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傳道、受業、解惑
女穿男後,靠讀書為家族改換門楣 作者:小肉丸子超級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歐陽崝放下酒杯,李海生放下碗筷,蔣小七放下心。
這胡亂做的亂燉竟然沒太翻車?也許是兩人一來一回趕路,是真餓了。
不管怎麽說,一大鍋的亂燉被消滅幹淨,人類飯量的上限被再次刷新。
“明斐呀,雖是受了重傷的野豬,也不可如此莽撞。若是野豬並未真正死透起來襲人,你小小一個又當如何?”
“是,師父,學生下次不會了。”
蔣小七故意加重“學生”二字,歐陽崝自然發現了,輕咳一聲緩解尷尬,將話題往別處引。
“我和你師兄這次買了不少米糧回來,以後若是還缺什麽就讓你師兄下山買,他腳程快得很。”
李海生跟著點頭:“是呀師弟,缺什麽跟我說,我跑的快得很,今天要不是等師父,我早就回來了。”
此話收獲自家師父一道淩厲眼神,李海生縮了縮脖子。
“知道了師父,有這頭野豬,肉暫時是不缺的,總是下山買也不方便,我們可以自己開辟一塊地,種些菜。”
“好好好,這個主意好,明天就讓你師兄開一片地。”
“還有,我們也可以買些雞鴨苗,不需要太大的地方,屋後鴿子籠旁邊就行,母雞養大了能下蛋,公雞就殺來吃辣炒雞。”
“辣炒雞?嘶~聽著就好吃又下飯,行行行,明天讓你師兄下山買雞鴨苗,再讓你師兄圈個雞圈。”
歐陽崝又給大徒弟安排了兩個活兒,將目光再次轉向蔣小七。
“額,別的暫時就沒有了。”蔣小七覺得再說下去,師兄明天就忙起飛了,身為同門,還是手下留情的好。
“好,你們二人今日也累了,早些休息吧。
明日,為師出些題,也好知道明斐如今的學業進度。”
“是,師父。”蔣小七和李海生齊聲應道。
蔣小七眼睛亮了亮,明天就是第五天了,終於能幹點兒正事了,他現在自學,也的確是遇到了瓶頸。
畢竟對於這個時代的天下大勢都是從邸報和書籍上知曉分析的,歐陽先生曾經可是官拜二品,雖然是前朝的官吧。
當今聖上也不計較前朝糾葛,看中歐陽崝大才,幾次請其歸朝,都被他以年老無力推拒。
歸隱山林後也曾讓這偏僻一隅熱鬧了很長一段時間,前來拜會的名流雅士、官家子弟絡繹不絕。
也就是近幾年,大家看其真的絕了仕途之心,也打死不收徒,這才歇了拜會的心思。
哪想人家身邊早就有個農家出身的徒弟在旁,如今又多了個地主家出身的蔣小七。
李海生很自然的收拾桌子,將碗筷放進木盆裏洗,蔣小七也不假惺惺的阻攔。
畢竟做飯者不刷碗,這是對廚子基本的禮貌。
第二日,晨光灑在小院中。
李海生早早起來已經開了一小片地,就差等著去買雞苗鴨苗的時候順便買些菜種回來種。
當蔣小七將早食端上桌的時候,李海生已經又砍了竹子回來,拖到竹屋後麵搭建雞圈。
吃罷早飯,蔣小七第一次踏足歐陽崝的書房。
這才看見書房裏先生書桌的斜對麵有一套符合他現在身高的桌椅,旁邊是一套正常高度的桌椅。
矮桌上早已放好了筆墨紙硯,紙並非白紙,而是已經寫好了考題。
每日夜晚在自習空間筆耕不輟的蔣小七,很自然的坐下執筆,掃了一眼後,心下略安。
歐陽崝出的題不多,但是涉及到的層麵不少,比之院試的考題還要精妙。
院試隻是將算學、律法結合到一起,先生出的策論題目卻是涉及了一點點兵法,涉及了一點點時政,涉及了一點點曆史常識,還涉及了一點點民生要務。
先生這是希望自己的學生都是六邊形戰士?
蔣小七思考片刻後,便開始作答。
書房窗外是李海生劈竹子的聲音,可能一會兒雞圈就要完工了。
一個時辰後,蔣小七放下筆,起身向歐陽崝拱手道:“先生,學生已答完,請先生過目。”
歐陽崝看著初現風骨的字,先是驚訝了一瞬,往下看則是越看越驚訝。
“你去過北境?”剛問完,就覺得不可能,北境如今戰亂四起,這小豆丁怎麽可能會去過。
“並未。”蔣小七知道為何師父會有這一問,畢竟他在回答如何解決北境糧草問題的時候說出了北境的地理特征和氣候特征。
“那你是如何得知北境的地形和氣候的?”歐陽崝追問。
蔣小七垂眸思忖片刻,如實相告:“學生曾在一本雜記中看過相關記載。”
歐陽崝眼中閃過一絲讚賞:“哦?小小年紀倒是涉獵頗廣,你可知這題能答對者幾乎寥寥無幾。”
“那,先生,學生此答可算正確?”
歐陽崝點頭:“行文頗有見地,能想到因時製宜、因地製宜為軍隊籌集糧草,還能同時顧及百姓生計,心懷大愛,確有些天賦。
但切記不可自傲,學問之路無涯,需時刻向上。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既然劉家將你推薦到我門下,我定不會讓你光陰虛度。
日後不論你是專心做學問、安居一隅,還是想繼續科舉之路到朝堂為官做宰、攪弄風雨,皆不可無視天下蒼生,忘了今日本心。”
“是,學生謹遵先生教誨!”
