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水河悠然地穿過群山,它宛如一條碧綠的綢帶,輕盈地舞動在山巒之間。河水清澈見底,倒映著藍天白雲和兩岸的青山翠影。微風拂過,水麵泛起層層漣漪,如夢如幻。小河沿著蜿蜒的山穀流淌。
響水河流過雷公寨。穿過雙打郎寨。來到練塘村。三個村子都在河邊建了一座碾坊。
最有名當算練塘村的田家碾坊,田家不光有一家碾坊,還做一些小買賣,算上有錢人家,把碾坊修得比別家更加氣派,碾坊外整了一大片平地,鋪地的青石塊縫隙用水泥糊上,看上去幹淨。
真正出名是現在守碾房的是田家大閨女,十五歲的田美賢,是十裏八鄉的第一美女。她不光長得漂亮,小時候還跟過這一片山裏的第一高手石弄古學過武。身上多了一份英氣。
路過練塘村的人喜歡在碾坊外休息一會。有的是感覺這地方幹淨,有的就是為了看看第一美女田美賢。
一些小年輕盯著田美賢看。田美賢也盯著小年輕看。她沒有讀過之乎者也。也不知道和年輕小夥對視有什麽不對。
對視良久。小年輕的目光慢慢移到她的胸口,小腰上。這時田美賢會問上一句:“你看什麽。”
小年輕道:“看你長得好看。”
田美賢追問:有多好看?
小年輕道:“比七仙女還好看。”
田美賢白了小年輕一眼走了。邊走邊嘀咕:你見過七仙女嗎?
也問過上洋學堂的學生同樣的問題。洋學生答:“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田美賢聽不懂走了。
她問村裏一起長大的龍建飛。龍建飛答:“你好看到我不想做人,”
田美賢問:“你想做什麽?”
龍建飛答:“做你的褲衩。白天晚上都和你在一起。”
田美賢聽懂了。還特別滿意。成了龍建飛的女朋友。
今天是個趕集日。又有不少人在碾坊外聊天,田美賢小跑出來,聽人說新鮮事。上次就聽說常德那邊打仗,不少女子剪了頭發當女學生。聽得她也想去當女學生,隻是舍不得她的碾坊,她的小鴨子。
今天談論的事就發生在毛平鎮。毛平鎮離練塘村隻有十幾裏,田美賢每個月都要去趕一次集。
聽得更加認真。事情很快就明明白白。有一個姓洪的團長,在外邊打十多年仗。不想打了,帶上十幾個兵回到老家毛平鎮。把鎮長趕走。他當鎮長。
今天不知道為什麽,洪鎮長不高興了,抓了一姓李的裁縫。當街剝皮,邊剝皮邊道:“你不是會縫衣服嗎?等我把你的皮剝下來。你再縫回去。”皮還沒有完全剝完人就死了。
路人甲:這哪像個鎮長。比土匪還狠。
路人乙:是呀。土匪隻是搶點東西,有時殺幾人,也沒聽說當真把人活剝的。
看著田美賢聽得津津津有味,一點害怕的意思都沒有,大家也一致認定這漂亮姑娘也是個心狠的。
他們談論的主人正在哥哥靈位前發呆,思緒回到十一年前。
響水河流過叢山,流過村莊,到了毛坪鎮,有四條小河在這裏相匯。響水河最大。
由四條小河匯在一起這條河還叫響水河。也不知道是什麽時候,人們在響水河邊建了一個碼頭。
碼頭是毛坪鎮最熱鬧的地方。十裏八鄉的村民都會把吃不完的農副產品,山裏挖到好東西,賣給勇敢的放排漢,換一些城裏來的鍋碗瓢盆,也可換成銅元或銀元
洪江一早就來到碼頭。希望能找點活幹。家裏就他和哥哥相依為命,隻有一間房子。哥哥老實本分,在有錢人家裏做長工,他的脾氣不好,愛惹事,隻能找點零工混日子。
碼頭上隻有一個老船工在修船,洪江在一旁觀看。不是想學手藝,隻是無聊。
太陽升高了些許,也沒能溫暖十二月的大地。一個老人走了過來,這個老人洪江認識,聽說年輕時,也是一個放排漢。
