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珣和王飛羽騎馬跑了一圈才意猶未盡地停下。
下馬後,她輕撫著馬兒的脖子,語氣惋惜:“真是匹好馬。”
王飛羽認同道:“確實是好馬。”
鄭珣看向他:“可是有頭緒了?”
“如果沒有猜錯的話,這芨芨草會刺激這些馬發……情。”
鄭珣:?
它們就因為這個才激動?
可是旁邊就有可以交·配的對象,它們那麽激動地亂跑做什麽?
“可能是……腦子不好使了?不過這個也不重要,隻要把他們騸了,這個問題就能解決。”
“母馬呢?”
“也能騸,不過法子不一樣。”
鄭珣狐疑地問:“不對啊,你這些結論哪來的?”
王飛羽摸摸鼻子,莫名顯得心虛:“猜測……隻是猜測啊!”
鄭珣盯著他看了會兒,最後不信任地打開係統。
王飛羽:!
給他留點麵子吧!
不過這話他隻能在心裏頭崩潰大喊,鄭珣是聽不到的。
【原來王二狗老家最多的就是芨芨草,所以他們的草都是芨芨草養大的,但是他不一樣,他覺得人吃生的會拉肚子,馬肯定也不能吃生的】
【所以他選擇把芨芨草煮熟】
周鵬濤:……
嗯,這怎麽不算是體貼呢?
【嗯……然後他就養出來一隻異常健壯的馬】
【他因此受到了父親的誇讚,後來那馬瘋了,他父親也因此遷怒他……】
鄭珣抬頭看向他:“騸一匹試試吧。”
既然想出了法子,總要試試有沒有用。
她頓了頓,不放心地叮囑:“先讓它們下崽。”
有崽子就有退路,免得這幾匹馬造完了卻沒成功,到時候都沒地兒後悔去。
三個人圍在一起就騸馬問題進行了嚴肅的討論。
最後決定由王飛羽親自動手。
他是個熟手,周鵬濤目睹了他手起刀落的一幕,在王飛羽麵前忽然就老實了。
也不再跟他爭,態度甚至好得有些詭異。
別問,問就是怕了。
最後,王飛羽因為擔心馬兒的狀況,所以決定在莊子上待幾天。
他和周鵬濤一起將鄭珣送到門口。
鄭珣坐到馬上,正準備揮手告別,忽然想到什麽:“鵬濤,你的女兒今年十四了吧?”
周鵬濤連忙點頭。
“可有相中人家,若是有想法,本宮可以為她保媒。”
周鵬濤感動不已:“若是有就好了,可是她想跟臣養豬!”
他苦惱地抓了抓頭發:“一個小丫頭養什麽豬?累不說,還整日都臭烘烘的。”
也不知道是哪兒出了問題,他想讓兒子養豬他們不願意,反而是女兒,總是躍躍欲試的樣子。
“鵬濤怕她受苦?”
“是啊,養豬也不是輕鬆活兒,而且以後的夫婿知道她跟豬為伍,怕是會嫌棄她。”
鄭珣麵露詫異:“鵬濤是養不起女兒?”
“當然不是!”
“那你擔心什麽?她如果自己有本事,遇不到能夠包容她的男子也不會餓死,而若是真的在乎她的人,才不會管她是不是在養豬。”
周鵬濤下意識想反駁,但是想了想,卻發現……倒是這個理啊!
而且他這一身本事,兒子不願意繼承,為什麽不傳給女兒?
或許,是他打心裏也覺得養豬這件事說出去不好聽,而且低人一等。
他自己前途未卜,但是他不想女兒跟他重複同樣的道路。
可是公主說得對,他對女兒的要求也僅僅是希望她健康快樂,那麽又何必顧慮那麽多?
“多謝公主勸解,我會好好想想。”
鄭珣點點頭,沒有繼續勸解,點點頭,打馬離開了。
她先去約定好的位置跟鄭瑾會合。
快要立冬了,天色暗得越來越早。
這個時候街邊的店鋪已經點上了燈籠。
本來不怎麽明亮的火光匯聚在一起,竟然也很是亮堂。
鄭瑾和聶炤正在街邊吃元宵。
鄭珣一來就被鄭瑾按在旁邊,然後給她上了一大碗餛飩。
“為什麽我的是餛飩?”
“你不是不喜歡吃甜嗎?”
鄭珣稀奇地問:“這都被你發現了?”
明明她平時也不挑食,她究竟怎麽看出來的?
不過,被忽略了一天的鄭珣被她鄭瑾這句話順了毛,老老實實在旁邊當個背景板。
鄭瑾看著她偷笑的模樣,很想解釋一句她和聶炤之間真的沒有什麽。
但是看鄭珣似乎也不想聽,所以她最後還是沒有開口。
她回過頭,想跟聶炤說什麽,卻正對上他專注的目光。
鄭瑾眨了眨眼,忽然別開頭,看向他處。
小攤上的燈籠應該是用得久了,因褪色而有些斑駁。
“怎麽了?我臉上有髒東西?”
