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坐等放榜
女穿男後,靠讀書為家族改換門楣 作者:小肉丸子超級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場和第三場依舊平安度過。
李海生這邊,也用著蔣家同款的竹筒和油布袋子,他覺得,如果自己能中舉,師弟有一大半兒的功勞。
這是他發自肺腑的,師弟的一切交代和準備,就沒有一樣沒用上的,難不成師弟能掐會算不成?
師弟讓他每一場出場後就立刻回客棧,除了沐浴、睡覺、吃飯之外,什麽都不幹。
不接待任何人的討教、也不和任何人提前討論考完的那些試題,特別是躲著經常找理由貼上來的謝公子。
哼!別以為他不知道,第一場入場前,他家小廝送來那大補的參湯,可是加足了料的。
隻一小口,就把師弟留下來的小耗子都給毒翻了,現在那小耗子還直挺挺的躺在大哥編的竹簍裏。
他李海生一直跟著師父在山中,從未參加過秀才們的文會、詩會,可以說在眾多考生中籍籍無名,就這樣,竟然還逃不過宵小的惦記。
他不出門,所以沒機會落水,自己身手還行,也沒斷手斷腳,這不就在考前迎來了最後一招,下毒!
他給小耗子喂參湯的時候,他可不知道是劇毒,以為最多是巴豆之類的瀉藥,讓人拉的起不來床,錯過這次的鄉試。
為此特意讓大哥編了個竹簍子,省得弄髒了客棧的房間,哪想到,這竹簍子最後成了小耗子的“棺材”。
李海生心裏暗自慶幸聽了師弟的話,才一次次躲過算計。
如今三場已畢,他也安全地回到了客棧,隻需靜等放榜。
“三弟,來,你驗一驗。”
李春生從後廚拿了食盒回來,李秋生則是去外麵的酒樓打包了一份飯菜。
兩人將兩份飯菜都放到李海生麵前,等著銀針試毒。
“沒有問題。”銀針沒有變黑,證明沒有要命的毒。
當然,確認沒有劇毒後,李春生和李秋生每日三餐輪流先吃,也是進一步試毒,隻要不是銀針能試出來的劇毒,巴豆或是別的什麽,他倆身子壯實,都能抗一抗。
他倆吃了沒問題,才讓李海生吃,為此,房間裏備了一個小陶爐,專門用來熱飯。
畢竟等待觀察的時間比較長,飯菜早就涼透了。
他本不想如此,但兩個哥哥堅持,這是師弟銀針試毒的升級版,是兩個哥哥自己想出來的,不可謂不盡心了。
李海生看著兩位兄長多日如此,心中酸澀又感動。
他拿出銀針一一試過,並無異樣。
李春生率先吃了幾口客棧的飯菜,半個時辰之後並無不適,接著李秋生也嚐了酒樓打包回來的飯菜,同樣安然無恙。
兩人起來在房間內走了幾步確認沒有一點兒問題,才讓李海生下筷子。
鄉試放榜後要去興和府和師弟匯合,也是他向蔣家正式提親。
他思來想去,還是決定會試之前就把親事定下,他不是怕自己有朝一日被榜下捉婿,他是怕蔣家幾人鄉試後,旁人起了心思上門求娶舉人的女兒、孫女。
一家女百家求,蔣二小姐如此人才,難免那些狂蜂浪蝶起了心思,他得早早下手才行。
就像師弟常說的,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雖然他知道蔣二小姐一定不會答應別家的求娶,但是他也不想旁人去打攪自己心上人的清淨。
李海生安心用完飯,又看了一會兒書,將大部分行李先收拾好。
等三天後放榜,他們三人便準備啟程前往興和府了。
這三天坐等放榜,也是采買東西,準備聘禮的時間,說實話,時間還挺緊的。
聘金若幹,李海生將自己會試的路費和住宿費留出來,還給大哥二哥和弟弟妹妹們留了足夠的生活費。剩下的錢都歸籠了一下,湊足了五百兩聘金。
這大部分是是他從北境得來的戰利品換來的銀子,當然,那些亮晶晶的寶石他也留了些,給未來娘子打首飾用。
另外還要準備聘餅一擔(五十公斤)。
海味及各種海鮮這些他家裏不缺,大哥二哥來的時候都帶上了,隻不過是幹貨,這一項就不用現買了。
