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頭漸漸的毒辣了,盛樂城中已是夏末時分。
清風拂過,府宅前小徑上的花草輕搖,幾隻蟬遠遠鳴叫。
霓裳站在鏡前,緩緩整理著衣裳。今日她將以“慕容府代為掌家之女眷”的身份前往賀尚書夫人的壽辰宴,一想到此事,她的心中便微有不安。
自慕容琛去世後,慕容家中家主之位理應傳給他的弟弟慕容吉。
然而慕容吉尚未婚配,家中禮數多由長輩與遺孀代替執行。
如今慕容家老夫人年邁不便出席,又擔心家中規矩與聲望,權衡再三,最終定下讓霓裳以“慕容府代掌家女主”身份前去赴宴。
慕容琛已死,老夫人擔心若推霓裳上位,將來她會權勢滔天。而且這家裏的一切以後都會是慕容吉的,若是再有個掌家主人壓他一頭,感覺對自己的兒子也不利。
可也不能把她給趕出去,那樣就會被人戳了脊梁骨。
於是,權衡再三,先對外不表明她的身份,就說是代為掌家。
不過,慕容吉倒是不排斥娶了她。
隻是老夫人受漢化影響太深,一直覺得哥哥的妻子再嫁弟弟,這是舊俗,必須廢去。
於是,代為掌家的名頭仿佛就成了最好的結果。
這天。
霓裳著一身白色的織錦長裙,上麵繡著淡雅蘭花的紋樣,腰間係一條碧綠色的羅帶,頭發輕輕挽著,還插一支桃紅色的發簪,越發襯的她皮膚白皙,吹彈可破。
她一雙秋水般的眼眸中帶著從容,似乎一點兒也不怯場。
此去賀府,她要以禮相待,卻也要隨機應變,尤其是對賀夫人那等老練的權門內宅之主,她得學會在言談舉止間規避鋒芒,保存實力。
“夫人,車馬已備。”門外婢女輕聲來報。
霓裳點頭,慢步走出偏院。
此刻慕容家正院裏,老夫人本不欲露麵,卻特意讓人傳話,對霓裳說:“你今日以代掌家之女眷身份前往,一舉一動皆代表慕容家聲譽,小心謹慎,若遇刁難,能忍則忍,不可失禮。我們慕容家千百年來的名聲不能毀於一旦。”
霓裳微微欠身:“是,兒媳記下了。”
當霓裳上了馬車,一路駛往賀府時,慕容吉冷冷地在後院的回廊中注視著遠去的車影,心中浮現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複雜滋味。
“這個女人又在搞什麽?掌家之女?就差說嫁給我了。嫁給我有那麽難嗎?北魏又不是沒有這樣的風俗。嘮嘮叨叨非得搞一個代為掌家的身份,是迂回之法嗎?”
今天,她代表慕容家前往賀府,那是北魏炙手可熱的吏部尚書賀卿之母——賀夫人的壽宴。
慕容吉略一思忖,便喚手下備馬,打算稍晚也去湊湊熱鬧,隻是做客之名,看看霓裳會不會被人識破身份、會不會再惹出什麽波瀾。
賀府深宅大院,紅磚碧瓦,門前彩綢高掛。
賀夫人壽宴齊聚了盛樂城權貴名流。不僅有賀家的親戚,更有朝中顯赫的命婦誥命,以及各家依附賀氏勢力的士族女眷。
一早,賀府下人引領著各路賓客進正廳和花廳休息片刻。
霓裳抵達之際,正有內侍通報:“慕容家代掌家女眷到——”聲音清脆,引得廳中數人側目。
眾人皆知慕容府為北魏重臣之家,且是舊燕遺族,底蘊深厚。
隻是近來慕容長子過世,幼子尚未娶妻,掌家之位虛懸,因此今日來的是何等人物,眾人都有幾分好奇。
霓裳緩步入內,亭亭玉立。她微微低頭,與賀夫人行了萬福:“小輩代慕容家掌家女眷身份,恭賀賀夫人壽辰,願夫人福壽長安。”聲音清柔不失氣度。
賀夫人坐在上首,今日的她穿一身藕色繡有牡丹的華服,滿頭珠翠,雍容華貴。一雙眼含笑意地望著霓裳,麵上雖然含笑,但笑意未達眼底。
她曾耳聞慕容家近來內情不穩,此女必然不是正室夫人——畢竟慕容吉未婚,她又是誰?她隻知是“代掌家女眷”,具體身份成謎。
賀夫人輕輕頷首:“多謝慕容家的這位……小姐,實在不知如何稱呼?”
