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李強和父親把他這次釣的魚倒進暫留池,不大的暫留池一下就滿了,魚群密密麻麻的在水池裏遊來遊去。


    還好他們最開始就是按照流動水源設計的,隻需要給暫留池多一些水量供給,魚兒就不會缺氧死亡,隻會快速地適應新環境,為後麵的“宿舍”生活做著準備,也讓那些不想讀“住校”的魚兒,提前淘汰。


    李強打算等吃完午飯後,再來給暫留池裏的魚兒分類,將它們分別放到十二格小魚池裏,至於他預留的九米長巨物魚池,暫時還沒有魚兒能享受到這個待遇。


    就算是“鍋蓋鯿”也不行。


    老李家今天中午的午餐很豐盛,幾隻大螃蟹,一盤清蒸翹嘴魚,還有一盤香煎小雜魚。再配上一盤青菜,一道清燉南瓜湯,三葷一素一湯,生活直奔小康。


    李強今天釣到不少兩三斤的小翹嘴,一條也有三四十公分長了,拿來清蒸正合適。


    不是他開始漂了,也不是家裏來客要弄這麽多菜,主要還是之前魚兒在魚簍裏太擁擠了,好多小雜魚和翹嘴魚都缺氧翻了肚皮,他家中午隻能加餐了,不可能兩三斤左右的魚都直接拿來喂雞喂豬吧,那也太浪費了。


    李強隻挑了幾條肥一點的拿來清蒸,其他的都切成小段,弄成了炸魚,這樣也方便存放,想吃的時候拿出來蒸一下,紅燒或是燉湯都行,


    李強和父親李盛二人中午又喝了一點小酒,各自犒勞了自己一番,他家的酒都是李盛自己泡的,泡酒的材料用的都是他去山裏找的藥材,每天適量喝一點,對身體還有一定的好處。


    李強就是知道這玩意不傷身,反而很滋補身體,才會喝一點,他重生前不怎麽愛喝白酒,因為他沒什麽錢,喝不到好酒,經常和朋友一起喝酒,第二天就頭疼的厲害,估計是假酒太多了。


    酒足飯飽後,李強就去後院把暫留池的魚兒分類,父親李盛起得太早,吃完就去睡了。


    等到王慧蘭把廚房收拾好來到後院魚池,李強已經是弄得七七八八了。


    十二個魚池裏,他一下就用了九個。


    小雜魚一個,鯽魚一個,鯉魚一個,草魚一個,白鰱魚一個,胖頭魚一個,鯿魚一個,翹嘴一個,黃骨魚一個。


    或許有人會問為什麽紅尾沒有魚池放。


    因為在李強看到,紅尾和巨型白條沒多大區別,他現在是格子比魚的品種更多,所以才能任性放。


    但是以後肯定會有更多的魚種上岸,他這十二格魚池根本就不夠用。


    本來按照各種魚的價格來說,鯽魚、鯉魚可以放在一起,白鰱魚和胖頭魚可以放在一起,他為了好看暫時都把它們區分開來,也是為了方便撈取,所以他直接把大個體的經濟魚種,都給安排了一個單間。


    隻有“不小心”釣獲的雜魚,才通通放在一起,要麽老李家偶爾來了興致,想吃香煎小雜魚的時候撈一下,要麽太多就直接喂雞喂豬。


    李強將暫留池的魚分好類,整個後院的大魚池就盤活了。


    現在大部分的魚池都有魚在裏麵,其中白鰱魚池和鯿魚池最是引人注目。


    白鰱魚池實在是太擁擠了,密密麻麻的全是一條條肥碩的大白鰱,如果不是李強把胖頭魚都分出去,一格魚池怎麽都放不下,裏麵的白鰱魚是李強兩天的魚獲,整體重量估計接近兩百斤。


    李強在想以後他要麽繼續擴建魚池,要麽就把九米長巨物魚池分成兩個,拿一個專門來放鰱鱅,不然就憑他每天的釣獲,一格小魚池怎麽都放不下。


    等他把所有魚池的來水檢查完畢,確認都有從小溪接過來的流水進入魚池後,王慧蘭就來到後院看魚。


    她上午一直在搓玉米粒,中午又要弄飯,還沒來得及來魚池看看具體有多少魚,就早上李強釣獲“鍋蓋鯿”的時候看過一次,後麵看到李盛父子來來回回地又倒了兩趟,也知道父子二人今天應該釣了不少魚,不然不會二人抬著魚簍回來了。


