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反將一軍
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錘 作者:逆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金陵城,大西門外莫愁湖。
“都過去這麽久了,城裏的韃子為何還不開門?”
“各位將軍,這個我們也不知道哇,我二人畢竟才投靠偽元朝廷一年不到,也許韃子如今對我們起了疑心也未必。”
“哼!你倆最好老實點,別耍什麽花樣。”
“瞧各位說的,就是借我們十個膽子也不敢啊。”
發現城裏的元軍遲遲不見動作,常遇春、費聚、華雲龍等郭家軍將領,心中不由得焦躁起來,忙對著之前投降的陳埜先、康茂才質問。
陳、康二人聞言,生怕眾人誤會,趕忙再三為自己辯解。
就在這時,眾人背後的金陵城大西門,突然被人從裏麵打開。隨後城門內走出一隊騎馬的差役,向著陳埜先大營走來。
“陳將軍、康將軍,我等奉福壽大人鈞旨,請二位入城商議要事。”
陳埜先聞言,抬頭望著差役,不解道:“有什麽事不能直說,一定要到城裏去?”
方才說話的衙役搖頭道:“不成,福壽大人有命,事關機密,一定要兩位將軍進城,而且隻能是你們兩位,其他兵馬暫時留在城外,兩位還是快請吧。”
陳埜先聽到這裏,心下很懷疑,是不是自己投降郭洺的事已經被福壽知道了,對方這是在擺鴻門宴。不過轉念一想,陳埜先又覺得不對,自己剛投降郭洺沒幾個時辰,福壽在城裏怎麽會知道?
沒辦法,陳埜先隻得回過頭,望了望身後的常遇春、費聚等人,想征求幾人的意見。
常遇春托著下巴思索片刻,開口對陳埜先道:“既是福壽大人之命,將軍不妨先進去吧。”
陳埜先聞言,點了點頭,接著便和康茂才一起,隨方才傳令的衙役,一起進了城內。
…
“上位,馬上就有大仗要打了,你還有心思做這些啊?”
金陵二十裏外的長江南岸,郭洺把大軍暫時安排在一座山腳駐紮避暑,自己則頭戴鬥笠,手持一支釣竿,端坐在岸邊一處蔭涼之地垂釣。
眼看接下來一場惡戰在所難免,郭洺卻一點也不緊張,還有閑心釣魚,俞扉煙不禁奇怪道。
“你不懂……”郭洺聞言,笑著搖了搖頭。
郭洺會在這種時候選擇釣魚,自然不是故作高深,也不是腦子抽風了,說實話,他心裏比誰都緊張。俞扉煙並沒有發現,此刻郭洺握著釣竿的手,其實正在微微發抖。
但還是那句話,身為上位者,越是到這種關鍵的時刻,越不能慌張甚至露怯,尤其不能在下屬的麵前表現出來。
郭洺隻能通過釣魚的行為,強行掩蓋自己內心的忐忑不安。
“魚上鉤了。”
感覺到手裏的釣竿突然開始劇烈晃動,郭洺心中大喜,趕忙用力拉動魚線,然而卻怎麽也拉不出水麵。
一旁的俞扉煙捂嘴笑道:“哪有這樣釣魚的,讓我來!”
小姑娘生在巢湖,長在巢湖,從小隨父兄一起釣過不知多少魚,手法自然不是郭洺能比的,接過釣竿,隻輕輕一提,一條金色的大鯉魚便被帶出水麵。
“嘖,好兆頭!”發現俞扉煙居然幫自己釣到了傳說中的錦鯉,還是如此大一條,郭洺咂了咂嘴,忙對著對方誇了起來,“小煙兄弟好本事,今後有空,能不能手把手教教我。”
俞扉煙臉色一紅,點了點頭,正準備開口說話。這時,卻見馮國勝帶著幾個親兵,騎馬從背後趕來稟報。
“上位,半個時辰前,陳埜先、康茂才受福壽之邀,進了一趟金陵城,如今二人已出城,還派人給您帶來一個消息……”
馮國勝說到這兒,看了看郭洺身畔的俞扉煙,見俞扉煙懂事地退開一段距離,這才放心地把消息轉告給郭洺。
“啊呀?還有這種事?”郭洺聽了對方的話,一時間哭笑不得。
原來元朝南台禦史福壽,先前之所以把陳埜先和康茂才叫進城,居然是想讓兩人假裝投降自己,把自己引到金陵城外,然後裏應外合,將自己聚而殲之。
然而福壽不知道的是,這陳埜先、康茂才兩人已先一步投降自己了。
“很好,既然如此,我們正好將計就計,一鼓作氣,擊敗城內那兩萬守軍,徹底拿下金陵!”
