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時來運轉
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錘 作者:逆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和州城,原知州衙門大堂。
大戰得勝後的郭洺,立刻將麾下一幹將領召集起來商議軍情。
“他奶奶的,上位帶著咱們披肝瀝膽,和韃子鬥了這麽久,姓朱的竟在後方行如此苟且之事,真是吃了豹子膽!”
如今納哈出退兵,和州也被攻破,沒有了後顧之憂的郭洺,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於是將先前滁州發生的事告知給眾將。
眾將得知此事,自然一個個義憤填膺、怒不可遏,紛紛拍著胸脯道:
“上位,那朱重八和邵榮如此陰險卑鄙,我等明日便提兵北上,到濠州將他倆的頭顱斬下,傳首三軍!替上位出氣!”
說來諷刺,此時此刻,說話的這幫淮西將領,如吳良、吳禎、費聚、唐勝宗、陸仲亨、華雲龍等人,一開始其實都是被朱元璋帶到濠州參加義軍的。
此時大夥卻全都和對方形同陌路,爭相對郭洺表達忠心。
對於朱元璋在後方搞事的行為,郭洺原本也很憤怒,但是轉念一想,若不是因為自己的出現,按照原來的曆史走向,自己手下這幫士兵,其實都應該是朱元璋的屬下。
這麽說起來,倒是自己搶了對方的東西在先,要說對不起,也是自己對不起對方在前。
一念至此,他心中對朱元璋的種種怨氣,不由自主地便消退了大半,猶豫片刻後,開口對眾人道:
“眼下和州初定,六合城東邊還有董摶霄和也先帖木兒的數萬兵馬虎視眈眈,時局特殊,我等應當以穩定秩序,提防元軍反攻為重,暫時不宜同那朱重八翻臉,更何況,本帥還指望對方北上濠州,能替咱們擋住孛羅帖木兒的進攻。”
眾將聞言,一時皆愣住了。
徐達一隻手抵在唇邊,意味深長道:“上位莫非是打算,等朱重八他們和北邊的元軍打得兩敗俱傷後,我軍再揮師北上,坐收漁翁之利?”
“哈哈,上位好算計!”
眾將恍然大悟,紛紛笑了起來,對自家大帥的精明敬佩不已。
見大夥如此揣摩自己,郭洺心中哭笑不得,其實他並非如徐達所說那般,想要趁朱元璋和北麵元軍兩敗俱傷的時候出兵討伐。
張了張嘴,郭洺本想要開口解釋,又覺得沒有必要,幹脆不再說話。
…
“你說什麽?董摶霄沒有纏住姓郭的,納哈出的三萬兵馬,不到半個月就被嚇跑了?廢物,都是廢物,怪不得古人說胡虜無百年之運,竟這般沒用!”
濠州城,縣衙大堂。
從探子口中得知,郭洺在南邊不但擺脫了董摶霄,迅速擊走了納哈出,還順勢將和州城也攻下後,朱元璋立刻惶恐了起來。心中將董摶霄、納哈出等人罵了一萬遍的同時,開始擔心郭洺會不會出兵報複自己。
此時的朱元璋,已帶著郭子興一家,以及從滁州裹挾的三營九千多兵馬,順利進入濠州城內,控製住了城中防務。
而原本負責守衛濠州的湯和、郭興、郭英三人,則被他騙開城門,設計捉拿起來,投入了大牢。
話說湯和與郭氏兄弟,曾經背叛過郭洺一次,但郭洺後來以德報怨,非但沒有為難他們,還讓他們繼續統領兵馬,三人從此知恩圖報,對郭洺非常忠誠。
因此這次濠州易主,無論朱元璋如何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甚至拿出高官厚祿、金銀財寶引誘,幾人都始終不為所動。
氣得朱元璋差點沒一怒之下殺了他們。
大堂內,朱元璋咽了口唾沫,繼續向探子詢問:“滁州城現在如何了,郭天敘的兵馬,可有北上的跡象?”