三牲,兩對雞,兩雄兩雌,豬肉三至五斤起,大魚或鯪魚
椰子一對,酒四支,龍眼幹、荔枝幹、核桃幹和連殼花生,生果,四色糖,茶葉、芝麻。
帖盒(禮金盒),盒子裏放蓮子、百合、青縷、扁柏、檳椰兩對、芝麻、紅豆、綠豆、紅棗、合桃幹、龍眼幹、紅豆繩、利是、聘金、飾金、龍鳳燭、一幅對聯。
另有香炮鐲金,香(無骨透腳青),炮(大鞭炮和大火炮),鐲(龍鳳成對喜鐲),十二斤糯米、三斤二兩糖。
下聘是六禮中的第四步,也叫納征,和禮書同時送到女方家,進行到這一步,三書六禮就算過了二書四禮了。
還差最後一書二禮,過完了三書六禮這門親事才算完成。
三書指的是聘書、禮書和迎書。
聘書是指訂親之書,是男女雙方正式締結婚約;納吉(過文定)時用的;
禮書則是過禮之書,是禮物清單,當中詳列禮物種類及數量;納徵(過大禮)時用的;
迎書即迎娶新娘之書,是結婚當天使用的。
六禮指的是從議婚到完婚中的6種禮節,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納采,是六禮中的第一禮, 它是男方欲與女方結親,男家遣媒妁往女家提親,送禮求婚。得到應允後,再請媒妁正式向女家納“采擇之禮”。
問名,即男方家請媒人問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
納吉,即男方將女子的名字、八字取回後,在祖廟進行占卜;
納征,亦稱納幣,即男方家以聘禮送給女方家:
請期,男家擇定婚期,備禮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
親迎,婚前一兩天女方送嫁妝,鋪床,隔日新郎親至女家迎娶。
納采、問名、納吉這幾項已經在林月娘和歐陽崝的操持下完成了,如今李家兄弟幾個自己就到了納征這步。
之後就可以商量婚期了,不過日子肯定是定在會試之後了,也就是明年春天之後,少說還有半年多呢。
蔣家也得給蔣曦月準備嫁妝,所以最有可能定下一年之後,畢竟蔣曦月明年滿十八歲,那是蔣小七規定下的家中女子真正成年的年歲。
沒辦法,大姐蔣曦文就是拖到十八歲,後麵的幾個小的估計也得這麽辦,蔣家這代唯一男丁,未來當家人發話了,總得給些麵子。
蔣小七的出發點是怕女子太早生產傷身,家裏人卻誤會他舍不得姐姐們,行叭,就這麽誤會吧!
再者,姐姐們也能跟著蘇夫子多念幾年書,等到了夫家,就沒那麽自由了,女子快樂的時光本來就很短暫,他希望能盡可能的讓姐姐們多肆意兩年。
大姐在夫家說一不二,公婆喜愛,丈夫聽話,二姐嫁給孑然一身的師兄,根本不用發愁婆媳關係,還能不時和師兄切磋武藝。
兩個嫡姐他是不用操心了,幾個庶姐未來的婚事他不能過多摻和,畢竟還是隔了一層,頂多就是看到特別不靠譜的親事和祖父提一提,讓長輩好好把把關。
李海生這邊,也用著蔣家同款的竹筒和油布袋子,他覺得,如果自己能中舉,師弟有一大半兒的功勞。
這是他發自肺腑的,師弟的一切交代和準備,就沒有一樣沒用上的,難不成師弟能掐會算不成?
師弟讓他每一場出場後就立刻回客棧,除了沐浴、睡覺、吃飯之外,什麽都不幹。
不接待任何人的討教、也不和任何人提前討論考完的那些試題,特別是躲著經常找理由貼上來的謝公子。
哼!別以為他不知道,第一場入場前,他家小廝送來那大補的參湯,可是加足了料的。
隻一小口,就把師弟留下來的小耗子都給毒翻了,現在那小耗子還直挺挺的躺在大哥編的竹簍裏。
他李海生一直跟著師父在山中,從未參加過秀才們的文會、詩會,可以說在眾多考生中籍籍無名,就這樣,竟然還逃不過宵小的惦記。
他不出門,所以沒機會落水,自己身手還行,也沒斷手斷腳,這不就在考前迎來了最後一招,下毒!