“沒……”
鄭珣撇了撇嘴。
【哦喲哦喲,一個不曉得自己的目光有多深邃,一個不曉得自己的臉有多紅】
【沒關係,本攪屎棍會出手】
鄭瑾莫名有種不祥的預感,果然,下一刻就聽到鄭珣響亮的聲音:“二姐姐!你臉怎麽紅了!”
鄭瑾:……
聶炤:……
【嘖,我姐不行啊,上次還是讓聶炤臉紅,這次怎麽還退步了?】
聶炤:?
很好,本來很好的氛圍開始奇怪了起來。
不出意外的是,鄭珣被轟走了。
聶炤給她塞了一把銀票,讓她先進宮。
咳咳,她也不是個貪財的人,主要就是比較有眼色。
把銀票疊一起放好,她毫不猶豫地扭頭回了宮。
她本來是想回明珠閣的,但是李孝君半路把她截去了禦書房。
皇帝見到她,目光幽深,還帶著一股子莫名的憤慨。
“兩個人出去,一個人回來,嗯?”
鄭珣:……
哦豁,二姐姐完嘍!
“二姐姐還有事,晚一點會回來的。”
皇帝憤憤不平地來回踱步:“她還是個孩子,外頭的人都壞的人,她哪知道人心險惡?”
他流落在外好不容易認回來的寶貝,就這麽被人惦記上了?
聶炤是吧,想一想就有點咬牙切齒。
其實他的公主也不是必須嫁出去,招贅也行,一輩子不成婚也可,反正她們總會有封地,也不是不能養活自己。
他忽然想到什麽:“李孝君,去給大公主二公主安排幾個麵首,好好挑,要心思單純長得好看的。”
“大公主在遼州……”
“那就先給二公主安排。”
李孝君憋笑道:“是,皇上。”
鄭珣:……
她眨了眨眼:“父皇不給我找啊?”
皇帝瞥了她一眼,眉頭漸漸皺起:“你才幾歲?有這些心思不如好好讀書……”
說到一半,他想到鄭珣不用去國子監,於是話音一轉:“有這心思不如多批幾張折子!”
鄭珣:?
他還知道她還是個小孩子呢?
那他給她這麽多活兒不是壓榨嗎?
她翻了個白眼:“父皇這麽晚叫兒臣過來,可是有事吩咐?”
皇帝點點頭,拿出一本冊子給她:“你看看。”
鄭九鄭十已經回來,所以鄭珣知道冊子裏的內容是什麽。
這就是那本讓他們苦追良久的《鑄器冊》。
鄭珣隨便翻了翻,這一冊應該是原本,裏頭的內容寫得十分雜亂,但是這並不影響它的質量。
“拿去軍器局吧,是不是真的那麽神,造出來看看就知道了。”
鄭珣把盒子收好:“我親自去送。”
她也可以找個異能充沛的時間,去把軍器局的人都過一遍,把蛀蟲都給剔出去。
皇帝輕輕“嗯”了一聲。
本來讓鄭珣過來就是這個目的。
鄭珣見事情結束,行了個禮就準備告辭。
“回來!”
“啊?父皇還是可有事?”
“你大哥和三哥說你尚且年幼,不宜操勞,所以讓朕給你少安排點事,你怎麽想的?”
鄭珣:?
什麽仇什麽怨要這麽坑她?
她平時再三推辭隻是怕皇帝覺得她太過貪權,他們卻是真想斷了她往上爬的路啊!
他們什麽時候才能明白,她說不想幹活,說高處不勝寒,都是隨口說的屁話。
她那野心勃勃的樣子,像是甘於平庸的嗎?
她沉默片刻,幽幽道:“所以父皇也希望我好好休息嗎?”
皇帝莞爾。
這還拿不下她?
他就知道她不會真的願意閑下來。
或者說,她不可能願意失權。
元嘉這一點像他,他怎麽可能不了解。
“好了,朕就幫你抗下這個壓榨女兒的罵名,不過……”
鄭珣警惕道:“不過什麽?”
“不過,你要幫朕看著那個聶炤,莫要讓他離你二姐姐太近。”
鄭珣:?
您老可真愛操心。
她眼皮子微抽,故作凶狠道:“用不用把他們拆散?”
皇帝:!!!
“那倒不用……”
鄭珣:我就知道。
看人家不順眼的是你,如果人家真辜負鄭瑾了,生氣的也是你。
算了,她都願意給她放權了,她也體諒體諒一個老父親的心。
皇帝尷尬地輕咳兩聲:“對了,你明日去廖鴻聲那裏把躊王接到驛館去。”
鄭珣:嗯?廖大人效率這麽高,這就把人弄瘋了?
不過……
“為什麽又是我?”
“其他人不夠沉穩。”
“可是我也很累啊……”
“想要什麽直說!”
