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氏驚呼了一聲,見自家男人紅著眼睛,一副凶神惡煞似地瞪著她,那從來都占上風的心性此時怎會使她低頭,她還有一肚子火氣哩。
她扯張義勇的手沒扯動,他的手死死的勒住她的脖領子,差點要把她勒死。
趙氏摸索著,從頭上取下那根銀簪,對著張義勇的手下了狠勁兒死紮了下去,頓時,血順著他的虎口處汩汩流了出來。
張義勇萬萬沒想到趙氏能對他下這麽狠的手,反手一巴掌把趙氏扇到炕上。
他捂住傷處,吼道:“我問你,這簪子是哪來的?”
這一刻,他想到的不是她的狠心,而是那個使他迫在眉睫、不得不問的問題。
趙氏擦掉嘴角的血,冷笑道:“是我買來的,怎樣?”
一種很不好的預感盤桓在張義勇的腦海,他隻覺得頭暈目眩,定了定神顫著聲,咬牙問道:“你!你哪來的錢?你把方子賣了?是不是?”
趙氏坐起身來,十分鎮定的理了理自己的鬢發,“對,我賣了。你準備拿我怎麽樣?!”
張義勇麵部的肌肉狠抽了兩下,抓起炕桌上的茶壺朝她扔了過去,這下趙氏卻是早有了防備,用手那麽一撥,躲了過去。與此同時,她側身用力將炕桌掀翻在地,茶壺、茶碗碎裂聲乍起。
她冷笑道:“你這個狼心狗肺的東西,跟老娘耍起狠來了。屁,你也不看看老娘是什麽人?!”
張義勇氣得喘不上氣來。“先別與我別說的,你,你把那些銀子給我!你可知道你闖了多大的禍?!”
趙氏盤腿上炕,斜睨著他。眼中盡是不屑,“憑啥把銀子給你?沒了,想要銀子,沒了!”
“你,看我不抽你!”張義勇脫了鞋子就往趙氏的身上抽去,這回他真是下了狠心了,這婆娘一點也不知道自己闖了多大的禍,隻顧著她自己痛快了。
按以往的情形,張義勇定會被她的氣勢所壓倒,會像小狗一樣巴結她。哀求她。會說上好多順耳的話。伏低做小。然而今天,讓趙氏沒想到的是,張義勇竟像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竟拿鞋去抽她。就在她萬分驚愕中,她的臉被他的鞋抽中了,頓時又紅又腫,她那被鑽心的疼痛所驚嚇住,她怕了眼前這個凶神惡煞特般的男人。
她知道,她不能再去激怒這頭發了怒的豹子。
鞋子像雨點般抽打在她的身上,她尖叫著,摔在了地上。她想跑出去,隻要跑到外間打開窗子朝娘家喊一聲,她的爹娘就會聽到動靜來救她。替她收拾這個男人。
但她想錯了,這個男人發了瘋般的追打著她,她剛起身欲跑,後腿就被張義勇拎了起來重重地摔在地上。
緊接著,後腰一股重力向下壓住了她,使她動彈不得。
張義勇騎在她的身上,一把揪住她的頭發,使的腦袋向後仰起,麵對著他那張漲得通紅,額頭暴著青筋的臉,“說,那些銀子呢?!”
趙氏抿著唇,狠瞪著他,一句話也不說,眼中盡是仇恨。
張義勇看著趙氏那副狼狽的模樣,一陣心酸,她是他的婆娘,他一直都愛重她,打她,疼在她的身上,也疼在他的心裏。可是,他不能放過她,想到那雙倍的賠金,抓著她頭發的手又緊了緊,他吼道:“說!銀子在哪兒?!”
反手對著那張慘白的,卻仍舊漂亮的臉蛋,又是一巴掌。
血順著她的嘴角流了下來,她的目光渙散一瞬,又定住,嚷道:“你打我,就是因為這銀子?你以為我把全把銀子吞了不成?你老爹那份,我留出來了。”
“你竟然還不知你錯在哪兒?”張義勇再也繃不住那根脆弱的神經,哭了出來,眼淚混著鼻涕流下,“你竟然真的把方子給賣了,真的賣了……”
“我也是為了家好,他爹,賣就賣了,我都想好了,這銀子與你爹咱們對半分……”趙氏見他哭了,不由得開始說小話,聲音又低又柔。
張義勇鬆開了她,一屁股跌坐在地上,眼淚模糊了他的視線:“你私下賣了方子,你不僅對不起周掌櫃的,還違了合約。當初二郎就沒與你說,那合約的內容?四娘說了,若是違約我們要雙倍賠償損失。我們要往後掏銀子賠周掌櫃的。分銀子……哈哈哈……”
張義勇又哭又笑,“分銀子?……這個家都要被你敗完了……你他媽的還在想分銀子的事情……”
趙氏瞧著他的模樣,別是要瘋了,她一骨碌從地上爬了起來,舀了一瓢水對著他的臉一潑,果然就止住了他那恐怖的笑聲,“他爹,他爹,你別這樣。你聽我說,這事兒沒你想的那麽壞。”
張義勇的眼珠子動了動,“什麽?”
“你也太小瞧我了。我能不知道合約的事情,我雖把方子賣了,賣的卻是外地的一個商戶。你放心,這事兒隻要你不說,周掌櫃的一定不會知道。”趙氏的腦袋轉得極快,轉瞬就想到了怎麽哄騙他,“他爹,我哪能辦那種傻事呢,不可能的。”
“你確定是外地的商戶,不是知味居或是別的什麽鋪子?”張義勇在極度的驚嚇之後,腦子也飛快地轉了起來。
要讓他賠損失,他就算是去死也賠不起。這件事,也不能讓張老爺子知道。這後果,不用想也猜得到。
趙氏撫了下被打疼的身子,把從心底湧的那股強烈的恨意,壓了下去,溫言道:“我當然確定。(.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你就放寬心吧,這事絕對不會有第二個人知道。”
“那……”張義勇茫然了,看向趙氏時。又沒了主意,他的心底的那塊石頭沒了,人又變成了溫馴的綿羊,“那周掌櫃的。我怎麽交待?”
“交待?”趙氏眯了下眼睛,“有什麽可交待的。你隻要記得,我從得月樓出來後,就直接回了家。什麽人也沒見過,更沒賣過個這方子。還有,咱也學四娘那樣,也開個作坊。雇的人,我也想好了,我爹娘、不行的話,還有大魁兄弟一家呢。咱又不斷他的貨。挺過合約上寫的這一年。咱再甩手。他也不能把我們怎麽著。”
張義勇聽了。覺得她說得也有道理,身子也沒有方才的那麽緊繃了,“那咱爹若是不同意開作坊呢?”
“他有啥不同意的。妹子馬上就嫁人了。這就少一個勞力。過了年,二郎也要啟程去縣裏了,我也得跟著去照顧,這糖蒜就更沒有人做了。不如早點雇人做,大魁家,我爹娘都不是外人。任誰也不會把這方子漏出去。你說呢?”
