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掙紮
穿越賈璉之慢節奏生活 作者:江陵野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謝鱗見賈璉在講完保齡侯家的故事後,一屁股坐到門檻上,依著書房的大門,即使是從背影看,也知道他正癡癡地看著庭院裏的花,像以往的無數次集會裏做的一樣,總是看上去怏怏地。
“真是個懶背貨,還要我講下一半。”
謝鱗放下茶,身子向後傾,靠在椅背上,講述起京河修繕案的後半段故事,“荊夫,不用擔心史家的結果。
你璉二哥剛才說了,從漢以來的士人集團都是依靠著民心同皇帝對抗而不斷延續的。但他也說過,延續的是士人這個理念上的共同體,作為共同體具體的一份子不知換了多少茬人家了,‘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史家的好日子還在後頭呢。
現在對於我們而言,重要的是京河修繕的主導權已經掌握在虞公手上,但是施行修繕案他還缺個重要的條件。
在談論這個重要條件之前,我們需要搞清楚為什麽京河修繕案拖到現在?
璉二先前講的很清楚了,保齡侯死前京河修繕已經進入施行階段,但隨之而來的保齡侯身死、太子被廢、推選太子失敗,到了嘉祥三十三年初,京河修繕事宜在兩年時間裏還停留在保齡侯死時的進度上,等到由剛升任工部右侍郎的憲文公主持工程的時候,時機比嘉祥三十年還要差上很多了。
比起保齡侯那時候,三十三年初時的政局已經不是可以用不穩定來形容的了,而是混亂。
彭城侯上台後,對於京河修繕其實一直在推動,隻是阻力很大。
京河修繕成功所帶來的收益所有人都看的出來,彭城侯沒理由拒絕這份收益從他眼皮子底下溜走,但最終他卻決定用貪汙案毀掉這個工程,這其中的緣由是值得讓人深思的。
那一夜你璉二哥也說了,隨著推選太子失敗,彭城侯等人開始試圖用控製朝政的形式硬推忠獻親王上台,如果京河修繕過程所帶來的聲望對廢太子有益,那麽對忠獻親王也是有益的。
那麽對誰不利?”
“上皇!”陸預瞬間浮現出一張蒼老的麵龐。
“京河修繕一直沒有進度,越沒耐性的人隻會越覺得希望渺茫,彭城侯為首的團體就是這樣的。
但你覺得彭城侯是個沒耐性的人嗎?
二十二年戰事失敗、科爾沁部騎兵迂回進攻錦州企圖切斷大軍後路的時候,是彭城侯一邊抽調水師船隻建立起從天津塘沽口到遼東梁房口的緊急補給路線,一邊從熊嶽城率步騎趕往沙嶺堡救駕的。
在那樣十萬火急的危局下,彭城侯也沒忘記維持住大軍的後勤補給,讓二十萬大軍能夠保存士氣,他是何等的才能呀。
彭城侯不是沒了耐性,而是沒了時間。
同上皇的鬥爭持續越久,彭城侯越能感到無力感,因為他無法從君臣、父子的角度戰勝上皇,當年賈璉說彭城侯英明一世,即使最後身死,也沒有敗給皇帝,而是敗給了體製。
這句話我是認的。
因為即使是意識到可能會失敗,彭城侯也沒有向上皇低頭,而是從另一個角度,向皇帝發起了進攻。
在眼看無法獲得京河修繕的利益之後,他決定用京河修繕案廢掉忠獻親王的競爭對手——當時的忠肅親王、後來的今上繼承大統的可能性。
京河修繕案從最開始就有三方牽涉其中,一是發起方,李軻背後的經世學派及士人群體;二是具體從事該項工程的工部和順天府衙門;三是占據了大部分征收土地的勳貴。
注意,這個時候這個事情跟史家已經沒有多大關係了,保齡侯死了,這個工程不能完成最擔心的不是史家的那兩個侯爺,而是借了大把銀子給史家的各府勳貴,我們與此有重大利益幹係。
毀掉這個工程,等於得罪三方勢力。
在當時的朝局中,以彭城侯為首的勳貴和像胡之問這樣的理學門人已經在忠獻親王身上下了注,留給今上去團結的勢力已經不多了。
當時彭城侯是首輔,京河修繕案是他的領導下的忠獻親王黨同三方勢力合作推動的。
而進度始終無法推進的原因是很讓人難訴說的。上皇當然不想讓這個工程在彭城侯在任期間推行成功,但他拒絕的理由是不能這麽直接的,這會有傷他的聖名。
還記得方才璉二講的保齡侯是在什麽情況下啟動這個提案的嗎?
