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呆滯地看著窗外還沒徹底褪去黑色的天空,無意義地數著時間。
距離我醒來已經過了5分鍾,現在的時間大概已經快6點。
這並不是我每天早上醒來的時間段,而我也沒有設置鬧鈴。那麽,我為什麽會這個時間段醒呢?
是因為我需要去事發現場。
一想到這答案我就胃疼。我馬上將會越過推理的階段,直接去與殺人犯見麵。而且我還得看著他殺死一個人,成為目擊證人。
這也未免太過刺激,猶如恐怖片一般的發展。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使自己也被殺人犯選為目標。
“該起來了。”我自言自語道,猶如在逼迫自己。
深呼吸一次,兩次。我終於鼓起勇氣,掀開了棉被。隻要開了頭,之後就簡單許多了。我猶如加速般快速洗簌後背著書包離開家門。
和我昨晚猜的一樣,今天的我沒有吃早飯的欲望。我並沒耽誤時間,直接朝學校走去。
這個時間段的街道行走的人並不多,學生更是幾乎看不到一個。走在這樣的街道如同走在已經滅亡的城市一般,既寂寞又令人安心——平時我會這麽認為吧。
當我來到學校時時間已經到了6點10分,我並不清楚校門打開的時間點,所以隻能在絕對不會晚來的時間段先來。
校門在這個時間段果然沒有打開,如我預料。我看了看校門旁的保安室,有個中年人正在那趴在桌麵上。雖然沒看到他的臉,但我還是記得他是中年人。
接下來的時間段,就觀察周圍來到校門口附近的學生吧。順便看看有沒有人停在學校外側的綠化道沒有靠近校門。因為有可能是從學校的柵欄翻進去的,為了不留下進去的記錄。
...然而並沒有那種人,就在這時我突然想到一個可能性。
居然有可能翻牆進學校,那犯人也沒有等待校門開啟的理由。他完全可以在之前就翻進去,比如昨天晚上就潛在學校內,或者幹脆就沒有離開學校。
不,不能保證一定有犯案的機會,隻要4班沒人早來他就白等了一晚上,找到機會才犯案的犯人不可能這麽賭機會。而且一晚上不回家待在學校自然也會被家人和鄰居之類的察覺到。
我搖了搖頭,等待了一段時間才看向手機屏幕。
快6點半了,應該要開門了。我剛這麽想就聽到校門口傳來校門打開的金屬摩擦音,校門被門衛打開。
我環顧四周看了看,此刻在校門口等待的隻有兩個分開站著的學生。聽到校門打開的聲音,他們都隨即踏出了步伐。
我搶在他們來之前先從校門口走進,第一個從‘目’字的左上角通道走進教學樓。
我在昨天就已經得出了結論——犯人究竟是在哪年級的4班下的手。
很大的可能是一年級,原因有兩點。
1.如果是一年級,那就是所有學生都會經過的樓層。就算被其他人看到了自己的身影也不會奇怪。可如果是在三年級教室犯案的,那犯人在去2樓或是3樓的時候被其他學生看到就成了證據。
比如‘你又不是三年級的,為什麽上來?’
他總不可能是以自己絕對不會被人看到為基礎製定殺人計劃。
那犯人本來就是三年級的可能性呢?他本來就會經過2,3樓的可能性。也不可能,原因很簡單,因為這麽做犯人的嫌疑就會被鎖定在三年級。
一二年級的不會冒這種風險去三年級犯案,因為被其他人看到就將直接出局。所以犯案的隻會是三年級的人,警方自然也會這麽想。
如果犯人真的是三年級的,這就是在自曝。而且如果他本人是三年級的,那他也有被熟人看到的風險。所以如果犯人是三年級,會選一二年級的犯案才合理,和現場是在三年級矛盾,所以否定。
是三年級,就會因為一二年級更適合而選擇一二年級教室犯案。
不是三年級,就會因為會被別人留意到而無法選三年級教室犯案。
還有一個要素——爬樓梯爬到三樓更累,還要爬完了殺人,再快速回到自己的樓層。從體力上來考慮,不如一年級教室犯案。
所以我猜測,犯案的現場很可能是一年級的4班。
我已經走進教學樓,距離我的目標一年級4班隻剩下幾步路,內心逐漸開始有些緊張。
我當然不能直接走進一年級4班藏起來,一沒有那麽好的位置,二沒有這麽做的正當理由。如果警察詢問我為什麽去一年級4班就回答不上了。
所以我打算躲在‘目’字下側樓梯口附近偷偷看向4班。是的...隻要看著就行了,不需要去阻止。隻有這樣子才能使犯人得到應有的懲罰。
為了使惡人受到懲罰,必須允許他做出壞事,這未免太過諷刺。但我的目的並不是得到正義,隻是為了救下芳雨漣。
3班教室的窗戶閃過一個幻想出來的黑影。那個黑影好像指責我一般靜靜地看著我。我並不認識那個人,但我知道他死於電風扇落下。那個事件,我本可以阻止卻選擇了置之不理,我並沒有為那個人冒險的理由,他的死亡也和我無關。可是...