張義勇點點頭,眼下也隻有這樣這個辦法了。隻要不讓他賠銀子,他怎樣都行。
趙氏終於鬆了一口氣,悄眼看那個呆子還怔怔地發傻,扯出懷裏的帕子捂著臉。嚶嚶地哭了起來。她哭,一是她真被打得疼了,二是借此讓那個敢下手打她的男人內疚。她慶幸自己有個靈活的好頭腦,不像身邊的這傻子,隻會發火動粗。當然,這個仇,她記下了。
從小到大,爹娘從未對她動過一根手指,如今竟挨了他這頓好打。她怎能輕易的忘記這種鑽人心的疼痛,不管打她的這個人是誰,總有一天,她會讓這個人比她還痛!
張義勇被她哭得心軟,他把她的話從頭至尾的理解了一遍,覺得這事她雖做得不對,但確實是一心為這個家打算的。把後路也想得這麽周全,是他著急了,他應該靜下心來聽她解釋的。
他伸手將她摟進懷裏,輕輕地拍著,哽咽道:“金鳳……打疼沒?是我的不對……別哭……”
趙氏趁機放開了嗓門,痛哭了一場,半晌,等她哭夠了,“那銀子還給你爹送去不?”
張義勇唉了一口氣,這時要送去,會壞事的。想剛才打她的時候她還說送銀子,估計是把她逼急了才說的吧。“先在你那裏放著吧,爹的那份早晚要給他老人家留下,等合約期限一滿,到時……我再把事情與他說了吧。”
趙氏在他的懷裏做低頭垂淚狀,暗裏將手帕攥得緊緊的,眼中迸出強烈的恨意,待抬起頭時,卻是一臉的淡然,點頭道:“好,聽你的。”
趙氏臉上的傷,總歸是瞞不住的,兩人異口同聲地說隻是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鬧,沒別的事。張老爺子就把張義勇一頓好罵。而趙半仙兒比張老爺子的態度更加強硬,舉起一根扁擔打得他滿院子跑。最後,還是二郎出麵說情,這事兒才算完。當然,趙婆子也放了狠話出來,若再敢打她女兒,她就請了神靈毀他張家一門,永世不得安寧。
張老爺子素來敬畏這些,不得不親自押了張義勇去賠禮,又送了二兩左右銀子的禮,趙半仙兒兩口子才把臉色放得好看一些。
對於張義勇後來的說辭,張四娘半信半疑。她不是信不過張義勇,而是實在信不過趙氏。以她的為人,隻怕這方子不保了。於是,待到交貨的那一天,張四娘親自跟著得月樓的馬車回到了鎮上,並與周掌櫃的在後院裏私語了半日,才滿腹心事地回到了西山村。
臘月二十三,是灶王爺升天的日子。
在這一天,忙活了一年的莊稼人,要把供了一年的灶王爺揭下來,三柱高香,一聲響頭,然後恭恭敬敬地付之一炬,送他出門,等到了年三十的晚上,再把他請回來。為了讓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在送灶王爺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吃灶糖,那意思,是甜甜灶王爺的嘴,以免他到了天庭之上,該說的說,不該說的也說。這個風俗,不知延續了多少代,人們隻是陳陳相因,並沒有誰去細想它是否真的存在。
張老爺子在自己的小院兒裏,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迎來了臘月二十三,又誠惶誠恐地送走了灶王爺。然後呢。獨自一人走進了米倉子裏,撲嗵一聲,跪倒在地,喃喃地祈求狐黃二仙保佑張義忠、張大郎父子倆人人平安回來。
自打一個月前。張大郎去縣城裏尋張義忠之後,這父子兩人竟一點消息都沒有。
何氏的病徹底的好了。但精神頭比照從前差了很多。她雖也去張四娘的作坊裏的做工,但隻要得了閑,她不會坐下歇息,而是跑到村道上,望著茫茫無盡的地平線,她期望著,在那迷蒙的風雪中,驀地出現那爺倆個的身影……
可是,她站在那裏。除了風雪和鉛狀的雲。什麽都看不到。她失望極了,擔心極了。
宋氏將自己的棉夾襖披在何氏的肩膀上,她一震。朦朧了淚眼,一頭撲到宋氏的懷裏,嗚嗚地哭了起來。宋氏很能理解她的心情,安慰道:“大嫂,你別急,四娘不是求了周掌櫃的出去打聽去了嘛,很快就會有信兒了。”
宋氏瞧她的模樣著實是打不起精神,這天又下起了大雪,怕路不好走,就讓她先回家歇息。
何氏也不勉強自己留下。冒著風雪一路往家趕。
遠遠地就看到門前停著一輛馬子,她的腦子嗡地一下就大了,撒開腿就往家裏跑。滑倒了,也不顧不上拍身上的雪,一口氣地跑進了院門。見趙氏在上房的門口探頭,大喊了一聲,“弟妹,是孩子他爹回來不?”
趙氏神色複雜地回頭看了她一眼,搖搖頭,讓了半個身子讓她進去,“是得月樓的陳掌事。”
何氏的心,一下子就提到了嗓子眼。
她知道四娘托了得月樓的掌櫃的去打聽消息,這爺倆都沒跟回來,估計是沒找到人。
張老爺子在屋子裏聽到了動靜,對屋子裏抹眼淚的元娘、二娘道:“讓你娘趕緊進來。”
話音未落,何氏已經進了屋子,她先喊了聲爹,看到一臉沉重的陳掌事,就有點站不住了,顫顫巍巍地就倒,還是元娘上前扶住了她,“娘,你要挺住啊,爹和大郎哥都有消息了。”
何氏啊了一聲,目光向陳掌事詢問孩子他爹呢。
陳掌事歎氣,“大嫂子先別擔心,這人,我雖沒見到。但我已經打聽到他們在哪兒了。”
“在哪兒?”
“都在青州府城裏,幫著官府的人做事。”陳掌事說著,就看了張老爺子一眼。這何氏頗為激動,他打算接下來的話,讓老爺子說比較好些。
張老爺子會意,便輕咳一聲,道:“老大媳婦,你也別著急,這還沒到絕路上,你這般哭天抹淚的不吉利。如今陳掌事也打聽到消息了,你就放心吧!”
何氏氏咬著牙,眼淚直往下掉:“爹……你說,他們爺倆咋都跑到青州府裏了呢?不是說給人拉腳嘛?……咱們村裏與他一同出去的,也都在青州府城?……他們有信嗎?……”
她話未說完,張老爺子便不樂意了:“老大媳婦,陳掌事都說了人在青州,你咋還總問呢,至於說別的人,咱不知道,也管不著。”
何氏並不甘心,又不敢惹他生氣忙道:“爹,不是我多嘴,是我太擔心了……這官府找他們做什麽呢?這眼瞧著就這年了……”
張老爺子何嚐不擔心,但有些事情,不該讓女人們摻合,有些不滿:“元娘、二娘,你們傻愣著做什麽,還不快點跟你娘出去做飯去,這都什麽時候了,怎麽能讓陳掌事餓著肚子回去?!”