“要馬德。”
皇帝反應了好一會兒才想起來這個人。
馬德是苑馬寺的人,沒別的本事,就是會養馬。
皇帝知道鄭珣的打算,毫不猶豫地點了頭。
父女兩個其實都知道對方,鄭珣不會真的拒絕去辦正事,她直接開口要人皇帝也不會拒絕。
說那麽多純粹就是鬥嘴。
總之就是要扯幾句這心情才舒暢。
次日,鄭珣一早就去了軍器局。
以往的軍器局一向十分冷清,但是上次太子送來一包箭頭後,這兒就忽然火熱了起來。
一群人研究了許久,但是至今沒有找到關竅,所以軍器局的屋子間間緊閉,都在埋頭鑽研。
於是,鄭珣到地方轉了好幾圈都沒有見到一個人。
是的,是真正意義上的沒有人,連個守門人都沒有。
她猶豫片刻,敲響了一扇緊閉的房門。
“篤篤篤……”
“敲敲敲,敲你爹個卵!再敲給你頭打爛!”
鄭珣:……
好凶哦。
鄭珣也沒太多時間在這兒耽擱,所以她假裝沒聽到,繼續敲。
“敲敲敲!是家裏沒人了嗎?”
鄭珣:……
或許是嫌敲門聲煩,裏麵傳來暴躁的罵聲和沉重的腳步聲。
門唰地打開,屋裏的人滿臉的不耐,待見到站在門口的鄭珣,對方倒吸三口涼氣。
鄭珣朝他笑了笑:“賈大人……”
賈大人沒聽見她的話,他滿腦子都是剛剛他罵過的話。
“你家裏是沒人了嗎……”
他這是在咒皇帝死嗎?
他怎麽敢的?
他白眼一翻,直愣愣地倒向地麵。
他沒暈,但卻不敢睜開眼,主要是不敢相信自己剛剛做了什麽。
這一刻,他腦子裏出現了跑馬燈,他這一生中的美好、遺憾,統統從腦中過了一遍。
他少年時候,恩師就告訴他,他遲早要敗在自己這張嘴上……
彼時他不以為意,沒想到師父的擔憂會在今日成了現實。
想他年紀輕輕……
“行了,本宮剛剛什麽都沒聽見……”
賈大人聽到這裏,立馬睜開眼站了起來。
那動作,比山裏頭的猴兒都利落。
鄭珣眯了眯眼:“不過,僅此一次……”
賈大人連忙表態:“不敢了再也不敢了!以後一定改!若是再犯,微臣定當以死謝罪!”
這次教訓已經夠了,他真的不想再來一次。
他都以為這次已經是死路一條,但是公主寬宏,沒有追究,他不會想當然地認為下一次也會有這樣的運氣。
嗯,如果再犯,說不定還要賠一個九族。
鄭珣點點頭:“去把其他人都叫出來。”
賈大人毫不猶豫地應下,而後殷勤地敲門去了。
鄭珣站在原地看著他敲開了相鄰的門。
“別敲!死了!”
鄭珣:……
這就是軍器局的風格嗎?
賈大人麵不改色,似乎早預料到會發生什麽。
他耐心地敲上一會兒,就會有一個人罵罵咧咧地走出來,然後對著他罵半句。
之所以是半句,是因為還沒說完賈大人就已經告知了他們鄭珣的存在。
然後,他們一個個就跟鵪鶉似地老老實實來給鄭珣行禮、認罪。
將所有門都敲開後,賈大人引著一群人聚到鄭珣麵前。
他們排排站著,個個都跟蘿卜似的僵硬。
鄭珣:……
完全氣不起來。
因為這群人確實是真直腸子。
她輕咳一聲,準備開口。
這時候,門口忽然跑進來兩個氣喘籲籲的人。
鄭珣:?
賈大人氣弱道:“公主特意來一趟,肯定有重要的事情要說,所以,微臣就把他們不在軍器局的人也叫過來了。”
“你動作倒是挺快。”
不過不得不說,人都在這兒還真是省事兒了。
她先通過係統查看了一番他們的情況。
【不是在研究武器就是在研究盔甲……】
【啊好枯燥的生活】
軍器局的眾位不由得連連點頭。
那可不,他們都是勤勤懇懇的老實人,可不像其他官員那樣愛弄些幺蛾子。
可是,他們的驕傲並沒有持續多久就被打破,因為他們的元嘉長公主,比較擅長潑冷水。
【可是這壞的人也是真的壞】
【比如剛剛被叫回來的張大人,這就不是個好東西】
張大人謔地抬頭看向賈大人。
他咬著牙,目光恨恨。
好好好,他說特意把他喊回來做什麽呢,原來是為了讓他過來接受審判的!
他們平時無冤無仇的,他就這麽陰他的吧?
他低聲道:“你等著!”
賈大人:……
他本是一片好心,哪知道他還有一身泥呢?
