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前邊講到我們的船駛過老爺廟後,經過落星墩,停靠在廬山山脈延綿的蓼花鎮的堤岸,這裏有官方預先為過往的移民船隻準備的麵檔、粥檔以入各種熟食攤檔,這些擺買的攤檔,都是從幾裏外的蓼花鎮那裏招攬過來的。


    有家人專門為留在船上的船夫和士兵、家人購買了食物送上船去。


    我們買了一些想吃的食物,圍坐在堤邊的石頭上,一邊是泛藍墨綠的湖上之上的夕陽紅,一邊是一望無際粉紅菲菲的蓼花,此情此景,日後也許會縈繞在我們遊子的夢中。


    蓼花鎮因蓼花池而得名,它距離湖中的落星墩也僅有幾公裏的,在現代時,行政區域的變更,把本來管轄廬山地區的星子縣,易名為“廬山市”,但是為了不忘“落星墩”這個千古著名地標,人們就把蓼花鎮更名為星子鎮。


    蓼花鎮雖在現代更名,沒了蓼花之名,蓼花之實卻遠近聞名。


    隻要是鄱陽湖的枯水期或在鄱陽湖畔印山、都昌大沔池、姑塘鄉等水域,成片的蓼子花適時競相綻放,將廣袤的濕地草洲分割成兩半,形成了綿延數公裏的花帶,如同粉紅的腰帶纏繞著鄱陽湖。


    蓼花花開繁似海,花海中又有無數的溪流、河水從附近的山上流下,穿過花叢,這個時候,藍色的溪河、粉紅的蓼花、綠色的草叢,形成了一幅迷人的油畫。


    我們吃飽後,此時,天色也暗下來了,就返回到船上了。


    家人忙於從湖中吊水來煮水作自我清潔。


    今天萬幸沒有什麽壞事發生,無論船夫還是守衛的士兵,緊張的神經都稍稍放鬆下來。


    家人們一頓忙亂後,都進入船艙休息了,明天,還有新的航程。


    九江府特別在蓼花鎮的堤岸上派了士兵駐紮,通宵巡查,以保證晚上停靠在此的長達數公裏運載移民的船隻的安全。


    一夜無夢,又到天明。


    今天是淩家族人從安徽休寧出發的第二十一天。


    清晨,天剛蒙蒙亮,船夫們就起鈾啟程了。


    我們的船離開了蓼花鎮,在鄱陽湖裏向北航行。


    遠遠的看見在西岸有一座三麵環湖、奇形怪狀的紅色小山,借問船夫,船夫說:那裏就是火焰山。


    船夫還遙指火焰山後連綿的山峰說:那邊就是廬山。


    原來我們的船,正在經過“匡廬奇秀甲天下”的廬山山腳!


    從湖上能仰望五老峰,五老峰隨季節不同,各顯風姿。


    李白途經此處,曾作詩“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李詩仙眼中的五老峰,在藍天下,迎著朝陽,象一朵盛開的金色芙蓉花。


    而明代的郭正域路過此地時,正值隆冬,他眼中的五老峰,高聳入雲,且山頂俱是白雪:


    湖中五老峰,去天不盈尺。


    澗底白雲生,五老頭俱白。


    在現代時,我曾在含鄱口觀日出、五老峰上看雲海。


    廬山的三疊泉瀑布,在明代時會是怎樣的呢?


    我現在船上,身不由己,這個念頭,也隻能是想想就作罷了。


    到過廬山的人,都知道,到廬山必去含鄱口。


    含鄱口位於廬山東穀含鄱峰中段,是一個製高點,從含鄱口拾階而上,不但可以看到鄱陽湖,還可以看到長江;從含鄱口向右看,可以看到廬山群峰像把鄱陽湖含在口裏一樣,此山峰因此叫含鄱嶺,位於含鄱嶺上的觀景台,得名“含鄱口”。


    含鄱口一直是廬山觀日出和雲海的最佳位置。


    在含鄱口看日出,可以看到太陽從鄱陽湖裏跳躍而出。


    廬山常年因鄱陽湖和長江的水氣蒸騰,以霧出名,一年365天,有霧的天氣占了191天;霧裏看花就是廬山的一個特色。


    行色匆勿、到此一遊的人們,似乎隻能在觀日出和觀雲海、望鄱陽湖三者之間隨機被選中;很多時候,清晨霧太濃重,不但看不到日出,還不能遠眺鄱陽湖。


    不過也有幸運的遊人,在清早看完日出後,忽然霧氣洶湧而至,看完雲海翻滾後,再是突然而至的大雨,把雲海洗淨!雨過天青之際,站在含鄱口可以看到鄱陽湖上往來的船隻,還有如白練一樣的長江。


    壯美啊!祖國河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九世單傳的天才幸運糖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疏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疏竹並收藏我是九世單傳的天才幸運糖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