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前邊講到淩家族人從安徽休寧出發的第十三天,我們在景德鎮,連續兩天挖到了張氏不知何故埋在地下的財富。


    明朝初期,朱元璋為了鞏固上層統治,花盡心機、排除異己、巧取豪奪,這些我們在前邊都曾經提過,在此也就不再提了。


    我根據陳鎖匠提及張老爺定製鎖具的時間,推斷張老爺當時一定是走投無路,但又不甘於雙手奉上家族財富,才會出此下策,將財富埋於深山密林中。


    張老爺定製鎖具的時間是洪武九年,即公元1376年,剛好這一年發生了明初著名的“四大案”之一的“空印案”。


    從1376年到目前我們所在的1389年,都已過去14年了,如果還有知情人在世,早就回來把金元寶挖走。


    金元寶到現在還在,那就表示,當年知情的人,或許身不由己沒了自由,或許已遁入煙塵。


    淩家族人持“百忍”家訓,素來處事低調,即使得了巨財亦風輕雲淡;如此巨財,為免引來禍患,長輩們除了安排好族人妥善保管金錠,長輩們還做好登記,以便日後這筆財富能發揮它的作用。


    世間的財富,本來就是“擊鼓傳球”的遊戲,在那一聲聲的時代鼓點中,人們互相傳遞價值。


    中午的時候,天又繼續下雨,我們除了外出吃飯,就留在客棧裏休息。


    到了傍晚,天開始放晴,西邊的天空也現出了彩霞。


    吃過晚飯,我們整理一下行裝後,就早早休息了。


    明天,還要繼續出發!


    一夜無夢,又到天明。


    天還蒙蒙亮的時候,我們就已整裝待發。


    前一天晚上,三叔早已在客棧旁的小食店訂好了豐盛的早飯,我們吃完早飯後,把行李裝上驢車和牛車,離開客棧,向西麵出發。


    我們一路坐著車向前,走出了小鎮,走進了村道,步入田野,穿過兩旁比人高的蘆葦叢,終於到達了昌江的渡口。


    我們一行人需要搭乘過渡小船,才能到達對岸。


    一路走過來,發現今天的霧很濃,淩家子弟的衣服都被霧濕了。


    淩軒忙於走前走後打點一切,照看我的任務,就交給的蕭遙劍,他在臨出發時,就為我披了一件小羊皮衣服,我還是很暖和的。


    走近昌江時,隻見兩岸長滿了蘆葦,此時的蘆葦開滿了毛絨絨的花,江風一吹,兩岸白浪滾滾。


    正是:


    婷立江堤未說愁,


    慣嚐冷雨笑金秋。


    平生盡解風霜味,


    一曲歡歌伴碧流。


    在等三叔聯係渡船時,蕭遙劍伸手摘了兩支蘆葦給我和陳婉玩,我們都很高興!


    蕭遙劍是那種膽大心細的人,很懂得哄人和體貼別人。


    在古代的江南,船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船的種類有很多,按運載的不同分為貨船、客船、渡船。


    此時我們站在昌江的渡口,等待的是渡船。


    渡船一般就是供橫渡較寬的河流用的,如果是小河的話,在古代也有“共享船”的使用。


    也許有人會問:又不是每一個人都被訓練過怎麽撐船,那怎樣共享呢?


    是這樣的,江南的野外多河湧,建橋多被大水衝毀,聰明的人們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在兩邊岸上建一牢固的高架,上邊有一條固定的鐵索或繩子橫跨兩岸。


    人要過對岸時,就用岸邊拴著的共享小船,站在小船上,摸著鐵索或繩子來移動小船,到了對岸,上岸後綁好小船。


    如果有人想過對岸,岸邊卻沒有小船,那麽,就要等對岸有人要過來時,才能有船用了。


    昌江是一條較寬的大河,河麵最寬的地方有近150米,最窄也有80米;當然不可能設置共享渡船。


    渡口一般會選擇建在水流較平緩、河麵較窄的地方,在這種地方擺渡較安全。


    昌江上的渡船可搭人、小車、牲畜和貨物,屬於較大的三人一櫓的大船。


    我們一行人將驢、牛與小車分開,先把小車推上船,再把驢、牛引上船,坐上幾個人,船夫三人,兩人在船尾,一人撐著竹竿在船上靈活走動把握住方向,船就是這樣橫渡江麵了。


    我上了船,一摸船身,是鐵力木製成的。


    鐵力木堅固結實,浮在水上,少費人力。


    我們到了西岸,在等候其他人擺渡過來的時候,我們走上渡口旁邊的壘起的高台上,隻見蒼茫的江上,已經有許多來往船隻。


    這時,藍綠的江麵上,浮著灰蒙蒙的霧,毫無心理準備,紅彤彤的太陽,忽然一下子就從霧中跳了出來,金燦燦的陽光把江麵染成橘紅。


    蕭遙劍輕輕吟道: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我接著說:能不憶江南?


    我們一行人足有一百多人,有三隻渡船全部開齊,用了差不多兩個小時,船夫才將我們全部送到了西岸。


    上了岸,為驢、牛套好車,裝好行李,這些都是很花時間的。


    為什麽古代人是慢生活?


    不是他們不想快,是根本快不起來。


    慢生活,也真正讓人回歸生活的本身,以一生的時光,享受流年的饋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九世單傳的天才幸運糖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疏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疏竹並收藏我是九世單傳的天才幸運糖寶最新章節