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陣前倒戈
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錘 作者:逆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上位,陳埜先、康茂才的兵馬找到了,對方有兩萬多人,正在涑水城北十裏外一座小鎮紮營……”
午後的天氣十分炎熱,陽光毒辣地炙烤著大地。郭洺帶領三萬郭家軍,行軍路過一片柳林,正準備下令全軍休整。
馮國勝突然騎馬來報。
“嘖嘖,這幫人來的可不是真時候。”郭洺翻了個白眼道:“不過既然來都來了,先打上一頓再說吧。”
馮國勝哭笑不得道:“上位,打恐怕是不能打了,那陳埜先已經親自來見您了,您等會兒,我讓人把他給叫過來。”
“怎麽回事?”
郭洺心中正覺奇怪,卻見馮國勝招了招手,隨後幾個郭家軍士兵,立刻將一個元軍打扮的中年男子帶到他麵前。
來人正是陳埜先,見了郭洺,對方趕忙跪倒在地,邊叩首邊道:“在下偽元集慶路萬戶陳埜先,拜見郭大帥!得知大帥領數萬義軍渡江,伐無道、誅暴元,在下心中惶恐,不敢相抗,願領所部兩萬兵馬,歸順大帥。”
“你說要投降本帥?”郭洺愣愣地站在原地,心中有些不敢相信。
對於陳埜先這家夥,郭洺的印象不可謂不深刻,因為曆史上,自己這副身體原來的主人郭天敘,正是被對方所殺。
當時朱元璋領兵攻占太平路,蠻子海牙和阿魯灰派陳埜先和康茂才,領數萬兵馬西進,試圖奪回城池,結果二人被朱元璋擊敗並俘虜。
陳埜先被俘後,謊稱願意給朱元璋做內應,奪取集慶路。朱元璋看出了對方的意圖,故意放對方離開,隨後讓郭天敘領兵前往策應。
結果郭天敘帶著一支兵馬出發,剛到集慶,就中了元軍的埋伏,被當場斬殺,稀裏糊塗地成了冤死鬼。
“你小子……該不會是詐降吧?”
想到這段曆史,郭洺猶如條件反射一般,當即抽出腰間佩劍,一麵指著陳埜先鼻子詰問,一麵轉頭對周邊親兵道:“此人陰險狡詐,給我把他拿下!嚴刑拷打!”
“冤枉!冤枉啊!”
陳埜先本是真心打算來投降的,見郭洺如此,嚇得魂飛魄散,忙拚命磕頭喊冤:“大帥,在下的確是誠心歸順,我的兩萬兵馬就在十裏外,大帥要是不信,我馬上讓他們放下兵器,任憑大帥處置!”
“上位,這兩人身為元軍主將,既然敢隻身前來與咱們相見,此事恐怕不假。”
“上位若還是心存疑慮,不妨就按對方先前的話去做。”
徐達、馮國用等人,此刻都在郭洺身畔,見郭洺行為如此反常,忙上前一步,開口勸說道。
郭洺也意識到自己反應過激了,忙咳嗽兩聲,換了副表情,聲音淡淡地對陳埜先道:“既然如此,陳埜先,你就讓你那兩萬弟兄脫了盔甲、放下兵器,到本帥這裏受降吧。”
“在下遵命!”陳埜先趕忙點頭同意。
此事發生得實在突然,郭洺本來心存疑慮,總覺得兩萬多元軍不可能這麽輕易就歸順自己,但讓他沒想到的是,一個多時辰後,先前那陳埜先,和康茂才一起,居然真的帶著兩萬多放下兵器的士兵,來到了自己麵前。
“嘶……現實真是魔幻。”看到這兩人還真是來投降自己的,郭洺心中哭笑不得。
看來眼下這個時空的曆史,和自己原來那個時空的曆史,兩者的偏差已經越來越明顯了。
換句話說,自己所擁有的上帝視角,今後隻怕會越來越有限。
“兩位將軍請起吧,既然你們誠心歸順,本帥哪有不接納的道理。”
見陳埜先、康茂才,雙雙跪在自己麵前,郭洺忙伸手將兩人攙扶起來,說了幾句客套話慰勉一番,接著問道:
“如今本帥欲直取金陵城,奈何城內有守軍,城外的長江水麵,還有不少元軍水師,不知兩位將軍可有什麽良策助我呢?”
“這個嘛,大帥且容我等想想……”
陳、康二人聞言,對視片刻,皆埋頭苦思起來,然而卻遲遲想不到什麽好辦法。
郭洺見二人如此沒用,隻好主動提示道:“本帥打算讓你二人為內應,騙開金陵城的城門,放我大軍殺入城內,此事若能做成,我保你二人在我軍中做個總兵,不知你們意下如何?”