郭洺激動地握緊拳頭,豪氣幹雲道。
…
“大人,陳埜先派人來報,他已經按照您的吩咐,假意投降城外賊軍,賊軍果然上當,如今已跟著對方來到大西門附近了!”
“哈哈哈哈,不出本官所料!”
金陵城內,聽了衙役們帶回來的好消息,一身蒙古官袍的南台禦史福壽,當即喜笑顏開,邊捋下頜邊道:
“傳令達尼達思,百家奴他們,馬上點齊兵馬,殺出城門,接應陳埜先和康茂才!”
福壽此人,雖說小有智謀,但終究還是文官氣太重了些,讀過幾本漢人的兵書,便以為自己也和古代張子房、諸葛孔明一般,有運籌帷幄、折衝萬裏的本事。
對方居然真的相信城外郭家軍已中了自己計謀,不但命麾下將領統兵迎戰,自己也脫下官袍,換上戎裝,隨大軍一起出城。
半個時辰後,滿懷雄心壯誌的福壽,領著城內僅有的兩萬官兵,浩浩蕩蕩殺出大西門,來到了先前使者和陳埜先、康茂才約好的地點。
“咦?有些不對吧?”
看到陳、康二人背後,站著黑壓壓一大片兵馬,刀戟林立、甲胄儼然,數量似乎是自己這邊的幾倍。福壽於是帶著幾個隨從,騎馬走到兩人麵前,不解道:
“陳將軍、康將軍,你們二人何時有如此多的部眾?莫非是海牙大人,阿魯灰大人給你們派來的援軍?”
“是啊,是啊。”二人陰惻惻道。
見兩人如此,福壽心裏頓時有些起疑,哼了一聲,接著問道:“你說賊軍被你引到城外了,還說連賊首郭天敘都親自來了,人都在哪兒呢?”
孰料他的話剛剛說罷,背後的人群中,突然傳來一道清朗的聲音。
“福壽大人,郭天敘在此!”
“都過去這麽久了,城裏的韃子為何還不開門?”
“各位將軍,這個我們也不知道哇,我二人畢竟才投靠偽元朝廷一年不到,也許韃子如今對我們起了疑心也未必。”
“哼!你倆最好老實點,別耍什麽花樣。”
“瞧各位說的,就是借我們十個膽子也不敢啊。”
發現城裏的元軍遲遲不見動作,常遇春、費聚、華雲龍等郭家軍將領,心中不由得焦躁起來,忙對著之前投降的陳埜先、康茂才質問。
陳、康二人聞言,生怕眾人誤會,趕忙再三為自己辯解。
就在這時,眾人背後的金陵城大西門,突然被人從裏麵打開。隨後城門內走出一隊騎馬的差役,向著陳埜先大營走來。
“陳將軍、康將軍,我等奉福壽大人鈞旨,請二位入城商議要事。”
陳埜先聞言,抬頭望著差役,不解道:“有什麽事不能直說,一定要到城裏去?”
方才說話的衙役搖頭道:“不成,福壽大人有命,事關機密,一定要兩位將軍進城,而且隻能是你們兩位,其他兵馬暫時留在城外,兩位還是快請吧。”
陳埜先聽到這裏,心下很懷疑,是不是自己投降郭洺的事已經被福壽知道了,對方這是在擺鴻門宴。不過轉念一想,陳埜先又覺得不對,自己剛投降郭洺沒幾個時辰,福壽在城裏怎麽會知道?
沒辦法,陳埜先隻得回過頭,望了望身後的常遇春、費聚等人,想征求幾人的意見。
常遇春托著下巴思索片刻,開口對陳埜先道:“既是福壽大人之命,將軍不妨先進去吧。”
陳埜先聞言,點了點頭,接著便和康茂才一起,隨方才傳令的衙役,一起進了城內。
…
“上位,馬上就有大仗要打了,你還有心思做這些啊?”
