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凱一向喜歡習武。張跟頭,打把勢,舞槍弄棒無一不能。雖然不能飛簷走壁,拔山舉鼎,但也算是罕有敵手。閑暇之餘還是經常打拳踢腿,有時候就是了塵師傅看到了,也是讚不絕口。
這一日,少凱、少聰正在家裏忙雜務,忽然聽到莊子裏敲鑼打鼓。出於好奇,二人聞聲趕來。
原來在齊家門口的廣場上來了一夥打把勢賣藝的。等到少凱哥倆來到時,裏邊的人已經被大人孩子圍的裏三層外三層。擠進去一看,嗬!人還真不少,東西也是不少,把勢場子裏足有十幾人,還有很多木箱子,箱子裏老虎、狗熊、猴子等,旁邊還有幾匹馬,和兩輛大馬車。其實這些並不新鮮,少凱之前在山東漁村的時候,也經常看到,無非是變戲法、耍狗熊、馬術表演等,主要目的就是最後賣一賣狗皮膏藥,混口飯錢。不過即便是經常看,但還是百看不厭。
鑼鼓聲一止,隻見一個五十幾歲的老者上前抱拳拱手說道:“各位鄉親父老,我們來自河北滄州,做什麽的呢?說好聽點是打把勢賣藝的,說不好聽點就是討飯的。不過討了也不白討您的,先讓大家一飽眼福,看看我們練的,我們耍的,最後我們還會送上一些小玩意!您看的滿意了就賞我們幾個小錢,您若不滿意也沒關係,就當看個熱鬧。說練咱們就練,徒弟們,準備開始啦!”
老者說罷,幾個年輕人站在了場子中央練了起來。開始是耍流星,刀術、棍術,後來又是單刀對花槍,著實練的不錯,惹得眾人陣陣掌聲。少聰低聲問少凱:“三哥,他們這兩下子怎麽樣?”
“花拳繡腿,套子活,套子活!”少凱不耐煩地答道。
賣藝人又練起了馬術,隻見幾匹高頭大馬繞著場子飛快地跑著,馬上的人做著各種驚險的動作,惹得眾人又是一片叫好。
後來又放出了老虎、狗熊,表演了虎鑽火圈,虎熊對打等,逗的眾人啼笑皆非。
老者又登場了,向四外作了作揖道:“大家覺得我的幾個徒弟練的怎麽樣?馬術絕不絕?老虎和熊對打見沒見過?話又說回來了,人吃馬喂的,這些都得需要錢,大家看過笑過,接下來能不能可憐可憐我們爺幾個賞幾個飯錢!”
老者說完,從籠子裏放出了一隻猴子。小猴子手托銅盤,兩腿走路,一拽一拽的向圍觀的群眾討錢。有些人就掏出了三三兩兩的銅錢扔進了銅盤,但大多數人也隻是看著。
一圈下來,老者看了看銅盤,又說道:“初到貴寶地,一看就是地傑人靈,尤其是身後這個大戶人家,一看就是家大業大,富可敵國,這是幾輩子修行來的福氣啊!剛才得到的賞錢不多,可能是我們表演的不好,沒讓大家盡興,那我們就再賣賣力。來!徒弟,給大家表演一點真功夫!”
老者向後一揮手,上來了一個黑大漢。隻見大漢先是表演了單手劈磚,又表演了滾釘板、胸口碎大石,後來還表演了口吞鐵球。一時看得大家張口結舌。
最後大漢在台上又練了一頓拳腳,收招站立後,有人端上來一個銅盤,銅盤裏放的滿是銀子。大漢指著銅盤說道:“各位,這裏是十兩雪花白銀,如果有覺得我練的不好,覺得我練的是花把勢,那請上台來,和我比試,如果您勝了,這十兩銀子歸您,如果您要是敗了,請付我一兩銀子足可以了!”
眾人聽罷,不由得後退了幾步,一下子場子變得寬闊起來。少聰使壞,用力向前一推少凱,少凱無意識地噔噔噔向前就邁了幾步,這幾步過後,正好站在了大漢麵前。
少凱一向剛強,並沒有馬上退縮。大漢看了少凱幾眼道:“貴寶地果真出人才,就連小娃子也敢來挑戰我!”說完哈哈大笑。
少凱湊近大漢的耳朵,低聲道:“這位大哥,我也練過幾天功夫,能不能一會找個僻靜的地方,我們私底下過過招?”
大漢聽了,哈哈大笑道:“大家聽到了沒有?這個小娃子說一會沒人了,找個僻靜的地方要跟我私底下裏過過招!”
少凱不悅,又低聲道:“大哥,出來混不容易,倘若我真的把你打倒了,你不但要賠掉十兩銀子,還會在眾人麵前難堪,我看沒必要比試了。”說著就要走。
哪知道,那大漢一把抓住少凱的肩頭道:“小娃子,口氣不小啊!恐怕你不是擔心哥哥我輸掉十兩銀子,而是你自己拿不出一兩銀子吧?這樣吧,誰叫我們今天趕上了呢。你就來跟我比試,如果你贏了就拿走這十兩銀子,如果你輸了,就當讓大家看個熱鬧,不必支付一兩銀子了。”
少凱正當猶豫之時,忽然身後有人道了句:“不要欺負孩子!我來跟你打!”話音未落,一個身材魁偉,劍眉虎目的漢子大踏步走上台來。這個人少凱認識,他正是為齊家保家護院的章景泰章教師。
隻見章景泰把袖麵挽起,頭一甩,大辮子繞在了脖子上。
賣藝的大漢看了看,並不見半點懼色,微微一笑道:“果真有能人啊!你來跟我比試,有沒有一兩銀子?”
章景泰猶豫了一下,因為出來匆忙,根本沒帶銀子。可是就在此時有人道了句:“有!”話音未落,從人群裏投進來一錠銀子,這錠銀子何止十兩。
眾人回頭一看,不由得乖乖地讓出位置來。這人正是齊家大少爺齊寶升。
本以為這下就可以比試了。誰知道,賣藝的大漢看了一下地上的銀子,撇了撇嘴道:“果真是一方寶地,出手闊綽!既然比試,不如我們就玩大一點!賭一百兩銀子怎麽樣?俗話說,強龍不壓地頭蛇,今天我就來挑戰一下你們這條地頭蛇!”說著一揮手,身後的賣藝人又端上來一箱銀子。
賣藝的大漢唯恐章景泰打退堂鼓,又用言語激將道:“不瞞各位,我走南闖北,身上的銀子不少,就是靠打你們這些愣種贏來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願賭服輸!一百兩,要不要打?”
章景泰回過頭來看著齊寶升,齊寶升微微一笑道:“後邊這個宅院就是我家,你看我拿不拿得出一百兩呢?”
賣藝的大漢拾起地上的那錠銀子扔進了銅盤道:“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我相信闊少爺不會在眾鄉親麵前耍賴!來!來!來!一較高低!”
少凱退在了一旁。隻見章景泰和賣藝的兩個人走形門邁闊步,你來我往打將起來。
兩個人真是好功夫,打鬥了許久,不分高低上下。可是即便如此,明顯看得出章景泰有些力不從心,口喘粗氣,額頭見漢,逐漸由進攻轉為防守。
打著打著,隻見賣藝人右手晃了一下章景泰的麵門,隨即腳起,這一腳實實在在地蹬在了章景泰小腹上。景泰噔噔噔後退了十幾步,一時站立不穩,癱坐在地上。有人將他扶起來,站到了齊寶升身後。
再看齊寶升臉色極為難看,不過還是強打笑臉道:“說話算數,願賭服輸!紋銀一百兩和剛才那錠銀子一並送上!”說罷一揮手,有人將取來的銀子送上台來。
賣藝人道了聲“謝了!”起身收拾行囊打算要走。
少凱犯起混來,道了聲:“別走!我來跟你打!”
這一聲,就連準備離去的齊寶升也駐足回頭。
在看賣藝人極為不耐煩地看著少凱道:“你也要打?要打拿錢來!”
“你剛才說過,跟我打你不要錢的!”少凱回答道。
“剛才是剛才,現在是現在。剛才我覺得你們都是窮鬼,現在我發現你們不但有錢,而且還會花錢!”,說著看了齊寶升一眼。
“我要和你比兵器!你敢嗎?”少凱問道。
“敢啊!兵器更是我的強項,拿錢來比試!”賣藝人回答道。
少凱走到齊寶升跟前,還沒等他開口。齊寶升哈哈大笑道:“老子家財萬貫!今天就玩他個心驚肉跳!小夥子,我支持你,跟他比試!”
賣藝人微微一笑道:“這位闊少爺,夠豪橫!再比試可不是一百兩的事了。既然要玩心驚肉跳,那就玩個二百兩怎麽樣?”
“二百就二百,來人啊,去取!”齊寶升答道。
“小娃子,刀劍可無眼,你確實要與我比試兵器?”賣藝人問道。
少凱道了聲:“少廢話!”說罷從賣藝人的兵器架子上拿了一把紮槍端在了手裏。
賣藝人隨手抄起了一把單刀,不由分說,二人打鬥在了一起。
少凱真是靈活無比,輾轉騰挪,裏挑外紮,一把紮槍舞動的上下如飛。但賣藝人毫無遜色,一把單刀寸步不讓。
打鬥許久,忽見賣藝人雙手持刀刺向少凱胸口。少凱開始犯混,並未閃躲,而是雙手托槍徑直刺向賣藝人的哽嗓咽喉。此種打法純屬“同歸於盡”,如果雙方無人收招讓步,定是雙雙斃命。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賣藝人猛的抽刀後仰。少凱的槍尖緊貼賣藝人的額頭刺過。隻聽咕咚一聲,賣藝人仰麵倒地。少凱並未住手,而是跟步上去,用槍尖頂住賣藝人的哽嗓道:“服不服?不服小爺今天就結果了你!”
賣藝人看著少凱那雙血紅的眼睛,倒豎的雙眉,還真怕這孩子失去理智一時耍混,忙道:“我輸了!我輸了!”
賣藝的老者慌忙將剛才收走的銀子一並還給了齊寶升,嘴裏還說道:“沒想到今天敗給了一個孩子,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從今以後我們藝也不賣了,場子也不擺了,回家種地!”
...........
少凱真是一戰成名。莊裏人無不豎起大指稱讚有加,自此“拚命三郎”這個代號在莊裏莊外傳開,少凱的真正姓名卻少有人提起。
圍觀的眾人散去。少爺齊寶升興奮異常,拉著少凱的手,將小哥倆讓進齊家大院。
.......
雖然寶升再三相讓,但少凱、少聰並不敢入座,隻是垂手站立。寶升喝完一碗茶道:“早就聽說馬家三郎有習武練功的愛好,但沒想到功夫如此了得。自以為我家章景泰章教師的功夫就不一般,可今日一看,三郎的本事隻在其上不在其下。”
章景泰聽過,並未生氣,反到拍了拍少凱的肩頭,又豎了豎大指。
“這裏的二百兩銀子,是你贏來的,盡管拿去!”寶升道。
“少爺果真敞亮,出手闊綽。其中的一百兩本是少爺的,理應物歸原主。不過我有個不情之請,就是另外賣藝人的錢還需還給人家才是。撇家舍業,流蕩江湖,四海漂泊實屬不易。此等心酸比起我們創關東來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少凱道。
“好!好一個仗義的馬三郎!”寶升說著,把銀子往少凱麵前一推道。
少凱拿起了賣藝人的那份銀子,拉著少聰就往外跑。章景泰道了聲:“我去看看!”,隨後三人一同向村東頭追了下來。
當三人追至清源寺門口處,止住了腳步。發現賣藝的一杆人等正在寺內休息停留。走進寺裏,發現年長的賣藝人坐在高處,正在厲聲厲色地訓導著那個比試武義的大漢。
隻聽到老者說道:“我說了這麽多,你半句未曾入耳,真是油鹽不進。曾幾何時,你敢與師傅鬥嘴吵架了,真是兒大不由爺。從今以後,你可自立門戶,大路朝天各走一邊吧!”
少凱三人擠進人群,將銀子托到老者麵前,少凱道:“老師傅!請不要責怪這位哥哥了,今天的事都因為我年少好勝,一時未按捺住性子才得以發生此事。我們本地人各個憨厚樸實,並非貪圖你的財物,還請原物奉還!”
老者癡呆半晌,接過銀子對那個大漢道:“你可看見了?人家本地人是如此仗義,淡泊名利,而你呢?你一向目中無人,驕橫跋扈。還不與人賠禮道歉!”
讓人始料未及的是,此漢子非但未說句客套話,而是牽過了一匹馬,翻身上馬,回過頭來看著少凱三人道:“銀子雖然還了,但此仇扣結下了!”說罷一人一馬消失得無影無蹤。
一番客套之後,賣藝人拿著銀子,表示千恩萬謝後離去。少凱哥倆回了家,章景泰也去到了齊家。
這一日正當老馬一家坐在炕上吃午飯,忽然門外有人喊道:“三郎在家嗎?”
少凱推開窗子一看,發現正是齊家章景泰章教師,後邊還有一人,此人正是齊寶升齊家少爺。
齊寶升到是和藹,不拘小節,進屋後隨手拉過來一把凳子坐了。寶升宛如一莊之主,先是對老馬一家問寒問暖,從來到奈何橋問到開荒種田,又到蓋房搭屋,還介紹了本莊一些情況,從風土人情到禮儀習俗說的滿屋子一團和氣。
當談到二郎少良頗具木工手藝的時候,就聽寶升道:“本莊手藝人極少,蓋房搭屋、修繕廟宇基本都是從外鄉請人。桌椅板凳、櫃幾箱廚,也基本都是從縣城購置。既然少良具備木匠手藝,完全可以在閑暇之餘利用其手藝幫莊裏人出些力,也好賺些工錢。本地人有一習俗,就是常為家裏老人提前置辦壽材,此活基本集中在年後正月春耕之前。少良可在此一年最閑的時候攬些活來做,不但東家包吃包住,還會支付一筆可觀的工錢。”
為了幫少良早日打開局麵,齊寶升當場承諾,他父親的壽材就由少良攢造,年後正月初六開始到齊家備料開工。
當談及四郎少聰,寶升道:“少聰小兄弟我早就聽清源寺了塵師傅介紹過,他不但聰明過人,而且還識文斷字。但孩子還小,最好不要中斷學業。我家裏有私塾,少聰就來上學讀書吧,日後也好謀個一官半職。”
然後寶升又談了一些家長裏短,就起身告辭了。
寶升走後,一家人都無比高興,但少凱極為不快道:“這齊寶升有眼無珠!空我馬少凱一身本事,難不成就是種地除草的命?”
