紮般疼在身上,痛上心裏,腳下的速度越來越快,不大一會兒,轉過一條小巷,不見了人影。
後背被人輕輕地打了一巴掌,張四娘對上宋氏嗔怪的眼睛。
“得饒人處且饒人。”宋氏訓她,“讓你小姑母這麽難堪,你也忍心這般說話。”
可她不出頭,難道等著張玉鳳先當眾說出或做出難堪的事情來?
到時,難受的隻會是宋氏了。
順子一句話也沒有說,隻緊緊地牽著宋氏的手。
張四娘的心裏,其實是希望順子能做些什麽的。
可又一想,從他的角度,對著一個愛著他,他又不愛的女人。
他又能說些什麽、做些什麽呢?!
他經曆的女人不多,感情也不豐富。隻是從少年時代便開始執拗地愛著宋玉一人。隔岸相守了多年,若他的愛是風吹沙般可轉移的,那麽他此時應該娶的人就會是張玉鳳了。
隻要他對宋氏是真心的,並一直這樣相愛相守下去。
張四娘對他也無可挑剔,別無他求了。
三人在小鎮上又買了些小禮物,準備回村子裏答謝那些前來賀喜的村人。
宋氏幫順子搬禮物上車的時候,張四娘的目光被巷口處一個露天搭建的灶台吸引住了。
熱氣騰騰的麵條,抻拉得極長而不斷,一挑筷頭兒,份量不多不少正好一大碗。
很抱歉又斷更了。腳沒好,逞強去找工作,又來往醫院之間。結果把腳又抻到了。如今腳腫在家,老實了……
三章合一,含4月15、16日補更。
****************************
單從價錢上,自然是臨近鎮西的要便宜些。
但張四娘有著自己的打算,指了指縣城近處那個房子,讓鄭連傑再詳細說說。
鄭連傑暗暗咂舌,這丫頭竟看中了這處房子。
價錢上比鎮西的那處貴了不止三倍。
半年不見,竟有這樣的能力。
這處房子離縣城不過一裏路。說是個村子,又不似村子。是個類似小鎮的建築群,村外是大片的田地。房子的位置是在村西。一處三進的宅院,原家主去了京城聽說不回來了。這才要賣的。
“……還帶了五畝良田。這宅子主人家經管得好,在後院兒還有一處極大的花園,有假山、廊橋,花鳥。”鄭連傑把他眼中的妙處一一道來,末了,沉吟道,“好是好,價錢也貴,白銀一百二十兩,少一文錢也不賣。”
確實不便宜。
見張四娘沒言語,鄭連傑忙推薦道:“其實,我瞧著這鎮西的也不錯,獨門獨院兒,與鎮上不過一牆之隔,才十五兩銀子。裏麵的家俱也有八成新……”
“有空兒去看看城東的那個。”張四娘端起茶水淡淡道。
啊,要看城東的。這是真要買了。
鄭連傑張了張嘴想說些什麽,又閉上。人家買不買的,關自己什麽事呢,管他便宜還是貴,重要的是有人買了。他也有了銀子賺。
“好!”鄭連傑痛快地應下。
兩人商議下看房子的日子,鄭連傑高高興興地先走了。
“嗬嗬,姑娘好本事啊。”胡老伯坐了下來。
看來方才他已經聽到了,張四娘站起來施了一禮,複又坐下。笑道:“老伯過獎了,不過是運氣好了些。”
張四娘如今再與這位老漢說起話來,多了幾分小心。