是龍天送的父親,兩個多月前。龍天送收了一船桔子,去城裏。城裏人喜歡這水泡泡的桔子。再從城裏買一些東西,一路往回賣。一趟來回,頂上一般人家幾年的收入。
洪江也想跟放排漢去跑船,哪怕那一天死在河裏也無怨無悔,人家嫌他瘦弱沒人要他。
一般情況下,龍天送五十天左右回來一趟。這次足足遲回二十天,這二十天來這老頭每天一早就來,太陽快落山才走。見到有人從縣城回來。就去打聽龍天送的消息。
老人走到老船工身邊道:“老師傅,一大早開始忙了。”
老船工道:“龍員外來了。就要過年了,早點把船修好,收了工錢買幾斤肉。”
龍員外道:“上個趕集日,你大兒子才買半扇豬,還買肉不怕你家的熏肉架被壓壞了。”
老船工道:“我一家人都是老虎轉世,那點肉吃得差不多了。”
龍員外道:“五男二女,你真是好福氣。”
老般工笑道:“我家五個兒子挷一塊,也比不上你家天送。一個來回賺到的錢夠買幾畝好地,你真成員外大財主了。”
龍員外也笑道:“我算什麽員外,你這手藝才了不起,在城裏,你這樣的人物叫工程師。”
老船工更加開心,手中的活也放下了,笑道:“我是工程師,那算卦的王瞎子就是活神仙了。”
龍員外看了看江麵,又看老船工活也不幹了,道:“你忙,你忙。我找王神仙算卦去。”
龍員外走了,村民挑著擔來到碼頭。有做小生意的船主開始收菜。洪江也接到活幹。
洪江從小好武,也沒正經拜過師,都是這個師傅偷了一招。那個師傅學了半式,馬步卻學得很好。
現在接到得活就是把菜挑上船,船和岸邊有一小段距離,架了一塊木板就把船和岸連起來,別看他隻有十五歲,挑起百來斤的擔子,走在不斷搖晃的木板上,和在平地上沒有什麽不同。
又接了一個下貨的活。收獲三個銅元,洪江在地上養精蓄銳,希望再接幾個活,也買幾斤肉過年。
一個老太太對洪江道:“伢子,幫我把東西送回家,給你一個銅元。”
洪江看了看老太太的背簍,有碗,有盤子。有杯子。都是一些易碎的東西,也許正是如此,老太太才出錢請他。東西不重。就是怕走不穩。
洪江自然不會擔心走不穩,答應下來。背起背簍跟在老人身後。問:“老人家,家裏人在忙什麽讓你來買東西。”
老太太道:“過年要添一些新的碗筷,希望明年家裏添丁。看到這些碗盤漂亮,就每樣買了幾個,老了不中用,這點東西都背不回去。”
響水河流過雷公寨。穿過雙打郎寨。來到練塘村。三個村子都在河邊建了一座碾坊。
最有名當算練塘村的田家碾坊,田家不光有一家碾坊,還做一些小買賣,算上有錢人家,把碾坊修得比別家更加氣派,碾坊外整了一大片平地,鋪地的青石塊縫隙用水泥糊上,看上去幹淨。
真正出名是現在守碾房的是田家大閨女,十五歲的田美賢,是十裏八鄉的第一美女。她不光長得漂亮,小時候還跟過這一片山裏的第一高手石弄古學過武。身上多了一份英氣。
路過練塘村的人喜歡在碾坊外休息一會。有的是感覺這地方幹淨,有的就是為了看看第一美女田美賢。
一些小年輕盯著田美賢看。田美賢也盯著小年輕看。她沒有讀過之乎者也。也不知道和年輕小夥對視有什麽不對。
對視良久。小年輕的目光慢慢移到她的胸口,小腰上。這時田美賢會問上一句:“你看什麽。”
小年輕道:“看你長得好看。”
田美賢追問:有多好看?
小年輕道:“比七仙女還好看。”
田美賢白了小年輕一眼走了。邊走邊嘀咕:你見過七仙女嗎?
也問過上洋學堂的學生同樣的問題。洋學生答:“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田美賢聽不懂走了。
她問村裏一起長大的龍建飛。龍建飛答:“你好看到我不想做人,”
田美賢問:“你想做什麽?”
