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相見恨晚
我身患絕症後,女帝跪求原諒 作者:西窗過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耶律洪基回到大營,身上的血汙還未幹透。
盔甲也有些歪斜,但精神卻異常亢奮。
他顧不得休息,立刻召集眾將領議事。
大帳內,氣氛凝重,眾將你一言我一語。
都在分析這支神秘“天降神兵”的來曆和目的。
“依末將看,這絕非普通的江湖散人,他們的陣法、兵器、戰馬,無一不精。”
“更像是訓練有素的精銳之師!”
滿臉絡腮胡的將領甕聲甕氣地說道。
蕭思溫捋了捋胡須,深邃的目光中透著精明。
“老夫也覺得此事蹊蹺。無忌此人,武功高強,深不可測,但他麾下士兵的戰力,更是令人震驚。”
“這絕非一朝一夕之功,背後定有高人指點,甚至…可能是某個國家的秘密軍隊。”
耶律洪基讚許地點了點頭。
“蕭丞相所言極是。這支軍隊的出現,或許正是我們遼金的轉機!若能與他們結盟,何愁北蠻和龜茲不滅?”
帳內頓時一片議論紛紛,有人支持結盟,也有人擔心其中有詐。
“將軍,”
耶律修拱手說道。
“末將認為,我們應該趁勝追擊,徹底擊潰北蠻和龜茲聯軍,以絕後患!”
他年輕氣盛,恨不得立刻提刀上馬,將敵人殺個片甲不留。
蕭思溫卻搖了搖頭。
“將軍,萬萬不可!我們如今元氣大傷,貿然出擊,隻會中了敵人的埋伏。不如以穩為主,固守城池,等待援軍。”
耶律洪基沉吟片刻,最終決定。
“這樣,先派出一支小隊,探查北蠻和龜茲聯軍的動向,再做定奪。”
……
另一邊,沈玉書信守承諾,安排了兩名伶俐的宮女帶領鳴鳳公主熟悉宮中環境。
鳴鳳公主一襲鵝黃色宮裝,襯得她肌膚勝雪,眉目如畫。
她一路走來,對宮中繁花似錦,樓台亭閣交錯的景色讚歎不已。
“大華皇宮果然氣派非凡,遠勝我高昌王宮。”
“公主謬讚了。”
領路的宮女巧笑嫣然。
“我朝疆域遼闊,物產豐富,自然勝過高昌許多。”
正說著,一行人拐過一座假山,迎麵碰上了姬無月。
她今日穿著一身水藍色長裙,顯得格外清冷孤傲。
見到鳴鳳公主,姬無月停下了腳步,嘴角勾起似有若無的冷笑:
“喲,這不是高昌的鳴鳳公主嗎?怎麽,還沒侍寢就迫不及待地出來逛園子了?”
鳴鳳公主微微一笑,不卑不亢地回道:
“宰相大人說笑了,我隻是欣賞一下大華皇宮的景色罷了。”
“倒是宰相大人,不去處理政務,卻在這裏閑逛,莫非是偷懶不成?”
姬無月臉色一僵,沒想到鳴鳳公主如此伶牙俐齒。
她冷哼一聲,拂袖而去,留下滿腹的怒火無處發泄。
“這姬宰相,真是好生無禮。”
一旁的宮女低聲抱怨道。
鳴鳳公主卻隻是淡淡一笑:
“不必理會她,我們繼續走吧。”
是夜,沈玉書處理完堆積如山的奏折。
揉了揉酸脹的眉心,起身前往鳴鳳公主的寢宮。
推開雕花木門,一股淡淡的幽香撲鼻而來。
鳴鳳公主正坐在窗邊,借著燭光翻閱書籍。
見到沈玉書,她連忙起身行禮:
“皇上萬安。”
沈玉書溫言道:“免禮,今日在宮中可還習慣?”
鳴鳳公主淺笑盈盈:
“多謝皇上關心,一切都好。隻是這皇宮太大,一時之間還有些不適應。”
“慢慢便會習慣了。”
沈玉書在她身旁坐下,目光落在她手中的書卷上。
“公主在看什麽書?”
“是《孫子兵法》。”
鳴鳳公主將書遞給沈玉書。
“臣妾閑來無事,便想學習一些兵法韜略,也好為皇上分憂。”
沈玉書接過書,有一些驚訝。
“公主也研讀兵法?”