探子搖頭道:“回朱將軍,滁州城裏,目前似乎隻有一個營的人馬,領頭的將軍姓花。至於那郭天敘的主力,聽說還都在和州一帶,並沒有北上的意思。”
“哦,是這樣麽?那就好,那就好。”朱元璋聞言,心中總算鬆了口氣。
此刻,朱元璋突然有些懊悔,自己這次叛出滁州,是不是有些莽撞了?因為他實在想不到,郭洺的兵馬會如此能打,才半個月不到,就順利解決了南邊元軍的威脅。
原本照朱元璋的估計,郭家軍隻怕還要在南邊同元軍糾纏一兩個月。自己可以趁這段時間,先將來犯的孛羅帖木兒擊敗,然後順勢向西,沿著懷遠,邊打邊擴充兵馬,一口氣將壽春、安豐給奪下來。
隻要給自己一個表現的舞台,朱元璋有足夠的自信,自己能夠做到上述的每一件事。
可是如今……他卻有些迷茫了。
姓郭的將主力留在和州不動,並沒有出兵報複自己,這究竟是什麽道理?莫非是想等自己和孛羅帖木兒打得兩敗俱傷以後,再趁機提兵北上麽?
是了,想來就是這個緣故。朱元璋恍然大悟。
既然如此的話,那現在的自己,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立刻出兵,主動向那孛羅帖木兒發動進攻,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敗對方。
唯有如此,才能趕在郭家軍主力北上,坐收漁利之前,進一步擴張自己的勢力,擁有和郭天敘坐下來談判的資本。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姓郭的,你能做到的,朱某沒有理由做不到……”
想到這裏,朱元璋心中充滿決絕。
自己隻有遠離滁州城,遠離郭家軍的控製,才能有屬於自己的一方天地。
否則,自己在這亂中便永無出頭之日。
…
不知不覺間,十一月過去,年關將近。
郭洺麾下的三萬兵馬,如今已陸續攻取了和州城周邊的含山、巢縣等地,漸漸在和州一帶站穩了腳跟。
而先前他留在真州和揚子縣,用來抵禦董摶霄、也先等人的一萬五千多兵馬,也在馮國用和繆大亨的率領下,邊打邊退,成功退到了瓜步鎮,並得到了六合城江源等人的支援,數度擊退元軍進攻。
所謂時來天地皆同力,運氣來的時候,擋都擋不住。就在郭洺為形勢開始好轉而心中欣喜的時候,元廷那邊,又傳來一個讓他愈發高興的消息——
曆史並沒有發生偏差,至正十四年十二月,正在高郵率領三十萬大軍圍攻張士誠的元朝右丞相脫脫,還是沒逃過元順帝的猜忌,被貶官了。
大戰得勝後的郭洺,立刻將麾下一幹將領召集起來商議軍情。
“他奶奶的,上位帶著咱們披肝瀝膽,和韃子鬥了這麽久,姓朱的竟在後方行如此苟且之事,真是吃了豹子膽!”
如今納哈出退兵,和州也被攻破,沒有了後顧之憂的郭洺,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於是將先前滁州發生的事告知給眾將。
眾將得知此事,自然一個個義憤填膺、怒不可遏,紛紛拍著胸脯道:
“上位,那朱重八和邵榮如此陰險卑鄙,我等明日便提兵北上,到濠州將他倆的頭顱斬下,傳首三軍!替上位出氣!”
說來諷刺,此時此刻,說話的這幫淮西將領,如吳良、吳禎、費聚、唐勝宗、陸仲亨、華雲龍等人,一開始其實都是被朱元璋帶到濠州參加義軍的。
此時大夥卻全都和對方形同陌路,爭相對郭洺表達忠心。
對於朱元璋在後方搞事的行為,郭洺原本也很憤怒,但是轉念一想,若不是因為自己的出現,按照原來的曆史走向,自己手下這幫士兵,其實都應該是朱元璋的屬下。
這麽說起來,倒是自己搶了對方的東西在先,要說對不起,也是自己對不起對方在前。
一念至此,他心中對朱元璋的種種怨氣,不由自主地便消退了大半,猶豫片刻後,開口對眾人道:
“眼下和州初定,六合城東邊還有董摶霄和也先帖木兒的數萬兵馬虎視眈眈,時局特殊,我等應當以穩定秩序,提防元軍反攻為重,暫時不宜同那朱重八翻臉,更何況,本帥還指望對方北上濠州,能替咱們擋住孛羅帖木兒的進攻。”
眾將聞言,一時皆愣住了。
徐達一隻手抵在唇邊,意味深長道:“上位莫非是打算,等朱重八他們和北邊的元軍打得兩敗俱傷後,我軍再揮師北上,坐收漁翁之利?”
“哈哈,上位好算計!”
