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搞副業走。”
“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幾輩子種地都種成了把式,還是吃不飽穿不暖,不如人家張衛星半年的收益。”
“看來城裏也沒那麽神秘啊,張衛星都能混得開,我們去了難道還能餓死?走!”
“唉,走吧,莊稼人苦命,要改掉這命,還得走出這山啊。”
以張衛軍為首的幾個年輕人,聯係了張衛星,踏出了致富的第一步。二月二後,張衛軍帶著張衛兵,趙炳仁,王大吳二丁三等人,背起鋪蓋卷兒,投奔鎮上的李四,加入了建築隊。
才走掉幾個年輕人而已,莊子裏感覺空了一小半,當然,感觸最深的,首當其衝便是他們的媳婦們,炕上少了一個重量級的人,一時半會兒還真難以適應。其次,春種上也顯得力不從心起來,莊子上絕大多數人成了的老弱婦孺,壯勞力急缺了。
趙社長望著田裏一步一頓的老牛,不由得歎了口氣。這地旱得太嚴重了,一塊塊地板結起來,牛掙死也耕不起來,隻好拿鐵鍬一鍬一鍬的挖,挖起了還得拍碎抹平,指望這群老弱婦孺一天下來能挖不多少呢。
這要是錯過了播種期,秋後又得去鎮上打抽豐,他又得厚著臉皮求賒欠。這種事,可再一再二,不可再三再四啊。得想個辦法,從老天嘴裏奪食了。
趙社長將趙廣度送到學校,琢磨著怎樣才能緩解幹旱,讓種下去的種子長出來,秋後有收成,至少得讓趙家莊子的老老少少吃飽飯啊。在這大山深處,雖是靠山吃山,卻還要看老天爺的臉色,當老天靠不住時,趙社長的目光塌了下來,望向了地。若是有水能澆澆地就好了,總能緩解一下幹旱,好歹保一保一年的收益呀。這個地方沒有天然的河流,吃水一直靠井,莊裏統共才三口井,要澆地的話,就得從人的嘴裏省水了。唉,難腸。
其實一開始,趙社長是不同意幾個年輕人外出搞副業的,他自己流浪了大半輩子,年輕的時候不知事,憑著一股子熱情蒙頭蒙腦地闖了出去,吃了苦受了罪才知道安穩的珍貴,現在不說年齡大了,就算回到過去那個年齡,他也再不出門了。可惜,有錢難買早知道!
兒子們一直都很聽話,這一次卻逆反起來。
“爸,這兩年你沒怎麽出門,不知道外麵的世界已經跟過去完全不一樣了,省城我們沒去過,光是縣城的變化就大極了,那自行車滿大街都是,連四個輪子的汽車也不稀罕了。我們光靠種地才能填飽個肚子,靠雞屁股裏摳出來的那幾個蛋,下輩子都買不起一輛自行車啊。”老二趙炳仁是鐵了心要出去的,眼看著三個女兒個頂個的長,他這個當爸的,總不能老是伸手朝爹娘要錢交罰款,超生就超生,他不在乎,但他要掙錢!出門掙大錢!暗自將自己和張衛星做了一番比較後,他更堅定了這個信念。
“買什麽自行車?民以食為天!不種地,你吃什麽!莊稼人得有個莊稼人的樣子,不好好種地一天盡胡思亂想!給你個自行車,你往哪騎?”況且,自行車也不是有錢就能買來的,這一年來,雖然一些吃的東西不需要票了,但大件,比如縫紉機收音機手表自行車啥的,還是要票的。對於一個深山溝裏的人來說,弄一張工業票比登天還難。
“爸,不是那麽算的,人家都能走出山溝過上好日子,為什麽我們一定要把自己困在這裏,吃不好穿不好?你看我們的衣服,哪件不是補丁摞補丁?明明我們也可以去掙錢……”
“錢不是萬能的,揣著金子餓死人的事不是傳說!想想六零年,你有錢可你能買來糧食嗎?倉裏有糧,心才不慌,你爸我用一輩子才悟出這個道理來,當年的我……跟你一樣不信服,可事實呢,娃呀,聽爸的話,少走彎路。”
這樣的話,自然不能說服趙炳仁。父子倆誰也說不服誰,一時間僵了起來,還是趙炳德說服了老爹,放趙炳仁離開。