金陵二十裏外的長江南岸,郭洺把大軍暫時安排在一座山腳駐紮避暑,自己則頭戴鬥笠,手持一支釣竿,端坐在岸邊一處蔭涼之地垂釣。
眼看接下來一場惡戰在所難免,郭洺卻一點也不緊張,還有閑心釣魚,俞扉煙不禁奇怪道。
“你不懂……”郭洺聞言,笑著搖了搖頭。
郭洺會在這種時候選擇釣魚,自然不是故作高深,也不是腦子抽風了,說實話,他心裏比誰都緊張。俞扉煙並沒有發現,此刻郭洺握著釣竿的手,其實正在微微發抖。
但還是那句話,身為上位者,越是到這種關鍵的時刻,越不能慌張甚至露怯,尤其不能在下屬的麵前表現出來。
郭洺隻能通過釣魚的行為,強行掩蓋自己內心的忐忑不安。
“魚上鉤了。”
感覺到手裏的釣竿突然開始劇烈晃動,郭洺心中大喜,趕忙用力拉動魚線,然而卻怎麽也拉不出水麵。
一旁的俞扉煙捂嘴笑道:“哪有這樣釣魚的,讓我來!”
小姑娘生在巢湖,長在巢湖,從小隨父兄一起釣過不知多少魚,手法自然不是郭洺能比的,接過釣竿,隻輕輕一提,一條金色的大鯉魚便被帶出水麵。
“嘖,好兆頭!”發現俞扉煙居然幫自己釣到了傳說中的錦鯉,還是如此大一條,郭洺咂了咂嘴,忙對著對方誇了起來,“小煙兄弟好本事,今後有空,能不能手把手教教我。”
俞扉煙臉色一紅,點了點頭,正準備開口說話。這時,卻見馮國勝帶著幾個親兵,騎馬從背後趕來稟報。
“上位,半個時辰前,陳埜先、康茂才受福壽之邀,進了一趟金陵城,如今二人已出城,還派人給您帶來一個消息……”
馮國勝說到這兒,看了看郭洺身畔的俞扉煙,見俞扉煙懂事地退開一段距離,這才放心地把消息轉告給郭洺。
“啊呀?還有這種事?”郭洺聽了對方的話,一時間哭笑不得。
原來元朝南台禦史福壽,先前之所以把陳埜先和康茂才叫進城,居然是想讓兩人假裝投降自己,把自己引到金陵城外,然後裏應外合,將自己聚而殲之。
然而福壽不知道的是,這陳埜先、康茂才兩人已先一步投降自己了。
“很好,既然如此,我們正好將計就計,一鼓作氣,擊敗城內那兩萬守軍,徹底拿下金陵!”
郭洺激動地握緊拳頭,豪氣幹雲道。
…
“大人,陳埜先派人來報,他已經按照您的吩咐,假意投降城外賊軍,賊軍果然上當,如今已跟著對方來到大西門附近了!”
“哈哈哈哈,不出本官所料!”
金陵城內,聽了衙役們帶回來的好消息,一身蒙古官袍的南台禦史福壽,當即喜笑顏開,邊捋下頜邊道:
“傳令達尼達思,百家奴他們,馬上點齊兵馬,殺出城門,接應陳埜先和康茂才!”
福壽此人,雖說小有智謀,但終究還是文官氣太重了些,讀過幾本漢人的兵書,便以為自己也和古代張子房、諸葛孔明一般,有運籌帷幄、折衝萬裏的本事。
對方居然真的相信城外郭家軍已中了自己計謀,不但命麾下將領統兵迎戰,自己也脫下官袍,換上戎裝,隨大軍一起出城。
半個時辰後,滿懷雄心壯誌的福壽,領著城內僅有的兩萬官兵,浩浩蕩蕩殺出大西門,來到了先前使者和陳埜先、康茂才約好的地點。
“咦?有些不對吧?”
看到陳、康二人背後,站著黑壓壓一大片兵馬,刀戟林立、甲胄儼然,數量似乎是自己這邊的幾倍。福壽於是帶著幾個隨從,騎馬走到兩人麵前,不解道:
“陳將軍、康將軍,你們二人何時有如此多的部眾?莫非是海牙大人,阿魯灰大人給你們派來的援軍?”
“是啊,是啊。”二人陰惻惻道。
見兩人如此,福壽心裏頓時有些起疑,哼了一聲,接著問道:“你說賊軍被你引到城外了,還說連賊首郭天敘都親自來了,人都在哪兒呢?”
孰料他的話剛剛說罷,背後的人群中,突然傳來一道清朗的聲音。
“福壽大人,郭天敘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