她可沒有忘記,當初王大山出事,就是這位老伯出力幫忙尋人的。順子叔說,這老伯可是什麽人都認識的……張四娘不是小孩子,順子叔當時欲言又止的表情,她自然能體會得出他話中之意。
胡老漢佝僂著身子,看起來與尋常的老人並沒有什麽不同。隻是,此時。他的眼睛帶著幾分探尋與犀利。“聽說。姑娘在這鎮上買了一處鋪麵?那位置不錯嘛。”
“老伯真是消息靈通啊。買這鎮子左不過五、六天的日子,您老就已經知道了。”張四娘淺淺一笑。
心中不由暗訥,這鋪子還未翻修,當日買下時。也不過是牙儈與周正在場,這才幾日,消息竟已傳到他的耳朵裏。知道有人買鋪子不稀奇,稀奇的是她這個一直沒露麵的東家,如今看來已不是什麽秘密了。
如此看來,買那鋪麵倒是占了一個巧字。
為什麽說巧?因為她剛露出風兒說要買鋪子,不消一日便有了。不僅有了,而且這位置也是巧,正處在知味居與得月樓的正中。街的對麵。
胡老漢笑而不語,怔時,張四娘的心猛地一跳。
這鋪子原先是鐵匠鋪子。地段兒好,鋪子裏極為寬敞,鐵匠鋪子的生意也算不錯……
怎麽她剛一說想尋個鋪子。就立刻就有了,還有這麽好的一處……
原先她說是運氣好,可這運氣也……太好了些吧。
“老伯……”張四娘再開口時,情緒稍稍有了變化,帶著微微的顫兒。
“四娘,好日子還在後頭。好好把這鋪子支撐起來,也不枉那鋪子的主人拱手相讓啊。”胡老伯笑著點了點頭,不等她說什麽,起身招呼客人去了。
有了那鋪麵,竟是因了他的原故。這一點,是張四娘萬萬沒有想到的。
轉眼到了八月十五。
忙碌了多日的宋氏,被張四娘強行拉回家裏過節。
盡管宋氏一再堅持,可明天就是新嫁娘了,哪有繼續做活的道理。
前幾天去鎮上的時候,張四娘從糕餅鋪子裏訂購了一批月餅,今天一早便送到了。除卻給關係甚篤的鄰居,親家、還有隔岸的大郎家外,剩下按份兒分發給作坊與雞場的雇工,又給他們放了半天的假,各自回家過節。
送走了走來往過節禮的鄉鄰,又送走了順子後。一家三口終於坐在小院兒裏賞月,吃月餅。
與去年在張家過中秋不一樣的是,宋家都是女人。沒有本姓家長更沒有主事兒的男人,自然不用像張家那般大肆祭拜。
宋王氏母女兩人挨得很近,說著明天送嫁的事情。
依張四娘的意思,宋氏的再嫁也要辦得風光,要比那新嫁娘還要熱鬧。可宋氏卻執意不肯,宋王氏也是站到宋氏一邊兒。
畢竟是合離了的,婚事辦得再怎麽風光,終究是差了一層。
宋氏露怯不想張揚,連放鞭炮的環節都免去了。隻準備了嫁衣,以及收拾好的送嫁的嫁妝五擔。
“……公爹也是這個意思。那頭隻擺一桌席麵兒。顧家的親戚也不多……”宋氏輕聲說。
順子姓顧,一早就沒了娘。順子爹把順子拉扯大,上頭本有一個大了兩歲的姐姐。沒過周歲時便夭折了。
張四娘顧自喝著茶水,聽宋王氏道,“玉兒,你別多想。娘就擔心你想不開。你也知道自己是個啥身份的人。咱不求那些麵上的光鮮,咱隻圖日子過得好。啥也比不上順子對你的好不是?”