“三哥,你不必抱怨,恐怕齊家少爺此行意不在二哥與我,更不在關心鄉裏。我看是重點於你!日後看吧。”少聰道。
自此少良重新斂起了木工手藝,活計不少,自然也是頗有收入。少聰進入了齊家學堂,繼續學習詩書禮儀。而少凱就成了馬家主要勞力。
兄弟三人,少良靠木匠手藝從外賺錢;少聰一門心思讀書;老馬和少凱繼續開荒種田。一時馬家的日子蒸蒸日上,不但衣豐食足,每一年下來還略有盈餘。雖然少凱身強體壯,任勞任怨,但也時常發起牢騷。
又過了兩年,自馬家落戶奈何橋已經三年有餘。二郎少良已經二十有二,三郎少凱也已十八歲,四郎少聰也已成為了十六歲的大孩子。
這一日,少聰比往常回來的較早。進屋後看著少凱笑道:“三哥!你還真是忍辱負重啊!你的出頭之日來了,齊家少爺寶升有請!”
少凱一聽欣喜萬分道:“這田,小爺老早種膩了!”說罷撒腳向齊家跑去。
當少凱走進齊家廳堂,少爺寶升老早已經坐定。見了少凱微笑道:“拚命三郎!近來可好?”
“齊少爺,就別來奚落我了。空我一身功夫,去落了個耕田除草,和牛馬有何區別!”少凱答道。
“好一個和牛馬無區別的拚命三郎!如果我送予你家一牛一馬來替你耕種,你又當如何?”寶升大笑道。
少凱一聽,拱手作揖道:“倘若少爺肯送我家一牛一馬,那我馬少凱願意聽從少爺使派,願為少爺效犬馬之勞!”
“我們齊家雖然家大業大,但收入並非隻來自租田收鴉片。我們在淩城縣、左旗縣城均有買賣鋪戶,主要從事鴉片、皮貨、藥材生意。現在世道不比從前,外邊到處匪患成災,我想叫你過來幫我買賣運送貨物。”寶升一臉嚴肅道。
“少爺都不怕,我怕什麽!這個活我願意幹!”少凱答道。
“你說錯了,這個活我並不直接到一線參與,我隻管收貨收款。這個活由你和章景泰等人去幹。你要清楚,這個活無比危險,小則傷痕累累,大則性命不保。腦袋掛在褲腰帶上度日,你可敢?”寶升凝視這少凱道。
“你都稱呼我為拚命三郎了,有什麽不敢的。隻要少爺看得起,這個活我幹了!”少凱答道。
門簾一掀,章景泰走了進來,哈哈大笑道:“少爺,我就說三郎一定肯幹!”說著把手搭在了少凱肩膀上。
“從明天起,你搬來與景泰同住,吃喝工錢均與景泰等同。等我差遣,隨時出發!”寶升道。
次日,一牛一馬由齊家送了過來。與此同時,少凱住進了齊家。
又過了幾日,景泰、少凱同另外六人,共計八人八匹馬每人都攜帶了長短利刃準備上路。至於要去到哪裏,也隻有景泰知曉。八匹馬的鹿皮套裏都裝有貨物,但不妨礙騎行。至於裝得是什麽貨物,無人講,少凱也不問。八人出莊,有說有笑一路向東。
“我看齊少爺家也有多杆火槍,為什麽不交於我們外出使用?”少凱問道。
“朝廷有規定,那東西隻能看家護院使用,不可拿出示人,否則當土匪論。”景泰答道。
“我們第一站,是省城奉天,到了奉天卸貨交易,然後轉到北上。”景泰交代道。
八人曉行夜宿,一連三日暢行無阻。第四日繼續前行,就進入了杳無人煙的深山密林之中。
“此等環境,最易山賊土匪棲身,大家快馬加鞭,盡快駛出山林!”景泰說罷,眾人皆加快了腳步。
山林裏幽靜無比,隻回蕩著景泰一行人急促的馬蹄聲。正當大家覺得疲憊不堪之時,忽然耳邊響起一聲大吼:“站住!”
這一聲嚇得眾人毛骨悚然,駐足看時,隻見山路兩旁竄出了二十幾個麵目猙獰的大漢。他們手握鋼刀,赤裸著上身,凶狠至極。
“把東西馬匹留下,我們隻要錢財,不殺人害命!倘若不肯,那就別怪我們心狠手辣,叫你們來個人財兩空!”打頭的一個大漢說道。
“各位好漢!切勿動怒,我們是關外來的,是準備闖關東的!身上並無財務,還請高抬貴手啊!”景泰大聲道。
“闖關東的?闖關東的能有此等行頭?聽你口音並非關外來人,定是炸我!”打頭的大漢怒道。
少凱慌忙提馬上前道:“各位好漢,我們的確是闖關東的,先是乘船到達遼西寧遠,後改為陸行。雖然有馬,但也隻是家中唯一之物。”
“聽你口音到是關外人,乘過船,寧遠登陸?乘的是誰的船?”大漢問道。
“方爺,方遠山!方爺的船!”少凱答道。
大漢略加遲疑了片刻,繼續問道:“你認識方遠山嗎?”
“不瞞好漢,我不但認識方爺,我和方爺在船上不打不相識,還做了結拜兄弟。”少凱答道。
“如此說來,你果真認識方爺。我也與方爺結交多年,請各位到山上詳談,如果炸我,定是片甲不留!請!”大漢說罷,其他人讓出了道路。
景泰不知道少凱說的是真是假,一行人也隻好跟隨大漢進了山林深處。
走過了很長的一段崎嶇山路,眾人來到幾間簡陋的木屋旁。大漢隻叫少凱進了房間,景泰等其他人被攔在了院外看押起來。
少凱也不隱瞞,向大漢詳細的介紹了與方遠山相識的過程,並告知現已定居遼西奈何橋,此次出行的真正目的地是省城奉天,身上並無錢財,隻是幫東家到奉天談生意。
大漢聽了,深信不疑。並告知自己名叫謝魁智,與方遠山深交多年。盤踞此地,雖然幹的是打家劫舍的勾當,但也十分重視義氣。
經過了一番相互認識,謝魁智不但沒難為少凱等人,反到拿出酒肉熱情地招待了一番,並護送眾人離去。此時少凱由心底慶幸認識了方遠山。在眾人話別之時,景泰拿出了十兩銀子送與謝魁智,並說明此銀子本是東家用來一路打點之用。謝魁智推卻不掉,也就隻好收下。
眾人出了深山,總算是有驚無險,景泰等人對少凱更是另外一番看待。接下來的行程隻管穿村過巷,盡量回避人煙稀少、深山蠻荒之地。又是十幾日的行程,終於進了省城奉天。
奉天城果真是繁華無比,亭台樓閣比比皆是,買賣鋪戶遍布大街小巷,人來人往真是熱鬧非凡。更讓少凱開眼界的是這裏金發碧眼,穿著各異的外國人也是隨處可見。
景泰對此地並不陌生,帶領眾人沿街東彎西繞來到了一個極為敞亮的鋪戶前。少凱定睛一看發現這是一個大藥鋪,客人出出入入,生意極為火爆。
還未等景泰向前搭話,店裏的一個夥計迎了出來,他與景泰並不陌生,滿臉微笑道:“章教師一路辛苦!終於把你盼來了,快跟我來!”說罷並未走正門,而是將眾人從側門領進了一個大院子內。
將馬匹拴好。景泰要求眾人把鹿皮套卸下,一並拿到進了大廳。大廳裏老早已經坐定一位麵容消瘦,但精神矍鑠,穿著華麗的老者。隻見他笑嗬嗬地迎候著眾人。
景泰見到老者,極為恭敬。先是從懷裏掏出一封信,遞與老者後站在一旁等待老者拆讀。
老者看過信後,笑道:“章教師,一路可順利,貨物完好否?”
“完好,完好,無半點損失!還請老人家查驗。”景泰道。
夥計從鹿皮套裏拿出了貨物。少凱仔細一看,發現是用灰紙包裹的方方正正的東西,足有幾十包。這東西少凱並不好奇,一看便知是煙土,奈何橋遠近村落幾乎大半良田種植的就是這東西。
清點過後,老者滿意地點點頭道:“章教師,盡管到後院把賬結了。”說罷起身離坐,景泰跟著老者走進了內堂。其他人等盡管留下喝茶、吃點心。
過了許久,景泰從內堂走出,但老者並未出現。景泰一臉輕鬆道:“我們找個館子好好吃它一頓,今晚就在奉天城落腳,好好逛一逛。”
眾人皆高興無比,牽著馬跟隨景泰來到了街上。
“怎麽藥鋪還賣煙土?”少凱問道。
“煙土是好東西,人們都叫他‘福壽膏’,有錢人都好這一口。開藥鋪更是個好行當,窮富通吃啊。”景泰答道。
眾人跟隨景泰找了一家大的飯館,一頓大魚大肉過後,又找了一家客棧就此落腳。
次日一早,景泰召集眾人道:“此次應齊少爺要求,第一站奉天之行圓滿結束。接下來我們準備奉天出發途徑鐵嶺、開源奔赴吉林雙河鎮。此次目的是采買藥材,腳程還需要十幾日。雖然我們現在是輕裝上陣,但壓力更大。一來是路途險要,二來是貨物已經換成了銀票。各位兄弟一路之上不可耍混、應隨機應變,目的隻有一個就是保護錢財,安全到達雙河鎮,隻要安全到達就是大功一件。”
眾人不做聲,隻管跟著景泰上路出發。
一連走了幾日,盡管疲憊不堪,但也還算是一路順暢。這一日來到了一片山脈前,景泰道:“這山脈叫石咀山,隻要翻過這座山,在走兩天即可到達雙河鎮。不過此山山深林密,險要無比,曆來打家劫舍者甚多,大家需萬分小心,但願能夠逢凶化吉。”
眾人稍作休整,沿山路走進密林。
走了一天,日已偏西。正當大家暗暗慶幸之時,突然前方山路上出現了一匹馬。馬上端坐一人,此人手托火槍,麵漏凶光攔住去路。
“此路不通!除非留下馬匹錢財!”攔路人大喊道。
景泰提馬上前道:“好漢切勿動怒,我等路過寶地,身上錢財不多。好漢在此專吃硬飯,想必也是生活所迫。十兩銀子盡管拿去,好吃好喝綽綽有餘,就當交個朋友。”,說著從懷裏摸出一錠銀子拋了過去。
攔路人揚手接過銀子,放嘴邊咬了咬,揣起笑道:“夠爽快,夠闊氣!恐怕就是我答應你們,我們大當家的也不會答應。少廢話!拿出全部錢財來!”
景泰再次勸說無用,眾人不由得倉啷啷拔出長刀。
攔路人見狀未有半點懼色。而是哈哈大笑,笑聲方止,他變舉起槍來,向天空開了一槍。槍聲響罷,攔路人怒道:“膽敢亂動,別怪老子殺人滅口!”說著用槍指著景泰。
攔路人話音剛落,誰知道,少凱哈哈大笑。他這一笑弄得眾人驚詫萬分,就連攔路人也是麵漏詫異。
隻見少凱不慌不忙地把刀收起,提馬上前笑道:“你這土匪真是貪心,拿了十兩銀子還嫌少,這也就是我景泰大哥做事仁義,如果是我,你一兩都得不到。敢問土匪,你打家劫舍多久了?”
“一年有餘!”土匪答道。
“所以說嘛,我看你做土匪也是沒有經驗,以往被你打劫過的人無非都是酒囊飯袋,今天你碰上了小爺,恐怕就沒這麽簡單嘍!”少凱說完在馬背上笑得前仰後合,並示意眾人都把刀收起來。大家看到少凱如此輕鬆,又如此開心,想必少凱一定是胸有成竹。眾人收起長刀,也跟著少凱一起放鬆下來,一起大笑。
土匪見狀,用槍指著少凱大怒道:“你到底是精神不好,還是真的不怕死?就不怕我一槍結果了你?”
他這一說,少凱聽罷更是笑得開心。伏在馬背上,伸出手指點著土匪,笑到眼淚都快出來了。眾人又是跟著少凱一頓傻笑。
土匪症了一會道:“你倒是說來為何發笑?道出緣由,倘若真的可笑,我就放過你們,分文不取!”
再看少凱止住笑聲,坐直了身體,伸出兩個指頭,夾住土匪的槍口,對準了自己的額頭道:“我笑你是個蠢材,做土匪都是不合格的貨色。既然你問了,小爺就給你上一課。”
“身為搶手,要深知節省彈藥最為重要,不到萬不得以不會輕易開火。你這蠢材剛才不由分說先放了一槍,敢問你現在還有彈藥否?能耐我何?”少凱說道。
土匪聽罷,先是遲疑了一下,然後隻見他把槍向懷裏一帶,對準少凱的肩頭就是一槍。
槍聲響過,嚇得眾馬匹噅溜溜打一冷戰。少凱隨即摔下馬去。眾人也都嚇得一身冷汗。
少凱手捂著肩頭,滿臉詫異道:“你用的是什麽槍?怎麽能連開兩次?”
土匪哈哈大笑道:“說我是蠢材,我看你們才是愚蠢之極,如井底之蛙見不得半點世麵。你以為老子用的是老洋炮、鐵公雞?告訴你!老子用的是正宗沙俄造‘水連珠’!”說罷,一拉槍栓,對天又是一槍。
就這樣,眾人紛紛下馬,連同少凱一起被押上了山。
本以為這是一個“獨腳大盜”,但沒想到山寨還真不小,土匪足有幾十號人。少凱眾人剛被押上山就被沒收了馬匹,還從眾人身上搜走了銀兩和銀票。就這樣眾人被關進了木籠裏,不知道接下來被如果處置。
沒過多久,押他們來的那個土匪跑了過來,對其他土匪說道:“大當家的有話,一個不留,全部做掉!”少凱等人一聽,一時絕望萬分,無論怎麽央求乞饒,土匪並不理睬,隻管拉出來向樹林走去。
少凱強忍著肩痛,此時又想起了方遠山方大哥。心想不妨再提一提方遠山,說不定又會和上一次那樣,來個逢凶化吉。
“好漢切勿動手,我哥哥是山東使船人方遠山,方遠山聽說過嗎?”少凱不停的說道。
“你認識方遠山?”土匪停下了腳步道。
“你既然認識方遠山,那我得稟告大當家的,這回有戲看嘍!”土匪答道,轉身離去。
一會土匪回來道:“恭喜你!你認識的方遠山就在我們山上,大當家的說了讓你們先敘敘舊!帶他們走!”