霓裳微微一笑:“夫人稱我為霓姑娘即可。”
她暫不表明自己是慕容琛的遺孀,此行主要是以女眷的身份撐場麵。老夫人已經吩咐過,對外身份籠統一些為好。
賀夫人略皺眉:霓姑娘?這稱謂透著生分,卻又挑不出錯。這代表對方不願表明確切身份,賀夫人也不好深究,隻將疑問留在心中。
此時宴席尚未正式開始,女眷們三三兩兩圍在一起閑談。
霓裳坐在不遠處,保持著恰當的矜持與距離。
她舉手投足間盡顯修養,令周圍不少女子暗暗稱讚。
隻是她這份冷清讓賀夫人略感不快——今天是她的壽宴,不熱鬧反倒多了幾分神秘,似是這位“霓姑娘”不願融入。
賀夫人早年亦是北魏名門女,手段心計自不在話下,心想:既然你舉止如此端莊識禮,我倒要看看你如何應對我的試探。
稍後,賀夫人微笑請霓裳與她身邊的侄女、堂姐妹們說話:
“霓姑娘年紀輕輕便能代表慕容家前來,可見是深得家中長輩信任之人。剛才還未聽聞你的確切身份,不知在慕容家擔何職分?”一語雙關,既問出身,又問權位。
霓裳含笑答:
“我不過是替長輩分憂,家中老夫人年邁不便出行,府中又無適合的已婚正室女主人出席,我與老夫人有些師生之誼,受其囑托前來。”
這番話滴水不漏,表明她隻是代勞之人,並未明言自己曾是慕容琛的妻室,也未說自己是寡婦,更未說她的實際身份在府中有多重。如此虛實相生,令賀夫人無從下手。
賀夫人麵帶笑意:“哦?如此說來,姑娘與慕容老夫人頗有淵源。如今這北魏盛樂城的禮數極為森嚴,非旁係近屬,很難代掌家權。這可見姑娘深得信任,能否告知,你是何出身?”
霓裳微垂眼瞼:“家中世代有些商賈之事,敝身原非顯貴,蒙慕容家收容,故有此機會報答。”她不願曝光自己舊燕貴族遺孀的身份,隻以商賈出身略作掩飾。這樣更符合她低調的策略,也讓對方難以確定她的位置。
賀夫人聞言,心中冷笑:原來不過如此,竟是個商賈出身的女子?慕容家竟讓這等女子代掌家眷之位,真是笑談!
她不動聲色,對周圍婦人道:“慕容家氣度寬厚,對自家子弟與親眷照拂備至。這位霓姑娘必定是得慕容家欣賞,方能有此殊榮。”
此話一出,一旁幾個夫人、小姐對霓裳多了幾分譏笑。
霓裳微笑不語,卻感到一絲涼意。這賀夫人言語雖柔和,卻暗含試探和輕視。她正欲再淡淡應答,忽聞門外有人通報:“慕容二公子到——”聲音響亮。
話音未落,慕容吉一身玄色錦衣邁步而入。
他本不是賀夫人正式邀請的對象(這次宴會主要是女眷和與賀家親厚的男眷參加),但他以“來賀壽”之名闖入,並無不妥。
一見霓裳端坐其中,他眼神閃過一絲冷厲的笑意。此情此景下,他的出現似意味深長。
賀夫人見慕容吉到來,忙笑著起身:“慕容二公子,不知你今日有空駕臨,失禮失禮。”雖然是女眷壽宴,但其實是半公開的社交場合,一些權貴子弟也會借機來拜壽聯絡感情。慕容吉身為慕容家次子,又是北魏太尉之子,怎好怠慢。
慕容吉目光落在霓裳身上:“聽聞我家女眷今日代家出席,我特地來看看。”說這話時,他眼底有股隱隱威脅。霓裳皺眉,卻不得不起身見禮:“二公子。”她稱他為“二公子”,極為生分,似乎隻是府中下屬對主家的稱呼。可慕容吉看她的眼神卻有些火熱。
賀夫人敏銳地捕捉到這一點:慕容吉與這“霓姑娘”似乎關係並不尋常。
若是普通的代掌家客女,怎會引得慕容二公子親自前來?更奇怪的是,兩人之間有種若即若離的微妙感。
賀夫人笑道:“既然慕容二公子來了,不妨與這位霓姑娘一同向我敬酒。”說罷,便令下人奉酒。
霓裳心知賀夫人存心試探,擔心自己與慕容吉之間的微妙關係被窺破。
她不願讓外人看出端倪,麵露恰到好處的微笑:“既是夫人壽辰,在下代我家老夫人敬賀夫人一杯。願夫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慕容吉也舉杯:“賀夫人高壽,慕容家上下敬佩有加。”他雖不情願與霓裳一同向她敬酒,卻在這場合隻能配合。
幾杯酒過後,賀夫人故意裝作漫不經心地問:“霓姑娘,你既代掌家,不知在府中究竟什麽身份?我素來欽佩慕容家的禮製嚴明,如今倒是有些不解。”
霓裳不等回答,一旁忽有人輕笑,正是賀卿。
這位年輕的吏部尚書今日亦在場:賀夫人的壽宴上,自然少不了自己的兒子。
賀卿本以為這次宴會不過是家中例行社交,但當他看到那日匆匆驚鴻一瞥的佳人——霓裳——出現在此處,心中波瀾頓起。
那日與她擦肩而過的場景還曆曆在目,當時他不知她身份,隻覺此女素顏如玉,氣質脫俗,令他心神不寧多日。今天再遇,她竟以“代掌家女眷”身份出現,且舉止從容,這更令他心生好奇與欣賞。
賀卿半是玩笑地開口:“母親,您不必為難客人。大族門第中有時遭逢變故,禮數權宜之際,自有特殊安排。霓姑娘方才言是受慕容家老夫人信任,想必是家中重要的人。”
霓裳微微向賀卿致意:“賀尚書說得是,我不過是暫時替家中分憂。”
賀夫人聞此,皮笑肉不笑道:“是嘛,那且隨它去。”心中卻記下一筆。
賓客間言笑晏晏,賀夫人卻並未放棄繼續探究。
趁著節目間隙,她安排一年輕侍女故意端著茶水路過霓裳坐席時“失手”灑出幾滴水。
霓裳反應迅速,微微側身,但衣袍下擺仍被灑上了茶漬。
霓裳眉頭微蹙,站起身來。正巧賀卿離得不遠,他見狀忙上前:“姑娘,可有受傷?”
