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另有重用
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錘 作者:逆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脫脫的被貶,對元軍在江北戰局的影響是致命的。
脫脫,字大用,蒙古蔑兒乞人,乃元末少有的政治家、軍事家,曾任元朝中政使、同知樞密院事、中書右丞相等官職。
在脫脫為相的十多年中,先是恢複了中斷多年的科舉取士,主持編修遼、宋、金三朝史書,後來為應對財政危機,又更改鈔法,發行“至正交鈔”,並派遣賈魯成功治理黃河,還替元朝鎮壓了徐州的芝麻李起義,可謂朝野交稱、功勞卓著。
此次對方統率數十萬大軍南下,盡管暫時還未能徹底剿滅張士誠等人,但也幾乎將張士誠起義後攻占的州府盡數收複,剿滅張士誠隻是時間問題。
可就在這關鍵的節骨眼上,元順帝妥歡帖木兒,卻聽信了奸臣哈麻、雪雪等人的誣陷,以脫脫“出師三月,略無寸功”,其弟也先帖木兒“庸材鄙器,綱紀不修”為由,將脫脫的官職、兵權盡數奪去,改命河南行省左丞相泰不花,代替對方執掌三軍。
元順帝此舉,無異於自毀長城。
詔書到達之日,前線的元朝官員、將領無不悲憤萬分。中書省參議龔伯遂甚至對脫脫說過“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話,鼓動對方拒絕接受皇帝旨意,自立為王。
奈何脫脫作為一個飽讀漢學,深受忠君思想影響的蒙古人,思慮再三,最終還是選擇向朝廷交出兵權,甘做世上第二個嶽飛。
高郵城下,得知此事的數十萬元軍,上到將領,下到士兵,頓時亂作一團,城內的張士誠由此獲得喘息之機。
趁著脫脫離開前線的空當兒,張士誠立刻抓住機會,發起反攻,竟一舉擊潰了數倍於己的元軍,重新奪回了之前被攻占的地盤。
至此,元朝此次南下平叛的舉動,徹底宣告失敗。
…
脫脫被政敵扳倒後,作為脫脫胞弟的也先帖木兒,自然也不好過。沒過幾天,同樣的詔書便送到了真州城內。
“什麽?不可能!陛下他……他怎能如此對我弟兄!”
當跪在地上的也先,從宣詔使者口中得知,皇帝準備將自己兄長貶到雲南,將自己被流放到四川時,先是目瞪口呆了半晌,接著立刻起身嚷叫起來。
“豈有此理,當初要不是我兄長,替陛下趕走權臣伯彥,他如何能穩坐這十多年的龍位?陛下定是受了小人的蠱惑,我要回大都,我要見陛下!”
話說元順帝妥歡帖木兒,當初本是由權臣伯彥立為皇帝的,因此繼位之後,一直受到伯彥控製,形同傀儡。
而脫脫雖是伯彥的侄子,卻主動協助皇帝,剪除了伯彥在朝堂的羽翼,並將伯彥貶謫外地處死。
追溯起來,脫脫對元順帝的功勞,不可謂不深厚。
不過此時真州城內負責宣旨的太監可不管這麽多,畢竟自己隻是個負責傳話的,當即聲音冷冷地對也先道:
“也先大人,陛下有旨,由吏部侍郎月魯不花大人接替揚州路總管之職,對方最多再過五日便到,大人若不想抗旨的話,還是馬上收拾收拾,等著交接吧。”
“臣……臣,遵旨。”
也先帖木兒聽到這裏,身子一軟,重新跪了下來,臉色煞白、雙手顫抖地接下了聖旨。
這也先雖不是個帶兵打仗的料,但是對於朝堂之上的爭鬥,卻比自己兄長脫脫敏感。他心中很清楚,兄長的政敵哈麻、雪雪等人,向來秉性狠毒,肯定不會放過兄長和自己,自己這次死定了。
也先當然不想死,所以他知道,自己必須做點什麽才行。
…
和州城。
得知脫脫被貶,數十萬元軍被張士誠擊敗的消息後,郭家軍從上到下,所有人皆興高采烈、歡欣鼓舞。
尤其是郭洺,這麽久以來,元朝大舉南征之事,一直是他的一塊心病。如今心病已除,他總算能安心開創自己的宏圖偉業了。
按照郭洺的計劃,郭家軍既然已經攻占和州,下一步就該渡江南下,攻取太平路和集慶路,然後仿照曆史上的朱元璋,定都金陵了。
等等,好像有些有些不對。
“嘶……完蛋,曆史上的和州之戰,好像要等明年才會發生。我怎麽現在就把和州給攻占了?”