看著土匪的表情,似笑似不笑的,真不知道是禍是福。
眾人被押到一間屋子裏,放眼過去,隻見屋子裏十幾人。不過這些人都是遍體鱗傷,有氣無力地蜷縮著身子。少凱仔細辨認,隻見角落裏一人,此人正是使船人方遠山。
少凱徑直走過去道:“你果真是方遠山,方哥哥?”
方遠山抬起頭來,看了少凱半晌,然後放聲痛哭道:“是少凱兄弟嗎?快救救哥哥!”
“老哥哥,我也是被土匪押上山來的,你看我的肩頭,已經被他們打傷了。”少凱答道。
“不怕,不怕,隻要你來就有救了。兄弟們,我們有救了!”方遠山道。
少凱一頭霧水,不知所以然。
再聽方遠山道:“兄弟,你可曾記得當初在我的船上,你用金手鐲解救過的那對父女?這裏的寨主正是那個人啊!我再三跟他解釋當初推他們父女下海純屬是嚇唬他們,他們的船錢我是沒有收的,兄弟那個金手鐲我還給你了啊!可他就是聽不進,你看把我們打得!”
少凱聽罷,失聲喊道:“馬九叔!青禾!快!我要見馬九叔,我要見青禾!”
土匪聽了,拔腿就跑。
一陣急催的腳步聲由遠及近,一個大漢閃了進來。此人正是馬九叔,隻見他模樣沒有大的變化,隻是滿臉的絡腮胡子,氣色極為煥發。他端詳了一下少凱道:“快放人,快放人!真是大水衝了龍王廟啊!”
一場緊張的氣氛就此舒緩下來。經少凱解釋後,方遠山眾人也被釋放,和少凱一起開始接受治療。經過仔細盤問,少凱也才了解到馬九叔何以落草為寇。
自奈何橋與馬耕田一家分別後,馬九帶著女兒青禾及其他二十人一路向東,後又改道北上。當走到石咀山下,碰到一夥百人的隊伍。此夥人全副武裝,人人帶槍,有騎馬的,也有步行的。雖然這是一支有武裝的隊伍,但仍然看得出是一支吃了敗仗的隊伍,不但丟盔卸甲,還有幾十號傷員。
經過仔細盤問,馬九了解到此支人馬是來自遼東。雖然有武裝,但並非是朝廷的軍隊。按他們的說法,是一支擁有武裝的保險隊,保險隊大隊長叫馮麟閣,字德麟。仔細了解其實就是一夥土匪。此等土匪以保險隊為名,打著保護鄉裏的名義,其實幹的就是土匪的勾當。
清末遼東半島一直有三股勢力左右著這裏。沙俄、日本、大清。雖然東三省本屬於大清統治,但沙俄、日本對這塊土地一直虎視眈眈,垂涎已久。由於大清政府在實力上遠不及沙俄和日本,所以東北大地,尤其是遼東半島就成了沙俄和日本的勢力範圍。沙俄和日本實力相當,東三省就成了他們你爭我搶,你進我退的實力角逐之地。
清末,民不聊生,各地群雄並起,又有西洋人、東洋人作亂,大清江山已如風口之燈,危機四伏。對於沙俄、日本角逐的東北大清政府更是無暇顧及,一時間東北大地上匪患成災。對於土匪、保險隊,雖然靠的是打家劫舍,但也極力尋找背後靠山,一來可以得到武器彈藥支持,二來可以得到資金支持。而對於日俄政府,也極力與東北當地的地痞流氓合作,以擴充自己的力量。無非是爾虞我詐,互相利用,互相百步罷了。
馮麟閣一夥,隊伍極為龐大,平日裏專門做著劫官奪府、敲詐勒索的勾當。雖然身為土匪,但也還講究綠林規矩,不說是劫富濟貧,但對平民還是秋毫不犯,所以在遼東一帶口碑不錯。一來二去,馮麟閣就成了日俄政府拉攏的對象。馮麟閣更是左右逢源、縱橫其中,獲利非淺,但最終還是審時度勢,一頭紮進了沙俄懷抱,變成了沙俄在遼東的特遣隊。
日複一日,日本在東北的勢力逐漸壯大,不僅擠走了沙俄在東北的武裝,而且也視馮麟閣為眼中之釘。
終究一日,日本對馮麟閣痛下殺心。區區馮麟閣又怎是日本關東軍的對手,一場激戰下來,馮麟閣被打得淩亂不堪,隻好帶領殘兵敗將北上逃命。
在吉林石咀山下與馬九一行人相識。馮麟閣發現馬九身強體壯,身手不凡,為人灑脫,耿直爽朗。一場交談下來,二人相見恨晚。同時馬九也發現馮麟閣此人雖是個土匪,但文韜武略,談今論古,不凡讓人敬佩不已,而且馮麟閣更是目光遠大,雄心勃勃,張口王侯將相,閉口定國安邦,一時叫馬九佩服的五體投地。
兩股人結伴北上,當走到石咀山金雞嶺,忽遇一夥莽撞劫匪。這劫匪怎是馮麟閣俄式裝備的對手。一戰下來,劫匪被剿滅的精光,眾人占領了匪穴。
考慮到隊伍裏有三十幾人傷情嚴重,北去實屬不便。馮麟閣做出決定,要求所有帶傷之人就此安營紮寨,由馬九做統領,由於物資有限,但留下之人吃喝用度需自籌,其實就是讓他們繼續做著搶劫勒索的勾當。
馮麟閣表示,留下的人馬,一則是療傷修養,二則是以此為基地繼續擴大隊伍,積攢錢糧,以備日後之需。
馮麟閣留下了充足的槍支彈藥後帶領其他人離去。馬九帶領餘下的傷員就此占地為王。雖然和馬九相處時日不多,但眾匪徒還是嚴格執行了馮麟閣的命令,對馬九不僅尊崇有加,更是唯命是從。有了這麽多人馬聽命於自己,馬九一時變得性情剛烈,膽大妄為起來,就這樣一個關東客一夜之間變成了一個地道的匪首。
不多日,所有傷員痊愈,一個個又是生龍活虎。馬九也開始練起了打槍騎馬。在這種氣氛的熏陶下,就連當年的文弱女孩青禾,如今也變成了一個善於騎射,敢作敢為的剛性烈女。
聽罷,少凱道:“馬九叔!今後有何打算?難道就此下去?”
馬九挺起胸脯到:“馮麟閣馮大當家的不是鼠目寸光之人,他心懷抱負,目光遠大,將來必是一位亂世英傑,跟著他幹,終將成就一番大的事業!”
當兩人說到正酣,忽然從門口閃進一人。此人非別,正是青禾妹妹。
隻見青禾身材高挑,紅衣裹體,步伐鏗鏘。雖是靚麗無比,但眼角眉梢裏卻透著千層殺氣。
青禾一頭撲到少凱身邊,口喊三哥,撩衣查看傷症.........完全沒有女孩子那種拘束、害羞隻情,卻滿是痛惜、憐憫之意。自此為少凱換藥療傷的事都由青禾一人包攬。
次日,茶足飯飽。景泰等人與馬九、少凱進行商量。結果是景泰等人先行去雙河鎮采買藥材,留下少凱在此養傷,等景泰原路返回之時,再接上少凱一同回奈何橋。眾人皆表示無異議,就此景泰等人先行離去。
三日後,方遠山等人傷勢漸好,也有離去之意。在眾人難舍難離的氣氛中,方遠山一行人也就此離去。
少凱的肩傷還好隻是皮裏肉外,並未傷及到筋骨。在青禾的耐心照料下,沒幾日也漸康複。養傷之餘,青禾不但帶著少凱賞山玩水,還讓少凱熟悉了槍械。少凱頭腦聰明,又極愛玩槍,幾日下來,對槍械不僅了如指掌,而且還玩出了一手的好槍法。
景泰等人自下山以來,已經過去了十幾日,一直不見歸來。少凱開始擔心起來,可又無可奈何。
正當少凱擔心著急之時,景泰等人風塵仆仆的回來了。這一次,還多出來三輛大車,去時七人七馬。回時七人七馬,隻是變成了三馬拉車,三人駕車,四人四馬護行。隻見車上堆滿了大小麻布袋子,用繩子捆紮的結結實實。
次日,少凱、景泰等人決定離開。馬九叔並不做挽留,隻是從懷裏掏出一百兩銀子,要求少凱帶與父母,少凱也不做推辭,收下作罷。
當分別之時,少凱看著青禾道:“妹妹!寄居於荒郊野外之地,對於男兒皮糙肉厚到也無妨,你一個女孩子置身於刀光劍影之中並非好事,何不與哥哥一同回奈何橋,與我爹娘為伴,隻管縫縫補補,安心度日?”
青禾道:“自幼與爹爹相依為伴,如今雖然做著打家劫舍的勾當,但也別是一番味道。幹爹、幹娘有二哥、四哥照顧,自然是一番安居樂業。三哥你何不留下,協同我爹坐陣一方,日後與馮麟閣馮大當家的共謀大事?”
“妹妹,我本勸你改邪歸正,你到勸起我棄善從惡來了!”少凱說罷,眾人哈哈大笑。
就這樣,少凱一行人消失在了青禾的一雙淚目之中。
又是二十幾日的行程,眾人終於平安地回到了奈何橋。
齊家寶升少爺聽聞眾人歸信,早已備好酒菜。推杯換盞之餘,景泰向寶升詳細地介紹了此行的所遭所遇,聽得寶升少爺時而鎖眉,時而放聲大笑,對少凱更是讚譽有佳。
一日,寶升少爺將少凱喚入內堂,笑道:“賢弟今年十八歲有餘,已到了娶妻立戶的年齡。我一向喜好賢弟,試想將關係更進一步。我家小妹今年一十七歲,許配給賢弟如何?”
少凱聽罷,愣在了那裏。
寶升見了此狀,又道:“賢弟大可放心,我家妹妹雖然生性傲慢,但也算是大家閨秀,知書達理,況且容貌不凡。”
少凱道:“少爺一片好意,但我家二哥少良今年已經二十有餘,還尚未娶妻。哥哥未娶,我做兄弟的又怎敢先行。不妨此事先放於日後,等我家哥哥成家立業後再提。”
齊少爺聽罷也就此擱置起來。少凱也未與他人提及。
說來也巧,自此少凱、同景泰等人在後院習武練功,時常發現一容貌出眾的女子經常在後院二樓窗角窺視少凱。
隻見此女子真是嬌小玲瓏,如花似玉,楚楚可人。想必此人就是齊寶升少爺說的齊家小姐。想到齊少爺早有將妹妹許配給自己之意,少凱一時驚喜萬分,想入非非。
齊家院落有三層,頭層院落專為待客迎賓之用,二層院落為家丁休息練功場所,三層院落是齊家內宅。齊家家教甚嚴,外人不允許進入內宅;內宅太太、小姐、丫鬟婆子不允許出到外宅。所以少凱來到齊家這麽久,對齊家婦孺家人並不了解,就連景泰等人也是知之頗少。
日久天長,內宅二樓女子雖然與少凱並無交談、促膝,但兩人早已眉目傳情,鍾情彼此,大有非你不娶,非你不嫁之意。
十八九歲的年齡正值男兒春心蕩漾之時,少凱時常夜不能寐,即是入睡,夢裏也滿是齊家小姐之容貌。偶爾不見二樓窗角之美顏,少凱更是六神無主,做事神不守舍。
這一日,齊寶升喚來眾人。交代大家,明日重走老路,先攜帶煙土到奉天交貨,然後攜銀票北上雙河鎮置辦藥材。大家聽了,表示領命,各自做準備去了。
這一去將是兩三個月,少凱怎能放得下齊家小姐,真是難耐相思之苦。夜晚少凱犯起混來,偷偷翻牆進入齊家後宅。
少凱摸進二樓,來到小姐閨房外,並未敲門,徑直而入。那小姐正坐立燈前,看到少凱,並未驚慌,徑直走過來一把抱住少凱。少凱也伸出手臂,將小姐摟入懷中。
還未等少凱開口,那小姐道:“帶我一起走吧,外邊的花花世界我早已向往多時,我們一起遊山玩水,浪跡天涯,再苦再累我都不怕。”
少凱道了句:“小姐珍重,等我回來!”說罷轉身匆匆離去。
一路之上到也還順暢,先是拜訪了謝魁智,後到奉天交貨。稍作休整後,一行人直奔石咀山。
可是當眾人來到金雞嶺後,眼前場景不由得叫人驚詫萬分。隻見曾經的山寨已經被夷為平地,到處都是被彈藥炸出來的大小坑穴,破東亂西散落一地,整個金雞嶺空無一人。看樣子這裏一定發生了一場激戰。少凱見狀,不由得脊背發涼,真不知馬九叔和青禾是否健在,是否安然無恙。
眾人一路前行,一路打聽金雞嶺的情況。後來從石咀山附近鄉民口裏得知,前不久金雞嶺發生了一起激戰。開戰雙方是金雞嶺上的土匪和一支日本憲兵隊。激戰了整整一天一夜,後來土匪被打敗,殘兵敗將被日本人俘虜,都帶到奉天去了。
少凱一聽,既是氣憤不已,又是驚恐萬分。決定讓章景泰帶領其他人等繼續前行,自己一個人先行回奉天。景泰執意不肯,並開解少凱,等置辦好藥材,回來之時,一同陪他到奉天打聽情況,少凱才就此作罷。
一路之上,少凱精神不定,狂躁無比,滿腦子都是青禾、馬九叔。
一行人來到雙河鎮,少凱並不賞街觀景,隻管催促景泰快些采購藥材。又用了三日之功,滿滿的三大車藥材購置完畢。一行人匆匆出發,經石咀山回到了奉天。
進入奉天城後,景泰等人為了配合少凱尋一尋馬九叔的下落,就在來時交易煙土的藥鋪落了腳。
藥鋪的主人,就是先前少凱所見到的那個老者,名叫於慶金。經章景泰介紹,於慶金認識了少凱。少凱便把石咀山金雞嶺的事向於老爺子做了詳細的匯報,並請於老爺子幫忙打聽馬九叔的下落。
於老爺子聽後,擼著胡須道:“你說的金雞嶺一場激戰,殘兵敗將又被帶到了奉天,這個事情我們老百姓怎麽會知道。不過也不要著急沮喪,我道是有個侄兒叫於水源,他是在奉天城東日本大和商社裏做通譯,一向和日本人交好。我可以叫他去打聽一下。”於慶金說罷,打發人去找於水源。
沒過多久,從門外走來一人,隻見這人穿著打扮與眾不同。頭戴禮帽,身穿洋服,腳上黑亮的皮鞋,臉上還卡著金絲退的眼鏡,年齡三十上下。進到屋來,環視了一下四周,摘下禮帽,微微一笑道:“叔叔,叫小侄來可有事?”