“啊,這……我等當然願意為大帥效勞!”
二人心中大喜,連忙點頭答應,接著齊聲稱讚道:“大帥能想到如此妙計,真是英明神武,神機妙算!”
郭洺沒空聽這些阿諛奉承,立刻命兩人著手安排此事。
為了保證萬無一失,他多長了個心眼,命麾下常遇春、費聚等將領,各領一營部眾,合兵一萬人,換上元軍的衣服,跟在陳埜先、康茂才等人身後,隨對方一起返回金陵。
郭洺本人則親率剩下的兩萬大軍壓後,一旦前邊得手,便立刻殺過去。
…
金陵城,禦史府。
“什麽,陳埜先和康茂才又回來了?”
“是啊,他們說太平路賊軍勢大,打不過,不如固守金陵城,請大人開門放他們進來。”
此刻留守城池的元朝高官,乃是南台禦史大夫福壽,此人和蠻子海牙、阿魯灰那樣的酒囊飯袋不同,頗有幾分智謀。
不過也正因此故,福壽平日裏總受蠻子海牙和阿魯灰的排擠。
話說蠻子海牙和阿魯灰兩個臥龍鳳雛,這次領著五萬兵馬去封鎖長江,卻隻給福壽留了三萬兵馬守城,這福壽縱然有諸葛再世之才,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此刻聽到部下稟報,說陳埜先、康茂才二人突然半路回師,福壽心中頓時起疑,忙吩咐眾人道:
“給本官緊閉城門,不要放任何人進來!”
福壽的話剛說罷,一旁的達尼達思、百家奴等元軍將領,便紛紛勸道:
“大人,我看還是放他們進城吧,這幫泥腿子出身的漢人,雖也不堪什麽大用,守守城池還是可以的。”
“是啊,您要是閉門不受,萬一他二人轉頭就去投降賊軍,又當如何是好呢?”
福壽聞言,感覺眾人說的也未嚐沒有道理,沉思半晌,突然眼前一亮,笑著道:
“你們方才的話,倒是讓本官想出了一個絕妙的破敵之策!”
眾將聞言,紛紛追問是何妙計,福壽也沒有藏著掖著,立刻屏退周邊仆從,將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
眾人聽罷,連誇妙計。
“不愧是福壽大人,隻有您才想得到這個辦法!”
“哈哈哈,屆時賊軍肯定上當!”
午後的天氣十分炎熱,陽光毒辣地炙烤著大地。郭洺帶領三萬郭家軍,行軍路過一片柳林,正準備下令全軍休整。
馮國勝突然騎馬來報。
“嘖嘖,這幫人來的可不是真時候。”郭洺翻了個白眼道:“不過既然來都來了,先打上一頓再說吧。”
馮國勝哭笑不得道:“上位,打恐怕是不能打了,那陳埜先已經親自來見您了,您等會兒,我讓人把他給叫過來。”
“怎麽回事?”
郭洺心中正覺奇怪,卻見馮國勝招了招手,隨後幾個郭家軍士兵,立刻將一個元軍打扮的中年男子帶到他麵前。
來人正是陳埜先,見了郭洺,對方趕忙跪倒在地,邊叩首邊道:“在下偽元集慶路萬戶陳埜先,拜見郭大帥!得知大帥領數萬義軍渡江,伐無道、誅暴元,在下心中惶恐,不敢相抗,願領所部兩萬兵馬,歸順大帥。”
“你說要投降本帥?”郭洺愣愣地站在原地,心中有些不敢相信。
對於陳埜先這家夥,郭洺的印象不可謂不深刻,因為曆史上,自己這副身體原來的主人郭天敘,正是被對方所殺。
當時朱元璋領兵攻占太平路,蠻子海牙和阿魯灰派陳埜先和康茂才,領數萬兵馬西進,試圖奪回城池,結果二人被朱元璋擊敗並俘虜。
陳埜先被俘後,謊稱願意給朱元璋做內應,奪取集慶路。朱元璋看出了對方的意圖,故意放對方離開,隨後讓郭天敘領兵前往策應。
結果郭天敘帶著一支兵馬出發,剛到集慶,就中了元軍的埋伏,被當場斬殺,稀裏糊塗地成了冤死鬼。
“你小子……該不會是詐降吧?”
想到這段曆史,郭洺猶如條件反射一般,當即抽出腰間佩劍,一麵指著陳埜先鼻子詰問,一麵轉頭對周邊親兵道:“此人陰險狡詐,給我把他拿下!嚴刑拷打!”
“冤枉!冤枉啊!”
