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兩個攤子
穿到七零:帶著母親進城了 作者:三斤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太好了,我這兩天讓紅姐多買些原料,到時候我們就分兩個攤子,看看能多賣出去多少。”陳秀娘聽後很高興,這不但是為了對付小混混的手段,更是她生意上邁出的一大步。
如果生意擴大,相信她不久就可以把現在住的房子買下來了。
自從做生意掙了錢,買房這個想法就沒從她的腦海裏出去過。
照目前這個情況,女兒大概率要留在京市的,身為母親的她得早早為孩子打算。
她打聽過京市的房價,估算著他們現在住的房子大概需要兩三千買下來。
她現在的生意做了有兩個月了,賺了也有兩千塊錢了,但是需要留一部分錢買原料,拋去之前給女兒買的衣物,還有近期因為天熱,為了女兒過得更舒服,狠下心來添置的電風扇,一時間她的兜裏可支配的現金也隻有三四百塊了。
雖然再做半年生意後,應該也可以攢夠買房子的錢,不過誰知道接下來的生意是否還如現在這般受歡迎呢。
而且現在允許做,不代表以後也可以做,萬一上麵又不允許了呢。
所以她想盡快賺夠買房的錢,多支幾個攤子正好可以滿足她的願望。
蘇晚晚不知道她買的房子已經被惦記上了,這時正躺在床上享受電風扇帶來的涼爽。
——
兩天後,沈峰找的三人都上崗了,林大正“功成身退”,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
沈峰這邊打算再幫著照看兩天,看看三人能不能滿足要求。
於是就出現了這一幕,柳紅和陳秀娘從家裏出發,推著車子奔向兩個方向,身後各跟著兩個小夥子。
考慮到柳紅是本地人,且自己做中介好多年,她的能力和性格足夠自己帶兩個新人,這次沈峰就跟著陳秀娘出攤兒。
“老板,一會兒我幹啥?”跟著陳秀娘的青年叫張勇,也是當時第一個決定到這裏幹活的高個子男人。
“哎呦,可別叫老板,你叫我陳姨就行,一會兒我們到了地方也不用太大聲地叫賣,等有人來買糕的時候給他們拿就行了。”陳秀娘叮囑道。
“知道了,陳姨。”張勇聽了感覺這活兒聽起來太簡單了,就連他上學的弟妹都能幹,如果真是這樣,那這30塊的工資掙得挺容易的。
陳秀娘這次帶著張勇來出攤的地方是她們第一次擺攤的地兒,電影院。
雖然工廠裏下班也有很多人買零嘴,但是還是電影院的人買的多一些,所以通常她們都會選擇先在電影院門口擺攤,等後麵電影不播了,再去工廠或者學校,正好時間都不衝突。
三人到的時間還早,第一場電影的時間都還沒到。
陳秀娘先把標價的小牌子豎在車把上,沈峰和張勇兩人分別將後座的糕點和酸梅湯搬下來。
之前定製的一次性杯子到貨了,陳秀娘這次出攤就做了一桶酸梅湯試試效果,成本不多,及時效果不好也賠不了幾個錢。
攤子擺好不一會兒,電影院就陸續進人了,光顧小攤子的人不少,大部分人買了糕點都會帶杯酸梅湯。
張勇負責盛酸梅湯,沈峰負責包糕點,兩人都是動作利索的小夥子,陳秀娘隻負責收錢就好了。
小攤的生意也是隨著電影院人流變化的,電影開場後他們的生意就少了。
“陳姨,您真厲害,做的點心這麽受歡迎。”張勇驚歎著,就這一會兒的功夫,他們帶來的點心就賣出去了一半,供銷社的點心賣的都沒這麽快。
“現在人們生活好了,小年輕都舍得花錢了,”陳秀娘感歎道,來看電影的基本都是小年輕,即使也有一些年紀大的,估計也是買回家給孩子吃的。