“等著就等著,多大個事兒啊……”
反正他估計也沒什麽以後了。
公主在心聲裏點名,那就是閻王點兵,就看他是死得幹脆點還是淒慘點。
【張大人自小聰敏,腦子天生就比別人轉得快】
【這本是好事,但是他偏偏無人教導】
【於是,在某次嚐到走捷徑的甜頭後,他那顆聰明的腦瓜子就開始不斷用到錯誤的地方】
【習慣輕易就能獲得的果實後,如何還能腳踏實地呢?】
【可是天賦無法取代努力,因為積累太少,所以他數次科舉都沒有取得好成績,後來他輾轉進了軍器局,依舊難改本性】
【現在的軍器局或許已經忘記了,這裏也曾經出現過一個驚才絕豔的天才】
軍器局有一些大人不知道想到什麽,神色有些恍惚。
忘記?怎麽可能?
有些人的出現短暫如同煙花,但是你往後生命中的某一個瞬間,偶爾回憶一瞥,就能記起他的絢爛。
畢鴻就是這樣一個人。
同樣都是有神童、天才的稱號,但他的名頭,可比當初的張大人要大得多。
畢鴻在才學上頭的聰慧,是許多人拍馬不及的程度,而且隨著年歲漸長,他這顆文曲星不隻沒有隕落,甚至還越發璀璨,最終,他更是以弱冠之齡一舉奪得狀元之名。
更讓人驚歎的是,他並沒有什麽了不得的背景,他的家境稱得上是貧寒,讀書時可以享受的條件,也天生比別人差上許多。
這樣的人才,按理來說該是得到一個好位子,走上曆練、升官、入閣的路子。
但是他偏偏來了沒有什麽油水的軍器局。
相處了一段時間,他們才發現,畢鴻性子沉悶,不擅交際。
他是個很懂得怡然自得的人,性子溫柔安靜。
安靜,但是又不容忽視。
因為他在軍器上,也有令人驚歎的天賦。
進入軍器局不過一年,他就改良了大雍的甲胄,使其更加輕便堅韌。
但讓人意外的是,這隻是曇花一現,次年,他就倉促病逝。
他們沒有想到,在多年之後的今日,他們竟然能從鄭珣這裏再次聽到畢鴻的消息,而且,這後麵似乎還什麽隱情。
【畢鴻思想天馬行空,做事也堅持不懈,改良了大雍的甲胄後,他又盯上了大雍的弓弩,他不滿如今弓弩的笨重和射程,所以決心改良】
軍器局的眾人眼皮子皆是一跳。
弓弩……
好耳熟。
張大人不就是靠改良弓弩才升遷的嗎?
後麵他又改良了一些軍器,但是都沒有最初的改良弓弩讓人驚豔。
他們不由得去打量張大人的臉色。
張大人臉色蒼白,目光遊離,腳尖挪了挪,似乎隨時就要拔腿逃離。
【但是,張大人心胸狹隘,見到跟自己際遇相似的畢鴻,惡意混著酸水,咕嚕咕嚕往外冒】
【因為他一直表現得很是溫和,所以畢鴻對他一點防備都沒有】
【於是張大人一點一點接近畢鴻,獲取他的信任】
【所以,畢鴻改良弓弩成功後第第一時間便選擇與張大人分享】
【結果顯而易見,畢鴻的想法被剽竊,為了不暴露,張大人更是對他下了狠手】
【可惜這麽多年過去,一些主要的證據早就沒了,剩下一些細枝末節的東西就算能夠證明也定不了張大人的罪】
按理來說,聽到這樣的消息張大人應該高興的。
畢竟從鄭珣這裏知道的真相無法訴諸於口,又無法找出證據給他定罪,那他完全可以厚著臉皮當做什麽都沒有發生,繼續當他的官,過他的日子。
但是朝堂上隻要聽過鄭珣心聲的人都知道她的性子。
律法在她那裏很重要,但是律法照顧不到的地方,她絕不會畏手畏腳。
該動用武力的時候她是半點都不帶猶豫的,甚至還可能有點迫不及待。
果然,鄭珣接下來的心聲印證了他的猜測。
【有沒有證據什麽的都不重要,因為我什麽都知道,而且我會出手】
張大人低下頭,艱難地咽了口唾沫。
他的腦子飛速轉動,苦思冥想想找到一個逃脫的辦法。
但是他自以為十分靈光的腦子這時候竟然卡了殼,他已經太久沒有這麽認真地思考過,以至於腦子裏一片紛雜,理不出個線頭。
鄭珣沒有去特意查看他的想法,精神力凝為細針,刺入他的腦中狠狠一攪。
動用這麽精細的異能對她來說消耗頗大,但還好效果十分完美。
下一刻,張大人轟然倒地。
他的神色還停留在震驚上,鄭珣麵不改色道:“張大人過分操勞,這是累死了呢。不愧是軍器局的老人,艱苦卓絕,克服萬難,十分值得大家學習。”
其他人:……
好好兒地說著話忽然咒他們作甚?
誰要學這個?他們又沒瘋!