宋氏何嚐不知這個道理,隻是心裏難免會悶悶的發堵。若打頭上開始,身邊的那個良人便是順子,該有多好……這可世上偏沒有那麽多的假設在裏麵。[.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
命運,牽動的每個人的生活。未知的,不可預見的,而我們唯一能做到的是認真的過好每一天。
“喜宴訂在什麽時候?”張四娘問道。
宋王氏道是在末時初。
因是二嫁,所以喜宴要比新嫁娘要晚一些,順子叔來迎親的時候是在午時。
既不放鞭炮,又不能有太多迎親送親的人。
娘仨兒吃了月餅洗漱過後。各自歇下不提。待第二天一早,桂花娘倆過來幫忙灑掃院子,打打下手。臨近晌午時,裏長一家,江家嬸子還有一些走得近的鄉鄰都過來了。
順子今天看起來格外精神,看著蓋著紅蓋頭的宋玉,眼晴亮晶晶的。
宋王氏受了順子與宋氏的跪拜,接著,張四娘跪在兩個新人麵前奉茶,改口喚“爹、娘”。笑嘻嘻地從順子裏手裏接過紅包。
送嫁時。作為自家娘親是不能送女兒到婆家的。
宋王氏含淚送宋氏上了驢車。張四娘親自伴其左右。
顧家的院子裝扮一新,自家的親屬站滿了院子。
“娘,馬上就到了。”張四娘張望了一眼,低聲說道。
宋氏的雙手絞得更緊了。順子聞言,大手輕握了下她的,隨即又放開。
不知哪個點燃了鞭炮,一時,寂靜的村街上熱鬧起來。
順子爹臉色變得極為難看,眼睛瞪得圓圓的,想跑到大門前看看哪個兔崽子這麽沒規矩。同族的兄弟笑著拉住勸他算了,大喜的日子放放鞭炮也不為過。
倒是張四娘眼尖的看到王大山那一閃而逃的身影,不由得微微一笑。
鞭炮聲中。宋氏進了顧家的門。
拜堂,嗑頭,敬茶,送入洞房。
程序並不繁縟。張四娘在新房裏陪了宋氏一會兒,便出來了。
順子在外間坐酒席。這一桌自然坐的都是顧家的人。
前來賀喜的鄉鄰因新娘是二嫁都是不能在婆家留席的。
既是婆家不能留席,娘家總要招待。於是,人一散便都往宋家去了。
當初說好,張四娘與宋王氏一起過的。送嫁後也要回去,張四娘進來告辭。
“爺、爹,我回去了。”張四娘施了一禮。
順子滿麵紅光,忙道:“好,快回去吧。你姥娘那邊也正忙著。”
大喜的日子,順子爹今天穿得也是格外光鮮,那綢麵的長袍是宋氏特意給他做的,一年四季八套衣褲鞋襪,從裏到外,一樣也沒少。
“咳,等等。”順子爹放下酒杯,看了眼桌上的親友。
大多都是與他同輩或長輩。
“爺,您有事?”張四娘駐足。
順子爹又將目光看向張四娘,這小姑娘是個什麽樣的人物,他很清楚。
都說她是聚財童子,嘴巴厲害。
從前,她隻是一個不相幹的外人,他管不了。現在,既然她娘嫁進了顧家。自然她也是顧家的孩子,他是她的長輩。長輩有言,哪有不聽之理。
桃紅的衣裙襯得她那張平凡普通的臉龐,竟有了幾分嬌豔之色。
“嗯,是這樣。今天顧家的長輩們都在,你娘入了咱們顧家的門,你的姓氏也應改為顧姓。你回去後也跟你姥娘說說,往後……哦,對了,五哥,這孩子在顧家排行幾?”
順子爹捋著胡須問道。
一個老者沉吟了一會兒,掐指算道:“應該是行七。”
“嗯,從今天起,你就叫顧七娘。”順子爹一錘定音,給她改了名字。
“爹,這個不急。”這事兒,順子還沒有與張四娘提起過。
張四娘這個孩子是極有主見的,這事兒連商量也沒與她商量一下,就給人家改了姓名。怕為不妥。
“嗬嗬,爹,沒關係。”張四娘笑道,“爺說這話在理兒。我娘入了你顧家的門,自然要喚顧宋氏,我是娘的孩子,也該姓顧的。”
順子爹麵色好看了些,點頭。
“可是……”張四娘又道,“追其根底,我並非我娘的親生女兒,這事兒眾人皆知。當年,是張家老夫人將我從瓜地撿回來了,是張家人撫養了我八年。可謂,養恩大於生恩。這份恩情,我張四娘沒齒難忘。”
“你說這話是什麽意思?”順子爹的臉馬上就沉了下去。
“爺,您老別急。我的意思很簡單。不管是張四娘,還是顧七娘,我都是爹娘的女兒,是您的孫女兒。我自會盡孝道,維護這個家。為人子女,不就應該這樣嘛?”張四娘淺淺一笑,“所以,您老又何必糾結一個姓氏上麵。”
“放肆!”順子爹狠狠地一拍桌子,柱著手杖站了起來,“你娘進了顧家的門。你自然是姓顧的。你以為這顧家的祠堂是任誰想進就進的?要不是你爹求我。我才不管你是誰!哼。真是給臉不要臉,不識抬舉!”