上皇支持的反對派給出的理由正是國家財用不足。
在國家財用不足的情況下還要推行的事情上曝出貪汙,正好契合了反對派的心思,你說好不好嗎?”
謝鱗講的久了,停下喝口茶潤潤嗓子。
“原因是這麽個原因,但貪汙案不能由忠獻親王黨曝出來,要不然三方勢力該恨的就不是今上了。
彭城侯在忠獻親王黨、上皇親信、忠肅親王門人外,挑中另一個人。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同清貴文人交往過密,在都察院、六科給事中這些台諫聚集的衙門中有親信的忠順親王。
我們猜測彭城侯是通過忠獻親王身邊理學門人的途徑將貪汙情況透露給了都察院的禦史何沅,這人正是忠順親王的人。
隨後何沅在朝堂上直接揭發了京河修繕的貪汙罪狀,禦史們又上承奏本言及忠獻親王同彭城侯交往過密,請命忠肅親王查之,說忠肅親王在江淮私鹽案和西北侵地案中秉公辦事、不徇私情,是最合適人選。
至於結果嘛,你也知道了。
工部和順天府衙門死了不少人,修繕事宜也宣布徹底告吹,無限期終止。
至於彭城侯的目的也沒有達成,反而是今上即了位。
天下事哪有事事如意的,說到底不過是個被逼入死角的可憐人最後的搏命一擊而已,然後平靜地邁入已知的結局。”
陸預聽完整個故事,心內沒有熱血澎湃,為帝國上層的權謀詭鬥所著迷,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在大人物的手中成為黨爭的工具、籌碼,即使是出身高門的他也有兔死狐悲之戚。
站在門外時,他羨慕過長輩們那種言語間權勢逼人的威信,但現在經過兄長們幾次教育後,一隻腳邁入門內,卻是害怕居多,他怕他也會落得如此下場。
出於某種無以言明的感覺,他敏銳地提出一個疑問,“謝二哥,你還沒說虞公推行京河修繕缺乏的重要條件呢?”
“還能是什麽,是錢!
虞公那晚說推行新政時,不是說了國朝的稅收年年下降,朝廷現在缺的是錢,他缺的也是錢。”坐在門檻上的賈璉朗聲答道。
“真是個懶背貨,還要我講下一半。”
謝鱗放下茶,身子向後傾,靠在椅背上,講述起京河修繕案的後半段故事,“荊夫,不用擔心史家的結果。
你璉二哥剛才說了,從漢以來的士人集團都是依靠著民心同皇帝對抗而不斷延續的。但他也說過,延續的是士人這個理念上的共同體,作為共同體具體的一份子不知換了多少茬人家了,‘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史家的好日子還在後頭呢。
現在對於我們而言,重要的是京河修繕的主導權已經掌握在虞公手上,但是施行修繕案他還缺個重要的條件。
在談論這個重要條件之前,我們需要搞清楚為什麽京河修繕案拖到現在?
璉二先前講的很清楚了,保齡侯死前京河修繕已經進入施行階段,但隨之而來的保齡侯身死、太子被廢、推選太子失敗,到了嘉祥三十三年初,京河修繕事宜在兩年時間裏還停留在保齡侯死時的進度上,等到由剛升任工部右侍郎的憲文公主持工程的時候,時機比嘉祥三十年還要差上很多了。
比起保齡侯那時候,三十三年初時的政局已經不是可以用不穩定來形容的了,而是混亂。
彭城侯上台後,對於京河修繕其實一直在推動,隻是阻力很大。
京河修繕成功所帶來的收益所有人都看的出來,彭城侯沒理由拒絕這份收益從他眼皮子底下溜走,但最終他卻決定用貪汙案毀掉這個工程,這其中的緣由是值得讓人深思的。
那一夜你璉二哥也說了,隨著推選太子失敗,彭城侯等人開始試圖用控製朝政的形式硬推忠獻親王上台,如果京河修繕過程所帶來的聲望對廢太子有益,那麽對忠獻親王也是有益的。
那麽對誰不利?”
“上皇!”陸預瞬間浮現出一張蒼老的麵龐。
“京河修繕一直沒有進度,越沒耐性的人隻會越覺得希望渺茫,彭城侯為首的團體就是這樣的。
但你覺得彭城侯是個沒耐性的人嗎?