霓裳抬眼微笑:“多謝賀尚書掛心,隻是衣裳濺濕。”
賀夫人故作愧疚地:“哎喲,這賤婢不長眼,竟在我壽宴上失禮。霓姑娘,你可要換身衣裳。府中有些備用的衣料和下人,可速去偏院梳洗間換一套。隻是這些衣料也許式樣不太合你心意,還請勿怪。”
霓裳如何不知這是對方試探?但此刻她隻能順勢而行,以免落人口實。她點頭:“有勞了。”
賀卿心思靈巧,立刻吩咐下人:“帶霓姑娘去西側偏院,那兒清淨,衣料由我府中繡娘拿去。”他說完這話,又補一句,“我母親今日忙亂,姑娘莫怪。”
霓裳施禮:“多謝賀尚書好意。”轉身隨下人離去。
這邊,慕容吉冷眼旁觀。他看著霓裳被迫離場,心中惱怒:她明明是慕容琛的未亡人,按理應在家中守節,不知為何卻出現在這樣的大場合。
他擔心,一旦賀家人看出些端倪,會有所圖謀,從而危及霓裳的安危。
他並未察覺賀卿方才對霓裳已生傾慕之心,隻是本能地感受到一股潛在的威脅。
偏院中,霓裳被引入一間清幽小室。繡娘送來了幾件輕薄的衣料,花樣雖不算極富貴,卻有異域色彩,與霓裳本來素雅的氣質略有出入。
霓裳淡淡一笑,無奈換上了其中一套淡粉色的紗衣。她正要出門,忽聽門外腳步聲輕響。
“霓姑娘,不知你方才可受驚?”聲音溫和,竟是賀卿。他身為吏部尚書,身份尊崇,卻輕輕敲門詢問。
霓裳隔門而答:“無事,不過濺了點茶水。”
賀卿語氣中帶著關切:“若姑娘不嫌,我有話想與姑娘單獨說幾句。不敢逾矩,姑娘若不方便,我便請人喚你回席。”
霓裳稍加思索,緩緩開門出來。院中光線柔和,石桌旁正好有一叢翠竹。她站定,保持合宜的距離:“賀尚書有何見教?”
賀卿看著霓裳,今天的她比那日更清晰地刻在他心中。盡管換了不甚合身的紗衣,仍不失清秀風姿。
他輕聲道:“姑娘上回在三義居匆匆一瞥,讓我印象深刻。今日見姑娘又與慕容家牽扯甚深,不知姑娘是否……是否已經有家室?”他說得委婉,卻雙眼緊盯霓裳神情,想從中尋到端倪。
霓裳心中一緊。這賀卿如此開門見山,倒叫她為難。
思量片刻,她柔聲回答:“賀尚書,我不過是代人辦事,身世過往,不便與外人言說。”她不否認也不承認,這種模棱兩可正是規避之法。
賀卿卻不放棄:“姑娘莫怪我冒昧。隻是……北魏時下已有新俗,女子夫死,若無子息,也可另擇良人。恕我直言,若姑娘原先有所歸屬,但今已失,卻並非不能重新開始。”
這話語中試探意味極重,他眼神真摯:“姑娘的氣質與眾不同,我……我有心想結識,不知姑娘意下如何?”
霓裳微微垂眸,輕輕搖頭,露出恰到好處的哀傷:“賀尚書,世上事並非一朝一夕可改。我的過往……並不足為外人道,現今我隻盼在慕容家盡我所能,旁的,恕難從命。”
賀卿聞言,隱約猜到她是寡婦身份——畢竟她的目光中有一抹淡淡的悲涼。聯想到慕容府已故的威遠將軍慕容琛,他心中一顫:難道這位霓姑娘便是那位名動一時的將軍遺孀?
傳聞慕容琛戰死沙場,他的妻子年輕孀居,容貌才情無雙,卻恪守家訓,閉門不出。若真是她……那她自然身份崇高,並非什麽商賈之女。
想到此處,賀卿一陣激動。
這說明霓裳曾是“威遠將軍之妻”,如今卻被迫低調現身。北魏確有再嫁之俗,但她這樣身份的人,再嫁並不簡單。
他試探更進一步:“倘若姑娘是慕容琛將軍的遺孀,那……姑娘願意重新選擇生活嗎?”
霓裳心中起伏不小,卻仍要穩住:“賀尚書何出此言?我雖未在外拋頭露麵,府中舊製亦不允我隨意改嫁。再說,這並非當下可商量之事。”
正說話間,身後傳來沉冷聲音:“你們在做什麽?”