順子爹開始口不擇言。這門親事,是頂頂兒讓他心煩的。
“爹!你這是幹什麽?”順子放下酒杯也站了起來,“今兒是我大喜的日子。你何必和一個孩子計較這些。”
“對,對。老六,你坐下。別嚇著孩子!”一旁的親族紛紛站起身來相勸。
他們都理解順子爹,這門親事對順子來說是虧了。什麽樣的黃花大姑娘找不到,偏找個合離拖帶個孩子的。若不是這宋家的日子過起來,成了村裏的首富。他們也不會答應順子娶宋氏,更不會有張四娘入祠堂的事情。
這本來是對宋家人的恩賜,沒想到這個黃毛丫頭壓根兒沒放在眼裏。
順子爹依言坐下,也知今天是他獨苗兒的喜日子。可他心裏實在咽不下這口氣。(.mianhuatang.info好看的小說)
甕聲甕氣地說道:“我再問你一遍,你這名字改還是不改?”
“四娘。”順子走到她麵前,帶著幾分乞求,低聲道,“你先應下。往後再說別的。”
張四娘輕輕地搖頭,哪有今天應下明天反悔的事兒。這讓人在背後怎麽講她張四娘的行事。這事兒,可大可小。既然顧家的人都在,何必再轉個彎兒為自己引出更多的囉嗦事兒。
“爹,我主意已定。如果爺因此不認我這個孫女兒,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隻盼著你們能善待我娘,別的,我都不放在心上。”張四娘執拗道。
順子歎氣聲未落,那邊順子爹已是摔了飯碗,“好!既然話說得這麽明白,咱們顧家也留不下你這尊大佛。你走吧!”
“爹!”順子無力的喊道。
“好,那我就告退了。”張四娘衝眾人一笑,風清雲淡,盈盈然退了出去。
宋家的席麵擺了三桌,雞鴨魚肉俱全,十分實惠。坐席麵兒的人無一不誇讚宋家的大方,有好事兒的,又說了顧家的一些不是。
被宋王氏喝止,岔過別的話頭。
劉成兩口子沒來,賀禮昨天就托人送到了。是一對赤金的鐲子,和一些尺頭。這禮送的讓人挑不出什麽,既不顯得貴重也不寒酸。能選這兩樣的禮送過來,非劉成莫屬了。
到了晚間,祖孫兩人倒在炕上閑聊,說起顧家要給張四娘改姓更名的話頭。
“……姥娘能明白你的心意。”宋王氏歎了口氣,“可你顧家爺爺說得也不錯,能開祠堂讓你這樣一個外姓人進族譜,實屬不易。”
還有一句話,宋王氏沒有說出口。張四娘並不是宋氏的孩子,這樣一個連個根基都沒有孩子,能進張家族譜,又被顧家所接受。這已經是天大的福氣了。
可這種話,宋王氏說不出口。自打這孩子跟著宋氏回到西山村,經過這大半年的接觸,她才真正了解到張四娘的脾氣性格。別的不說,卻是個極要強的孩子。
所以,這話,她不能說!