不過他們可不敢反駁鄭珣這個煞神,雖然她平時看起來挺講理的,但是真相如何,他們都知道。
下馬後,她輕撫著馬兒的脖子,語氣惋惜:“真是匹好馬。”
王飛羽認同道:“確實是好馬。”
鄭珣看向他:“可是有頭緒了?”
“如果沒有猜錯的話,這芨芨草會刺激這些馬發……情。”
鄭珣:?
它們就因為這個才激動?
可是旁邊就有可以交·配的對象,它們那麽激動地亂跑做什麽?
“可能是……腦子不好使了?不過這個也不重要,隻要把他們騸了,這個問題就能解決。”
“母馬呢?”
“也能騸,不過法子不一樣。”
鄭珣狐疑地問:“不對啊,你這些結論哪來的?”
王飛羽摸摸鼻子,莫名顯得心虛:“猜測……隻是猜測啊!”
鄭珣盯著他看了會兒,最後不信任地打開係統。
王飛羽:!
給他留點麵子吧!
不過這話他隻能在心裏頭崩潰大喊,鄭珣是聽不到的。
【原來王二狗老家最多的就是芨芨草,所以他們的草都是芨芨草養大的,但是他不一樣,他覺得人吃生的會拉肚子,馬肯定也不能吃生的】
【所以他選擇把芨芨草煮熟】
周鵬濤:……
嗯,這怎麽不算是體貼呢?
【嗯……然後他就養出來一隻異常健壯的馬】
【他因此受到了父親的誇讚,後來那馬瘋了,他父親也因此遷怒他……】
鄭珣抬頭看向他:“騸一匹試試吧。”
既然想出了法子,總要試試有沒有用。
她頓了頓,不放心地叮囑:“先讓它們下崽。”
有崽子就有退路,免得這幾匹馬造完了卻沒成功,到時候都沒地兒後悔去。
三個人圍在一起就騸馬問題進行了嚴肅的討論。
最後決定由王飛羽親自動手。
他是個熟手,周鵬濤目睹了他手起刀落的一幕,在王飛羽麵前忽然就老實了。
也不再跟他爭,態度甚至好得有些詭異。
別問,問就是怕了。
最後,王飛羽因為擔心馬兒的狀況,所以決定在莊子上待幾天。
他和周鵬濤一起將鄭珣送到門口。
鄭珣坐到馬上,正準備揮手告別,忽然想到什麽:“鵬濤,你的女兒今年十四了吧?”
周鵬濤連忙點頭。
“可有相中人家,若是有想法,本宮可以為她保媒。”
周鵬濤感動不已:“若是有就好了,可是她想跟臣養豬!”
他苦惱地抓了抓頭發:“一個小丫頭養什麽豬?累不說,還整日都臭烘烘的。”
也不知道是哪兒出了問題,他想讓兒子養豬他們不願意,反而是女兒,總是躍躍欲試的樣子。
“鵬濤怕她受苦?”
“是啊,養豬也不是輕鬆活兒,而且以後的夫婿知道她跟豬為伍,怕是會嫌棄她。”
鄭珣麵露詫異:“鵬濤是養不起女兒?”
“當然不是!”
“那你擔心什麽?她如果自己有本事,遇不到能夠包容她的男子也不會餓死,而若是真的在乎她的人,才不會管她是不是在養豬。”
周鵬濤下意識想反駁,但是想了想,卻發現……倒是這個理啊!
而且他這一身本事,兒子不願意繼承,為什麽不傳給女兒?
或許,是他打心裏也覺得養豬這件事說出去不好聽,而且低人一等。
他自己前途未卜,但是他不想女兒跟他重複同樣的道路。
可是公主說得對,他對女兒的要求也僅僅是希望她健康快樂,那麽又何必顧慮那麽多?
“多謝公主勸解,我會好好想想。”
鄭珣點點頭,沒有繼續勸解,點點頭,打馬離開了。
她先去約定好的位置跟鄭瑾會合。
快要立冬了,天色暗得越來越早。
這個時候街邊的店鋪已經點上了燈籠。
本來不怎麽明亮的火光匯聚在一起,竟然也很是亮堂。
鄭瑾和聶炤正在街邊吃元宵。
鄭珣一來就被鄭瑾按在旁邊,然後給她上了一大碗餛飩。
“為什麽我的是餛飩?”
“你不是不喜歡吃甜嗎?”
鄭珣稀奇地問:“這都被你發現了?”
明明她平時也不挑食,她究竟怎麽看出來的?
不過,被忽略了一天的鄭珣被她鄭瑾這句話順了毛,老老實實在旁邊當個背景板。
鄭瑾看著她偷笑的模樣,很想解釋一句她和聶炤之間真的沒有什麽。
但是看鄭珣似乎也不想聽,所以她最後還是沒有開口。
她回過頭,想跟聶炤說什麽,卻正對上他專注的目光。
鄭瑾眨了眨眼,忽然別開頭,看向他處。
小攤上的燈籠應該是用得久了,因褪色而有些斑駁。
“怎麽了?我臉上有髒東西?”