“真是廉價的正義感。”我忍不住嘲笑自己。
腳步的方向最終還是朝向了4班,我下定了決心推開4班的大門,朝裏麵走去。
要阻止犯人嗎?
我知道的,這隻是偽善,因為承受不了罪惡感而妥協的選擇。可我還是無法再次做出這麽殘酷的抉擇...假如被芳雨漣知道了她會怎麽看我?
——當我走到講台桌前時,我聞到了一股奇怪的味道。並不陌生,我近期就聞到過,而且還印象深刻。
是血的味道。
怎麽可能!?我剛開校門就進來了,沒人比我更早來啊!
我有些不敢相信地看向一列列課桌之間的縫隙,在教室中間偏右側,一具屍體安靜地躺在黑紅色血泊裏。
毫無疑問,是一具屍體。即使隻見識過芳雨漣屍體的我也能這麽確定。他身下流出的血液早已超過致死量。胸口還有一道被穿刺的傷口,但這些並不會讓我確定他死了。我之所以這麽確定是因為——他的眼睛無神地睜著。
表情還有些不甘,有些茫然。他大概連自己為什麽被殺都不明白。
扭開視線,我突然湧出尖叫的欲望,但我馬上抑製了下來,靠更深層次的恐懼。
因為我突然注意到了,4班的黑板上有著字跡。
“不許再追下去,不然我就殺了她。”
鮮紅的字跡,如同惡魔繪畫一般。而讓我震撼的是,這句話的意義。
犯人...察覺到我了?
這句話就好像直指向我一般,讓我感到一股強烈的恐懼。
冷靜點,這真的是留給我看的嗎?有沒有可能是給警方看的?
不...這留言不可能是指向警方的,警方不會因為這種威脅而停下調查,而且犯人也隻在學校殺人,警方的家人也不會來到學校。
那麽就是留給我看的?可為什麽!犯人怎麽察覺到我的?
自從時間跳躍後帶來的掌控感一瞬間被泯滅的絲毫不剩。犯人的行動已經開始與上一個未來不同。
可我連其中的理由都不清楚,犯人是如何隻靠我這麽點幹涉就察覺到我在調查的?
恐懼感滲透全身,我失了神似的從4班走出。幸運地是周圍沒人看向這裏,沒人看到我從現場出來。
我有些茫然地走向下側樓梯口爬上二樓,等來到自己班級教室時,大腦都沒有恢複冷靜。
“她”難道指的是芳雨漣?我除了她已經沒什麽值得威脅的女性朋友,那犯人已經盯上了她?
就因為我在調查事件?可電風扇掉落事件不是事故嗎?
難道之前的推測錯了,電風扇掉落也是犯人操控的,所以他才會察覺到有去調查事件的我。
可何越調查的勢頭比我明顯很多,為什麽被威脅的不是他而是我?
等等,冷靜點,這個留言真的是留給我的嗎?
隻要是年輕人,uu看書 .uukansuom大多數人都有在意的異性。而那個留言隻是以在意的異性為對象進行威脅,並沒有指明是芳雨漣。
有可能是其他人在調查被犯人察覺到了。比如何越?可何越有沒有在意的異性連我都不知道,犯人無法確定存在。
那難道是有其他人在調查被犯人察覺到了?
...不對,這不合理。這麽明顯的留言,如果在原本的未來也存在,不可能不會流傳出來。至少何越肯定調查的到,可實際上在原本的未來卻根本不存在這個留言。
換句話說,這個留言是被我改變了走向後才出現的。而我並沒有幹涉何越以外的人去調查事件。不,他們甚至都不知道這是事件。
對了!現在的警方和其他人都還以為電風扇是掉落事故啊。
把電風扇當成事件調查的隻有我一個人...
果然,指的是我?
我有些心煩意亂地整理著抽屜內的書籍,卻發現抽屜最上側的作業本處於展開的狀態。
有人翻過我抽屜?我心中突然冒出危險的預感。
將作業本取出,我看著翻開的頁麵,渾身一顫。
“不許再追下去,不然我就殺了她。”
和那黑板上的留言一模一樣,留在作業本上的句子十分工整。
仿佛是要證明自己已經盯上了我似得,犯人特意又警示我一遍。
可以確認了,犯人那留言就是給我看的。因為認為我隻看到作業本上有這樣的留言會不在意,所以刻意在殺人現場展示了一遍。
殺人犯已經察覺到我。
距離我醒來已經過了5分鍾,現在的時間大概已經快6點。
這並不是我每天早上醒來的時間段,而我也沒有設置鬧鈴。那麽,我為什麽會這個時間段醒呢?