眾將恍然大悟,紛紛笑了起來,對自家大帥的精明敬佩不已。
見大夥如此揣摩自己,郭洺心中哭笑不得,其實他並非如徐達所說那般,想要趁朱元璋和北麵元軍兩敗俱傷的時候出兵討伐。
張了張嘴,郭洺本想要開口解釋,又覺得沒有必要,幹脆不再說話。
…
“你說什麽?董摶霄沒有纏住姓郭的,納哈出的三萬兵馬,不到半個月就被嚇跑了?廢物,都是廢物,怪不得古人說胡虜無百年之運,竟這般沒用!”
濠州城,縣衙大堂。
從探子口中得知,郭洺在南邊不但擺脫了董摶霄,迅速擊走了納哈出,還順勢將和州城也攻下後,朱元璋立刻惶恐了起來。心中將董摶霄、納哈出等人罵了一萬遍的同時,開始擔心郭洺會不會出兵報複自己。
此時的朱元璋,已帶著郭子興一家,以及從滁州裹挾的三營九千多兵馬,順利進入濠州城內,控製住了城中防務。
而原本負責守衛濠州的湯和、郭興、郭英三人,則被他騙開城門,設計捉拿起來,投入了大牢。
話說湯和與郭氏兄弟,曾經背叛過郭洺一次,但郭洺後來以德報怨,非但沒有為難他們,還讓他們繼續統領兵馬,三人從此知恩圖報,對郭洺非常忠誠。
因此這次濠州易主,無論朱元璋如何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甚至拿出高官厚祿、金銀財寶引誘,幾人都始終不為所動。
氣得朱元璋差點沒一怒之下殺了他們。
大堂內,朱元璋咽了口唾沫,繼續向探子詢問:“滁州城現在如何了,郭天敘的兵馬,可有北上的跡象?”
探子搖頭道:“回朱將軍,滁州城裏,目前似乎隻有一個營的人馬,領頭的將軍姓花。至於那郭天敘的主力,聽說還都在和州一帶,並沒有北上的意思。”
“哦,是這樣麽?那就好,那就好。”朱元璋聞言,心中總算鬆了口氣。
此刻,朱元璋突然有些懊悔,自己這次叛出滁州,是不是有些莽撞了?因為他實在想不到,郭洺的兵馬會如此能打,才半個月不到,就順利解決了南邊元軍的威脅。
原本照朱元璋的估計,郭家軍隻怕還要在南邊同元軍糾纏一兩個月。自己可以趁這段時間,先將來犯的孛羅帖木兒擊敗,然後順勢向西,沿著懷遠,邊打邊擴充兵馬,一口氣將壽春、安豐給奪下來。
隻要給自己一個表現的舞台,朱元璋有足夠的自信,自己能夠做到上述的每一件事。
可是如今……他卻有些迷茫了。
姓郭的將主力留在和州不動,並沒有出兵報複自己,這究竟是什麽道理?莫非是想等自己和孛羅帖木兒打得兩敗俱傷以後,再趁機提兵北上麽?
是了,想來就是這個緣故。朱元璋恍然大悟。
既然如此的話,那現在的自己,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立刻出兵,主動向那孛羅帖木兒發動進攻,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敗對方。
唯有如此,才能趕在郭家軍主力北上,坐收漁利之前,進一步擴張自己的勢力,擁有和郭天敘坐下來談判的資本。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姓郭的,你能做到的,朱某沒有理由做不到……”
想到這裏,朱元璋心中充滿決絕。
自己隻有遠離滁州城,遠離郭家軍的控製,才能有屬於自己的一方天地。
否則,自己在這亂中便永無出頭之日。
…
不知不覺間,十一月過去,年關將近。
郭洺麾下的三萬兵馬,如今已陸續攻取了和州城周邊的含山、巢縣等地,漸漸在和州一帶站穩了腳跟。
而先前他留在真州和揚子縣,用來抵禦董摶霄、也先等人的一萬五千多兵馬,也在馮國用和繆大亨的率領下,邊打邊退,成功退到了瓜步鎮,並得到了六合城江源等人的支援,數度擊退元軍進攻。
所謂時來天地皆同力,運氣來的時候,擋都擋不住。就在郭洺為形勢開始好轉而心中欣喜的時候,元廷那邊,又傳來一個讓他愈發高興的消息——
曆史並沒有發生偏差,至正十四年十二月,正在高郵率領三十萬大軍圍攻張士誠的元朝右丞相脫脫,還是沒逃過元順帝的猜忌,被貶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