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伊佩菲爾從冬眠艙裏麵起來的時候,亞佐夫已經在指揮艦橋等候著了,星圖上顯示,他們已經進入索林蟲群的控製區內。
亞佐夫指揮下的艦隊陣型出奇的分散,大量的戰列艦被安排在艦隊外圍,而威爾士號泰坦則在艦隊陣型最中央,艦隊陣型中間是各類組成小編隊的小型艦船。
按照之前的戰鬥經驗來說,麵對索林蟲群的時候應該盡可能的將艦隊艦船聚集在一起,集中艦隊火力在遠距離就將蟲群消滅,星耀帝國的艦隊也是使用的類似思路。
而亞佐夫艦隊這種配置怎麽看怎麽別扭,戰列艦放在最外側確實能最大程度的發揮戰列艦的火力,但戰列艦與戰列艦之間又太分散了,戰列艦之間的火力支援效率又比較低。
而安排在艦隊陣型中間的小型艦船編隊,是典型的混合艦船編隊,驅逐艦和巡洋艦的數量相同,這樣的小型艦編隊最大的特點是,幹啥啥不行。
很明顯,這些小型艦編隊也不是承擔艦隊救火隊任務的,把占據艦隊絕大部分數量的小型艦船編成沒啥作用的編隊充當救火艦隊,但凡是個智商正常的艦隊指揮官都做不出來這種事。
主要承載著艦隊重火力任務的戰列艦放在最外圍,占據艦船絕大部分數量的小型戰艦卻放在艦隊中間,這麽一看,艦隊最中央的泰坦級旗艦反倒是落位最正常的。
就正常的艦隊作戰思路來說,應該把小型艦放在艦隊最外圍吸收火力,戰列艦和泰坦放在艦隊中央充當火力堡壘才對。
伊佩菲爾看不懂亞佐夫艦隊的配置,但亞佐夫這種級別的艦隊指揮官,應該不是什麽等閑之輩,伊佩菲爾隻能期待亞佐夫這種艦隊配置是不是有什麽拿手絕活了。
星圖顯示他們一直在深入索林蟲群的控製區內,但周邊卻沒什麽蟲群存在。
“我還以為一旦進入索林蟲群控製區內,就會被一大堆蟲母群起而攻之呢。”伊佩菲爾看著除了己方艦隊以外空蕩蕩的星圖,說道。
“我們現在還在索林蟲群控製區的邊緣部位,自然不會遇到什麽蟲母,遇到的可能也就隻是十幾隻蟲母組成的小型編隊,隻會有小規模的交戰。
說起來也奇怪,銀河會戰已經過去兩年了,我們觀測到的索林蟲母數量卻在一直變少,最開始的時候邊境都會偶爾有兩隻零散蟲母晃蕩。
現在在邊境區域,隻會遇到十幾隻蟲母組成的小型運輸編隊,他們在行星上播撒蟲群藤蔓,在行星上采集資源,采完就離開,丟下蟲群藤蔓不管。
這兩年以來,蟲母的數量不增反降,我們還觀測到過有蟲母追殺蟲母的情況出現,恐怕除了我們偶爾剿滅的蟲母群外,蟲群內部也在發生什麽事情。”亞佐夫歎息道。
“趁著索林蟲群正處於虛弱狀態的時候,對他們發起一波強烈的攻勢不是更好嗎?”伊佩菲爾問道。
“我們也討論過這樣的作戰計劃,然而我們的觀測數據打消了這個念頭,在北方星域的哨兵陣列觀測中,蟲母的數量也隻是從最開的三萬下降到了兩萬而已。
我們現在手中的艦隊並沒有消滅兩萬隻蟲母的把握,況且蜚還在那裏,它並沒有死,它身邊有數千隻蟲母在活動,為它供給營養,我們並沒有能夠殺死他的武器。”亞佐夫歎息道。
現在的情況尼菲安娜實際上已經介紹給伊佩菲爾無數次了,從不同的指揮官口中也隻是得到相同的回答,現在對索林蟲群的作戰確實是一籌莫展啊。