是因為我需要去事發現場。
一想到這答案我就胃疼。我馬上將會越過推理的階段,直接去與殺人犯見麵。而且我還得看著他殺死一個人,成為目擊證人。
這也未免太過刺激,猶如恐怖片一般的發展。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使自己也被殺人犯選為目標。
“該起來了。”我自言自語道,猶如在逼迫自己。
深呼吸一次,兩次。我終於鼓起勇氣,掀開了棉被。隻要開了頭,之後就簡單許多了。我猶如加速般快速洗簌後背著書包離開家門。
和我昨晚猜的一樣,今天的我沒有吃早飯的欲望。我並沒耽誤時間,直接朝學校走去。
這個時間段的街道行走的人並不多,學生更是幾乎看不到一個。走在這樣的街道如同走在已經滅亡的城市一般,既寂寞又令人安心——平時我會這麽認為吧。
當我來到學校時時間已經到了6點10分,我並不清楚校門打開的時間點,所以隻能在絕對不會晚來的時間段先來。
校門在這個時間段果然沒有打開,如我預料。我看了看校門旁的保安室,有個中年人正在那趴在桌麵上。雖然沒看到他的臉,但我還是記得他是中年人。
接下來的時間段,就觀察周圍來到校門口附近的學生吧。順便看看有沒有人停在學校外側的綠化道沒有靠近校門。因為有可能是從學校的柵欄翻進去的,為了不留下進去的記錄。
...然而並沒有那種人,就在這時我突然想到一個可能性。
居然有可能翻牆進學校,那犯人也沒有等待校門開啟的理由。他完全可以在之前就翻進去,比如昨天晚上就潛在學校內,或者幹脆就沒有離開學校。
不,不能保證一定有犯案的機會,隻要4班沒人早來他就白等了一晚上,找到機會才犯案的犯人不可能這麽賭機會。而且一晚上不回家待在學校自然也會被家人和鄰居之類的察覺到。
我搖了搖頭,等待了一段時間才看向手機屏幕。
快6點半了,應該要開門了。我剛這麽想就聽到校門口傳來校門打開的金屬摩擦音,校門被門衛打開。
我環顧四周看了看,此刻在校門口等待的隻有兩個分開站著的學生。聽到校門打開的聲音,他們都隨即踏出了步伐。
我搶在他們來之前先從校門口走進,第一個從‘目’字的左上角通道走進教學樓。
我在昨天就已經得出了結論——犯人究竟是在哪年級的4班下的手。
很大的可能是一年級,原因有兩點。
1.如果是一年級,那就是所有學生都會經過的樓層。就算被其他人看到了自己的身影也不會奇怪。可如果是在三年級教室犯案的,那犯人在去2樓或是3樓的時候被其他學生看到就成了證據。
比如‘你又不是三年級的,為什麽上來?’
他總不可能是以自己絕對不會被人看到為基礎製定殺人計劃。
那犯人本來就是三年級的可能性呢?他本來就會經過2,3樓的可能性。也不可能,原因很簡單,因為這麽做犯人的嫌疑就會被鎖定在三年級。
一二年級的不會冒這種風險去三年級犯案,因為被其他人看到就將直接出局。所以犯案的隻會是三年級的人,警方自然也會這麽想。
如果犯人真的是三年級的,這就是在自曝。而且如果他本人是三年級的,那他也有被熟人看到的風險。所以如果犯人是三年級,會選一二年級的犯案才合理,和現場是在三年級矛盾,所以否定。
是三年級,就會因為一二年級更適合而選擇一二年級教室犯案。
不是三年級,就會因為會被別人留意到而無法選三年級教室犯案。
還有一個要素——爬樓梯爬到三樓更累,還要爬完了殺人,再快速回到自己的樓層。從體力上來考慮,不如一年級教室犯案。
所以我猜測,犯案的現場很可能是一年級的4班。
我已經走進教學樓,距離我的目標一年級4班隻剩下幾步路,內心逐漸開始有些緊張。
我當然不能直接走進一年級4班藏起來,一沒有那麽好的位置,二沒有這麽做的正當理由。如果警察詢問我為什麽去一年級4班就回答不上了。
所以我打算躲在‘目’字下側樓梯口附近偷偷看向4班。是的...隻要看著就行了,不需要去阻止。隻有這樣子才能使犯人得到應有的懲罰。
為了使惡人受到懲罰,必須允許他做出壞事,這未免太過諷刺。但我的目的並不是得到正義,隻是為了救下芳雨漣。
3班教室的窗戶閃過一個幻想出來的黑影。那個黑影好像指責我一般靜靜地看著我。我並不認識那個人,但我知道他死於電風扇落下。那個事件,我本可以阻止卻選擇了置之不理,我並沒有為那個人冒險的理由,他的死亡也和我無關。可是...