何氏倚在炕邊抽噎了幾聲,見老爺子閉上了嘴,再問也是無用,隻得擦了眼淚和兩個孩子一起出去做飯。
“大嫂哪裏經曆過這種事,慌成一團也是可以理解的……終歸是婦道人家……”陳掌事屋子裏的人都走了,才開口道。
張老爺子這時,才將憂慮寫滿臉上,“當年要是不出那檔子事兒,今天也不會有什麽義軍來造反。這押運糧草本就是官府的事情,怎麽可以拉了咱們這樣的平頭百姓去,刀箭不長眼,萬一……萬一有個什麽事,我怎麽向老大媳婦說……唉……”
陳掌事想到臨來前周掌櫃的話,便安慰道:“這個,你老就放心吧。掌櫃的說。官府裏的他還認識幾個人,到時托人進去打點一番,應該會對他們有個照應。大嫂那邊,你老就一口咬定人在青州府城就行了。”
張老爺子點頭。“多虧了周掌櫃的,唉,待這事兒過了,我再去給他嗑頭道謝。”
陳掌事忙道使不得,兩人又敘了一會兒子話,待吃過了晚飯陳掌事方辭別了張家人往回走。到了村口,他又讓車夫過了吊水橋去西山村找到張四娘,將這個消息帶了過去。
待陳掌事回到得月樓,已是半夜時分,鎮上的鋪子都關門板。熄了燈。
圓子一直候在門口見人回來了。忙將暖爐遞了過去。“喲,您可回來了。掌櫃的還沒歇下,等您回呐。”
陳掌事略一點頭。腳步不停地進了後院。
圓子回頭將酒樓的門板合上,吹熄了廳裏的燈。
“掌櫃的,還沒歇息?”陳掌事脫下鬥篷,坐在炭盆前烤火。
周正放下手裏的帳冊,揉了揉眉心,眼中略有些倦意:“怎麽樣?都說了?”
陳掌事點頭,“按照你的意思,老爺子與張四娘那裏說的都是實話。”
他的身上仍帶著未散的雪意,使得屋子裏有一股冰冷的氣息,周正緊了緊身上披著的錦袍。微笑道:“那四娘是怎麽說的?”
陳掌事聞言抬頭看了他一眼,突然一笑,搖了搖頭。
“你這是什麽意思?她一句話都沒有說?”周正探過身來,手也放在炭盆上烤著手。
“我在笑你何時這麽著緊這個小丫頭。”
周正眸光一滯,他著緊她嗎?也許是吧。那樣的一個小姑娘,盲著眼睛,卻做了許多常人都不能做的事情,包括她那副伶牙俐齒,有時,也逼得他不得不後退幾分。
她常把她的石頭哥掛在嘴邊,所什麽事都推在了那個石頭身上。別人信,他可不信。如果那石頭果真有那個能耐,又怎麽會眼瞧著張家清苦,撒手不管而把這些事情告訴了四娘,他的目的又是什麽呢?他偏偏又是她的結義大哥,他會放心盲眼的妹妹去做這些事情嗎?這個說法按著人情常理都是行不通的。
周正看著他,凝神沉思了片刻,問道:“你還沒有告訴我,她說了什麽?”
陳掌事見他避而不答,怔了怔,他隨著掌櫃的近十年了,還算是了解他一些。平心講,他並不認為周正適合做得月樓的掌櫃的,他雖世故但不夠圓滑,對於人心揣摩的還不夠,甚至在該下狠手的時候,心裏的那個善在作怪,以至於貽誤了良機。
“很是驚訝了一番……不過,我怎麽瞧著,也不看不出她的害怕。但凡一個人在聽到戰事的時候,都會有些什麽表現呢?”
“憂慮、恐懼、擔心……”周正盯著那跳躍著的炭火,低聲說道,“驚訝麽……也許她沒想到會有戰事發生,太平的日子過得久了,沒經曆過這些,倒也不足為怪。”
“她還問了關於義軍、朝政、京城……”陳掌事挑眉道,“最後她還問了國策,這些也不足為怪嗎?”
周正沒有想到張四娘會問這些,不由地一呆,“國策二字是她親口說的?”
陳掌事點頭,“到最後,反而驚訝的人是我。我總覺得她什麽都懂,什麽都明白。可問的問題,有些卻連四五歲的孩子都不如。真的搞不太清楚她究竟是怎樣一個人。這已經不能用她的年紀來分析她所問出的問題了。”
“國策……”周正站起身來眉頭緊攢,在屋子裏踱了幾步,“咱們新朝、不,大周朝自開國至今,我從未聽到有人提到國策二字。即便是前朝……也極少有人說起。咱們青州府離著京城也不近,她不過八歲,你說,她這話從哪兒聽來的呢?”
陳掌事道:“掌櫃的,我倒沒你想得那麽多,不過卻是問了她何為國策?”
周正炯炯的視線投向他,“她如何說?”
陳掌事回想了當時張四娘神色,淡笑道:“開始時還閃爍其詞,不願回答,還反問我怎麽不知道?最後,在我的追問之下,隻丟下‘國計民生’四個字,就再也閉口不談了。”
“國計民生即為國策麽……”周正失笑,“我竟從不知這四個字的解釋竟是這麽貼切。”
“掌櫃的。你說要去找人打點官府裏的人……”陳掌事沉吟道,“這怕是一筆不小的花銷。雖說,咱們得月樓也能負擔起得,不過。往後這類的事情,最好不要往自己的身上招攬。剛剛太平了一陣子,若再遇上兵荒馬亂的日子,咱們的日子隻怕也不會好過。”
“張家大房的人還算忠厚,大郎這孩子人也不錯。我不知便罷了,”周正冷然道,“知道便但盡我所能。你放心,得月樓我雖不能讓它發揚光大,但祖宗的基業也不會斷在我的手中。”
陳掌事定定地看著他,良久之後方慢慢點頭。字字清晰地道:“掌櫃的也請你放心。我陳忠謹記著老掌櫃的臨終所言。定會扶持掌櫃的重震得月樓。”
周正微微一笑,後退了一步,躬身行禮。“如此周正就謝過陳伯了。”
陳掌事也不避讓,生受了他這一禮。不再多說,一轉身,大踏步地向外走去,走到門邊,突又停住,頭也不回地道:“掌櫃的,你也滿二十了,老夫人前兒個傳信還說起你的婚事,唉……你準備準備吧。”
“好。我知道了。”周正淡淡道,“過年,我也不打算回去,隨便她怎麽準備了。”
陳掌事的身影似乎僵硬了片刻,但最終還是未曾回首,直直地出院去了。
周正合上房門,踱回炭盆旁,盯著那炭火又發起呆來,過了片刻,隻聽他輕輕地一笑,自語道:“……你娘親的合離……是不是也有你的一份……”
與此同時,張四娘鑽進被窩裏連打了三個噴嚏,嘀咕道:“一想二罵三叨咕……這是誰在叨咕我啊?”