沈玉書饒有興致地問道。
鳴鳳公主略一沉吟,纖纖玉指指向書中一段文字: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臣妾以為,治國安邦,當以民為本,兵者,不得已而用之。”
沈玉書讚許地點了點頭:
“公主所言極是,兵者,凶器也,聖人不得已而用之。朕平日裏忙於政務,對兵法的研讀倒是疏忽了些。”
“皇上日理萬機,臣妾能為皇上分憂,便是臣妾的榮幸。”鳴鳳公主柔聲說道。
“公主不僅溫柔賢淑,而且對政事也有一定的見解,真是難得。”
沈玉書由衷地讚歎。
鳴鳳公主俏臉微紅,謙虛道:
“皇上謬讚了,臣妾隻是略懂皮毛而已。”
兩人相視一笑,氣氛更加融洽。
“朕聽聞公主擅長音律,不知能否為朕彈奏一曲?”
沈玉書提議道。
“臣妾獻醜了。”
鳴鳳公主欣然應允,起身走到一旁的古琴旁坐下。
素手輕撥,琴聲悠揚,如高山流水,沁人心脾。
一曲終了,沈玉書讚歎不已:
“公主琴藝精湛,令人歎為觀止。”
“皇上過獎了。”
鳴鳳公主淺笑盈盈。
兩人繼續秉燭夜談,從兵法聊到治國之道,從詩詞歌賦聊到人生哲學。
相談甚歡,竟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沈玉書對鳴鳳公主的欣賞之情更甚。
他發現,這個看似柔弱的女子,內心卻有著一顆堅韌而智慧的心。
就在這時,寢宮外突然傳來一陣雜亂的腳步聲,由遠及近,速度極快。
這突如其來的動靜打破了寢宮內的寧靜,沈玉書和鳴鳳公主都愣了一下。
“怎麽回事?”
沈玉書心中暗道,這大半夜的,誰會在宮裏這麽瘋跑?
難道是宮裏進了刺客?
還沒等他反應過來,就聽到“砰”的一聲巨響,寢宮的大門被人猛地撞開。
一個身影踉踉蹌蹌地衝了進來,差點一頭栽倒在地上。
沈玉書定睛一看,竟然是無忌道長!
隻見無忌道長頭發蓬亂,衣衫不整,手裏還提著一個酒葫蘆。
身上散發著濃烈的酒氣,像是剛從酒缸裏撈出來的一樣。
他滿臉通紅,眼神迷離,腳步虛浮,一看就知道喝得不少。
“陛下……陛下……”
盔甲也有些歪斜,但精神卻異常亢奮。
他顧不得休息,立刻召集眾將領議事。
大帳內,氣氛凝重,眾將你一言我一語。
都在分析這支神秘“天降神兵”的來曆和目的。
“依末將看,這絕非普通的江湖散人,他們的陣法、兵器、戰馬,無一不精。”
“更像是訓練有素的精銳之師!”
滿臉絡腮胡的將領甕聲甕氣地說道。
蕭思溫捋了捋胡須,深邃的目光中透著精明。
“老夫也覺得此事蹊蹺。無忌此人,武功高強,深不可測,但他麾下士兵的戰力,更是令人震驚。”
“這絕非一朝一夕之功,背後定有高人指點,甚至…可能是某個國家的秘密軍隊。”
耶律洪基讚許地點了點頭。
“蕭丞相所言極是。這支軍隊的出現,或許正是我們遼金的轉機!若能與他們結盟,何愁北蠻和龜茲不滅?”
帳內頓時一片議論紛紛,有人支持結盟,也有人擔心其中有詐。
“將軍,”
耶律修拱手說道。
“末將認為,我們應該趁勝追擊,徹底擊潰北蠻和龜茲聯軍,以絕後患!”
他年輕氣盛,恨不得立刻提刀上馬,將敵人殺個片甲不留。
蕭思溫卻搖了搖頭。
“將軍,萬萬不可!我們如今元氣大傷,貿然出擊,隻會中了敵人的埋伏。不如以穩為主,固守城池,等待援軍。”
耶律洪基沉吟片刻,最終決定。
“這樣,先派出一支小隊,探查北蠻和龜茲聯軍的動向,再做定奪。”
……
另一邊,沈玉書信守承諾,安排了兩名伶俐的宮女帶領鳴鳳公主熟悉宮中環境。
鳴鳳公主一襲鵝黃色宮裝,襯得她肌膚勝雪,眉目如畫。
她一路走來,對宮中繁花似錦,樓台亭閣交錯的景色讚歎不已。
“大華皇宮果然氣派非凡,遠勝我高昌王宮。”
“公主謬讚了。”
領路的宮女巧笑嫣然。
“我朝疆域遼闊,物產豐富,自然勝過高昌許多。”
正說著,一行人拐過一座假山,迎麵碰上了姬無月。
她今日穿著一身水藍色長裙,顯得格外清冷孤傲。
見到鳴鳳公主,姬無月停下了腳步,嘴角勾起似有若無的冷笑:
“喲,這不是高昌的鳴鳳公主嗎?怎麽,還沒侍寢就迫不及待地出來逛園子了?”