“大事沒有,隻是向你打聽一下,有沒有聽說過日本人血洗吉林石咀山金雞嶺的事?”於慶金道。
“聽過,聽過,就是一夥自不量力的土匪。不但被剿了匪巢,還俘虜了幾個。”於水源說道。
眾人一聽就是眼睛一亮,不過不敢插嘴,繼續等於老爺子問道:“俘虜了幾個人?有確切的姓名嗎?”
“具體幾個我卻不知,姓字名誰當然也無從知曉,不過據聽說被俘虜的匪徒裏還有個女的。”於水源答道。
少凱一聽,稍微舒了口氣,不用說,那女的肯定是青禾。
“現在這些人是被處死了?還是被關押著?”於慶金繼續問道。
“日本人一路過新民府,就把俘虜移交給了新民知府,至於有沒有被處決就不清楚了。”於水源答道。
於慶金捋著胡子,思索了半天道:“水源,這裏沒有你的事了,你可以走了,不過如果有這些人的新情況,盡快告與我知。”於水源向眾人輕輕鞠了一躬,退了出去。
“現如今,這土匪橫行,又有東洋人,西洋人作亂,皆是可恨之輩。到處打仗,藥材一天一個價,就連我們藥鋪也是捉襟見肘,無藥可賣啊!”於慶金歎息道。
“於老爺,雖然土匪可恨,但這夥土匪中有我的至親,更是我的救命恩人,不可不救。還請於老爺幫我想想辦法才是。”少凱道。
於慶金眉頭緊鎖思索半晌道:“孩子,老夫雖然淨重你小小年紀重情重義,但此事是比登天啊!官府曆來痛恨土匪,更何況此次被關押的土匪又是日本人送來的。”
少凱抱拳拱手道:“於老爺久居於此,買賣鋪戶如此興盛,定是結交廣泛,人脈通達,還請於老爺費心。剛才於老爺也說了,當下藥材緊缺,價格一天高比一天,如果此事能得到您老人家相助,我馬少凱保證再走吉林,一定幫於老爺運回藥材!”
於慶金聽了點了點頭,一邊思索一邊自言自語:“劫監反獄,不可能;收買知府,也不可能.........”
“至於人脈嘛,唉!新民知府有個專管文案的師爺叫唐文喬,唐師爺。此人跟我有交情,時常來我這裏買煙土,每一次我都是半賣半送,不妨去讓他給出出注意。”於慶金眉頭一展道。
次日,於慶金親自帶著少凱坐上馬車奔赴新民府,景泰等人在家守候。
到了新民後,很快就找到了於慶金說過的唐文喬唐師爺。一番客套後,於慶金向唐文喬說明了來由。唐文喬連連搖頭道:“您來晚了一步。一共五個匪徒,四男一女,男的於三天前就已經正法,現在隻剩下了那個女的,由於考慮到她年齡尚小,知府大人還未做出裁決,不過就是不處決,恐怕也得被關押一輩子。”
少凱一聽激動萬分,忙問:“被處決的人裏可有叫馬九的?”
唐文喬思索片刻,搖頭表示沒這個人。此時少凱真不知馬九叔到底是戰死沙場還是僥幸逃脫,不過慶幸的是青禾還活著。
當提到是否有辦法解救青禾,唐師爺連連搖頭道:“除非知府大人發天恩,否則無計可施。”
與唐師爺交談過後,於慶金也隻好勸解少凱,叫他放棄解救念頭。當二人告別唐師爺後,少凱決定暫時留在新民,並委托於慶金通知章景泰可先行回奈何橋。於慶金連連搖頭歎息離去。
少凱找到了新民大牢,一連在大牢的高牆外徘徊了三天,都是無計可施。少凱在大牢外小樹林正倚著大樹一籌莫展的時候。忽然有人從身後拍了他肩膀一下,激淩淩打一冷戰回頭看時,發現來人非別,正是馬九叔。隻見馬九叔落魄不堪,頭戴破草帽,衣衫襤褸,滿臉茲泥,麵容十分憔悴。
一番交談下來。原來馬九並未戰死,而且也未受傷。僥幸逃脫之後,發現日本人帶走了青禾等人,就偷偷的跟蹤,一直跟蹤到新民府。在新民大牢前也是徘徊多日,今天碰巧遇到少凱。少凱告訴了馬九,一共被俘虜了五人,四人已經被處決,青禾還在牢裏。要想解救青禾,除非知府大人本人答應,別無他法。
說到此,馬九道了句:“那就想辦法綁了他的票!”
少凱聽罷為之一振道:“這是下下之策,不過也隻能鋌而走險。”
自此二人日夜守候在新民知府衙門外,尋找接近知府老爺的機會。可又談何容易,這知府老爺就住在衙門裏少有出門,即使偶爾出門,也是有幾個帶槍的官兵不離其左右。一時真是愁煞二人。
這一日,天色漸暗,隻見知府衙門大門一開,出來一頂大轎。四個抬轎的杠夫,轎子左右各跟著一個背著槍的官兵。出於這麽多日的監視,兩人判定轎子裏的人定是知府大人。這轎子左彎右轉進了一大戶人家。隻見這大戶人家張燈結彩,看似這知府大人是來吃喜宴的。二人遠遠地蹲在角落裏,盯著大戶人家的門口。
少凱低聲道:“馬九叔,今天就是最好的下手機會,一則此路僻靜,二則以往護送知府大人的官兵都比較多,今天隻有兩個人。機會難得,方式方法隻有一個,就是製服持槍的官兵,奪槍!然後如此這般.......”,二人商量了一番,準備今晚動手。
漸進夜半,大戶人家的客人已經陸續離去。又等了一會,隻見知府大人的轎子出了門。說來也巧,護送轎子的兩個官兵似乎也喝了酒,走路不穩,神不守舍地跟在轎子後邊。
大轎逐步走進了一處僻靜的巷子。少凱、馬九互相遞了一下眼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後方各自向兩個官兵下了手。說時遲那時快,還未等兩個官兵反應過來,就已經被放倒在地,槍也已經落在了少凱、馬九手裏,利用槍托猛砸了官兵的頭顱幾下,兩個人也就昏死了過去。抬轎子的四個杠夫哪裏見過此等陣仗,轎杆一滑,四人癱軟在地。再看這轎子向前一仰,裏麵的人順勢滾了出來。馬九用槍逼住四個杠夫,這四人別說動彈,就連喊話的力量也已經不見絲毫。少凱此時用槍頂住知府大人的麵門道:“我們乃吉林石咀山金雞嶺的土匪!是來替我們的兄弟報仇的,你膽敢呼叫,我就斃了你!”
這知府大人到是見過世麵,先是驚慌了半晌,然後鎮定下來道:“好漢,有話好說,切勿動怒。”
“我問你,關押在你們新民大牢的五個兄弟怎麽樣了?”少凱問道。
“好漢來晚了一步,有四人已經被法辦了,不過我也是按朝廷的旨意辦事,身不由己啊。”知府答道。
“那還有一人,你打算如何處理?”少凱繼續問道。
“還有一個是個女子,不過好漢既然來了,我就合了好漢的意,放人就是。”知府答道。
“聽好了!明日一早,你就安排放人,還要準備一匹好馬給她,並交代她,盡管沿著大牢門口的官道一路西行,我們自然有人在路上接應,你可能辦到?”少凱問道。
“能辦到,能辦到。”知府答道。
“再把我剛才說的,重複一遍!”少凱說罷,知府遂重複了一遍。
“告訴你,我們這次一共來了一百多弟兄,都已經埋伏在了衙門左右。你若明天不放人,或者耍心眼做報複,小心你的狗頭!這兩杆槍我們暫時借用一下!”說罷少凱、馬九兩人匆匆離去。
不說知府大人如何收場,單說少凱、馬九一路跑回了大牢外的小樹林。兩人氣喘籲籲,休息了片刻,按之前的約定,少凱留在小樹林觀望,馬九到十裏外官道旁做接應。少凱左思右想,真不知明天是福是禍。
次日,天剛見亮。少凱向監獄大門正望時,隻見監獄的側門開了,一個官兵遷出一匹馬,馬上之人正是青禾。隻見青禾打馬沿官道西去,同時官兵也退回去,門也關了。少凱又觀望了兩個時辰,見並無官兵跟來,也就撤身裏去。
少凱來到十裏外小樹林,老遠就看到了馬九父女。剛到身邊,青禾一頭紮進了少凱的懷裏。三人走進樹林深處,進行歇腳、交談。
三人在此座談了一整天,當少凱最後問道馬九、青禾接下來有什麽打算的時候。
馬九道:“少凱賢侄,馬九叔有個不情之請,你看青禾聰明伶俐,相貌不俗,況且你對她有兩次救命之恩,俗話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以後就讓青禾為你縫縫補補,洗衣做飯,生兒育女。你就把她帶回奈何橋吧。”說著馬九背過頭去。
青禾聽後,非但沒有害羞拒絕之意,反到摟住少凱的胳膊道:“三哥,早在幾年前你在船上救我父女倆的時候,我就決定了此生非三哥不嫁。事到如今,我更是願意不離三哥左右,以身相許,白頭偕老。我跟你回奈何橋!”
少凱聽罷,連連搖頭道:“馬九叔,青禾妹妹是個好女孩。不過我一直當青禾是自己的親妹妹,並無他想。況且,況且.......”
“既然如此,又何以舍命相救!還不如讓我死在新民大牢!”青禾甩開少凱的胳膊,走到了一邊抽泣起來。
馬九一時無語,捏呆了半晌道:“賢侄,如今出人頭地,事業有成,不說是鼇裏奪尊,但也是人中龍鳳。我家小女配不上也是情有可原。”
“馬九叔說的哪裏話來。隻是我也有難言之隱,其實我早有心許。奈何橋齊家小姐已經口頭許配於我,雖然未辦婚事,但我們兩個人早已經一見鍾情,中意彼此。”少凱無奈的說道。
“既已如此,我就不為難三哥了。但三哥請你記住,我馬青禾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此生非你不嫁!爹!我們走!”青禾灑淚道。
少凱無語,隻聽馬九道:“少凱賢侄,我父女倆又欠你一個人情。我決定去黑龍江投靠馮麟閣馮大當家的,日後有緣,我們他鄉再見!”說罷,馬九和青禾消失在了夜幕之中。
少凱連夜步行,第二日漸進中午,來到了於慶金於老爺子家裏。
一踏進於家院子,讓少凱不解的是章景泰等人並沒有離去。掐指算來,已經是二十幾日有餘。看到少凱回來,章景泰高興異常道:“兄弟,你總算回來了,如果今天再不回來,我們就要起身了!”說罷哈哈大笑。
進入大廳,見過於慶金於老爺子。少凱並未隱瞞,而是將新民府解救青禾的事詳細的說了一遍。於慶金聽後豎起大指道:“少凱兄弟,果真俠義心腸,讓老朽佩服不已啊。”
少凱轉頭對章景泰道:“景泰大哥,你們雖然一直等我,小弟感激不盡,但你們還是先行,為了報答於老爺子的一番恩情,我決定留下來再走吉林雙河鎮........”
還未等少凱說完,於慶金道:“不用了,不用了,少凱小兄弟有所不知啊,這章景泰兄弟也是義氣凜然啊,他這幾天把你要做的事都給做啦。”說罷哈哈大笑。
後來少凱才了解到,原來景泰被少凱的重情重義所打動。於是在少凱留在新民的這段時間裏,帶領著幾個兄弟,跋山涉水又跑了趟吉林,幫於慶金置辦了幾大車藥材,替少凱還了這份人情。其實景泰他們也是昨天剛剛才回到奉天,發現還是不見少凱,決定今天用完午飯準備出發,沒想到在這關鍵時刻,少凱回來了。眾人真是開心無比。
十幾日後,眾人回到了奈何橋,又是一次滿載而歸,自然是一番慶祝。少凱的心早已飛到了齊家後宅二層小樓上。uu看書 .uunsh曾經幾次偷看二樓窗角,那副熟悉的麵孔,嬌滴滴的臉龐依舊又一次出現在了窗角。
這一日,齊寶升又喚少凱一人進屋。少凱心裏無比的希望少爺再提提小姐的事。隻見寶升一碗茶過後說道:“家妹時常聽我提及賢弟,她對你也是讚譽有佳,還時常偷看你習武練功。我看他也是對你鍾情無比,今天難得空閑,不如讓你們見上一見如何?”
少凱興奮無比,口裏答應著,整理了一下衣衫。
沒過多時,門簾處走來一位女子。寶升道:“賢弟,這就是我家妹妹。”
少凱不看變罷,一看鏜啷啷茶杯落地。這女子雖然長相不俗,但根本不是後宅二樓那副熟悉的麵孔。少凱一時愣在那裏,兩眼呆直。那女子見狀,臉一紅躲了起來。
寶升不停的誇讚著妹妹,但少凱什麽都沒有聽進去,隻管胡亂地點頭。
過了許久,寶升不再說話。少凱這才回過神來道:“少爺有幾位妹妹?”