宋氏耳機尖,聽了便笑道:“估計是你石頭哥。”
張四娘用手指戳了戳自己的臉蛋,“我想也是,石頭哥最疼我了,他一定是想我了。”
宋王氏正對著油燈穿線認針,聽到張四娘的話,不禁一笑,手一歪又沒穿進針眼兒裏去,“你這丫頭,也不知道羞,啥話都敢說。”
宋氏笑著接過宋王氏的針線,對著油燈,一下就認進針眼裏去了,“你瞧她嘴巴厲害,等見了她石頭哥,也不敢多說一句的。這丫頭啊,咱們是不行了,說一句頂三句,還得等石頭回來治她。”
張四娘一聽就用手捂住了耳朵,裝沒聽到。
宋王氏母女兩人相視一笑,各自在彼此的眼中看到了一點期望。
如果石頭願意的話,那對張四娘來說,是最好的歸宿了。
古代的雪就是多,不像現代的冬天,一個季能下三場雪都得大聲叫著幸福。在這裏,自打入冬那天起,已經下了幾場大雪了,往往前一場雪還沒有盡化,上麵就又鋪了一層厚厚的雪。雪又黏又厚,用手輕輕一握,就握成一個大雪團,打在人身上生生的疼。
到了晌午,陽光拚命散發著熱量時,屋簷上化開的雪水滴成了線,還來不及蒸發,午後的陽光又開始轉冷,直至黃昏的寒意來臨將那欲滴的水線凍成一根根錐形的柱體,倒懸著,有淘氣的孩童用木棍將其敲打下來,不小心直墜著掉在頭上,痛得尖叫了一聲,旁邊的小孩子們一哄而上,笑嘻嘻地在雪地上滾成一團,哄搶著那未曾摔碎的冰錐……
張四娘在院子裏聽了一會兒孩子們的嘻鬧聲,想起小時候也曾如他們這般玩耍,嘴角漫上了一抹濃濃的笑意。她搖了搖錢匣子,聽到裏麵的銅錢嘩啦嘩啦地響,心情十分愉快。
然而,更讓她感到高興的是,她有了教她習字的師父。
今天一大早,作坊裏新的一批辣白菜醃漬好了。張四娘就讓宋氏幫著她裝了滿滿一壇子辣白菜,陪著她一起去了劉成家,答謝他醫治何氏。
劉成自是百般推辭,最後還是張四娘左一聲“姑父”、又一聲“姑父”的叫著,叫軟了劉成的心。隻好留了下來。
宋氏要回作坊的時候,張四娘卻不走,劉成道他等會兒會親自送四娘回去。
“怎麽?想學寫字?”劉成笑問道。
張四娘感歎他敏銳的觀察力,方才就在她皺起鼻子聞墨香味的時候。劉成這樣問了她一句。
“嗯。”張四娘點頭,“之前和大郎哥學了一些字,後來……也沒有機會學了。”
“哦?”劉成驚訝,“你眼盲是如何學寫字的?”
張四娘就道是大郎哥手把手教她的。劉成就讓她拿了毛筆在一張廢棄的草紙上寫字。
張四娘摸索好紙張的大小,拿起毛筆,端端正正地寫了一個極為簡單的字——人,“這個是人字。”
劉成點頭,眼中盡是欣喜,“你再寫幾個字我瞧瞧?”
張四娘又寫了一個劉字、一個張字。
因為眼盲,字在紙上都寫歪了。卻可從中看出,這些字一個也沒有寫錯。
“其實,四娘,你可以這樣寫。”劉成指導她。一手按住紙張固定好手位。另一隻手感覺下兩手之間的距離。然後一個字一個字地寫下去……接著平移左手,再固定好手位,寫第二行字。
張四娘按著他的法子試了一下。果然,寫出來的字,雖抖抖擻擻的像蝌蚪,但至少已經不歪了。
劉成又教她寫了幾個字,在張四娘的腦海裏這些字都類同於繁體字,在知道這個字的讀音的那一刹那,她的腦海裏就已經有了這個字的影像。再慢慢體會劉成教她寫字時的運筆,很快她就可以自己寫出這個字。
劉成見了忍不住大聲叫好,他見過不少聰明的孩子,但如張四娘這般一寫就會的人。簡直是天賦異稟,可稱之為神童了。
劉成當下決定收下他這個小徒弟,從今天開始,隻要他不出診,每天上午都要到他那裏去學寫字。而用來教她識字的書,竟是一本名為《內經》的醫書……
“咚”地一聲,不知什麽東西砸到了家裏的門框上。
張四娘從回憶中驚醒,柱著馬杆兒出了房門,就聽到院門口有人道:“嘿,你這個小瞎子可算出來了,不用雪團砸你,你還不曉得爺爺的威風?!”
說著,又一個雪團嗖地一聲飛了過來,正砸在張四娘的額頭,打得她一個趔趄,跌倒在地。
此時,正值黃昏,村子裏也沒有人來買辣白菜,家裏隻有張四娘一個人。
張四娘在那人說話的時候,就知道他是九連洞鄭家的兒子叫鄭小豹,是個十七八歲的少年,整天遊手好閑的。
早在作坊開業那天,他沒事兒就溜在那裏轉,後來,宋家的雜食鋪子開業了,他知道家裏隻有張四娘一人在家裏時,就時常過來找麻煩。
他想幹嘛,張四娘心裏很清楚。無非是想從她那裏榨點小錢兒。他不敢明搶,這對他的名聲不好。他更怕被他爹鄭虎下狠手的打他。但他可以欺負張四娘,一個眼瞎的小姑娘,嚇唬嚇唬,準定能把她製服住。到時問她要點小錢,那簡直就太容易了。
這已經是第二次了,頭一次,他正欺負張四娘的時候,被宋王氏撞了個正著,把他罵跑了。這回,他瞧準了宋家沒人,就再一次上次來欺負張四娘了。
張四娘已經被打了兩回,她很憤怒。上次是靠著大人的庇護,這次就隻能靠她自己了。說實話,到什麽時候都是靠別人不如靠自己,隻要自己讓他怕了,他以後才不敢欺負她。
所以,這一次,她覺得鄭小豹來得正好。
她從地上爬了起來,抓住了手裏的馬杆兒,推開院門走了出去。
“鄭小豹,你幹嘛打我?!”
“老子就是看你這個小瞎子不順眼,打你怎麽了?”鄭小豹上前一步,用手搥張四娘。
張四娘感覺他靠近了,橫握住馬杆兒向下猛地橫掃了一下,正打在鄭小豹的左腿上,疼得他跳著腳躲開了些,“你個臭瞎子竟敢打我?”
“老娘就是看你不順眼,打你怎麽了?”張四娘原話奉送頂了他一句。
鄭小豹看到她手裏的馬杆兒,不太敢上前,就蹲在地上握雪團子,一個又一個打在張四娘的臉上,身上。
張四娘揮舞著馬杆兒,感覺鄭小豹所在位置,高舉起馬杆向他打下去,雖然不至於打在他的身上,但每一棍子下去,都是用了全力。
打了幾次張四娘就氣喘,在她喘口氣的功夫,鄭小豹忽然從她身後包抄上來,一手捂住她的嘴巴,一手去搶她的馬杆兒。
張四娘唔唔地悶叫了幾聲,感覺手裏的馬杆兒就要被他搶走了,大驚之下,張開嘴巴朝著捂著她嘴巴的手掌狠狠地咬了一口。
“啊!”鄭小豹低吼了一聲,扔掉馬杆兒去推張四娘。
怎奈他今天碰到了一個硬茬兒,死死地咬住他的手掌不鬆口,鄭小豹眼瞧著他的手掌被她咬出了血,不由得惱羞成怒,瞥見地上有一塊覆了雪的大石頭,足有他兩隻腳大,他略一蹲身將石頭拾起,照著張四娘的後腦狠砸了下去……
她扯張義勇的手沒扯動,他的手死死的勒住她的脖領子,差點要把她勒死。
趙氏摸索著,從頭上取下那根銀簪,對著張義勇的手下了狠勁兒死紮了下去,頓時,血順著他的虎口處汩汩流了出來。
張義勇萬萬沒想到趙氏能對他下這麽狠的手,反手一巴掌把趙氏扇到炕上。
他捂住傷處,吼道:“我問你,這簪子是哪來的?”