龍建飛答:“做你的褲衩。白天晚上都和你在一起。”
田美賢聽懂了。還特別滿意。成了龍建飛的女朋友。
今天是個趕集日。又有不少人在碾坊外聊天,田美賢小跑出來,聽人說新鮮事。上次就聽說常德那邊打仗,不少女子剪了頭發當女學生。聽得她也想去當女學生,隻是舍不得她的碾坊,她的小鴨子。
今天談論的事就發生在毛平鎮。毛平鎮離練塘村隻有十幾裏,田美賢每個月都要去趕一次集。
聽得更加認真。事情很快就明明白白。有一個姓洪的團長,在外邊打十多年仗。不想打了,帶上十幾個兵回到老家毛平鎮。把鎮長趕走。他當鎮長。
今天不知道為什麽,洪鎮長不高興了,抓了一姓李的裁縫。當街剝皮,邊剝皮邊道:“你不是會縫衣服嗎?等我把你的皮剝下來。你再縫回去。”皮還沒有完全剝完人就死了。
路人甲:這哪像個鎮長。比土匪還狠。
路人乙:是呀。土匪隻是搶點東西,有時殺幾人,也沒聽說當真把人活剝的。
看著田美賢聽得津津津有味,一點害怕的意思都沒有,大家也一致認定這漂亮姑娘也是個心狠的。
他們談論的主人正在哥哥靈位前發呆,思緒回到十一年前。
響水河流過叢山,流過村莊,到了毛坪鎮,有四條小河在這裏相匯。響水河最大。
由四條小河匯在一起這條河還叫響水河。也不知道是什麽時候,人們在響水河邊建了一個碼頭。
碼頭是毛坪鎮最熱鬧的地方。十裏八鄉的村民都會把吃不完的農副產品,山裏挖到好東西,賣給勇敢的放排漢,換一些城裏來的鍋碗瓢盆,也可換成銅元或銀元
洪江一早就來到碼頭。希望能找點活幹。家裏就他和哥哥相依為命,隻有一間房子。哥哥老實本分,在有錢人家裏做長工,他的脾氣不好,愛惹事,隻能找點零工混日子。
碼頭上隻有一個老船工在修船,洪江在一旁觀看。不是想學手藝,隻是無聊。
太陽升高了些許,也沒能溫暖十二月的大地。一個老人走了過來,這個老人洪江認識,聽說年輕時,也是一個放排漢。
是龍天送的父親,兩個多月前。龍天送收了一船桔子,去城裏。城裏人喜歡這水泡泡的桔子。再從城裏買一些東西,一路往回賣。一趟來回,頂上一般人家幾年的收入。
洪江也想跟放排漢去跑船,哪怕那一天死在河裏也無怨無悔,人家嫌他瘦弱沒人要他。
一般情況下,龍天送五十天左右回來一趟。這次足足遲回二十天,這二十天來這老頭每天一早就來,太陽快落山才走。見到有人從縣城回來。就去打聽龍天送的消息。
老人走到老船工身邊道:“老師傅,一大早開始忙了。”
老船工道:“龍員外來了。就要過年了,早點把船修好,收了工錢買幾斤肉。”
龍員外道:“上個趕集日,你大兒子才買半扇豬,還買肉不怕你家的熏肉架被壓壞了。”
老船工道:“我一家人都是老虎轉世,那點肉吃得差不多了。”
龍員外道:“五男二女,你真是好福氣。”
老般工笑道:“我家五個兒子挷一塊,也比不上你家天送。一個來回賺到的錢夠買幾畝好地,你真成員外大財主了。”
龍員外也笑道:“我算什麽員外,你這手藝才了不起,在城裏,你這樣的人物叫工程師。”
老船工更加開心,手中的活也放下了,笑道:“我是工程師,那算卦的王瞎子就是活神仙了。”
龍員外看了看江麵,又看老船工活也不幹了,道:“你忙,你忙。我找王神仙算卦去。”
龍員外走了,村民挑著擔來到碼頭。有做小生意的船主開始收菜。洪江也接到活幹。
洪江從小好武,也沒正經拜過師,都是這個師傅偷了一招。那個師傅學了半式,馬步卻學得很好。
現在接到得活就是把菜挑上船,船和岸邊有一小段距離,架了一塊木板就把船和岸連起來,別看他隻有十五歲,挑起百來斤的擔子,走在不斷搖晃的木板上,和在平地上沒有什麽不同。
又接了一個下貨的活。收獲三個銅元,洪江在地上養精蓄銳,希望再接幾個活,也買幾斤肉過年。
一個老太太對洪江道:“伢子,幫我把東西送回家,給你一個銅元。”
洪江看了看老太太的背簍,有碗,有盤子。有杯子。都是一些易碎的東西,也許正是如此,老太太才出錢請他。東西不重。就是怕走不穩。
洪江自然不會擔心走不穩,答應下來。背起背簍跟在老人身後。問:“老人家,家裏人在忙什麽讓你來買東西。”
老太太道:“過年要添一些新的碗筷,希望明年家裏添丁。看到這些碗盤漂亮,就每樣買了幾個,老了不中用,這點東西都背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