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棄馬出城
女穿男後,靠讀書為家族改換門楣 作者:小肉丸子超級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子時,(晚上23點到淩晨1點)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時刻之一。
當然,寅時,也就是黎明前的半小時到一小時,即淩晨四點到五點,也是夜晚最黑暗的時刻。
因為此時太陽還未升起,地表散失的熱量最多。
但為了有充足的時間撤遠,歐陽崝和蔣小七等人還是決定子時動手。
月黑風高,萬籟俱寂,偶爾能聽見蛐蛐的叫聲。
歐陽崝帶領著蔣小七等人悄悄地靠近縣衙大牢。
五人腳步輕盈穿梭在黑夜中。
子時已到,歐陽崝打了個手勢,眾人立刻會意。
李海生和歐陽崝利落地同時放倒守門的兩名差役,先一步進入大牢。
牢內還有幾個守夜的獄卒圍在桌前喝酒吃肉,絲毫沒有察覺幾人靠近。
四個獄卒,必須在他們叫喊出聲前同時解決,歐陽崝看了一眼林月娘和蔣曦月,最後還是決定林月娘完成配合,蔣曦月待命。
蔣曦月雖然躍躍欲試,也知道這時候不是任性的時候,乖乖等在暗處。
不過等了幾個呼吸的時間,就見自己弟弟回來。
“得手了?”蔣曦月用氣聲問。
蔣小七比了個噤聲的手勢,然後指了指大牢裏麵。
不知他們剛剛使了什麽手段,隻見那四個獄卒一聲不吭已經全部趴在酒桌上,如喝醉了一般。
蔣曦月比了個大拇哥,也不再出聲,就怕因為自己的莽撞壞了歐陽先生的計劃。
就算暫時幫不上忙,也別添亂才好。
李海生從關押犯人的牢房出來,找到蔣小七姐弟,示意撤退。
出了縣衙大牢七八裏外,兩邊才匯合,見文斌幾人隻是有些虛弱並沒有什麽明顯傷痕,蔣小七這才放下心來。
隨身行李早就藏在了城門口,救出了人也不需要再浪費時間回客棧。
到城牆邊,文斌和阿牛覺得自己的輕功拖了大家後腿,不再跟著往前走。
不到三丈的城牆,蔣小七也不確定自己能一下子越過去,興和府的酒樓有七八米高的,他倒是曾越過那酒樓的房頂。
十來米的城牆,他不確定,要是再抱著或者背著一個人過去,估計更越不過。
這時候,不能在乎麵子。
“師父,我可能越不過去,還有阿牛和文斌,輕功也差了些。”
李墨八九不離十,就算越不過,靠強悍的臂力也能爬過去,林月娘和蔣曦月的輕功蔣小七已經見識過了,比他強。
隻能說,專心做一件事的,真的很占優勢,他這種樣樣學,倒是很難樣樣精。
輕功暫時就是他的短板,不是他不夠努力,而是身高和腿長限製了發揮。
李海生看向城牆:“無妨,我先助你們上去。”
說完便施展輕功飛越到城牆上方,隨後扔下一條繩索。
蔣小七率先抓住繩索,然後將另一端係在文斌身上。
歐陽崝也越上城牆,扔下繩索,李墨上前幫阿牛捆上。
“娘,阿姐,你們自己可以嗎?”
“試一試就知道了!”
林月娘沒用再次垂下來的繩索將自己綁上,隻借了一點繩索的力,輕鬆越過城牆。
蔣曦月也有樣學樣,借著繩索的力越過去。
李墨目露欽佩,轉而又看向自己少爺:“少爺,我幫您捆!”
“不必,我們也借力過去吧,應該沒什麽問題。”
“好,那少爺當心!”
八人成功出城,繩索卷了卷藏在城外草叢裏,現在沒有馬,多帶一點東西都是累贅。
按照原本的行程繼續往南,待到了下個城鎮就能買馬了。
深夜靠著兩腿急行,除了歐陽崝,剩下幾人都很狼狽。
“師父,我們真的要靠兩條腿跑到下個城?”