這一刻,他想到的不是她的狠心,而是那個使他迫在眉睫、不得不問的問題。
趙氏擦掉嘴角的血,冷笑道:“是我買來的,怎樣?”
一種很不好的預感盤桓在張義勇的腦海,他隻覺得頭暈目眩,定了定神顫著聲,咬牙問道:“你!你哪來的錢?你把方子賣了?是不是?”
趙氏坐起身來,十分鎮定的理了理自己的鬢發,“對,我賣了。你準備拿我怎麽樣?!”
張義勇麵部的肌肉狠抽了兩下,抓起炕桌上的茶壺朝她扔了過去,這下趙氏卻是早有了防備,用手那麽一撥,躲了過去。與此同時,她側身用力將炕桌掀翻在地,茶壺、茶碗碎裂聲乍起。
她冷笑道:“你這個狼心狗肺的東西,跟老娘耍起狠來了。屁,你也不看看老娘是什麽人?!”
張義勇氣得喘不上氣來。“先別與我別說的,你,你把那些銀子給我!你可知道你闖了多大的禍?!”
趙氏盤腿上炕,斜睨著他。眼中盡是不屑,“憑啥把銀子給你?沒了,想要銀子,沒了!”
“你,看我不抽你!”張義勇脫了鞋子就往趙氏的身上抽去,這回他真是下了狠心了,這婆娘一點也不知道自己闖了多大的禍,隻顧著她自己痛快了。
按以往的情形,張義勇定會被她的氣勢所壓倒,會像小狗一樣巴結她。哀求她。會說上好多順耳的話。伏低做小。然而今天,讓趙氏沒想到的是,張義勇竟像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竟拿鞋去抽她。就在她萬分驚愕中,她的臉被他的鞋抽中了,頓時又紅又腫,她那被鑽心的疼痛所驚嚇住,她怕了眼前這個凶神惡煞特般的男人。
她知道,她不能再去激怒這頭發了怒的豹子。
鞋子像雨點般抽打在她的身上,她尖叫著,摔在了地上。她想跑出去,隻要跑到外間打開窗子朝娘家喊一聲,她的爹娘就會聽到動靜來救她。替她收拾這個男人。
但她想錯了,這個男人發了瘋般的追打著她,她剛起身欲跑,後腿就被張義勇拎了起來重重地摔在地上。
緊接著,後腰一股重力向下壓住了她,使她動彈不得。
張義勇騎在她的身上,一把揪住她的頭發,使的腦袋向後仰起,麵對著他那張漲得通紅,額頭暴著青筋的臉,“說,那些銀子呢?!”
趙氏抿著唇,狠瞪著他,一句話也不說,眼中盡是仇恨。
張義勇看著趙氏那副狼狽的模樣,一陣心酸,她是他的婆娘,他一直都愛重她,打她,疼在她的身上,也疼在他的心裏。可是,他不能放過她,想到那雙倍的賠金,抓著她頭發的手又緊了緊,他吼道:“說!銀子在哪兒?!”
反手對著那張慘白的,卻仍舊漂亮的臉蛋,又是一巴掌。
血順著她的嘴角流了下來,她的目光渙散一瞬,又定住,嚷道:“你打我,就是因為這銀子?你以為我把全把銀子吞了不成?你老爹那份,我留出來了。”
“你竟然還不知你錯在哪兒?”張義勇再也繃不住那根脆弱的神經,哭了出來,眼淚混著鼻涕流下,“你竟然真的把方子給賣了,真的賣了……”
“我也是為了家好,他爹,賣就賣了,我都想好了,這銀子與你爹咱們對半分……”趙氏見他哭了,不由得開始說小話,聲音又低又柔。
張義勇鬆開了她,一屁股跌坐在地上,眼淚模糊了他的視線:“你私下賣了方子,你不僅對不起周掌櫃的,還違了合約。當初二郎就沒與你說,那合約的內容?四娘說了,若是違約我們要雙倍賠償損失。我們要往後掏銀子賠周掌櫃的。分銀子……哈哈哈……”
張義勇又哭又笑,“分銀子?……這個家都要被你敗完了……你他媽的還在想分銀子的事情……”
趙氏瞧著他的模樣,別是要瘋了,她一骨碌從地上爬了起來,舀了一瓢水對著他的臉一潑,果然就止住了他那恐怖的笑聲,“他爹,他爹,你別這樣。你聽我說,這事兒沒你想的那麽壞。”
張義勇的眼珠子動了動,“什麽?”
“你也太小瞧我了。我能不知道合約的事情,我雖把方子賣了,賣的卻是外地的一個商戶。你放心,這事兒隻要你不說,周掌櫃的一定不會知道。”趙氏的腦袋轉得極快,轉瞬就想到了怎麽哄騙他,“他爹,我哪能辦那種傻事呢,不可能的。”
“你確定是外地的商戶,不是知味居或是別的什麽鋪子?”張義勇在極度的驚嚇之後,腦子也飛快地轉了起來。
要讓他賠損失,他就算是去死也賠不起。這件事,也不能讓張老爺子知道。這後果,不用想也猜得到。
趙氏撫了下被打疼的身子,把從心底湧的那股強烈的恨意,壓了下去,溫言道:“我當然確定。(.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你就放寬心吧,這事絕對不會有第二個人知道。”
“那……”張義勇茫然了,看向趙氏時。又沒了主意,他的心底的那塊石頭沒了,人又變成了溫馴的綿羊,“那周掌櫃的。我怎麽交待?”
“交待?”趙氏眯了下眼睛,“有什麽可交待的。你隻要記得,我從得月樓出來後,就直接回了家。什麽人也沒見過,更沒賣過個這方子。還有,咱也學四娘那樣,也開個作坊。雇的人,我也想好了,我爹娘、不行的話,還有大魁兄弟一家呢。咱又不斷他的貨。挺過合約上寫的這一年。咱再甩手。他也不能把我們怎麽著。”
張義勇聽了。覺得她說得也有道理,身子也沒有方才的那麽緊繃了,“那咱爹若是不同意開作坊呢?”
“他有啥不同意的。妹子馬上就嫁人了。這就少一個勞力。過了年,二郎也要啟程去縣裏了,我也得跟著去照顧,這糖蒜就更沒有人做了。不如早點雇人做,大魁家,我爹娘都不是外人。任誰也不會把這方子漏出去。你說呢?”