二人回首,是慕容吉冷冷地站在院門口。
他本隻想來看看霓裳狀況,誰知竟發現賀卿在此與她獨處,言語間似有曖昧。
他心中怒火中燒:這個賀卿,我把你當摯友,邀你在三義居一起吃飯,你卻想打霓裳的主意?
慕容吉上前兩步,目光如刀:“霓姑娘是我慕容家人,你賀尚書可要慎言。”
賀卿不卑不亢地笑:“我不過關心一位女子有無更好出路,慕容二公子何須多心?”他已揣測出霓裳身份,知道她並不愛慕容吉,與其糾纏下去,不如坦然麵對。
霓裳知道此刻不能讓二人針鋒相對,一旦暴露身份,她更加尷尬。
她故作淡然:“賀尚書是好意,我已謝過。不必為我費心。”說著,向賀卿略一頷首,示意此事到此為止。
慕容吉眼眸閃過一絲霸道之色,上前輕扣霓裳的手腕,語氣冷然:“走吧,宴會還在進行。你是慕容家的代掌家女眷,怎能在此久留與外男談話?”
霓裳微掙一下,想抽出手,卻發現慕容吉扣得更緊。
賀卿眉頭微皺,上前一步想阻攔,但霓裳卻迅速對賀卿搖頭,示意他勿多事。她必須自保,不想在這裏惹出更大風波。
慕容吉不顧霓裳的反對,半拉半扶地將她帶回宴席側廳。
一路上,霓裳咬緊牙關,心中暗恨自己計劃有漏:她本想低調出席,沒想到還是引來關注。
賀卿一眼識破她的身份並對她產生興趣,而慕容吉如狼似虎,死不放手。此時她該如何規避?
她忽然腦中一轉,想到一個法子。
回到席間,賀夫人見二人一前一後返回,眼底閃過滿意的譏諷。她早覺出兩人有異,但還不夠確鑿。如今看來,這霓姑娘定然大有文章。
霓裳輕輕掙脫慕容吉的手:“二公子,我衣裳已換,理當繼續為夫人賀壽。”她上前對賀夫人盈盈下拜:“方才失禮,讓夫人見笑。”
賀夫人道:“無事,你可安然回來就好。”
霓裳微笑:“隻是這衣裳有些異樣,與我氣質不符,怕是讓夫人笑話。”
賀夫人假意道:“哪裏哪裏,姑娘生得如此清雅,穿什麽都好看。”
見沒有更好的時機挑釁,賀夫人轉而介紹旁人,宴席的氣氛又漸漸熱絡。霓裳卻始終留意賀卿與慕容吉的表情:賀卿眼中有惋惜,慕容吉則是冷漠與不甘。
席間,有歌女舞妓表演,輕歌曼舞間,眾人皆欣賞。霓裳則趁其間隙,悄悄向賀夫人的貼身侍女傳訊,說是有禮品要奉上,需到後院取出。
侍女將信將疑,畢竟客人獻禮很正常。
稍後,侍女引霓裳前往後院倉間檢視禮品。
霓裳神色自若:“是我家老夫人特意囑咐的一卷畫軸,就在此處。”當侍女將門打開,霓裳極快地從袖中取出一塊懷中早備的帕子,輕甩間,一股淡淡的香氣散出。
侍女眼神恍惚幾下,竟被輕巧放倒在地,原是帕子中藏有安神熏香。
霓裳並不想傷人,她隻是想借此機會脫身。
她熟稔府邸布局,稍加思索便從角門離開。
她已打探過此府有兩道門,側門通往一條小巷。此刻壽宴正酣,未及尾聲,無人察覺她悄然離去。
她不願繼續卷入是非漩渦,要規避這場令她進退兩難的交鋒。
宴會前廳,慕容吉喝著酒,心神不定。忽有下人來報:“那位霓姑娘不見了!”
賀夫人聞言大吃一驚:“怎麽就不見了?”
賀卿起身環顧四周:“莫不是身體不適離場?”他眼中閃過一絲失望。
慕容吉甩袖而起:“我去尋她。”轉身揚長而去。他心中怒火中燒,這女人居然跑了?如今她還欠自己一個解釋。
然而當慕容吉趕到後院,隻見昏倒的侍女和空無一人的小倉間。他一路追出,衙門口小巷中卻不見半個人影。霓裳早已坐上一輛租來的小馬車,換下那套奇異紗衣,重新披上一件帶帽的外衣,悄悄歸去。
夜色深沉,遠處蟲鳴漸起。
霓裳合上銅鏡,心中默念:“我既非任人擺布的棋子,也不必為他人感情束縛。慕容吉也好,賀卿也罷,我自有我的路要走。”
此時,一個不具名的小婢悄然進門,輕聲問:“夫人,您沒事吧?”