除了阿牛和文斌是真的在靠兩條腿跑,其餘人可以說是時跑時飛,李墨和李海生見文斌和阿牛落後時,還會載他們一段,讓兩人得以喘息歇腳。
行出十幾裏地,大家原地歇息。
“我們將文斌他們救出,最晚天亮後縣衙的人就會發現,當然,如果快的話,現在可能已經發現了。
能跑多遠跑多遠,到了城鎮,才好買馬買車。”
此時,歐陽崝的飛鴿傳書已經到了高巡撫的手上。
高巡撫算歐陽崝的半個學生,此時正在南直隸任巡撫,恰巧乾州就是高巡撫治下。
歐陽崝不相信別人,還是信任高宣的,不是信任其人品,而是一位從二品的大員不會屑於與山匪來往。
“高閔,帶上我的私印,將這封信送到乾州都尉手上,讓他帶兵,前往府衙剿匪。”
“府衙剿匪?大人,這?”高宣身邊的心腹管家有點懵。
“不用多言,馮都尉見了信會知道如何做的。”
“是!大人,小的這就去!”
作為一個得用的管家,多做少說是基本職業素養。
雖然一開始沒反應過來有些疑問,但自家大人永遠不會下達錯誤的命令,若是錯的,先去執行,再來領罰,總之大人不會錯,有錯也是下麵人的錯!
高宣放飛信鴿,眉間緊鎖,不算蒼老的臉上,川字紋極為搶眼。
他相信曾經給自己指明方向的歐陽先生,這乾州知府和那川淩知縣一定有問題。
讓一府一縣落入賊人之手,是自己失察!
高閔快馬加鞭趕到都尉府上,將書信交給馮都尉。
馮都尉看完信,不作遲疑,立刻召集兵丁,趕往乾州府衙,先將府衙包圍,控製住,不讓人進出。
川淩縣這邊當然也沒忽略,馮都尉派了自己的副手將縣衙包圍,隻等一聲令下,率兵抓賊。
另一邊,蔣小七等人終於趕到了一處城鎮,鎮子不大,整個鎮子也沒有八匹馬。
隻好退而求其次。買了兩架馬車,阿牛和李墨各趕一輛。
林月娘母女加上蔣小七一家乘一輛,歐陽崝師徒和文斌乘一輛。
李墨阿牛累了還有文斌和李海生替換,大家趕路總算不用靠“11路”。
一路上也沒有遇到追兵,離乾州越來越遠,即將進入徐州城。
然而,就在他們即將到達徐州城時,前方突然出現了一隊人馬,攔住了他們的去路。
當然,寅時,也就是黎明前的半小時到一小時,即淩晨四點到五點,也是夜晚最黑暗的時刻。
因為此時太陽還未升起,地表散失的熱量最多。
但為了有充足的時間撤遠,歐陽崝和蔣小七等人還是決定子時動手。
月黑風高,萬籟俱寂,偶爾能聽見蛐蛐的叫聲。
歐陽崝帶領著蔣小七等人悄悄地靠近縣衙大牢。
五人腳步輕盈穿梭在黑夜中。
子時已到,歐陽崝打了個手勢,眾人立刻會意。
李海生和歐陽崝利落地同時放倒守門的兩名差役,先一步進入大牢。
牢內還有幾個守夜的獄卒圍在桌前喝酒吃肉,絲毫沒有察覺幾人靠近。
四個獄卒,必須在他們叫喊出聲前同時解決,歐陽崝看了一眼林月娘和蔣曦月,最後還是決定林月娘完成配合,蔣曦月待命。
蔣曦月雖然躍躍欲試,也知道這時候不是任性的時候,乖乖等在暗處。
不過等了幾個呼吸的時間,就見自己弟弟回來。
“得手了?”蔣曦月用氣聲問。
蔣小七比了個噤聲的手勢,然後指了指大牢裏麵。
不知他們剛剛使了什麽手段,隻見那四個獄卒一聲不吭已經全部趴在酒桌上,如喝醉了一般。
蔣曦月比了個大拇哥,也不再出聲,就怕因為自己的莽撞壞了歐陽先生的計劃。
就算暫時幫不上忙,也別添亂才好。
李海生從關押犯人的牢房出來,找到蔣小七姐弟,示意撤退。
出了縣衙大牢七八裏外,兩邊才匯合,見文斌幾人隻是有些虛弱並沒有什麽明顯傷痕,蔣小七這才放下心來。
隨身行李早就藏在了城門口,救出了人也不需要再浪費時間回客棧。
到城牆邊,文斌和阿牛覺得自己的輕功拖了大家後腿,不再跟著往前走。
不到三丈的城牆,蔣小七也不確定自己能一下子越過去,興和府的酒樓有七八米高的,他倒是曾越過那酒樓的房頂。
十來米的城牆,他不確定,要是再抱著或者背著一個人過去,估計更越不過。
這時候,不能在乎麵子。
“師父,我可能越不過去,還有阿牛和文斌,輕功也差了些。”
李墨八九不離十,就算越不過,靠強悍的臂力也能爬過去,林月娘和蔣曦月的輕功蔣小七已經見識過了,比他強。
隻能說,專心做一件事的,真的很占優勢,他這種樣樣學,倒是很難樣樣精。
輕功暫時就是他的短板,不是他不夠努力,而是身高和腿長限製了發揮。
李海生看向城牆:“無妨,我先助你們上去。”
說完便施展輕功飛越到城牆上方,隨後扔下一條繩索。
蔣小七率先抓住繩索,然後將另一端係在文斌身上。
歐陽崝也越上城牆,扔下繩索,李墨上前幫阿牛捆上。
“娘,阿姐,你們自己可以嗎?”