宋王氏出於種種原因不說,可張四娘哪裏會不明白宋王氏的言外之意呢。
怎奈她的主意已定,加之顧家爺爺放下的狠話,意下之絕。也容不得她回頭。
她無聲地一笑,沒有說話。
她本就是一個飄忽不定的靈魂,她的根兒本就不在這裏。進不進宗祠,記入誰的名下,她都無所謂。可張老爺子對她的拳拳心意,即便之後發生了那麽多的不愉快。那孺慕之情也不是旁人所能替代的。
所以,這些對她來說,是有所謂的。
夜靜,人寐。
太子河的流水聲,嘩啦啦地從很遠的地方傳遍方圓百裏的山野之地。閉上眼睛,那泓涓湧的河水,也仿佛流入她的四肢百骸。
三天後,宋氏與順子回門。
等待他們的是一輛青篷馬車。
“呀。這是咱家的?”宋氏緊跑了幾步,想去看看那馬車。
腳下一絆,若不是順子眼疾手快的攙扶,必是要出羞跌倒的。
“怎麽這麽不小心。”順子慌張看了看宋氏,見她無事,方放下心來,眼中滿是寵溺。
宋氏偎在他的懷裏,嗔了他一眼,羞紅了臉。
咳咳!
這大清早的,咋還沒蜜完呢?!
張四娘大聲咳了咳。驚得兩人臉紅心跳地迅速分開。
“爹。你來駕車吧。我在得月樓訂了一桌席麵。給你和娘慶賀慶賀。”張四娘扶著宋氏上了馬車。
宋王氏堅持在留在家裏守著,作坊,地裏,雞場……這三個地兒。她一樣也不放心不下。
隻道晚上等他們回來,再聚聚便好。
掀起車簾,宋氏看著順子健碩的背影,怔了一瞬,仿佛是心有靈犀般,順子回頭對她一笑,宋氏紅著臉放下簾子,低頭擺弄著手指。
張四娘將這一幕看在眼中,嘴角上揚。
兩人過得好與不好。單看這柔情蜜意的交匯,哪裏還有不懂。
宋氏還不到三十歲,本就生得漂亮,且又明事理,勤快能幹。是個男人都會喜歡。她對順子的心意也始終沒有變過,這也不枉順子等她多年。
可謂苦盡甘來。
“娘,明年我就能有個弟弟了吧?”張四娘親熱地挽住她的胳膊。
宋氏的臉更紅了,咬著唇搖了搖頭,“……你這孩子,我的身子是個怎樣的,你又不是不知道。”
她的眼睛暗了暗,“顧家,隻你爹這麽一個獨苗苗。我,唉!”
“娘,我姑夫不是說了嘛。你的身子無事,一定能生。爹對你那麽好,不管怎樣,你都放寬心才好。”張四娘勸慰道,對她的這個娘很心疼。
算起來,張四娘未穿越之前的年紀也與宋氏的年紀差不了幾歲。
“你又知道!”宋氏點了她的額頭一下,“你還沒說這馬車啥時候買的呢?”
張四娘也樂得轉了這個話題。
這馬車是宋氏出嫁前在鎮上定好了的,車廂是現做的,因塗漆還未幹,就遲了一日送了過來。
“……我不是已經買了鋪麵了嘛。往後,與鎮上之間的來往單靠咱家的驢車肯定不行。”
驢車去一趟鎮上就得要兩個時辰,而馬車就能省一半的走程。
宋氏想到在張家時,徒步去鎮上趕集的時候,可都是要天不亮就動身的。
現在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從徒步到驢車,再到馬車。
要不是因著這個孩子,這日子還不知道會怎麽過下去。再不會有她的今天——與喜歡的人相守在一起。
宋氏在感歎的同時,對張四娘也心存著深深的感激之情。
至於說出嫁那天,張四娘與公爹之間發生的不快。當天晚上順子已經對她說了。她也知順子這麽做,也是為了張四娘好。孩子的是極有主意的。她若不願意,誰也勉強不來。但兩人商量後,都決定將這事放下不提。
馬車進了鎮東口時,劈裏啪啦的鞭炮聲不絕於耳。
馬車沿著細碎的紅屑停在了得月樓前。
周正帶著陳掌事迎候在酒樓門前,兩廂見了禮,上了二樓。
同樣紅毯鋪地,一處包間裏也被布置得極為喜慶。
席麵上菜式很是精致。看得出來,周正是用了心的。
張四娘舉杯,先敬了爹娘,一句‘有情人終成眷屬’。讓兩個新人的手,緊緊地牽在一起。
酒入口,卻是甜甜的。
竟被換成了糖水。
對上周正的目光,隻覺如午後的陽光般溫暖,心頭一熱,將糖水一飲而盡。抓起桌上的酒壺自斟了一杯,站起身來敬酒,“能讓周大哥如此費心盡力,我感懷於心。借此,飲了這一杯!”
