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進了興和府,蔣家沒想到除了自家族人之外,竟然還有別的縣的縣令來迎自家。


    蔣地主雖然疑惑,但還是在下車的時候掛上微笑。


    “堂兄,你在府中等著就是,何必頂著大太陽在此受罪。”


    “哈哈,長壽啊,你們終於回來了,好啊,好好好,都是好樣的!”


    “總算能不負諸位族老和堂兄所望,給家族增輝添彩!”


    蔣長青又拍了拍旁邊蔣文清的肩膀,他這個堂侄,也不算很廢物嘛~


    堂弟就是太嚴厲太誇張了,總覺得別人家孩子更好。


    長壽縣縣令裘瀚海看蔣大人和自家族弟聊完了,趕緊見縫插針上前恭喜,拉近關係。


    “原來是裘大人,蔣某何德何能,勞煩大人前來相迎,真是受寵若驚。”


    蔣長青的官位更高,但是蔣長青是自家人,又是族長,迎自家族弟是出於同族之誼。


    可裘大人是長壽縣的縣令,從前和蔣家並無什麽交集。


    就算從前蔣家長居長壽縣的時候,和這個裘縣令也是沒有什麽交集的。


    畢竟那個時候,家裏連個秀才都沒有,更沒有見官不拜的特權。


    一縣父母官怎麽也是正七品,又怎麽會和童生這樣不入流的讀書人結交呢?


    裘瀚海臉上堆滿笑容,說道:“蔣老弟這是哪裏話,我是長壽縣父母官,你是長壽縣新科進士,我來迎你不是天經地義?”


    裘縣令將“長壽縣”三個字咬得極重,蔣地主的雷達立刻敲響警報。


    長壽縣?這裘縣令莫不是為了進士牌坊來的?


    不得不說,蔣地主真相了,都是千年的狐狸,大家寒暄了一會兒,也就進入正題了。


    如果繞彎子繞的太曲折,會讓人覺得更加虛偽額。


    還不如單刀直入,行不行的您給句痛快話兒,也省得浪費彼此的時間和感情。


    “裘大人,此事我們還得和族中族老商議後才能決定。”


    蔣地主自然不會人家說兩句好話就應承了,蔣家的族長還在這兒呢,族裏還有好幾位德高望重的族老呢!


    他們家雖然和主支不在一處生活,可是一脈相承,還是要重視族中意見。


    即使是生活了四代的長壽縣,他們也是有感情但不多。


    畢竟那時候,隻有長壽縣的土地最為便宜,那時候父親選擇長壽縣置辦產業,肯定是出於“性價比”的考慮。


    選擇這長壽縣,是因為它在當年“性價比”最高,用有限的銀子盡可能多的置辦田地,那是老一輩的蔣家人的智慧。


    裘縣令聽了這個回答倒是也沒有表現出多麽失望,隻是又追加了幾句不要錢的好話。


    說幾句好聽的又不值當什麽,裘縣令很是拉得下麵子,求人不跌份兒,求人不丟人。


    能得到實際的好處和實惠才是最重要的,裘縣令其實還有一個沒有說出口的心思。


    不過得先提出一個讓蔣家為難的,再提一個可以折中的,那樣蔣家也比較好接受。


    這就是為官多年的老油條,讓你把屋頂掀開你不同意,轉而讓你給屋頂開個窗,你是不是就會勉強同意了呢?


    後世管這個叫“拆屋效應”。


    華夏人總是喜歡調和、折中的,裘縣令不可謂不通此道。


    首先提出一個叫人十分為難的要求,比如進士牌坊建在長壽縣境內。


    再提出一個略微好接受的要求,比如長壽縣縣衙自己出錢,在長壽縣修建進士牌坊,濮陽那邊也照建不誤,互不幹擾。


    以前這樣的先例不多,但也不是沒有的,新科進士,有不少是有“第二故鄉”的啊。


    就看這個“第二故鄉”的人是否舍得下麵皮去爭取了,反正他裘瀚海舍得下臉皮。


    蔣地主見裘縣令沒有仗著自己的身份壓著他們家同意,也就把這事先放一邊,跟著蔣長青回了蔣府。


    此時蔣家的族老們都匯聚在此,看著即將年過花甲還神采奕奕的蔣地主,幾人有些唏噓。


    同樣都是做人祖父、曾祖父的年紀啊,這蔣長壽怎麽像個大小夥子似得?


    不僅一路過了院試,鄉試,會試和殿試,還進了二甲!


    之前蔣地主和蔣文清父子過了院試的時候,大家還沒有怎麽留意,反而是將目光聚焦在了曾經在蔣氏族學念了幾年書的蔣小七身上。


    畢竟這可是他們蔣氏難得一見的神童啊,不到十歲的小三元啊。


    蔣地主向眾族老們打了招呼之後,便說起了裘縣令所求之事。


    族老們一聽,頓時議論紛紛。一位族老撚著胡須說道:


    “這進士牌坊乃是極為榮耀和難得,我們蔣家這些年,舉人出了不少,可進士並不算多啊。


    長青自是不用說,他的進士牌坊已經佇立在濮陽近三十年。


    還有老三家的,雖說是同進士,那也是繼長青之後的第二人,不過也是十幾年前的事情了。


    這幾年蔣家陸陸續續中了十幾位舉人,幾十個秀才,可這進士,卻是寥寥無幾啊。”


    蔣地主知道這位族老的意思,總之就是一句話:


    ——進士對於蔣家還是精貴的很,不是什麽大白菜,一抓一大把那麽不值錢!


    “是呀,是呀,說得在理啊,咱們蔣家的進士本就不多,怎麽還能分給別處呢?


    這長壽縣隻是長壽他們一家暫居之處,並非我們蔣氏一族的祖籍啊,這不合規矩啊。”


    另一位族老也附和著點頭。


    蔣長青沉思片刻道:“雖說祖籍不在,但長壽他們家也確確實實四代居於長壽縣,亦有諸多羈絆。


    這裘縣令肯出資牽頭,也算有誠意。”


    眾人聽聞族長此言,雖然沒有反駁,但擺明了不認同。


    最後,大家的視線還是又集中到了蔣地主這裏。


    蔣地主則是把視線投向了自己兒子,要不把兒子那同進士的牌坊建在長壽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女穿男後,靠讀書為家族改換門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肉丸子超級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肉丸子超級瘦並收藏女穿男後,靠讀書為家族改換門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