“試一試就知道了!”
林月娘沒用再次垂下來的繩索將自己綁上,隻借了一點繩索的力,輕鬆越過城牆。
蔣曦月也有樣學樣,借著繩索的力越過去。
李墨目露欽佩,轉而又看向自己少爺:“少爺,我幫您捆!”
“不必,我們也借力過去吧,應該沒什麽問題。”
“好,那少爺當心!”
八人成功出城,繩索卷了卷藏在城外草叢裏,現在沒有馬,多帶一點東西都是累贅。
按照原本的行程繼續往南,待到了下個城鎮就能買馬了。
深夜靠著兩腿急行,除了歐陽崝,剩下幾人都很狼狽。
“師父,我們真的要靠兩條腿跑到下個城?”
除了阿牛和文斌是真的在靠兩條腿跑,其餘人可以說是時跑時飛,李墨和李海生見文斌和阿牛落後時,還會載他們一段,讓兩人得以喘息歇腳。
行出十幾裏地,大家原地歇息。
“我們將文斌他們救出,最晚天亮後縣衙的人就會發現,當然,如果快的話,現在可能已經發現了。
能跑多遠跑多遠,到了城鎮,才好買馬買車。”
此時,歐陽崝的飛鴿傳書已經到了高巡撫的手上。
高巡撫算歐陽崝的半個學生,此時正在南直隸任巡撫,恰巧乾州就是高巡撫治下。
歐陽崝不相信別人,還是信任高宣的,不是信任其人品,而是一位從二品的大員不會屑於與山匪來往。
“高閔,帶上我的私印,將這封信送到乾州都尉手上,讓他帶兵,前往府衙剿匪。”
“府衙剿匪?大人,這?”高宣身邊的心腹管家有點懵。
“不用多言,馮都尉見了信會知道如何做的。”
“是!大人,小的這就去!”
作為一個得用的管家,多做少說是基本職業素養。
雖然一開始沒反應過來有些疑問,但自家大人永遠不會下達錯誤的命令,若是錯的,先去執行,再來領罰,總之大人不會錯,有錯也是下麵人的錯!
高宣放飛信鴿,眉間緊鎖,不算蒼老的臉上,川字紋極為搶眼。
他相信曾經給自己指明方向的歐陽先生,這乾州知府和那川淩知縣一定有問題。
讓一府一縣落入賊人之手,是自己失察!
高閔快馬加鞭趕到都尉府上,將書信交給馮都尉。
馮都尉看完信,不作遲疑,立刻召集兵丁,趕往乾州府衙,先將府衙包圍,控製住,不讓人進出。
川淩縣這邊當然也沒忽略,馮都尉派了自己的副手將縣衙包圍,隻等一聲令下,率兵抓賊。
另一邊,蔣小七等人終於趕到了一處城鎮,鎮子不大,整個鎮子也沒有八匹馬。
隻好退而求其次。買了兩架馬車,阿牛和李墨各趕一輛。
林月娘母女加上蔣小七一家乘一輛,歐陽崝師徒和文斌乘一輛。
李墨阿牛累了還有文斌和李海生替換,大家趕路總算不用靠“11路”。
一路上也沒有遇到追兵,離乾州越來越遠,即將進入徐州城。
然而,就在他們即將到達徐州城時,前方突然出現了一隊人馬,攔住了他們的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