仔細梳理了一下時間線,郭洺突然意識到,自己好像把原來的計劃全弄亂了。
比如和州之戰,按照明史記載,朱元璋是在至正十五年正月拿下的和州,而現在還是至正十四年的十二月,自己正好提前了一個月……
“隻是提前了一個月,應該沒事吧。”
衙署後院的書房內,郭洺坐在靠背椅上,自我安慰了一陣兒,心中有些哭笑不得。
真是的,想那麽多做什麽?自己能出現在這個世界,邏輯上已經說不過去了,就算接下來真的發生什麽不符合原來曆史的事,也沒什麽好奇怪的。
畢竟自己都把十六世紀才會出現的火繩槍和弗朗機炮帶到十四世紀了。
“該死的老朱,把李善長綁走也就罷了,竟然把我的工匠也擄走了,真是叔叔能忍,嬸嬸不能忍。”
想起火器,郭洺心中就氣不打一處來。
李善長被朱元璋抓走,已經讓郭洺咬牙切齒了,最要命的是那幫火器工匠,那可是郭洺的寶貝疙瘩。如今他們落到外人手裏,那就意味著火繩槍的製造技術,很有可能也泄露出去了。
不行,一定要盡早跟朱元璋把人都要回來,對方要是不還,那就隻能兵戎相見了!
“國勝,國勝!人呢?”
想到這裏,郭洺立刻提筆起草了一封書信,本打算讓馮國勝安排使者送到濠州,交給朱元璋。開口喚了幾聲,卻無人應答。
他心中正自疑惑,忽見一人垂手從門外走了進來。
“啟稟上位,馮將軍有事出去了,不知上位有何吩咐,在下可以代勞。”
郭洺抬眼望去,說話的人是吳弛。想了想,於是將送信之事向對方交待了一遍。
吳弛接過書信看了幾眼,小聲提議道:“上位這封書信,文字雖工整,但措辭還不夠嚴厲。可讓在下略作潤色。”
“哦,那好。”郭洺點了點頭。
話說吳馳此人,從前在衙門裏做過胥吏,幹的就是替縣令代筆、處理公務一類的事,修改書信自然易如反掌。
隻片刻時間不到,對方便提筆落墨,大功告成。
“好,很好,汪洋恣肆,一氣嗬成!”
郭洺將吳馳修改的內容讀了一遍,大為讚賞,想起上次讓對方擔任督戰隊隊長的事,感覺有些委屈對方了,當即拍了拍他肩膀。
“想不到你還有如此本事,看來讓你做個小小的把總,實在屈才了。等過些時日,本帥會對你另有重用!”
“上位過獎,在下愧不敢當。”
聽到郭洺誇讚自己,吳弛受寵若驚,正準備順勢說幾句溜須拍馬的話,尚未開口,卻見馮國勝從帳外走了進來,向郭洺稟告道:
“上位,真州城那邊,也先帖木兒派來使者,送了一封親筆信,說是一定要您親自過目。”
“嘖……也先給我送信,這倒是奇了。”
郭洺咂了咂嘴,心中頗為好奇,也先要跟自己說什麽。
脫脫,字大用,蒙古蔑兒乞人,乃元末少有的政治家、軍事家,曾任元朝中政使、同知樞密院事、中書右丞相等官職。
在脫脫為相的十多年中,先是恢複了中斷多年的科舉取士,主持編修遼、宋、金三朝史書,後來為應對財政危機,又更改鈔法,發行“至正交鈔”,並派遣賈魯成功治理黃河,還替元朝鎮壓了徐州的芝麻李起義,可謂朝野交稱、功勞卓著。
此次對方統率數十萬大軍南下,盡管暫時還未能徹底剿滅張士誠等人,但也幾乎將張士誠起義後攻占的州府盡數收複,剿滅張士誠隻是時間問題。
可就在這關鍵的節骨眼上,元順帝妥歡帖木兒,卻聽信了奸臣哈麻、雪雪等人的誣陷,以脫脫“出師三月,略無寸功”,其弟也先帖木兒“庸材鄙器,綱紀不修”為由,將脫脫的官職、兵權盡數奪去,改命河南行省左丞相泰不花,代替對方執掌三軍。
元順帝此舉,無異於自毀長城。
詔書到達之日,前線的元朝官員、將領無不悲憤萬分。中書省參議龔伯遂甚至對脫脫說過“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話,鼓動對方拒絕接受皇帝旨意,自立為王。
奈何脫脫作為一個飽讀漢學,深受忠君思想影響的蒙古人,思慮再三,最終還是選擇向朝廷交出兵權,甘做世上第二個嶽飛。
高郵城下,得知此事的數十萬元軍,上到將領,下到士兵,頓時亂作一團,城內的張士誠由此獲得喘息之機。
趁著脫脫離開前線的空當兒,張士誠立刻抓住機會,發起反攻,竟一舉擊潰了數倍於己的元軍,重新奪回了之前被攻占的地盤。
至此,元朝此次南下平叛的舉動,徹底宣告失敗。
…
脫脫被政敵扳倒後,作為脫脫胞弟的也先帖木兒,自然也不好過。沒過幾天,同樣的詔書便送到了真州城內。
“什麽?不可能!陛下他……他怎能如此對我弟兄!”
當跪在地上的也先,從宣詔使者口中得知,皇帝準備將自己兄長貶到雲南,將自己被流放到四川時,先是目瞪口呆了半晌,接著立刻起身嚷叫起來。
“豈有此理,當初要不是我兄長,替陛下趕走權臣伯彥,他如何能穩坐這十多年的龍位?陛下定是受了小人的蠱惑,我要回大都,我要見陛下!”