霓裳溫和一笑:“無礙,隻是累了。備點熱茶來,我需一盞靜心。”
窗外月光如水,清輝灑落,霓裳獨自在屋內,緩緩抿一口熱茶。
這個夜晚,她終於在重重視線與算計中規避開最危險的局麵。
明日如何,不得而知,但她已準備好繼續走下去。
清風拂過,府宅前小徑上的花草輕搖,幾隻蟬遠遠鳴叫。
霓裳站在鏡前,緩緩整理著衣裳。今日她將以“慕容府代為掌家之女眷”的身份前往賀尚書夫人的壽辰宴,一想到此事,她的心中便微有不安。
自慕容琛去世後,慕容家中家主之位理應傳給他的弟弟慕容吉。
然而慕容吉尚未婚配,家中禮數多由長輩與遺孀代替執行。
如今慕容家老夫人年邁不便出席,又擔心家中規矩與聲望,權衡再三,最終定下讓霓裳以“慕容府代掌家女主”身份前去赴宴。
慕容琛已死,老夫人擔心若推霓裳上位,將來她會權勢滔天。而且這家裏的一切以後都會是慕容吉的,若是再有個掌家主人壓他一頭,感覺對自己的兒子也不利。
可也不能把她給趕出去,那樣就會被人戳了脊梁骨。
於是,權衡再三,先對外不表明她的身份,就說是代為掌家。
不過,慕容吉倒是不排斥娶了她。
隻是老夫人受漢化影響太深,一直覺得哥哥的妻子再嫁弟弟,這是舊俗,必須廢去。
於是,代為掌家的名頭仿佛就成了最好的結果。
這天。
霓裳著一身白色的織錦長裙,上麵繡著淡雅蘭花的紋樣,腰間係一條碧綠色的羅帶,頭發輕輕挽著,還插一支桃紅色的發簪,越發襯的她皮膚白皙,吹彈可破。
她一雙秋水般的眼眸中帶著從容,似乎一點兒也不怯場。
此去賀府,她要以禮相待,卻也要隨機應變,尤其是對賀夫人那等老練的權門內宅之主,她得學會在言談舉止間規避鋒芒,保存實力。
“夫人,車馬已備。”門外婢女輕聲來報。
霓裳點頭,慢步走出偏院。
此刻慕容家正院裏,老夫人本不欲露麵,卻特意讓人傳話,對霓裳說:“你今日以代掌家之女眷身份前往,一舉一動皆代表慕容家聲譽,小心謹慎,若遇刁難,能忍則忍,不可失禮。我們慕容家千百年來的名聲不能毀於一旦。”
霓裳微微欠身:“是,兒媳記下了。”
當霓裳上了馬車,一路駛往賀府時,慕容吉冷冷地在後院的回廊中注視著遠去的車影,心中浮現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複雜滋味。
“這個女人又在搞什麽?掌家之女?就差說嫁給我了。嫁給我有那麽難嗎?北魏又不是沒有這樣的風俗。嘮嘮叨叨非得搞一個代為掌家的身份,是迂回之法嗎?”
今天,她代表慕容家前往賀府,那是北魏炙手可熱的吏部尚書賀卿之母——賀夫人的壽宴。
慕容吉略一思忖,便喚手下備馬,打算稍晚也去湊湊熱鬧,隻是做客之名,看看霓裳會不會被人識破身份、會不會再惹出什麽波瀾。
賀府深宅大院,紅磚碧瓦,門前彩綢高掛。
賀夫人壽宴齊聚了盛樂城權貴名流。不僅有賀家的親戚,更有朝中顯赫的命婦誥命,以及各家依附賀氏勢力的士族女眷。
一早,賀府下人引領著各路賓客進正廳和花廳休息片刻。
霓裳抵達之際,正有內侍通報:“慕容家代掌家女眷到——”聲音清脆,引得廳中數人側目。
眾人皆知慕容府為北魏重臣之家,且是舊燕遺族,底蘊深厚。
隻是近來慕容長子過世,幼子尚未娶妻,掌家之位虛懸,因此今日來的是何等人物,眾人都有幾分好奇。
霓裳緩步入內,亭亭玉立。她微微低頭,與賀夫人行了萬福:“小輩代慕容家掌家女眷身份,恭賀賀夫人壽辰,願夫人福壽長安。”聲音清柔不失氣度。
賀夫人坐在上首,今日的她穿一身藕色繡有牡丹的華服,滿頭珠翠,雍容華貴。一雙眼含笑意地望著霓裳,麵上雖然含笑,但笑意未達眼底。
她曾耳聞慕容家近來內情不穩,此女必然不是正室夫人——畢竟慕容吉未婚,她又是誰?她隻知是“代掌家女眷”,具體身份成謎。
賀夫人輕輕頷首:“多謝慕容家的這位……小姐,實在不知如何稱呼?”