“爸,讓他去吧,讓他出去吃點苦頭,就知道了。再說了,他一個人出去也不耽擱啥,家裏我們有幾個,虧不著他那房。我看著國家政策有變化了,上次開會傳達首長的精神,說要讓老百姓富起來,首長自己在哪兒圈了一塊地,準備讓那裏的人先富呢,那些人真是好運氣呀。”
趙炳仁離開不到十天,趙炳發也離開了,他沒走遠,隻不過是去了後山他姐姐家,跟著那裏的邢木匠學木工。因著沒考中老師,趙炳發很長一段時間沒臉見人,窩在窯裏不出來,趙社長也無奈,將他打包發落到女兒家,幫剛分家的女兒女婿幹活去。趙炳發腦子活,手上有巧勁兒,到後山不長時間就得了當地有名的木匠邢師傅的青眼,收他做了個徒弟,手把手地傳了手藝不說,還搭了個女兒,等趙社長得到消息時,一向沉默寡言的趙炳發悄沒聲息地拐了個媳婦不說,連老丈人那一關都過了,趙社長請媒人請得特別輕鬆,一時間令大家羨慕不已。
此是後話。
紅土小學。
僅有的兩間教室,容納了一至五年級共28名學生,鄒老師教一二年級,郭景生是三四五年級。蕭校長偶爾替課。
右邊的教室裏,郭景生正在給孩子們上課。他對著中間一組學生道:“來,跟著老師讀:望廬山瀑布……”讀了三遍,布置了生字讓孩子們寫,又轉到靠窗戶的一組學生前:“好了,五年級的同學注意一下,我們接著學習上節課的內容……”
下課了,郭景生抱著一捧作業走出教室,後麵追出兩個孩子,跑在前麵的小男孩將一個雞蛋塞到郭景生懷裏,紅撲撲的小臉興奮地說:“郭老師,今天我過生日,這是我媽煮的雞蛋,送給你。”不等郭景生拒絕,他就一溜煙地跑回教室了。
“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幾輩子種地都種成了把式,還是吃不飽穿不暖,不如人家張衛星半年的收益。”
“看來城裏也沒那麽神秘啊,張衛星都能混得開,我們去了難道還能餓死?走!”
“唉,走吧,莊稼人苦命,要改掉這命,還得走出這山啊。”
以張衛軍為首的幾個年輕人,聯係了張衛星,踏出了致富的第一步。二月二後,張衛軍帶著張衛兵,趙炳仁,王大吳二丁三等人,背起鋪蓋卷兒,投奔鎮上的李四,加入了建築隊。
才走掉幾個年輕人而已,莊子裏感覺空了一小半,當然,感觸最深的,首當其衝便是他們的媳婦們,炕上少了一個重量級的人,一時半會兒還真難以適應。其次,春種上也顯得力不從心起來,莊子上絕大多數人成了的老弱婦孺,壯勞力急缺了。
趙社長望著田裏一步一頓的老牛,不由得歎了口氣。這地旱得太嚴重了,一塊塊地板結起來,牛掙死也耕不起來,隻好拿鐵鍬一鍬一鍬的挖,挖起了還得拍碎抹平,指望這群老弱婦孺一天下來能挖不多少呢。
這要是錯過了播種期,秋後又得去鎮上打抽豐,他又得厚著臉皮求賒欠。這種事,可再一再二,不可再三再四啊。得想個辦法,從老天嘴裏奪食了。
趙社長將趙廣度送到學校,琢磨著怎樣才能緩解幹旱,讓種下去的種子長出來,秋後有收成,至少得讓趙家莊子的老老少少吃飽飯啊。在這大山深處,雖是靠山吃山,卻還要看老天爺的臉色,當老天靠不住時,趙社長的目光塌了下來,望向了地。若是有水能澆澆地就好了,總能緩解一下幹旱,好歹保一保一年的收益呀。這個地方沒有天然的河流,吃水一直靠井,莊裏統共才三口井,要澆地的話,就得從人的嘴裏省水了。唉,難腸。
其實一開始,趙社長是不同意幾個年輕人外出搞副業的,他自己流浪了大半輩子,年輕的時候不知事,憑著一股子熱情蒙頭蒙腦地闖了出去,吃了苦受了罪才知道安穩的珍貴,現在不說年齡大了,就算回到過去那個年齡,他也再不出門了。可惜,有錢難買早知道!