蔣小七終於正視了自己這位先生,先生從前也是個有抱負有理想的官吧。
怕是前朝皇帝令其心寒至死,以致新君臨朝,也喚不回先生從前的火熱之心了。
這胡亂做的亂燉竟然沒太翻車?也許是兩人一來一回趕路,是真餓了。
不管怎麽說,一大鍋的亂燉被消滅幹淨,人類飯量的上限被再次刷新。
“明斐呀,雖是受了重傷的野豬,也不可如此莽撞。若是野豬並未真正死透起來襲人,你小小一個又當如何?”
“是,師父,學生下次不會了。”
蔣小七故意加重“學生”二字,歐陽崝自然發現了,輕咳一聲緩解尷尬,將話題往別處引。
“我和你師兄這次買了不少米糧回來,以後若是還缺什麽就讓你師兄下山買,他腳程快得很。”
李海生跟著點頭:“是呀師弟,缺什麽跟我說,我跑的快得很,今天要不是等師父,我早就回來了。”
此話收獲自家師父一道淩厲眼神,李海生縮了縮脖子。
“知道了師父,有這頭野豬,肉暫時是不缺的,總是下山買也不方便,我們可以自己開辟一塊地,種些菜。”
“好好好,這個主意好,明天就讓你師兄開一片地。”
“還有,我們也可以買些雞鴨苗,不需要太大的地方,屋後鴿子籠旁邊就行,母雞養大了能下蛋,公雞就殺來吃辣炒雞。”
“辣炒雞?嘶~聽著就好吃又下飯,行行行,明天讓你師兄下山買雞鴨苗,再讓你師兄圈個雞圈。”
歐陽崝又給大徒弟安排了兩個活兒,將目光再次轉向蔣小七。
“額,別的暫時就沒有了。”蔣小七覺得再說下去,師兄明天就忙起飛了,身為同門,還是手下留情的好。
“好,你們二人今日也累了,早些休息吧。
明日,為師出些題,也好知道明斐如今的學業進度。”
“是,師父。”蔣小七和李海生齊聲應道。
蔣小七眼睛亮了亮,明天就是第五天了,終於能幹點兒正事了,他現在自學,也的確是遇到了瓶頸。
畢竟對於這個時代的天下大勢都是從邸報和書籍上知曉分析的,歐陽先生曾經可是官拜二品,雖然是前朝的官吧。
當今聖上也不計較前朝糾葛,看中歐陽崝大才,幾次請其歸朝,都被他以年老無力推拒。
歸隱山林後也曾讓這偏僻一隅熱鬧了很長一段時間,前來拜會的名流雅士、官家子弟絡繹不絕。
也就是近幾年,大家看其真的絕了仕途之心,也打死不收徒,這才歇了拜會的心思。
哪想人家身邊早就有個農家出身的徒弟在旁,如今又多了個地主家出身的蔣小七。
李海生很自然的收拾桌子,將碗筷放進木盆裏洗,蔣小七也不假惺惺的阻攔。
畢竟做飯者不刷碗,這是對廚子基本的禮貌。
第二日,晨光灑在小院中。
李海生早早起來已經開了一小片地,就差等著去買雞苗鴨苗的時候順便買些菜種回來種。
當蔣小七將早食端上桌的時候,李海生已經又砍了竹子回來,拖到竹屋後麵搭建雞圈。
吃罷早飯,蔣小七第一次踏足歐陽崝的書房。
這才看見書房裏先生書桌的斜對麵有一套符合他現在身高的桌椅,旁邊是一套正常高度的桌椅。
矮桌上早已放好了筆墨紙硯,紙並非白紙,而是已經寫好了考題。
每日夜晚在自習空間筆耕不輟的蔣小七,很自然的坐下執筆,掃了一眼後,心下略安。
歐陽崝出的題不多,但是涉及到的層麵不少,比之院試的考題還要精妙。
院試隻是將算學、律法結合到一起,先生出的策論題目卻是涉及了一點點兵法,涉及了一點點時政,涉及了一點點曆史常識,還涉及了一點點民生要務。
先生這是希望自己的學生都是六邊形戰士?
蔣小七思考片刻後,便開始作答。
書房窗外是李海生劈竹子的聲音,可能一會兒雞圈就要完工了。
一個時辰後,蔣小七放下筆,起身向歐陽崝拱手道:“先生,學生已答完,請先生過目。”
歐陽崝看著初現風骨的字,先是驚訝了一瞬,往下看則是越看越驚訝。
“你去過北境?”剛問完,就覺得不可能,北境如今戰亂四起,這小豆丁怎麽可能會去過。
“並未。”蔣小七知道為何師父會有這一問,畢竟他在回答如何解決北境糧草問題的時候說出了北境的地理特征和氣候特征。
“那你是如何得知北境的地形和氣候的?”歐陽崝追問。
蔣小七垂眸思忖片刻,如實相告:“學生曾在一本雜記中看過相關記載。”
歐陽崝眼中閃過一絲讚賞:“哦?小小年紀倒是涉獵頗廣,你可知這題能答對者幾乎寥寥無幾。”
“那,先生,學生此答可算正確?”
歐陽崝點頭:“行文頗有見地,能想到因時製宜、因地製宜為軍隊籌集糧草,還能同時顧及百姓生計,心懷大愛,確有些天賦。
但切記不可自傲,學問之路無涯,需時刻向上。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既然劉家將你推薦到我門下,我定不會讓你光陰虛度。
日後不論你是專心做學問、安居一隅,還是想繼續科舉之路到朝堂為官做宰、攪弄風雨,皆不可無視天下蒼生,忘了今日本心。”
“是,學生謹遵先生教誨!”
蔣小七終於正視了自己這位先生,先生從前也是個有抱負有理想的官吧。
怕是前朝皇帝令其心寒至死,以致新君臨朝,也喚不回先生從前的火熱之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