“給,你也嚐嚐,也給提提意見。”陳秀娘大方地拿出一塊點心遞給張勇。
“陳姨,點心這麽金貴的東西我怎麽能隨便吃。”張勇先是驚訝於陳秀娘的做法隨後立馬拒絕道。
“你在我這裏賣點心,沒吃過怎麽行,到時候顧客來了問你什麽味道,你都說不出來,那不耽誤事兒嗎。”陳秀娘嗔怪道,隨後又想起一塊遞給沈峰。
沈峰大方地接過吃了起來,張勇見狀沒再推辭,接過點心小心翼翼地嚐了一口,軟糯香滑,一股甜香味頓時充斥著味蕾。
不知怎麽的,甚至有些熱淚盈眶,他忙轉過身控製情緒,然後不舍得再吃,想留給家裏的弟妹。
陳秀娘一看就明白怎麽回事兒了,她拿出包裝紙包了兩塊點心“聽說你家裏有弟弟妹妹,也給他們嚐嚐。”
“這怎麽行,陳姨,點心這麽金貴,我怎麽能連吃帶拿的。”張勇雖然家裏條件不好,但不是個愛占便宜的。
不能白拿,他狠下心來打算買兩塊,而且現在掙錢了,日子會越來越好的“嬸子,那我買兩塊吧。”
“這......”陳秀娘本意是好的,可不是想賣給人家賺錢的,一時間不知道說些什麽。
沈峰瞧了提議道“陳姨,那就給他優惠價,也算是咱們的內部福利了。”
陳秀娘聽了很是讚同,“啊,這個好,優惠價,小張,這回你可別再拒絕了。”
“哎,多謝陳姨,還有峰哥。”張勇接過點心小心地放到了兜裏,他都能想象弟弟和妹妹吃的時候能有多開心,此時他無比慶幸自己答應來這裏工作。
柳紅這邊的情形雖沒有那邊溫馨,但也還算順利。
兩個小夥子很聽柳紅的話,她給兩人分工,也是一人賣點心,一人賣酸梅湯,她收錢。
等晚上回去後,陳秀娘和柳紅一盤算,謔,利潤差不多是原來的2倍。
“阿秀,我們也太厲害了,一天能掙這麽多啊。”柳紅感到不可思議,她現在享受這份生意的分成,今天的利潤她可以分走差不多15塊,這都趕上她那口子半個月工資了。
這麽幹下去,她一個月就四百多,不出意外的話,她再過兩年就是個萬元戶了,柳紅美美地暢想著。
不出意思的話,這話可真準,意外沒多久就降臨到他們頭上。
如果生意擴大,相信她不久就可以把現在住的房子買下來了。
自從做生意掙了錢,買房這個想法就沒從她的腦海裏出去過。
照目前這個情況,女兒大概率要留在京市的,身為母親的她得早早為孩子打算。
她打聽過京市的房價,估算著他們現在住的房子大概需要兩三千買下來。
她現在的生意做了有兩個月了,賺了也有兩千塊錢了,但是需要留一部分錢買原料,拋去之前給女兒買的衣物,還有近期因為天熱,為了女兒過得更舒服,狠下心來添置的電風扇,一時間她的兜裏可支配的現金也隻有三四百塊了。
雖然再做半年生意後,應該也可以攢夠買房子的錢,不過誰知道接下來的生意是否還如現在這般受歡迎呢。
而且現在允許做,不代表以後也可以做,萬一上麵又不允許了呢。
所以她想盡快賺夠買房的錢,多支幾個攤子正好可以滿足她的願望。
蘇晚晚不知道她買的房子已經被惦記上了,這時正躺在床上享受電風扇帶來的涼爽。
——
兩天後,沈峰找的三人都上崗了,林大正“功成身退”,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
沈峰這邊打算再幫著照看兩天,看看三人能不能滿足要求。
於是就出現了這一幕,柳紅和陳秀娘從家裏出發,推著車子奔向兩個方向,身後各跟著兩個小夥子。
考慮到柳紅是本地人,且自己做中介好多年,她的能力和性格足夠自己帶兩個新人,這次沈峰就跟著陳秀娘出攤兒。
“老板,一會兒我幹啥?”跟著陳秀娘的青年叫張勇,也是當時第一個決定到這裏幹活的高個子男人。