兒子們一直都很聽話,這一次卻逆反起來。
“爸,這兩年你沒怎麽出門,不知道外麵的世界已經跟過去完全不一樣了,省城我們沒去過,光是縣城的變化就大極了,那自行車滿大街都是,連四個輪子的汽車也不稀罕了。我們光靠種地才能填飽個肚子,靠雞屁股裏摳出來的那幾個蛋,下輩子都買不起一輛自行車啊。”老二趙炳仁是鐵了心要出去的,眼看著三個女兒個頂個的長,他這個當爸的,總不能老是伸手朝爹娘要錢交罰款,超生就超生,他不在乎,但他要掙錢!出門掙大錢!暗自將自己和張衛星做了一番比較後,他更堅定了這個信念。
“買什麽自行車?民以食為天!不種地,你吃什麽!莊稼人得有個莊稼人的樣子,不好好種地一天盡胡思亂想!給你個自行車,你往哪騎?”況且,自行車也不是有錢就能買來的,這一年來,雖然一些吃的東西不需要票了,但大件,比如縫紉機收音機手表自行車啥的,還是要票的。對於一個深山溝裏的人來說,弄一張工業票比登天還難。
“爸,不是那麽算的,人家都能走出山溝過上好日子,為什麽我們一定要把自己困在這裏,吃不好穿不好?你看我們的衣服,哪件不是補丁摞補丁?明明我們也可以去掙錢……”
“錢不是萬能的,揣著金子餓死人的事不是傳說!想想六零年,你有錢可你能買來糧食嗎?倉裏有糧,心才不慌,你爸我用一輩子才悟出這個道理來,當年的我……跟你一樣不信服,可事實呢,娃呀,聽爸的話,少走彎路。”
這樣的話,自然不能說服趙炳仁。父子倆誰也說不服誰,一時間僵了起來,還是趙炳德說服了老爹,放趙炳仁離開。
“爸,讓他去吧,讓他出去吃點苦頭,就知道了。再說了,他一個人出去也不耽擱啥,家裏我們有幾個,虧不著他那房。我看著國家政策有變化了,上次開會傳達首長的精神,說要讓老百姓富起來,首長自己在哪兒圈了一塊地,準備讓那裏的人先富呢,那些人真是好運氣呀。”
趙炳仁離開不到十天,趙炳發也離開了,他沒走遠,隻不過是去了後山他姐姐家,跟著那裏的邢木匠學木工。因著沒考中老師,趙炳發很長一段時間沒臉見人,窩在窯裏不出來,趙社長也無奈,將他打包發落到女兒家,幫剛分家的女兒女婿幹活去。趙炳發腦子活,手上有巧勁兒,到後山不長時間就得了當地有名的木匠邢師傅的青眼,收他做了個徒弟,手把手地傳了手藝不說,還搭了個女兒,等趙社長得到消息時,一向沉默寡言的趙炳發悄沒聲息地拐了個媳婦不說,連老丈人那一關都過了,趙社長請媒人請得特別輕鬆,一時間令大家羨慕不已。
此是後話。
紅土小學。
僅有的兩間教室,容納了一至五年級共28名學生,鄒老師教一二年級,郭景生是三四五年級。蕭校長偶爾替課。
右邊的教室裏,郭景生正在給孩子們上課。他對著中間一組學生道:“來,跟著老師讀:望廬山瀑布……”讀了三遍,布置了生字讓孩子們寫,又轉到靠窗戶的一組學生前:“好了,五年級的同學注意一下,我們接著學習上節課的內容……”
下課了,郭景生抱著一捧作業走出教室,後麵追出兩個孩子,跑在前麵的小男孩將一個雞蛋塞到郭景生懷裏,紅撲撲的小臉興奮地說:“郭老師,今天我過生日,這是我媽煮的雞蛋,送給你。”不等郭景生拒絕,他就一溜煙地跑回教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