霓裳微微一笑:“夫人稱我為霓姑娘即可。”
她暫不表明自己是慕容琛的遺孀,此行主要是以女眷的身份撐場麵。老夫人已經吩咐過,對外身份籠統一些為好。
賀夫人略皺眉:霓姑娘?這稱謂透著生分,卻又挑不出錯。這代表對方不願表明確切身份,賀夫人也不好深究,隻將疑問留在心中。
此時宴席尚未正式開始,女眷們三三兩兩圍在一起閑談。
霓裳坐在不遠處,保持著恰當的矜持與距離。
她舉手投足間盡顯修養,令周圍不少女子暗暗稱讚。
隻是她這份冷清讓賀夫人略感不快——今天是她的壽宴,不熱鬧反倒多了幾分神秘,似是這位“霓姑娘”不願融入。
賀夫人早年亦是北魏名門女,手段心計自不在話下,心想:既然你舉止如此端莊識禮,我倒要看看你如何應對我的試探。
稍後,賀夫人微笑請霓裳與她身邊的侄女、堂姐妹們說話:
“霓姑娘年紀輕輕便能代表慕容家前來,可見是深得家中長輩信任之人。剛才還未聽聞你的確切身份,不知在慕容家擔何職分?”一語雙關,既問出身,又問權位。
霓裳含笑答:
“我不過是替長輩分憂,家中老夫人年邁不便出行,府中又無適合的已婚正室女主人出席,我與老夫人有些師生之誼,受其囑托前來。”
這番話滴水不漏,表明她隻是代勞之人,並未明言自己曾是慕容琛的妻室,也未說自己是寡婦,更未說她的實際身份在府中有多重。如此虛實相生,令賀夫人無從下手。
賀夫人麵帶笑意:“哦?如此說來,姑娘與慕容老夫人頗有淵源。如今這北魏盛樂城的禮數極為森嚴,非旁係近屬,很難代掌家權。這可見姑娘深得信任,能否告知,你是何出身?”
霓裳微垂眼瞼:“家中世代有些商賈之事,敝身原非顯貴,蒙慕容家收容,故有此機會報答。”她不願曝光自己舊燕貴族遺孀的身份,隻以商賈出身略作掩飾。這樣更符合她低調的策略,也讓對方難以確定她的位置。
賀夫人聞言,心中冷笑:原來不過如此,竟是個商賈出身的女子?慕容家竟讓這等女子代掌家眷之位,真是笑談!
她不動聲色,對周圍婦人道:“慕容家氣度寬厚,對自家子弟與親眷照拂備至。這位霓姑娘必定是得慕容家欣賞,方能有此殊榮。”
此話一出,一旁幾個夫人、小姐對霓裳多了幾分譏笑。
霓裳微笑不語,卻感到一絲涼意。這賀夫人言語雖柔和,卻暗含試探和輕視。她正欲再淡淡應答,忽聞門外有人通報:“慕容二公子到——”聲音響亮。
話音未落,慕容吉一身玄色錦衣邁步而入。
他本不是賀夫人正式邀請的對象(這次宴會主要是女眷和與賀家親厚的男眷參加),但他以“來賀壽”之名闖入,並無不妥。
一見霓裳端坐其中,他眼神閃過一絲冷厲的笑意。此情此景下,他的出現似意味深長。
賀夫人見慕容吉到來,忙笑著起身:“慕容二公子,不知你今日有空駕臨,失禮失禮。”雖然是女眷壽宴,但其實是半公開的社交場合,一些權貴子弟也會借機來拜壽聯絡感情。慕容吉身為慕容家次子,又是北魏太尉之子,怎好怠慢。
慕容吉目光落在霓裳身上:“聽聞我家女眷今日代家出席,我特地來看看。”說這話時,他眼底有股隱隱威脅。霓裳皺眉,卻不得不起身見禮:“二公子。”她稱他為“二公子”,極為生分,似乎隻是府中下屬對主家的稱呼。可慕容吉看她的眼神卻有些火熱。
賀夫人敏銳地捕捉到這一點:慕容吉與這“霓姑娘”似乎關係並不尋常。
若是普通的代掌家客女,怎會引得慕容二公子親自前來?更奇怪的是,兩人之間有種若即若離的微妙感。
賀夫人笑道:“既然慕容二公子來了,不妨與這位霓姑娘一同向我敬酒。”說罷,便令下人奉酒。
霓裳心知賀夫人存心試探,擔心自己與慕容吉之間的微妙關係被窺破。
她不願讓外人看出端倪,麵露恰到好處的微笑:“既是夫人壽辰,在下代我家老夫人敬賀夫人一杯。願夫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慕容吉也舉杯:“賀夫人高壽,慕容家上下敬佩有加。”他雖不情願與霓裳一同向她敬酒,卻在這場合隻能配合。
幾杯酒過後,賀夫人故意裝作漫不經心地問:“霓姑娘,你既代掌家,不知在府中究竟什麽身份?我素來欽佩慕容家的禮製嚴明,如今倒是有些不解。”
霓裳不等回答,一旁忽有人輕笑,正是賀卿。
這位年輕的吏部尚書今日亦在場:賀夫人的壽宴上,自然少不了自己的兒子。
賀卿本以為這次宴會不過是家中例行社交,但當他看到那日匆匆驚鴻一瞥的佳人——霓裳——出現在此處,心中波瀾頓起。
那日與她擦肩而過的場景還曆曆在目,當時他不知她身份,隻覺此女素顏如玉,氣質脫俗,令他心神不寧多日。今天再遇,她竟以“代掌家女眷”身份出現,且舉止從容,這更令他心生好奇與欣賞。
賀卿半是玩笑地開口:“母親,您不必為難客人。大族門第中有時遭逢變故,禮數權宜之際,自有特殊安排。霓姑娘方才言是受慕容家老夫人信任,想必是家中重要的人。”
霓裳微微向賀卿致意:“賀尚書說得是,我不過是暫時替家中分憂。”
賀夫人聞此,皮笑肉不笑道:“是嘛,那且隨它去。”心中卻記下一筆。
賓客間言笑晏晏,賀夫人卻並未放棄繼續探究。
趁著節目間隙,她安排一年輕侍女故意端著茶水路過霓裳坐席時“失手”灑出幾滴水。
霓裳反應迅速,微微側身,但衣袍下擺仍被灑上了茶漬。
霓裳眉頭微蹙,站起身來。正巧賀卿離得不遠,他見狀忙上前:“姑娘,可有受傷?”