陳埜先本是真心打算來投降的,見郭洺如此,嚇得魂飛魄散,忙拚命磕頭喊冤:“大帥,在下的確是誠心歸順,我的兩萬兵馬就在十裏外,大帥要是不信,我馬上讓他們放下兵器,任憑大帥處置!”
“上位,這兩人身為元軍主將,既然敢隻身前來與咱們相見,此事恐怕不假。”
“上位若還是心存疑慮,不妨就按對方先前的話去做。”
徐達、馮國用等人,此刻都在郭洺身畔,見郭洺行為如此反常,忙上前一步,開口勸說道。
郭洺也意識到自己反應過激了,忙咳嗽兩聲,換了副表情,聲音淡淡地對陳埜先道:“既然如此,陳埜先,你就讓你那兩萬弟兄脫了盔甲、放下兵器,到本帥這裏受降吧。”
“在下遵命!”陳埜先趕忙點頭同意。
此事發生得實在突然,郭洺本來心存疑慮,總覺得兩萬多元軍不可能這麽輕易就歸順自己,但讓他沒想到的是,一個多時辰後,先前那陳埜先,和康茂才一起,居然真的帶著兩萬多放下兵器的士兵,來到了自己麵前。
“嘶……現實真是魔幻。”看到這兩人還真是來投降自己的,郭洺心中哭笑不得。
看來眼下這個時空的曆史,和自己原來那個時空的曆史,兩者的偏差已經越來越明顯了。
換句話說,自己所擁有的上帝視角,今後隻怕會越來越有限。
“兩位將軍請起吧,既然你們誠心歸順,本帥哪有不接納的道理。”
見陳埜先、康茂才,雙雙跪在自己麵前,郭洺忙伸手將兩人攙扶起來,說了幾句客套話慰勉一番,接著問道:
“如今本帥欲直取金陵城,奈何城內有守軍,城外的長江水麵,還有不少元軍水師,不知兩位將軍可有什麽良策助我呢?”
“這個嘛,大帥且容我等想想……”
陳、康二人聞言,對視片刻,皆埋頭苦思起來,然而卻遲遲想不到什麽好辦法。
郭洺見二人如此沒用,隻好主動提示道:“本帥打算讓你二人為內應,騙開金陵城的城門,放我大軍殺入城內,此事若能做成,我保你二人在我軍中做個總兵,不知你們意下如何?”
“啊,這……我等當然願意為大帥效勞!”
二人心中大喜,連忙點頭答應,接著齊聲稱讚道:“大帥能想到如此妙計,真是英明神武,神機妙算!”
郭洺沒空聽這些阿諛奉承,立刻命兩人著手安排此事。
為了保證萬無一失,他多長了個心眼,命麾下常遇春、費聚等將領,各領一營部眾,合兵一萬人,換上元軍的衣服,跟在陳埜先、康茂才等人身後,隨對方一起返回金陵。
郭洺本人則親率剩下的兩萬大軍壓後,一旦前邊得手,便立刻殺過去。
…
金陵城,禦史府。
“什麽,陳埜先和康茂才又回來了?”
“是啊,他們說太平路賊軍勢大,打不過,不如固守金陵城,請大人開門放他們進來。”
此刻留守城池的元朝高官,乃是南台禦史大夫福壽,此人和蠻子海牙、阿魯灰那樣的酒囊飯袋不同,頗有幾分智謀。
不過也正因此故,福壽平日裏總受蠻子海牙和阿魯灰的排擠。
話說蠻子海牙和阿魯灰兩個臥龍鳳雛,這次領著五萬兵馬去封鎖長江,卻隻給福壽留了三萬兵馬守城,這福壽縱然有諸葛再世之才,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此刻聽到部下稟報,說陳埜先、康茂才二人突然半路回師,福壽心中頓時起疑,忙吩咐眾人道:
“給本官緊閉城門,不要放任何人進來!”
福壽的話剛說罷,一旁的達尼達思、百家奴等元軍將領,便紛紛勸道:
“大人,我看還是放他們進城吧,這幫泥腿子出身的漢人,雖也不堪什麽大用,守守城池還是可以的。”
“是啊,您要是閉門不受,萬一他二人轉頭就去投降賊軍,又當如何是好呢?”
福壽聞言,感覺眾人說的也未嚐沒有道理,沉思半晌,突然眼前一亮,笑著道:
“你們方才的話,倒是讓本官想出了一個絕妙的破敵之策!”
眾將聞言,紛紛追問是何妙計,福壽也沒有藏著掖著,立刻屏退周邊仆從,將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
眾人聽罷,連誇妙計。
“不愧是福壽大人,隻有您才想得到這個辦法!”
“哈哈哈,屆時賊軍肯定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