“一個啊,就這一個。”寶升答道。
“那後宅二樓裏住的又是何人啊?”少凱問道。
寶升一聽,哈哈大笑道:“那是我的三姨太,今年也才二十歲。我有三房姨太太,大太太住在淩城縣城,二太太住在左旗縣城,這三太太嘛,就是金屋藏嬌嘍。”
少凱回到了家中,不吃不喝,少言寡語,目光呆滯,精神恍惚。往日的錚錚鐵骨,一下裏變得頹廢呆傻起來。直到有一天,他連招呼也沒打,一人一馬離開了家,離開了奈何橋,這日正是九月初九重陽佳節。
這一日,少凱、少聰正在家裏忙雜務,忽然聽到莊子裏敲鑼打鼓。出於好奇,二人聞聲趕來。
原來在齊家門口的廣場上來了一夥打把勢賣藝的。等到少凱哥倆來到時,裏邊的人已經被大人孩子圍的裏三層外三層。擠進去一看,嗬!人還真不少,東西也是不少,把勢場子裏足有十幾人,還有很多木箱子,箱子裏老虎、狗熊、猴子等,旁邊還有幾匹馬,和兩輛大馬車。其實這些並不新鮮,少凱之前在山東漁村的時候,也經常看到,無非是變戲法、耍狗熊、馬術表演等,主要目的就是最後賣一賣狗皮膏藥,混口飯錢。不過即便是經常看,但還是百看不厭。
鑼鼓聲一止,隻見一個五十幾歲的老者上前抱拳拱手說道:“各位鄉親父老,我們來自河北滄州,做什麽的呢?說好聽點是打把勢賣藝的,說不好聽點就是討飯的。不過討了也不白討您的,先讓大家一飽眼福,看看我們練的,我們耍的,最後我們還會送上一些小玩意!您看的滿意了就賞我們幾個小錢,您若不滿意也沒關係,就當看個熱鬧。說練咱們就練,徒弟們,準備開始啦!”
老者說罷,幾個年輕人站在了場子中央練了起來。開始是耍流星,刀術、棍術,後來又是單刀對花槍,著實練的不錯,惹得眾人陣陣掌聲。少聰低聲問少凱:“三哥,他們這兩下子怎麽樣?”
“花拳繡腿,套子活,套子活!”少凱不耐煩地答道。
賣藝人又練起了馬術,隻見幾匹高頭大馬繞著場子飛快地跑著,馬上的人做著各種驚險的動作,惹得眾人又是一片叫好。
後來又放出了老虎、狗熊,表演了虎鑽火圈,虎熊對打等,逗的眾人啼笑皆非。
老者又登場了,向四外作了作揖道:“大家覺得我的幾個徒弟練的怎麽樣?馬術絕不絕?老虎和熊對打見沒見過?話又說回來了,人吃馬喂的,這些都得需要錢,大家看過笑過,接下來能不能可憐可憐我們爺幾個賞幾個飯錢!”
老者說完,從籠子裏放出了一隻猴子。小猴子手托銅盤,兩腿走路,一拽一拽的向圍觀的群眾討錢。有些人就掏出了三三兩兩的銅錢扔進了銅盤,但大多數人也隻是看著。
一圈下來,老者看了看銅盤,又說道:“初到貴寶地,一看就是地傑人靈,尤其是身後這個大戶人家,一看就是家大業大,富可敵國,這是幾輩子修行來的福氣啊!剛才得到的賞錢不多,可能是我們表演的不好,沒讓大家盡興,那我們就再賣賣力。來!徒弟,給大家表演一點真功夫!”
老者向後一揮手,上來了一個黑大漢。隻見大漢先是表演了單手劈磚,又表演了滾釘板、胸口碎大石,後來還表演了口吞鐵球。一時看得大家張口結舌。
最後大漢在台上又練了一頓拳腳,收招站立後,有人端上來一個銅盤,銅盤裏放的滿是銀子。大漢指著銅盤說道:“各位,這裏是十兩雪花白銀,如果有覺得我練的不好,覺得我練的是花把勢,那請上台來,和我比試,如果您勝了,這十兩銀子歸您,如果您要是敗了,請付我一兩銀子足可以了!”
眾人聽罷,不由得後退了幾步,一下子場子變得寬闊起來。少聰使壞,用力向前一推少凱,少凱無意識地噔噔噔向前就邁了幾步,這幾步過後,正好站在了大漢麵前。
少凱一向剛強,並沒有馬上退縮。大漢看了少凱幾眼道:“貴寶地果真出人才,就連小娃子也敢來挑戰我!”說完哈哈大笑。
少凱湊近大漢的耳朵,低聲道:“這位大哥,我也練過幾天功夫,能不能一會找個僻靜的地方,我們私底下過過招?”
大漢聽了,哈哈大笑道:“大家聽到了沒有?這個小娃子說一會沒人了,找個僻靜的地方要跟我私底下裏過過招!”
少凱不悅,又低聲道:“大哥,出來混不容易,倘若我真的把你打倒了,你不但要賠掉十兩銀子,還會在眾人麵前難堪,我看沒必要比試了。”說著就要走。
哪知道,那大漢一把抓住少凱的肩頭道:“小娃子,口氣不小啊!恐怕你不是擔心哥哥我輸掉十兩銀子,而是你自己拿不出一兩銀子吧?這樣吧,誰叫我們今天趕上了呢。你就來跟我比試,如果你贏了就拿走這十兩銀子,如果你輸了,就當讓大家看個熱鬧,不必支付一兩銀子了。”
少凱正當猶豫之時,忽然身後有人道了句:“不要欺負孩子!我來跟你打!”話音未落,一個身材魁偉,劍眉虎目的漢子大踏步走上台來。這個人少凱認識,他正是為齊家保家護院的章景泰章教師。
隻見章景泰把袖麵挽起,頭一甩,大辮子繞在了脖子上。
賣藝的大漢看了看,並不見半點懼色,微微一笑道:“果真有能人啊!你來跟我比試,有沒有一兩銀子?”
章景泰猶豫了一下,因為出來匆忙,根本沒帶銀子。可是就在此時有人道了句:“有!”話音未落,從人群裏投進來一錠銀子,這錠銀子何止十兩。
眾人回頭一看,不由得乖乖地讓出位置來。這人正是齊家大少爺齊寶升。
本以為這下就可以比試了。誰知道,賣藝的大漢看了一下地上的銀子,撇了撇嘴道:“果真是一方寶地,出手闊綽!既然比試,不如我們就玩大一點!賭一百兩銀子怎麽樣?俗話說,強龍不壓地頭蛇,今天我就來挑戰一下你們這條地頭蛇!”說著一揮手,身後的賣藝人又端上來一箱銀子。
賣藝的大漢唯恐章景泰打退堂鼓,又用言語激將道:“不瞞各位,我走南闖北,身上的銀子不少,就是靠打你們這些愣種贏來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願賭服輸!一百兩,要不要打?”
章景泰回過頭來看著齊寶升,齊寶升微微一笑道:“後邊這個宅院就是我家,你看我拿不拿得出一百兩呢?”
賣藝的大漢拾起地上的那錠銀子扔進了銅盤道:“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我相信闊少爺不會在眾鄉親麵前耍賴!來!來!來!一較高低!”
少凱退在了一旁。隻見章景泰和賣藝的兩個人走形門邁闊步,你來我往打將起來。
兩個人真是好功夫,打鬥了許久,不分高低上下。可是即便如此,明顯看得出章景泰有些力不從心,口喘粗氣,額頭見漢,逐漸由進攻轉為防守。
打著打著,隻見賣藝人右手晃了一下章景泰的麵門,隨即腳起,這一腳實實在在地蹬在了章景泰小腹上。景泰噔噔噔後退了十幾步,一時站立不穩,癱坐在地上。有人將他扶起來,站到了齊寶升身後。
再看齊寶升臉色極為難看,不過還是強打笑臉道:“說話算數,願賭服輸!紋銀一百兩和剛才那錠銀子一並送上!”說罷一揮手,有人將取來的銀子送上台來。
賣藝人道了聲“謝了!”起身收拾行囊打算要走。
少凱犯起混來,道了聲:“別走!我來跟你打!”
這一聲,就連準備離去的齊寶升也駐足回頭。
在看賣藝人極為不耐煩地看著少凱道:“你也要打?要打拿錢來!”
“你剛才說過,跟我打你不要錢的!”少凱回答道。
“剛才是剛才,現在是現在。剛才我覺得你們都是窮鬼,現在我發現你們不但有錢,而且還會花錢!”,說著看了齊寶升一眼。
“我要和你比兵器!你敢嗎?”少凱問道。
“敢啊!兵器更是我的強項,拿錢來比試!”賣藝人回答道。
少凱走到齊寶升跟前,還沒等他開口。齊寶升哈哈大笑道:“老子家財萬貫!今天就玩他個心驚肉跳!小夥子,我支持你,跟他比試!”
賣藝人微微一笑道:“這位闊少爺,夠豪橫!再比試可不是一百兩的事了。既然要玩心驚肉跳,那就玩個二百兩怎麽樣?”
“二百就二百,來人啊,去取!”齊寶升答道。
“小娃子,刀劍可無眼,你確實要與我比試兵器?”賣藝人問道。
少凱道了聲:“少廢話!”說罷從賣藝人的兵器架子上拿了一把紮槍端在了手裏。
賣藝人隨手抄起了一把單刀,不由分說,二人打鬥在了一起。
少凱真是靈活無比,輾轉騰挪,裏挑外紮,一把紮槍舞動的上下如飛。但賣藝人毫無遜色,一把單刀寸步不讓。
打鬥許久,忽見賣藝人雙手持刀刺向少凱胸口。少凱開始犯混,並未閃躲,而是雙手托槍徑直刺向賣藝人的哽嗓咽喉。此種打法純屬“同歸於盡”,如果雙方無人收招讓步,定是雙雙斃命。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賣藝人猛的抽刀後仰。少凱的槍尖緊貼賣藝人的額頭刺過。隻聽咕咚一聲,賣藝人仰麵倒地。少凱並未住手,而是跟步上去,用槍尖頂住賣藝人的哽嗓道:“服不服?不服小爺今天就結果了你!”
賣藝人看著少凱那雙血紅的眼睛,倒豎的雙眉,還真怕這孩子失去理智一時耍混,忙道:“我輸了!我輸了!”
賣藝的老者慌忙將剛才收走的銀子一並還給了齊寶升,嘴裏還說道:“沒想到今天敗給了一個孩子,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從今以後我們藝也不賣了,場子也不擺了,回家種地!”
...........
少凱真是一戰成名。莊裏人無不豎起大指稱讚有加,自此“拚命三郎”這個代號在莊裏莊外傳開,少凱的真正姓名卻少有人提起。
圍觀的眾人散去。少爺齊寶升興奮異常,拉著少凱的手,將小哥倆讓進齊家大院。
.......
雖然寶升再三相讓,但少凱、少聰並不敢入座,隻是垂手站立。寶升喝完一碗茶道:“早就聽說馬家三郎有習武練功的愛好,但沒想到功夫如此了得。自以為我家章景泰章教師的功夫就不一般,可今日一看,三郎的本事隻在其上不在其下。”
章景泰聽過,並未生氣,反到拍了拍少凱的肩頭,又豎了豎大指。
“這裏的二百兩銀子,是你贏來的,盡管拿去!”寶升道。
“少爺果真敞亮,出手闊綽。其中的一百兩本是少爺的,理應物歸原主。不過我有個不情之請,就是另外賣藝人的錢還需還給人家才是。撇家舍業,流蕩江湖,四海漂泊實屬不易。此等心酸比起我們創關東來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少凱道。
“好!好一個仗義的馬三郎!”寶升說著,把銀子往少凱麵前一推道。
少凱拿起了賣藝人的那份銀子,拉著少聰就往外跑。章景泰道了聲:“我去看看!”,隨後三人一同向村東頭追了下來。
當三人追至清源寺門口處,止住了腳步。發現賣藝的一杆人等正在寺內休息停留。走進寺裏,發現年長的賣藝人坐在高處,正在厲聲厲色地訓導著那個比試武義的大漢。
隻聽到老者說道:“我說了這麽多,你半句未曾入耳,真是油鹽不進。曾幾何時,你敢與師傅鬥嘴吵架了,真是兒大不由爺。從今以後,你可自立門戶,大路朝天各走一邊吧!”
少凱三人擠進人群,將銀子托到老者麵前,少凱道:“老師傅!請不要責怪這位哥哥了,今天的事都因為我年少好勝,一時未按捺住性子才得以發生此事。我們本地人各個憨厚樸實,並非貪圖你的財物,還請原物奉還!”
老者癡呆半晌,接過銀子對那個大漢道:“你可看見了?人家本地人是如此仗義,淡泊名利,而你呢?你一向目中無人,驕橫跋扈。還不與人賠禮道歉!”
讓人始料未及的是,此漢子非但未說句客套話,而是牽過了一匹馬,翻身上馬,回過頭來看著少凱三人道:“銀子雖然還了,但此仇扣結下了!”說罷一人一馬消失得無影無蹤。
一番客套之後,賣藝人拿著銀子,表示千恩萬謝後離去。少凱哥倆回了家,章景泰也去到了齊家。
這一日正當老馬一家坐在炕上吃午飯,忽然門外有人喊道:“三郎在家嗎?”
少凱推開窗子一看,發現正是齊家章景泰章教師,後邊還有一人,此人正是齊寶升齊家少爺。
齊寶升到是和藹,不拘小節,進屋後隨手拉過來一把凳子坐了。寶升宛如一莊之主,先是對老馬一家問寒問暖,從來到奈何橋問到開荒種田,又到蓋房搭屋,還介紹了本莊一些情況,從風土人情到禮儀習俗說的滿屋子一團和氣。
當談到二郎少良頗具木工手藝的時候,就聽寶升道:“本莊手藝人極少,蓋房搭屋、修繕廟宇基本都是從外鄉請人。桌椅板凳、櫃幾箱廚,也基本都是從縣城購置。既然少良具備木匠手藝,完全可以在閑暇之餘利用其手藝幫莊裏人出些力,也好賺些工錢。本地人有一習俗,就是常為家裏老人提前置辦壽材,此活基本集中在年後正月春耕之前。少良可在此一年最閑的時候攬些活來做,不但東家包吃包住,還會支付一筆可觀的工錢。”
為了幫少良早日打開局麵,齊寶升當場承諾,他父親的壽材就由少良攢造,年後正月初六開始到齊家備料開工。
當談及四郎少聰,寶升道:“少聰小兄弟我早就聽清源寺了塵師傅介紹過,他不但聰明過人,而且還識文斷字。但孩子還小,最好不要中斷學業。我家裏有私塾,少聰就來上學讀書吧,日後也好謀個一官半職。”
然後寶升又談了一些家長裏短,就起身告辭了。
寶升走後,一家人都無比高興,但少凱極為不快道:“這齊寶升有眼無珠!空我馬少凱一身本事,難不成就是種地除草的命?”