“難道我們就要這樣一直拖下去,直到蜚恢複,然後被索林蟲群碾碎嗎?”伊佩菲爾問道。
“雖然我們束手無策,但我們也並不是無計可施,地聯方麵是沒什麽作為了,星耀帝國說他們正在搞一個可能能殺死蜚的武器,在近兩年就能完成測試,隻能期待他們的成果了。”亞佐夫歎息道。
“希望如此吧......那我們在這裏的作戰任務,就隻是純粹的收集蟲母的作戰數據,為之後的決戰做準備?”伊佩菲爾問道。
“當然不是,光是收集作戰數據的話,並不需要地聯艦隊出場,我們的武器裝備是固定的,極易被索林蟲群針對,未來決戰的時候也會對我們武器產生不利,我們在這,是有其他的事情要做。”亞佐夫說完後,地聯艦隊又完成了一次躍遷,進入了一個恒星係內。
這個恒星係的第三顆行星很明顯有些不一樣,它的表麵是紫色的,而紫色的行星在現在這種環境下隻有一種可能,它被蟲群藤蔓侵蝕了。
亞佐夫進入恒星係後,指揮著艦隊在恒星係發送了一段十分低頻的超空間信號,幾乎淹沒在了恒星係的背景超空間信號裏麵,應該隻有專用的設備能夠接收到這樣的超空間信號。
亞佐夫連續發送了數段超空間信號後,才得到了回信,那是一段恒星係坐標,在這個恒星係的第五顆氣態行星的衛星群裏麵。
“這個信號是......救援信號?!索林蟲群控製區內居然還能有生物存活?!”伊佩菲爾驚歎道。
“索林蟲群一共控製了北方星域三千多個恒星係,在這三千多個恒星係中,有大約400顆舊北聯的殖民行星,一共有大約一萬億智慧生命生活在其中。
在一萬億智慧生命中,總是會有幸運兒找到在災難之中幸存下來的方法的,但他們沒有逃離索林蟲群控製區的希望,而我們的存在,就是為他們提供希望。”亞佐夫說道。
艦隊根據對方提供的信息,深入了氣態行星的衛星群中,在衛星群裏麵的大大小小衛星中,找到了一座相當隱蔽的科研基地,看到大批量的艦隊前來,科研基地也飛出了兩艘近軌道科研船,和艦隊完成了對接。
“北方星域古爾行星附屬科研站,是這個恒星係裏麵的氣態行星觀測科研站,在索林蟲群天災發生前不久建成。
當索林蟲群的陰雲籠罩整個北方星域北部的時候,這座科研站盡可能的在索林蟲群入侵古爾行星之前接收行星上的居民。
得益於這座科研站極其隱蔽的位置,索林蟲群吞噬古爾行星的時候,並沒有發現他們,隨著古爾行星被蟲群藤蔓吞噬,他們可能就是古爾行星最後的幸存者了。”亞佐夫介紹道。
“那你們是怎麽發現他們的?”伊佩菲爾問道。
“在一個月前,我們接收到了未知的量子通訊設備的聯絡請求,在詳細了解之後我們知道了,這座科研站收到了我們的信息,想盡辦法修複了一台量子通訊設備,和我們取得了聯絡,那我們自然就要想盡辦法的營救他們。”亞佐夫說道。
“一個月......也就是出航的時候嗎?我們跑這一趟就是專門為了救他們?”伊佩菲爾問道。
“當然不是,我們還會在索林蟲群的控製區內巡邏,到處廣播偽裝後的超空間信號,搜索更多的幸存者。
偽裝後的超空間信號,正常聽起來就像是北方星域裏麵一些還沒停止運行的廣告衛星發送的廣告信息。
我們在其中用暗語的方式藏進了一些有關於我們艦隊的信息,和我們艦隊取得聯絡的方式,如何等待救援等等消息。