張義勇點點頭,眼下也隻有這樣這個辦法了。隻要不讓他賠銀子,他怎樣都行。
趙氏終於鬆了一口氣,悄眼看那個呆子還怔怔地發傻,扯出懷裏的帕子捂著臉。嚶嚶地哭了起來。她哭,一是她真被打得疼了,二是借此讓那個敢下手打她的男人內疚。她慶幸自己有個靈活的好頭腦,不像身邊的這傻子,隻會發火動粗。當然,這個仇,她記下了。
從小到大,爹娘從未對她動過一根手指,如今竟挨了他這頓好打。她怎能輕易的忘記這種鑽人心的疼痛,不管打她的這個人是誰,總有一天,她會讓這個人比她還痛!
張義勇被她哭得心軟,他把她的話從頭至尾的理解了一遍,覺得這事她雖做得不對,但確實是一心為這個家打算的。把後路也想得這麽周全,是他著急了,他應該靜下心來聽她解釋的。
他伸手將她摟進懷裏,輕輕地拍著,哽咽道:“金鳳……打疼沒?是我的不對……別哭……”
趙氏趁機放開了嗓門,痛哭了一場,半晌,等她哭夠了,“那銀子還給你爹送去不?”
張義勇唉了一口氣,這時要送去,會壞事的。想剛才打她的時候她還說送銀子,估計是把她逼急了才說的吧。“先在你那裏放著吧,爹的那份早晚要給他老人家留下,等合約期限一滿,到時……我再把事情與他說了吧。”
趙氏在他的懷裏做低頭垂淚狀,暗裏將手帕攥得緊緊的,眼中迸出強烈的恨意,待抬起頭時,卻是一臉的淡然,點頭道:“好,聽你的。”
趙氏臉上的傷,總歸是瞞不住的,兩人異口同聲地說隻是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鬧,沒別的事。張老爺子就把張義勇一頓好罵。而趙半仙兒比張老爺子的態度更加強硬,舉起一根扁擔打得他滿院子跑。最後,還是二郎出麵說情,這事兒才算完。當然,趙婆子也放了狠話出來,若再敢打她女兒,她就請了神靈毀他張家一門,永世不得安寧。
張老爺子素來敬畏這些,不得不親自押了張義勇去賠禮,又送了二兩左右銀子的禮,趙半仙兒兩口子才把臉色放得好看一些。
對於張義勇後來的說辭,張四娘半信半疑。她不是信不過張義勇,而是實在信不過趙氏。以她的為人,隻怕這方子不保了。於是,待到交貨的那一天,張四娘親自跟著得月樓的馬車回到了鎮上,並與周掌櫃的在後院裏私語了半日,才滿腹心事地回到了西山村。
臘月二十三,是灶王爺升天的日子。
在這一天,忙活了一年的莊稼人,要把供了一年的灶王爺揭下來,三柱高香,一聲響頭,然後恭恭敬敬地付之一炬,送他出門,等到了年三十的晚上,再把他請回來。為了讓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在送灶王爺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吃灶糖,那意思,是甜甜灶王爺的嘴,以免他到了天庭之上,該說的說,不該說的也說。這個風俗,不知延續了多少代,人們隻是陳陳相因,並沒有誰去細想它是否真的存在。
張老爺子在自己的小院兒裏,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迎來了臘月二十三,又誠惶誠恐地送走了灶王爺。然後呢。獨自一人走進了米倉子裏,撲嗵一聲,跪倒在地,喃喃地祈求狐黃二仙保佑張義忠、張大郎父子倆人人平安回來。
自打一個月前。張大郎去縣城裏尋張義忠之後,這父子兩人竟一點消息都沒有。
何氏的病徹底的好了。但精神頭比照從前差了很多。她雖也去張四娘的作坊裏的做工,但隻要得了閑,她不會坐下歇息,而是跑到村道上,望著茫茫無盡的地平線,她期望著,在那迷蒙的風雪中,驀地出現那爺倆個的身影……
可是,她站在那裏。除了風雪和鉛狀的雲。什麽都看不到。她失望極了,擔心極了。
宋氏將自己的棉夾襖披在何氏的肩膀上,她一震。朦朧了淚眼,一頭撲到宋氏的懷裏,嗚嗚地哭了起來。宋氏很能理解她的心情,安慰道:“大嫂,你別急,四娘不是求了周掌櫃的出去打聽去了嘛,很快就會有信兒了。”
宋氏瞧她的模樣著實是打不起精神,這天又下起了大雪,怕路不好走,就讓她先回家歇息。
何氏也不勉強自己留下。冒著風雪一路往家趕。
遠遠地就看到門前停著一輛馬子,她的腦子嗡地一下就大了,撒開腿就往家裏跑。滑倒了,也不顧不上拍身上的雪,一口氣地跑進了院門。見趙氏在上房的門口探頭,大喊了一聲,“弟妹,是孩子他爹回來不?”
趙氏神色複雜地回頭看了她一眼,搖搖頭,讓了半個身子讓她進去,“是得月樓的陳掌事。”
何氏的心,一下子就提到了嗓子眼。
她知道四娘托了得月樓的掌櫃的去打聽消息,這爺倆都沒跟回來,估計是沒找到人。
張老爺子在屋子裏聽到了動靜,對屋子裏抹眼淚的元娘、二娘道:“讓你娘趕緊進來。”
話音未落,何氏已經進了屋子,她先喊了聲爹,看到一臉沉重的陳掌事,就有點站不住了,顫顫巍巍地就倒,還是元娘上前扶住了她,“娘,你要挺住啊,爹和大郎哥都有消息了。”
何氏啊了一聲,目光向陳掌事詢問孩子他爹呢。
陳掌事歎氣,“大嫂子先別擔心,這人,我雖沒見到。但我已經打聽到他們在哪兒了。”
“在哪兒?”
“都在青州府城裏,幫著官府的人做事。”陳掌事說著,就看了張老爺子一眼。這何氏頗為激動,他打算接下來的話,讓老爺子說比較好些。
張老爺子會意,便輕咳一聲,道:“老大媳婦,你也別著急,這還沒到絕路上,你這般哭天抹淚的不吉利。如今陳掌事也打聽到消息了,你就放心吧!”
何氏氏咬著牙,眼淚直往下掉:“爹……你說,他們爺倆咋都跑到青州府裏了呢?不是說給人拉腳嘛?……咱們村裏與他一同出去的,也都在青州府城?……他們有信嗎?……”
她話未說完,張老爺子便不樂意了:“老大媳婦,陳掌事都說了人在青州,你咋還總問呢,至於說別的人,咱不知道,也管不著。”
何氏並不甘心,又不敢惹他生氣忙道:“爹,不是我多嘴,是我太擔心了……這官府找他們做什麽呢?這眼瞧著就這年了……”
張老爺子何嚐不擔心,但有些事情,不該讓女人們摻合,有些不滿:“元娘、二娘,你們傻愣著做什麽,還不快點跟你娘出去做飯去,這都什麽時候了,怎麽能讓陳掌事餓著肚子回去?!”