“沒……”
鄭珣撇了撇嘴。
【哦喲哦喲,一個不曉得自己的目光有多深邃,一個不曉得自己的臉有多紅】
【沒關係,本攪屎棍會出手】
鄭瑾莫名有種不祥的預感,果然,下一刻就聽到鄭珣響亮的聲音:“二姐姐!你臉怎麽紅了!”
鄭瑾:……
聶炤:……
【嘖,我姐不行啊,上次還是讓聶炤臉紅,這次怎麽還退步了?】
聶炤:?
很好,本來很好的氛圍開始奇怪了起來。
不出意外的是,鄭珣被轟走了。
聶炤給她塞了一把銀票,讓她先進宮。
咳咳,她也不是個貪財的人,主要就是比較有眼色。
把銀票疊一起放好,她毫不猶豫地扭頭回了宮。
她本來是想回明珠閣的,但是李孝君半路把她截去了禦書房。
皇帝見到她,目光幽深,還帶著一股子莫名的憤慨。
“兩個人出去,一個人回來,嗯?”
鄭珣:……
哦豁,二姐姐完嘍!
“二姐姐還有事,晚一點會回來的。”
皇帝憤憤不平地來回踱步:“她還是個孩子,外頭的人都壞的人,她哪知道人心險惡?”
他流落在外好不容易認回來的寶貝,就這麽被人惦記上了?
聶炤是吧,想一想就有點咬牙切齒。
其實他的公主也不是必須嫁出去,招贅也行,一輩子不成婚也可,反正她們總會有封地,也不是不能養活自己。
他忽然想到什麽:“李孝君,去給大公主二公主安排幾個麵首,好好挑,要心思單純長得好看的。”
“大公主在遼州……”
“那就先給二公主安排。”
李孝君憋笑道:“是,皇上。”
鄭珣:……
她眨了眨眼:“父皇不給我找啊?”
皇帝瞥了她一眼,眉頭漸漸皺起:“你才幾歲?有這些心思不如好好讀書……”
說到一半,他想到鄭珣不用去國子監,於是話音一轉:“有這心思不如多批幾張折子!”
鄭珣:?
他還知道她還是個小孩子呢?
那他給她這麽多活兒不是壓榨嗎?
她翻了個白眼:“父皇這麽晚叫兒臣過來,可是有事吩咐?”
皇帝點點頭,拿出一本冊子給她:“你看看。”
鄭九鄭十已經回來,所以鄭珣知道冊子裏的內容是什麽。
這就是那本讓他們苦追良久的《鑄器冊》。
鄭珣隨便翻了翻,這一冊應該是原本,裏頭的內容寫得十分雜亂,但是這並不影響它的質量。
“拿去軍器局吧,是不是真的那麽神,造出來看看就知道了。”
鄭珣把盒子收好:“我親自去送。”
她也可以找個異能充沛的時間,去把軍器局的人都過一遍,把蛀蟲都給剔出去。
皇帝輕輕“嗯”了一聲。
本來讓鄭珣過來就是這個目的。
鄭珣見事情結束,行了個禮就準備告辭。
“回來!”
“啊?父皇還是可有事?”
“你大哥和三哥說你尚且年幼,不宜操勞,所以讓朕給你少安排點事,你怎麽想的?”
鄭珣:?
什麽仇什麽怨要這麽坑她?
她平時再三推辭隻是怕皇帝覺得她太過貪權,他們卻是真想斷了她往上爬的路啊!
他們什麽時候才能明白,她說不想幹活,說高處不勝寒,都是隨口說的屁話。
她那野心勃勃的樣子,像是甘於平庸的嗎?
她沉默片刻,幽幽道:“所以父皇也希望我好好休息嗎?”
皇帝莞爾。
這還拿不下她?
他就知道她不會真的願意閑下來。
或者說,她不可能願意失權。
元嘉這一點像他,他怎麽可能不了解。
“好了,朕就幫你抗下這個壓榨女兒的罵名,不過……”
鄭珣警惕道:“不過什麽?”
“不過,你要幫朕看著那個聶炤,莫要讓他離你二姐姐太近。”
鄭珣:?
您老可真愛操心。
她眼皮子微抽,故作凶狠道:“用不用把他們拆散?”
皇帝:!!!
“那倒不用……”
鄭珣:我就知道。
看人家不順眼的是你,如果人家真辜負鄭瑾了,生氣的也是你。
算了,她都願意給她放權了,她也體諒體諒一個老父親的心。
皇帝尷尬地輕咳兩聲:“對了,你明日去廖鴻聲那裏把躊王接到驛館去。”
鄭珣:嗯?廖大人效率這麽高,這就把人弄瘋了?
不過……
“為什麽又是我?”
“其他人不夠沉穩。”
“可是我也很累啊……”
“想要什麽直說!”