如何編幾個索林蟲群看不出來,但是銀河文明看得出來的暗語廣告,確實絞盡了我們的腦汁,但現在發揮了效果,我們就心滿意足了。”亞佐夫說道。
“這個方法,誰想出來的?雖然不是很精妙,但確實是在我們的思維死角裏麵,誰會想到隨處可見的星際廣告裏麵藏著信息呢?”伊佩菲爾感慨道。
“那得問那個叫2403的星耀帝國ai了,他的下屬說他經常能想到一些奇奇怪怪,但意外實用的方法。”亞佐夫攤手說道。
“那個ai啊,那不奇怪了。”伊佩菲爾恍然大悟的說道。
“亞佐夫指揮官,古爾科研站的幸存者已經接收完畢,有大約20萬幸存者在其中,他們的狀態都不是很好。”就在伊佩菲爾和亞佐夫聊天的時候,亞佐夫的下屬報告道。
“嗯,將他們分到專門的運輸艦上麵去,好好保護他們。”亞佐夫說道。
“是,指揮官,還有一件事要報告......”亞佐夫的下屬有些猶豫的說道。
“什麽事情?”亞佐夫問道。
“我們在科研站的倉庫裏麵,發現了大量的生物骨骼,這些骨骼不像是食用類生物的骨骼,而是......”亞佐夫的下屬剛想繼續說下去,就被亞佐夫打斷了。
“不用說下去了,這個時代想要生存下去都不容易,沒必要追究這些了,將科研基地炸毀吧,讓這一切隨之飄散吧。”亞佐夫歎息道。
“......是否要對他們進行心理評估?”亞佐夫的下屬繼續問道。
“能做的都做,能治的都治,這樣的經曆,對於任何一個智慧生命的精神都是嚴重衝擊,他們也是受害者。”亞佐夫說道。
“是,指揮官。”亞佐夫的下屬說完後,關閉了通訊連接。
“你是不是覺得我有些仁慈了?”亞佐夫看著旁邊用不解的目光盯著他的伊佩菲爾,問道。
“成為食用品是對一個智慧生命最大的侮辱,我們人類聯邦都不會幹這種事情,在人類聯邦中,就算是累死的奴隸,也是以完整的身體化為灰燼的。”伊佩菲爾說道。
“嗬,那你一定是沒吃過蓋勒斯星際集團出品的海星罐頭,智慧生命也隻是一坨有機聚合物而已,在仇恨的驅使下,在生命的渴求下,並非不可攝取的神聖之物。
當你被困在一座物資缺乏的科研站裏麵,饑餓到瀕死,唯一的食物可能是身邊的有機聚合物,為了活下去有何不可?
如果是在和平時期,這樣的行為確實讓任何智慧生命都無法接受,但在極端情況下,任何極端行為都有赦免的理由。”亞佐夫說道。
“你有些太極端了。”伊佩菲爾說道。
“你經曆的還是太和平了,你並沒有見過真正的極端。”亞佐夫說道。
就當伊佩菲爾想要繼續辯論下去的時候,艦隊的警報響了起來,星圖上顯示外圍有一支蟲母編隊正在接近。
“這難道是伏擊?!”伊佩菲爾驚訝的說道。
“不,並不是,蟲群並不喜歡用伏擊這種戰術,他們恐怕隻是來古爾行星取資源的,我們剛好跟他們撞上了而已。”亞佐夫解釋完後,立刻開始命令艦隊。
“全體艦隊成員,進入一級戰鬥姿態,裝載古爾行星幸存者的戰艦脫離戰鬥序列,進入艦隊核心圈內著重保護,其他艦船盡可能快速的消滅來犯之敵!”亞佐夫命令道。
除了有幾艘裝載著古爾行星幸存者的巡洋艦進入了艦隊陣型核心,亞佐夫艦隊的陣型並沒有什麽大的變化。
恒星係外的蟲母已經發現了恒星係內的亞佐夫艦隊,他們將自己身邊的護衛蟲群全部撲了上來,自己本體也開始大量生產戰鬥蟲群。
亞佐夫艦隊看到來襲的護衛蟲群後,並沒有著急開火,反倒像是在等著什麽......