何氏倚在炕邊抽噎了幾聲,見老爺子閉上了嘴,再問也是無用,隻得擦了眼淚和兩個孩子一起出去做飯。
“大嫂哪裏經曆過這種事,慌成一團也是可以理解的……終歸是婦道人家……”陳掌事屋子裏的人都走了,才開口道。
張老爺子這時,才將憂慮寫滿臉上,“當年要是不出那檔子事兒,今天也不會有什麽義軍來造反。這押運糧草本就是官府的事情,怎麽可以拉了咱們這樣的平頭百姓去,刀箭不長眼,萬一……萬一有個什麽事,我怎麽向老大媳婦說……唉……”
陳掌事想到臨來前周掌櫃的話,便安慰道:“這個,你老就放心吧。掌櫃的說。官府裏的他還認識幾個人,到時托人進去打點一番,應該會對他們有個照應。大嫂那邊,你老就一口咬定人在青州府城就行了。”
張老爺子點頭。“多虧了周掌櫃的,唉,待這事兒過了,我再去給他嗑頭道謝。”
陳掌事忙道使不得,兩人又敘了一會兒子話,待吃過了晚飯陳掌事方辭別了張家人往回走。到了村口,他又讓車夫過了吊水橋去西山村找到張四娘,將這個消息帶了過去。
待陳掌事回到得月樓,已是半夜時分,鎮上的鋪子都關門板。熄了燈。
圓子一直候在門口見人回來了。忙將暖爐遞了過去。“喲,您可回來了。掌櫃的還沒歇下,等您回呐。”
陳掌事略一點頭。腳步不停地進了後院。
圓子回頭將酒樓的門板合上,吹熄了廳裏的燈。
“掌櫃的,還沒歇息?”陳掌事脫下鬥篷,坐在炭盆前烤火。
周正放下手裏的帳冊,揉了揉眉心,眼中略有些倦意:“怎麽樣?都說了?”
陳掌事點頭,“按照你的意思,老爺子與張四娘那裏說的都是實話。”
他的身上仍帶著未散的雪意,使得屋子裏有一股冰冷的氣息,周正緊了緊身上披著的錦袍。微笑道:“那四娘是怎麽說的?”
陳掌事聞言抬頭看了他一眼,突然一笑,搖了搖頭。
“你這是什麽意思?她一句話都沒有說?”周正探過身來,手也放在炭盆上烤著手。
“我在笑你何時這麽著緊這個小丫頭。”
周正眸光一滯,他著緊她嗎?也許是吧。那樣的一個小姑娘,盲著眼睛,卻做了許多常人都不能做的事情,包括她那副伶牙俐齒,有時,也逼得他不得不後退幾分。
她常把她的石頭哥掛在嘴邊,所什麽事都推在了那個石頭身上。別人信,他可不信。如果那石頭果真有那個能耐,又怎麽會眼瞧著張家清苦,撒手不管而把這些事情告訴了四娘,他的目的又是什麽呢?他偏偏又是她的結義大哥,他會放心盲眼的妹妹去做這些事情嗎?這個說法按著人情常理都是行不通的。
周正看著他,凝神沉思了片刻,問道:“你還沒有告訴我,她說了什麽?”
陳掌事見他避而不答,怔了怔,他隨著掌櫃的近十年了,還算是了解他一些。平心講,他並不認為周正適合做得月樓的掌櫃的,他雖世故但不夠圓滑,對於人心揣摩的還不夠,甚至在該下狠手的時候,心裏的那個善在作怪,以至於貽誤了良機。
“很是驚訝了一番……不過,我怎麽瞧著,也不看不出她的害怕。但凡一個人在聽到戰事的時候,都會有些什麽表現呢?”
“憂慮、恐懼、擔心……”周正盯著那跳躍著的炭火,低聲說道,“驚訝麽……也許她沒想到會有戰事發生,太平的日子過得久了,沒經曆過這些,倒也不足為怪。”
“她還問了關於義軍、朝政、京城……”陳掌事挑眉道,“最後她還問了國策,這些也不足為怪嗎?”
周正沒有想到張四娘會問這些,不由地一呆,“國策二字是她親口說的?”
陳掌事點頭,“到最後,反而驚訝的人是我。我總覺得她什麽都懂,什麽都明白。可問的問題,有些卻連四五歲的孩子都不如。真的搞不太清楚她究竟是怎樣一個人。這已經不能用她的年紀來分析她所問出的問題了。”
“國策……”周正站起身來眉頭緊攢,在屋子裏踱了幾步,“咱們新朝、不,大周朝自開國至今,我從未聽到有人提到國策二字。即便是前朝……也極少有人說起。咱們青州府離著京城也不近,她不過八歲,你說,她這話從哪兒聽來的呢?”
陳掌事道:“掌櫃的,我倒沒你想得那麽多,不過卻是問了她何為國策?”
周正炯炯的視線投向他,“她如何說?”
陳掌事回想了當時張四娘神色,淡笑道:“開始時還閃爍其詞,不願回答,還反問我怎麽不知道?最後,在我的追問之下,隻丟下‘國計民生’四個字,就再也閉口不談了。”
“國計民生即為國策麽……”周正失笑,“我竟從不知這四個字的解釋竟是這麽貼切。”
“掌櫃的。你說要去找人打點官府裏的人……”陳掌事沉吟道,“這怕是一筆不小的花銷。雖說,咱們得月樓也能負擔起得,不過。往後這類的事情,最好不要往自己的身上招攬。剛剛太平了一陣子,若再遇上兵荒馬亂的日子,咱們的日子隻怕也不會好過。”
“張家大房的人還算忠厚,大郎這孩子人也不錯。我不知便罷了,”周正冷然道,“知道便但盡我所能。你放心,得月樓我雖不能讓它發揚光大,但祖宗的基業也不會斷在我的手中。”
陳掌事定定地看著他,良久之後方慢慢點頭。字字清晰地道:“掌櫃的也請你放心。我陳忠謹記著老掌櫃的臨終所言。定會扶持掌櫃的重震得月樓。”
周正微微一笑,後退了一步,躬身行禮。“如此周正就謝過陳伯了。”
陳掌事也不避讓,生受了他這一禮。不再多說,一轉身,大踏步地向外走去,走到門邊,突又停住,頭也不回地道:“掌櫃的,你也滿二十了,老夫人前兒個傳信還說起你的婚事,唉……你準備準備吧。”
“好。我知道了。”周正淡淡道,“過年,我也不打算回去,隨便她怎麽準備了。”
陳掌事的身影似乎僵硬了片刻,但最終還是未曾回首,直直地出院去了。
周正合上房門,踱回炭盆旁,盯著那炭火又發起呆來,過了片刻,隻聽他輕輕地一笑,自語道:“……你娘親的合離……是不是也有你的一份……”
與此同時,張四娘鑽進被窩裏連打了三個噴嚏,嘀咕道:“一想二罵三叨咕……這是誰在叨咕我啊?”