說著,便將酒杯再次送到唇邊。
宋氏哪裏肯再讓她飲酒,小小年紀飲酒是極傷身的。
正要勸,周正已將那酒杯搶了過去。一飲而盡。
“四娘心意已知,這酒就不必飲了。”
可,她也想嚐下這酒的滋味啊!
張四娘眨巴眨巴眼睛,看著他,希望他能縱容一次。
卻看到那充盈著太多情感的眼睛,灼灼著燃燒著她。
耳畔又響起某人那三年之約。
那顆柔軟的心再次被狠狠撞擊了下。
席麵撤下後,周正陪著爹娘說話的功夫。
張四娘悄悄地溜了出去,熟門熟路地摸進後廚,在快刀劉詫異的注目下,到底是嚐了那酒的滋味。綿軟清冽。很好喝。接連飲了三杯。被快刀劉很不客氣地“請”了出去。
桂花香氣滿園。張四娘微吐了口氣,淡淡地酒香漫於鼻尖。
今兒個,她是真的高興。
這回門宴,是她的一番心意。在村子裏。宋氏得不到新嫁娘的待遇,她隻能在鎮上給她。
桂花香氣縈繞,此時能用心來體會它的卻隻有張四娘一人。
月亮門一牆之隔,傳來低低地說話聲。
是桂子、圓子。
桂子低頭數了一遍錢袋,歎氣,“小屯鎮裏男人多女人少,若找個女人偶爾睡一次的話,花點錢就能在妓館裏辦到。但要娶個媳婦天天睡的話,卻是很難。”
話音剛落。後腦被圓子狠拍了一巴掌,罵道:“你個兔崽子,比我還小上一歲呢。我都不去找那此醃瓚貨你還有這心思惦念!說出去,沒的丟人現眼。”
桂子呆呆地看著圓子,一張臉皺得跟菊花似的。片刻,從嘴裏嘟噥一句:“就你能耐。有本事,把你心心念念的鈴鐺娶回來啊?!沒錢瞎嚷嚷啥啊。”
說起那鈴鐺,張四娘也識得。那是鎮上屠夫金家的姑娘,是個能說會道的人物,長得不算頂頂漂亮,可一雙會說話的大眼睛,瞟啊瞟的,總歸是勾住了不少的少年郎。這其中就有圓子一個。
圓子自從三年前跟著快刀劉去金家買豬肉後,就念著鈴鐺不忘。
算起來,圓子今年也十七了,是該娶媳婦了。
張四娘嘴角微微上翹,兀自開口問道:“這麽糾結啊。我隻問你們喜歡偶爾去睡呢,還是等到存夠了錢,天天睡?”
蹲在地上的兩人聽到問話,心頭一驚,急於起身,卻又慣力過大,額頭相撞,咚地一聲響,各自跌坐在地。
“哎呀呀,不帶這麽嚇人的。”桂子靈活,一骨碌爬起來,從月亮門處探出半個腦袋。
“你們倒會躲輕閑,這都什麽時候了,還不快去前麵招呼著。”張四娘走了過去,笑問道。
圓子接口道:“人逢喜事精神爽。你這小丫頭是不是高興得過頭了,啥也不管不顧了。”
張四娘用目光詢問。
“得月樓的生意做得好,人手早已不夠用了。掌櫃的半個月前又招了四個夥計。今天是我和桂子沐休,躲什麽輕閑嘛。”
哦,這樣也好。勞逸結合,效率更高。
周正是真把她的話聽進去了。
“你不在樓上陪著,跑下做什麽?”桂子很快聞到她身上的一股淡淡的酒味,“喲,看不出來,喝上酒了啊!”