“亞佐夫!戰鬥蟲群要過來了!你難道要跟它們打近戰嗎?!”伊佩菲爾看著不斷接近的戰鬥蟲群,驚呼道。
“安心,伊佩菲爾,我自有分寸。”亞佐夫安撫道。
“艦隊光環:聚能電弧場已經準備完畢!”艦橋中一個聲音傳來,亞佐夫的整支艦隊,以威爾士號泰坦為最中心,一束束電弧在各艘艦船之間開始傳遞。
最小型的驅逐艦搭載的電弧發射器,都射出電弧,匯集到威爾士號泰坦上麵,然後威爾士號上麵的電弧發射器接受了外圍小型戰艦的電弧,向艦隊最外圍的戰列艦射去。
艦隊最外圍的戰列艦接收了威爾士號泰坦發射過來的電弧之後,直接轉手向艦隊外麵的護衛蟲群射去。
藍色的電弧在戰列艦麵前形成了一麵巨大的電弧網,而不是一束束鏈接蟲子的電弧束,電弧網保持著超光速的速度,掃過了來襲的戰鬥蟲群。
大約20萬隻戰鬥蟲群,直接被這麵巨大的電弧網完全湮滅。
這個艦隊光環,這個攻擊強度,和伊佩菲爾看到的北聯電弧戰艦完全不同,掌握了電弧核心科技的地聯果然是藏了些東西的。
亞佐夫指揮下的艦隊陣型出奇的分散,大量的戰列艦被安排在艦隊外圍,而威爾士號泰坦則在艦隊陣型最中央,艦隊陣型中間是各類組成小編隊的小型艦船。
按照之前的戰鬥經驗來說,麵對索林蟲群的時候應該盡可能的將艦隊艦船聚集在一起,集中艦隊火力在遠距離就將蟲群消滅,星耀帝國的艦隊也是使用的類似思路。
而亞佐夫艦隊這種配置怎麽看怎麽別扭,戰列艦放在最外側確實能最大程度的發揮戰列艦的火力,但戰列艦與戰列艦之間又太分散了,戰列艦之間的火力支援效率又比較低。
而安排在艦隊陣型中間的小型艦船編隊,是典型的混合艦船編隊,驅逐艦和巡洋艦的數量相同,這樣的小型艦編隊最大的特點是,幹啥啥不行。
很明顯,這些小型艦編隊也不是承擔艦隊救火隊任務的,把占據艦隊絕大部分數量的小型艦船編成沒啥作用的編隊充當救火艦隊,但凡是個智商正常的艦隊指揮官都做不出來這種事。
主要承載著艦隊重火力任務的戰列艦放在最外圍,占據艦船絕大部分數量的小型戰艦卻放在艦隊中間,這麽一看,艦隊最中央的泰坦級旗艦反倒是落位最正常的。
就正常的艦隊作戰思路來說,應該把小型艦放在艦隊最外圍吸收火力,戰列艦和泰坦放在艦隊中央充當火力堡壘才對。
伊佩菲爾看不懂亞佐夫艦隊的配置,但亞佐夫這種級別的艦隊指揮官,應該不是什麽等閑之輩,伊佩菲爾隻能期待亞佐夫這種艦隊配置是不是有什麽拿手絕活了。
星圖顯示他們一直在深入索林蟲群的控製區內,但周邊卻沒什麽蟲群存在。
“我還以為一旦進入索林蟲群控製區內,就會被一大堆蟲母群起而攻之呢。”伊佩菲爾看著除了己方艦隊以外空蕩蕩的星圖,說道。
“我們現在還在索林蟲群控製區的邊緣部位,自然不會遇到什麽蟲母,遇到的可能也就隻是十幾隻蟲母組成的小型編隊,隻會有小規模的交戰。
說起來也奇怪,銀河會戰已經過去兩年了,我們觀測到的索林蟲母數量卻在一直變少,最開始的時候邊境都會偶爾有兩隻零散蟲母晃蕩。
現在在邊境區域,隻會遇到十幾隻蟲母組成的小型運輸編隊,他們在行星上播撒蟲群藤蔓,在行星上采集資源,采完就離開,丟下蟲群藤蔓不管。
這兩年以來,蟲母的數量不增反降,我們還觀測到過有蟲母追殺蟲母的情況出現,恐怕除了我們偶爾剿滅的蟲母群外,蟲群內部也在發生什麽事情。”亞佐夫歎息道。
“趁著索林蟲群正處於虛弱狀態的時候,對他們發起一波強烈的攻勢不是更好嗎?”伊佩菲爾問道。
“我們也討論過這樣的作戰計劃,然而我們的觀測數據打消了這個念頭,在北方星域的哨兵陣列觀測中,蟲母的數量也隻是從最開的三萬下降到了兩萬而已。
我們現在手中的艦隊並沒有消滅兩萬隻蟲母的把握,況且蜚還在那裏,它並沒有死,它身邊有數千隻蟲母在活動,為它供給營養,我們並沒有能夠殺死他的武器。”亞佐夫歎息道。