霓裳抬眼微笑:“多謝賀尚書掛心,隻是衣裳濺濕。”
賀夫人故作愧疚地:“哎喲,這賤婢不長眼,竟在我壽宴上失禮。霓姑娘,你可要換身衣裳。府中有些備用的衣料和下人,可速去偏院梳洗間換一套。隻是這些衣料也許式樣不太合你心意,還請勿怪。”
霓裳如何不知這是對方試探?但此刻她隻能順勢而行,以免落人口實。她點頭:“有勞了。”
賀卿心思靈巧,立刻吩咐下人:“帶霓姑娘去西側偏院,那兒清淨,衣料由我府中繡娘拿去。”他說完這話,又補一句,“我母親今日忙亂,姑娘莫怪。”
霓裳施禮:“多謝賀尚書好意。”轉身隨下人離去。
這邊,慕容吉冷眼旁觀。他看著霓裳被迫離場,心中惱怒:她明明是慕容琛的未亡人,按理應在家中守節,不知為何卻出現在這樣的大場合。
他擔心,一旦賀家人看出些端倪,會有所圖謀,從而危及霓裳的安危。
他並未察覺賀卿方才對霓裳已生傾慕之心,隻是本能地感受到一股潛在的威脅。
偏院中,霓裳被引入一間清幽小室。繡娘送來了幾件輕薄的衣料,花樣雖不算極富貴,卻有異域色彩,與霓裳本來素雅的氣質略有出入。
霓裳淡淡一笑,無奈換上了其中一套淡粉色的紗衣。她正要出門,忽聽門外腳步聲輕響。
“霓姑娘,不知你方才可受驚?”聲音溫和,竟是賀卿。他身為吏部尚書,身份尊崇,卻輕輕敲門詢問。
霓裳隔門而答:“無事,不過濺了點茶水。”
賀卿語氣中帶著關切:“若姑娘不嫌,我有話想與姑娘單獨說幾句。不敢逾矩,姑娘若不方便,我便請人喚你回席。”
霓裳稍加思索,緩緩開門出來。院中光線柔和,石桌旁正好有一叢翠竹。她站定,保持合宜的距離:“賀尚書有何見教?”
賀卿看著霓裳,今天的她比那日更清晰地刻在他心中。盡管換了不甚合身的紗衣,仍不失清秀風姿。
他輕聲道:“姑娘上回在三義居匆匆一瞥,讓我印象深刻。今日見姑娘又與慕容家牽扯甚深,不知姑娘是否……是否已經有家室?”他說得委婉,卻雙眼緊盯霓裳神情,想從中尋到端倪。
霓裳心中一緊。這賀卿如此開門見山,倒叫她為難。
思量片刻,她柔聲回答:“賀尚書,我不過是代人辦事,身世過往,不便與外人言說。”她不否認也不承認,這種模棱兩可正是規避之法。
賀卿卻不放棄:“姑娘莫怪我冒昧。隻是……北魏時下已有新俗,女子夫死,若無子息,也可另擇良人。恕我直言,若姑娘原先有所歸屬,但今已失,卻並非不能重新開始。”
這話語中試探意味極重,他眼神真摯:“姑娘的氣質與眾不同,我……我有心想結識,不知姑娘意下如何?”
霓裳微微垂眸,輕輕搖頭,露出恰到好處的哀傷:“賀尚書,世上事並非一朝一夕可改。我的過往……並不足為外人道,現今我隻盼在慕容家盡我所能,旁的,恕難從命。”
賀卿聞言,隱約猜到她是寡婦身份——畢竟她的目光中有一抹淡淡的悲涼。聯想到慕容府已故的威遠將軍慕容琛,他心中一顫:難道這位霓姑娘便是那位名動一時的將軍遺孀?
傳聞慕容琛戰死沙場,他的妻子年輕孀居,容貌才情無雙,卻恪守家訓,閉門不出。若真是她……那她自然身份崇高,並非什麽商賈之女。
想到此處,賀卿一陣激動。
這說明霓裳曾是“威遠將軍之妻”,如今卻被迫低調現身。北魏確有再嫁之俗,但她這樣身份的人,再嫁並不簡單。
他試探更進一步:“倘若姑娘是慕容琛將軍的遺孀,那……姑娘願意重新選擇生活嗎?”
霓裳心中起伏不小,卻仍要穩住:“賀尚書何出此言?我雖未在外拋頭露麵,府中舊製亦不允我隨意改嫁。再說,這並非當下可商量之事。”
正說話間,身後傳來沉冷聲音:“你們在做什麽?”