“要馬德。”
皇帝反應了好一會兒才想起來這個人。
馬德是苑馬寺的人,沒別的本事,就是會養馬。
皇帝知道鄭珣的打算,毫不猶豫地點了頭。
父女兩個其實都知道對方,鄭珣不會真的拒絕去辦正事,她直接開口要人皇帝也不會拒絕。
說那麽多純粹就是鬥嘴。
總之就是要扯幾句這心情才舒暢。
次日,鄭珣一早就去了軍器局。
以往的軍器局一向十分冷清,但是上次太子送來一包箭頭後,這兒就忽然火熱了起來。
一群人研究了許久,但是至今沒有找到關竅,所以軍器局的屋子間間緊閉,都在埋頭鑽研。
於是,鄭珣到地方轉了好幾圈都沒有見到一個人。
是的,是真正意義上的沒有人,連個守門人都沒有。
她猶豫片刻,敲響了一扇緊閉的房門。
“篤篤篤……”
“敲敲敲,敲你爹個卵!再敲給你頭打爛!”
鄭珣:……
好凶哦。
鄭珣也沒太多時間在這兒耽擱,所以她假裝沒聽到,繼續敲。
“敲敲敲!是家裏沒人了嗎?”
鄭珣:……
或許是嫌敲門聲煩,裏麵傳來暴躁的罵聲和沉重的腳步聲。
門唰地打開,屋裏的人滿臉的不耐,待見到站在門口的鄭珣,對方倒吸三口涼氣。
鄭珣朝他笑了笑:“賈大人……”
賈大人沒聽見她的話,他滿腦子都是剛剛他罵過的話。
“你家裏是沒人了嗎……”
他這是在咒皇帝死嗎?
他怎麽敢的?
他白眼一翻,直愣愣地倒向地麵。
他沒暈,但卻不敢睜開眼,主要是不敢相信自己剛剛做了什麽。
這一刻,他腦子裏出現了跑馬燈,他這一生中的美好、遺憾,統統從腦中過了一遍。
他少年時候,恩師就告訴他,他遲早要敗在自己這張嘴上……
彼時他不以為意,沒想到師父的擔憂會在今日成了現實。
想他年紀輕輕……
“行了,本宮剛剛什麽都沒聽見……”
賈大人聽到這裏,立馬睜開眼站了起來。
那動作,比山裏頭的猴兒都利落。
鄭珣眯了眯眼:“不過,僅此一次……”
賈大人連忙表態:“不敢了再也不敢了!以後一定改!若是再犯,微臣定當以死謝罪!”
這次教訓已經夠了,他真的不想再來一次。
他都以為這次已經是死路一條,但是公主寬宏,沒有追究,他不會想當然地認為下一次也會有這樣的運氣。
嗯,如果再犯,說不定還要賠一個九族。
鄭珣點點頭:“去把其他人都叫出來。”
賈大人毫不猶豫地應下,而後殷勤地敲門去了。
鄭珣站在原地看著他敲開了相鄰的門。
“別敲!死了!”
鄭珣:……
這就是軍器局的風格嗎?
賈大人麵不改色,似乎早預料到會發生什麽。
他耐心地敲上一會兒,就會有一個人罵罵咧咧地走出來,然後對著他罵半句。
之所以是半句,是因為還沒說完賈大人就已經告知了他們鄭珣的存在。
然後,他們一個個就跟鵪鶉似地老老實實來給鄭珣行禮、認罪。
將所有門都敲開後,賈大人引著一群人聚到鄭珣麵前。
他們排排站著,個個都跟蘿卜似的僵硬。
鄭珣:……
完全氣不起來。
因為這群人確實是真直腸子。
她輕咳一聲,準備開口。
這時候,門口忽然跑進來兩個氣喘籲籲的人。
鄭珣:?
賈大人氣弱道:“公主特意來一趟,肯定有重要的事情要說,所以,微臣就把他們不在軍器局的人也叫過來了。”
“你動作倒是挺快。”
不過不得不說,人都在這兒還真是省事兒了。
她先通過係統查看了一番他們的情況。
【不是在研究武器就是在研究盔甲……】
【啊好枯燥的生活】
軍器局的眾位不由得連連點頭。
那可不,他們都是勤勤懇懇的老實人,可不像其他官員那樣愛弄些幺蛾子。
可是,他們的驕傲並沒有持續多久就被打破,因為他們的元嘉長公主,比較擅長潑冷水。
【可是這壞的人也是真的壞】
【比如剛剛被叫回來的張大人,這就不是個好東西】
張大人謔地抬頭看向賈大人。
他咬著牙,目光恨恨。
好好好,他說特意把他喊回來做什麽呢,原來是為了讓他過來接受審判的!
他們平時無冤無仇的,他就這麽陰他的吧?
他低聲道:“你等著!”
賈大人:……
他本是一片好心,哪知道他還有一身泥呢?