現在的情況尼菲安娜實際上已經介紹給伊佩菲爾無數次了,從不同的指揮官口中也隻是得到相同的回答,現在對索林蟲群的作戰確實是一籌莫展啊。
“難道我們就要這樣一直拖下去,直到蜚恢複,然後被索林蟲群碾碎嗎?”伊佩菲爾問道。
“雖然我們束手無策,但我們也並不是無計可施,地聯方麵是沒什麽作為了,星耀帝國說他們正在搞一個可能能殺死蜚的武器,在近兩年就能完成測試,隻能期待他們的成果了。”亞佐夫歎息道。
“希望如此吧......那我們在這裏的作戰任務,就隻是純粹的收集蟲母的作戰數據,為之後的決戰做準備?”伊佩菲爾問道。
“當然不是,光是收集作戰數據的話,並不需要地聯艦隊出場,我們的武器裝備是固定的,極易被索林蟲群針對,未來決戰的時候也會對我們武器產生不利,我們在這,是有其他的事情要做。”亞佐夫說完後,地聯艦隊又完成了一次躍遷,進入了一個恒星係內。
這個恒星係的第三顆行星很明顯有些不一樣,它的表麵是紫色的,而紫色的行星在現在這種環境下隻有一種可能,它被蟲群藤蔓侵蝕了。
亞佐夫進入恒星係後,指揮著艦隊在恒星係發送了一段十分低頻的超空間信號,幾乎淹沒在了恒星係的背景超空間信號裏麵,應該隻有專用的設備能夠接收到這樣的超空間信號。
亞佐夫連續發送了數段超空間信號後,才得到了回信,那是一段恒星係坐標,在這個恒星係的第五顆氣態行星的衛星群裏麵。
“這個信號是......救援信號?!索林蟲群控製區內居然還能有生物存活?!”伊佩菲爾驚歎道。
“索林蟲群一共控製了北方星域三千多個恒星係,在這三千多個恒星係中,有大約400顆舊北聯的殖民行星,一共有大約一萬億智慧生命生活在其中。
在一萬億智慧生命中,總是會有幸運兒找到在災難之中幸存下來的方法的,但他們沒有逃離索林蟲群控製區的希望,而我們的存在,就是為他們提供希望。”亞佐夫說道。
艦隊根據對方提供的信息,深入了氣態行星的衛星群中,在衛星群裏麵的大大小小衛星中,找到了一座相當隱蔽的科研基地,看到大批量的艦隊前來,科研基地也飛出了兩艘近軌道科研船,和艦隊完成了對接。
“北方星域古爾行星附屬科研站,是這個恒星係裏麵的氣態行星觀測科研站,在索林蟲群天災發生前不久建成。
當索林蟲群的陰雲籠罩整個北方星域北部的時候,這座科研站盡可能的在索林蟲群入侵古爾行星之前接收行星上的居民。
得益於這座科研站極其隱蔽的位置,索林蟲群吞噬古爾行星的時候,並沒有發現他們,隨著古爾行星被蟲群藤蔓吞噬,他們可能就是古爾行星最後的幸存者了。”亞佐夫介紹道。
“那你們是怎麽發現他們的?”伊佩菲爾問道。
“在一個月前,我們接收到了未知的量子通訊設備的聯絡請求,在詳細了解之後我們知道了,這座科研站收到了我們的信息,想盡辦法修複了一台量子通訊設備,和我們取得了聯絡,那我們自然就要想盡辦法的營救他們。”亞佐夫說道。
“一個月......也就是出航的時候嗎?我們跑這一趟就是專門為了救他們?”伊佩菲爾問道。
“當然不是,我們還會在索林蟲群的控製區內巡邏,到處廣播偽裝後的超空間信號,搜索更多的幸存者。
偽裝後的超空間信號,正常聽起來就像是北方星域裏麵一些還沒停止運行的廣告衛星發送的廣告信息。
我們在其中用暗語的方式藏進了一些有關於我們艦隊的信息,和我們艦隊取得聯絡的方式,如何等待救援等等消息。
如何編幾個索林蟲群看不出來,但是銀河文明看得出來的暗語廣告,確實絞盡了我們的腦汁,但現在發揮了效果,我們就心滿意足了。”亞佐夫說道。
“這個方法,誰想出來的?雖然不是很精妙,但確實是在我們的思維死角裏麵,誰會想到隨處可見的星際廣告裏麵藏著信息呢?”伊佩菲爾感慨道。
“那得問那個叫2403的星耀帝國ai了,他的下屬說他經常能想到一些奇奇怪怪,但意外實用的方法。”亞佐夫攤手說道。
“那個ai啊,那不奇怪了。”伊佩菲爾恍然大悟的說道。