二十二年戰事失敗、科爾沁部騎兵迂回進攻錦州企圖切斷大軍後路的時候,是彭城侯一邊抽調水師船隻建立起從天津塘沽口到遼東梁房口的緊急補給路線,一邊從熊嶽城率步騎趕往沙嶺堡救駕的。
在那樣十萬火急的危局下,彭城侯也沒忘記維持住大軍的後勤補給,讓二十萬大軍能夠保存士氣,他是何等的才能呀。
彭城侯不是沒了耐性,而是沒了時間。
同上皇的鬥爭持續越久,彭城侯越能感到無力感,因為他無法從君臣、父子的角度戰勝上皇,當年賈璉說彭城侯英明一世,即使最後身死,也沒有敗給皇帝,而是敗給了體製。
這句話我是認的。
因為即使是意識到可能會失敗,彭城侯也沒有向上皇低頭,而是從另一個角度,向皇帝發起了進攻。
在眼看無法獲得京河修繕的利益之後,他決定用京河修繕案廢掉忠獻親王的競爭對手——當時的忠肅親王、後來的今上繼承大統的可能性。
京河修繕案從最開始就有三方牽涉其中,一是發起方,李軻背後的經世學派及士人群體;二是具體從事該項工程的工部和順天府衙門;三是占據了大部分征收土地的勳貴。
注意,這個時候這個事情跟史家已經沒有多大關係了,保齡侯死了,這個工程不能完成最擔心的不是史家的那兩個侯爺,而是借了大把銀子給史家的各府勳貴,我們與此有重大利益幹係。
毀掉這個工程,等於得罪三方勢力。
在當時的朝局中,以彭城侯為首的勳貴和像胡之問這樣的理學門人已經在忠獻親王身上下了注,留給今上去團結的勢力已經不多了。
當時彭城侯是首輔,京河修繕案是他的領導下的忠獻親王黨同三方勢力合作推動的。
而進度始終無法推進的原因是很讓人難訴說的。上皇當然不想讓這個工程在彭城侯在任期間推行成功,但他拒絕的理由是不能這麽直接的,這會有傷他的聖名。
還記得方才璉二講的保齡侯是在什麽情況下啟動這個提案的嗎?
上皇支持的反對派給出的理由正是國家財用不足。
在國家財用不足的情況下還要推行的事情上曝出貪汙,正好契合了反對派的心思,你說好不好嗎?”
謝鱗講的久了,停下喝口茶潤潤嗓子。
“原因是這麽個原因,但貪汙案不能由忠獻親王黨曝出來,要不然三方勢力該恨的就不是今上了。
彭城侯在忠獻親王黨、上皇親信、忠肅親王門人外,挑中另一個人。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同清貴文人交往過密,在都察院、六科給事中這些台諫聚集的衙門中有親信的忠順親王。
我們猜測彭城侯是通過忠獻親王身邊理學門人的途徑將貪汙情況透露給了都察院的禦史何沅,這人正是忠順親王的人。
隨後何沅在朝堂上直接揭發了京河修繕的貪汙罪狀,禦史們又上承奏本言及忠獻親王同彭城侯交往過密,請命忠肅親王查之,說忠肅親王在江淮私鹽案和西北侵地案中秉公辦事、不徇私情,是最合適人選。
至於結果嘛,你也知道了。
工部和順天府衙門死了不少人,修繕事宜也宣布徹底告吹,無限期終止。
至於彭城侯的目的也沒有達成,反而是今上即了位。
天下事哪有事事如意的,說到底不過是個被逼入死角的可憐人最後的搏命一擊而已,然後平靜地邁入已知的結局。”
陸預聽完整個故事,心內沒有熱血澎湃,為帝國上層的權謀詭鬥所著迷,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在大人物的手中成為黨爭的工具、籌碼,即使是出身高門的他也有兔死狐悲之戚。
站在門外時,他羨慕過長輩們那種言語間權勢逼人的威信,但現在經過兄長們幾次教育後,一隻腳邁入門內,卻是害怕居多,他怕他也會落得如此下場。
出於某種無以言明的感覺,他敏銳地提出一個疑問,“謝二哥,你還沒說虞公推行京河修繕缺乏的重要條件呢?”
“還能是什麽,是錢!
虞公那晚說推行新政時,不是說了國朝的稅收年年下降,朝廷現在缺的是錢,他缺的也是錢。”坐在門檻上的賈璉朗聲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