“等著就等著,多大個事兒啊……”
反正他估計也沒什麽以後了。
公主在心聲裏點名,那就是閻王點兵,就看他是死得幹脆點還是淒慘點。
【張大人自小聰敏,腦子天生就比別人轉得快】
【這本是好事,但是他偏偏無人教導】
【於是,在某次嚐到走捷徑的甜頭後,他那顆聰明的腦瓜子就開始不斷用到錯誤的地方】
【習慣輕易就能獲得的果實後,如何還能腳踏實地呢?】
【可是天賦無法取代努力,因為積累太少,所以他數次科舉都沒有取得好成績,後來他輾轉進了軍器局,依舊難改本性】
【現在的軍器局或許已經忘記了,這裏也曾經出現過一個驚才絕豔的天才】
軍器局有一些大人不知道想到什麽,神色有些恍惚。
忘記?怎麽可能?
有些人的出現短暫如同煙花,但是你往後生命中的某一個瞬間,偶爾回憶一瞥,就能記起他的絢爛。
畢鴻就是這樣一個人。
同樣都是有神童、天才的稱號,但他的名頭,可比當初的張大人要大得多。
畢鴻在才學上頭的聰慧,是許多人拍馬不及的程度,而且隨著年歲漸長,他這顆文曲星不隻沒有隕落,甚至還越發璀璨,最終,他更是以弱冠之齡一舉奪得狀元之名。
更讓人驚歎的是,他並沒有什麽了不得的背景,他的家境稱得上是貧寒,讀書時可以享受的條件,也天生比別人差上許多。
這樣的人才,按理來說該是得到一個好位子,走上曆練、升官、入閣的路子。
但是他偏偏來了沒有什麽油水的軍器局。
相處了一段時間,他們才發現,畢鴻性子沉悶,不擅交際。
他是個很懂得怡然自得的人,性子溫柔安靜。
安靜,但是又不容忽視。
因為他在軍器上,也有令人驚歎的天賦。
進入軍器局不過一年,他就改良了大雍的甲胄,使其更加輕便堅韌。
但讓人意外的是,這隻是曇花一現,次年,他就倉促病逝。
他們沒有想到,在多年之後的今日,他們竟然能從鄭珣這裏再次聽到畢鴻的消息,而且,這後麵似乎還什麽隱情。
【畢鴻思想天馬行空,做事也堅持不懈,改良了大雍的甲胄後,他又盯上了大雍的弓弩,他不滿如今弓弩的笨重和射程,所以決心改良】
軍器局的眾人眼皮子皆是一跳。
弓弩……
好耳熟。
張大人不就是靠改良弓弩才升遷的嗎?
後麵他又改良了一些軍器,但是都沒有最初的改良弓弩讓人驚豔。
他們不由得去打量張大人的臉色。
張大人臉色蒼白,目光遊離,腳尖挪了挪,似乎隨時就要拔腿逃離。
【但是,張大人心胸狹隘,見到跟自己際遇相似的畢鴻,惡意混著酸水,咕嚕咕嚕往外冒】
【因為他一直表現得很是溫和,所以畢鴻對他一點防備都沒有】
【於是張大人一點一點接近畢鴻,獲取他的信任】
【所以,畢鴻改良弓弩成功後第第一時間便選擇與張大人分享】
【結果顯而易見,畢鴻的想法被剽竊,為了不暴露,張大人更是對他下了狠手】
【可惜這麽多年過去,一些主要的證據早就沒了,剩下一些細枝末節的東西就算能夠證明也定不了張大人的罪】
按理來說,聽到這樣的消息張大人應該高興的。
畢竟從鄭珣這裏知道的真相無法訴諸於口,又無法找出證據給他定罪,那他完全可以厚著臉皮當做什麽都沒有發生,繼續當他的官,過他的日子。
但是朝堂上隻要聽過鄭珣心聲的人都知道她的性子。
律法在她那裏很重要,但是律法照顧不到的地方,她絕不會畏手畏腳。
該動用武力的時候她是半點都不帶猶豫的,甚至還可能有點迫不及待。
果然,鄭珣接下來的心聲印證了他的猜測。
【有沒有證據什麽的都不重要,因為我什麽都知道,而且我會出手】
張大人低下頭,艱難地咽了口唾沫。
他的腦子飛速轉動,苦思冥想想找到一個逃脫的辦法。
但是他自以為十分靈光的腦子這時候竟然卡了殼,他已經太久沒有這麽認真地思考過,以至於腦子裏一片紛雜,理不出個線頭。
鄭珣沒有去特意查看他的想法,精神力凝為細針,刺入他的腦中狠狠一攪。
動用這麽精細的異能對她來說消耗頗大,但還好效果十分完美。
下一刻,張大人轟然倒地。
他的神色還停留在震驚上,鄭珣麵不改色道:“張大人過分操勞,這是累死了呢。不愧是軍器局的老人,艱苦卓絕,克服萬難,十分值得大家學習。”
其他人:……
好好兒地說著話忽然咒他們作甚?
誰要學這個?他們又沒瘋!
不過他們可不敢反駁鄭珣這個煞神,雖然她平時看起來挺講理的,但是真相如何,他們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