話說元順帝妥歡帖木兒,當初本是由權臣伯彥立為皇帝的,因此繼位之後,一直受到伯彥控製,形同傀儡。
而脫脫雖是伯彥的侄子,卻主動協助皇帝,剪除了伯彥在朝堂的羽翼,並將伯彥貶謫外地處死。
追溯起來,脫脫對元順帝的功勞,不可謂不深厚。
不過此時真州城內負責宣旨的太監可不管這麽多,畢竟自己隻是個負責傳話的,當即聲音冷冷地對也先道:
“也先大人,陛下有旨,由吏部侍郎月魯不花大人接替揚州路總管之職,對方最多再過五日便到,大人若不想抗旨的話,還是馬上收拾收拾,等著交接吧。”
“臣……臣,遵旨。”
也先帖木兒聽到這裏,身子一軟,重新跪了下來,臉色煞白、雙手顫抖地接下了聖旨。
這也先雖不是個帶兵打仗的料,但是對於朝堂之上的爭鬥,卻比自己兄長脫脫敏感。他心中很清楚,兄長的政敵哈麻、雪雪等人,向來秉性狠毒,肯定不會放過兄長和自己,自己這次死定了。
也先當然不想死,所以他知道,自己必須做點什麽才行。
…
和州城。
得知脫脫被貶,數十萬元軍被張士誠擊敗的消息後,郭家軍從上到下,所有人皆興高采烈、歡欣鼓舞。
尤其是郭洺,這麽久以來,元朝大舉南征之事,一直是他的一塊心病。如今心病已除,他總算能安心開創自己的宏圖偉業了。
按照郭洺的計劃,郭家軍既然已經攻占和州,下一步就該渡江南下,攻取太平路和集慶路,然後仿照曆史上的朱元璋,定都金陵了。
等等,好像有些有些不對。
“嘶……完蛋,曆史上的和州之戰,好像要等明年才會發生。我怎麽現在就把和州給攻占了?”
仔細梳理了一下時間線,郭洺突然意識到,自己好像把原來的計劃全弄亂了。
比如和州之戰,按照明史記載,朱元璋是在至正十五年正月拿下的和州,而現在還是至正十四年的十二月,自己正好提前了一個月……
“隻是提前了一個月,應該沒事吧。”
衙署後院的書房內,郭洺坐在靠背椅上,自我安慰了一陣兒,心中有些哭笑不得。
真是的,想那麽多做什麽?自己能出現在這個世界,邏輯上已經說不過去了,就算接下來真的發生什麽不符合原來曆史的事,也沒什麽好奇怪的。
畢竟自己都把十六世紀才會出現的火繩槍和弗朗機炮帶到十四世紀了。
“該死的老朱,把李善長綁走也就罷了,竟然把我的工匠也擄走了,真是叔叔能忍,嬸嬸不能忍。”
想起火器,郭洺心中就氣不打一處來。
李善長被朱元璋抓走,已經讓郭洺咬牙切齒了,最要命的是那幫火器工匠,那可是郭洺的寶貝疙瘩。如今他們落到外人手裏,那就意味著火繩槍的製造技術,很有可能也泄露出去了。
不行,一定要盡早跟朱元璋把人都要回來,對方要是不還,那就隻能兵戎相見了!
“國勝,國勝!人呢?”
想到這裏,郭洺立刻提筆起草了一封書信,本打算讓馮國勝安排使者送到濠州,交給朱元璋。開口喚了幾聲,卻無人應答。
他心中正自疑惑,忽見一人垂手從門外走了進來。
“啟稟上位,馮將軍有事出去了,不知上位有何吩咐,在下可以代勞。”
郭洺抬眼望去,說話的人是吳弛。想了想,於是將送信之事向對方交待了一遍。
吳弛接過書信看了幾眼,小聲提議道:“上位這封書信,文字雖工整,但措辭還不夠嚴厲。可讓在下略作潤色。”
“哦,那好。”郭洺點了點頭。
話說吳馳此人,從前在衙門裏做過胥吏,幹的就是替縣令代筆、處理公務一類的事,修改書信自然易如反掌。
隻片刻時間不到,對方便提筆落墨,大功告成。
“好,很好,汪洋恣肆,一氣嗬成!”
郭洺將吳馳修改的內容讀了一遍,大為讚賞,想起上次讓對方擔任督戰隊隊長的事,感覺有些委屈對方了,當即拍了拍他肩膀。
“想不到你還有如此本事,看來讓你做個小小的把總,實在屈才了。等過些時日,本帥會對你另有重用!”
“上位過獎,在下愧不敢當。”
聽到郭洺誇讚自己,吳弛受寵若驚,正準備順勢說幾句溜須拍馬的話,尚未開口,卻見馮國勝從帳外走了進來,向郭洺稟告道:
“上位,真州城那邊,也先帖木兒派來使者,送了一封親筆信,說是一定要您親自過目。”
“嘖……也先給我送信,這倒是奇了。”
郭洺咂了咂嘴,心中頗為好奇,也先要跟自己說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