張四娘聞了聞身上,確實有點酒味,又不好這麽上樓去,索性過了月亮門往台階上一坐,散散酒氣。
桂子、圓子兩人分坐兩邊,“怎麽?真看上鈴鐺了?人家樂意不啊?”
桂子詭笑,“兩人早就看對眼兒了。可圓子手裏沒錢,怎麽娶媳婦。”
圓子瞪了他一眼,“別聽他胡咧咧,四娘還是個小姑娘,你怎麽什麽話都說。沒個臉皮的東西!”
兩人欲吵,被她攔住,“圓子說得對,錢雖少,但得存著,娶個正經的媳婦。倒是你,兜裏沒幾個錢好意思說去妓館找姑娘。即使有錢,人家能天天陪著你說話,給你洗衣做飯,陪你睡覺?怎麽想這都不劃算,你就歇了那個心思吧。傳出去,更沒姑娘肯嫁你了。”
張四娘話音一落,半天沒有人說話。
震驚!
這話本就不該從一個姑娘家的嘴裏說出來的,可她說了,不但說了,說得還很理直氣壯的。就像說今天午飯吃了什麽似的,那般滿不在乎。
虧得他們方才還想捂蓋住這個話題。
張四娘見兩人誰也不再接口說話。突然也想到了這一層。
幹咳了一聲,又問起酒樓的生意。
三個人有一搭無一搭的閑聊著。
周正聞聲尋人過來的時候,正看到三人聊得熱鬧。
秋風拂過桂花櫻櫻紛落,日光下淡金色光芒流轉,香氣襲人,而那少女微側著頭抿唇含笑,眼中點點晶亮,耀人眼目。
隻看得見微微揚起的細而秀的眉,精致,泛著淡淡的黛色。和密密低垂的長睫。睫毛明明那麽濃密。卻令人覺得纖弱,怕那淡黃的金色繽紛,觸破了這份靜謐的美好。
桂子眼尖,喚了一聲“掌櫃的”立時起身與圓子告退。
“哪有你這樣作女兒的。拋下雙親自已到後院尋自在了。”周正含笑踏足而至。
張四娘被他說得靦腆地一笑,“都是我的錯。不過,今日真的多謝周大哥!”
“都說不用謝了,怎麽越發見外了。”周正探手摘下落在她發間的小小花瓣。
她下意識地閃躲,尷尬地笑笑,“正好爹娘都在,我等會兒帶他們去鋪子瞧瞧。算日子也該動工裝修了。”
周正的眼中閃過一抹失望,很快又笑道,“嗯。你爹是木匠,無論樣式手藝都不錯。有他幫著監工,老黃那批人做得應該不會與你的想法有偏差。”
老黃這人做活沒的挑,腦子轉得快,但沒有順子活絡。新點子也幾乎為零。是個指一個地方打一槍的主兒。好在人幹活還實在,認真。他與四娘的脾氣也相投。
張四娘不想與他獨處,率先邁開步子,周正跟上,兩人並肩相談,進了酒樓。不大一會兒,一家三口辭別周正往鋪子裏去。
這鋪子臨著鎮上最繁華的大街上,地理位置相當不錯。用現代人的眼光還看,足有七、八十坪的大小。
原是鐵匠鋪子,騰空東西打掃後,鋪子裏仍舊很髒。
在順子問及她的想法時,張四娘道:“要鋪地板,臨街的這麵牆加出四扇窗。桌椅設計要簡潔,上麵要鋪台布。”
“能擺下十張桌子。”順子估摸著。
“不是十張,而是要擺下二十五至三十張桌子。”張四娘搖頭,她是完全按照現代快餐店的模式來做的。
“四娘,這地方咋能擺下三十張桌子?”宋氏不可思議。
順子眯著眼睛,瞧了這間鋪子,除去後廚櫃台外,剩下的麵積隻能考慮把桌子做得小些,勉強能擺得下,還要考慮中間留出過道的地方。