他給小耗子喂參湯的時候,他可不知道是劇毒,以為最多是巴豆之類的瀉藥,讓人拉的起不來床,錯過這次的鄉試。
為此特意讓大哥編了個竹簍子,省得弄髒了客棧的房間,哪想到,這竹簍子最後成了小耗子的“棺材”。
李海生心裏暗自慶幸聽了師弟的話,才一次次躲過算計。
如今三場已畢,他也安全地回到了客棧,隻需靜等放榜。
“三弟,來,你驗一驗。”
李春生從後廚拿了食盒回來,李秋生則是去外麵的酒樓打包了一份飯菜。
兩人將兩份飯菜都放到李海生麵前,等著銀針試毒。
“沒有問題。”銀針沒有變黑,證明沒有要命的毒。
當然,確認沒有劇毒後,李春生和李秋生每日三餐輪流先吃,也是進一步試毒,隻要不是銀針能試出來的劇毒,巴豆或是別的什麽,他倆身子壯實,都能抗一抗。
他倆吃了沒問題,才讓李海生吃,為此,房間裏備了一個小陶爐,專門用來熱飯。
畢竟等待觀察的時間比較長,飯菜早就涼透了。
他本不想如此,但兩個哥哥堅持,這是師弟銀針試毒的升級版,是兩個哥哥自己想出來的,不可謂不盡心了。
李海生看著兩位兄長多日如此,心中酸澀又感動。
他拿出銀針一一試過,並無異樣。
李春生率先吃了幾口客棧的飯菜,半個時辰之後並無不適,接著李秋生也嚐了酒樓打包回來的飯菜,同樣安然無恙。
兩人起來在房間內走了幾步確認沒有一點兒問題,才讓李海生下筷子。
鄉試放榜後要去興和府和師弟匯合,也是他向蔣家正式提親。
他思來想去,還是決定會試之前就把親事定下,他不是怕自己有朝一日被榜下捉婿,他是怕蔣家幾人鄉試後,旁人起了心思上門求娶舉人的女兒、孫女。
一家女百家求,蔣二小姐如此人才,難免那些狂蜂浪蝶起了心思,他得早早下手才行。
就像師弟常說的,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雖然他知道蔣二小姐一定不會答應別家的求娶,但是他也不想旁人去打攪自己心上人的清淨。
李海生安心用完飯,又看了一會兒書,將大部分行李先收拾好。
等三天後放榜,他們三人便準備啟程前往興和府了。
這三天坐等放榜,也是采買東西,準備聘禮的時間,說實話,時間還挺緊的。
聘金若幹,李海生將自己會試的路費和住宿費留出來,還給大哥二哥和弟弟妹妹們留了足夠的生活費。剩下的錢都歸籠了一下,湊足了五百兩聘金。
這大部分是是他從北境得來的戰利品換來的銀子,當然,那些亮晶晶的寶石他也留了些,給未來娘子打首飾用。
另外還要準備聘餅一擔(五十公斤)。
海味及各種海鮮這些他家裏不缺,大哥二哥來的時候都帶上了,隻不過是幹貨,這一項就不用現買了。
三牲,兩對雞,兩雄兩雌,豬肉三至五斤起,大魚或鯪魚
椰子一對,酒四支,龍眼幹、荔枝幹、核桃幹和連殼花生,生果,四色糖,茶葉、芝麻。
帖盒(禮金盒),盒子裏放蓮子、百合、青縷、扁柏、檳椰兩對、芝麻、紅豆、綠豆、紅棗、合桃幹、龍眼幹、紅豆繩、利是、聘金、飾金、龍鳳燭、一幅對聯。
另有香炮鐲金,香(無骨透腳青),炮(大鞭炮和大火炮),鐲(龍鳳成對喜鐲),十二斤糯米、三斤二兩糖。
下聘是六禮中的第四步,也叫納征,和禮書同時送到女方家,進行到這一步,三書六禮就算過了二書四禮了。
還差最後一書二禮,過完了三書六禮這門親事才算完成。
三書指的是聘書、禮書和迎書。
聘書是指訂親之書,是男女雙方正式締結婚約;納吉(過文定)時用的;
禮書則是過禮之書,是禮物清單,當中詳列禮物種類及數量;納徵(過大禮)時用的;
迎書即迎娶新娘之書,是結婚當天使用的。
六禮指的是從議婚到完婚中的6種禮節,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納采,是六禮中的第一禮, 它是男方欲與女方結親,男家遣媒妁往女家提親,送禮求婚。得到應允後,再請媒妁正式向女家納“采擇之禮”。
問名,即男方家請媒人問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
納吉,即男方將女子的名字、八字取回後,在祖廟進行占卜;
納征,亦稱納幣,即男方家以聘禮送給女方家:
請期,男家擇定婚期,備禮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
親迎,婚前一兩天女方送嫁妝,鋪床,隔日新郎親至女家迎娶。
納采、問名、納吉這幾項已經在林月娘和歐陽崝的操持下完成了,如今李家兄弟幾個自己就到了納征這步。
之後就可以商量婚期了,不過日子肯定是定在會試之後了,也就是明年春天之後,少說還有半年多呢。
蔣家也得給蔣曦月準備嫁妝,所以最有可能定下一年之後,畢竟蔣曦月明年滿十八歲,那是蔣小七規定下的家中女子真正成年的年歲。
沒辦法,大姐蔣曦文就是拖到十八歲,後麵的幾個小的估計也得這麽辦,蔣家這代唯一男丁,未來當家人發話了,總得給些麵子。
蔣小七的出發點是怕女子太早生產傷身,家裏人卻誤會他舍不得姐姐們,行叭,就這麽誤會吧!
再者,姐姐們也能跟著蘇夫子多念幾年書,等到了夫家,就沒那麽自由了,女子快樂的時光本來就很短暫,他希望能盡可能的讓姐姐們多肆意兩年。
大姐在夫家說一不二,公婆喜愛,丈夫聽話,二姐嫁給孑然一身的師兄,根本不用發愁婆媳關係,還能不時和師兄切磋武藝。
兩個嫡姐他是不用操心了,幾個庶姐未來的婚事他不能過多摻和,畢竟還是隔了一層,頂多就是看到特別不靠譜的親事和祖父提一提,讓長輩好好把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