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江湖鎖鑰
我是九世單傳的天才幸運糖寶 作者:風疏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前邊講到淩家族人從安徽休寧出發的第二十一天,我們的船在鄱陽湖裏航行,已到第三天。
我們站在船上,從鄱陽湖裏眺望廬山的五老峰。
即使在廬山山腳,爬五老峰並在四峰和五峰之間小路通往三疊泉下山的話,遊山玩水悠閑地走的需要一天的時間。
更何況現在我們在湖裏,山高路遠,我們在這裏望望就好了。
到下午太陽偏西的時候,船夫告訴我們,已到達湖口。
湖口位於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因處於長江與鄱陽湖交匯口,有“江湖鎖鑰、三省通衢”之稱,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我們會在湖口下船,先入住鎮上的客棧,再等候官方進一步的消息。
運載移民的船隻很多,輪流排隊靠岸,乘客陸續下船了。
乘客許多是江西向湖北、湖南、安徽、江蘇的移民人口,後續將沿著長江向下遊出發;而我們目的地是雲南,則是要向長江上遊、宜昌方向走。
在靠岸的時候,我們的船經過一座不高的石山,滿山綠樹紅花,山上亭台樓閣掩映在綠樹叢中,下方山石與湖水交接的地方,很多孔穴,像極了山水園林中的假山造型。
船夫見我們都看得出神,就微笑地對我們說:這就是蘇東坡的《石鍾山記》裏所記載的石鍾山。
蕭遙劍一聽,立即背誦了起來:《水經》雲,彭蠡之口有石鍾山焉。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鍾。是說也,人常疑之。
船夫連聲讚道:小兄弟真好記性!
我們聽了都十分驚喜!那篇千古名篇就在我們的眼前,怎會不驚喜呢?
船夫看著我們又微笑著說:你們知道石鍾山為什麽會響嗎?
一個年輕人急問:不知道!你能告訴我們嗎?
船夫得意地說:石鍾山因多孔形如覆鍾,微風鼓浪,水石相擊,響如洪鍾得名。
我問:石鍾山的鍾聲,一天的什麽時候會響?
船夫哈哈大笑說:石鍾山又不是一個真正的鍾,能聽得到它的鍾聲,需要有足夠的幸運。
船夫說話間,抬頭看看天色,低頭望望湖水,伸手感受著風力,然後對我們說:如果我估計得沒錯,今晚應該可以聽得見鍾聲。
我高興地問:需要學著東坡居士的樣子,在明月初升之際,泛舟湖上麽?
船夫大笑說:不用!蘇東坡選擇明月初升,是為夜深人靜,聽得更清楚;泛舟湖上是為探究鍾聲從何發出;你們別看山下湖水清澈,其實這裏的水還是很深的;你們今天可以在傍晚時分登上石鍾山,登上山頂,可以遙望湖對麵的廬山連綿在雲霧之中,既可見鄱陽湖浩渺,又能見長江浪滔滔。待到夜深人靜,周圍沒有那麽多雜音後,或許可以聽到鍾聲。
我們聽了都點頭稱是。
船靠岸後,我們就搬著行李上岸了。
上岸後,父親和三叔、四叔就立即拿著文書前往湖口的移民管理機構進行登記。
我們其他人則租下牛車、驢車,裝著行李,往鎮上走去。
一路上,看見道路的兩旁,有許多官府搭建的簡易棚屋,供那些不想入鎮租住客棧的人臨時作棲身之用。
小鎮就在石鍾山的另一側,我們一群年輕人,到了客棧後,迅速在放下行李,告知長輩我們想上石鍾山玩,客棧老板聽了,就找了一個店小二,帶我們走捷徑,穿過小巷,很快就到了石鍾山的山腳下。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前邊講到淩家族人從安徽休寧出發的第二十一天,我們的船在鄱陽湖裏航行,已到第三天。
我們站在船上,從鄱陽湖裏眺望廬山的五老峰。
即使在廬山山腳,爬五老峰並在四峰和五峰之間小路通往三疊泉下山的話,遊山玩水悠閑地走的需要一天的時間。
更何況現在我們在湖裏,山高路遠,我們在這裏望望就好了。
到下午太陽偏西的時候,船夫告訴我們,已到達湖口。
湖口位於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因處於長江與鄱陽湖交匯口,有“江湖鎖鑰、三省通衢”之稱,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我們會在湖口下船,先入住鎮上的客棧,再等候官方進一步的消息。
運載移民的船隻很多,輪流排隊靠岸,乘客陸續下船了。
乘客許多是江西向湖北、湖南、安徽、江蘇的移民人口,後續將沿著長江向下遊出發;而我們目的地是雲南,則是要向長江上遊、宜昌方向走。
在靠岸的時候,我們的船經過一座不高的石山,滿山綠樹紅花,山上亭台樓閣掩映在綠樹叢中,下方山石與湖水交接的地方,很多孔穴,像極了山水園林中的假山造型。
船夫見我們都看得出神,就微笑地對我們說:這就是蘇東坡的《石鍾山記》裏所記載的石鍾山。
蕭遙劍一聽,立即背誦了起來:《水經》雲,彭蠡之口有石鍾山焉。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鍾。是說也,人常疑之。
船夫連聲讚道:小兄弟真好記性!
我們聽了都十分驚喜!那篇千古名篇就在我們的眼前,怎會不驚喜呢?
船夫看著我們又微笑著說:你們知道石鍾山為什麽會響嗎?
一個年輕人急問:不知道!你能告訴我們嗎?
船夫得意地說:石鍾山因多孔形如覆鍾,微風鼓浪,水石相擊,響如洪鍾得名。
我問:石鍾山的鍾聲,一天的什麽時候會響?
船夫哈哈大笑說:石鍾山又不是一個真正的鍾,能聽得到它的鍾聲,需要有足夠的幸運。
船夫說話間,抬頭看看天色,低頭望望湖水,伸手感受著風力,然後對我們說:如果我估計得沒錯,今晚應該可以聽得見鍾聲。
我高興地問:需要學著東坡居士的樣子,在明月初升之際,泛舟湖上麽?
船夫大笑說:不用!蘇東坡選擇明月初升,是為夜深人靜,聽得更清楚;泛舟湖上是為探究鍾聲從何發出;你們別看山下湖水清澈,其實這裏的水還是很深的;你們今天可以在傍晚時分登上石鍾山,登上山頂,可以遙望湖對麵的廬山連綿在雲霧之中,既可見鄱陽湖浩渺,又能見長江浪滔滔。待到夜深人靜,周圍沒有那麽多雜音後,或許可以聽到鍾聲。
我們聽了都點頭稱是。
船靠岸後,我們就搬著行李上岸了。
上岸後,父親和三叔、四叔就立即拿著文書前往湖口的移民管理機構進行登記。
我們其他人則租下牛車、驢車,裝著行李,往鎮上走去。
一路上,看見道路的兩旁,有許多官府搭建的簡易棚屋,供那些不想入鎮租住客棧的人臨時作棲身之用。
小鎮就在石鍾山的另一側,我們一群年輕人,到了客棧後,迅速在放下行李,告知長輩我們想上石鍾山玩,客棧老板聽了,就找了一個店小二,帶我們走捷徑,穿過小巷,很快就到了石鍾山的山腳下。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