宋氏耳機尖,聽了便笑道:“估計是你石頭哥。”
張四娘用手指戳了戳自己的臉蛋,“我想也是,石頭哥最疼我了,他一定是想我了。”
宋王氏正對著油燈穿線認針,聽到張四娘的話,不禁一笑,手一歪又沒穿進針眼兒裏去,“你這丫頭,也不知道羞,啥話都敢說。”
宋氏笑著接過宋王氏的針線,對著油燈,一下就認進針眼裏去了,“你瞧她嘴巴厲害,等見了她石頭哥,也不敢多說一句的。這丫頭啊,咱們是不行了,說一句頂三句,還得等石頭回來治她。”
張四娘一聽就用手捂住了耳朵,裝沒聽到。
宋王氏母女兩人相視一笑,各自在彼此的眼中看到了一點期望。
如果石頭願意的話,那對張四娘來說,是最好的歸宿了。
古代的雪就是多,不像現代的冬天,一個季能下三場雪都得大聲叫著幸福。在這裏,自打入冬那天起,已經下了幾場大雪了,往往前一場雪還沒有盡化,上麵就又鋪了一層厚厚的雪。雪又黏又厚,用手輕輕一握,就握成一個大雪團,打在人身上生生的疼。
到了晌午,陽光拚命散發著熱量時,屋簷上化開的雪水滴成了線,還來不及蒸發,午後的陽光又開始轉冷,直至黃昏的寒意來臨將那欲滴的水線凍成一根根錐形的柱體,倒懸著,有淘氣的孩童用木棍將其敲打下來,不小心直墜著掉在頭上,痛得尖叫了一聲,旁邊的小孩子們一哄而上,笑嘻嘻地在雪地上滾成一團,哄搶著那未曾摔碎的冰錐……
張四娘在院子裏聽了一會兒孩子們的嘻鬧聲,想起小時候也曾如他們這般玩耍,嘴角漫上了一抹濃濃的笑意。她搖了搖錢匣子,聽到裏麵的銅錢嘩啦嘩啦地響,心情十分愉快。
然而,更讓她感到高興的是,她有了教她習字的師父。
今天一大早,作坊裏新的一批辣白菜醃漬好了。張四娘就讓宋氏幫著她裝了滿滿一壇子辣白菜,陪著她一起去了劉成家,答謝他醫治何氏。
劉成自是百般推辭,最後還是張四娘左一聲“姑父”、又一聲“姑父”的叫著,叫軟了劉成的心。隻好留了下來。
宋氏要回作坊的時候,張四娘卻不走,劉成道他等會兒會親自送四娘回去。
“怎麽?想學寫字?”劉成笑問道。
張四娘感歎他敏銳的觀察力,方才就在她皺起鼻子聞墨香味的時候。劉成這樣問了她一句。
“嗯。”張四娘點頭,“之前和大郎哥學了一些字,後來……也沒有機會學了。”
“哦?”劉成驚訝,“你眼盲是如何學寫字的?”
張四娘就道是大郎哥手把手教她的。劉成就讓她拿了毛筆在一張廢棄的草紙上寫字。
張四娘摸索好紙張的大小,拿起毛筆,端端正正地寫了一個極為簡單的字——人,“這個是人字。”
劉成點頭,眼中盡是欣喜,“你再寫幾個字我瞧瞧?”
張四娘又寫了一個劉字、一個張字。
因為眼盲,字在紙上都寫歪了。卻可從中看出,這些字一個也沒有寫錯。
“其實,四娘,你可以這樣寫。”劉成指導她。一手按住紙張固定好手位。另一隻手感覺下兩手之間的距離。然後一個字一個字地寫下去……接著平移左手,再固定好手位,寫第二行字。
張四娘按著他的法子試了一下。果然,寫出來的字,雖抖抖擻擻的像蝌蚪,但至少已經不歪了。
劉成又教她寫了幾個字,在張四娘的腦海裏這些字都類同於繁體字,在知道這個字的讀音的那一刹那,她的腦海裏就已經有了這個字的影像。再慢慢體會劉成教她寫字時的運筆,很快她就可以自己寫出這個字。
劉成見了忍不住大聲叫好,他見過不少聰明的孩子,但如張四娘這般一寫就會的人。簡直是天賦異稟,可稱之為神童了。
劉成當下決定收下他這個小徒弟,從今天開始,隻要他不出診,每天上午都要到他那裏去學寫字。而用來教她識字的書,竟是一本名為《內經》的醫書……
“咚”地一聲,不知什麽東西砸到了家裏的門框上。
張四娘從回憶中驚醒,柱著馬杆兒出了房門,就聽到院門口有人道:“嘿,你這個小瞎子可算出來了,不用雪團砸你,你還不曉得爺爺的威風?!”
說著,又一個雪團嗖地一聲飛了過來,正砸在張四娘的額頭,打得她一個趔趄,跌倒在地。
此時,正值黃昏,村子裏也沒有人來買辣白菜,家裏隻有張四娘一個人。
張四娘在那人說話的時候,就知道他是九連洞鄭家的兒子叫鄭小豹,是個十七八歲的少年,整天遊手好閑的。
早在作坊開業那天,他沒事兒就溜在那裏轉,後來,宋家的雜食鋪子開業了,他知道家裏隻有張四娘一人在家裏時,就時常過來找麻煩。
他想幹嘛,張四娘心裏很清楚。無非是想從她那裏榨點小錢兒。他不敢明搶,這對他的名聲不好。他更怕被他爹鄭虎下狠手的打他。但他可以欺負張四娘,一個眼瞎的小姑娘,嚇唬嚇唬,準定能把她製服住。到時問她要點小錢,那簡直就太容易了。
這已經是第二次了,頭一次,他正欺負張四娘的時候,被宋王氏撞了個正著,把他罵跑了。這回,他瞧準了宋家沒人,就再一次上次來欺負張四娘了。
張四娘已經被打了兩回,她很憤怒。上次是靠著大人的庇護,這次就隻能靠她自己了。說實話,到什麽時候都是靠別人不如靠自己,隻要自己讓他怕了,他以後才不敢欺負她。
所以,這一次,她覺得鄭小豹來得正好。
她從地上爬了起來,抓住了手裏的馬杆兒,推開院門走了出去。
“鄭小豹,你幹嘛打我?!”
“老子就是看你這個小瞎子不順眼,打你怎麽了?”鄭小豹上前一步,用手搥張四娘。
張四娘感覺他靠近了,橫握住馬杆兒向下猛地橫掃了一下,正打在鄭小豹的左腿上,疼得他跳著腳躲開了些,“你個臭瞎子竟敢打我?”
“老娘就是看你不順眼,打你怎麽了?”張四娘原話奉送頂了他一句。
鄭小豹看到她手裏的馬杆兒,不太敢上前,就蹲在地上握雪團子,一個又一個打在張四娘的臉上,身上。
張四娘揮舞著馬杆兒,感覺鄭小豹所在位置,高舉起馬杆向他打下去,雖然不至於打在他的身上,但每一棍子下去,都是用了全力。
打了幾次張四娘就氣喘,在她喘口氣的功夫,鄭小豹忽然從她身後包抄上來,一手捂住她的嘴巴,一手去搶她的馬杆兒。
張四娘唔唔地悶叫了幾聲,感覺手裏的馬杆兒就要被他搶走了,大驚之下,張開嘴巴朝著捂著她嘴巴的手掌狠狠地咬了一口。
“啊!”鄭小豹低吼了一聲,扔掉馬杆兒去推張四娘。
怎奈他今天碰到了一個硬茬兒,死死地咬住他的手掌不鬆口,鄭小豹眼瞧著他的手掌被她咬出了血,不由得惱羞成怒,瞥見地上有一塊覆了雪的大石頭,足有他兩隻腳大,他略一蹲身將石頭拾起,照著張四娘的後腦狠砸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