“爹,你看看。是不是應該有這個可能的。回去我能把圖紙給你瞧瞧,這幾天,我把圖紙畫完了。明天我約了黃大叔過來。到時,我們一起再核計下。”
“行,你既然能畫得出來。我就能想辦法幫你做出來。”順子很自信,再加上老黃這個匠人在,他更有自信把這鋪子弄成孩子滿意的模樣。
鎖上鋪子出後來,宋氏掛念起人員的問題。
總不能讓張四娘一個東家唱空城計吧。
夥計好請,周正會幫忙物色。就是這個後廚的人還沒遇到合適的。張四娘也在為這個發愁。好在鋪子裝修需要一段時間,還有時間找人。
母女兩人說著話,突然見前麵的順子不動了。
望過去,張玉鳳挎著籃筐與他們走了個頂頭碰。
宋氏咬了下唇,垂下頭。
張玉鳳的目光則緊緊地粘在了順子的身上。
“爹,娘方才吃了酒,身上不大舒坦,你過來扶下。”張四娘忙將順子喊了過來。
順子一聽宋氏不舒服,大驚,轉身將宋氏摟進懷裏,緊張的詢問。
宋氏哪裏不知這是張四娘的借口,倒也樂得順子這般嗬護她。沒有戳破四娘的謊話。
“小姑母,還真是巧呢。”張四娘一派天真的跑到張玉鳳跟前,“你出來買菜?”
張玉鳳的眼中隻有順子,見那個男人一臉緊張的將那個女人擁進懷裏,心如刀絞。
半天不見她應聲,張四娘眸光輕閃,笑道:“你和姑夫送的賀禮,我爹娘可喜歡著呢……在得月樓訂的回門宴,娘方才吃了不少酒。瞧爹緊張的樣子,把我娘當寶貝一樣疼著呢……唉,倒沒我這當女兒的什麽事了……”
張四娘邊說,邊察言觀色地看著張玉鳳。
張玉鳳的嘴角狠狠地抽搐了一下,頭一扭,轉身就走。
“曖,小姑母,你咋走了呢?”張四娘眼含笑意揚聲問道,“改天你和姑夫再過來補喝喜酒哦!”
張玉鳳直覺得四娘的話,像針紮般疼在身上,痛上心裏,腳下的速度越來越快,不大一會兒,轉過一條小巷,不見了人影。
後背被人輕輕地打了一巴掌,張四娘對上宋氏嗔怪的眼睛。
“得饒人處且饒人。”宋氏訓她,“讓你小姑母這麽難堪,你也忍心這般說話。”
可她不出頭,難道等著張玉鳳先當眾說出或做出難堪的事情來?
到時,難受的隻會是宋氏了。
順子一句話也沒有說,隻緊緊地牽著宋氏的手。
張四娘的心裏,其實是希望順子能做些什麽的。
可又一想,從他的角度,對著一個愛著他,他又不愛的女人。
他又能說些什麽、做些什麽呢?!
他經曆的女人不多,感情也不豐富。隻是從少年時代便開始執拗地愛著宋玉一人。隔岸相守了多年,若他的愛是風吹沙般可轉移的,那麽他此時應該娶的人就會是張玉鳳了。
隻要他對宋氏是真心的,並一直這樣相愛相守下去。
張四娘對他也無可挑剔,別無他求了。
三人在小鎮上又買了些小禮物,準備回村子裏答謝那些前來賀喜的村人。
宋氏幫順子搬禮物上車的時候,張四娘的目光被巷口處一個露天搭建的灶台吸引住了。
熱氣騰騰的麵條,抻拉得極長而不斷,一挑筷頭兒,份量不多不少正好一大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