“三哥,你不必抱怨,恐怕齊家少爺此行意不在二哥與我,更不在關心鄉裏。我看是重點於你!日後看吧。”少聰道。
自此少良重新斂起了木工手藝,活計不少,自然也是頗有收入。少聰進入了齊家學堂,繼續學習詩書禮儀。而少凱就成了馬家主要勞力。
兄弟三人,少良靠木匠手藝從外賺錢;少聰一門心思讀書;老馬和少凱繼續開荒種田。一時馬家的日子蒸蒸日上,不但衣豐食足,每一年下來還略有盈餘。雖然少凱身強體壯,任勞任怨,但也時常發起牢騷。
又過了兩年,自馬家落戶奈何橋已經三年有餘。二郎少良已經二十有二,三郎少凱也已十八歲,四郎少聰也已成為了十六歲的大孩子。
這一日,少聰比往常回來的較早。進屋後看著少凱笑道:“三哥!你還真是忍辱負重啊!你的出頭之日來了,齊家少爺寶升有請!”
少凱一聽欣喜萬分道:“這田,小爺老早種膩了!”說罷撒腳向齊家跑去。
當少凱走進齊家廳堂,少爺寶升老早已經坐定。見了少凱微笑道:“拚命三郎!近來可好?”
“齊少爺,就別來奚落我了。空我一身功夫,去落了個耕田除草,和牛馬有何區別!”少凱答道。
“好一個和牛馬無區別的拚命三郎!如果我送予你家一牛一馬來替你耕種,你又當如何?”寶升大笑道。
少凱一聽,拱手作揖道:“倘若少爺肯送我家一牛一馬,那我馬少凱願意聽從少爺使派,願為少爺效犬馬之勞!”
“我們齊家雖然家大業大,但收入並非隻來自租田收鴉片。我們在淩城縣、左旗縣城均有買賣鋪戶,主要從事鴉片、皮貨、藥材生意。現在世道不比從前,外邊到處匪患成災,我想叫你過來幫我買賣運送貨物。”寶升一臉嚴肅道。
“少爺都不怕,我怕什麽!這個活我願意幹!”少凱答道。
“你說錯了,這個活我並不直接到一線參與,我隻管收貨收款。這個活由你和章景泰等人去幹。你要清楚,這個活無比危險,小則傷痕累累,大則性命不保。腦袋掛在褲腰帶上度日,你可敢?”寶升凝視這少凱道。
“你都稱呼我為拚命三郎了,有什麽不敢的。隻要少爺看得起,這個活我幹了!”少凱答道。
門簾一掀,章景泰走了進來,哈哈大笑道:“少爺,我就說三郎一定肯幹!”說著把手搭在了少凱肩膀上。
“從明天起,你搬來與景泰同住,吃喝工錢均與景泰等同。等我差遣,隨時出發!”寶升道。
次日,一牛一馬由齊家送了過來。與此同時,少凱住進了齊家。
又過了幾日,景泰、少凱同另外六人,共計八人八匹馬每人都攜帶了長短利刃準備上路。至於要去到哪裏,也隻有景泰知曉。八匹馬的鹿皮套裏都裝有貨物,但不妨礙騎行。至於裝得是什麽貨物,無人講,少凱也不問。八人出莊,有說有笑一路向東。
“我看齊少爺家也有多杆火槍,為什麽不交於我們外出使用?”少凱問道。
“朝廷有規定,那東西隻能看家護院使用,不可拿出示人,否則當土匪論。”景泰答道。
“我們第一站,是省城奉天,到了奉天卸貨交易,然後轉到北上。”景泰交代道。
八人曉行夜宿,一連三日暢行無阻。第四日繼續前行,就進入了杳無人煙的深山密林之中。
“此等環境,最易山賊土匪棲身,大家快馬加鞭,盡快駛出山林!”景泰說罷,眾人皆加快了腳步。
山林裏幽靜無比,隻回蕩著景泰一行人急促的馬蹄聲。正當大家覺得疲憊不堪之時,忽然耳邊響起一聲大吼:“站住!”
這一聲嚇得眾人毛骨悚然,駐足看時,隻見山路兩旁竄出了二十幾個麵目猙獰的大漢。他們手握鋼刀,赤裸著上身,凶狠至極。
“把東西馬匹留下,我們隻要錢財,不殺人害命!倘若不肯,那就別怪我們心狠手辣,叫你們來個人財兩空!”打頭的一個大漢說道。
“各位好漢!切勿動怒,我們是關外來的,是準備闖關東的!身上並無財務,還請高抬貴手啊!”景泰大聲道。
“闖關東的?闖關東的能有此等行頭?聽你口音並非關外來人,定是炸我!”打頭的大漢怒道。
少凱慌忙提馬上前道:“各位好漢,我們的確是闖關東的,先是乘船到達遼西寧遠,後改為陸行。雖然有馬,但也隻是家中唯一之物。”
“聽你口音到是關外人,乘過船,寧遠登陸?乘的是誰的船?”大漢問道。
“方爺,方遠山!方爺的船!”少凱答道。
大漢略加遲疑了片刻,繼續問道:“你認識方遠山嗎?”
“不瞞好漢,我不但認識方爺,我和方爺在船上不打不相識,還做了結拜兄弟。”少凱答道。
“如此說來,你果真認識方爺。我也與方爺結交多年,請各位到山上詳談,如果炸我,定是片甲不留!請!”大漢說罷,其他人讓出了道路。
景泰不知道少凱說的是真是假,一行人也隻好跟隨大漢進了山林深處。
走過了很長的一段崎嶇山路,眾人來到幾間簡陋的木屋旁。大漢隻叫少凱進了房間,景泰等其他人被攔在了院外看押起來。
少凱也不隱瞞,向大漢詳細的介紹了與方遠山相識的過程,並告知現已定居遼西奈何橋,此次出行的真正目的地是省城奉天,身上並無錢財,隻是幫東家到奉天談生意。
大漢聽了,深信不疑。並告知自己名叫謝魁智,與方遠山深交多年。盤踞此地,雖然幹的是打家劫舍的勾當,但也十分重視義氣。
經過了一番相互認識,謝魁智不但沒難為少凱等人,反到拿出酒肉熱情地招待了一番,並護送眾人離去。此時少凱由心底慶幸認識了方遠山。在眾人話別之時,景泰拿出了十兩銀子送與謝魁智,並說明此銀子本是東家用來一路打點之用。謝魁智推卻不掉,也就隻好收下。
眾人出了深山,總算是有驚無險,景泰等人對少凱更是另外一番看待。接下來的行程隻管穿村過巷,盡量回避人煙稀少、深山蠻荒之地。又是十幾日的行程,終於進了省城奉天。
奉天城果真是繁華無比,亭台樓閣比比皆是,買賣鋪戶遍布大街小巷,人來人往真是熱鬧非凡。更讓少凱開眼界的是這裏金發碧眼,穿著各異的外國人也是隨處可見。
景泰對此地並不陌生,帶領眾人沿街東彎西繞來到了一個極為敞亮的鋪戶前。少凱定睛一看發現這是一個大藥鋪,客人出出入入,生意極為火爆。
還未等景泰向前搭話,店裏的一個夥計迎了出來,他與景泰並不陌生,滿臉微笑道:“章教師一路辛苦!終於把你盼來了,快跟我來!”說罷並未走正門,而是將眾人從側門領進了一個大院子內。
將馬匹拴好。景泰要求眾人把鹿皮套卸下,一並拿到進了大廳。大廳裏老早已經坐定一位麵容消瘦,但精神矍鑠,穿著華麗的老者。隻見他笑嗬嗬地迎候著眾人。
景泰見到老者,極為恭敬。先是從懷裏掏出一封信,遞與老者後站在一旁等待老者拆讀。
老者看過信後,笑道:“章教師,一路可順利,貨物完好否?”
“完好,完好,無半點損失!還請老人家查驗。”景泰道。
夥計從鹿皮套裏拿出了貨物。少凱仔細一看,發現是用灰紙包裹的方方正正的東西,足有幾十包。這東西少凱並不好奇,一看便知是煙土,奈何橋遠近村落幾乎大半良田種植的就是這東西。
清點過後,老者滿意地點點頭道:“章教師,盡管到後院把賬結了。”說罷起身離坐,景泰跟著老者走進了內堂。其他人等盡管留下喝茶、吃點心。
過了許久,景泰從內堂走出,但老者並未出現。景泰一臉輕鬆道:“我們找個館子好好吃它一頓,今晚就在奉天城落腳,好好逛一逛。”
眾人皆高興無比,牽著馬跟隨景泰來到了街上。
“怎麽藥鋪還賣煙土?”少凱問道。
“煙土是好東西,人們都叫他‘福壽膏’,有錢人都好這一口。開藥鋪更是個好行當,窮富通吃啊。”景泰答道。
眾人跟隨景泰找了一家大的飯館,一頓大魚大肉過後,又找了一家客棧就此落腳。
次日一早,景泰召集眾人道:“此次應齊少爺要求,第一站奉天之行圓滿結束。接下來我們準備奉天出發途徑鐵嶺、開源奔赴吉林雙河鎮。此次目的是采買藥材,腳程還需要十幾日。雖然我們現在是輕裝上陣,但壓力更大。一來是路途險要,二來是貨物已經換成了銀票。各位兄弟一路之上不可耍混、應隨機應變,目的隻有一個就是保護錢財,安全到達雙河鎮,隻要安全到達就是大功一件。”
眾人不做聲,隻管跟著景泰上路出發。
一連走了幾日,盡管疲憊不堪,但也還算是一路順暢。這一日來到了一片山脈前,景泰道:“這山脈叫石咀山,隻要翻過這座山,在走兩天即可到達雙河鎮。不過此山山深林密,險要無比,曆來打家劫舍者甚多,大家需萬分小心,但願能夠逢凶化吉。”
眾人稍作休整,沿山路走進密林。
走了一天,日已偏西。正當大家暗暗慶幸之時,突然前方山路上出現了一匹馬。馬上端坐一人,此人手托火槍,麵漏凶光攔住去路。
“此路不通!除非留下馬匹錢財!”攔路人大喊道。
景泰提馬上前道:“好漢切勿動怒,我等路過寶地,身上錢財不多。好漢在此專吃硬飯,想必也是生活所迫。十兩銀子盡管拿去,好吃好喝綽綽有餘,就當交個朋友。”,說著從懷裏摸出一錠銀子拋了過去。
攔路人揚手接過銀子,放嘴邊咬了咬,揣起笑道:“夠爽快,夠闊氣!恐怕就是我答應你們,我們大當家的也不會答應。少廢話!拿出全部錢財來!”
景泰再次勸說無用,眾人不由得倉啷啷拔出長刀。
攔路人見狀未有半點懼色。而是哈哈大笑,笑聲方止,他變舉起槍來,向天空開了一槍。槍聲響罷,攔路人怒道:“膽敢亂動,別怪老子殺人滅口!”說著用槍指著景泰。
攔路人話音剛落,誰知道,少凱哈哈大笑。他這一笑弄得眾人驚詫萬分,就連攔路人也是麵漏詫異。
隻見少凱不慌不忙地把刀收起,提馬上前笑道:“你這土匪真是貪心,拿了十兩銀子還嫌少,這也就是我景泰大哥做事仁義,如果是我,你一兩都得不到。敢問土匪,你打家劫舍多久了?”
“一年有餘!”土匪答道。
“所以說嘛,我看你做土匪也是沒有經驗,以往被你打劫過的人無非都是酒囊飯袋,今天你碰上了小爺,恐怕就沒這麽簡單嘍!”少凱說完在馬背上笑得前仰後合,並示意眾人都把刀收起來。大家看到少凱如此輕鬆,又如此開心,想必少凱一定是胸有成竹。眾人收起長刀,也跟著少凱一起放鬆下來,一起大笑。
土匪見狀,用槍指著少凱大怒道:“你到底是精神不好,還是真的不怕死?就不怕我一槍結果了你?”
他這一說,少凱聽罷更是笑得開心。伏在馬背上,伸出手指點著土匪,笑到眼淚都快出來了。眾人又是跟著少凱一頓傻笑。
土匪症了一會道:“你倒是說來為何發笑?道出緣由,倘若真的可笑,我就放過你們,分文不取!”
再看少凱止住笑聲,坐直了身體,伸出兩個指頭,夾住土匪的槍口,對準了自己的額頭道:“我笑你是個蠢材,做土匪都是不合格的貨色。既然你問了,小爺就給你上一課。”
“身為搶手,要深知節省彈藥最為重要,不到萬不得以不會輕易開火。你這蠢材剛才不由分說先放了一槍,敢問你現在還有彈藥否?能耐我何?”少凱說道。
土匪聽罷,先是遲疑了一下,然後隻見他把槍向懷裏一帶,對準少凱的肩頭就是一槍。
槍聲響過,嚇得眾馬匹噅溜溜打一冷戰。少凱隨即摔下馬去。眾人也都嚇得一身冷汗。
少凱手捂著肩頭,滿臉詫異道:“你用的是什麽槍?怎麽能連開兩次?”
土匪哈哈大笑道:“說我是蠢材,我看你們才是愚蠢之極,如井底之蛙見不得半點世麵。你以為老子用的是老洋炮、鐵公雞?告訴你!老子用的是正宗沙俄造‘水連珠’!”說罷,一拉槍栓,對天又是一槍。
就這樣,眾人紛紛下馬,連同少凱一起被押上了山。
本以為這是一個“獨腳大盜”,但沒想到山寨還真不小,土匪足有幾十號人。少凱眾人剛被押上山就被沒收了馬匹,還從眾人身上搜走了銀兩和銀票。就這樣眾人被關進了木籠裏,不知道接下來被如果處置。
沒過多久,押他們來的那個土匪跑了過來,對其他土匪說道:“大當家的有話,一個不留,全部做掉!”少凱等人一聽,一時絕望萬分,無論怎麽央求乞饒,土匪並不理睬,隻管拉出來向樹林走去。
少凱強忍著肩痛,此時又想起了方遠山方大哥。心想不妨再提一提方遠山,說不定又會和上一次那樣,來個逢凶化吉。
“好漢切勿動手,我哥哥是山東使船人方遠山,方遠山聽說過嗎?”少凱不停的說道。
“你認識方遠山?”土匪停下了腳步道。
“你既然認識方遠山,那我得稟告大當家的,這回有戲看嘍!”土匪答道,轉身離去。
一會土匪回來道:“恭喜你!你認識的方遠山就在我們山上,大當家的說了讓你們先敘敘舊!帶他們走!”