    這下處理好家務瑣事來到後院,剛好李強把暫留池裏的魚分好類,一格一格的看起來很是方便,王慧蘭把大魚池從頭看到尾,臉上的笑容都沒停過。


    實在是魚池裏一條條肥嘟嘟的魚兒太喜人了,每一條都是一張張遊動的人民幣,她怎麽不高興,家裏又要進財了,她的項鏈也快了。


    特別是看到裝有大白鰱的那格魚池裏,幾乎都要滿出來了,不知道要賣多少錢。


    還有那條她早上看過的“鍋蓋鯿”,在一眾小鯿魚中鶴立雞群,儼然一副鯿魚之王的樣子,明天秦貴來拉魚,王慧蘭打算第一個就賣了“它”,看能不能賣個好價錢。


    可惜就是秦貴一次要不了太多,要是能夠把大魚池裏的魚都收走,她家能發一筆小財。


    李強沒去管在大魚池旁笑嗬嗬的母親王惠蘭。從他第一天釣魚掙錢開始,他就說過母親這種開心的場麵後麵還很多,他也很樂意讓王惠蘭一直這樣開開心心的。


    重生這段時間以來,李強已經是知道了他家為什麽隻有他一個孩子的原因,完全就是老天爺覺得老實人好欺負。


    在老李那個年代,一個家庭孩子的數量是不好估計的,可能兩三個,可能七八個,但是家裏隻有一個小孩的,確實是鳳毛麟角。


    陳雯雯家有三個小孩,侯子文家也是兄弟倆,宋春燕家裏孩子更多,足足有五個。


    而他家,就李強一個孩子,真正的一脈單傳。


    當然張穎家也隻有她一個女孩。但是張穎家是因為她父母情況特殊,沒時間多要小孩,所以才隻有一個。


    李強跟父母釣魚的時候問過這個問題,母親支支吾吾的不想多說,每次都避開了這個話題。


    而平日裏沉默寡言的父親李盛,估計是覺得李強都這麽大了,加上現在家裏的事情很多都是李強在負責,倒是和李強多說了一些。


    老李家很窮,十幾二十年來都窮。


    李盛這一代沒有老一輩人幫襯,全靠村裏幾位伯伯的幫助才立了起來。但是畢竟隻有他一個人,再怎麽努力種地,也隻有那點收成。後麵和王慧蘭成了親,家裏才多了一個。


    王慧蘭家裏最開始也是看李強父親李盛做事勤快,人長的也不賴,沒有單身漢的惡習,就想招李盛當上門女婿,不過這個要求被李強二爺也就是李盛的二伯拒絕了。


    二爺那個時候複員不久,在村裏負責民兵工作,他性子剛烈,一聽王家要李盛去當倒插門的上門女婿,去王家村生活,他就不願意了。


    雖然王家村就在他們李家村旁邊,但是他怎麽能讓好朋友的兒子受委屈呢。


    於是二爺就聯合了他們那一脈的李家兄弟三人,動員李家村的本家人給李盛蓋了房子,還把新房子周圍的地也給了他,這才幫李盛娶回了王慧蘭。


    李強父親李盛和母親王慧蘭都是老實本分人,勤勞能幹,又為人謙和,結婚後小兩口不光把小家擴建了,家裏的地也種的好好的,和村裏的人關係也處地很好,哪家需要幫忙的都是第一個去。


    婚後不久,二人就迎來了家裏第一個孩子,也就是現在的李強。


    王慧蘭懷上李強後,李盛非常開心,地裏的活基本上也不要王慧蘭幹,還三天兩頭的去鎮上買好吃的給王慧蘭吃,可以說是一個優秀的丈夫。


    不過命運總喜歡和好人開玩笑。


    王慧蘭懷胎十月,即將分娩,他們為了節約錢,想讓孩子以後能過得好一點,就沒有去醫院生孩子,而是選擇在家裏生產,找了個村裏德高望重的過來人幫忙接生。


    生孩子本就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情,加上王慧蘭懷李強的時候不缺營養,胎兒長的好,一時間就難產了。


    李盛見許久不見生產,他也沒碰到過這個情況,不知所措,好在他二伯曾經在外麵待過,知道這種難產的情況孕婦和胎兒很危險,連忙嗬斥醒李盛,和村裏人把王慧蘭送到醫院。


    雖說最後孩子和大人都保住了,王慧蘭卻因此喪失了繼續生育的能力。


    雖然李盛夫妻二人都對這個結果難過,但是生活還得繼續,日子還要一天天的過,加上李強也要二人撫養,就暫時放下此事。


    不過後麵幾年,二人一邊把家裏操持著過下去,一邊想辦法調理王慧蘭的身體,想再多生幾個孩子,畢竟李盛這一脈就隻有他一人。


    那個年代也提倡多生孩子多種地,生活才能富下去,他倆也想家裏多幾個孩子熱鬧,長大後也能互相幫襯,不會像李盛一樣,孤兒一個,吃百家飯長大。


    奈何之前難產對王惠蘭身體影響太大,加上醫療條件的限製,一直沒什麽效果,反倒是吃藥太多,留下病根,二人多年的求子問藥之路,也把老李家拖向了貧困的深淵。


    這就是為啥李強家隻有一個小孩,家裏又窮得叮當響的原因。


    以前李強不知道還有這段往事,他重生前就認為是父母沒本事,才導致家裏貧困,他得不到家裏的一丁點幫助。


    沒想到母親王慧蘭為了生下他,差點連命都沒了,父親更是這麽多年,一直把家庭扛在肩上,負重前行。


    所以李強看到母親王慧蘭每次賣魚這麽開心,才會充滿動力。他也不是非要闖出一番事業,來證明自己重生一次的價值,站在時代的浪尖之上。


    而是他這一輩子,就是來讓父母過上好日子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1988:這條河被我承包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彈殼超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彈殼超人並收藏重生1988:這條河被我承包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