“真是廉價的正義感。”我忍不住嘲笑自己。
腳步的方向最終還是朝向了4班,我下定了決心推開4班的大門,朝裏麵走去。
要阻止犯人嗎?
我知道的,這隻是偽善,因為承受不了罪惡感而妥協的選擇。可我還是無法再次做出這麽殘酷的抉擇...假如被芳雨漣知道了她會怎麽看我?
——當我走到講台桌前時,我聞到了一股奇怪的味道。並不陌生,我近期就聞到過,而且還印象深刻。
是血的味道。
怎麽可能!?我剛開校門就進來了,沒人比我更早來啊!
我有些不敢相信地看向一列列課桌之間的縫隙,在教室中間偏右側,一具屍體安靜地躺在黑紅色血泊裏。
毫無疑問,是一具屍體。即使隻見識過芳雨漣屍體的我也能這麽確定。他身下流出的血液早已超過致死量。胸口還有一道被穿刺的傷口,但這些並不會讓我確定他死了。我之所以這麽確定是因為——他的眼睛無神地睜著。
表情還有些不甘,有些茫然。他大概連自己為什麽被殺都不明白。
扭開視線,我突然湧出尖叫的欲望,但我馬上抑製了下來,靠更深層次的恐懼。
因為我突然注意到了,4班的黑板上有著字跡。
“不許再追下去,不然我就殺了她。”
鮮紅的字跡,如同惡魔繪畫一般。而讓我震撼的是,這句話的意義。
犯人...察覺到我了?
這句話就好像直指向我一般,讓我感到一股強烈的恐懼。
冷靜點,這真的是留給我看的嗎?有沒有可能是給警方看的?
不...這留言不可能是指向警方的,警方不會因為這種威脅而停下調查,而且犯人也隻在學校殺人,警方的家人也不會來到學校。
那麽就是留給我看的?可為什麽!犯人怎麽察覺到我的?
自從時間跳躍後帶來的掌控感一瞬間被泯滅的絲毫不剩。犯人的行動已經開始與上一個未來不同。
可我連其中的理由都不清楚,犯人是如何隻靠我這麽點幹涉就察覺到我在調查的?
恐懼感滲透全身,我失了神似的從4班走出。幸運地是周圍沒人看向這裏,沒人看到我從現場出來。
我有些茫然地走向下側樓梯口爬上二樓,等來到自己班級教室時,大腦都沒有恢複冷靜。
“她”難道指的是芳雨漣?我除了她已經沒什麽值得威脅的女性朋友,那犯人已經盯上了她?
就因為我在調查事件?可電風扇掉落事件不是事故嗎?
難道之前的推測錯了,電風扇掉落也是犯人操控的,所以他才會察覺到有去調查事件的我。
可何越調查的勢頭比我明顯很多,為什麽被威脅的不是他而是我?
等等,冷靜點,這個留言真的是留給我的嗎?
隻要是年輕人,uu看書 .uukansuom大多數人都有在意的異性。而那個留言隻是以在意的異性為對象進行威脅,並沒有指明是芳雨漣。
有可能是其他人在調查被犯人察覺到了。比如何越?可何越有沒有在意的異性連我都不知道,犯人無法確定存在。
那難道是有其他人在調查被犯人察覺到了?
...不對,這不合理。這麽明顯的留言,如果在原本的未來也存在,不可能不會流傳出來。至少何越肯定調查的到,可實際上在原本的未來卻根本不存在這個留言。
換句話說,這個留言是被我改變了走向後才出現的。而我並沒有幹涉何越以外的人去調查事件。不,他們甚至都不知道這是事件。
對了!現在的警方和其他人都還以為電風扇是掉落事故啊。
把電風扇當成事件調查的隻有我一個人...
果然,指的是我?
我有些心煩意亂地整理著抽屜內的書籍,卻發現抽屜最上側的作業本處於展開的狀態。
有人翻過我抽屜?我心中突然冒出危險的預感。
將作業本取出,我看著翻開的頁麵,渾身一顫。
“不許再追下去,不然我就殺了她。”
和那黑板上的留言一模一樣,留在作業本上的句子十分工整。
仿佛是要證明自己已經盯上了我似得,犯人特意又警示我一遍。
可以確認了,犯人那留言就是給我看的。因為認為我隻看到作業本上有這樣的留言會不在意,所以刻意在殺人現場展示了一遍。
殺人犯已經察覺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