看著土匪的表情,似笑似不笑的,真不知道是禍是福。
眾人被押到一間屋子裏,放眼過去,隻見屋子裏十幾人。不過這些人都是遍體鱗傷,有氣無力地蜷縮著身子。少凱仔細辨認,隻見角落裏一人,此人正是使船人方遠山。
少凱徑直走過去道:“你果真是方遠山,方哥哥?”
方遠山抬起頭來,看了少凱半晌,然後放聲痛哭道:“是少凱兄弟嗎?快救救哥哥!”
“老哥哥,我也是被土匪押上山來的,你看我的肩頭,已經被他們打傷了。”少凱答道。
“不怕,不怕,隻要你來就有救了。兄弟們,我們有救了!”方遠山道。
少凱一頭霧水,不知所以然。
再聽方遠山道:“兄弟,你可曾記得當初在我的船上,你用金手鐲解救過的那對父女?這裏的寨主正是那個人啊!我再三跟他解釋當初推他們父女下海純屬是嚇唬他們,他們的船錢我是沒有收的,兄弟那個金手鐲我還給你了啊!可他就是聽不進,你看把我們打得!”
少凱聽罷,失聲喊道:“馬九叔!青禾!快!我要見馬九叔,我要見青禾!”
土匪聽了,拔腿就跑。
一陣急催的腳步聲由遠及近,一個大漢閃了進來。此人正是馬九叔,隻見他模樣沒有大的變化,隻是滿臉的絡腮胡子,氣色極為煥發。他端詳了一下少凱道:“快放人,快放人!真是大水衝了龍王廟啊!”
一場緊張的氣氛就此舒緩下來。經少凱解釋後,方遠山眾人也被釋放,和少凱一起開始接受治療。經過仔細盤問,少凱也才了解到馬九叔何以落草為寇。
自奈何橋與馬耕田一家分別後,馬九帶著女兒青禾及其他二十人一路向東,後又改道北上。當走到石咀山下,碰到一夥百人的隊伍。此夥人全副武裝,人人帶槍,有騎馬的,也有步行的。雖然這是一支有武裝的隊伍,但仍然看得出是一支吃了敗仗的隊伍,不但丟盔卸甲,還有幾十號傷員。
經過仔細盤問,馬九了解到此支人馬是來自遼東。雖然有武裝,但並非是朝廷的軍隊。按他們的說法,是一支擁有武裝的保險隊,保險隊大隊長叫馮麟閣,字德麟。仔細了解其實就是一夥土匪。此等土匪以保險隊為名,打著保護鄉裏的名義,其實幹的就是土匪的勾當。
清末遼東半島一直有三股勢力左右著這裏。沙俄、日本、大清。雖然東三省本屬於大清統治,但沙俄、日本對這塊土地一直虎視眈眈,垂涎已久。由於大清政府在實力上遠不及沙俄和日本,所以東北大地,尤其是遼東半島就成了沙俄和日本的勢力範圍。沙俄和日本實力相當,東三省就成了他們你爭我搶,你進我退的實力角逐之地。
清末,民不聊生,各地群雄並起,又有西洋人、東洋人作亂,大清江山已如風口之燈,危機四伏。對於沙俄、日本角逐的東北大清政府更是無暇顧及,一時間東北大地上匪患成災。對於土匪、保險隊,雖然靠的是打家劫舍,但也極力尋找背後靠山,一來可以得到武器彈藥支持,二來可以得到資金支持。而對於日俄政府,也極力與東北當地的地痞流氓合作,以擴充自己的力量。無非是爾虞我詐,互相利用,互相百步罷了。
馮麟閣一夥,隊伍極為龐大,平日裏專門做著劫官奪府、敲詐勒索的勾當。雖然身為土匪,但也還講究綠林規矩,不說是劫富濟貧,但對平民還是秋毫不犯,所以在遼東一帶口碑不錯。一來二去,馮麟閣就成了日俄政府拉攏的對象。馮麟閣更是左右逢源、縱橫其中,獲利非淺,但最終還是審時度勢,一頭紮進了沙俄懷抱,變成了沙俄在遼東的特遣隊。
日複一日,日本在東北的勢力逐漸壯大,不僅擠走了沙俄在東北的武裝,而且也視馮麟閣為眼中之釘。
終究一日,日本對馮麟閣痛下殺心。區區馮麟閣又怎是日本關東軍的對手,一場激戰下來,馮麟閣被打得淩亂不堪,隻好帶領殘兵敗將北上逃命。
在吉林石咀山下與馬九一行人相識。馮麟閣發現馬九身強體壯,身手不凡,為人灑脫,耿直爽朗。一場交談下來,二人相見恨晚。同時馬九也發現馮麟閣此人雖是個土匪,但文韜武略,談今論古,不凡讓人敬佩不已,而且馮麟閣更是目光遠大,雄心勃勃,張口王侯將相,閉口定國安邦,一時叫馬九佩服的五體投地。
兩股人結伴北上,當走到石咀山金雞嶺,忽遇一夥莽撞劫匪。這劫匪怎是馮麟閣俄式裝備的對手。一戰下來,劫匪被剿滅的精光,眾人占領了匪穴。
考慮到隊伍裏有三十幾人傷情嚴重,北去實屬不便。馮麟閣做出決定,要求所有帶傷之人就此安營紮寨,由馬九做統領,由於物資有限,但留下之人吃喝用度需自籌,其實就是讓他們繼續做著搶劫勒索的勾當。
馮麟閣表示,留下的人馬,一則是療傷修養,二則是以此為基地繼續擴大隊伍,積攢錢糧,以備日後之需。
馮麟閣留下了充足的槍支彈藥後帶領其他人離去。馬九帶領餘下的傷員就此占地為王。雖然和馬九相處時日不多,但眾匪徒還是嚴格執行了馮麟閣的命令,對馬九不僅尊崇有加,更是唯命是從。有了這麽多人馬聽命於自己,馬九一時變得性情剛烈,膽大妄為起來,就這樣一個關東客一夜之間變成了一個地道的匪首。
不多日,所有傷員痊愈,一個個又是生龍活虎。馬九也開始練起了打槍騎馬。在這種氣氛的熏陶下,就連當年的文弱女孩青禾,如今也變成了一個善於騎射,敢作敢為的剛性烈女。
聽罷,少凱道:“馬九叔!今後有何打算?難道就此下去?”
馬九挺起胸脯到:“馮麟閣馮大當家的不是鼠目寸光之人,他心懷抱負,目光遠大,將來必是一位亂世英傑,跟著他幹,終將成就一番大的事業!”
當兩人說到正酣,忽然從門口閃進一人。此人非別,正是青禾妹妹。
隻見青禾身材高挑,紅衣裹體,步伐鏗鏘。雖是靚麗無比,但眼角眉梢裏卻透著千層殺氣。
青禾一頭撲到少凱身邊,口喊三哥,撩衣查看傷症.........完全沒有女孩子那種拘束、害羞隻情,卻滿是痛惜、憐憫之意。自此為少凱換藥療傷的事都由青禾一人包攬。
次日,茶足飯飽。景泰等人與馬九、少凱進行商量。結果是景泰等人先行去雙河鎮采買藥材,留下少凱在此養傷,等景泰原路返回之時,再接上少凱一同回奈何橋。眾人皆表示無異議,就此景泰等人先行離去。
三日後,方遠山等人傷勢漸好,也有離去之意。在眾人難舍難離的氣氛中,方遠山一行人也就此離去。
少凱的肩傷還好隻是皮裏肉外,並未傷及到筋骨。在青禾的耐心照料下,沒幾日也漸康複。養傷之餘,青禾不但帶著少凱賞山玩水,還讓少凱熟悉了槍械。少凱頭腦聰明,又極愛玩槍,幾日下來,對槍械不僅了如指掌,而且還玩出了一手的好槍法。
景泰等人自下山以來,已經過去了十幾日,一直不見歸來。少凱開始擔心起來,可又無可奈何。
正當少凱擔心著急之時,景泰等人風塵仆仆的回來了。這一次,還多出來三輛大車,去時七人七馬。回時七人七馬,隻是變成了三馬拉車,三人駕車,四人四馬護行。隻見車上堆滿了大小麻布袋子,用繩子捆紮的結結實實。
次日,少凱、景泰等人決定離開。馬九叔並不做挽留,隻是從懷裏掏出一百兩銀子,要求少凱帶與父母,少凱也不做推辭,收下作罷。
當分別之時,少凱看著青禾道:“妹妹!寄居於荒郊野外之地,對於男兒皮糙肉厚到也無妨,你一個女孩子置身於刀光劍影之中並非好事,何不與哥哥一同回奈何橋,與我爹娘為伴,隻管縫縫補補,安心度日?”
青禾道:“自幼與爹爹相依為伴,如今雖然做著打家劫舍的勾當,但也別是一番味道。幹爹、幹娘有二哥、四哥照顧,自然是一番安居樂業。三哥你何不留下,協同我爹坐陣一方,日後與馮麟閣馮大當家的共謀大事?”
“妹妹,我本勸你改邪歸正,你到勸起我棄善從惡來了!”少凱說罷,眾人哈哈大笑。
就這樣,少凱一行人消失在了青禾的一雙淚目之中。
又是二十幾日的行程,眾人終於平安地回到了奈何橋。
齊家寶升少爺聽聞眾人歸信,早已備好酒菜。推杯換盞之餘,景泰向寶升詳細地介紹了此行的所遭所遇,聽得寶升少爺時而鎖眉,時而放聲大笑,對少凱更是讚譽有佳。
一日,寶升少爺將少凱喚入內堂,笑道:“賢弟今年十八歲有餘,已到了娶妻立戶的年齡。我一向喜好賢弟,試想將關係更進一步。我家小妹今年一十七歲,許配給賢弟如何?”
少凱聽罷,愣在了那裏。
寶升見了此狀,又道:“賢弟大可放心,我家妹妹雖然生性傲慢,但也算是大家閨秀,知書達理,況且容貌不凡。”
少凱道:“少爺一片好意,但我家二哥少良今年已經二十有餘,還尚未娶妻。哥哥未娶,我做兄弟的又怎敢先行。不妨此事先放於日後,等我家哥哥成家立業後再提。”
齊少爺聽罷也就此擱置起來。少凱也未與他人提及。
說來也巧,自此少凱、同景泰等人在後院習武練功,時常發現一容貌出眾的女子經常在後院二樓窗角窺視少凱。
隻見此女子真是嬌小玲瓏,如花似玉,楚楚可人。想必此人就是齊寶升少爺說的齊家小姐。想到齊少爺早有將妹妹許配給自己之意,少凱一時驚喜萬分,想入非非。
齊家院落有三層,頭層院落專為待客迎賓之用,二層院落為家丁休息練功場所,三層院落是齊家內宅。齊家家教甚嚴,外人不允許進入內宅;內宅太太、小姐、丫鬟婆子不允許出到外宅。所以少凱來到齊家這麽久,對齊家婦孺家人並不了解,就連景泰等人也是知之頗少。
日久天長,內宅二樓女子雖然與少凱並無交談、促膝,但兩人早已眉目傳情,鍾情彼此,大有非你不娶,非你不嫁之意。
十八九歲的年齡正值男兒春心蕩漾之時,少凱時常夜不能寐,即是入睡,夢裏也滿是齊家小姐之容貌。偶爾不見二樓窗角之美顏,少凱更是六神無主,做事神不守舍。
這一日,齊寶升喚來眾人。交代大家,明日重走老路,先攜帶煙土到奉天交貨,然後攜銀票北上雙河鎮置辦藥材。大家聽了,表示領命,各自做準備去了。
這一去將是兩三個月,少凱怎能放得下齊家小姐,真是難耐相思之苦。夜晚少凱犯起混來,偷偷翻牆進入齊家後宅。
少凱摸進二樓,來到小姐閨房外,並未敲門,徑直而入。那小姐正坐立燈前,看到少凱,並未驚慌,徑直走過來一把抱住少凱。少凱也伸出手臂,將小姐摟入懷中。
還未等少凱開口,那小姐道:“帶我一起走吧,外邊的花花世界我早已向往多時,我們一起遊山玩水,浪跡天涯,再苦再累我都不怕。”
少凱道了句:“小姐珍重,等我回來!”說罷轉身匆匆離去。
一路之上到也還順暢,先是拜訪了謝魁智,後到奉天交貨。稍作休整後,一行人直奔石咀山。
可是當眾人來到金雞嶺後,眼前場景不由得叫人驚詫萬分。隻見曾經的山寨已經被夷為平地,到處都是被彈藥炸出來的大小坑穴,破東亂西散落一地,整個金雞嶺空無一人。看樣子這裏一定發生了一場激戰。少凱見狀,不由得脊背發涼,真不知馬九叔和青禾是否健在,是否安然無恙。
眾人一路前行,一路打聽金雞嶺的情況。後來從石咀山附近鄉民口裏得知,前不久金雞嶺發生了一起激戰。開戰雙方是金雞嶺上的土匪和一支日本憲兵隊。激戰了整整一天一夜,後來土匪被打敗,殘兵敗將被日本人俘虜,都帶到奉天去了。
少凱一聽,既是氣憤不已,又是驚恐萬分。決定讓章景泰帶領其他人等繼續前行,自己一個人先行回奉天。景泰執意不肯,並開解少凱,等置辦好藥材,回來之時,一同陪他到奉天打聽情況,少凱才就此作罷。
一路之上,少凱精神不定,狂躁無比,滿腦子都是青禾、馬九叔。
一行人來到雙河鎮,少凱並不賞街觀景,隻管催促景泰快些采購藥材。又用了三日之功,滿滿的三大車藥材購置完畢。一行人匆匆出發,經石咀山回到了奉天。
進入奉天城後,景泰等人為了配合少凱尋一尋馬九叔的下落,就在來時交易煙土的藥鋪落了腳。
藥鋪的主人,就是先前少凱所見到的那個老者,名叫於慶金。經章景泰介紹,於慶金認識了少凱。少凱便把石咀山金雞嶺的事向於老爺子做了詳細的匯報,並請於老爺子幫忙打聽馬九叔的下落。
於老爺子聽後,擼著胡須道:“你說的金雞嶺一場激戰,殘兵敗將又被帶到了奉天,這個事情我們老百姓怎麽會知道。不過也不要著急沮喪,我道是有個侄兒叫於水源,他是在奉天城東日本大和商社裏做通譯,一向和日本人交好。我可以叫他去打聽一下。”於慶金說罷,打發人去找於水源。
沒過多久,從門外走來一人,隻見這人穿著打扮與眾不同。頭戴禮帽,身穿洋服,腳上黑亮的皮鞋,臉上還卡著金絲退的眼鏡,年齡三十上下。進到屋來,環視了一下四周,摘下禮帽,微微一笑道:“叔叔,叫小侄來可有事?”