鳴鳳公主微微一笑,不卑不亢地回道:
“宰相大人說笑了,我隻是欣賞一下大華皇宮的景色罷了。”
“倒是宰相大人,不去處理政務,卻在這裏閑逛,莫非是偷懶不成?”
姬無月臉色一僵,沒想到鳴鳳公主如此伶牙俐齒。
她冷哼一聲,拂袖而去,留下滿腹的怒火無處發泄。
“這姬宰相,真是好生無禮。”
一旁的宮女低聲抱怨道。
鳴鳳公主卻隻是淡淡一笑:
“不必理會她,我們繼續走吧。”
是夜,沈玉書處理完堆積如山的奏折。
揉了揉酸脹的眉心,起身前往鳴鳳公主的寢宮。
推開雕花木門,一股淡淡的幽香撲鼻而來。
鳴鳳公主正坐在窗邊,借著燭光翻閱書籍。
見到沈玉書,她連忙起身行禮:
“皇上萬安。”
沈玉書溫言道:“免禮,今日在宮中可還習慣?”
鳴鳳公主淺笑盈盈:
“多謝皇上關心,一切都好。隻是這皇宮太大,一時之間還有些不適應。”
“慢慢便會習慣了。”
沈玉書在她身旁坐下,目光落在她手中的書卷上。
“公主在看什麽書?”
“是《孫子兵法》。”
鳴鳳公主將書遞給沈玉書。
“臣妾閑來無事,便想學習一些兵法韜略,也好為皇上分憂。”
沈玉書接過書,有一些驚訝。
“公主也研讀兵法?”
沈玉書饒有興致地問道。
鳴鳳公主略一沉吟,纖纖玉指指向書中一段文字: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臣妾以為,治國安邦,當以民為本,兵者,不得已而用之。”
沈玉書讚許地點了點頭:
“公主所言極是,兵者,凶器也,聖人不得已而用之。朕平日裏忙於政務,對兵法的研讀倒是疏忽了些。”
“皇上日理萬機,臣妾能為皇上分憂,便是臣妾的榮幸。”鳴鳳公主柔聲說道。
“公主不僅溫柔賢淑,而且對政事也有一定的見解,真是難得。”
沈玉書由衷地讚歎。
鳴鳳公主俏臉微紅,謙虛道:
“皇上謬讚了,臣妾隻是略懂皮毛而已。”
兩人相視一笑,氣氛更加融洽。
“朕聽聞公主擅長音律,不知能否為朕彈奏一曲?”
沈玉書提議道。
“臣妾獻醜了。”
鳴鳳公主欣然應允,起身走到一旁的古琴旁坐下。
素手輕撥,琴聲悠揚,如高山流水,沁人心脾。
一曲終了,沈玉書讚歎不已:
“公主琴藝精湛,令人歎為觀止。”
“皇上過獎了。”
鳴鳳公主淺笑盈盈。
兩人繼續秉燭夜談,從兵法聊到治國之道,從詩詞歌賦聊到人生哲學。
相談甚歡,竟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沈玉書對鳴鳳公主的欣賞之情更甚。
他發現,這個看似柔弱的女子,內心卻有著一顆堅韌而智慧的心。
就在這時,寢宮外突然傳來一陣雜亂的腳步聲,由遠及近,速度極快。
這突如其來的動靜打破了寢宮內的寧靜,沈玉書和鳴鳳公主都愣了一下。
“怎麽回事?”
沈玉書心中暗道,這大半夜的,誰會在宮裏這麽瘋跑?
難道是宮裏進了刺客?
還沒等他反應過來,就聽到“砰”的一聲巨響,寢宮的大門被人猛地撞開。
一個身影踉踉蹌蹌地衝了進來,差點一頭栽倒在地上。
沈玉書定睛一看,竟然是無忌道長!
隻見無忌道長頭發蓬亂,衣衫不整,手裏還提著一個酒葫蘆。
身上散發著濃烈的酒氣,像是剛從酒缸裏撈出來的一樣。
他滿臉通紅,眼神迷離,腳步虛浮,一看就知道喝得不少。
“陛下……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