“亞佐夫指揮官,古爾科研站的幸存者已經接收完畢,有大約20萬幸存者在其中,他們的狀態都不是很好。”就在伊佩菲爾和亞佐夫聊天的時候,亞佐夫的下屬報告道。
“嗯,將他們分到專門的運輸艦上麵去,好好保護他們。”亞佐夫說道。
“是,指揮官,還有一件事要報告......”亞佐夫的下屬有些猶豫的說道。
“什麽事情?”亞佐夫問道。
“我們在科研站的倉庫裏麵,發現了大量的生物骨骼,這些骨骼不像是食用類生物的骨骼,而是......”亞佐夫的下屬剛想繼續說下去,就被亞佐夫打斷了。
“不用說下去了,這個時代想要生存下去都不容易,沒必要追究這些了,將科研基地炸毀吧,讓這一切隨之飄散吧。”亞佐夫歎息道。
“......是否要對他們進行心理評估?”亞佐夫的下屬繼續問道。
“能做的都做,能治的都治,這樣的經曆,對於任何一個智慧生命的精神都是嚴重衝擊,他們也是受害者。”亞佐夫說道。
“是,指揮官。”亞佐夫的下屬說完後,關閉了通訊連接。
“你是不是覺得我有些仁慈了?”亞佐夫看著旁邊用不解的目光盯著他的伊佩菲爾,問道。
“成為食用品是對一個智慧生命最大的侮辱,我們人類聯邦都不會幹這種事情,在人類聯邦中,就算是累死的奴隸,也是以完整的身體化為灰燼的。”伊佩菲爾說道。
“嗬,那你一定是沒吃過蓋勒斯星際集團出品的海星罐頭,智慧生命也隻是一坨有機聚合物而已,在仇恨的驅使下,在生命的渴求下,並非不可攝取的神聖之物。
當你被困在一座物資缺乏的科研站裏麵,饑餓到瀕死,唯一的食物可能是身邊的有機聚合物,為了活下去有何不可?
如果是在和平時期,這樣的行為確實讓任何智慧生命都無法接受,但在極端情況下,任何極端行為都有赦免的理由。”亞佐夫說道。
“你有些太極端了。”伊佩菲爾說道。
“你經曆的還是太和平了,你並沒有見過真正的極端。”亞佐夫說道。
就當伊佩菲爾想要繼續辯論下去的時候,艦隊的警報響了起來,星圖上顯示外圍有一支蟲母編隊正在接近。
“這難道是伏擊?!”伊佩菲爾驚訝的說道。
“不,並不是,蟲群並不喜歡用伏擊這種戰術,他們恐怕隻是來古爾行星取資源的,我們剛好跟他們撞上了而已。”亞佐夫解釋完後,立刻開始命令艦隊。
“全體艦隊成員,進入一級戰鬥姿態,裝載古爾行星幸存者的戰艦脫離戰鬥序列,進入艦隊核心圈內著重保護,其他艦船盡可能快速的消滅來犯之敵!”亞佐夫命令道。
除了有幾艘裝載著古爾行星幸存者的巡洋艦進入了艦隊陣型核心,亞佐夫艦隊的陣型並沒有什麽大的變化。
恒星係外的蟲母已經發現了恒星係內的亞佐夫艦隊,他們將自己身邊的護衛蟲群全部撲了上來,自己本體也開始大量生產戰鬥蟲群。
亞佐夫艦隊看到來襲的護衛蟲群後,並沒有著急開火,反倒像是在等著什麽......
“亞佐夫!戰鬥蟲群要過來了!你難道要跟它們打近戰嗎?!”伊佩菲爾看著不斷接近的戰鬥蟲群,驚呼道。
“安心,伊佩菲爾,我自有分寸。”亞佐夫安撫道。
“艦隊光環:聚能電弧場已經準備完畢!”艦橋中一個聲音傳來,亞佐夫的整支艦隊,以威爾士號泰坦為最中心,一束束電弧在各艘艦船之間開始傳遞。
最小型的驅逐艦搭載的電弧發射器,都射出電弧,匯集到威爾士號泰坦上麵,然後威爾士號上麵的電弧發射器接受了外圍小型戰艦的電弧,向艦隊最外圍的戰列艦射去。
艦隊最外圍的戰列艦接收了威爾士號泰坦發射過來的電弧之後,直接轉手向艦隊外麵的護衛蟲群射去。
藍色的電弧在戰列艦麵前形成了一麵巨大的電弧網,而不是一束束鏈接蟲子的電弧束,電弧網保持著超光速的速度,掃過了來襲的戰鬥蟲群。
大約20萬隻戰鬥蟲群,直接被這麵巨大的電弧網完全湮滅。
這個艦隊光環,這個攻擊強度,和伊佩菲爾看到的北聯電弧戰艦完全不同,掌握了電弧核心科技的地聯果然是藏了些東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