“大事沒有,隻是向你打聽一下,有沒有聽說過日本人血洗吉林石咀山金雞嶺的事?”於慶金道。
“聽過,聽過,就是一夥自不量力的土匪。不但被剿了匪巢,還俘虜了幾個。”於水源說道。
眾人一聽就是眼睛一亮,不過不敢插嘴,繼續等於老爺子問道:“俘虜了幾個人?有確切的姓名嗎?”
“具體幾個我卻不知,姓字名誰當然也無從知曉,不過據聽說被俘虜的匪徒裏還有個女的。”於水源答道。
少凱一聽,稍微舒了口氣,不用說,那女的肯定是青禾。
“現在這些人是被處死了?還是被關押著?”於慶金繼續問道。
“日本人一路過新民府,就把俘虜移交給了新民知府,至於有沒有被處決就不清楚了。”於水源答道。
於慶金捋著胡子,思索了半天道:“水源,這裏沒有你的事了,你可以走了,不過如果有這些人的新情況,盡快告與我知。”於水源向眾人輕輕鞠了一躬,退了出去。
“現如今,這土匪橫行,又有東洋人,西洋人作亂,皆是可恨之輩。到處打仗,藥材一天一個價,就連我們藥鋪也是捉襟見肘,無藥可賣啊!”於慶金歎息道。
“於老爺,雖然土匪可恨,但這夥土匪中有我的至親,更是我的救命恩人,不可不救。還請於老爺幫我想想辦法才是。”少凱道。
於慶金眉頭緊鎖思索半晌道:“孩子,老夫雖然淨重你小小年紀重情重義,但此事是比登天啊!官府曆來痛恨土匪,更何況此次被關押的土匪又是日本人送來的。”
少凱抱拳拱手道:“於老爺久居於此,買賣鋪戶如此興盛,定是結交廣泛,人脈通達,還請於老爺費心。剛才於老爺也說了,當下藥材緊缺,價格一天高比一天,如果此事能得到您老人家相助,我馬少凱保證再走吉林,一定幫於老爺運回藥材!”
於慶金聽了點了點頭,一邊思索一邊自言自語:“劫監反獄,不可能;收買知府,也不可能.........”
“至於人脈嘛,唉!新民知府有個專管文案的師爺叫唐文喬,唐師爺。此人跟我有交情,時常來我這裏買煙土,每一次我都是半賣半送,不妨去讓他給出出注意。”於慶金眉頭一展道。
次日,於慶金親自帶著少凱坐上馬車奔赴新民府,景泰等人在家守候。
到了新民後,很快就找到了於慶金說過的唐文喬唐師爺。一番客套後,於慶金向唐文喬說明了來由。唐文喬連連搖頭道:“您來晚了一步。一共五個匪徒,四男一女,男的於三天前就已經正法,現在隻剩下了那個女的,由於考慮到她年齡尚小,知府大人還未做出裁決,不過就是不處決,恐怕也得被關押一輩子。”
少凱一聽激動萬分,忙問:“被處決的人裏可有叫馬九的?”
唐文喬思索片刻,搖頭表示沒這個人。此時少凱真不知馬九叔到底是戰死沙場還是僥幸逃脫,不過慶幸的是青禾還活著。
當提到是否有辦法解救青禾,唐師爺連連搖頭道:“除非知府大人發天恩,否則無計可施。”
與唐師爺交談過後,於慶金也隻好勸解少凱,叫他放棄解救念頭。當二人告別唐師爺後,少凱決定暫時留在新民,並委托於慶金通知章景泰可先行回奈何橋。於慶金連連搖頭歎息離去。
少凱找到了新民大牢,一連在大牢的高牆外徘徊了三天,都是無計可施。少凱在大牢外小樹林正倚著大樹一籌莫展的時候。忽然有人從身後拍了他肩膀一下,激淩淩打一冷戰回頭看時,發現來人非別,正是馬九叔。隻見馬九叔落魄不堪,頭戴破草帽,衣衫襤褸,滿臉茲泥,麵容十分憔悴。
一番交談下來。原來馬九並未戰死,而且也未受傷。僥幸逃脫之後,發現日本人帶走了青禾等人,就偷偷的跟蹤,一直跟蹤到新民府。在新民大牢前也是徘徊多日,今天碰巧遇到少凱。少凱告訴了馬九,一共被俘虜了五人,四人已經被處決,青禾還在牢裏。要想解救青禾,除非知府大人本人答應,別無他法。
說到此,馬九道了句:“那就想辦法綁了他的票!”
少凱聽罷為之一振道:“這是下下之策,不過也隻能鋌而走險。”
自此二人日夜守候在新民知府衙門外,尋找接近知府老爺的機會。可又談何容易,這知府老爺就住在衙門裏少有出門,即使偶爾出門,也是有幾個帶槍的官兵不離其左右。一時真是愁煞二人。
這一日,天色漸暗,隻見知府衙門大門一開,出來一頂大轎。四個抬轎的杠夫,轎子左右各跟著一個背著槍的官兵。出於這麽多日的監視,兩人判定轎子裏的人定是知府大人。這轎子左彎右轉進了一大戶人家。隻見這大戶人家張燈結彩,看似這知府大人是來吃喜宴的。二人遠遠地蹲在角落裏,盯著大戶人家的門口。
少凱低聲道:“馬九叔,今天就是最好的下手機會,一則此路僻靜,二則以往護送知府大人的官兵都比較多,今天隻有兩個人。機會難得,方式方法隻有一個,就是製服持槍的官兵,奪槍!然後如此這般.......”,二人商量了一番,準備今晚動手。
漸進夜半,大戶人家的客人已經陸續離去。又等了一會,隻見知府大人的轎子出了門。說來也巧,護送轎子的兩個官兵似乎也喝了酒,走路不穩,神不守舍地跟在轎子後邊。
大轎逐步走進了一處僻靜的巷子。少凱、馬九互相遞了一下眼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後方各自向兩個官兵下了手。說時遲那時快,還未等兩個官兵反應過來,就已經被放倒在地,槍也已經落在了少凱、馬九手裏,利用槍托猛砸了官兵的頭顱幾下,兩個人也就昏死了過去。抬轎子的四個杠夫哪裏見過此等陣仗,轎杆一滑,四人癱軟在地。再看這轎子向前一仰,裏麵的人順勢滾了出來。馬九用槍逼住四個杠夫,這四人別說動彈,就連喊話的力量也已經不見絲毫。少凱此時用槍頂住知府大人的麵門道:“我們乃吉林石咀山金雞嶺的土匪!是來替我們的兄弟報仇的,你膽敢呼叫,我就斃了你!”
這知府大人到是見過世麵,先是驚慌了半晌,然後鎮定下來道:“好漢,有話好說,切勿動怒。”
“我問你,關押在你們新民大牢的五個兄弟怎麽樣了?”少凱問道。
“好漢來晚了一步,有四人已經被法辦了,不過我也是按朝廷的旨意辦事,身不由己啊。”知府答道。
“那還有一人,你打算如何處理?”少凱繼續問道。
“還有一個是個女子,不過好漢既然來了,我就合了好漢的意,放人就是。”知府答道。
“聽好了!明日一早,你就安排放人,還要準備一匹好馬給她,並交代她,盡管沿著大牢門口的官道一路西行,我們自然有人在路上接應,你可能辦到?”少凱問道。
“能辦到,能辦到。”知府答道。
“再把我剛才說的,重複一遍!”少凱說罷,知府遂重複了一遍。
“告訴你,我們這次一共來了一百多弟兄,都已經埋伏在了衙門左右。你若明天不放人,或者耍心眼做報複,小心你的狗頭!這兩杆槍我們暫時借用一下!”說罷少凱、馬九兩人匆匆離去。
不說知府大人如何收場,單說少凱、馬九一路跑回了大牢外的小樹林。兩人氣喘籲籲,休息了片刻,按之前的約定,少凱留在小樹林觀望,馬九到十裏外官道旁做接應。少凱左思右想,真不知明天是福是禍。
次日,天剛見亮。少凱向監獄大門正望時,隻見監獄的側門開了,一個官兵遷出一匹馬,馬上之人正是青禾。隻見青禾打馬沿官道西去,同時官兵也退回去,門也關了。少凱又觀望了兩個時辰,見並無官兵跟來,也就撤身裏去。
少凱來到十裏外小樹林,老遠就看到了馬九父女。剛到身邊,青禾一頭紮進了少凱的懷裏。三人走進樹林深處,進行歇腳、交談。
三人在此座談了一整天,當少凱最後問道馬九、青禾接下來有什麽打算的時候。
馬九道:“少凱賢侄,馬九叔有個不情之請,你看青禾聰明伶俐,相貌不俗,況且你對她有兩次救命之恩,俗話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以後就讓青禾為你縫縫補補,洗衣做飯,生兒育女。你就把她帶回奈何橋吧。”說著馬九背過頭去。
青禾聽後,非但沒有害羞拒絕之意,反到摟住少凱的胳膊道:“三哥,早在幾年前你在船上救我父女倆的時候,我就決定了此生非三哥不嫁。事到如今,我更是願意不離三哥左右,以身相許,白頭偕老。我跟你回奈何橋!”
少凱聽罷,連連搖頭道:“馬九叔,青禾妹妹是個好女孩。不過我一直當青禾是自己的親妹妹,並無他想。況且,況且.......”
“既然如此,又何以舍命相救!還不如讓我死在新民大牢!”青禾甩開少凱的胳膊,走到了一邊抽泣起來。
馬九一時無語,捏呆了半晌道:“賢侄,如今出人頭地,事業有成,不說是鼇裏奪尊,但也是人中龍鳳。我家小女配不上也是情有可原。”
“馬九叔說的哪裏話來。隻是我也有難言之隱,其實我早有心許。奈何橋齊家小姐已經口頭許配於我,雖然未辦婚事,但我們兩個人早已經一見鍾情,中意彼此。”少凱無奈的說道。
“既已如此,我就不為難三哥了。但三哥請你記住,我馬青禾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此生非你不嫁!爹!我們走!”青禾灑淚道。
少凱無語,隻聽馬九道:“少凱賢侄,我父女倆又欠你一個人情。我決定去黑龍江投靠馮麟閣馮大當家的,日後有緣,我們他鄉再見!”說罷,馬九和青禾消失在了夜幕之中。
少凱連夜步行,第二日漸進中午,來到了於慶金於老爺子家裏。
一踏進於家院子,讓少凱不解的是章景泰等人並沒有離去。掐指算來,已經是二十幾日有餘。看到少凱回來,章景泰高興異常道:“兄弟,你總算回來了,如果今天再不回來,我們就要起身了!”說罷哈哈大笑。
進入大廳,見過於慶金於老爺子。少凱並未隱瞞,而是將新民府解救青禾的事詳細的說了一遍。於慶金聽後豎起大指道:“少凱兄弟,果真俠義心腸,讓老朽佩服不已啊。”
少凱轉頭對章景泰道:“景泰大哥,你們雖然一直等我,小弟感激不盡,但你們還是先行,為了報答於老爺子的一番恩情,我決定留下來再走吉林雙河鎮........”
還未等少凱說完,於慶金道:“不用了,不用了,少凱小兄弟有所不知啊,這章景泰兄弟也是義氣凜然啊,他這幾天把你要做的事都給做啦。”說罷哈哈大笑。
後來少凱才了解到,原來景泰被少凱的重情重義所打動。於是在少凱留在新民的這段時間裏,帶領著幾個兄弟,跋山涉水又跑了趟吉林,幫於慶金置辦了幾大車藥材,替少凱還了這份人情。其實景泰他們也是昨天剛剛才回到奉天,發現還是不見少凱,決定今天用完午飯準備出發,沒想到在這關鍵時刻,少凱回來了。眾人真是開心無比。
十幾日後,眾人回到了奈何橋,又是一次滿載而歸,自然是一番慶祝。少凱的心早已飛到了齊家後宅二層小樓上。uu看書 .uunsh曾經幾次偷看二樓窗角,那副熟悉的麵孔,嬌滴滴的臉龐依舊又一次出現在了窗角。
這一日,齊寶升又喚少凱一人進屋。少凱心裏無比的希望少爺再提提小姐的事。隻見寶升一碗茶過後說道:“家妹時常聽我提及賢弟,她對你也是讚譽有佳,還時常偷看你習武練功。我看他也是對你鍾情無比,今天難得空閑,不如讓你們見上一見如何?”
少凱興奮無比,口裏答應著,整理了一下衣衫。
沒過多時,門簾處走來一位女子。寶升道:“賢弟,這就是我家妹妹。”
少凱不看變罷,一看鏜啷啷茶杯落地。這女子雖然長相不俗,但根本不是後宅二樓那副熟悉的麵孔。少凱一時愣在那裏,兩眼呆直。那女子見狀,臉一紅躲了起來。
寶升不停的誇讚著妹妹,但少凱什麽都沒有聽進去,隻管胡亂地點頭。
過了許久,寶升不再說話。少凱這才回過神來道:“少爺有幾位妹妹?”
“一個啊,就這一個。”寶升答道。
“那後宅二樓裏住的又是何人啊?”少凱問道。
寶升一聽,哈哈大笑道:“那是我的三姨太,今年也才二十歲。我有三房姨太太,大太太住在淩城縣城,二太太住在左旗縣城,這三太太嘛,就是金屋藏嬌嘍。”
少凱回到了家中,不吃不喝,少言寡語,目光呆滯,精神恍惚。往日的錚錚鐵骨,一下裏變得頹廢呆傻起來。直到有一天,他連招呼也沒打,一人一馬離開了家,離開了奈何橋,這日正是九月初九重陽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