二人回首,是慕容吉冷冷地站在院門口。
他本隻想來看看霓裳狀況,誰知竟發現賀卿在此與她獨處,言語間似有曖昧。
他心中怒火中燒:這個賀卿,我把你當摯友,邀你在三義居一起吃飯,你卻想打霓裳的主意?
慕容吉上前兩步,目光如刀:“霓姑娘是我慕容家人,你賀尚書可要慎言。”
賀卿不卑不亢地笑:“我不過關心一位女子有無更好出路,慕容二公子何須多心?”他已揣測出霓裳身份,知道她並不愛慕容吉,與其糾纏下去,不如坦然麵對。
霓裳知道此刻不能讓二人針鋒相對,一旦暴露身份,她更加尷尬。
她故作淡然:“賀尚書是好意,我已謝過。不必為我費心。”說著,向賀卿略一頷首,示意此事到此為止。
慕容吉眼眸閃過一絲霸道之色,上前輕扣霓裳的手腕,語氣冷然:“走吧,宴會還在進行。你是慕容家的代掌家女眷,怎能在此久留與外男談話?”
霓裳微掙一下,想抽出手,卻發現慕容吉扣得更緊。
賀卿眉頭微皺,上前一步想阻攔,但霓裳卻迅速對賀卿搖頭,示意他勿多事。她必須自保,不想在這裏惹出更大風波。
慕容吉不顧霓裳的反對,半拉半扶地將她帶回宴席側廳。
一路上,霓裳咬緊牙關,心中暗恨自己計劃有漏:她本想低調出席,沒想到還是引來關注。
賀卿一眼識破她的身份並對她產生興趣,而慕容吉如狼似虎,死不放手。此時她該如何規避?
她忽然腦中一轉,想到一個法子。
回到席間,賀夫人見二人一前一後返回,眼底閃過滿意的譏諷。她早覺出兩人有異,但還不夠確鑿。如今看來,這霓姑娘定然大有文章。
霓裳輕輕掙脫慕容吉的手:“二公子,我衣裳已換,理當繼續為夫人賀壽。”她上前對賀夫人盈盈下拜:“方才失禮,讓夫人見笑。”
賀夫人道:“無事,你可安然回來就好。”
霓裳微笑:“隻是這衣裳有些異樣,與我氣質不符,怕是讓夫人笑話。”
賀夫人假意道:“哪裏哪裏,姑娘生得如此清雅,穿什麽都好看。”
見沒有更好的時機挑釁,賀夫人轉而介紹旁人,宴席的氣氛又漸漸熱絡。霓裳卻始終留意賀卿與慕容吉的表情:賀卿眼中有惋惜,慕容吉則是冷漠與不甘。
席間,有歌女舞妓表演,輕歌曼舞間,眾人皆欣賞。霓裳則趁其間隙,悄悄向賀夫人的貼身侍女傳訊,說是有禮品要奉上,需到後院取出。
侍女將信將疑,畢竟客人獻禮很正常。
稍後,侍女引霓裳前往後院倉間檢視禮品。
霓裳神色自若:“是我家老夫人特意囑咐的一卷畫軸,就在此處。”當侍女將門打開,霓裳極快地從袖中取出一塊懷中早備的帕子,輕甩間,一股淡淡的香氣散出。
侍女眼神恍惚幾下,竟被輕巧放倒在地,原是帕子中藏有安神熏香。
霓裳並不想傷人,她隻是想借此機會脫身。
她熟稔府邸布局,稍加思索便從角門離開。
她已打探過此府有兩道門,側門通往一條小巷。此刻壽宴正酣,未及尾聲,無人察覺她悄然離去。
她不願繼續卷入是非漩渦,要規避這場令她進退兩難的交鋒。
宴會前廳,慕容吉喝著酒,心神不定。忽有下人來報:“那位霓姑娘不見了!”
賀夫人聞言大吃一驚:“怎麽就不見了?”
賀卿起身環顧四周:“莫不是身體不適離場?”他眼中閃過一絲失望。
慕容吉甩袖而起:“我去尋她。”轉身揚長而去。他心中怒火中燒,這女人居然跑了?如今她還欠自己一個解釋。
然而當慕容吉趕到後院,隻見昏倒的侍女和空無一人的小倉間。他一路追出,衙門口小巷中卻不見半個人影。霓裳早已坐上一輛租來的小馬車,換下那套奇異紗衣,重新披上一件帶帽的外衣,悄悄歸去。
夜色深沉,遠處蟲鳴漸起。
霓裳合上銅鏡,心中默念:“我既非任人擺布的棋子,也不必為他人感情束縛。慕容吉也好,賀卿也罷,我自有我的路要走。”
此時,一個不具名的小婢悄然進門,輕聲問:“夫人,您沒事吧?”
霓裳溫和一笑:“無礙,隻是累了。備點熱茶來,我需一盞靜心。”
窗外月光如水,清輝灑落,霓裳獨自在屋內,緩緩抿一口熱茶。
這個夜晚,她終於在重重視線與算計中規避開最危險的局麵。
明日如何,不得而知,但她已準備好繼續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