“哎呦,可別叫老板,你叫我陳姨就行,一會兒我們到了地方也不用太大聲地叫賣,等有人來買糕的時候給他們拿就行了。”陳秀娘叮囑道。
“知道了,陳姨。”張勇聽了感覺這活兒聽起來太簡單了,就連他上學的弟妹都能幹,如果真是這樣,那這30塊的工資掙得挺容易的。
陳秀娘這次帶著張勇來出攤的地方是她們第一次擺攤的地兒,電影院。
雖然工廠裏下班也有很多人買零嘴,但是還是電影院的人買的多一些,所以通常她們都會選擇先在電影院門口擺攤,等後麵電影不播了,再去工廠或者學校,正好時間都不衝突。
三人到的時間還早,第一場電影的時間都還沒到。
陳秀娘先把標價的小牌子豎在車把上,沈峰和張勇兩人分別將後座的糕點和酸梅湯搬下來。
之前定製的一次性杯子到貨了,陳秀娘這次出攤就做了一桶酸梅湯試試效果,成本不多,及時效果不好也賠不了幾個錢。
攤子擺好不一會兒,電影院就陸續進人了,光顧小攤子的人不少,大部分人買了糕點都會帶杯酸梅湯。
張勇負責盛酸梅湯,沈峰負責包糕點,兩人都是動作利索的小夥子,陳秀娘隻負責收錢就好了。
小攤的生意也是隨著電影院人流變化的,電影開場後他們的生意就少了。
“陳姨,您真厲害,做的點心這麽受歡迎。”張勇驚歎著,就這一會兒的功夫,他們帶來的點心就賣出去了一半,供銷社的點心賣的都沒這麽快。
“現在人們生活好了,小年輕都舍得花錢了,”陳秀娘感歎道,來看電影的基本都是小年輕,即使也有一些年紀大的,估計也是買回家給孩子吃的。
“給,你也嚐嚐,也給提提意見。”陳秀娘大方地拿出一塊點心遞給張勇。
“陳姨,點心這麽金貴的東西我怎麽能隨便吃。”張勇先是驚訝於陳秀娘的做法隨後立馬拒絕道。
“你在我這裏賣點心,沒吃過怎麽行,到時候顧客來了問你什麽味道,你都說不出來,那不耽誤事兒嗎。”陳秀娘嗔怪道,隨後又想起一塊遞給沈峰。
沈峰大方地接過吃了起來,張勇見狀沒再推辭,接過點心小心翼翼地嚐了一口,軟糯香滑,一股甜香味頓時充斥著味蕾。
不知怎麽的,甚至有些熱淚盈眶,他忙轉過身控製情緒,然後不舍得再吃,想留給家裏的弟妹。
陳秀娘一看就明白怎麽回事兒了,她拿出包裝紙包了兩塊點心“聽說你家裏有弟弟妹妹,也給他們嚐嚐。”
“這怎麽行,陳姨,點心這麽金貴,我怎麽能連吃帶拿的。”張勇雖然家裏條件不好,但不是個愛占便宜的。
不能白拿,他狠下心來打算買兩塊,而且現在掙錢了,日子會越來越好的“嬸子,那我買兩塊吧。”
“這......”陳秀娘本意是好的,可不是想賣給人家賺錢的,一時間不知道說些什麽。
沈峰瞧了提議道“陳姨,那就給他優惠價,也算是咱們的內部福利了。”
陳秀娘聽了很是讚同,“啊,這個好,優惠價,小張,這回你可別再拒絕了。”
“哎,多謝陳姨,還有峰哥。”張勇接過點心小心地放到了兜裏,他都能想象弟弟和妹妹吃的時候能有多開心,此時他無比慶幸自己答應來這裏工作。
柳紅這邊的情形雖沒有那邊溫馨,但也還算順利。
兩個小夥子很聽柳紅的話,她給兩人分工,也是一人賣點心,一人賣酸梅湯,她收錢。
等晚上回去後,陳秀娘和柳紅一盤算,謔,利潤差不多是原來的2倍。
“阿秀,我們也太厲害了,一天能掙這麽多啊。”柳紅感到不可思議,她現在享受這份生意的分成,今天的利潤她可以分走差不多15塊,這都趕上她那口子半個月工資了。
這麽幹下去,她一個月就四百多,不出意外的話,她再過兩年就是個萬元戶了,柳紅美美地暢想著。
不出意思的話,這話可真準,意外沒多久就降臨到他們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